CN111875326A - 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5326A
CN111875326A CN202010755998.1A CN202010755998A CN111875326A CN 111875326 A CN111875326 A CN 111875326A CN 202010755998 A CN202010755998 A CN 202010755998A CN 111875326 A CN111875326 A CN 111875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inforcing material
mixture
silt
triisopropanola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59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
杨卫新
田新平
王建平
马超
永娟娟
周伟
刘健
郑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Xingongk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Xingongk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Xingongk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Xingongk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59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5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5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5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10Lime cements or magnesium oxide cements
    • C04B28/12Hydraulic li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32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soil stabil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72Repairing or restoring existing buildings or building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土遗址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加固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粉土、水泥、石灰、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分散剂。其中,所述分散剂为聚二乙醇。本发明提供的加固材料,通过以粉土、水泥和石灰作为强度调节剂,并辅以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等组分,可用于提高土遗址表面强度,增强其抵御外界环境破坏的能力。另外,该加固材料不仅具备“修旧如旧,不改原风貌;补新以新,呈现民族风情”等优势,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而且还具备深渗透、通透性、保持原貌、盐害治理等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遗址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土遗址是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古遗址。
现有土遗址的面层技术都采用的砂浆面层或混凝土面层,其不但不能体现修旧如旧和原风貌,与周边环境不能融合,而且不具备透水、透气、透盐等性能,抵御外界环境破坏的能力较差,以及存在造价较高且不环保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粉土60~90份、水泥2~15份、石灰2~15份、正硅酸乙酯预聚物2~15份、三异丙醇胺1~10份、水玻璃1~10份、分散剂1~10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加固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粉土70~80份、水泥5~10份、石灰5~10份、正硅酸乙酯预聚物5~10份、三异丙醇胺2~5份、水玻璃2~5份、分散剂2~5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加固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粉土74~76份、水泥7~9份、石灰7~9份、正硅酸乙酯预聚物7~9份、三异丙醇胺3~4份、水玻璃3~4份、分散剂3~4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分散剂为聚二乙醇。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加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称取粉土、水泥、石灰、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分散剂,备用;
将粉土与水进行混合后,再与水泥、石灰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A;
将混合料A与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B;
将混合料B与分散剂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加固材料。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粉土与水的质量比为1:(0.1~0.2)。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加固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加固材料在修复和/或加固土遗址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通过以粉土、水泥和石灰作为强度调节剂,并辅以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等组分,可用于提高土遗址表面强度,增强其抵御外界环境破坏的能力。该加固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具体以下优点:
(1)具备“修旧如旧,不改原风貌;补新以新,呈现民族风情”等优势,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
(2)具备深渗透、通透性、保持原貌、盐害治理等性能。
(3)在土遗址加固、修复方面,该加固材料可以提高土遗址表面强度,增强其抵御外界环境破坏的能力。
(4)造价较低,可就地取材,且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60kg、水泥15kg、石灰15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2kg、三异丙醇胺1kg、水玻璃10kg、分散剂1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6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实施例2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90kg、水泥2kg、石灰2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15kg、三异丙醇胺10kg、水玻璃1kg、分散剂10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18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实施例3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65kg、水泥5kg、石灰10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10kg、三异丙醇胺2kg、水玻璃2kg、分散剂2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6.5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实施例4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85kg、水泥12kg、石灰13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3kg、三异丙醇胺9kg、水玻璃3kg、分散剂9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17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实施例5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70kg、水泥10kg、石灰10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5kg、三异丙醇胺2kg、水玻璃5kg、分散剂2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7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实施例6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80kg、水泥5kg、石灰5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10kg、三异丙醇胺5kg、水玻璃2kg、分散剂5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16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实施例7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74kg、水泥7kg、石灰7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7kg、三异丙醇胺3kg、水玻璃3kg、分散剂3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10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实施例8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76kg、水泥9kg、石灰9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9kg、三异丙醇胺4kg、水玻璃4kg、分散剂4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12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实施例9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74kg、水泥9kg、石灰9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9kg、三异丙醇胺3kg、水玻璃3kg、分散剂4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10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实施例10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粉土75kg、水泥8kg、石灰8kg、正硅酸乙酯预聚物8kg、三异丙醇胺3.5kg、水玻璃3.5kg、分散剂3.5kg,备用。其中分散剂为市售的聚二乙醇。
S2、往反应釜内加入11kg的纯净水,接着将上述称取的粉土加入至反应釜中与水进行搅拌混匀后,再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上述称取的水泥和石灰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A。
S3、往反应釜中缓慢地添加上述称取的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与混合料A进行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B。
S4、将反应釜置于室温下,并在对混合料B进行搅拌的同时,加入上述称取的分散剂进行混匀,即可得到加固材料。
上述实施例提供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通过以粉土、水泥和石灰作为强度调节剂,并辅以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等组分,可用于提高土遗址表面强度,增强其抵御外界环境破坏的能力。另外,该加固材料相比于现有技术,不仅具备“修旧如旧,不改原风貌;补新以新,呈现民族风情”等优势,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而且还具备深渗透、通透性、保持原貌、盐害治理等性能以及造价较低、环保等特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粉土60~90份、水泥2~15份、石灰2~15份、正硅酸乙酯预聚物2~15份、三异丙醇胺1~10份、水玻璃1~10份、分散剂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粉土70~80份、水泥5~10份、石灰5~10份、正硅酸乙酯预聚物5~10份、三异丙醇胺2~5份、水玻璃2~5份、分散剂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粉土74~76份、水泥7~9份、石灰7~9份、正硅酸乙酯预聚物7~9份、三异丙醇胺3~4份、水玻璃3~4份、分散剂3~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二乙醇。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加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称取粉土、水泥、石灰、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分散剂,备用;
将粉土与水进行混合后,再与水泥、石灰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A;
将混合料A与正硅酸乙酯预聚物、三异丙醇胺、水玻璃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B;
将混合料B与分散剂进行混合,得到所述加固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粉土与水的质量比为1:(0.1~0.2)。
7.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加固材料。
8.一种如权利要求1~4和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加固材料在修复和/或加固土遗址中的应用。
CN202010755998.1A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1875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5998.1A CN111875326A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5998.1A CN111875326A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5326A true CN111875326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5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5998.1A Pending CN111875326A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532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316A (zh) * 2006-08-23 2007-02-14 李克彪 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异地保护加固方法
CN103708806A (zh) * 2013-12-23 2014-04-09 长安大学 一种遗址土的无机改性剂
CN104818027A (zh) * 2015-03-27 2015-08-05 孙海军 一种用于粉土路基的固化剂
CN106433681A (zh) * 2016-10-28 2017-02-22 高德政 一种粘土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0143800A (zh) * 2019-06-10 2019-08-20 广西大学 一种粉土改良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316A (zh) * 2006-08-23 2007-02-14 李克彪 潮湿环境下土遗址异地保护加固方法
CN103708806A (zh) * 2013-12-23 2014-04-09 长安大学 一种遗址土的无机改性剂
CN104818027A (zh) * 2015-03-27 2015-08-05 孙海军 一种用于粉土路基的固化剂
CN106433681A (zh) * 2016-10-28 2017-02-22 高德政 一种粘土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0143800A (zh) * 2019-06-10 2019-08-20 广西大学 一种粉土改良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慧等: "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研制及加固性能比较研究", 《东南文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2866C (zh) 一种不裂建筑砂浆
CN103172330A (zh) 一种环保型彩色瓷砖填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3370B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自密实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36677A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7760A (zh) 具有自修复功能和二次抗渗性的缓凝型防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9753A (zh) 抗裂耐腐蚀无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805912B1 (ko) 유리섬유 강화 슬래그(grs)를 이용한 친환경 인공암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441806A (zh)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抗渗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6986A (zh) 超高强度轨道胶泥及其生产方法
CN107673681A (zh) 一种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7767A (zh) 具有自修复功能和二次抗渗性的速凝型防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2274A (zh) 钛石膏干混砂浆
CN105174777A (zh) 一种速凝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5326A (zh) 一种土遗址用的加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04882B (zh) 一种磷石膏基地聚合物铁尾矿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6233A (zh) 一种建筑用砂浆及其生产方法
CN111646756A (zh) 一种保温填料的制备方法、保温型轻质混凝土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0627454A (zh) 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0224A (zh) 一种渗透结晶防水剂及其在地下室结构混凝土中的应用
CN105503103A (zh) 一种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砂浆
CN106186875B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制造工艺
CN105000847A (zh) 一种防腐阻锈型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93191A (zh) 一种面层艺术彩色自流平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4406A (zh) 一种混凝土轻质节能复合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9862B (zh) 一种高硬度建筑材料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