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8853A - 电感器用芯部、电子笔用芯体部、电子笔以及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用芯部、电子笔用芯体部、电子笔以及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8853A
CN111868853A CN201980018718.4A CN201980018718A CN111868853A CN 111868853 A CN111868853 A CN 111868853A CN 201980018718 A CN201980018718 A CN 201980018718A CN 111868853 A CN111868853 A CN 111868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magnetic body
average
electronic pen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87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8853B (zh
Inventor
落合仁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68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8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8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8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55Magnetic cores made from part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 H01F3/08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made from pow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01F41/024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by moulding or by pressing powd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2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of inorganic material having metal-compound-containing layer and having defined magnetic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感器用芯部,包含筒状的磁性体主体(10),该磁性体主体(10)包含磁性体,且包含气孔,磁性体主体(10)具有:倾斜部(11),具有形成外径从磁性体主体(10)的一端10a向另一端(10b)变大的圆锥台的周面的倾斜面(11a);和直筒部(12),与倾斜部(11)处于同轴上,从另一端(10b)向一端(10a)延伸,具有形成圆筒体的周面的外周面(12a),与倾斜部(11)连接,倾斜部(11)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倾斜部(11)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比直筒部(12)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直筒部(12)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小。

Description

电感器用芯部、电子笔用芯体部、电子笔以及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用芯部、电子笔用芯体部、电子笔以及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输入装置,对配设有位置检测传感器的平板电脑以及显示器等中的位置进行检测,向PC(Personal Computer)以及智能电话等进行位置信息输入,其中,为了指示位置检测传感器上的位置而使用电子笔。
位置检测传感器与电子笔之间能够通过利用电磁感应耦合方式、静电感应耦合方式等的耦合方式进行位置检测信号的收发,来利用位置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例如,专利文献1)。
这样的输入装置中使用的电子笔具有在电子笔的芯体的周围配设铁氧体等的磁性体而构成的电感器用芯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835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电感器用芯部包含筒状的磁性体主体,所述磁性体主体包含磁性体,且包含气孔,所述磁性体主体具有:倾斜部,具有形成外径从所述磁性体主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变大的圆锥台的周面的倾斜面;和直筒部,与所述倾斜部处于同轴上,从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延伸,具有形成圆筒体的周面的外周面,与所述倾斜部连接,所述倾斜部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所述倾斜部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比所述直筒部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所述直筒部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小。
本公开的电子笔用芯体部包含:上述电感器用芯部;和芯体,被插入到所述电感器用芯部,被配设为前端部从所述电感器用芯部的一端突出。
本公开的电子笔包含:壳体,具有开口;和上述电子笔用芯体部,所述电子笔用芯体部被收纳于所述壳体,被配设为所述电子笔用芯体部的所述前端部从所述壳体的开口突出或者能够从所述壳体的开口突出。
本公开的输入装置包含:上述电子笔;和位置检测装置,具备对所述电子笔所接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根据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更加明确。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用芯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用芯部的一个例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用芯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电感器用芯部的倾斜部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
图5是表示电感器用芯部的直筒部的中央部附近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
图6是表示电感器用芯部的另一端的附近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
图7是对电感器用芯部的倾斜部的剖面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进行解析的照片。
图8是对电感器用芯部的直筒部的中央部附近的剖面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进行解析的照片。
图9是对电感器用芯部的直筒部的另一端的附近的剖面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进行解析的照片。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用芯体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电感器用芯部的观察面的一个例子与直线的拉取方式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电感器用芯部详细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用芯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此外,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用芯部的一个例子的局部剖视图。电感器用芯部1包含磁性体主体10,该磁性体主体10包含铁氧体烧结体等的磁性体。
电感器用芯部1包含磁性体所构成的筒状的磁性体主体10,具有从一端10a向另一端10b贯通的圆柱状的筒孔10c。作为构成磁性体主体10的磁性体,例如,使用将粉状或者粒状的铁氧体等烧结的物质,因此在磁性体主体10内部存在多个气孔。磁性体主体10具有:倾斜部11,具有形成外径从一端10a向另一端10b变大的圆锥台的周面的倾斜面11a;直筒部12,在与倾斜部11同轴上,具有从另一端10b向一端10a延伸的圆筒体的外周面12a,与倾斜部11连接。
从磁性体主体10的一端10a到另一端10b的长度例如是5mm~15mm左右,筒孔10c的直径是0.5mm~2.0mm左右。直筒部12的长度是3mm~12mm左右,直筒部12的外径是2.0mm~3.0mm左右。倾斜部11的长度是0.5mm~2.0mm左右,倾斜部11的一端10a侧的外径是1mm~2mm左右,倾斜部11的与一端10a相反的一侧的外径与直筒部12的外径几乎相同。这样,倾斜部11为向一端10a尖细的形状。
在沿着磁性体主体10的中心轴的剖面,倾斜部11的外径从一端10a向另一端10b变大。即,倾斜部11为向一端10a尖细的形状。倾斜面11a也可以包含剖视图中直线状的部分即倾斜面11a1和附带圆弧的倾斜面11a2。此时,倾斜面11a1也可以不具有圆锥台的周面。此外,一端10a附近的倾斜面11a是凸状的曲面。换句话说,倾斜部11的倾斜面11a1与倾斜部11的端面11b也可以是倾斜面11a的一部分,通过凸状的曲面即倾斜面11a2来连接。
这样,倾斜面11a1与端面11b通过凸状的曲面即倾斜面11a2来连接,因此例如,能够减少倾斜部11的端面11b与电子笔的壳体接触等情况下破损的可能性。此外,在放倒电子笔并使其与平板电脑等的表面接触时,除了芯体,包含磁性体主体10的一端10a的前端也可能与平板电脑等接触,但由于倾斜面11a1与倾斜部11的端面11b通过凸状的曲面即倾斜面11a2连接,不存在角部,因此能够减少通过电感器用芯部1导致平板电脑等的表面损伤的可能性。
在磁性体主体10的筒孔10c的内周面10e,倾斜部11侧的开口10d附近的内周面10e也可以附带圆弧。内周面10e也可以包含:内周面10e1;和将内周面10e1与倾斜部11的端面11b连接的凸状的曲面即内周面10e2。在筒孔10c的内周面10e1与倾斜部11的端面11b通过凸状的曲面即内周面10e2来连接的情况下,在芯体被按压于平板电脑等的表面等时,能够抑制应力的集中,减少磁性体主体10损伤的可能性,因此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电感器用芯部1。
此外,在沿着磁性体主体10的中心轴的剖面,将连接倾斜部11的倾斜面11a1与倾斜部11的端面11b的倾斜面11a2的曲率半径设为R1,将连接筒孔10c的内周面10e1与倾斜部11的端面11b的内周面10e2的曲率半径设为R2时,倾斜面11a2的曲率半径R1也可以比内周面10e2的曲率半径R2大。倾斜面11a2的曲率半径R1例如是0.1mm~0.2mm,内周面10e2的曲率半径R2例如是0.02mm~0.08mm。
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用芯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相比于第1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用芯部1,在以下方面不同:直筒部12与倾斜部11经由凸缘部13而连接。磁性体主体10包含:倾斜部11,具有形成外径从一端10a向另一端10b变大的圆锥台的周面的倾斜面11a;直筒部12,在与倾斜部11同轴上,形成从另一端10b向一端10a延伸的圆筒体的外周面12a;和凸缘部13,处于倾斜部11与直筒部12之间,将倾斜部11与直筒部12连接。倾斜部11、凸缘部13以及直筒部12按照该顺序从一端10a向另一端10b配置,凸缘部13的外周面13a具有比倾斜部11的倾斜面11a以及直筒部12的外周面12a的各外径大的外径。
例如,在凸缘部13以外的直筒部12的外径为2.1mm~2.5mm的情况下,凸缘部13的外周面13a的外径的最大值为2.12mm~2.72mm,从直筒部12的外周面12a最大突出0.02mm~0.22mm。由于通过凸缘部13从而直筒部12难以变形,因此即使向倾斜部11施加力,倾斜部11变形,也能够减少直筒部12的变形。
这样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电感器用芯部1将后述的芯体插入到筒孔10c而使用。芯体被插入、以使得芯体的前端部成为磁性体主体10的一端10a侧。由于倾斜部11为尖细的形状,因此能够使磁性体主体10的一端10a更加接近于通过电磁感应方式等来检测位置的平板电脑等的位置检测装置。这样,通过将磁性体主体10的倾斜部11设为尖细的形状,位置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精度提高。此外,由于磁性体主体10的前端部为尖细,因此在通过施加于芯体的前端部的力从而芯体位移时,倾斜部11构成为容易位移。
此外,形成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用芯部1的磁性体主体10是烧结体,因此在内部包含多个气孔。在通过重心间距离来评价这些气孔的分布时,通过设为倾斜部11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倾斜部11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比直筒部12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直筒部12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小的结构,从而磁性体主体10的倾斜部11容易根据芯体的变形来变形,磁性体主体10的直筒部12难以变形。
电感器用芯部1是将芯体插入到磁性体主体10而使用,但使用时芯体被按压于平板电脑等,力向前端部施加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倾斜部11对于外力,比直筒部12更容易变形,因此电感器用芯部的倾斜部11容易根据被插入到电感器用芯部的芯体的变形而变形,电感器用芯部难以损伤,因此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电感器用芯部。
进一步地,也可以设为直筒部12的在另一端的附近12c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直筒部12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比直筒部12的中央部12b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直筒部12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大的结构。若设为这样的结构,则直筒部12的另一端10b的附近12c中的密度变高,因此磁导率变高,灵敏度提高。此外,在线圈被卷绕于直筒部12的另一端10b的附近12c的外周上的情况下,气孔的每单位面积的个数较少,因此能够减少脱粒。
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测定例如图4~图6所示的显微镜照片那样,将通过金刚石磨粒来研磨沿着直筒部12以及倾斜部11的轴向的切剖面而得到的镜面设为测定的对象。图4是倾斜部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图5是直筒部的中央部附近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图6是直筒部的另一端的附近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在图4~图6中,被曲线包围的区域以及点状的部分是气孔。这样,随着从倾斜部11朝向直筒部12的另一端10b,气孔的比例变小。
从倾斜部11、直筒部12的中央部12b以及直筒部12的另一端的附近12c分别选择可从该切剖面平均地观察气孔的大小、分布的部分,将面积为3.4×105μm2(例如,横向的长度为680μm,纵向的长度为500μm)的范围的图像作为观察的对象,通过图像解析软件“A像君”(注册商标,旭化成工程(株)制,以下简称为图像解析软件。)来测定重心间距离。此外,气孔的当量圆直径的测定将上述图像作为观察的对象,通过图像解析软件的粒子解析来进行测定。气孔的重心间距离以及当量圆直径能够将图像的气孔部分视为粒子来进行测定。将图像解析软件的设定条件的明亮度设为暗,将二值化的方法设为手动,将阈值设为60~80,将小图形去除面积设为0.1μm2以及将噪音去除滤波器设为有,以这样的解析条件使用图像解析软件来进行解析。通过该解析,可求取气孔的重心间距离以及当量圆直径,分别计算平均值,求取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当量圆直径的平均直径。
另外,在上述的测定时,阈值设为60~80,但根据作为观察范围的图像的明亮度来调整阈值即可,在将粒子的明亮度设为暗、将二值化的方法设为手动、将小图形去除面积设为0.1μm2以及将噪音去除滤波器设为有的基础上,调整阈值以使得图像中所示的标识符与气孔的形状一致即可。
图7是对电感器用芯部的倾斜部的剖面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进行解析的照片,图8是对电感器用芯部的直筒部的中央部附近的剖面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进行解析的照片,图9是对电感器用芯部的直筒部的另一端的附近的剖面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进行解析的照片。在图7~图9中,气孔通过图中的黑色部的区域来表示。这些照片所示的直线是将相邻的气孔的重心点连结的直线。所谓气孔的重心点,是指被解析的剖面中的各气孔的区域的重心的位置。可知相比于倾斜部11(图7),直筒部12(图8、图9)的将气孔间连结的直线变长。此外,可知在直筒部12,相比于中央部12b,另一端的附近12c的将气孔间连结的直线变长,相比于磁性体主体10的一端10a侧,磁性体主体10的另一端10b侧的重心间距离变长。
[表1]
倾斜部 直筒部(中央部) 直筒部(另一端附近)
气孔的面积率(%) 1.9 0.4 0.1
当量圆直径(μm) 3.33 2.32 1.66
重心间距离(μm) 40.24 50.59 73.13
重心间距离-当量圆直径(μm) 36.91 48.28 71.47
若参照表1,倾斜部11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倾斜部11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为36.91μm,直筒部12的中央部12b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直筒部12的中央部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为48.28μm,直筒部12的在另一端的附近12c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直筒部12的另一端的附近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为71.47μm。由此可称为,倾斜部11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倾斜部11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比直筒部12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直筒部12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小。因此,可称为倾斜部11的柔软性比直筒部12高,直筒部12的刚性比倾斜部11高。
此外,磁性体主体10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也可以是5μm以下。若气孔的平均直径是该范围,则气孔变小,其周围难以成为破坏的起点,因此能够提供机械性强度以及破坏韧性高的电感器用芯部1。
此外,在通过阿基米德法来测定磁性体主体10的表观气孔率时,为0.25%。表观气孔率也可以是1.5%以下,通过将表观气孔率设为该范围,磁性体主体10变得更加致密,因此能够得到机械性强度以及破坏韧性高的电感器用芯部1。上述表观气孔率是以JISC2141:1992定义的值。
此外,磁性体主体10包含以铁氧体为主成分的陶瓷,该铁氧体包含Fe、Zn、Ni以及Cu的氧化物,以下述式(1)所示的所述陶瓷的平均晶粒直径的变动系数CV也可以是0.08以上且0.3以下。
CV=σ/x......(1)
其中,
x是所述陶瓷的平均晶粒直径的平均值,
σ是所述陶瓷的平均晶粒直径的标准偏差
若变动系数CV为0.08以上,则晶体粒子的粒径适当地偏离,在较大晶体粒子彼此之间配置较小的晶体粒子,因此能够提高破坏韧性。若变动系数CV为0.3以下,则相对于标准偏差粒径较大的晶体粒子的比例增加,因此磁导率变高。若变动系数CV为0.08以上且0.3以下,则能够兼备较高的破坏韧性以及较高的磁导率。
特别地,变动系数CV为0.1以上且0.2以下即可。
这里,平均晶粒直径能够如以下那样求取。
首先,在使用平均粒径D50为3μm的金刚石磨粒通过铜盘来研磨电感器用芯部1的断裂面之后,使用平均粒径D50为0.5μm的金刚石磨粒通过锡盘来进行研磨。对通过这些研磨而得到的研磨面进行蚀刻直到将温度设为950℃可识别晶体粒子与晶界层,得到观察面。
通过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在将观察面放大5000倍的155μm×115μm的范围内,以任意点为中心放射状地拉出六根相同的长度、例如100μm的直线,将这六根直线的长度除以存在于各个直线上的晶体的个数从而能够求取平均晶粒直径。
图13是表示电感器用芯部的观察面的一个例子与直线的拉取方式的照片。图13所示的直线A~直线F分别是长度为100μm的直线,使用这些直线来求取平均晶粒直径即可。平均晶粒直径的平均值、标准偏差以及变动系数CV将这样的观察面选择7个画面,以42个平均晶粒直径为对象分别计算即可。
此外,平均晶粒直径的峰度Ku也可以是0以上。
若平均晶粒直径的峰度是Ku和该范围,则可抑制晶体粒子的粒径的偏差,因此气孔的凝结减少,能够减少从气孔的轮廓、内部产生的脱粒。特别地,平均晶粒直径的峰度是1以上即可。
这里,所谓峰度Ku,是表示分布的峰值和下摆相较于正态分布如何不同的指标(统计量),在峰度Ku>0的情况下,为具有尖锐峰值的分布,在峰度Ku=0的情况下,为正态分布,在峰度Ku<0的情况下,分布为具有带着圆弧的峰值的分布。
平均晶粒直径的峰度Ku使用Excel(注册商标,Microsoft Corporation)中具备的函数Kurt求取即可。
此外,平均晶粒直径的偏度Sk也可以为0以上。
若平均晶粒直径的偏度Sk是该范围,则晶体粒子的粒径的分布向粒径小的方向移动,因此气孔的凝结减少,能够进一步减少从气孔的轮廓、内部产生的脱粒。
这里,所谓偏度Sk,是表示分布相较于正态分布偏离多少、即分布的左右对称性的指标(统计量),在偏度Sk>0的情况下,分布的下摆朝向右侧,在偏度Sk=0的情况下,分布左右对称,在偏度Sk<0的情况下,分布的下摆朝向左侧。
平均晶粒直径的偏度Sk是使用Excel(注册商标,Microsoft Corporation)中具备的函数SKEW来求取即可。
至少倾斜部11包含Mo,也可以晶界层中比晶粒内中更多包含Mo。
若晶界层中比晶粒内更多包含Mo,则以铁氧体为主成分的晶体粒子彼此的结合力被抑制,因此能够容易得到曲率半径R1大的倾斜面11a2。
晶粒内以及晶界层中的Mo的含量使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和该透射式电子显微镜中附带的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光器(EDS)来进行元素分析即可。
电感器用芯部1中使用的磁性体主体10能够如以下那样制造。首先,作为原始材料,准备Fe、Zn、Ni以及Cu的氧化物或通过烧成来生成氧化物的碳酸盐、硝酸盐等的金属盐。此时,作为平均粒径,例如在Fe是氧化铁(Fe2O3)、Zn是氧化锌(ZnO)、Ni是氧化镍(NiO)以及Cu是氧化铜(CuO)时,分别为0.5μm以上且5μm以下。
接着,在制作包含Fe2O3-ZnO-NiO所形成的煅烧粉体的第1原料和包含Fe2O3-CuO所形成的煅烧粉体的第2原料时,对第1原料用,将氧化铁、氧化锌以及氧化镍称量为所希望的量。此外,对第2原料用,将氧化铁以及氧化铜称量为所希望的量。这里,第1原料以及第2原料的制作中的氧化铁的添加量是将第2原料的制作中的氧化铁的添加量例如设为与氧化铜等摩尔%,将余量用于第1原料的制作。
然后,在分别通过各个球磨机、振动研磨机等将称量为第1原料以及第2原料用的粉末粉碎混合后,在第1原料的制作中在还原环境中以750℃煅烧两小时以上,在第2原料的制作中在还原环境中以650℃煅烧两小时以上,从而分别得到煅烧体。
接下来,将作为第1原料以及第2原料的煅烧体分别加入到各个球磨机、振动研磨机等并粉碎,从而得到包含煅烧粉体的第1原料以及第2原料。此时,特别地,作为第2原料的煅烧体粉碎为平均粒径D50是0.7μm以下。然后,将该第1原料以及第2原料称量为所希望的量并混合后,在大气中以600℃以上且700℃以下、升温速度100℃/h以下的条件进行再次煅烧,从而得到合成为包含Fe、Zn、Ni以及Cu的氧化物的铁氧体的煅烧体。
接下来,将通过再次煅烧而得到的煅烧体加入到球磨机、振动研磨机等并粉碎,添加规定量的粘合剂等并设为浆料,使用喷雾干燥机来喷雾该浆料从而进行造粒,得到球状的颗粒。
这里,至少倾斜部11包含Mo,得到晶界层中比晶粒内更多包含Mo的电感器用芯部1的情况下,针对通过再次煅烧而得到的煅烧体100质量部,将氧化钼(MoO3)的粉末添加例如0.01质量部以上且0.03质量部以下并作为浆料,对该浆料进行喷雾并造粒,从而得到球状的颗粒即可。
然后,使用得到的球状的颗粒进行冲压成型,得到规定形状的成形体。在冲压成型时,通过调整为相比于倾斜部11侧更施加直筒部12侧的压力,从而能够实现气孔的分布密度从磁性体主体10的一端10a向另一端10b减小的结构。然后,将成形体在脱脂炉中以400~800℃的范围实施脱脂处理并设为脱脂体后,将其在烧成炉中以1000~1200℃的最高温度保持2~5小时并进行烧成,从而形成磁性体主体10,能够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用芯部1。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用芯体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电子笔用芯体部2包含:电感器用芯部1;卷绕于电感器用芯部1的磁性体主体10的线圈21;插入到磁性体主体10的筒孔10c的芯体22。这样的电子笔用芯体部2能够内置于电磁感应方式的平板电脑等的输入装置的电子笔。
芯体22能够使用难以被磁化的SUS304或SUS316等的金属棒、SUS以外的金属材料、陶瓷以及树脂等。此外,芯体22例如也可以是圆珠笔的芯等的实际能够记笔记的部件。芯体22被插入并固定于磁性体主体10的筒孔10c。芯体22的前端部22a在从磁性体主体10的一端10a侧的开口10d突出1~2mm左右的位置固定于磁性体主体10。磁性体主体10是朝向芯体22的前端部22a尖细的形状。此外,芯体22的后端部22b从磁性体主体10的另一端的开口10f突出。
在磁性体主体10的直筒部12的接近于另一端10b的区域的外周面12a上,配设卷绕漆包线等而形成的线圈21。线圈21在磁性体主体10的直筒部12之中接近于另一端10b侧的位置以8mm~12mm左右的宽度被卷绕固定。线圈21的端子21a、21b与电路基板(未图示)连接。
在使电子笔用芯体部2与平板电脑等的位置检测装置表面接触时,从芯体22向磁性体主体10施加力。此时,倾斜部11容易变形,此外,形成为直筒部12的刚性变大,由于通过使用时的芯体22的变形以及位移,磁性体主体10难以破损,因此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电子笔用芯体部2。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的俯视图。电子笔3的壳体31的一部去除表示。将上述的电子笔用芯体部2收纳于壳体31,构成电子笔3。电子笔3构成为在筒状的壳体31的空洞部31a内收纳电子笔用芯体部2以及电路基板(未图示)。这样的电子笔3例如在电磁感应方式的平板电脑等的输入装置中,能够作为输入位置的单元而使用。在壳体31的前端部31b设置芯体22的前端部22a可突出的开口31c,通过按压机构,构成为前端部22a可从开口31c突出或者收纳于壳体31内。
例如,在壳体31的后端部31d设置开口31e,按压棒32从开口31e突出。使用者通过按下按压棒32,能够将芯体22的前端部22a从壳体31伸出缩入。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芯体22的前端部22a从开口31c出入的结构,但芯体22的前端部22a也可以固定为从开口31c突出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需要按压机构。
由于壳体31的前端部31b为尖细,因此磁性体主体10的外周与壳体31的内面可能接触,在这样的情况下,倾斜部11容易变形,此外,形成为直筒部12的刚性变大,由于通过使用时的芯体22的变形以及位移能够减小磁性体主体10损伤的可能性,因此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电子笔3。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输入装置4是具备电子笔3和检测位置的传感器的位置检测装置,包含平板电脑41。输入装置4能够检测芯体22的前端部22a与平板电脑41接触的位置。作为位置检测装置,除了平板电脑41,也可以是具备触摸面板显示器的移动终端等。作为输入装置4中的位置检测方法,能够使用电磁感应方式。即使是电子笔3中磁性体主体10的一端10a接近于平板电脑41的结构,倾斜部11也容易变形,此外,形成为直筒部12的刚性变大,因此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输入装置4。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者主要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因此,所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仅是简单示例,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并不约束于说明书正文。进一步地,属于权利要求书的变形、变更全部是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合产生的发明也是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 电感器用芯部
2 电子笔用芯体部
3 电子笔
4 输入装置
10 磁性体主体
10a 一端
10b 另一端
11 倾斜部
11a 倾斜面
12 直筒部
12a 外周面
12b 中央部
12c 另一端的附近。

Claims (11)

1.一种电感器用芯部,包含筒状的磁性体主体,所述磁性体主体包含磁性体,且包含气孔,
所述磁性体主体具有:
倾斜部,具有形成外径从所述磁性体主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变大的圆锥台的周面的倾斜面;和
直筒部,与所述倾斜部处于同轴上,从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延伸,具有形成圆筒体的周面的外周面,与所述倾斜部连接,
所述倾斜部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所述倾斜部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比所述直筒部中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所述直筒部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用芯部,其中,
所述直筒部的在所述另一端的附近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所述直筒部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比所述直筒部的中央部的气孔的重心间距离的平均值与所述直筒部中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之差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用芯部,其中,
所述磁性体主体的气孔的平均直径为5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用芯部,其中,
所述磁性体主体的表观气孔率为1.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用芯部,其中,
所述磁性体主体包含以铁氧体为主成分的陶瓷,所述铁氧体包含Fe、Zn、Ni以及Cu的氧化物,通过下述式(1)来表示的所述陶瓷的平均晶粒直径的变动系数CV为0.08以上且0.3以下,变动系数σ/x的适当的范围为0.2以下,
CV=σ/x......(1)
其中,
x是所述陶瓷的平均晶粒直径的平均值,
σ是所述陶瓷的平均晶粒直径的标准偏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器用芯部,其中,
所述平均晶粒直径的峰度为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感器用芯部,其中,
所述平均晶粒直径的偏度为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5~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用芯部,其中,
至少所述倾斜部包含Mo,
晶界层中比晶粒内包含更多Mo。
9.一种电子笔用芯体部,包含:
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用芯部;和
芯体,被插入到所述电感器用芯部,被配设为前端部从所述电感器用芯部的一端突出。
10.一种电子笔,包含:
壳体,具有开口;和
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笔用芯体部,
所述电子笔用芯体部被收纳于所述壳体,
所述电子笔用芯体部的所述前端部被配设为从所述壳体的开口突出或者能够从所述壳体的开口突出。
11.一种输入装置,包含:
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笔;和
位置检测装置,具备对所述电子笔所接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CN201980018718.4A 2018-03-30 2019-04-01 电感器用芯部、电子笔用芯体部、电子笔以及输入装置 Active CN111868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9858 2018-03-30
JP2018069858 2018-03-30
PCT/JP2019/014540 WO2019189937A1 (ja) 2018-03-30 2019-04-01 インダクタ用コア、電子ペン用芯体部、電子ペンおよび入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8853A true CN111868853A (zh) 2020-10-30
CN111868853B CN111868853B (zh) 2022-03-29

Family

ID=68058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8718.4A Active CN111868853B (zh) 2018-03-30 2019-04-01 电感器用芯部、电子笔用芯体部、电子笔以及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823827B2 (zh)
EP (1) EP3780027B1 (zh)
JP (1) JP6928168B2 (zh)
KR (1) KR102347640B1 (zh)
CN (1) CN111868853B (zh)
TW (1) TWI709020B (zh)
WO (1) WO20191899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65791A1 (ja) * 2019-09-30 2021-04-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用コア、電子ペンおよび入力装置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5019A (zh) * 2000-11-17 2004-02-11 ���տ�˹�ɷ����޹�˾ 新型铁氧体磁心
CN1673176A (zh) * 2004-03-12 2005-09-28 京瓷株式会社 铁素体烧结体及其制造方法、铁素体磁心及铁素体线圈
CN1853244A (zh) * 2003-09-17 2006-10-25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烧结可动铁心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243482A1 (en) * 2006-04-17 2007-10-18 Kimitoshi Yamaguchi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carrier therefor, core material particle for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251775A (zh) * 2007-01-26 2008-08-27 株式会社和冠 位置指示装置
CN101320612A (zh) * 2007-03-26 2008-12-10 Tdk株式会社 压粉磁芯
JP2009120571A (ja) * 2007-11-16 2009-06-04 Freunt Ind Co Ltd 多核シームレスカプセル並びに多核シームレス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562073A (zh) * 2008-04-16 2009-10-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流传感器
CN101723656A (zh) * 2008-10-27 2010-06-0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铁氧体成形体、铁氧体研削体、铁氧体磁芯、制造方法、成形方法和装置、研削方法和装置
US20110309905A1 (en) * 2009-01-20 2011-12-22 Jan Anger Gapped Magnet Core
HK1194803A1 (zh) * 2009-03-27 2014-10-24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靜電霧化裝置、設備、空氣調節器以及電冰箱
CN204632510U (zh) * 2015-05-20 2015-09-09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干式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及其冷却结构
KR101560442B1 (ko) * 2013-03-04 2015-10-27 (주)엘지하우시스 진공단열재용 외피재, 진공단열재 및 단열 벽체
US20150318096A1 (en) * 2012-12-04 2015-11-05 SUMIDA Components & Modules GmbH Magnetic cor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204926979U (zh) * 2015-08-28 2015-12-30 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
CN105390226A (zh) * 2014-09-03 2016-03-09 Sht有限公司 芯及使用该芯的线圈装置
US20160070193A1 (en) * 2014-01-20 2016-03-10 Powdertech Co., Ltd. Ferrite particle having outer shell structure, ferrite carrier core material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US9335650B2 (en) * 2013-06-27 2016-05-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tilizing a porous charging member
CN205789362U (zh) * 2016-05-23 2016-12-07 桐乡市宇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芯件
CN107039146A (zh) * 2015-12-11 2017-08-1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式电感器
CN107424709A (zh) * 2015-12-16 2017-1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软磁性粉末、压粉磁芯、磁性元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7533387A (zh) * 2015-05-15 2018-01-02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
CN107615414A (zh) * 2015-05-29 2018-01-19 Ntn株式会社 磁性元件
CN107683456A (zh) * 2015-06-25 2018-02-09 株式会社和冠 磁芯线圈及电子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45212U (zh) * 2012-07-23 2013-01-11 Waltop Int Corp 具新型鐵心的電磁筆
EP3106966B1 (en) * 2014-02-12 2019-12-11 Wacom Co., Ltd. Position pointer
EP3267294B1 (en) * 2015-03-06 2019-05-08 Wacom Co., Ltd. Electronic pen and electronic pen main body unit
CN105607766B (zh) * 2016-03-15 2017-12-22 深圳市华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真笔迹触控笔
TWI736580B (zh) 2016-04-22 2021-08-21 日商和冠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筆及電子筆本體部
JP6477591B2 (ja) * 2016-05-13 2019-03-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セラミックコア、巻線型電子部品及びセラミックコアの製造方法
US11670450B2 (en) * 2017-06-06 2023-06-06 Proterial, Ltd. Tapered ferrite core, its 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ductance device comprising it
WO2019008839A1 (ja) * 2017-07-06 2019-01-10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
JP6952591B2 (ja) * 2017-12-11 2021-10-20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及び電子ペン本体部
CN110162194A (zh) * 2018-02-14 2019-08-23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的电子电路及电子笔
TWI709021B (zh) * 2018-03-30 2020-11-01 日商京瓷股份有限公司 電感用芯、電子筆用芯體部、電子筆及輸入裝置
WO2021065791A1 (ja) * 2019-09-30 2021-04-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用コア、電子ペンおよび入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5019A (zh) * 2000-11-17 2004-02-11 ���տ�˹�ɷ����޹�˾ 新型铁氧体磁心
CN1853244A (zh) * 2003-09-17 2006-10-25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烧结可动铁心及其制造方法
CN1673176A (zh) * 2004-03-12 2005-09-28 京瓷株式会社 铁素体烧结体及其制造方法、铁素体磁心及铁素体线圈
US20070243482A1 (en) * 2006-04-17 2007-10-18 Kimitoshi Yamaguchi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carrier therefor, core material particle for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251775A (zh) * 2007-01-26 2008-08-27 株式会社和冠 位置指示装置
CN101320612A (zh) * 2007-03-26 2008-12-10 Tdk株式会社 压粉磁芯
JP2009120571A (ja) * 2007-11-16 2009-06-04 Freunt Ind Co Ltd 多核シームレスカプセル並びに多核シームレス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562073A (zh) * 2008-04-16 2009-10-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流传感器
CN101723656A (zh) * 2008-10-27 2010-06-0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铁氧体成形体、铁氧体研削体、铁氧体磁芯、制造方法、成形方法和装置、研削方法和装置
US20110309905A1 (en) * 2009-01-20 2011-12-22 Jan Anger Gapped Magnet Core
HK1194803A1 (zh) * 2009-03-27 2014-10-24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靜電霧化裝置、設備、空氣調節器以及電冰箱
US20150318096A1 (en) * 2012-12-04 2015-11-05 SUMIDA Components & Modules GmbH Magnetic cor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KR101560442B1 (ko) * 2013-03-04 2015-10-27 (주)엘지하우시스 진공단열재용 외피재, 진공단열재 및 단열 벽체
US9335650B2 (en) * 2013-06-27 2016-05-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tilizing a porous charging member
US20160070193A1 (en) * 2014-01-20 2016-03-10 Powdertech Co., Ltd. Ferrite particle having outer shell structure, ferrite carrier core material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CN105390226A (zh) * 2014-09-03 2016-03-09 Sht有限公司 芯及使用该芯的线圈装置
CN107533387A (zh) * 2015-05-15 2018-01-02 株式会社和冠 电子笔
CN204632510U (zh) * 2015-05-20 2015-09-09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干式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及其冷却结构
CN107615414A (zh) * 2015-05-29 2018-01-19 Ntn株式会社 磁性元件
CN107683456A (zh) * 2015-06-25 2018-02-09 株式会社和冠 磁芯线圈及电子笔
CN204926979U (zh) * 2015-08-28 2015-12-30 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
CN107039146A (zh) * 2015-12-11 2017-08-1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绕线式电感器
CN107424709A (zh) * 2015-12-16 2017-1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软磁性粉末、压粉磁芯、磁性元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5789362U (zh) * 2016-05-23 2016-12-07 桐乡市宇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芯件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保平: "锰锌软磁铁氧体用前驱体碳酸盐共沉过程基础理论及工艺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赵辉: "电抗器用铁基非晶纳米晶磁芯",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0027A1 (en) 2021-02-17
EP3780027A4 (en) 2021-05-26
US11823827B2 (en) 2023-11-21
TW201942705A (zh) 2019-11-01
WO2019189937A1 (ja) 2019-10-03
KR102347640B1 (ko) 2022-01-06
CN111868853B (zh) 2022-03-29
KR20200120717A (ko) 2020-10-21
JP6928168B2 (ja) 2021-09-01
US20210193361A1 (en) 2021-06-24
JPWO2019189937A1 (ja) 2021-02-25
TWI709020B (zh) 2020-11-01
EP3780027B1 (en) 2022-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8854B (zh) 电感器用芯部、电子笔用芯体部、电子笔以及输入装置
JP7198370B2 (ja) インダクタ用コア、電子ペンおよび入力装置
CN111868853B (zh) 电感器用芯部、电子笔用芯体部、电子笔以及输入装置
CN111902892B (zh) 电感器用芯部、电子笔用芯体部、电子笔以及输入装置
JP7198368B2 (ja) インダクタ用コア、電子ペン用芯体部、電子ペンおよび入力装置
JP7198369B2 (ja) インダクタ用コア、電子ペンおよび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