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4389A -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4389A
CN111864389A CN202010837610.2A CN202010837610A CN111864389A CN 111864389 A CN111864389 A CN 111864389A CN 202010837610 A CN202010837610 A CN 202010837610A CN 111864389 A CN111864389 A CN 111864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miting
phase shifter
medium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76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4389B (zh
Inventor
孙丹
吴壁群
祁军
吴泽海
苏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road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road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road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road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76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4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4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4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4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4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mechan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04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using a substantially flat reflector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ed beam, e.g. periscopic antennas

Landscapes

  • Waveguide Switches, Polarizers, And Phase Shif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包括若干移相器组件和连接板;所述移相器组件包括介质连接件和移相器;所述连接板包括主体平面,所述主体平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介质连接件与所述限位孔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介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限位孔连接;每一个所述移相器至少与一个所述介质连接件相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板的移动同时带动多个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本发明的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连接板仅需简单操作即可同时推入多个移相器介质连接件,实现调节驱动装置与移相器组件的安装,过程极其简便快捷,同时可靠性也高。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从4G向5G的不断发展,MassiveMIMO天线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Massive MIMO天线主要包括16T/R、32T/R、64T/R三种状态。与之对应的是,移相器单元的数量相较于传统的4G天线得到了数十倍的增加,同时要求各系统移相器同步进行相位调节。因此,对相位调节装置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例如专利名称为“天线及其相位调节装置”(公开号CN110676587),公开了一种调节精度高的相位调节装置。但该专利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该方案所述转接板为薄板结构,面积较大,且存在较多镂空槽孔,使得其整体刚性差,极易变形进而影响相位调节稳定性及精度。其次,转接板移动方向与螺杆旋转方向垂直,螺杆做旋转运动产生扭矩,会使转接板产生左右晃动的运动,影响相位调节过程的平稳性。再次,该相位调节装置在天线长度方向占用空间较大,转接板在相位调节过程中始终会有一部分结构超出移相器腔体的前后端面,导致在部分天线长度方向空间存在限制时,该方案并不适用。最后,在工程实践中,该相位调节装置介质的凸起与连接板的连接孔较难插接,在插接过程中,对转接板的按压极易使转接板的连接孔处变形,同时,针对每个连接孔都需要进行一次按压操作,完成所有移相器的按压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刚性大、占用空间小、安装便捷、连接可靠性高,同时相位调节精度高的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以及采用该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的天线。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出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板和若干移相器组件;所述移相器组件包括介质连接件和移相器;所述连接板包括主体平面,所述主体平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介质连接件与所述限位孔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介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限位孔连接;每一个所述移相器至少与一个所述介质连接件相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板的移动同时带动多个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移相器的上封装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介质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导向槽与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介质连接件包括介质连接销、导向柱、支撑限位块以及依附于介质连接销上的扣耳结构;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支撑限位块连接,另一端与介质连接销连接,其大小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设置有与介质连接销以及扣耳结构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介质连接销结合依附于所述介质连接销上的扣耳结构与介质板的定位孔卡接;所述支撑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孔卡接;所述支撑限位块位于所述导向柱一侧的表面贴合在移相器的上封装壁表面上。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限位块包括下支撑板和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一端与下支撑板一端平齐,且所述上限位板与下支撑板平齐一端采用一直立壁相连;所述连接板通过限位孔卡接在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限位板之间;所述下支撑板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移相器的上封装壁表面上。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限位块还包括垂直限位板;所述垂直限位板的一端与上限位板连接,相对的一端与下支撑板连接;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支撑板关于所述垂直限位板两端相对;所述限位孔包括过孔和卡槽,所述卡槽一端与所述过孔连接为一体,所述限位孔呈“凸”字型结构;所述垂直限位板卡接在所述限位孔的卡槽中。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垂直限位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限位板的宽度;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宽度相同;所述上限位板长度比所述下支撑板长度短;所述过孔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介质连接件的上限位板的外形尺寸而小于下支撑板的外形尺寸。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板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马达、齿轮、齿条以及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用于固定马达;所述齿轮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用于带动齿条移动;所述齿条与所述连接板连接;通过所述齿条的移动带动所述连接板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齿条上设置有固定孔二,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孔一,所述固定孔二与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孔一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拆卸的安装在反射板上,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个侧面相抵接,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沿非预设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柱的侧面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下平面与所述连接板的下平面平齐,所述卡接槽高度略大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从而在限制所述连接板沿非预设方向移动的同时,可以对所述连接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连接板采用钣金冲裁模具或者数控冲压工艺一体成型。
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还包括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所述移相器固定于所述反射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连接板结构简单,采用钣金冲裁模具一体成型或数控冲压一体加工成型,从而使得连接板刚性高,不易变形,进而使得相位调节装置稳定可靠且调节精度高。
(2)本发明的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连接板仅需简单操作即可同时推入多个移相器介质连接件,实现调节驱动装置与移相器组件的安装,过程极其简便快捷,同时可靠性也高。
(3)本发明的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马达转动不会对连接板产生与介质板预设的移动方向不一致的扭矩,使得相位调节过程中更加平稳可靠,有效消除了调节过程突变对电气性能的影响。
(4)本发明的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在相位调节过程中,连接板始终不会超出移相器长度方向前后端面,长度方向占用空间小,便于进行结构布局设计及安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组合式相位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组合式相位调节装置(隐藏连接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移相器与介质连接件组装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A-A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介质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板的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驱动结构一种实施例(隐藏固定盒)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驱动结构另一种实施例(隐藏固定盒)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限位柱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天线,11-反射板,12-移相器,13-介质连接件,14-连接板,15-驱动结构,16-限位柱,120-移相器腔体,121-介质板,130-介质连接销,131-导向柱,132-支撑限位块,133-扣耳结构,140-主体平面,141-限位孔,142-固定孔一,150-马达,151-齿轮一,152-齿轮二,153-齿条,154-固定盒,161限位结构,1200-导向槽,1201-上封装壁,1320-下支撑板,1321-上限位板,1322-垂直限位板,1410-过孔,1411-卡槽,1500-马达轴,1530-固定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附图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上”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与”、“和”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将介质板预设的移动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与反射板主体平面平行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剩余的为左右方向。在工程实践中,所述介质连接件的开口朝向可以为朝左或者朝右,为了简化说明,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其朝向统一设定为朝右,其他结构件的方向均以此为基准方向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包括介质连接件13,连接板14,驱动结构15,限位柱16以及若干个符合电气需求布置的移相器12。介质连接件13和移相器12连接组成移相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14的移动同时带动多个所述移相器12的介质板121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介质连接件13包括介质连接销130、导向柱131、支撑限位块132及依附于介质连接销130上的若干扣耳结构133。
具体的,所述移相器12的介质板121设置有与介质连接销130以及扣耳结构133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介质连接销130与移相器介质板121上的定位孔以基孔-基轴配合,并结合依附于介质连接销130上的若干扣耳结构133将移相器12中布置在移相器12电路两侧介质板121卡接,将所述介质板121与所述介质连接件13组合为一个整体,实现整体同步移动。
具体的,所述扣耳结构133布置在介质连接销130销轴之上并沿销轴中心平面对称分布。所述扣耳结构133数量为上下分布的两对,且两对扣耳结构133相对面之间的距离δ1=移相器12电路两侧介质板121卡接表面间距δ2+0.2mm。
具体的,所述导向柱131设置于所述支撑限位块132底部,为四方形,也可以为其它的几何形状。
具体的,所述移相器12的上封装壁1201设置有导向槽1200;所述介质连接件13的一端穿过导向槽1200与所述移相器12的介质板121连接。一般地,导向柱131的宽度Δ1比移相器12导向槽1200的宽度Δ2小0.2mm,使得介质连接件13沿导向槽1200方向能顺畅滑动,同时不会产生明显的左右偏转晃动,进而使得与介质连接件13结合为一个整体的介质板121能稳定的沿导向槽1200的方向移动,而不会偏转。
具体的,所述导向柱131的高度小于腔体上封装壁1201的厚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限位块132包括下支撑板1320、上限位板1321和垂直限位板1322。
具体的,所述下支撑板1320的下表面贴合于移相器腔体120的上表面,为节省高度方向空间,下支撑板1320的厚度优选的为1mm。下支撑板1320用以承托连接板14并在连接板14与移相器12上表面形成绝缘空间,避免了因金属接触而可能产生的无源互调问题。
具体的,所述下支撑板1320的左右方向长度尺寸大于所述上限位板1321的左右方向长度尺寸,以便所述支撑限位块132与连接板14安装时,连接板14从上往下穿过上限位板1321后,先整体支撑于下支撑板1320上,便于连接板14进行随后的向左推入安装操作。
具体的,所述垂直限位板13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下支撑板1320的延伸方向相同,向右延伸。
具体的,所述垂直限位板1322宽度应小于所述上限位板1321的宽度,一般地,所述垂直限位板1322的宽度应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1/3倍的上限位板1321宽度。
优选地,所述垂直限位板1322宽度方向中心面宜与所述下支撑板1320和上限位板1321宽度方向中心面重合。使得下支撑板1320和上限位板1321对连接板14的支撑限位均衡平稳。此时下支撑板1320、垂直限位板1322、上限位板1321组成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
优选地,所述垂直限位板1322的高度应比所述连接板14的厚度大0.1~0.3mm,以保证连接板14能顺畅安装,并于上下方向限位良好。
具体的,所述垂直限位板1322的一端与上限位板1321连接,相对的一端与下支撑板1320连接;所述上限位板1321与所述下支撑板1320关于所述垂直限位板1322相对,且其宽度与所述下支撑板1320相同,其长度比所述下支撑板1320短,以便于连接板14推入时具有良好的可视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移相器12至少与一个所述介质连接件13相连接;具体的,所述介质连接件13的数量宜根据移相器介质板121的长度设置。一般地,当介质板121长度小于等于100mm时,数量可以设置为1个,连接点宜设置为介质板121长度方向的中心处。当介质板121长度大于100mm时,数量可以设置为2个,连接点宜关于所述介质板121长度方向的中心面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介质连接件13通过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4为一平面薄板结构,由主体平面140,限位孔141和固定孔一142组成。
具体的,所述连接板14位于移相器12正上方,一般地,所述连接板14的左右端面形成的中心面宜与反射板11的左右方向中心面重合。
具体的,所述连接板14的长度应小于前后两端移相器12的端面距离,同时保证连接板14在带动介质板121进行相位调节的过程中,连接板14的前后端面始终不会超出移相器12的前后端面,使得连接板14占用空间较小。
具体的,所述限位孔141为由过孔1410和卡槽1411组成且呈“凸”字型的异形结构。所述垂直限位板1322卡接在所述限位孔141的卡槽1411中。
具体的,所述过孔1410为方形,其外形尺寸大于所述介质连接件13的上限位板1321的外形尺寸而小于下支撑板1320的外形尺寸,使连接板14能从上而下穿过上限位板1321,直至接触到所述介质连接件13的下支撑板1320上平面。
具体的,所述限位孔141的数量和位置根据移相器12上介质连接件13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的,所述卡槽1411一端与所述过孔1410连接为一体,所述卡槽1411的宽度宜比所述垂直限位板1322的宽度大0.05~0.1mm,所述卡槽1411的长度延伸方向应与所述介质连接件13的垂直限位板1322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卡槽1411与过孔1410连接的连接处设有倒角,在装配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使连接板14同时推入多个介质连接件13的安装时更为顺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4材料选用优质铝合金,优选地采用钣金冲裁模具一体成型,也可以数控冲压工艺一体成型,以降低零件的加工工时,提升零件的尺寸精度。所述连接板14边框完整,且孔位尺寸相对较小,保持了板材在长度和宽度方向良好的刚性。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连接板14的厚度方向刚性,可以于连接板14上布置多道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加强筋,加强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V型,U型等。
所述连接板14的在相位调节过程中,在长度方向,始终不会超出两端移相器12的前后端面。使得连接板14对天线长度方向的占用空间很小,便于结构设计布局。同时,所述连接板14与所有介质连接件13连接时,只需要对连接板14施加一个很小的推力,即可一次性实现所有移相器介质板121同时与连接板14连接,安装步骤及其简便且高效。
如图2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15包括马达150、齿轮一151、齿轮二152、齿条153、固定盒154。所述驱动结构15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14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板14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15的平面位置应根据天线移相器12的布局而定,宜布置于长度方向移相器12阵列和宽度方向移相器12阵列的中心处。使得驱动结构15距离长宽方向两端移相器12的距离较为一致,各系统移相器12受力较为均衡。
具体的,所述固定盒154用于固定马达150。所述齿轮一151与马达轴1500采用轴-孔卡接配合,所述齿轮一151与所述齿轮二152啮合,所述齿轮二152与所述齿条153啮合,用于带动齿条153移动。所述齿条153与所述连接板14连接;通过所述齿条153的移动带动所述连接板14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另外,所述齿轮二152在保证与齿轮一151的中心距固定的情况下,齿轮二15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关于齿轮一151的中心轴旋转灵活布局。以适应各种可能的转接板14高度。
具体的,所述齿条153可以与所述齿轮二152啮合于齿轮二152的上平面或下平面。
应指出的是,在天线高度方向空间合适的情况下,可取消齿轮二152而直接使用齿轮一151与齿条153啮合,以实现齿轮-齿条的一级传动,提升传动效率。
如图8所示,为所述驱动结构15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马达15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齿条153的移动方向平行,以上两种实施例为马达150的固定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
具体的,所述马达15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齿条153的移动方向可以为垂直关系或者平行关系,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满足所述齿条153的移动方向应始终与所述移相器介质板121预设移动方向一致即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齿条153的移动方向应始终与所述移相器介质板121预设移动方向一致,从而使得马达150转动过程中不会对所述齿条153产生与齿条153移动方向不一致的扭矩,进而使得整个组合式相位调节装置在相位调节过程中运行平稳。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4上设置有固定孔一142;所述齿条153上设置有固定孔二1530,用于与所述连接板14上固定孔一142连接紧固。
应当指出的是,作为机械零件设计领域的公知,所述齿轮一151、齿轮二152及齿条153的尺寸大小取决于驱动装置许用的空间及移相器12相位调节行程的要求。
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16包括底部连接结构(图中未示出)和限位结构161。所述限位柱16通过底部连接结构可拆卸的安装在反射板11上,与所述连接板14的一个侧面相抵接,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14沿非预设方向的移动。
具体的,所述限位柱16的底部连接结构可以为内螺纹结构,与反射板11通过螺钉连接,亦可以为卡扣或其他方式与反射板连接。
具体的,所述限位柱限位结构161截面优选的为圆柱形,亦可以为矩形或其他形状,用以限制所述连接板14沿左右方向的自由度。
具体的,所述限位柱限位结构161的上表面应高于所述连接板14的上表面,从而使得所述限位结构161的侧面能够限制所述连接板14沿所述介质连接件13的垂直限位板1322长度延伸方向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161侧面亦可以设置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下平面与连接板14的下平面基本平齐,卡接槽高度应略大于所述连接板14的厚度,从而在限制所述连接板14沿左右方向运动的同时,可以对所述连接板14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16宜关于所述连接板14的前后端面所形成的中心面对称设置,数量宜为2-3个。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相位调节装置的安装过程为:所述介质连接件13先和移相器12中的介质板121、移相器腔体120装配成移相器组件,接着将移相器组件与反射板11固定,再将连接板14通过限位孔141从上往下穿过所有介质连接件13的上限位板1321直至与下支撑板1320贴合,随后向左推入连接板14,使垂直限位板1322卡接在卡槽1411中,连接板14卡接在上限位板1321和下支撑板1320之间,便可一次完成连接板14与所有介质连接件13的安装固定,最后安装限位柱16,即完成了整个相位调节装置的组装。因此,所述相位调节装置,安装效率极高。此外所述连接板14结构简单,进而整体刚性大,从而保证在相位调节过程中不会出现因连接板14变形而可能导致的调节精度偏差。另外所述齿条153运动方向始终与所述移相器介质板121预设的移动方向一致,不会对连接板14产生与介质板121预设的移动方向不一致的扭矩,进而使得该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的稳定性和相位调节精度极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天线1,包括反射板11,还包括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所述移相器12固定于所述反射板11上。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和若干移相器组件;所述移相器组件包括介质连接件和移相器;所述连接板包括主体平面,所述主体平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介质连接件与所述限位孔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介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限位孔连接;每一个所述移相器至少与一个所述介质连接件相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板的移动同时带动多个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的上封装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介质连接件的一端穿过导向槽与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连接件包括介质连接销、导向柱、支撑限位块以及依附于介质连接销上的扣耳结构;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支撑限位块连接,另一端与介质连接销连接,其大小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所述移相器的介质板设置有与介质连接销以及扣耳结构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介质连接销结合依附于所述介质连接销上的扣耳结构与介质板的定位孔卡接;所述支撑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孔卡接;所述支撑限位块位于所述导向柱一侧的表面贴合在所述移相器的上封装壁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限位块包括下支撑板和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一端与下支撑板一端平齐,且所述上限位板与下支撑板平齐一端采用一直立壁相连;所述连接板通过限位孔卡接在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限位板之间;所述下支撑板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移相器的上封装壁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限位块还包括垂直限位板;所述垂直限位板的一端与上限位板连接,相对的一端与下支撑板连接;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支撑板关于所述垂直限位板两端相对;所述限位孔包括过孔和卡槽,所述卡槽一端与所述过孔连接为一体,所述限位孔呈“凸”字型结构;所述垂直限位板卡接在所述限位孔的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限位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限位板的宽度;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宽度相同;所述上限位板长度比所述下支撑板长度短;所述过孔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介质连接件的上限位板的外形尺寸而小于下支撑板的外形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板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马达、齿轮、齿条以及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用于固定马达;所述齿轮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用于带动齿条移动;所述齿条与所述连接板连接;通过所述齿条的移动带动所述连接板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上设置有固定孔二,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孔一,所述固定孔二与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孔一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拆卸的安装在反射板上,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个侧面相抵接,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沿非预设方向的移动。
11.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所述移相器固定于所述反射板上。
CN202010837610.2A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Active CN111864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7610.2A CN111864389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7610.2A CN111864389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389A true CN111864389A (zh) 2020-10-30
CN111864389B CN111864389B (zh) 2024-08-27

Family

ID=72970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7610.2A Active CN111864389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438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36943A (ko) * 2011-10-05 2013-04-15 (주)하이게인안테나 안테나 위상 변위기
KR20130063082A (ko) * 2011-12-06 2013-06-14 주식회사 감마누 일체형 트롬본 위상가변기
US20140008326A1 (en) * 2011-03-10 2014-01-09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Nagoya University Plasma generation device,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KR101831432B1 (ko) * 2016-09-20 2018-02-22 (주)에이티앤에스 기지국 안테나
WO2018040837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移相器和天线
CN212277398U (zh) * 2020-08-19 2021-01-01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8326A1 (en) * 2011-03-10 2014-01-09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Nagoya University Plasma generation device,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lasma processing method
KR20130036943A (ko) * 2011-10-05 2013-04-15 (주)하이게인안테나 안테나 위상 변위기
KR20130063082A (ko) * 2011-12-06 2013-06-14 주식회사 감마누 일체형 트롬본 위상가변기
WO2018040837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移相器和天线
KR101831432B1 (ko) * 2016-09-20 2018-02-22 (주)에이티앤에스 기지국 안테나
CN212277398U (zh) * 2020-08-19 2021-01-01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389B (zh) 202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7093B2 (en) Portable computer and antenna distance setting mechanism
CN212277398U (zh)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US6333854B1 (en) Memory card
CN111864389A (zh) 一种一体式相位调节装置及天线
CN210468127U (zh) 天线及其相位调节装置
CN112216987B (zh) 基站天线及其移相器
CN113363194A (zh) 一种基于MicroLED芯片阵列转移的大负载微调平定位平台
CN212625987U (zh) 一种介质连接件及移相器
CN110676561A (zh) 一种超宽频带双极化lte天线的辐射单元和天线
CN110676587B (zh) 天线及其相位调节装置
CN210167510U (zh) 一种小型化基站天线
CN216973739U (zh) 一种装配式骨架安装结构
CN216795503U (zh) 电路板固定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1700575U (zh) 具有冲压反射板的基站天线装置
JP2771869B2 (ja) 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のフロート構造
CN219801149U (zh) 电池安装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342992U (zh) 一种介质移相器的传动连接结构
CN112216988B (zh) 基站天线及其移相器
CN213752977U (zh) 移相器及天线
CN114986435B (zh) 装配机构及装配方法
CN216251153U (zh) 天线组件及基站天线
CN118867669A (zh)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tdd无电缆馈电网络
CN216251152U (zh) 天线组件
CN214827251U (zh) 间距调试机构及周转载具
CN216671928U (zh) 一种天线移相器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