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4340A - 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4340A
CN111864340A CN202010636761.1A CN202010636761A CN111864340A CN 111864340 A CN111864340 A CN 111864340A CN 202010636761 A CN202010636761 A CN 202010636761A CN 111864340 A CN111864340 A CN 111864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ension
adjusting rope
rop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67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4340B (zh
Inventor
邓波
罗曼
周龙俊
罗双华
王勇
邢亮
李朋飞
程晗
徐欢
张�林
刘振吉
李兵
梁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2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2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2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2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0106367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4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4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4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4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4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wire or other non-rigid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1/16Strainers, spreaders, or spacer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天线平衡系统包括平衡锤、调节绳、平衡塔、卷扬机、动滑轮和定滑轮;平衡塔包括塔身和设置在塔身上的滑轨,滑轨用于支撑平衡锤;定滑轮固定设置在塔身的顶部,动滑轮与平衡锤连接;调节绳具有天线幕连接端和平衡锤连接端,调节绳的平衡锤连接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后,缠绕在卷扬机的卷筒上;定滑轮上设有用于检测调节绳上的张力的张力监测装置,卷扬机上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上的张力,并根据调节绳上的张力控制卷扬机收放调节绳。该天线平衡系统可以根据调节绳张力变化自主收放调节绳长度来改变天线幕的垂度,调节范围更大、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天线数量的大幅增加,天线幕维护调整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天线幕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播音安全及播音质量。由于塔桅拉绳的松弛,铁塔垂直度的变化、自然灾害以及大吊线的编插结构发生延伸等因素,天线幕在长期使用后,均会发生下沉现象,导致天线打火,使广播质量产生劣播或停播。且当天线幕所受张力过大时,还会导致天线幕断开,使广播停播。
目前,常通过平衡锤系统来对天线幕进行维护,以调整天线幕的垂度,保持天线幕的张力平衡。其中,平衡锤系统包括调节线、平衡锤和平衡塔,平衡锤为重型立方体结构。天线幕通过调节线与平衡锤连接,在天线幕的外力作用下,会带动平衡锤沿平衡塔的轨道向上或向下移动。例如,当天线幕上裹冰或者风载荷变大时,天线幕就会拉动平衡锤沿轨道向上移动。
然而由于上述平衡锤系统中调节绳的长度不变,天线幕的垂度的调节范围有限,当平衡锤移动到平衡塔顶部,且调节绳上的张力值达到极限值时,无法继续对天线幕的垂度进行调节。且当调节绳上的张力值超过极限值时,调节绳易断开,导致平衡锤下落,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可以根据调节绳上的张力变化自主收放调节绳长度来改变天线幕的垂度,使天线幕垂度的调节范围更大、更加灵活。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平衡系统,所述天线平衡系统包括平衡锤、调节绳、平衡塔、卷扬机、动滑轮和定滑轮;
所述平衡塔包括塔身和设置在所述塔身上的滑轨,所述滑轨用于支撑所述平衡锤;
所述定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塔身的顶部,所述动滑轮与所述平衡锤连接;
所述调节绳具有天线幕连接端和平衡锤连接端,所述调节绳的平衡锤连接端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后,缠绕在所述卷扬机的卷筒上;
所述定滑轮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调节绳上的张力的张力监测装置,所述卷扬机上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上的张力,并根据所述调节绳上的张力控制所述卷扬机收放所述调节绳。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当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上的张力大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卷扬机放绳,使所述调节绳的长度增大;
当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上的张力减小时,控制所述卷扬机放绳,使所述调节绳的长度减小。
可选地,所述调节绳具有天线幕连接端和平衡锤连接端,所述平衡锤包括串联连接的n个锤体,2≤n,所述n个锤体依次并排设置,沿所述n个锤体的排列方向设置在第1个的锤体为第一锤体,所述第一锤体与所述动滑轮连接。
可选地,所述平衡锤还包括绳索,所述n个锤体之间通过所述绳索依次串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锤体包括本体和两个销轴,所述本体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两个销轴分别从所述本体的两端插装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中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所述本体与所述两个销轴之间。
可选地,所述天线平衡系统还包括限位索缆,所述限位索缆具有锤体连接端和固定端,所述锤体沿所述n个锤体的排列方向设置在第n个的锤体为第二锤体,所述第二锤体与所述限位索缆的锤体连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滑轨包括依次相连的倾斜段、第一过渡段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从所述塔身的顶部开始,沿所述塔身的顶部至所述塔身的底部方向延伸,且所述倾斜段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所述塔身的顶部至所述塔身的底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水平段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过渡段为圆弧段。
可选地,所述倾斜段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所述塔身的顶部至所述塔身的底部方向在0°~90°范围内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滑轨还包括第二过渡段和收尾段,所述第二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段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尾段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段为圆弧段,所述收尾段为从所述塔身的底部向所述塔身的顶部方向延伸的倾斜段,所述收尾段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所述塔身的底部至所述塔身的顶部方向逐渐增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平衡方法,所述天线平衡方法采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所述天线平衡方法包括:
将所述调节绳的天线幕连接端与天线幕连接;
当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上的张力大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卷扬机放绳,使所述调节绳的长度增大;
当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上的张力减小时,控制所述卷扬机放绳,使所述调节绳的长度减小,直至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上的张力不超过所述设定值。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该天线平衡系统,在具体使用时,若天线幕外部荷载增加,在调节绳的带动下,平衡锤开始沿平衡塔上升。当平衡锤运动到平衡塔的塔身顶部后,若天线幕外部荷载继续增加,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调节绳上的张力超过设定值,则卷扬机的控制模块根据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上的张力变化,控制卷扬机开始释放调节绳,使调节绳的长度增大,从而可以使得调节绳上的张力值减小,进而可以使得调节绳能够继续释放天线幕所受的外部载荷,从而可以进一步调整天线幕垂度。反之,若天线幕外部荷载减小,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调节绳上的张力减小,则卷扬机开始收调节绳,使调节绳的长度减小。若天线幕外部荷载继续减小,且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调节绳上的张力不超过设定值时,平衡锤开始沿滑轨下降,平衡锤可一直运动到平衡塔底部。因此,本公开提供的天线平衡系统可以根据调节绳上的张力变化自主收放调节绳长度来改变天线幕的垂度,使天线幕垂度的调节范围更大、更加灵活。且可以防止调节绳上的张力值超过极限值而断裂,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平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锤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锤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平衡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平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平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天线平衡系统包括平衡锤10、调节绳20、平衡塔30、卷扬机40、动滑轮50和定滑轮60。
平衡塔30包括塔身31和设置在塔身31上的滑轨32,滑轨32用于支撑平衡锤10。
定滑轮60固定设置在塔身31的顶部,动滑轮50与平衡锤10连接。
调节绳20具有天线幕连接端和平衡锤连接端,调节绳20的平衡锤连接端依次绕过动滑轮50和定滑轮60后,缠绕在卷扬机40的卷筒上。
定滑轮60上设有用于检测调节绳20上的张力的张力监测装置(图中未示出),卷扬机40上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20上的张力,并根据调节绳20上的张力控制卷扬机40收放调节绳20。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该天线平衡系统,在具体使用时,若天线幕外部荷载增加,在调节绳的带动下,平衡锤开始沿平衡塔上升。当平衡锤运动到平衡塔的塔身顶部后,若天线幕外部荷载继续增加,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调节绳上的张力超过设定值,则卷扬机的控制模块根据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上的张力变化,控制卷扬机开始释放调节绳,使调节绳的长度增大,从而可以使得调节绳上的张力值减小,进而可以使得调节绳能够继续释放天线幕所受的外部载荷,从而可以进一步调整天线幕垂度。反之,若天线幕外部荷载减小,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调节绳上的张力减小,则卷扬机开始收调节绳,使调节绳的长度减小。若天线幕外部荷载继续减小,且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调节绳上的张力不超过设定值时,平衡锤开始沿滑轨下降,平衡锤可一直运动到平衡塔底部。因此,本公开提供的天线平衡系统可以根据调节绳上的张力变化自主收放调节绳长度来改变天线幕的垂度,使天线幕垂度的调节范围更大、更加灵活。且可以防止调节绳上的张力值超过极限值而断裂,降低了安全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天线平衡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通信模块包括与张力监测装置连接的第一通信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将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20上的张力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模块获取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20上的张力。
示例性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之间可以采用wifi、蓝牙或3G/4G/5G网络通信。
示例性地,张力监测装置可以为张力传感器,控制模块可以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可选地,控制模块用于:
当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20上的张力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卷扬机40放绳,使调节绳20的长度增大;
当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20上的张力减小时,控制卷扬机40放绳,使调节绳20的长度减小,直至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20上的张力不超过设定值。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天线平衡系统还可以包括转向滑轮80,转向滑轮80可以固定设置在一个高于天线幕S的塔上,则调节绳20的平衡锤连接端可以绕过转向滑轮80后,再绕过动滑轮50和定滑轮60。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平衡锤10包括串联连接的n个锤体11,2≤n,n个锤体11依次并排设置,沿n个锤体11的排列方向设置在第1个的锤体为第一锤体11a,第一锤体11a与动滑轮50连接。
通过将平衡锤设置成包括串联连接的n个锤体,2≤n,n个锤体依次并排设置,即相当于将原有的整体结构的平衡锤划分为多个重量更轻的锤体。且沿n个锤体的排列方向设置在第1个的锤体与调节绳连接。在具体使用时,调节绳的天线幕连接端与天线幕连接,在天线幕的外力作用下,会带动调节绳拉动平衡锤在滑轨上移动。此时n个锤体逐个启动,当调节绳上的张力增加到一定值时,调节绳带动第一锤体沿滑轨上升,若调节绳上的张力继续增加,第一锤体带动与其连接的下一个锤体沿滑轨继续上升,依次类推。因此依次启动单个锤体比启动一个重型立方体结构的平衡锤所需克服的摩擦阻力和惯性力更小。
其中,如图2所示,平衡锤10在支撑其的滑轨32上运动。
示例性地,调节绳20的天线幕连接端可以系紧在天线幕上。
在本实施例中,n=3。若n的个数过多,则容易导致锤体11的数量过多所占体积较大,若n的个数少于两个,则无法起到有效减小启动平衡锤所需的摩擦阻力和惯性力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锤体1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平衡重量的大小进行设置。
可选地,n个锤体11之间等距间隔设置,以防止各锤体11之间接触从而相互间产生干涉。
示例性地,n个锤体11的总重量为50吨。若n个锤体11的重量过轻或过重,则无法起到有效调整平衡幕的垂度的作用。
可选地,n个锤体11的重量相同,以便于生产制作。
可选地,n个锤体11的重量不相同,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平衡重量的大小选取不同重量的锤体11。
可选地,平衡锤10还包括绳索12,n个锤体11之间通过绳索12依次串联连接。
通过采用绳索12将n个锤体11依次串联,当相邻两个锤体11之间没有拉力作用时,绳索12处于松弛的状态。当相邻两个绳索12之间有拉力作用时,绳索12处于绷紧的状态,前一个锤体11通过绳索12带动后一个锤体11运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n个锤体11之间通过一根绳索12依次串联连接。绳索12根数少,则连接n个锤体11时更加便捷。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平衡锤装置包括多段绳索12,n个锤体1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锤体11之间通过一段绳索12连接。
通过多段绳索12将n个锤体11之间柔性连接,当某处的绳索12发生断裂时,只需替换断裂位置所在段的绳索,而无需更换所有绳索,维修更加方便。
可选地,每段绳索12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连接的两个锤体11各自的半径之和,以保证相邻两个锤体11之间有一定间隔,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锤体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锤体11包括本体111和两个销轴112,本体111的中部设有一通孔111a,两个销轴111分别从本体111的两端插装在通孔111a中,通孔111a中设有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位于本体111与两个销轴112之间。则销轴112与本体111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当本体111在天线幕的作用下,在轨道上滚动时,在轴承作用下,销轴112不转动。通过设置销轴112可以便于将各个本体111之间通过绳索30串联起来。
可选地,销轴112包括轴体112a和沿轴体112a的周向向外凸起的限位板112b,限位板112b将轴体112a分为插入通孔111a中的第一段1121和位于通孔111a外的第二段1122,限位板112b的直径大于通孔111a的直径。则限位板112b可以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轴体112a与本体111之间产生轴向窜动从而整根进入到通孔111a中。
可选地,每个销轴112的第二段1122均设有一绳索安装孔112c,绳索12安装在相邻两个锤体11的绳索安装孔112c中将相邻两个锤体11连接。
通过设置绳索安装孔112c,不仅可以实现相邻两个锤体11之间通过绳索12的连接,还可以防止绳索12从销轴112上脱落。
示例性地,可以在绳索12的位于每个绳索安装孔112c的进出口端,进行打结,使得打结处的直径大于绳索安装孔112c的直径,从而可以限制每个锤体11与绳索12的相对位置,保持各锤体11之间的距离。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锤体的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锤体11a通过连接件13与动滑轮50连接,连接件13包括动滑轮连接部131和垂直于调节绳连接部131的两个销轴连接部132,两个销轴连接部132上均设有销轴安装孔132a,销轴安装孔132a的直径与销轴112的第二段1122的直径相匹配。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动滑轮连接板131可以与动滑轮50的侧板法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为铸铁件或铸刚件。动滑轮连接部131和两个销轴连接部132可以为杆状结构或者板状结构。
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先将两个销轴连接板132套设在两个销轴112的第二段1122上,然后再将两个动滑轮连接板131与动滑轮50连接,最后将两个销轴112的第一段1121分别安装至通孔111a中,即可完成第一锤体11a与动滑轮50的连接。
可选地,锤体11还可以包括销轴连接部限位件113,销轴112的第二段1122上设有限位件安装孔(图中未示出),销轴连接部限位件113插装在限位件安装孔中将销轴连接部132限制在销轴连接部限位件113和限位板112b之间,防止销轴连接部132从销轴112的第二段1122脱出。
可选地,销轴连接部限位件113可以为定位销。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平衡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天线平衡系统还包括限位索缆70,限位索缆70具有锤体连接端71和固定端72,锤体11沿n个锤体的排列方向设置在第n个的锤体为第二锤体11b,第二锤体11b与限位索缆70的锤体连接端7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索缆70的锤体连接端71可以安装在第二锤体11b的绳索安装孔112c中,以保证其连接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限位索缆70的固定端72固定设置在滑轨32上,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当锤体11运动到滑轨32的极限位置时,限位索缆70可以限制锤体11继续上升冲出滑轨32。
可选地,锤体11为铸铁锤体或者高密度水泥锤体,以保证其重量和结构强度。
可选地,每个锤体11的本体111均为圆柱体,通过设置成圆柱体,以便于锤体11在滑轨32上滚动。采用滚动而非滑动的运动方式,可以使得同等重量的平衡锤10启动时所需克服的静摩擦阻力更小,因此启动更为灵活。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锤体11的本体还可以为球体。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锤体11,其中包括一个第一锤体11a、一个第二锤体11b、以及设置在第一锤体11a和第二锤体11b之间的另一个锤体。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滑轨32包括依次相连的倾斜段32-1、第一过渡段32-2和水平段32-3。倾斜段32-1从塔身31顶部开始,沿塔身31的顶部至塔身31的底部方向延伸,且倾斜段32-1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塔身31的顶部至塔身31的底部方向逐渐减小。水平段32-3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过渡段32-2为圆弧段。
当平衡锤在倾斜段上移动时,滑轨会对平衡锤提供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撑力。且倾斜段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塔身的顶部至塔身的底部方向逐渐减小,则当平衡锤沿倾斜段从上往下运动时,滑轨对支撑锤提供的竖直向上的支撑力会逐渐增大,平衡锤所受的向下的合力逐渐减小。当平衡锤在滑轨倾斜段的最底端时,平衡锤所受的向下的合力最小,拉起平衡锤所需的拉力最小。而当平衡锤在滑轨倾斜段最顶端时,平衡锤所受的向下的合力最大,向下运动所需克服的摩擦阻力最小。同时水平段还可以对平衡锤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平衡锤从倾斜段运动下来后可以停留在水平段。第一过渡段可以起到过渡作用,使得平衡锤能够从倾斜段平衡过渡到水平段。因此,本公开提供的平衡塔可以使平衡锤由静止状态从滑轨底部至滑轨顶部或者从滑轨顶部至滑轨底部运动时,均处于最容易启动的状态,从而可以减少在其上运动的平衡锤的启动惯量,使得平衡锤的运动更灵活。
可选地,倾斜段32-1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塔身31的顶部至塔身31的底部方向在0°~90°范围内逐渐减小。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倾斜段32-1的顶部(即位于塔身31的顶部的一端)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倾斜段32-1的底部(即位于塔身31的底部的一端)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α<β,α至β在0°~90°范围内逐渐减小。
可选地,第一过渡段32-2对应的圆心角不超过90°,从而可以保证平衡锤100从倾斜段32-1至水平段32-3的平滑过渡。
当第一过渡段32-2对应的圆心角为90°时,第一过渡段32-2的与倾斜段32-1连接的一端与倾斜段32-1相切,第一过渡段32-2的与水平段32-3连接的一端与水平段32-3相切。
可选地,倾斜段32-1的长度L1为60m~70m。若倾斜段32-1的长度L1过长,则会导致平衡塔30整个的体积过大,造成材料的浪费。若倾斜段32-1的长度L1过短,则无法起到减小平衡锤的启动惯量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段32-1的长度L1还可以根据天线幕的张力调整范围确定。
示例性地,倾斜段32-1的长度L1为65m。
可选地,水平段32-3的长度L2为2~7m。若水平段32-3的长度L2过长,则会导致平衡塔30整个的体积过大,造成材料的浪费。若水平段32-3的长度L2过短,则无法对平衡锤10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段32-3的长度L2还可以根据天线幕的张力调整范围确定。
示例性地,水平段32-3的长度L2为3.4m。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滑轨32的位于塔身31的顶部的一端设有阻挡块33,通过设置阻挡块33,可以防止平衡锤10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冲出滑轨32。
可选地,阻挡块33可以为矩形块状结构。
示例性地,阻挡块33可以为铸铁块、铸钢块、合金结构钢块或者碳素结构钢块。
可选地,滑轨32的两侧设有两条凸起的轨道321,两条轨道321沿滑轨32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则平衡锤10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在两条轨道321上,并沿两条轨道321滚动。通过设置两条轨道321,一方面,可以减小滑轨32与平衡锤10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小滑轨332与平衡锤10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两条轨道321还可以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平衡锤10脱离滑轨2。
可选地,两条轨道321的高度大于平衡锤10的半径。则平衡锤10的各个锤体11的本体111两端的凸起结构111b分别设置在两条轨道321上时,可以保证的各个锤体11的本体111不会与两条轨道321之间的部分滑轨32的表面接触,产生摩擦干涉。
其中,两条轨道321的高度为两条轨道321的远离滑轨32的一边至滑轨32的表面的距离。
可选地,滑轨32为金属滑轨,轨道321为金属轨道。
示例性地,滑轨32可以为铸铁滑轨、铸钢滑轨、合金结构钢滑轨或者碳素结构钢滑轨。
在本实施例中,塔身31可以为水泥塔或者钢架结构,塔身31上设有与滑轨32匹配的斜面,以便于将滑轨32安装至塔身31上。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滑轨还包括第二过渡段32-4和收尾段32-5,第二过渡段32-4的一端与水平段32-3连接,第二过渡段32-4的另一端与收尾段32-5连接,第二过渡段32-4为圆弧段,收尾段32-5为从塔身31的底部向塔身31的顶部方向延伸的倾斜段,收尾段32-5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塔身31的底部至塔身31的顶部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设置第二过渡段32-4,可以使得平衡锤10平滑过渡到收尾段32-5,收尾段32-5可以起到阻挡缓冲作用,进而可以防止平衡锤10在惯性作用下,冲出轨道32。
在本实施例中,收尾段32-5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L3大于平衡锤10的半径,以保证其对平衡锤10的阻挡效果。
可选地,收尾段32-5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塔身31的顶部至塔身31的底部方向在0°~90°范围内逐渐增大。
可选地,第二过渡段32-4对应的圆心角不超过90°。从而可以保证平衡锤100从水平段32-3至收尾段32-5的平滑过渡。
当第二过渡段32-4对应的圆心角为90°时,第二过渡段32-4的与水平段32-3连接的一端与水平段32-3相切,第二过渡段32-4的与收尾段32-5连接的一端与收尾段32-5相切。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平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天线平衡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天线平衡系统,该天线平衡方法包括:
步骤901、将调节绳的天线幕连接端与天线幕连接。
步骤902、当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上的张力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卷扬机放绳,使调节绳的长度增大。
步骤903、当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上的张力减小时,控制卷扬机放绳,使调节绳的长度减小,直至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上的张力不超过设定值。
该天线平衡方法通过采用上述天线平衡系统,在具体使用时,若天线幕外部荷载增加,在调节绳的带动下,平衡锤开始沿平衡塔上升。当平衡锤运动到平衡塔的塔身顶部后,若天线幕外部荷载继续增加,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调节绳上的张力超过设定值,则卷扬机的控制模块根据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调节绳上的张力变化,控制卷扬机开始释放调节绳,使调节绳的长度增大,从而可以使得调节绳上的张力值减小,进而可以使得调节绳能够继续释放天线幕所受的外部载荷,从而可以进一步调整天线幕垂度。反之,若天线幕外部荷载减小,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调节绳上的张力减小,则卷扬机开始收调节绳,使调节绳的长度减小。若天线幕外部荷载继续减小,且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调节绳上的张力不超过设定值时,平衡锤开始沿滑轨下降,平衡锤可一直运动到平衡塔底部。因此,本公开提供的天线平衡方法可以根据调节绳上的张力变化自主收放调节绳长度来改变天线幕的垂度,使天线幕垂度的调节范围更大、更加灵活。且可以防止调节绳上的张力值超过极限值而断裂,降低了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平衡系统包括平衡锤(10)、调节绳(20)、平衡塔(30)、卷扬机(40)、动滑轮(50)和定滑轮(60)
所述平衡塔(30)包括塔身(31)和设置在所述塔身(31)上的滑轨(32),所述滑轨(32)用于支撑所述平衡锤(10);
所述定滑轮(60)固定设置在所述塔身(31)的顶部,所述动滑轮(50)与所述平衡锤(10)连接;
所述调节绳(20)具有天线幕连接端和平衡锤连接端,所述调节绳(20)的平衡锤连接端依次绕过所述动滑轮(50)和所述定滑轮(60)后,缠绕在所述卷扬机(40)的卷筒上;
所述定滑轮(60)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调节绳(20)上的张力的张力监测装置,所述卷扬机(40)上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20)上的张力,并根据所述调节绳(20)上的张力控制所述卷扬机(40)收放所述调节绳(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当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20)上的张力大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卷扬机(40)放绳,使所述调节绳(20)的长度增大;
当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20)上的张力减小时,控制所述卷扬机(40)放绳,使所述调节绳(20)的长度减小,直至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20)上的张力不超过所述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锤(10)包括串联连接的n个锤体(11),2≤n,所述n个锤体(11)依次并排设置,沿所述n个锤体(11)的排列方向设置在第1个的锤体为第一锤体(11a),所述第一锤体(11a)与所述动滑轮(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锤(10)还包括绳索(12),所述n个锤体(11)之间通过所述绳索(12)依次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11)包括本体(111)和两个销轴(112),所述本体(111)的中部设有一通孔(111a),所述两个销轴(111)分别从所述本体(111)的两端插装在所述通孔(111a)中,所述通孔(111a)中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所述本体(111)与所述两个销轴(1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平衡系统还包括限位索缆(70),所述限位索缆(70)具有锤体连接端(71)和固定端(72),所述锤体(11)沿所述n个锤体的排列方向设置在第n个的锤体为第二锤体(11b),所述第二锤体(11b)与所述限位索缆(70)的锤体连接端(7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2)包括依次相连的倾斜段(32-1)、第一过渡段(32-2)和水平段(32-3),所述倾斜段(32-1)从所述塔身(31)的顶部开始,沿所述塔身(31)的顶部至所述塔身(31)的底部方向延伸,且所述倾斜段(32-1)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所述塔身(31)的顶部至所述塔身(31)的底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水平段(32-3)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过渡段(32-2)为圆弧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32-1)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所述塔身(31)的顶部至所述塔身(31)的底部方向在0°~90°范围内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2)还包括第二过渡段(32-4)和收尾段(32-5),所述第二过渡段(32-4)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段(32-3)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段(32-4)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尾段(32-5)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段(32-4)为圆弧段,所述收尾段(32-5)为从所述塔身(31)的底部向所述塔身(31)的顶部方向延伸的倾斜段,所述收尾段(32-5)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沿所述塔身(31)的底部至所述塔身(31)的顶部方向逐渐增大。
10.一种天线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平衡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平衡系统,所述天线平衡方法包括:
将所述调节绳(20)的天线幕连接端与天线幕(S)连接;
当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20)上的张力超过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卷扬机(40)放绳,使所述调节绳(20)的长度增大;
当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20)上的张力减小时,控制所述卷扬机(40)放绳,使所述调节绳(20)的长度减小,直至所述张力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调节绳(20)上的张力不超过所述设定值。
CN202010636761.1A 2020-07-03 2020-07-03 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Active CN111864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6761.1A CN111864340B (zh) 2020-07-03 2020-07-03 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6761.1A CN111864340B (zh) 2020-07-03 2020-07-03 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340A true CN111864340A (zh) 2020-10-30
CN111864340B CN111864340B (zh) 2022-05-27

Family

ID=73153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6761.1A Active CN111864340B (zh) 2020-07-03 2020-07-03 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434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9204A (en) * 1979-07-24 1981-02-23 Hitachi Zosen Corp Maritime transmitting antenna
US20100149059A1 (en) * 2008-12-15 2010-06-17 Sea Tel, Inc (D/B/A Cobham Satcom Marine Systems Pedestal for tracking antenna
CN102556803A (zh) * 2010-10-21 2012-07-11 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电梯的绳索张力调整装置及绳索张力调整系统
CN202912614U (zh) * 2012-10-30 2013-05-0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调节张力平衡的氧枪卷扬装置
CN105633578A (zh) * 2015-12-17 2016-06-01 贵州振华天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软振子对数周期短波天线结构
CN106315349A (zh) * 2016-09-27 2017-01-1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深立井多绳缠绕提升钢丝绳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及方法
CN108423513A (zh) * 2018-05-14 2018-08-21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电梯限速器动态试验装置
CN109659665A (zh) * 2018-12-21 2019-04-19 何汉聪 升降式通信天线支撑杆
CN110601083A (zh) * 2019-11-01 2019-12-20 湖南德力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线缆架设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951936A (zh) * 2019-12-10 2020-04-03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平衡器的双滑轮升降装置及设有其的氧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9204A (en) * 1979-07-24 1981-02-23 Hitachi Zosen Corp Maritime transmitting antenna
US20100149059A1 (en) * 2008-12-15 2010-06-17 Sea Tel, Inc (D/B/A Cobham Satcom Marine Systems Pedestal for tracking antenna
CN102556803A (zh) * 2010-10-21 2012-07-11 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电梯的绳索张力调整装置及绳索张力调整系统
CN202912614U (zh) * 2012-10-30 2013-05-0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调节张力平衡的氧枪卷扬装置
CN105633578A (zh) * 2015-12-17 2016-06-01 贵州振华天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软振子对数周期短波天线结构
CN106315349A (zh) * 2016-09-27 2017-01-1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深立井多绳缠绕提升钢丝绳张力自动均衡装置及方法
CN108423513A (zh) * 2018-05-14 2018-08-21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电梯限速器动态试验装置
CN109659665A (zh) * 2018-12-21 2019-04-19 何汉聪 升降式通信天线支撑杆
CN110601083A (zh) * 2019-11-01 2019-12-20 湖南德力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线缆架设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951936A (zh) * 2019-12-10 2020-04-03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平衡器的双滑轮升降装置及设有其的氧枪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晏永飞: "多绳提升钢丝绳张力的测试与不平衡的调整", 《煤矿安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4340B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3288C (zh) 具有电梯轿厢的不带对重的电梯
CN100535361C (zh) 工作平台
AU2017289326B2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n elevator system having an adaptable usable lifting height
CN21079560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卷扬机
CN210735912U (zh) 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的钢丝绳同步补偿轮装置
CN111864340B (zh) 天线平衡系统及平衡方法
CN110790124B (zh) 一种预制墙体吊装施工方法
JP6909521B1 (ja) ゴンドラ装置
CN210031529U (zh) 一种用于挂索施工的自动爬升平台
CN105645275B (zh) 缆索吊起重机及其施工方法
CN213520289U (zh) 天线平衡系统用平衡锤装置
CN116654798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提升机
JP2001247277A (ja) デッドエンドヒッチ
CN209799332U (zh) 一种建筑外墙施工装置
CN115111127A (zh) 储能装置
CN215626400U (zh) 钻井气动小绞车自动排绳器
CN207105238U (zh) 用于拔管和推送线束的装置
CN101378983B (zh) 电梯设备
CN110980141A (zh) 带式输送机用重锤配重装置及运输机及使用方法
CN213151002U (zh) 天线平衡系统用平衡塔
WO2014030215A1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20564188U (zh) 一种用于塔吊钢丝绳理线器
CN115478731B (zh) 一种可抗强风的智能配平悬浮抱杆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2027887B (zh) 一种柔性缓冲起重机吊钩
CN216272650U (zh) 一种便于调节且稳定的动臂塔机用臂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