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3311A - 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3311A
CN111863311A CN201910345153.2A CN201910345153A CN111863311A CN 111863311 A CN111863311 A CN 111863311A CN 201910345153 A CN201910345153 A CN 201910345153A CN 111863311 A CN111863311 A CN 111863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aste
organic
epoxy resin
organic carrier
silver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51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shi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Hi 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Hi 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Hi 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51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33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3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33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2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2425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导电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银粉50‑80%,有机载体10‑40%,降粘剂0‑10%,金属添加剂1‑10%,所述导电浆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有机载体;(2)将配方量的银粉、步骤(1)所述有机载体和金属添加剂制备成所述导电浆料。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韧性优良,固化后与金属的粘结力强、抗拉伸、弯曲强度高、可以适应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在不降低导电浆料导电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存储与转换技术领域,涉及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导电银浆作为太阳能电池领域重要的中间材料,对于现今处于上升期的太阳能电池而言,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导电银浆在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应用最为广泛,主要使用丝网印刷、高温固化的方式制备正面电极栅线,从而收集电流。然而,该种高温固化的银浆对于GaAs和CIGS等薄膜太阳能电池并不适用。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较为昂贵,主要用于卫星、无人机、物联网、太阳能汽车等高端行业。薄膜太阳能电池内部存在比例较高的有机化合物成分,对温度、环境等应用要求较高。另外,柔性的特性也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片的封装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不同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高温焊接型银浆,薄膜太阳能电池用导电银浆既要匹配电池的电极材料,又要满足薄膜组件柔性的特性。这就要求制备的导电银浆分子链柔性大、附着力好、拉伸强度和折叠等弯曲强度较高,适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特殊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性能优良,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在不降低导电浆料导电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 50-80%;
有机载体 10-40%;
降粘剂 0-10%;
金属添加剂 1-10%。
所述导电浆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导电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银粉50-80%,例如50%、55%、60%、65%、70%、75%或8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有机载体10-40%,例如10%、15%、20%、25%、30%、35%或4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降粘剂0-10%,例如0、1%、2%、3%、4%、5%、6%、7%、8%、9%或1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金属添加剂1-10%,例如1%、2%、3%、4%、5%、6%、7%、8%、9%或1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中,银粉的作用为导电;降粘剂的作用为调节导电浆料的粘度适中,保证柔性组件正负极连接时的浆料导电性和固化后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中,有机载体的作用为承载、均匀分散银粉颗粒。如果有机载体的量过多,会导致导电浆料粘度过低,导电性变差,存在柔性组件正负极撕裂的风险;如果有机载体的量过少,会导致银粉分散不均匀,银粉被有机载体的包覆效果不佳,影响固化后的浆料粘结性。
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中,金属添加剂的作用为降低界面接触电阻,提高组件导电性能。如果金属添加剂的量过多,会导致导电银浆的整体导电性能下降,因为Sn、Cu等金属颗粒相比于银粉的导电性处于较大的劣势;如果金属添加剂的量过少,会导致柔性组件正负极间的接触电阻值增大,影响电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主要用于薄膜电池片串并联使用,即组件使用。在柔性组件可能发生的柔性折叠过程中,导电浆料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决定组件的使用寿命,这对导电浆料的材料韧性、粘弹性、触变性、附着力、耐久性等都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充分考虑了薄膜电池的特性要求,其各组分相互配合,使得浆料耐冲击强度高,浆料内部有机成分分子链柔性大,材料韧性优良,经导电浆料导通后的正负电极连接处的剪切强度高,耐磨性和耐久性优良,可有效提升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寿命和可靠性。
以下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 60-70%;
有机载体 15-30%;
降粘剂 5-10%;
金属添加剂 5-10%;
所述导电浆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银粉为球状。
优选地,所述银粉的直径为0.1-3μm,例如0.1μm、0.5μm、1μm、1.5μm、2μm、2.5μm或3μ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降粘剂包括醇酯十二和/或醇酯十六。本发明中,所述醇酯十二是指十二碳醇酯,即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所述醇酯十六是指十六碳醇酯,即2,2,4-三甲基-戊二醇异丁酯。
优选地,所述金属添加剂包括Sn纳米粒子和/或Cu纳米粒子,优选为Sn纳米粒子。采用Sn纳米粒子作为金属添加剂的好处为,Sn纳米粒子与所述GaAs或CIGS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正负电极接触性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界面接触电阻,提升界面导电性。且金属添加剂的粒径为纳米级别,可与导电银浆良好融合。
优选地,所述金属添加剂的粒径为100-300nm,例如100nm、150nm、200nm、250nm或300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载体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有机树脂 10-30%;
成膜助剂 60-80%;
稳定促进剂 10-20%;
所述有机载体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有机载体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有机树脂10-30%,例如10%、15%、20%、25%或3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成膜助剂60-80%,例如60%、65%、70%、75%或8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稳定促进剂10-20%,例如10%、13%、15%、18%或2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载体中,有机树脂的作用为成膜载体,高分子的聚合物树脂可以保证银粉颗粒的紧密连接。如果有机树脂过多,会导致有机载体粘度过大,反而不利于浆料的分散和粘结性;如果有机树脂过少,会导致银粉不能被良好地包覆成膜,固化后粘结性和附着性降低。成膜助剂的作用为保证有机载体的粘度适中、有效成膜。如果成膜助剂过多,会导致有机载体粘度过低,不利于浆料的良好分散成膜;如果成膜助剂过少,会导致有机树脂固化后的成膜效果不佳,粘结性能降低。稳定促进剂的作用为提高所述有机树脂的粘结强度和耐老化性。如果稳定促进剂过多,会影响有机载体的力学强度和对金属的粘附力;如果稳定促进剂过少,会导致有机树脂固化时成膜、成型不易控制。
优选地,所述有机载体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有机树脂 20-30%;
成膜助剂 60-70%;
稳定促进剂 10-15%;
所述有机载体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树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环氧树脂类。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双酚P型环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甘油环氧树脂、萘系环氧树脂或TDE85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是非限制性的组合有: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组合,双酚S型环氧树脂和双酚P型环氧树脂的组合,聚氨酯环氧树脂和甘油环氧树脂的组合等。所述TDE85环氧树脂是指4,5-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包括醇类有机化合物、醇醚类有机化合物或醋酸酯类有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包括丙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丁醚或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是非限制性的组合有: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的组合,乙二醇丁醚和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组合等。
优选地,所述稳定促进剂包括多元硫醇、羟基喹啉、酸酐类或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多元硫醇包括三乙硫醇胺、2-甲基二乙硫醇胺或聚硫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但并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种类,其他能起到相同作用的多元硫醇也可用于本发明,例如上述列举的多元硫醇的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酸酐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酐、四氢苯酐、六氢苯酐或偏苯三甲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有机载体;
(2)将配方量的银粉、步骤(1)所述有机载体和金属添加剂制备成所述导电浆料。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制备有机载体的方法包括:对配方量的有机树脂、成膜助剂和稳定促进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所述有机载体。
优选地,所述搅拌混合的温度为90-100℃,例如90℃、92℃、94℃、96℃、98℃或10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搅拌混合的时间为4-5h,例如4h、4.2h、4.5h、4.8h或5h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还包括:加入降粘剂。
优选地,步骤(2)中,制备导电浆料的方法包括:对配方量的步骤(1)所述有机载体进行一段辊压研磨,再加入银粉和金属添加剂,与经过一次辊压研磨的有机载体一起进行二段辊压研磨,得到所述导电浆料。
优选地,所述辊压研磨用三辊机进行。
优选地,所述一段辊压研磨的次数为3-5次,例如3次、4次或5次。
优选地,所述二段辊压研磨的次数为20-25次,例如20次、21次、22次、23次、24次或25次。
优选地,所述制备导电浆料的方法还包括:二段辊压后,在得到的产品中加入降粘剂调整粘度,搅拌,过滤,得到所述导电浆料。
优选地,所述搅拌为机械搅拌。
作为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配方量的有机树脂、成膜助剂和稳定促进剂在90-100℃下进行搅拌混合4-5h,得到所述有机载体;
(2)对配方量的步骤(1)所述有机载体在三辊机中进行3-5次辊压研磨,再加入银粉和金属添加剂,与经过辊压研磨的有机载体一起在三辊机中进行20-25次辊压研磨,之后加入降粘剂调整粘度,机械搅拌,过滤,得到所述导电浆料。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导电浆料的用途,所述导电浆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为薄膜太阳能电池。
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主要用于GaAs和CIGS等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充分考虑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的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韧性优良,固化后与金属的粘结力强、抗拉伸(剪切强度高)、弯曲强度高、可以适应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在不降低导电浆料导电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本发明提供的导电浆料的电导率可达0.008Ω.cm,剪切强度可达28.0N/inch,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流程短,易于进行产业化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以下为本发明典型但非限制性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直径0.1-1μm) 70%;
有机载体 15%;
降粘剂醇酯十六 10%;
金属添加剂Sn纳米粒子(粒径120-160nm) 5%;
其中,有机载体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双酚A型环氧树脂 7.5%;
双酚P型环氧树脂 7.5%;
聚氨酯环氧树脂 5%;
成膜助剂乙二醇丁醚 70%;
稳定促进剂聚丙烯酸酯 7%;
稳定促进剂羟基喹啉 3%。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P型环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成膜助剂乙二醇丁醚、稳定促进剂聚丙烯酸酯、稳定促进剂羟基喹啉于不锈钢反应釜中,95℃恒温充分搅拌、反应4.5h,关闭反应釜,自然冷却,将有机载体盛放于塑料无尘桶中备用。
(2)称取配方量步骤(1)制备的有机载体于不锈钢圆盆中,配方量的球状银粉和Sn纳米粒子于另一个不锈钢盆中备用。首先,将有机载体置于三辊机上粗轧4次,之后用铲刀将另一个圆盆中的银粉和Sn纳米粒子慢慢加入三辊机上进行辊轧,直至添加完毕。连续辊轧23次,得到初步导电浆料。
测试上述所得初步导电浆料的粘度,添加配方量的降粘剂醇酯十六,调整粘度至22000cp,机械搅拌30min,过滤,得到成品导电浆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直径0.1-1μm) 70%;
有机载体 20%;
降粘剂醇酯十二 5%;
金属添加剂Sn纳米粒子(粒径100-150nm) 5%;
其中,有机载体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双酚A型环氧树脂 10%;
双酚F型环氧树脂 5%;
聚氨酯环氧树脂 5%;
成膜助剂丙二醇和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混合物(丙二醇和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质量比为3:7) 70%;
稳定促进剂三乙硫醇胺 7%;
稳定促进剂羟基喹啉 3%。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成膜助剂丙二醇和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混合物、稳定促进剂三乙硫醇胺、稳定促进剂羟基喹啉于不锈钢反应釜中,90℃恒温、充分搅拌反应4h,关闭反应釜,自然冷却,将制备的有机载体盛放于塑料无尘桶中备用。
(2)称取配方量步骤(1)制备的有机载体于不锈钢圆盆中,配方量所述球状银粉和Sn纳米粒子于另一个不锈钢盆中备用。首先,将有机载体置于三辊机上粗轧3次,之后用铲刀将另一个圆盆中的银粉和Sn纳米粒子慢慢加入三辊机上进行辊轧,直至添加完毕。连续辊轧20次,得到初步导电浆料。
测试上述所得初步导电浆料的粘度,添加配方量的降粘剂醇酯十二,调整粘度至20000cp,机械搅拌30min,过滤,得到成品导电浆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直径1-2μm) 60%;
有机载体 30%;
降粘剂醇酯十六 5%;
金属添加剂Sn纳米粒子(粒径200-250nm) 5%;
其中,有机载体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双酚A型环氧树脂 5%;
双酚F型环氧树脂 10%;
双酚P型环氧树脂 10%;
萘系环氧树脂 5%;
成膜助剂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60%;
稳定促进剂三乙硫醇胺 4%;
稳定促进剂聚丙烯酸酯 3%;
稳定促进剂羟基喹啉 3%。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P型环氧树脂、萘系环氧树脂、成膜助剂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稳定促进剂三乙硫醇胺、稳定促进剂聚丙烯酸酯、羟基喹啉于不锈钢反应釜中,100℃恒温充分搅拌、反应5h,关闭反应釜,自然冷却,将制备得到的有机载体盛放于塑料无尘桶中备用。
(2)称取配方量步骤(1)制备的有机载体于不锈钢圆盆中,配方量的球状银粉和Sn纳米粒子于另一个不锈钢盆中备用。首先,将有机载体置于三辊机上粗轧5次,之后用铲刀将另一个圆盆中的银粉和Sn纳米粒子慢慢加入三辊机上辊轧,直至添加完毕。辊轧25次,得到初步导电浆料。
测试上述所得初步导电浆料的粘度,添加配方量的降粘剂醇酯十六,调整粘度至18000cp,机械搅拌30min,过滤,得到成品导电浆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直径0.1-1μm) 65%;
有机载体 20%;
降粘剂醇酯十六 8%;
金属添加剂Sn纳米粒子(粒径260-300nm) 7%;
其中,有机载体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双酚A型环氧树脂 10%;
双酚P型环氧树脂 10%;
聚氨酯环氧树脂 5%;
成膜助剂乙二醇丁醚 60%;
稳定促进剂聚丙烯酸酯 7%;
稳定促进剂羟基喹啉 8%。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直径2-3μm) 60%;
有机载体 25%;
降粘剂醇酯十二 7%;
金属添加剂Sn纳米粒子(粒径150-200nm) 8%;
其中,有机载体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双酚F型环氧树脂 10%;
聚氨酯树脂 7%;
甘油环氧树脂 5%;
成膜助剂聚乙二醇 65%;
稳定促进剂聚丙烯酸酯 7%;
稳定促进剂羟基喹啉 6%。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直径1-2μm) 80%;
有机载体 10%;
金属添加剂Sn纳米粒子(粒径120-160nm) 10%;
其中,有机载体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双酚P型环氧树脂 10%;
成膜助剂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80%;
稳定促进剂聚丙烯酸酯 5%;
稳定促进剂羟基喹啉 5%。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浆料,所述导电浆料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直径1-2μm) 50%;
有机载体 40%;
降粘剂醇酯十二 9%;
金属添加剂Sn纳米粒子(粒径120-160nm) 1%;
其中,有机载体中的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双酚P型环氧树脂 10%;
聚氨酯环氧树脂 10%;
成膜助剂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60%;
稳定促进剂聚丙烯酸酯 10%;
稳定促进剂羟基喹啉 10%。
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的导电浆料除了不含有任何金属添加剂之外,其他组分种类以及组分间的比例关系与实施例1的导电浆料相同。
本对比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的导电浆料除了其中的有机载体中不含有任何稳定促进剂之外,其他组分种类以及组分间的比例关系与实施例1的导电浆料相同。
本对比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测试方法
(1)使用电导率仪测试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电导率。
(2)使用粘度计测试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导电浆料的粘度。
(3)使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导电银浆,制备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点胶机向相邻的薄膜电池片串联位置分别喷涂上述九种导电银浆,之后120-150℃对组件固化5-10min。银浆固化后,使用拉力计分别拉住组件的两端,测试剪切强度。
(4)使用弯曲强度试验机,测试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导电银浆所制成组件正负电极连接处的弯曲强度,每次测试3-4个点,取平均值。
测试结果见下表。
表1
Figure BDA0002042052920000151
综合上述实施例和和对比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7提供的导电浆料性能均满足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要求。另外,实施例1-7导电银浆的电导率相差不是很大,实施例2的剪切强度较有优势,达到了28.0N/inch。实施例7的剪切强度稍低,但银粉的使用量降低,即降低了成本。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选择不同性能的导电浆料。
对比例1的导电浆料因为不含有金属添加剂,所以导致出现了电导率下降,有可能影响组件正负电极界面接触的不利效果,在组件正负极导电性、接触电阻等方面的性能测试结果不及实施例1的产品。
对比例2的导电浆料因为不含有稳定促进剂,所以导致出现了导电浆料固化后性能不稳定的不利效果,在剪切强度、弯曲强度等方面的性能测试结果不及实施例1的产品。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 50-80%;
有机载体 10-40%;
降粘剂 0-10%;
金属添加剂 1-10%;
所述导电浆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银粉 60-70%;
有机载体 15-30%;
降粘剂 5-10%;
金属添加剂 5-10%;
所述导电浆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粉为球状;
优选地,所述银粉的直径为0.1-3μm;
优选地,所述降粘剂包括醇酯十二和/或醇酯十六;
优选地,所述金属添加剂包括Sn纳米粒子和/或Cu纳米粒子,优选为Sn纳米粒子;
优选地,所述金属添加剂的粒径为10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载体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有机树脂 10-30%;
成膜助剂 60-80%;
稳定促进剂 10-20%;
所述有机载体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优选地,所述有机载体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有机树脂 20-30%;
成膜助剂 60-70%;
稳定促进剂 10-15%;
所述有机载体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树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环氧树脂;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双酚P型环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甘油环氧树脂、萘系环氧树脂或TDE85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包括醇类有机化合物、醇醚类有机化合物或醋酸酯类有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包括丙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丁醚或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稳定促进剂包括多元硫醇、羟基喹啉、酸酐类或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有机载体;
(2)将配方量的银粉、步骤(1)所述有机载体和金属添加剂制备成所述导电浆料。
7.根据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制备有机载体的方法包括:对配方量的有机树脂、成膜助剂和稳定促进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所述有机载体;
优选地,所述搅拌混合的温度为90-100℃;
优选地,所述搅拌混合的时间为4-5h。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还包括:加入降粘剂;
优选地,步骤(2)中,制备导电浆料的方法包括:对配方量的步骤(1)所述有机载体进行一段辊压研磨,再加入银粉和金属添加剂,与经过一次辊压研磨的有机载体一起进行二段辊压研磨,得到所述导电浆料;
优选地,所述辊压研磨用三辊机进行;
优选地,所述一段辊压研磨的次数为3-5次;
优选地,所述二段辊压研磨的次数为20-25次;
优选地,所述制备导电浆料的方法还包括:二段辊压后,在得到的产品中加入降粘剂调整粘度,搅拌,过滤,得到所述导电浆料;
优选地,所述搅拌为机械搅拌。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配方量的有机树脂、成膜助剂和稳定促进剂在90-100℃下进行搅拌混合4-5h,得到所述有机载体;
(2)对配方量的步骤(1)所述有机载体在三辊机中进行3-5次辊压研磨,再加入银粉和金属添加剂,与经过辊压研磨的有机载体一起在三辊机中进行20-25次辊压研磨,之后加入降粘剂调整粘度,机械搅拌,过滤,得到所述导电浆料。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浆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为薄膜太阳能电池。
CN201910345153.2A 2019-04-26 2019-04-26 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118633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5153.2A CN111863311A (zh) 2019-04-26 2019-04-26 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5153.2A CN111863311A (zh) 2019-04-26 2019-04-26 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3311A true CN111863311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51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5153.2A Pending CN111863311A (zh) 2019-04-26 2019-04-26 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33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6146A (zh) * 2021-03-10 2021-06-25 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6146A (zh) * 2021-03-10 2021-06-25 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36146B (zh) * 2021-03-10 2022-06-28 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6863A (zh) 一种用于hit太阳能电池的低温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23490B (zh) 低温导电银浆及异质结电池
TW201611396A (zh) 蓄電裝置電極用黏著劑組成物、蓄電裝置電極用漿料、蓄電裝置電極、及蓄電裝置
CN101989625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铝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1778B (zh) 一种低温固化型导电银浆料的制备方法
WO2022217832A1 (zh) 一种异质结电池用银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093058B (zh) 防腐涂料用低缺陷石墨烯组合物、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防腐涂料
KR101227152B1 (ko) 전극의 도전성 접착층 형성용 조성물, 이를 사용한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극
CN105489844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28083A (zh) 一种具备高导电率高机械强度的电极浆料
CN111261860A (zh) 一种导电聚合物包覆的红磷/石墨复合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3003A (zh) 一种锂电池用梳状聚合物、电解质、复合电极及其应用
CN113744914A (zh) 一种用于PERC的Ag-On-Al结构的高温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23494B (zh) 石墨烯太阳能hjt电池正面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63311A (zh) 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542261B (zh) 一种5g器件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71226A (zh) 一种低温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低温银浆的perc电池
CN116535598B (zh) 一种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匀浆的应用
CN108766617A (zh) 太阳能电池用高导电低收缩率的正面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3485A (zh) 双性活性材料电极的锂电池极片及其生产方法
CN114121339B (zh) 一种与tco透明导电膜层的接触电阻率低的导电银胶组合物
CN113451578B (zh) 一种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55512A (zh) 一种石墨烯/聚噻吩复合耐候型导电防腐浆料
CN109980231B (zh) 一种涂布于锂离子电池集流体上的浆料及其应用
CN114122399A (zh) 一种电池硅碳负极复合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3

Address after: Unit 611, unit 3, 6 / F, building 1, yard 30, Yuzhi East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8

Applicant after: Zishi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129-1, No. 10, Zhongxing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DONGTAI HI-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