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2809B - 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2809B
CN111862809B CN202010622483.4A CN202010622483A CN111862809B CN 111862809 B CN111862809 B CN 111862809B CN 202010622483 A CN202010622483 A CN 202010622483A CN 111862809 B CN111862809 B CN 111862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charging
magnetic
knob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24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2809A (zh
Inventor
王铭
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24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2809B/zh
Priority to US17/016,776 priority patent/US11458842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862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2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2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2809B/zh
Priority to US17/897,363 priority patent/US11745589B2/en
Priority to US17/897,354 priority patent/US11752873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2Display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6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vehicle types or users, e.g. for left- or right-hand drive
    • B60K35/658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vehicle types or users, e.g. for left- or right-hand drive the instruments being ergonomically adjustable to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52PM hold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02J50/40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the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the two or more receiv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same unit, e.g. power mats with several coils or antennas with several sub-antenn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26Rotatable input devices for instru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45Instrument input by combination of touch screen and hardware inpu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523Matrix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40Hardware adaptations for dashboards or instruments
    • B60K2360/42Circuit board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40Hardware adaptations for dashboards or instruments
    • B60K2360/46Electrical connections
    • B60K2360/47Electrical connections using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or transmi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816Fastening of displays or touch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5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eans of attachment to or integration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10/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410/13Materials or fluid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 B60Y2410/132Magnetic, e.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该显示装置包括旋钮和主显示面板;旋钮包括第一磁吸附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磁吸附结构,第二磁吸附结构设置于主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至少两个第一磁吸附区不交叠;旋钮磁吸附于任一第一磁吸附区时,旋钮位于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从主显示面板上自由拿取旋钮,并且可以将旋钮吸附在任意第一磁吸附区。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上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汽车上配置有空调、音箱等车用电器,为了方便用户控制车用电器,汽车上还配置有旋钮。
目前,为方便用户通过旋钮控制各车用电器,旋钮通常设置在车载显示屏上,当车载显示屏显示空调控制界面时,旋转旋钮即可调节空调工作温度,当车载显示屏显示音箱控制界面时,旋转旋钮即可调节音量、切换歌曲等。但是,旋钮通常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设置在车载显示屏上,为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以在主显示面板上自由拿取和吸附旋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旋钮和主显示面板;
所述旋钮包括第一磁吸附件;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磁吸附结构,所述第二磁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主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
所述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磁吸附区不交叠;所述旋钮磁吸附于任一所述第一磁吸附区时,所述旋钮位于所述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旋钮中设置第一磁吸附件,在主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设置第二磁吸附结构,使得旋钮可通过磁力吸附在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并且,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使得旋钮可吸附在任意第一磁吸附区,为用户提供更多可选的吸附位置,解决旋钮设置位置单一的问题,实现自由拿取和吸附旋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磁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磁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磁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磁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磁吸附件和第二磁吸附件相互吸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钮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钮吸附于第一充电区时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旋钮吸附于第一充电区时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旋钮吸附于第一充电区时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第一充电区共用一个第二充电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沿AA’方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6是图14沿AA’方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17是图14沿AA’方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8是图14沿AA’方向的再一种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控台朝向充电凹槽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控台背离充电凹槽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控台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控台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基于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旋钮和主显示面板;
旋钮包括第一磁吸附件;
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磁吸附结构,第二磁吸附结构设置于主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
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至少两个第一磁吸附区不交叠;旋钮磁吸附于任一第一磁吸附区时,旋钮位于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旋钮中设置第一磁吸附件,在主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设置第二磁吸附结构,使得旋钮可通过磁力吸附在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并且,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使得旋钮可吸附在任意第一磁吸附区,为用户提供更多可选的吸附位置,解决旋钮设置位置单一的问题,实现自由拿取和吸附旋钮的效果。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显示装置包括旋钮10和主显示面板20。旋钮10包括第一磁吸附件(图1中未示出),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磁吸附结构(图1中未示出),第二磁吸附结构设置于主显示面板20的非出光侧;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至少两个第一磁吸附区不交叠;旋钮10磁吸附于任一第一磁吸附区时,旋钮10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
具体的,第一磁吸附件可以为磁铁、通电线圈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磁体,此处不作限定。第一磁吸附件的具体形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第一磁吸附件可以为一体结构,其形状可以为圆形、圆环、或矩形等。示例性的,第一磁吸附件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磁体,多个第一磁体可以规则排列,例如,多个第一磁体呈一字型、折线型、波浪形或者圆周形排列;多个第一磁体也可以不规则排列。
具体的,旋钮10可以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容纳空间。当旋钮10吸附在主显示面板20上时,第一外壳位于第二外壳背离主显示面板20的一侧,第一磁吸附件位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或者第二外壳选用具有磁性的材料,例如钕铁硼磁铁,如此,第二外壳可复用为第一磁吸附件,有利于实现旋钮10的薄型化、小型化。
具体的,主显示面板20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显示面板,此处不作限定。
具体的,第二磁吸附结构可以为磁铁、通电线圈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磁体,此处不作限定,可选的,第一磁吸附件朝向主显示面板的磁极的极性与第二磁吸附结构朝向主显示面板的磁极的极性相反。其中,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每个第一磁吸附区中的第二磁吸附结构能够与旋钮10中的第一磁吸附件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以使旋钮10吸附于主显示面板20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磁力将旋钮10固定在主显示面板20上,使得将旋钮10在主显示面板20上吸附和拿取的操作简单,便于用户操作。并且,设置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可为用户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吸附位置,如此,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旋钮10吸附在便于自己操作的位置,避免旋钮10所在位置不合适导致的旋动旋钮10时不称手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磁吸附区的数量以及多个第一磁吸附区的排布方式由第二磁吸附结构的具体结构决定,第二磁吸附结构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下面就典型示例进行说明,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磁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可选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的尺寸和主显示面板20的尺寸相同。如此,旋钮10可以自由吸附在主显示面板20的任意位置,旋钮10的任意一个吸附位置均对应一个第一磁吸附区MA。
具体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为整面结构。第二磁吸附结构30的尺寸和主显示面板20的尺寸相同指的是,两者的误差在预设容差范围内,预设容差的具体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非出光侧的第一壳体,整面结构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第二磁吸附结构30可以为通电线圈,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第二磁吸附结构30也可以为磁铁,通过胶粘或者第一壳体上的卡扣结构的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磁吸附结构30为整面结构,因此,对第二磁吸附结构30整面铺设即可,无需对其进行对位,使得第二磁吸附结构30的组装简单。并且,对第二磁吸附结构30的尺寸精度的要求相对较低,使得第二磁吸附结构30的制备工艺精度较低,有利于降低第二磁吸附结构30的制备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第二磁吸附结构20实际上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MA,但是,由于难以全部划分出来,因此,图2中仅示例性示出了三个第一磁吸附区MA。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磁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磁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可选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包括多个第二磁吸附件31,任意两个第二磁吸附件31的设置位置不同。具体的,每个第二磁吸附件31对应一个第一磁吸附区MA。第二磁吸附件31的具体形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第二磁吸附件31可以为一体结构,其形状可以为圆形(如图3所示)、圆环、或矩形等。示例性的,第二磁吸附件31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磁体311,多个第二磁体311可以规则排列,例如,多个第一磁体呈一字型、折线型、波浪形或者圆周形(如图3所示)排列;多个第二磁体311也可以不规则排列。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中仅示例性示出了多个第二磁吸附件31规则排列,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磁吸附件31还可以不规则排列。当多个第二磁吸附件31规则排列时,多个第二磁吸附件31可以呈矩阵(如图3和图4所示)、回字形、涡旋形、弓字形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方式排布。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磁吸附结构30包括多个第二磁吸附件31,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灵活设置第二磁吸附结构30中第二磁吸附件31的数量、每个第二磁吸附件31的面积、多个第二磁吸附件31的排布方式以及相邻第二磁吸附件31的距离。并且,通过调整第二磁吸附件31的数量以及分布密度,可灵活调整第二磁吸附结构30的成本。还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第二磁吸附件31的尺寸相对较小,其能够产生的磁吸附力相对较小,可避免外界尺寸较大的亲磁器件误吸附在主显示面板20上。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磁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可选的,主显示面板20包括中心区CA和围绕中心区CA的边缘区WA,中心区CA内第二磁吸附件31的分布密度小于边缘区WA内第二磁吸附件31的分布密度;其中,中心区CA的面积和边缘区WA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2:1-3:1。
可以理解的是,旋钮10的当前控制对象通常与主显示面板20当前显示的内容相匹配,例如当主显示面板20显示空调的参数设置界面时,用户通过旋转旋钮10可对空调的调节温度、运行模式等参数进行调节。因此,为了避免旋钮10遮挡主显示面板20的显示内容,用户选择将旋钮10吸附在主显示面板20的角落位置的几率更大。可以理解的是,边缘区WA内第二磁吸附件31的分布密度相对较大,可使边缘区WA中第一磁吸附区MA的分度密度较大,便于用户找到方便自己操作旋钮10而又不影响主显示面板20显示的旋钮10吸附位置。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磁吸附件和第二磁吸附件相互吸附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当第二磁吸附结构30包括多个第二磁吸附件31时,第一磁吸附件11和第二磁吸附件31的形状相同,且第一磁吸附件11的大小和第二磁吸附件31的大小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容差,其中,第二预设容差的具体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为清楚示意第一磁吸附件11和第二磁吸附件31,图6中未示出两者之间的主显示面板20,但实际上,两者之间至少间隔有主显示面板20,此外,图6中示例性示出了第一磁吸附件11和第二磁吸附件3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当旋钮10吸附在主显示面板20时,第一磁吸附件11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和与其相互吸附的第二磁吸附件31(称之为有效第二磁吸附件31)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几乎重合,有效第二磁吸附件31对第一磁吸附件11的磁力几乎垂直于主显示面板20,使得有效第二磁吸附件31产生的磁力几乎全部用于吸附第一磁吸附件11,进而使得有效第二磁吸附件31产生的磁力的有效利用率较高。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可选的,主显示面板2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40,第二磁吸附结构30设置于背光模组40的背板41上。
具体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21、彩膜基板23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21和彩膜基板23之间的液晶层22,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40为其提供光源。背光模组40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7,背光模组40包括背板41、发光元件42、光学膜层组件,光学膜层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片43、导光板44、第一扩散片45、第一棱镜片46、第二棱镜片47和第二扩散片48,发光元件42位于导光板44的侧面,背板41用于容纳和保护发光元件42以及光学膜层组件。可选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背板41背离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上。如此,第二磁吸附结构30不会对背光模组40中的其它器件产生影响,同时,避免对显示装置的光路阻挡,确保背光模组40出射高质量的光源。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单独设置用于承载第二磁吸附结构30的基板,复用背板41承载第二磁吸附结构30,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可选的,主显示面板20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壳体51,第一壳体51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第二磁吸附结构30设置于第一壳体51上。
可选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51上。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单独设置用于承载第二磁吸附结构30的基板,复用第一壳体51承载第二磁吸附结构30,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继续参见图8,可选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51朝向主显示面板20一侧的表面。如此,可将第二磁吸附结构30包裹于显示装置内,降低其对外界中的亲磁物质的吸附能力。可选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和主显示面板20之间还可以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主显示面板20,避免第二磁吸附结构30和主显示面板20直接接触,以免第二磁吸附结构30具有不平整表面时对主显示面板20造成损伤。示例性的,支撑结构可以为泡沫胶体。
可选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51背离主显示面板20一侧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显示装置中通常设置有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上通常设置有电感等磁性元件,将第二磁吸附结构30设置在第一壳体51背离主显示面板20一侧,可增大第二磁吸附结构30与磁性元件之间的距离,降低第二磁吸附结构30对磁性元件的干扰。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钮的爆炸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钮吸附于第一充电区33时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旋钮吸附于第一充电区33时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旋钮吸附于第一充电区33时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参见图9-图12,可选的,旋钮10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12和电池13,电池13和第一充电线圈12电连接;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充电线圈60;多个第一磁吸附区MA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区33,旋钮10磁吸附于第一充电区33时,第一充电线圈12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充电线圈60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示例性的,参见图9,旋钮10包括第一外壳191和第二外壳192,电池13以及第一充电线圈12,设置在第一外壳191和第二外壳192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第二外壳192复用为第一磁吸附件11。当旋钮10吸附在主显示面板20上时,第二外壳192与主显示面板20接触。具体的,电池13为旋钮10中的何种器件供电此处先不作表述,在下文中再进行详述。
具体的,当旋钮10吸附于第一充电区33时,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通过第一充电线圈12为电池13充电,充电的原理如下:当第二充电线圈60中流通有交变电流时,第二充电线圈60可产生变化的磁场,第一充电线圈12位于变化的磁场中,可根据变化的磁场产生相应大小的电流,从而为电池13充电。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9,第一充电线圈12位于第二外壳192背离主显示面板20的一侧表面,如此,可使沿垂直于主显示面板20的方向,第一充电线圈12和第二充电线圈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短,进而提高充电效率。
继续参见图10-图12,可选的,旋钮10磁吸附于第一充电区33时,第一充电线圈12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充电线圈60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重合,如此,当第二充电线圈60中的交变电流一定时,可使第一充电线圈12产生的电流尽可能大,进而提高充电效率。
参见图11和图12,可选的,第二磁吸附结构30包括多个第二磁吸附件31,任意两个第二磁吸附件31的设置位置不同;当旋钮10磁吸附于第一充电区33时,与第一磁吸附件11磁吸附的第二磁吸附件31为有效第二磁吸附件31Y,为电池13充电的第二充电线圈60为有效第二充电线圈60Y;有效第二磁吸附件31Y和有效第二充电线圈60Y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一磁吸附件11和第一充电线圈12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
这里所述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指的是,当旋钮10磁吸附于第一充电区时,第一磁吸附件11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有效第二磁吸附件31Y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重合,同时,第一充电线圈12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充电线圈60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重合。如此,可确保旋钮10吸附时恰好位于第一充电区33,可以高效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充电区33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与第二充电线圈60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在沿平行于主显示面板20的水平面内的分布情况)相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的,当相邻两第一充电区3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一充电区33与第二充电线圈60一一对应,如图11和图12所示,如此,第一充电区33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充电线圈60之间的位置关系所需满足的条件相对宽松,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设置方式是多样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充电区33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充电线圈60设置在合适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距离的具体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的,当相邻两第一充电区3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至少两个第一充电区33共用一个第二充电线圈60。示例性的,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第一充电区共用一个第二充电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第一充电区33a包括两个子第一充电区331a,当旋钮10中的第一磁吸附件12吸附位第一充电区33a时,第二充电线圈60可通过第一充电线圈14为电池13充电。同时,第一充电区33b包括两个子第一充电区331b,当旋钮10中的第一磁吸附件12吸附位第一充电区33b时,第二充电线圈60同样可通过第一充电线圈14为电池13充电。可以理解的是,当至少两个第一充电区33共用一个第二充电线圈60时,可通过设置较少数量的第二充电线圈60得到较多个第一充电区33,即以较少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多个可选的的第一充电区3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距离的具体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具体的,沿垂直于主显示面板20的方向,第二充电线圈60的具体设置位置有多种,可根据第二充电线圈60是否集成在主显示面板20中分为两大类,下面分类就典型示例进行说明,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
第一类,第二充电线圈60集成在主显示面板20中。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沿AA’方向的一种剖面图。参见图14和图15,可选的,主显示面板20包括衬底210以及设置在衬底210上的多层金属层,相邻金属层之间采用绝缘层JY进行绝缘;第二充电线圈60与多层金属层中的其中一层同层设置。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5,主显示面板2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多层金属层包括栅极金属层211和源漏金属层212,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位于栅极金属层211,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和漏极位于源漏金属层212。具体的,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与栅极金属层211同层设置,如图11所示;第二充电线圈60还可以与源漏金属层212同层设置。这里所述的同层设置指的是采用同一道制备工序形成。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二充电线圈60与多层金属层中的其中一层采用同一道制备工序形成,可省去单独制备第二充电线圈60的步骤,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将第二充电线圈60集成在主显示面板20中,可省去固定第二充电线圈60的工艺步骤,提高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
图16是图14沿AA’方向的另一种剖面图。图17是图14沿AA’方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18是图14沿AA’方向的再一种剖面图。参见图16和图17,可选的,主显示面板20包括衬底210以及设置在衬底210上的多层金属层,相邻金属层之间采用绝缘层JY进行绝缘;第二充电线圈60包括至少两个线圈分部61,沿垂直于衬底210的方向,相邻两线圈分部61接触电连接;各线圈分部61不同层,且每个线圈分部61与多层金属层中的其中一层同层设置。
具体的,多层金属层可以包括栅极金属层211、源漏金属层212、触控电极层215以及遮光金属层216中的至少两层,每个线圈分部61与多层金属层中的哪一层同层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6,主显示面板2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多层金属层包括栅极金属层211和源漏金属层212,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位于栅极金属层211,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和漏极位于源漏金属层212。具体的,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线圈分部61,其中,一个线圈分部61与栅极金属层211同层设置,另一个线圈分部61与源漏金属层212同层设置。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7,主显示面板2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和多个触控电极,触控电极上设置有镂空结构,镂空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子像素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多层金属层包括栅极金属层211、源漏金属层212和触控金属层215,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位于栅极金属层211,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和漏极位于源漏金属层212,触控电极位于触控金属层215。具体的,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线圈分部61,其中,一个线圈分部61与源漏金属层212同层设置,另一个线圈分部61与触控金属层215同层设置,如图16所示;或者,一个线圈分部61与栅极金属层211同层设置,另一个线圈分部61与触控金属层215同层设置;又或者,一个线圈分部61与栅极金属层211同层设置,另一个线圈分部61与源漏金属层212同层设置。第二充电线圈60还可以包括三个相互电连接的线圈分部61,第一个线圈分部61与栅极金属层211同层设置,第二个线圈分部61与源漏金属层212同层设置,第三个线圈分部61与触控金属层215同层设置。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8,主显示面板2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多层金属层包括栅极金属层211、源漏金属层212和遮光金属层216,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位于栅极金属层211,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和漏极位于源漏金属层212,薄膜晶体管T在衬底210上的正投影落在遮光金属层216在衬底210上的正投影内。具体的,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线圈分部61,其中,一个线圈分部61与栅极金属层211同层设置,另一个线圈分部61与遮光金属层216同层设置,如图18所示;或者,一个线圈分部61与栅极金属层211同层设置,另一个线圈分部61与源漏金属层212同层设置;又或者,一个线圈分部61与源漏金属层212同层设置,另一个线圈分部61与遮光金属层216同层设置。第二充电线圈60还可以包括三个相互电连接的线圈分部61,第一个线圈分部61与栅极金属层211同层设置,第二个线圈分部61与源漏金属层212同层设置,第三个线圈分部61与遮光金属层216同层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遮光金属层216用于防止外界光线照射在薄膜晶体管T上,若要达到遮光作用选用透光率低的金属材料即可,换句话说,遮光金属层216的电阻率对其遮光作用无影响,因此,为减小第二充电线圈60的电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遮光性好、电阻率低的金属材料。
还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二充电线圈60由多个线圈分部61构成,可增大第二充电线圈60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小第二充电线圈60的电阻,进而提高对电池13的充电效率;设置每个线圈分部61与多层金属层中的其中一层采用同一道制备工序形成,可省去单独制备第二充电线圈60的步骤,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将第二充电线圈60集成在主显示面板20中,可省去固定第二充电线圈60的工艺步骤,提高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15-图18中仅示例性示出了衬底211、栅极金属层211、源漏金属层212、沟道层211、像素电极层214以及各绝缘层JY,图16中还示例性示出了触控金属层215,图18中还示例性示出了遮光金属层216,但主显示面板20中并不限于上述膜层,还可以包括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膜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4-图16中仅示例性示出了第二充电线圈60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非显示区DA,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充电线圈60还可以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AA。
第二类,第二充电线圈60不集成在主显示面板20中。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参见图19,可选的,第二充电线圈60设置在主显示面板20的非出光侧。
具体的,主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40,背光模组40包括背板,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设置在背板远离液晶22显示面板的一侧,此时,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位于显示区AA也可以位于非显示区DA。液晶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衬底,衬底用于保护和支撑形成在其上的膜层(例如栅极金属层和源漏金属层等),第二充电线圈60设置在衬底朝向非出光侧的表面。此时,为避免第二充电线圈60遮挡背光模组40出射的光线,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位于非显示区DA。
具体的,主显示面板20还可以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衬底,第二充电线圈60设置在衬底朝向非出光侧的表面,此时,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位于显示区AA也可以位于非显示区DA。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充电线圈60设置在衬底朝向非出光侧的表面,可使沿垂直于主显示面板20的方向,第一充电线圈12和第二充电线圈60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短,进而提高充电效率。
具体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第二壳体52上设置有开口521,开口521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的偏差小于第一预设容差;第一壳体51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非出光侧,第二壳体52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第二充电线圈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51上。此时,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位于显示区AA也可以位于非显示区DA。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充电线圈60设置在第一壳体51上,即使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40,第二充电线圈60的设置也不会对背光模组40中的其它器件产生影响,同时,避免对显示装置的光路阻挡,确保背光模组40出射高质量的光源。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参见图20,可选的,主显示面板20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DA,第二充电线圈60设置在非显示区DA,且第二充电线圈60设置在主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
具体的,主显示面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和衬底,衬底用于保护和支撑形成在其上的膜层,盖板用于防止盖板和衬底之间的膜层被水氧侵蚀,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设置在盖板上。如此,可进一步缩小第一充电线圈12和第二充电线圈60之间的距离,进而进一步提高充电效率。
具体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第二壳体52上设置有开口521,开口521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的偏差小于第一预设容差;第一壳体51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非出光侧,第二壳体52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第二充电线圈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52上。此时,第二充电线圈60可以位于非显示区DA。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充电线圈60设置在第二壳体52上,可进一步缩小第一充电线圈12和第二充电线圈60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充电效率。
具体的,为方便用户识别第一充电区的具体位置,显示装置上可设置对位标记,对位标记的具体实现形式以及设置位置有多种,下面就典型示例进行说明。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参见图21,可选的,主显示面板20上设置有孔结构K,孔结构K内设置有功能模组,第一充电区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孔结构K至少部分交叠。
具体的,这里所述的孔结构K并非像素电极过孔或者绝缘层过孔,而是人眼可见的用于容纳功能模组的小孔。具体的,孔结构K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此处不作限定。孔结构K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形状,此处不作限定。功能模组可以是图像采集模组、声音采集模组、红外检测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听筒模组、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模组,此处不作限定。
具体的,沿垂直于主显示面板20的方向,第一充电区对应的第二充电线圈60的具体设置位置,此处不作限定,不影响孔结构K内的功能模组正常工作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充电区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孔结构K至少部分交叠,可使孔结构K成为一种指示第一充电区所在位置的标记,可省去单独制作标记的工艺步骤。优选的,第一充电区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孔结构K重合,当旋钮10吸附于第一充电区时,第一充电线圈12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和第二充电线圈60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重合,如此,便于用户将旋钮10精确吸附在充电效率最高的区域。在应用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旋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旋钮放在孔结构K中进行充电。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参见图22,可选的,主显示面板20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DA,第一充电区位于非显示区DA;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第二壳体52上设置有开口521,开口521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区AA的偏差小于第一预设容差;第一壳体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非出光侧,第二壳体52位于主显示面板20的出光侧;第二壳体52上与第一充电区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对位标记Mark。
具体的,第一预设容差的具体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此处不作限定。沿垂直于主显示面板20的方向,第一充电区对应的第二充电线圈60的具体设置位置,此处也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二壳体52上单独设置对位标记Mark,可灵活设置对位标记Mark的具体位置以及具体形状,便于实现对位标记Mark的多样化。并且,有利于实现对位标记Mark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充电区在主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重合。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可选的,主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DA,第一充电区位于显示区AA;主显示面板20显示控制页面时,主显示面板20与第一充电区对应对置处显示对位标记Mark。
具体的,控制页面的布局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只要对位标记Mark不遮挡控制页面中的其它显示内容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区AA显示对位标记Mark,可省去形成具有实体结构的对位标记Mark的步骤,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不必在非显示区DA预留空间设置实体的对位标记Mark,有利于提高屏占比。例如,主显示面板在对位标记Mark处显示“第一充电区”的字体,从而提醒用户在哪个位置进行充电。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参见图9和图24,可选的,旋钮10还包括第一电路板14。显示装置还包括主控板70;第一电路板14和主控板70上均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142。
具体的,第一电路板14由电池13供电。示例性的,第一电路板14包括控制器141,无线通讯模块142与控制器141电连接并由控制器141控制,可选的,无线通讯模块142包括蓝牙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无线通讯模块,此处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旋钮10与主控板70通过信号线通讯,两者通过无线通讯可使旋钮10摆脱信号线的束缚,自由吸附在任意第一磁吸附区MA。
继续参见图9和图24,可选的,旋钮10还包括编码器15,编码器15和第一电路板14电连接,编码器15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42向主控板70发送旋转信号。
示例性的,旋钮10还可以包括旋动结构154和固定结构153,编码器15包括内环151和外环152,内环151和外环152旋转连接,内环151通过卡扣与固定结构153固定连接,外环152通过卡扣与外环152固定连接,旋转旋动结构154时可带动外环152转动,则外环152相对内环151转动。编码器15可根据外环152的转动角度生成旋转信号,并传输至第一电路板14上的控制器141,控制器14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42将旋转信号发送至主控板70,主控板70可根据旋转信号、主显示面板20当前显示的控制页面以及参数设置类型得到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的器件。示例性的,转动角度为45°,主显示面板20当前显示的控制页面为空调控制页面,用户选择的参数设置类型为温度,主控板70据此得到的控制指令为制冷温度26℃,则主控板70将控制空调调节至26℃。
继续参见图9和图24,可选的,旋钮10还包括辅显示面板16,辅显示面板16与第一电路板14电连接;辅显示面板16用于显示主控板70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42发送的图像信息。
具体的,旋钮10还包括粘接胶圈193,辅显示面板16设置在第一外壳191上,粘接胶圈193将第一外壳191与固定结构152粘接完成两者的装配。主控板70通过位于其上的无线通讯模块142向第一电路板14上的无线通讯模块142传输图像信息,第一电路板14上的控制器141根据图像信息驱动辅显示面板16显示相应的图像。可选的,主控板70可根据控制指令生成图像信息,以使辅显示面板16显示控制指令的内容,示例性的,控制指令为制冷温度26℃,则可控制辅显示面板16显示“26℃”的字样。
继续参见图9和图24,可选的,辅显示面板16包括触控单元161、压感单元162、和/或指纹识别单元163。
具体的,触控单元161可以是自容型、互容型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类型,此处不作限定。触控单元161包括多个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可以为块状、条状、网格状、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形状,此处不作限定。其中,触控单元161用于检测触控位置。
具体的,压感单元162通过在触控板下方的四个角放置四个压力传感器来感知触控板受到的压力大小,并将具体压力值提供给控制器141以便通过不同的压力值作出不同的反应。示例性的,控制器141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42将压力值传输至主控板70,主控板70可根据压力值、主显示面板20当前显示的控制页面以及参数设置类型得到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的电子设备。
具体的,指纹识别单元163可以是光学指纹识别单元、电容指纹识别单元、射频指纹识别单元、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类型的指纹识别单元,此处不作限定。指纹识别单元163用于指纹识别,以检验用户身份。
继续参见图9和图24,可选的,旋钮10还包括振动马达17,振动马达17与第一电路板14电连接。
具体的,马达轴上面有一个偏心轮,当马达转动的时候,偏心轮的圆心质点不在电机的转心上,使得马达处于不断的失去平衡状态,由于惯性作用引起震动。可选的,当控制器141检测到编码器15旋转、用户触摸主显示面板20、或者用户按压压感单元162时,可控制振动马达17振动。
继续参见图9,旋钮10还可以包括装饰胶圈194,当旋钮10组装于一体时,装饰胶圈194套设在第一外壳191外围,装饰胶圈194起到保护第一外壳191以及装饰的作用。具体的,装饰胶圈194的颜色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并不做限定。
继续参见图24,旋钮10还可以包括电声器件18,电声器件18与控制器141电连接,电声器件18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器件,此处不作限定。
基于同上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特提供了一种车辆。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5,该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任一种显示装置,因而该车辆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控台朝向充电凹槽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控台背离充电凹槽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5-图27,可选的,该车辆还包括中控台2,中控台2上设置有充电凹槽201,中控台2背离充电凹槽201的一侧且与充电凹槽201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充电线圈202。
具体的,当将旋钮10放置在充电凹槽201中时,第一充电线圈12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充电线圈202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优选的,第一充电线圈12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充电线圈202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的偏差小于第三预设容差,第三预设容差的具体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第三充电线圈202可通过第一充电线圈12为电池13充电,其充电原理与第二充电线圈60通过第一充电线圈12为电池13充电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充电凹槽201的数量以及深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充电凹槽201既可以防止旋钮10滑动,又可以为用户提供充电位置指示。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控台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控台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5、图28和图29,可选的,该车辆还包括中控台2,中控台2上设置有第三磁吸附结构203,第三磁吸附结构20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吸附区ma,旋钮10吸附于任一第二磁吸附区ma时,第三磁吸附结构203和旋钮10分位于所述中控台2两侧。
具体的,第三磁吸附结构203位于中控台2背离驾驶位的一侧表面。当旋钮10吸附在中控台2上时,旋钮10位于中控台2朝向驾驶位的一侧表面。第三磁吸结构203可以为磁铁、通电线圈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磁体,此处不作限定。第三吸附结构203可以为整面结构,其尺寸远大于第一磁吸附件11的尺寸,如图28所示,第三磁吸附结构203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三磁吸附件204,如图29所示。第三磁吸附件204的具体形状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示例性的,第三磁吸附件204可以为一体结构,其形状可以为圆形、圆环、或矩形等。示例性的,第三磁吸附件204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三磁体2041,多个第三磁体2041可以规则排列,例如,多个第三磁体2041呈一字型(如图29所示)、折线型、波浪形或者圆周形排列;多个第三磁体2041也可以不规则排列。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磁吸附件204和第三充电线圈202的具体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继续参见图27和图28,旋钮10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12和电池13,电池13和第一充电线圈12电连接;中控台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充电线圈202;第三充电线圈202与第三磁吸附结构203位于中控台2的同侧;第二磁吸附区ma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充电区205,旋钮10磁吸附于第二充电区205时,第三充电线圈202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充电线圈14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可选的,旋钮10磁吸附于第二充电区205时,第三充电线圈202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充电线圈14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重合。如此,可提高充电效率。
可选的,中控台2朝向驾驶位的一侧表面上,与第二充电区205正对位置处设置对位标记,以提示第二充电区205位置。
可选的,当旋钮10磁吸附于第二充电区205时,与第一磁吸附件11磁吸附的第三磁吸附件204为有效第二磁吸附件,为电池14充电的第三充电线圈202为有效第三充电线圈;有效第三磁吸附件和有效第三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一磁吸附件11和第一充电线圈12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
具体的,这里所述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指的是,当旋钮10通过磁力吸附在中控台2上时,有效第三磁吸附件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磁吸附件11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重合,同时,第一充电线圈12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充电线圈202在中控台2上的正投影重合。如此,当旋钮10通过磁力吸附在中控台2上时,第三充电线圈202可通过第一充电线圈12为电池13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主显示面板上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MA,多个第一磁吸附区MA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区33,且第一充电区33对应位置处具有提示信息。车辆的中控台2上同样设置有具有磁吸吸附功能和/或充电功能的区域,将旋钮10放置在充电凹槽201中时可充电,将旋钮10的第一磁吸附件11吸附在第二磁吸附区ma时可实现磁吸附,将旋钮10的第一磁吸附件11吸附在第二充电区205时,可实现磁吸附和充电。即在实际应用中,将旋钮10吸附在主显示面板20的第一充电区33、将旋钮10放置在中控台2上的充电凹槽中、或者将旋钮10吸附在中控台2的第二充电区205时,均可实现对旋钮10中电池13的充电。当无需充电,只对旋钮10进行磁吸附时,可将旋钮10吸附在主显示面板20的第一磁吸附区MA、或者将旋钮10吸附在中控台2上不具有充电功能的第二磁吸附区ma上。
需要说明的是,图28所示的第三磁吸附结构203实际上包括多个第二磁吸附区ma,但是,由于难以全部划分出来,因此,图28中仅示例性示出了三个第二磁吸附区ma。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内还可以配置有空调、音箱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车用器件。当旋钮10通过磁力吸附在中控台2或者主显示面板20上时,旋动旋钮10即可实现对车辆内车用电器的控制。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3)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和主显示面板;
所述旋钮包括第一磁吸附件;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磁吸附结构,所述第二磁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主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
所述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磁吸附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磁吸附区不交叠;所述旋钮磁吸附于任一所述第一磁吸附区时,所述旋钮位于所述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其中,所述旋钮还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位于第二外壳背离所述主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外壳复用为所述第一磁吸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附结构的尺寸和所述主显示面板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二磁吸附件,任意两个所述第二磁吸附件的设置位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面板包括中心区和围绕所述中心区的边缘区,所述中心区内所述第二磁吸附件的分布密度小于边缘区内所述第二磁吸附件的分布密度;其中,所述中心区的面积和所述边缘区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2: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第二磁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上;或者,
所述主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所述第二磁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和电池,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充电线圈;
多个所述第一磁吸附区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充电区,所述旋钮磁吸附于所述第一充电区时,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在所述主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在所述主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层金属层,相邻所述金属层之间采用绝缘层进行绝缘;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与多层所述金属层中的其中一层同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多层金属层,相邻所述金属层之间采用绝缘层进行绝缘;
所述第二充电线圈包括至少两个线圈分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相邻两所述线圈分部接触电连接;各所述线圈分部不同层,且每个所述线圈分部与多层所述金属层中的其中一层同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第二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主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面板上设置有孔结构,所述孔结构内设置有功能模组,所述第一充电区在所述主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孔结构至少部分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充电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主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区的偏差小于第一预设容差;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主显示面板的非出光侧,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第一充电区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对位标记。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充电区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主显示面板显示控制页面时,所述主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充电区对应对置处显示对位标记。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附结构包括多个第二磁吸附件,任意两个所述第二磁吸附件的设置位置不同;
当所述旋钮磁吸附于所述第一充电区时,与所述第一磁吸附件磁吸附的所述第二磁吸附件为有效第二磁吸附件,为所述电池充电的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为有效第二充电线圈;所述有效第二磁吸附件和所述有效第二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磁吸附件和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主控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主控板上均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辅显示面板,所述辅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辅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的图像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单元、压感单元、和/或指纹识别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编码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向所述主控板发送旋转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控台,所述中控台上设置有充电凹槽,所述中控台背离所述充电凹槽的一侧且与所述充电凹槽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充电线圈。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控台,所述中控台上设置有第三磁吸附结构,所述第三磁吸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吸附区,所述旋钮吸附于任一所述第二磁吸附区时,所述第三磁吸附结构和所述旋钮分位于所述中控台两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台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充电线圈;所述第三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三磁吸附结构位于所述中控台的同侧;所述旋钮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和电池,所述电池和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电连接;
所述第二磁吸附区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充电区,所述旋钮磁吸附于所述第二充电区时,所述第三充电线圈在所述中控台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在所述中控台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CN202010622483.4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111862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2483.4A CN111862809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
US17/016,776 US11458842B2 (en) 2020-06-30 2020-09-10 Display device and vehicle
US17/897,363 US11745589B2 (en) 2020-06-30 2022-08-29 Display device and vehicle
US17/897,354 US11752873B2 (en) 2020-06-30 2022-08-29 Display device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2483.4A CN111862809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2809A CN111862809A (zh) 2020-10-30
CN111862809B true CN111862809B (zh) 2022-07-12

Family

ID=72989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2483.4A Active CN111862809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显示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3) US11458842B2 (zh)
CN (1) CN111862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77347S1 (en) * 2021-03-03 2023-02-07 Hevo, Inc. Object detection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N113821123B (zh) * 2021-09-26 2023-11-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29191A1 (de) * 2000-06-19 2001-12-20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Elektronisch gesteuerter Flüssigkeitsdrehknopf als haptisches Bedienelement
WO2009118456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Oy Pipette with a knob
CN106411306A (zh) * 2016-10-13 2017-02-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磁感应旋钮开关
CN107491211A (zh) * 2017-08-28 2017-12-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0597351A (zh) * 2019-08-06 2019-12-20 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简洁的双识别磁旋钮
CN110989764A (zh) * 2019-12-11 2020-04-1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旋钮、面板组件及家用电器
CN111262414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电旋钮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3653B2 (en) * 2008-08-11 2013-03-12 D & D Group Pty Ltd. Magnetic safety latch
US8198994B2 (en) * 2009-04-13 2012-06-12 Applied Minds, Llc Customizable and reconfigurable virtual instrument panel
TWM474293U (zh) * 2013-10-07 2014-03-11 Carmax Co Ltd 具有發光功能的無線充電裝置
KR101673332B1 (ko) * 2014-10-22 2016-11-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노브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제어장치
US10211663B2 (en) * 2015-08-21 2019-02-19 Apple Inc. 3D shaped inductive charging coil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7959318A (zh) * 2016-10-18 2018-04-24 南京金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充电组件
CN107526474B (zh) 2017-08-31 2021-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指纹识别功能的压力感应模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200071835A (ko) * 2018-12-03 2020-06-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탈착식 조작계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9491134B (zh) * 2018-12-27 2021-11-16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9402218U (zh) * 2019-04-01 2019-09-17 博世(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支架及车载无线充电器
CN110196706A (zh) 2019-04-18 2019-09-03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显示方式
CN209748520U (zh) * 2019-04-19 2019-12-06 北京远鼎科技有限公司 旋钮、控制终端及智能家居系统
KR20210017243A (ko) * 2019-08-07 2021-02-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탈착식 조작계를 이용한 차량용 기능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10554205U (zh) * 2019-08-28 2020-05-19 深圳市威益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中控台底座
CN110445224A (zh) * 2019-08-28 2019-11-12 深圳市威益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设备
CN210380307U (zh) * 2019-08-29 2020-04-21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应一体化车载无线充电器
CN110895053A (zh) * 2019-12-10 2020-03-20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旋钮组件及热水器
CN111338024A (zh) * 2020-03-17 2020-06-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旋钮的显示装置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29191A1 (de) * 2000-06-19 2001-12-20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Elektronisch gesteuerter Flüssigkeitsdrehknopf als haptisches Bedienelement
WO2009118456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Oy Pipette with a knob
CN106411306A (zh) * 2016-10-13 2017-02-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磁感应旋钮开关
CN107491211A (zh) * 2017-08-28 2017-12-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1262414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电旋钮装置
CN110597351A (zh) * 2019-08-06 2019-12-20 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简洁的双识别磁旋钮
CN110989764A (zh) * 2019-12-11 2020-04-1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旋钮、面板组件及家用电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带手动释放旋钮的控制电机用盘式电磁制动器;兴涛 等;《机械工程师》;20110630(第06期);第41-42页 *
多功能旋钮开关;朱宇传;《机床电器》;19960531(第5期);第2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10715A1 (en) 2022-12-29
US11745589B2 (en) 2023-09-05
US20210402879A1 (en) 2021-12-30
US11458842B2 (en) 2022-10-04
US11752873B2 (en) 2023-09-12
CN111862809A (zh) 2020-10-30
US20220410714A1 (en)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558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vehicle
CN109308849B (zh) 显示设备
JP7339402B2 (ja) El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CN109218943B (zh) 显示设备
US116221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ir adsorption member and speaker module
KR102660797B1 (ko) 무선 충전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9729480B (zh) 显示设备
EP349642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TWI660198B (zh) Vehicle information terminal
JP2009189050A (ja) 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CN104704513A (zh) 接口及通信装置
ES2701086T3 (es) Transductor paramétrico transparente y métodos relacionados
WO2020055463A1 (en) Magnetic layout i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2007526165A5 (zh)
CN203876659U (zh) 一种多功能车内后视镜
CN111857234A (zh) 旋钮
JP4355860B2 (ja) 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JP5455816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710243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3426380A (zh) 具有增强可视性的显示装置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移动终端
CN205326962U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系统
CN210428890U (zh) 一种方便翻页的智能早教机
WO2013161921A1 (ja) 電子機器
CN103179473A (zh) 同心发光的旋钮结构及具有旋钮结构的音响
KR101604004B1 (ko) 차량용 에이브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