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2052B - 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2052B
CN111862052B CN202010711800.XA CN202010711800A CN111862052B CN 111862052 B CN111862052 B CN 111862052B CN 202010711800 A CN202010711800 A CN 202010711800A CN 111862052 B CN111862052 B CN 111862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point
effective
coordinate information
effective collision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18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2052A (zh
Inventor
赵冠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18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20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2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2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2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2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场景,确定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根据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第一目标方向与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基于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场景的缝隙;关联信息中包括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有效位置信息以及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排查目标场景中缝隙,存在排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便捷的确定场景中的缝隙。

Description

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游戏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游戏流畅度、多元性、场景的美观度要求越来越高。研发人员多是开发游戏中各个角色的属性,游戏中的场景多少由美术人员来手动创作的,一个游戏场景中可以包括多个物件,如,山川、树木、溪流、桌子、椅子、房子等。
在基于美术人员手动创作时,就会存在追求场景美化,会引起摆放场景中的各个物件时存在缝隙的问题,若基于该场景游戏时,就会存在角色被卡在缝隙中;进一步的,有些缝隙是不可预估的,这是因为在制作游戏场景时,需要先确定场景中各个物品对应的模型,再基于模型贴图的方式在模型上进行模型贴图,此时就会存在模型贴图和模型之间存在缝隙,并且该缝隙是不可预估也可不可见的。
目前,查找缝隙的方式主要是人工排查。游戏场景中的物件比较多,人工排查时就会存在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的,由于某些缝隙是不可见的,因此基于人工排查时,也无法排查到所有缝隙,依然存在游戏过程中角色被卡主的情形,导致游戏卡顿以及用户体验较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实现快速、便捷智能的确定各个游戏场景中的缝隙,从而实现对场景优化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缝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
根据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与所述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基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的缝隙;所述关联信息中包括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有效位置信息以及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缝隙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
第二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与所述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缝隙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的缝隙位置;所述关联信息中包括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有效位置信息以及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检测缝隙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检测缝隙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目标场景,确定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根据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第一目标方向与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基于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场景的缝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排查目标场景中各个物件之间是否存在缝隙,比较费时费力,并且某些缝隙是不可见的,因此基于人工排查也无法确定缝隙,导致游戏过程中角色被卡主,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人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便捷、有效、准确的确定目标场景中缝隙,进而优化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发明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检测缝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检测缝隙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检测缝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自动确定游戏场景中是否存在缝隙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检测缝隙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形式实现,该硬件可以是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PC端等。
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之前,先简单介绍下应用场景。本技术可应用在游戏技术领域中,用于确定游戏场景中摆放的物件之间是否存在缝隙的情形。游戏场景可以是各个游戏角色展开游戏的具体场景。
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10、获取目标场景,确定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整个游戏场景进行处理,可以将整个游戏场景作为目标场景;为了提高确定游戏场景中缝隙的精度,也可以是将游戏场景划分为多个子场景,分别将每个子场景作为目标场景来处理。其中,将当前正在对其进行处理的游戏场景作为目标场景。若以场景中最边缘的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将水平面所属的平面作为XOZ平面,即场景中地面所属的平面作为XOZ平面,垂直与水平面XOZ的坐标轴作为Y轴,此时,第一目标方向可以是Y轴的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即将与XOZ水平面垂直的方向作为第一目标方向。基于物理引擎可以沿着与Y轴平行的方向向目标场景发射物理射线,将物理射线与目标场景的交点作为第一有效碰撞点,即第一有效碰撞点为物理射线与目标场景中各物件碰撞时对应有效碰撞点。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场景,确定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包括:获取目标场景中预先确定的各个目标点的原始位置信息,基于物理引擎向各个目标点的位置信息发射物理射线;确定发射射线与目标场景的各个交点,作为待处理交点;确定各个待处理交点的第一坐标信息,根据第一坐标信息,确定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坐标信息,以及第一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游戏场景划分为多个块,每个块中包括多个离散点,例如,一个游戏场景sector由多个block块组成,每个block块中包括多个点point,可以将块中包括的多个point作为目标点。
其中,可以将游戏场景中各个块内包括的点作为目标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完成后,可以得到目标场景中每个目标点的坐标信息,将每个目标点的坐标信息作为原始位置信息。在确定各个目标点的原始位置信息,即原始位置的原始坐标信息,可以基于物理引擎从Y轴正方向的无穷远处向各个目标点发射射线,该射线与水平面垂直。在基于物理引擎从Y轴正方向的无穷远处向各个目标点发射射线时,可以确定射线与目标场景中各个物件的碰撞点,可以将物理射线与目标场景的交点作为待处理交点。若场景中存在缝隙会存在角色被卡主的情形,因此主要获取的目标场景中是否存在可能卡主角色的缝隙。一条物理射线可以与目标场景有多个碰撞点,但是实际有效的点为Y值大于零的碰撞点,因此在确定各待处理交点后,可以获取待处理交点的纵坐标,并将纵坐标满足预设要求的待处理交点作为第一有效碰撞点。相应的,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坐标信息作为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当然,为了确定缝隙是位于目标场景的哪些位置之间,可以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具体的,可以获取预先在目标场景中确定的各个目标点的原始位置信息,基于物理引擎从Y轴无穷远处向目标点的原始位置信息发射物理射线。在确定物理射线与目标场景碰撞的各个碰撞点后,确定每个碰撞点对应的空间坐标信息,并剔除空间坐标信息中Y值为负值的坐标点,将剩余坐标点对应的碰撞点作为第一有效碰撞点。相应的,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坐标作为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同时,为了确定哪些物品之间存在缝隙,可以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例如,第一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为桌子、椅子或者房子等信息。
S120、根据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任意一个第一有效碰撞点为例来介绍如何确定目标场景中的缝隙。
其中,第一目标方向与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相应的,第二目标方向可以与XOZ平面,即第二目标方向位于Y轴垂直且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第二目标方向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是360度旋转,只要可以确定第二目标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即可。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当然,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数量也可以是0个。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数量与第一有效碰撞点的坐标位置,以及具体的目标场景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与其中一个第一有效碰撞点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可以是:针对每一个第一有效碰撞点,将第一有效碰撞点作为射线起点向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发射圆周射线;确定圆周射线与目标场景的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并确定每个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
其中,圆周射线可以是以其中某个点为中心,向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360度发射的物理射线。可以以其中第一有效碰撞点为中心发射圆周射线,确定圆周射线与目标场景的交点,可以将此时得到的与目标场景对应的交点作为第二有效碰撞点。同时,与第二有效碰撞点对应的坐标,为第二有效坐标信息。由于需要确定目标场景中的缝隙,因此可以确定第二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进而确定缝隙的具体位置信息。
具体的,针对每一个第一有效碰撞点,将第一有效碰撞点作为射线的起点,向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上360度发射物理射线,若物理射线与目标场景存在碰撞点,即交点,可以将该交点作为第二有效碰撞点。为了便于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以及缝隙的具体位置,可以分别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位置信息,以及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位置信息,相应的,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即物品标识。这样设置的好处,不仅可以结合碰撞点的坐标来确定缝隙的位置,还可以结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标识,确定缝隙的位置。
S130、基于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场景的缝隙。
在本实施例中,关联信息可以是有效碰撞点的有效位置信息,以及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具体的,在确定目标场景中的缝隙时,可以通过对第一有效碰撞点和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处理来实现。获取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和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以及每个碰撞点所属物品的信息,可以确定目标场景中的缝隙。
可选的,基于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场景中的缝隙位置,包括:针对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每个第二有效碰撞点,获取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坐标信息,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根据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和第二有效坐标信息,确定中点坐标信息;基于中点坐标信息,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以及目标场景中的缝隙位置。
具体的,针对每一个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可以获取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坐标信息,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根据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和第二有效坐标信息,可以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的中点,并确定中点的中点坐标信息。根据中点坐标信息,可以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以及目标场景中缝隙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中点坐标信息,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以及目标场景中的缝隙位置,包括:将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碰撞点作为起始点,分别向第一目标方向的正方向和负方向发射射线,确定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的碰撞点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三碰撞点和第四碰撞点;基于中点坐标信息、第三碰撞点的第三坐标信息以及第四碰撞点的第四坐标信息,确定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的碰撞点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和高度值;当深度值与高度值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目标潜在缝隙;确定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平面;获取与第二有效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并确定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所属的第二平面;当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预设夹角阈值时,则确定潜在缝隙为目标场景中的目标缝隙。
其中,第一目标方向的正方向为Y轴的正半轴的方向,第一目标方向的负方向为Y轴负半轴的方向。可以以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的中点为起点向Y轴正方向发射物理射线,将该射线与目标场景的碰撞点作为第三碰撞点,并确定第三碰撞点的第三坐标信息。基于第三坐标信息和中点坐标信息,可以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高度值;同时,以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的中点为起点向Y轴负方向发射射线,将该射线与目标场景的碰撞点作为第四碰撞点,并确定第四碰撞点的第四坐标。根据第四坐标和中点坐标信息,可以确定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当深度值和高度值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目标潜在缝隙。若检测到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目标潜在缝隙,则可以进一步确定目标潜在缝隙是否为目标场景中的缝隙。
其中,可以获取预先确定的坐标值在X、Y、Z轴方向上的偏差阈值。根据偏差阈值确定第二有效碰撞点坐标信息的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以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对应的点作为起始点反打射线,击中第一有效碰撞点所属的第一水平面。确定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当夹角大于等于预设夹角阈值,则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缝隙,反之,则说明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不存在缝隙。
也就是说,若深度值和高度值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目标潜在缝隙,包括:若根据所述第三坐标信息以及与所述中点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深度值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存在待确定潜在缝隙;以及,若根据所述中点坐标信息以及所述第四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高度值,当所述高度值高于预设高度值,则所述潜在缝隙为所述目标场景的目标潜在缝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若根据第三坐标信息以及与中点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小于预设深度值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不存在缝隙;或者,若根据中点坐标信息以及第四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高度值,当高度值小于预设高度值,则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不存在缝隙。
也就是说,若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小于预设深度值,则说明深度值不会卡到角色,此时的缝隙可以忽略,即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不存在缝隙;若第一目标方向上的高度值小于预设高度值,则说明角色不会被卡到,此时可以被认为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不存在缝隙。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目标场景,确定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根据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第一目标方向与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基于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场景的缝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排查目标场景中各个物件之间是否存在缝隙,比较费时费力,并且某些缝隙是不可见的,因此基于人工排查也无法确定缝隙,导致游戏过程中角色被卡主,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人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便捷、有效、准确的确定目标场景中缝隙,进而优化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目标场景中包括多个块,每个块中包括多个目标点。获取目标点的原始坐标信息,基于物理引擎向原始坐标信息对应的目标点发射物理射线。即从Y轴正方向的无穷远处(从高空往下)向Y轴负方向发射物理射线,物理射线击穿目标场景,得到物理射线与目标场景的碰撞点,并获取各个碰撞点对应的坐标信息。确定坐标信息中Y轴值大于预设值的碰撞点作为第一有效碰撞点hitInfo,即Y值大于等于零的碰撞点作为第一有效碰撞点,并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信息。针对每个第一有效碰撞点hitInfo,向平行于XOZ平面360度发射射线,即向第二目标方向发射射线确定射线与目标场景的交点,作为第二有效碰撞点dstHitInfo。确定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坐标信息和所属物品信息,即确定第二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标识。针对第一有效碰撞点hitInfo的坐标信息和第二有效碰撞点dstHitInfo的坐标信息,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的中点坐标,以中心坐标向Y轴负方向发射物理射线,确定射线目标场景的第三交点坐标,根据第三交点坐标与中点坐标,可以确定第三交点与中点之间的Y值,即深度值,当深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深度值,则说明该缝隙为潜在缝隙;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潜在缝隙是否为缝隙,可以中点为起点向Y轴正方向发射射线,确定射线与目标场景的第四交点,以及第四交点的第四交点坐标。根据第四交点坐标与中点坐标,可以确定第四交点到中点之间高度值,即Y值,当高度值高于预设高度阈值,则说明角色可能会被卡到,该缝隙可以能是目标待确定缝隙;当高度值低于预设高度阈值,则说明角色不会被卡到,可以忽略该缝隙。
为了进一步确定目标待确定缝隙,可以进一步检查两条边,根据第二有效碰撞点dstHitInfo可以确定第二有效偏差点,即根据预先确定的坐标偏差阈值,可以确定与第二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偏差点。可以以第二有效偏差点反打射线,确定第二有效偏差点所属的第二平面dstNormal,击中原采样hitInfo下发的竖直面,即第一平面srcNormal,计算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当夹角大于等于预设夹角阈值,如,150度,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缝隙。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预先确定了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标识,因此可以确定对应物品之间是否存在缝隙。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检测缝隙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210、第二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220以及缝隙确定模块230。
其中,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210,用于获取目标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第二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与所述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缝隙确定模块2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的缝隙位置;所述关联信息中包括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有效位置信息以及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还用于:获取目标场景中预先确定的各个目标点的原始位置信息,物理引擎基于各个目标点的位置信息向所属目标场景发射射线;确定所述发射射线与所述目标场景的各个交点,作为待处理交点;确定各个待处理交点的第一坐标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坐标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还用于:针对每一个第一有效碰撞点,将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作为射线起点向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发射圆周射线;确定所述圆周射线与所述目标场景的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并确定每个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缝隙确定模块,还用于:
针对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每个第二有效碰撞点,获取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坐标信息,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根据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和第二有效坐标信息,确定中点坐标信息;基于所述中点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以及所述目标场景中的缝隙位置。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缝隙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碰撞点作为起始点,分别向第一目标方向的正方向和负方向发射射线,确定所述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的碰撞点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三碰撞点和第四碰撞点;基于中点坐标信息、第三碰撞点的第三坐标信息以及第四碰撞点的第四坐标信息,确定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的碰撞点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和高度值;当所述深度值与所述高度值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目标潜在缝隙;确定所述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在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平面;获取与所述第二有效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并确定所述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所属的第二平面;当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预设夹角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潜在缝隙为目标场景中的目标缝隙。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缝隙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根据所述第三坐标信息以及与所述中点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深度值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存在待确定潜在缝隙;以及,若根据所述中点坐标信息以及所述第四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高度值,当所述高度值高于预设高度值,则所述潜在缝隙为所述目标场景的目标潜在缝隙。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缝隙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根据所述第三坐标信息以及与所述中点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小于深度值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不存在缝隙;或者,若根据所述中点坐标信息以及所述第四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高度值,当所述高度值小于预设高度值,则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不存在缝隙。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目标场景,确定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根据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第一目标方向与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基于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场景的缝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排查目标场景中各个物件之间是否存在缝隙,比较费时费力,并且某些缝隙是不可见的,因此基于人工排查也无法确定缝隙,导致游戏过程中角色被卡主,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人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便捷、有效、准确的确定目标场景中缝隙,进而优化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缝隙的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缝隙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装置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30的框图。图3显示的设备3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设备3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设备3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301,系统存储器3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302和处理单元301)的总线303。
总线3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设备30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设备30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3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4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05。设备30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06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3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303相连。存储器3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307的程序/实用工具308,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302中,这样的程序模块307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307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设备3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309(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310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3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设备3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311进行。并且,设备3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312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312通过总线303与设备3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设备3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301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302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缝隙的方法。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检测缝隙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
根据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与所述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基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的缝隙;所述关联信息中包括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有效位置信息以及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检测缝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
根据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与所述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包括:
针对每一个第一有效碰撞点,将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作为射线起点向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发射圆周射线;
确定所述圆周射线与所述目标场景的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并确定每个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的缝隙;所述关联信息中包括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有效位置信息以及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中的缝隙位置,包括:
针对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每个第二有效碰撞点,获取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坐标信息,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
根据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和第二有效坐标信息,确定中点坐标信息;
基于所述中点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以及所述目标场景中的缝隙位置;
所述基于所述中点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以及所述目标场景中的缝隙位置,包括:
将所述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碰撞点作为起始点,分别向第一目标方向的正方向和负方向发射射线,确定所述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的碰撞点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三碰撞点和第四碰撞点;
基于中点坐标信息、第三碰撞点的第三坐标信息以及第四碰撞点的第四坐标信息,确定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的碰撞点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和高度值;
当所述深度值与所述高度值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目标潜在缝隙;
确定所述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在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平面;
获取与所述第二有效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并确定所述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所属的第二平面;
当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预设夹角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潜在缝隙为目标场景中的目标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场景,确定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包括:
获取目标场景中预先确定的各个目标点的原始位置信息,基于物理引擎向各个目标点的原始位置信息发射物理射线;
确定所述物理射线与所述目标场景的各个交点,作为待处理交点;
确定各个待处理交点的第一坐标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坐标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值与所述高度值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目标潜在缝隙,包括:
若根据所述第三坐标信息以及与所述中点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大于等于预设深度值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存在待确定潜在缝隙;以及,
若根据所述中点坐标信息以及所述第四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高度值,当所述高度值高于预设高度值,则所述潜在缝隙为所述目标场景的目标潜在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第三坐标信息以及与所述中点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小于预设深度值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不存在缝隙;或者,
若根据所述中点坐标信息以及所述第四坐标信息,确定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高度值,当所述高度值小于预设高度值,则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不存在缝隙。
5.一种检测缝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场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有效碰撞点;
第二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与所述第二目标方向互相垂直,第一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确定模块,还用于:
针对每一个第一有效碰撞点,将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作为射线起点向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发射圆周射线;确定所述圆周射线与所述目标场景的在第二目标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效碰撞点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并确定每个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
缝隙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以及与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第二有效碰撞点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场景的缝隙位置;所述关联信息中包括第一有效碰撞点与所述第二有效碰撞点的有效位置信息以及所属物品的物品信息;
所述缝隙确定模块,还用于:
针对与第一有效碰撞点对应的每个第二有效碰撞点,获取第一有效碰撞点的第一有效坐标信息,第二有效碰撞点的第二有效坐标信息;根据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和第二有效坐标信息,确定中点坐标信息;基于所述中点坐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有效碰撞点和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以及所述目标场景中的缝隙位置;
所述缝隙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碰撞点作为起始点,分别向第一目标方向的正方向和负方向发射射线,确定所述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的碰撞点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三碰撞点和第四碰撞点;基于中点坐标信息、第三碰撞点的第三坐标信息以及第四碰撞点的第四坐标信息,确定中点坐标信息对应的碰撞点在第一目标方向上的深度值和高度值;当所述深度值与所述高度值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确定第一有效碰撞点与第二有效碰撞点之间存在目标潜在缝隙;确定所述第一有效坐标信息在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上的第一平面;获取与所述第二有效坐标信息对应的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并确定所述第二有效偏差坐标信息所属的第二平面;当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预设夹角阈值时,则确定所述潜在缝隙为目标场景中的目标缝隙。
6.一种检测缝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检测缝隙的方法。
7.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检测缝隙的方法。
CN202010711800.XA 2020-07-22 2020-07-22 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1862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1800.XA CN111862052B (zh) 2020-07-22 2020-07-22 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1800.XA CN111862052B (zh) 2020-07-22 2020-07-22 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2052A CN111862052A (zh) 2020-10-30
CN111862052B true CN111862052B (zh) 2023-09-05

Family

ID=72951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1800.XA Active CN111862052B (zh) 2020-07-22 2020-07-22 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20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5542B (zh) * 2021-03-31 2022-07-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碰撞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19989A1 (en) * 1993-03-31 1994-10-01 Takakazu Miyahara Object collision point detecting apparatus
US9443352B1 (en) * 2012-12-21 2016-09-13 Motion Reality, Inc. Navigating through a virtual environment having a real-world elevation characteristics using motion capture
CN106540451A (zh) * 2016-11-17 2017-03-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角色模型的移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同步方法、系统
CN107392888A (zh) * 2017-06-16 2017-11-24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nity引擎的距离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257103A (zh) * 2018-01-25 2018-07-0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场景的遮挡剔除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终端
CN109857259A (zh) * 2019-02-26 2019-06-0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碰撞体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28799A (zh) * 2020-01-06 2020-06-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游戏区域的目标点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84254B2 (en) * 2014-09-05 2018-02-06 Trigger Global Inc. Augmented reality gam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587800B2 (en) * 2017-04-10 2020-03-10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y to encode 360 degree video cont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19989A1 (en) * 1993-03-31 1994-10-01 Takakazu Miyahara Object collision point detecting apparatus
US9443352B1 (en) * 2012-12-21 2016-09-13 Motion Reality, Inc. Navigating through a virtual environment having a real-world elevation characteristics using motion capture
CN106540451A (zh) * 2016-11-17 2017-03-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角色模型的移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数据同步方法、系统
CN107392888A (zh) * 2017-06-16 2017-11-24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nity引擎的距离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257103A (zh) * 2018-01-25 2018-07-0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场景的遮挡剔除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终端
CN109857259A (zh) * 2019-02-26 2019-06-0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碰撞体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28799A (zh) * 2020-01-06 2020-06-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游戏区域的目标点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2052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3937B (zh) 智能电视的语音交互反馈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656913B (zh) 地图兴趣点地址提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9558604B (zh) 一种机器翻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75588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mage,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287146B (zh) 应用下载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78898B (zh) 游戏中虚拟场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134869B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07161A (zh) 一种页面骨架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826036A (zh) 用户操作行为安全性的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61740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817962B (zh)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控制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862052B (zh) 检测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086097B (zh) 一种小程序的启动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9356903B2 (en) Dynamically managing social networking groups
CN111338672A (zh) 优化应用程序更新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09879A (zh) 兴趣点判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47595B (zh) 一种新增兴趣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078317A (zh) 一种场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2053B (zh) 查找缝隙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38391A (zh) 数据分页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60511B (zh) 一种获取用户画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3983B (zh) 应用程序的虚拟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56475A (zh) 一种显示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15307B (zh) 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364268A (zh)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