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1363A - 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1363A
CN111861363A CN202010471076.8A CN202010471076A CN111861363A CN 111861363 A CN111861363 A CN 111861363A CN 202010471076 A CN202010471076 A CN 202010471076A CN 111861363 A CN111861363 A CN 111861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cense
certificate
target
template
pr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10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斐
孙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ehao Technology Co ltd
Administrative Service Office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eople's Government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Bureau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Business Environment Offic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ehao Technology Co ltd
Administrative Service Office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eople's Government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Bureau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Business Environment Offi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ehao Technology Co ltd, Administrative Service Office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eople's Government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Bureau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Business Environment Offic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e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10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1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1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1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1Pool of printer devices: self-managing printing devices in a network, e.g. without a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信息管理的技术领域,包括:控制服务器、打印机组和证照模板柜。控制服务器接收审批系统发送的待办证照任务,基于待办证照任务确定待办证照的证照类型和证照信息,并基于证照类型向证照模板柜发送对应的开启指令,以使证照模板柜自动打开对应的格口门,便于制证人员取出目标证照模板;目标证照模板为与待办证照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控制服务器基于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选择目标打印机,并向目标打印机发送打印指令,以使目标打印机在目标证照模板上打印证照信息,得到目标证照。本发明打破了固有的审批科室各自打印证照的模式,节约了制证的时间,减轻了审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证照管理领域,传统的业务运转模式为不同的部门各自负责各自的证照管理业务。各地政务审批局成立后,广泛推广“一窗受理、统一出件”的业务运转模式。该模式方便了企业、群众等申请人的办事过程,减少了申请人与审批人员的接触。随着这种模式的深入,“一窗受理”模式的综合受理窗口运转较为顺畅和良好,但是在“统一出件”的制证阶段,由于各审批科室仍然采用各自打印各自证照的固有模式,制证的周期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反而增加了审批局工作人员工作量,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统一出件”的制证阶段,由于各审批科室仍然采用各自打印各自证照的固有模式,制证的周期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反而增加了审批局工作人员工作量,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证照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控制服务器、打印机组和证照模板柜,所述控制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打印机组和所述证照模板柜相连接;所述打印机组包括至少一台打印机,所述证照模板柜包括至少一个格口和与所述格口对应的格口门,其中,每个所述格口用于存放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所述控制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审批系统发送的待办证照任务之后,基于所述待办证照任务确定待办证照的证照类型和证照信息,并基于所述证照类型向所述证照模板柜发送对应的开启指令;所述证照模板柜,用于基于所述对应的开启指令打开对应的格口门,以使制证人员从对应的格口内取出目标证照模板;其中,所述目标证照模板为与所述待办证照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所述打印机组,用于向所述控制服务器提供所述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所述控制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选择目标打印机,并向所述目标打印机发送打印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打印机在所述目标证照模板上打印所述证照信息,得到目标证照。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打印机上设置有一个刷卡模块;所述格口,还用于存放一张记录卡;所述记录卡,用于在所述刷卡模块上进行刷卡,以记录打印所述证照信息的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证照管理系统还包括:盖章扫描设备;所述盖章扫描设备,用于对所述目标证照进行盖章得到有效证照;所述盖章扫描设备,还用于对所述有效证照进行扫描,生成与所述有效证照对应的电子版有效证照,并将所述电子版有效证照上传至所述控制服务器,以使所述控制服务器存档。
进一步的,所述盖章扫描设备包括:盖章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制证人员的指纹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制证人员的指纹数据与预存的指纹数据进行对比;盖章模块,用于在比对成功之后,识别所述目标证照的盖章位置,并在所述盖章位置进行盖章。
进一步的,所述盖章扫描设备还包括:高拍仪;所述高拍仪,用于对所述有效证照进行扫描,生成与所述有效证照对应的电子版有效证照,并将所述电子版有效证照上传至所述控制服务器,以使所述控制服务器存档。
进一步的,所述证照管理系统还包括:发证系统;所述发证系统,用于管理所述有效证照。
进一步的,所述发证系统包括:证照存放柜、发证服务器和多方式身份认证模块;所述证照存放柜包括至少一个格口和与所述格口对应的格口门,所述多方式身份认证模块包括:身份证认证模块和/或二维码认证模块;所述证照存放柜,用于存放所述有效证照;其中,所述证照存放柜的每一个格口存放一个有效证照;所述发证服务器,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二维码信息;其中,所述二维码信息与所述有效证照一一对应;所述身份证认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并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所述二维码认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二维码信息,并对所述用户终端的二维码信息进行认证;所述发证服务器,在身份证认证和/或二维码认证通过之后,还用于控制格口门打开,便于用户从所述证照存放柜的格口中取出有效证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证照管理方法,其中,应用于控制服务器,包括:接收审批系统发送的待办证照任务;基于所述待办证照任务确定待办证照的证照类型和证照信息,并基于所述证照类型向证照模板柜发送对应的开启指令,以使所述证照模板柜打开对应的格口门,使制证人员从对应的格口内取出目标证照模板;其中,所述目标证照模板为与所述待办证照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获取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基于所述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选择目标打印机,并向所述目标打印机发送打印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打印机在所述目标证照模板上打印所述证照信息,得到目标证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所述的证照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证照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服务器、打印机组和证照模板柜,首先控制服务器在接收审批系统发送的待办证照任务之后,基于待办证照任务确定待办证照的证照类型和证照信息,并基于证照类型向证照模板柜发送对应的开启指令;然后证照模板柜基于对应的开启指令打开对应的格口门,以使制证人员从对应的格口内取出目标证照模板;其中,目标证照模板为与待办证照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接着打印机组向控制服务器提供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最后控制服务器基于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选择目标打印机,并向目标打印机发送打印指令,以使目标打印机在目标证照模板上打印证照信息,得到目标证照。
本发明利用控制服务器汇集不同审批系统发送的不同证照类型的待办证照任务,然后对待办证照任务集中处理,集中处理的方式是将所有类型的证照模板集中存储在证照模板柜,且打印机可以打印各种类型的证照,打破了固有的审批科室各自打印证照的模式,节约了制证的时间,减轻了审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证照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证照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盖章扫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证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
10-控制服务器;20-打印机组;201-打印机;30-证照模板柜;301-格口;302-格口门;40-盖章扫描设备;401-盖章模块;402-指纹识别模块;50-发证系统;501-证照存放柜;502-发证服务器;503-多方式身份认证模块;5031-身份证认证模块;5032-二维码认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统一出件”的制证阶段,由于各审批科室仍然采用各自打印各自证照的固有模式,制证的周期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反而增加了审批局工作人员工作量,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打破了固有的审批科室各自打印证照的模式,可以节约制证的时间,减轻审查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证照管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证照管理系统,其中,可以包括以下模块:控制服务器10、打印机组20和证照模板柜30,控制服务器10分别与打印机组20和证照模板柜30相连接;打印机组20包括至少一台打印机201,证照模板柜30包括至少一个格口301和与格口301对应的格口门302,其中,每个格口301用于存放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
控制服务器10,用于在接收审批系统发送的待办证照任务之后,基于待办证照任务确定待办证照的证照类型和证照信息,并基于证照类型向证照模板柜30发送对应的开启指令;
证照模板柜30,用于基于对应的开启指令打开对应的格口门302,以使制证人员从对应的格口301内取出目标证照模板;其中,目标证照模板为与待办证照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
打印机组20,用于向控制服务器10提供打印机组20内所有打印机201的状态;
控制服务器10,还用于基于打印机组20内所有打印机201的状态选择目标打印机,并向目标打印机发送打印指令,以使目标打印机在目标证照模板上打印证照信息,得到目标证照。
目前常见的证照类型有结婚证、驾驶证、毕业证和营业许可证等,本发明实施例对证照类型的定义不作具体限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审批人员通过审批系统对待办证照任务进行审批。在审批完成之后,将待办证照任务发送给控制服务器10。为便于对待办证照任务的管理,控制服务器10可以将所有的待办证照任务添加到打印队列,并在打印时基于证照类型对目标证照进行编号,其中,不同证照类型的目标证照具有不同的编号格式。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未改变现有的审批模式,各审批部门仍然只审批各自管辖的审批任务。例如,教育部审批毕业证、教师资格证、办学许可证等;公安部审批护照、通行证等。
打印机组20中的打印机201可以指内网打印机,也可以指外网打印机,本发明实施例对打印机201的通信方式不作具体限定。控制服务器10在执行待办证照任务时,可以选择打印机组20中默认的打印机201,也可以选择空闲的打印机201进行打印。由于打印机201可以打印各种类型的证照,因此打印机201本身并不存储待办证照所需要用到的证照模板。因此在打印目标证照之前,需要从证照模板柜30对应的格口301中取出待办证照所需要用到的证照模板。因此控制服务器10可以自动管理内外网打印机201的打印任务,可以实现集中打印。
在实际应用中,制证人员监控各审批室发送的各种类型的待办证照任务,在控制服务器10上点击证照打印按钮,控制服务器10自动向证照模板柜30发送开启指令,开启指定的格口301,以使制证人员从格口301中领取对应的证照模板。控制服务器10可以根据证照类型选择内网或外网打印机,打印机201执行打印指令,将证照信息打印在证照模板上,得到目标证照。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服务器10汇集不同审批系统发送的不同证照类型的待办证照任务,然后对待办证照任务集中处理,集中处理的方式是将所有类型的证照模板集中存储在证照模板柜30,且打印机201可以打印各种类型的证照,打破了固有的审批科室各自打印证照的模式,节约了制证的时间,减轻了审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目标打印机上设置有一个刷卡模块;格口301,还用于存放一张记录卡;记录卡,用于在刷卡模块上进行刷卡,以记录打印证照信息的时间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记录卡除了可以记录时间信息,还可以记录证照的编号等其他信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记录卡记录的内容不作具体限定。为便于追溯证照的打印情况,制证人员可以将记录卡插入到控制服务器10,通过控制服务器10读取记录卡上存储的记录内容。在打印好目标证照之后,需要将记录卡重新放入对应的格口301中,并关闭格口门302。
进一步的,参照图2,另一种证照管理系统还包括:盖章扫描设备40;
盖章扫描设备40,用于对目标证照进行盖章得到有效证照;
盖章扫描设备40,还用于对有效证照进行扫描,生成与有效证照对应的电子版有效证照,并将电子版有效证照上传至控制服务器10,以使控制服务器10存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盖章扫描设备40集盖章和扫描为一体,减轻了制证人员的工作量。盖章扫描设备40在接收到控制服务器10发送的盖章指令之后,才可以盖章,防止发生审查人员徇私舞弊、乱盖章的现象。
进一步的,参照图3,盖章扫描设备40包括:盖章模块401和指纹识别模块402;
指纹识别模块402,用于获取制证人员的指纹数据,并将获取到的制证人员的指纹数据与预存的指纹数据进行对比;
盖章模块401,用于在比对成功之后,识别目标证照的盖章位置,并在盖章位置进行盖章。
上述指纹识别模块402提前录入具有盖章权限的盖章人员的指纹,指纹识别模块402的作用是防止没有盖章权限的人员进行恶意盖章。盖章人员和制证人员可以为同一人。本发明实施例将公章植入到盖章模块401,利用盖章模块401并结合指纹识别模块402对公章提供了全方位保护。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流程控制和指纹识别技术,可以将盖章过程做到严格管控,即对盖章人员、盖章时间和盖章的证照等进行管控。上述流程控制可以指:控制服务器10向盖章模块401发送盖章指令,盖章模块401只有在接收到盖章指令,且盖章人员指纹识别通过验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盖章。
进一步的,参照图3,盖章扫描设备40还包括:高拍仪403;
高拍仪403,用于对有效证照进行扫描,生成与有效证照对应的电子版有效证照,并将电子版有效证照上传至控制服务器10,以使控制服务器10存档。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高拍仪403对盖章后的有效证照进行扫描,形成电子版有效证照库,以便后期查询和追溯。
进一步的,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证照管理系统,除了包括控制服务器10、打印机组20和证照模板柜30,盖章扫描设备40,还包括:发证系统50;
发证系统50,用于管理有效证照。
进一步的,参照图4,发证系统50包括以下模块:证照存放柜501、发证服务器502和多方式身份认证模块503;证照存放柜501包括至少一个格口和与格口对应的格口门,多方式身份认证模块503包括:身份证认证模块5031和/或二维码认证模块5032;
证照存放柜501,用于存放有效证照;其中,证照存放柜501的每一个格口存放一个有效证照;
发证服务器502,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二维码信息;其中,二维码信息与有效证照一一对应;
身份证认证模块5031,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并对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
二维码认证模块5032,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二维码信息,并对用户终端的二维码信息进行认证;
发证服务器502,在身份证认证和/或二维码认证通过之后,还用于控制格口门打开,便于用户从证照存放柜501的格口中取出有效证照。
在证照发放阶段,发证服务器502为所有盖完章的有效证照分配各自的格口,发证服务器502控制格口门打开,以使发证人员将有效证照放入指定的格口,关闭格口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方式身份认证模块503除了包括身份证认证模块5031、二维码认证模块5032,还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多方式身份认证模块503的定义不作具体限定。身份认证模块可以安装在证照存放柜501上,也可以安装在自助取证机上,本发明实施例对身份认证模块的安装位置不作具体限定。盖章人员将纸质版的有效证照存入证照存放柜501,然后发证人员通过发证服务器502短信通知用户领取证照。存入证照存放柜501的优势是便于集中发放。本发明实施例除了采用短信通知用户,还可以采用邮件通知等形式,无论采用上述哪种通知形式,通知时间都需要根据纸质版的有效证照的时间节点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借助于自助取证机、证照存放柜501等设备,结合微信二维码,可以构建可靠、可追溯、方便快捷的发证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领取证照的要求、步骤均可以由发证服务器502进行自定义设置,例如:用户通过自助取证机,使用身份证、二维码即可完成自助领取证照。在领取证照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人工核对、签名等环节。人工核对环节可以根据领取证照的要求对相关材料进行核对,核对的目的在于保证相关材料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用户通过自助取证机完成自助领取证照的具体流程如下:1、用户在身份证认证模块5031上放置身份证,目视自助取证机屏幕上方的摄像头,根据语音提示完成人脸识别,进行人证比对;2、用户打开手机微信公众号、短信通知上的链接或手机软件APP上的领取证照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放在二维码认证模块5032上进行扫描,信息核对无误后,点击“领取证照”按钮;3、在点击完“领取证照”按钮之后,证照存放柜501自动打开对应的格口门,发证人员从格口中取出用户所办的证照,并在自助取证机的界面上进行信息核对;4、核对无误后,要求用户在自助取证机的屏幕上手写签字,证照领取完成。
在领取证照阶段,基于身份证人脸比对验证和二维码比对验证双重验证方式可以对用户进行严格认证,防止发生误领的现象。本发明实施例利用自助取证机获取用户领取证照的图像,同时要求用户签名确认领取证照,全过程由发证服务器502管理、留痕和追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待办证照的审批阶段可以向审批人员说明是否需要实时跟踪制证和发证的过程。若需要,则向用户提供进入统一制证系统的账号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统一制证系统或手机微信跟踪制证过程、发证过程和下载电子版的有效证照。此外,用户还可以在待办证照的审批阶段可以向审批人员说明领取证照的要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证照管理系统采用车间流水线作业模式,依次进行取证照模板、打印证照、盖章、存放证照、发放证照等流水线式的操作。控制服务器10自动采集和管理各种类型的待办证照的打印任务,在制证人员确定打印后,证照模板柜30自动开启当前待办证照所需证照模板的格口门302,由制证人员取出证照模板。打印机201将证照信息打印在证照模板上,得到目标证照,然后盖章扫描设备40在盖章之后,都会形成盖章记录,管理者可以通过客户端实时监控、查阅用章记录,进而实现室内外实时通信。基于高拍仪403,证照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盖章位置进行监控查询,确保印章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1、解决“统一出件”的窗口无法统一制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证照管理系统全局部署的核心业务模式。2、集中高效的实现了对证照的打印、盖章和发放的过程,对所有类型的证照进行集中管理,可以减少人力,提高工作效率。3、审批系统和证照管理系统是分别存在的两个独立系统,可以规避廉政风险。4、所有的盖章扫描设备40统一管理,物联网云存储电子版的有效证照。5、控制服务器10可以掌握所有有效证照的类别、数量等,精细化。7、自动形成电子版的有效证照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证照管理系统,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证照进行打印、盖章、发证过程等一体化管理,打破了固有的审批科室各自打印证照的模式,只需要在审批系统发送待办证照任务即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升政务服务管理水平,打造统一制证的业务模式,营造更为规范高效的制证过程、更为方便快捷的发证过程。
实施例二:
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证照管理方法,应用于控制服务器,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审批系统发送的待办证照任务;
步骤S102,基于待办证照任务确定待办证照的证照类型和证照信息,并基于证照类型向证照模板柜发送对应的开启指令,以使证照模板柜打开对应的格口门,使制证人员从对应的格口内取出目标证照模板;其中,目标证照模板为与待办证照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
步骤S103,获取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
步骤S104,基于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选择目标打印机,并向目标打印机发送打印指令,以使目标打印机在目标证照模板上打印证照信息,得到目标证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证照管理方法,应用于控制服务器,可以汇集不同审批系统发送的不同证照类型的待办证照任务,然后对待办证照任务集中处理,集中处理的方式是将所有类型的证照模板集中存储在证照模板柜,且控制打印机组内的打印机可以打印各种类型的证照,打破了固有的审批科室各自打印证照的模式,节约了制证的时间,减轻了审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方法实施例所述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对应的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系统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证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服务器、打印机组和证照模板柜,所述控制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打印机组和所述证照模板柜相连接;所述打印机组包括至少一台打印机,所述证照模板柜包括至少一个格口和与所述格口对应的格口门,其中,每个所述格口用于存放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
所述控制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审批系统发送的待办证照任务之后,基于所述待办证照任务确定待办证照的证照类型和证照信息,并基于所述证照类型向所述证照模板柜发送对应的开启指令;
所述证照模板柜,用于基于所述对应的开启指令打开对应的格口门,以使制证人员从对应的格口内取出目标证照模板;其中,所述目标证照模板为与所述待办证照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
所述打印机组,用于向所述控制服务器提供所述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
所述控制服务器,还用于基于所述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选择目标打印机,并向所述目标打印机发送打印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打印机在所述目标证照模板上打印所述证照信息,得到目标证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证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打印机上设置有一个刷卡模块;所述格口,还用于存放一张记录卡;
所述记录卡,用于在所述刷卡模块上进行刷卡,以记录打印所述证照信息的时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证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章扫描设备;
所述盖章扫描设备,用于对所述目标证照进行盖章得到有效证照;
所述盖章扫描设备,还用于对所述有效证照进行扫描,生成与所述有效证照对应的电子版有效证照,并将所述电子版有效证照上传至所述控制服务器,以使所述控制服务器存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证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章扫描设备包括:盖章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制证人员的指纹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制证人员的指纹数据与预存的指纹数据进行对比;
盖章模块,用于在比对成功之后,识别所述目标证照的盖章位置,并在所述盖章位置进行盖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证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章扫描设备还包括:高拍仪;
所述高拍仪,用于对所述有效证照进行扫描,生成与所述有效证照对应的电子版有效证照,并将所述电子版有效证照上传至所述控制服务器,以使所述控制服务器存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证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证系统;
所述发证系统,用于管理所述有效证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证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证系统包括:证照存放柜、发证服务器和多方式身份认证模块;所述证照存放柜包括至少一个格口和与所述格口对应的格口门,所述多方式身份认证模块包括:身份证认证模块和/或二维码认证模块;
所述证照存放柜,用于存放所述有效证照;其中,所述证照存放柜的每一个格口存放一个有效证照;
所述发证服务器,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二维码信息;其中,所述二维码信息与所述有效证照一一对应;
所述身份证认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并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证信息进行认证;
所述二维码认证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二维码信息,并对所述用户终端的二维码信息进行认证;
所述发证服务器,在身份证认证和/或二维码认证通过之后,还用于控制格口门打开,便于用户从所述证照存放柜的格口中取出有效证照。
8.一种证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服务器,包括:
接收审批系统发送的待办证照任务;
基于所述待办证照任务确定待办证照的证照类型和证照信息,并基于所述证照类型向证照模板柜发送对应的开启指令,以使所述证照模板柜打开对应的格口门,使制证人员从对应的格口内取出目标证照模板;其中,所述目标证照模板为与所述待办证照同一类型的证照模板;
获取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
基于所述打印机组内所有打印机的状态选择目标打印机,并向所述目标打印机发送打印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打印机在所述目标证照模板上打印所述证照信息,得到目标证照。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CN202010471076.8A 2020-05-28 2020-05-28 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1861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1076.8A CN111861363A (zh) 2020-05-28 2020-05-28 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1076.8A CN111861363A (zh) 2020-05-28 2020-05-28 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1363A true CN111861363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5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1076.8A Pending CN111861363A (zh) 2020-05-28 2020-05-28 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13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2467A (zh) * 2021-06-01 2021-08-06 一窗(北京)互联网科技研究院 一种办证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9574A1 (en) * 2007-03-19 2009-09-03 Dnp Photo Imaging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dentification cards utilizing a self-service identification card station
JP2010186490A (ja) * 2010-04-30 2010-08-26 Nextage:Kk 電子印鑑認証会計監査システム
CN106097597A (zh) * 2016-05-30 2016-11-09 余莹 不动产登记智能发证系统
CN107393208A (zh) * 2017-07-28 2017-11-24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证照自助办理设备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9574A1 (en) * 2007-03-19 2009-09-03 Dnp Photo Imaging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dentification cards utilizing a self-service identification card station
JP2010186490A (ja) * 2010-04-30 2010-08-26 Nextage:Kk 電子印鑑認証会計監査システム
CN106097597A (zh) * 2016-05-30 2016-11-09 余莹 不动产登记智能发证系统
CN107393208A (zh) * 2017-07-28 2017-11-24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证照自助办理设备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 "全国首个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制证中心在新区启用", HTTPS://ZWB.TJBH.GOV.CN/CONTENTS/4389/407402.HTML, pages 1 - 3 *
程彦龙 等: "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全流程自动化制证中心见闻:行政审批 不只是快",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20/01/12/037920688.SHTML, pages 1 - 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2467A (zh) * 2021-06-01 2021-08-06 一窗(北京)互联网科技研究院 一种办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4811B (zh) 一种加油机计量检定和校准原始记录处理方法及系统
EP3067817B1 (en) Dynamic data masking for mainframe application
CN104579626B (zh) 一种基于单向传输的电子文档输出管控系统及方法
US20050234755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ssess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US8806621B2 (en)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latform
US2008027111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Compliance With Standards or Policies
CN11176758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内部信息安全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11178848B (zh) 一种智能印章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及方法
US11687676B2 (en) Platform for providing remote online notarization service
CN11585934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访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1317190A (zh) 用于请求和颁发授权文件的系统和方法
JP2010123014A (ja) サーバ不正操作監視システム
CN111861363A (zh) 证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936848A (zh) 合同流程管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5701906B (zh) 一种基于指纹密码锁的自助设备安全管理方法
RU2683190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асчета индекса рисков противоправных действий со стороны кандидатов на трудо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действующих сотрудников
CN11088976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金融管理系统
JP5004572B2 (ja) ログイン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ログイン管理方法
US1155818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facilitate assessment, authorization, and monitoring of policy documents related to an organization
EP3972216A1 (e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certificate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information system
CN114511427A (zh) 一种项目工地的安全教育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JP4664953B2 (ja)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RU3515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м холдингом
CN114881589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流程分析的企业管理系统
CN117094720A (zh) 一种共享记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