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7171B - 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7171B
CN111857171B CN202010753738.0A CN202010753738A CN111857171B CN 111857171 B CN111857171 B CN 111857171B CN 202010753738 A CN202010753738 A CN 202010753738A CN 111857171 B CN111857171 B CN 111857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coordinate system
controller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37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7171A (zh
Inventor
张智军
郑陆楠
崔耀威
苏铄淼
李泽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0107537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7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7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7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08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 G05D1/0808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05D1/101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建立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和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坐标变换得到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根据状态方程,设计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并设计关于输出控制量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姿态角控制器、高度控制器和位置控制器;求解无人机输出控制量;将求解得到的控制量,传递给无人机电机调速器,以控制无人机运动。本发明可快速、准确、实时地求解出无人机所需的控制量,且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够估计质量的变化并实现稳定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的飞行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军事、农业、监视任务和探雷等),近年来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关注。在各种不同结构的无人机中,多旋翼无人机具有飞行性强、垂直起降、稳定悬停等诸多优点。但是,无人机不仅是一种结构简单、飞行性能强的飞行器,也是一种非线性和耦合性较强的低速系统。伴随着无人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如何设计出具有较强抗干扰特性的稳定控制器,解决欠动、非线性和耦合性问题,成为无人机控制器设计的关键点。此外,在无人机控制任务中存在两种控制目标:(1)无人机保持在一个期望的极限姿态(即方向和位置);(2)无人机沿一个轨道飞行,并有一个预期的目标姿态。第一种情况要求无人机的控制器应具有较强的稳态响应。第二种情况主要是设计无人机的控制器,用于跟踪时变轨迹,动态响应较快。实际上,解决上述两种情况的控制器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快速收敛速度、低过冲和较强的鲁棒性。一些传统的控制方法,如基于比例积分差分(PID)的控制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第一种情况,但相应的PID控制器不能跟踪运动(时变)对象,不能处理一些复杂的控制任务。因此,需要设计性能更加良好的控制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根据神经动力学方法设计的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可用于实现无人机的时变跟踪控制,可以实现无人机的快速响应,同时,为处理参数不确定性问题,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将质量自适应控制融入到基于神经动力学的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更好地执行多种不确定环境下的时变跟踪控制任务。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机载的传感器获取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
根据无人机物理参数的估计值,建立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和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坐标变换得到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
根据所述状态方程,设计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并设计关于输出控制量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姿态角控制器、高度控制器和位置控制器;
利用所述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通过所述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求解无人机输出控制量;
将所述无人机输出控制量,传递给无人机电机调速器,以控制无人机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机载的传感器获取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具体包括:
通过机载的陀螺仪以及加速度计获取无人机的实时姿态数据俯仰角θ、偏航角φ以及横滚角ψ,
通过机载的高度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获取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数据x、y和z。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无人机物理参数的估计值,建立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和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坐标变换得到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具体包括:
首先,建立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其中地面坐标系和机体坐标系之间存在以下转换关系:RU=KRG,转换关系中,K为地面坐标系以及机体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变换矩阵,可以表示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21
其中,θ为俯仰角,φ为偏航角,ψ为横滚角;缩写SP和Cp分别代表sin(p)和cos(p),缩写Sθ和Cθ分别代表sin(θ)和cos(θ),缩写Sψ和Cψ分别代表sin(ψ)和cos(ψ),
其次,在速度层有如下关系: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22
其中v和s是对应于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的线性速度向量,x、y和z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位置变量,vX、vY、vZ是对应于地面坐标系RG的x、y、z三个轴上的速度变量,sX、sY、sZ是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中的x、y、z三个轴上的速度变量;
假设无人机低速飞行,地面坐标系RG和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角速度变换矩阵可忽略,则地面坐标系RG的角速度向量ω可写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23
再次,忽略无人机所受空气阻力作用,针对无人机系统可以建立无人机动力学模型: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24
其中,由于无人机的真实质量不确定,无人机质量估计值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25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26
是v对时间的导数,J为无人机的转动惯量矩阵,由无人机惯性矩Jx,Jy和Jz组成,而F=KT[0 0 FZ]T为无人机电机输出合力的轴向分力矢量,G=[0 0 mg]T为重力的轴向分力矢量,m表述无人机的真实质量,g表示无人机的重力加速度,T=[lFφ lFθ Tψ]T为无人机转动力矩矢量,Fφ和Fθ是偏航角φ和俯仰角θ的旋转力,Tψ是横滚角ψ的旋转扭矩,无人机的电机臂长度定义为l;
最后,根据上述动力学方程(1)和两个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变换,得到具有无人机质量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1
的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写成如下形式: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2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3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4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5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6
u1:=FZ,u2:Fφ,u3:=Fθ,u4:=Tψ.
式中,N1、N3、N5分别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位置变量x、y、z,N2、N4、N6是x、y、z对时间的导数,N7、N9、N11分别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偏航角φ、俯仰角θ以及横滚角ψ的角度变量,N8、N10、N12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偏航角φ、俯仰角θ以及横滚角ψ的对时间的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7
分别是N1、N2、N3、N4、N5、N6、N7、N8、N9、N10、N11、N12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8
分别是sinN11、sinN7、cosN11、cosN7、cosN9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9
是含有无人机质量估计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310
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参数,aθ、aφ、aψ、βφ、βθ、βψ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控制量由无人机电机的输出推力以及合成转矩构成,u1为无人机垂直上升方向上的合力,u2为偏航角方向合力,u3为俯仰角方向合力,u4为横滚角方向的合成转矩。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状态方程,利用神经动力学设计方法,设计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具体包括:
无人机每一个状态子系统都能够表述为一个二阶系统,为设计无人机控制器,考虑如下二阶系统: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
其中,N1为位置层的状态量,N2为速度层的状态量,如果偏差函数e1=N1-N1T满足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2
则N1收敛到目标值N1T,将e1及其时间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3
代入(4)可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4
显然,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5
在控制过程中不总成立,进一步定义偏差函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6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7
将e2及其时间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8
代入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9
可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0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1
是N1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2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3
的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4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5
的目标值,N1T是N1的目标值,N1、N2为系统(3)的状态变量,将(3)代入(6)可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6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7
则上述方程(7)可改写为au+b=0,根据神经动力学控制器设计方法,令E=au+b,代入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8
可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19
式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20
表示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γ是用于调整收敛速度的常数参数,u是控制量,b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21
是参数b对时间的导数。
进一步地,所述姿态角控制器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422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1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2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3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4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5
式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6
是控制量u2、u3、u4对时间的导数,bφ、bθ、bψ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7
是参数bφ、bθ、bψ对时间的导数,N7T、N8T、N9T、N10T、N11T、N12T是N7、N8、N9、N10、N11、N12的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8
是目标值N7T、N8T、N9T、N10T、N11T、N12T对时间的导数;
使用所提出的姿态角控制器(9)-(11),姿态角φ、θ和ψ及它们的时间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9
将分别收敛至目标值φT、θT、ψT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10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控制器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11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12
利用提出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高度控制器(12),可将高度值z及其时间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13
分别收敛到目标值zT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14
上式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15
代表高度控制器,bZ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16
是参数bZ对时间的导数,N5T、N6T是N5、N6的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517
是目标值N5T、N6T对时间的导数。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控制器通过以下步骤设计得到:
首先,将状态方程(2)的位置部分重新写成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1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2
选择uX和uY作为状态方程(13)的输入值,根据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8),可得以下具有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位置控制器: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3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4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5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6
通过控制器(15)和(16),输入值uX和uY将收敛到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7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8
其次,通过逆解法求解方程(14),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9
意味着当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10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11
时,得到理论目标状态变量N7T和姿态角控制器的目标值N9T,此外,位置x和y即状态变量N1和N3的控制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值N7T和N9T的选择,因此,最终的位置控制器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12
其中,uX、uY通过方程(15)和(16)解出;
式中,bX、bY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13
分别是参数bX、bY对时间的导数,N1T、N2T、N3T、N4T分别是N1、N2、N3、N4的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14
分别是目标值N2T、N4T对时间的导数。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自调整率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615
其中参数γ,δ,κm需要满足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71
η1=1-δ2γκm/m,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72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73
对时间的导数,ε是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74
的上界限,即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75
采用该自调整率,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76
将收敛于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77
无人机质量估计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78
将收敛到真实值m,无人机系统的状态变量将收敛至目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的有益效果至少如下:
本控制方法中的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使用κm可获得较快的无人机质量收敛速度,引入具有不同γ的自适应控制器的自适应质量估计可快速、准确、实时地求解出无人机所需的控制量,且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够估计质量的变化并实现稳定控制,控制器控制下的无人机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轨迹跟踪任务。所跟踪的李萨如图验证了所提出的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克服参数不确定性问题,有效、稳定、可靠地控制无人机跟踪时变轨迹。所设计的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质量自适应的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旋翼无人机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旋翼无人机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旋翼无人机结构三维视图。
图5为多旋翼无人机机体坐标系图。
图6为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轨迹跟踪性能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的机构为多旋翼无人机中的一种旋翼无人机结构。该结构为六旋翼无人机机构模型,该机构模型由多旋翼无人机螺旋桨1、无刷电机2、旋翼臂3与机身4组成,此种无人机机构模型是现有技术,在此对其具体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不做赘述。其中六个电机的输出合力以及合成旋转转矩构成多旋翼无人机的控制量u1~u4。而本发明的控制设计在于通过所设计的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求解无人机的控制量,从而控制无人机飞行,实现无人机的稳定控制。其中,图3和图4中的旋转箭头方向指示电机的旋转方向,而图示旋转方向顺时针与逆时针组合目的为实现电机转矩的相互抵消,实现稳定的转向控制。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通过图示步骤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机载的传感器获取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
步骤2、根据无人机物理参数的估计值,建立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和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坐标变换得到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
步骤3、根据所述状态方程,利用神经动力学设计方法,设计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并设计关于输出控制量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姿态角控制器、高度控制器和位置控制器;
步骤4、利用所述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通过所述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求解无人机输出控制量;
步骤5、将所述无人机输出控制量,经过动力学分配,传递给无人机电机调速器,以控制无人机运动。所述动力学分配指将求解得到4个控制量根据无人机机械结构以及电机数目,分配到每个电机上,计算需要多大的转速。
图5所示为多旋翼无人机所在的机体坐标系示意图。根据机体坐标系做出如下定义:
(1)、按照顺时针方向定义六旋翼无人机六个电机分别为①号到⑥号;
(2)、X轴沿①号旋翼臂方向,通过机体重心指向无人机前进方向;
(3)、Y轴沿②、③号旋翼臂的对称轴方向,通过机体重心指向无人机右侧运动方向;
(4)、Z轴垂直于六旋翼平面向上,通过机体重心指向无人机爬升方向;
(5)、俯仰角θ为机体X轴与大地水平面间所夹角度,设定向下为正;
(6)、横滚角ψ为机体Z轴与过机体X轴的大地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飞机向右时为正;
(6)、偏航角φ为机体X轴在大地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大地坐标系中X轴之间所夹角度,机头向左为正。
根据流程图的相关步骤,针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算法解析。首先,通过上述无人机姿态变量的定义,本发明利用四元素算法以及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实现利用多旋翼无人机上搭载的姿态传感器如陀螺仪与加速度计等,获取无人机的实时姿态数据θ,φ以及ψ,利用高度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获取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数据x,y和z。以上即为通过机载的传感器获取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
基于前面的物理模型分析过程,根据不同旋翼飞行器模型以及根据无人机物理参数的估计值,建立针对该飞行器的物理模型等式以及动力学方程,可以通过如下飞行器动力学建模步骤完成动力学分析:
首先,建立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其中地面坐标系和机体坐标系之间存在以下关系:RU=KRG,转换关系中,K为地面坐标系以及机体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变换矩阵,可以表示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91
其中,θ为俯仰角,φ为偏航角,ψ为横滚角;缩写Sp和Cp代表sin(p)和cos(p),缩写Sθ和Cθ分别代表sin(θ)和cos(θ),缩写Sψ和Cψ分别代表sin(ψ)和cos(ψ)。
其次,在速度层有如下关系: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92
其中v和s是对应于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的线性速度向量。x、y和z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位置变量。vX、vY、vZ是对应于地面坐标系RG的x、y、z三个轴上的速度变量,sX、sY、sZ是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中的x、y、z三个轴上的速度变量;
假设无人机低速飞行,地面坐标系RG和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角速度变换矩阵可忽略,则地面坐标系RG的角速度向量ω可写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93
其中,ωφ、ωθ、ωψ是地面坐标系RG的角速度向量ω中关于偏航角φ、俯仰角θ以及横滚角ψ的角速度。
再次,忽略无人机所受空气阻力作用,针对无人机系统可以建立无人机动力学模型: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94
其中,由于无人机的真实质量不确定,无人机质量估计值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95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96
是v对时间的导数,J为无人机的转动惯量矩阵,由无人机惯性矩Jx,Jy和Jz组成,而F=KT[0 0 FZ]T为无人机电机输出合力的轴向分力矢量,G=[0 0 mg]T为重力的轴向分力矢量,m表示无人机的真实质量,g表示无人机的重力加速度,T=[lFφ lFθ Tψ]T为无人机转动力矩矢量;Fφ和Fθ是偏航角φ和俯仰角θ的旋转力;Tψ是横滚角ψ的旋转扭矩;无人机的电机臂长度定义为l。
最后,根据上述动力学方程(1)和两个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变换,可得到具有无人机质量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097
的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写成如下形式: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01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02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03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04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05
u1:=FZ,u2:=Fφ,u3:=Fθ,u4:=Tψ.
式中,N1、N3、N5分别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位置变量x、y、z,N2、N4、N6是x、y、z对时间的导数,N7、N9、N11分别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偏航角φ、俯仰角θ以及横滚角ψ的角度变量,N8、N10、N12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偏航角φ、俯仰角θ以及横滚角ψ的对时间的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06
分别是N1、N2、N3、N4、N5、N6、N7、N8、N9、N10、N11、N12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07
分别是sinN11、sinN7、cosN11、cosN7、cosN9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08
是含有无人机质量估计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09
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参数,aθ、aφ、aψ、βφ、βθ、βψ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控制量由无人机电机的输出推力以及合成转矩构成,u1为无人机垂直上升方向上的合力,u2为偏航角方向合力,u3为俯仰角方向合力,u4为横滚角方向的合成转矩。
具体而言,步骤3中,根据步骤2所述状态方程,利用神经动力学设计方法,设计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和关于输出控制量u1~u4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姿态角控制器、高度控制器、位置控制器;再根据所设计的关于输出控制量u1~u4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姿态角控制器、高度控制器、位置控制器,针对具有不确定质量参数m的无人机模型,设计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自调整率。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状态方程,利用神经动力学设计方法,设计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具体包括:
根据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无人机每一个状态子系统都能够表述为一个二阶系统,为设计无人机控制器,考虑如下二阶系统: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
其中,N1为位置层的状态量,N2为速度层的状态量。如果偏差函数e1=N1-N1T满足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2
则N1收敛到目标值N1T,将e1及其时间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3
代入(4)可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4
显然,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5
在控制过程中不总成立,进一步定义偏差函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6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7
将e2及其时间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8
代入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9
可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0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1
是N1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2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3
的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4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5
的目标值,N1T是N1的目标值,N1、N2为系统(3)的状态变量,将(3)代入(6)可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6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7
则上述方程(7)可改写为au+b=0。
根据神经动力学控制器设计方法,令E=au+b,代入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8
可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19
式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20
表示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γ是用于调整收敛速度的常数参数,u是控制量,b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21
是参数b对时间的导数。
至此,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已经完成,获得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122
其中,所述设计关于输出控制量u1~u4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姿态角控制器、高度控制器、位置控制器,步骤具体包括:
1)设计姿态角控制器:状态方程(2)的姿态角度φ、θ和ψ的二阶子系统均满足控制器的设计要求。基于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8),无人机的姿态角控制器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1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2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3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4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5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6
式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7
是控制量u2、u3、u4对时间的导数,bφ、bθ、bψ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8
是参数bφ、bθ、bψ对时间的导数,N7T、N8T、N9T、N10T、N11T、N12T是N7、N8、N9、N10、N11、N12的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9
是目标值N7T、N8T、N9T、N10T、N11T、N12T对时间的导数;
使用所提出的姿态角控制器(9)-(11),姿态角φ、θ和ψ及它们的时间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10
将分别收敛到目标值φT、θT、ψT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11
使得无人机行驶时稳定在目标姿态角,而不会偏离目标值或发生振荡,保持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2)设计高度控制器:考虑状态方程(2)的高度控制部分,将控制值u1用作二阶子系统的输入值。同样,基于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8),得到以下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高度控制器,即: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12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213
上式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1
代表高度控制器,bZ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2
是参数bZ对时间的导数,N5T、N6T是N5、N6的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3
是目标值N5T、N6T对时间的导数。
利用提出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高度控制器(12),可将高度值z及其时间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4
收敛到目标值zT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5
使得无人机可以在高度目标值上稳定飞行,不会偏离目标值或发生振荡。
3)设计位置控制器:位置x和y可以通过俯仰角θ,偏航角φ来控制,设计以下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位置控制器,步骤具体包括:
首先,状态方程(2)的位置部分被重新写成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6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7
uX、uY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选择uX和uY作为状态方程(13)的输入值。基于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8),可得以下具有质量自适应位置控制器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8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9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10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11
通过使用控制器(15)和(16),输入值uX和uY将收敛到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12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13
使得位置变量不会偏离目标值或发生振荡,无人机可以在目标位置上稳定飞行。
其次,通过逆解法求解方程(14),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14
这意味着当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15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316
时,得到了理论目标状态变量N7T和N9T(姿态角控制器的目标值)。此外,位置x和y(即状态变量N1和N3)的控制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值N7T和N9T的选择。
因此,最终的位置控制器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
其中,uX、uY能在方程(15)和(16)中被解出。
式中,bX、bY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
分别是参数bX、bY对时间的导数,N1T、N2T、N3T、N4T分别是N1、N2、N3、N4的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3
分别是目标值N2T、N4T对时间的导数。
其中,所述根据设计的关于输出控制量u1~u4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姿态角控制器、高度控制器、位置控制器,针对具有不确定质量参数m的无人机模型,设计控制器的自调整率,具体包括:
x、y、z的控制器都含有质量参数m,但高度控制器与姿态角相互影响较小,用于设计质量参数的自适应控制比较合适。定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4
为未知的真实质量和估计质量之间的偏差和定义含有质量估计值的高度控制器的偏差函数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5
其中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6
是偏差函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7
的理论解(即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8
)。由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9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0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1
同理有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2
可得控制量u1的偏差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3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4
结合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5
可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6
根据关于偏差函数的定义可有偏差函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7
和偏差函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8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19
为N5与目标值N5T的差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0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1
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2
为N6与目标值N6T的差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3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4
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5
为控制量u1的偏差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6
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所设计的控制器的自调整率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7
其中参数γ,δ,κm需要满足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8
η1=1-δ2γκm/m,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29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30
对时间的导数,ε是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31
的上界限,即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432
若采用上述自调整率(19),如下正定李雅普诺夫函数Vm能够保证导数为负定,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51
其中,κm和δ为可调整的常量参数,eZ1为偏差函数。
正定李雅普诺夫函数Vm的时间导数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52
将(19)代入(21),得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53
即李雅普诺夫函数Vm的时间导数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54
负定。采用具有自调整率(19)的质量自适应的神经网络高度控制器(12),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55
将收敛于目标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56
无人机质量估计值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57
将收敛到真实值m,无人机系统的状态变量N5、N6将收敛到目标值N5T、N6T
图6显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跟踪图(Lissajous-Figure)的性能仿真图。
所跟踪的李萨如图方程为
Figure GDA0003084747480000158
由图6可以看出,无人机的目标轨迹和状态轨迹重合,验证了所提出的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克服参数不确定性问题,有效、稳定、可靠地控制无人机跟踪时变轨迹。
上述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姿态角控制器、高度控制器和位置控制器可以解决无人机控制的关于质量的不确定性问题,所设计的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质量自适应效果。根据上述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求解出的控制量u1~u4,针对不同飞行器的结构以及电机数目,经过动力学分配,传递给无人机电机调速器,完成电机控制量分配以及电机控制。本发明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可快速、准确、实时地求解出无人机所需的控制量,且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能够估计质量的变化并实现稳定控制,控制器控制下的无人机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轨迹跟踪任务。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机载的传感器获取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
根据无人机物理参数的估计值,建立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和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坐标变换得到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
根据所述状态方程,设计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并设计关于输出控制量的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姿态角控制器、高度控制器和位置控制器;
利用所述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通过所述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求解无人机输出控制量;
将求解得到的所述控制量,传递给无人机电机调速器,以控制无人机运动;
其中,所述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自调整率为: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1
其中参数γ,δ,κm需要满足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2
η1=1-δ2γκm/m,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3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4
对时间的导数,ε是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5
的上界限,即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6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7
表示自调整率,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8
是实际质量与估计质量之间的误差,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9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10
eZ2为偏差函数,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111
eZ2=N6-N6T+γ(N5-N5T),bZ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N5、N6是状态变量,N5T、N6T分别是N5、N6的目标值,u1为控制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机载的传感器获取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实时运行数据,具体包括:
通过机载的陀螺仪以及加速度计获取无人机的实时姿态数据俯仰角θ、偏航角φ以及横滚角ψ,通过机载的高度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获取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数据x、y和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无人机物理参数的估计值,建立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和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坐标变换得到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具体包括:
首先,建立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其中地面坐标系RG和机体坐标系RU之间存在以下转换关系:RU=KRG,转换关系中,K为地面坐标系RG以及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旋转变换矩阵,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21
其中,θ为俯仰角,φ为偏航角,ψ为横滚角;缩写Sp和Cp分别代表sin(p)和cos(p),缩写Sθ和Cθ分别代表sin(θ)和cos(θ),缩写Sψ和Cψ分别代表sin(ψ)和cos(ψ),
其次,在速度层有如下关系: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22
其中v和s分别是对应于地面坐标系RG以及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的线性速度向量,x、y和z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位置变量,vX、vY、vZ是对应于地面坐标系RG的x、y、z三个轴上的速度变量,sX、sY、sZ是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中的x、y、z三个轴上的速度变量;
假设无人机低速飞行,地面坐标系RG和无人机机体坐标系RU之间的角速度变换矩阵可忽略,则地面坐标系RG的角速度向量ω可写为: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23
其中,ωφ、ωθ、ωψ是地面坐标系RG的角速度向量ω中关于偏航角Φ、俯仰角θ以及横滚角ψ的角速度;
再次,忽略无人机所受空气阻力作用,针对无人机系统可以建立所述无人机动力学模型: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24
其中,由于无人机的真实质量不确定,无人机质量估计值为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25
是υ对时间的导数,J为无人机的转动惯量矩阵,由无人机惯性矩Jx,Jy和Jz组成,而F=KT[0 0 FZ]T为无人机电机输出合力的轴向分力矢量,FZ为无人机电机输出合力在机体坐标系上z轴的轴向分力,G=[00 mg]T为重力的轴向分力矢量,m表示无人机的真实质量,g表示无人机的重力加速度,T=[lFφ lFθ Tψ]T为无人机转动力矩矢量,Fφ和Fθ是偏航角φ和俯仰角θ的旋转力,Tψ是横滚角ψ的旋转扭矩,无人机的电机臂长度定义为l;
最后,根据上述动力学方程(1)和两个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变换,得到具有无人机质量的估计值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26
的无人机系统的状态方程,写成如下形式: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2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3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4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5
u1:=FZ,u2:=Fφ,u3:=Fθ,u4:=Tψ
式中,N1、N3、N5分别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位置变量x、y、z,N2、N4、N6是x、y、z对时间的导数,N7、N9、N11分别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偏航角φ、俯仰角θ以及横滚角ψ的角度变量,N8、N10、N12是地面坐标系RG中无人机的偏航角φ、俯仰角θ以及横滚角ψ的对时间的导数,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6
分别是N1、N2、N3、N4、N5、N6、N7、N8、N9、N10、N11、N12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7
分别是sin N11、sin N7、cos N11、cos N7、cos N9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8
是含有无人机质量估计值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9
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参数,aθ、aφ、aψ、βφ、βθ、βψ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控制量由无人机电机的输出推力以及合成转矩构成,u1为无人机垂直上升方向上的合力,u2为偏航角方向合力,u3为俯仰角方向合力,u4为横滚角方向的合成转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状态方程,设计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具体包括:
无人机每一个状态子系统都能够表述为一个二阶系统,为设计无人机控制器,考虑如下二阶系统: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310
其中,N1为位置层的状态量,N2为速度层的状态量,a、β是无人机控制系统参数,如果偏差函数e1=N1-N1T满足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
则N1收敛到目标值N1T,将e1及其时间导数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2
代入(4)可得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3
显然,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4
在控制过程中不总成立,进一步定义偏差函数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5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6
将e2及其时间导数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7
代入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8
可得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9
其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0
是N1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1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2
的目标值,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3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4
的目标值,N1T是N1的目标值,N1、N2为系统(3)的状态变量,将(3)代入(6)可得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5
其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6
则上述方程(7)可改写为au+b=0,
根据神经动力学控制器设计方法,令E=au+b,代入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7
可得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8
式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19
表示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γ是用于调整收敛速度的常数参数,u是控制量,b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20
是参数b对时间的导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角控制器为: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21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22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423
其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1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2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3
式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4
是控制量u2、u3、u4对时间的导数,bφ、bθ、bψ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5
是参数bφ、bθ、bψ对时间的导数,N7T、N8T、N9T、N10T、N11T、N12T是N7、N8、N9、N10、N11、N12的目标值,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6
是目标值N7T、N8T、N9T、N10T、N11T、N12T对时间的导数;
使用所提出的姿态角控制器(9)-(11),姿态角φ、θ和ψ及它们的时间导数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7
将分别收敛至目标值φT、θT、ψT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控制器为: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9
其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10
利用所述高度控制器将高度值z及其时间导数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11
分别收敛到目标值zT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12
上式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13
代表高度控制器,bZ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14
是参数bZ对时间的导数,N5T、N6T是N5、N6的目标值,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15
是目标值N5T、N6T对时间的导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器通过以下步骤设计得到:
首先,将状态方程(2)的位置部分重新写成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516
其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1
上式中,uX、uY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选择uX和uY作为状态方程(13)的输入值,根据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控制器(8),可得以下具有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位置控制器: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2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3
其中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4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5
通过位置控制器(15)和(16),输入值uX和uY将收敛到目标值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6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7
其次,通过逆解法求解方程(14),有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8
意味着当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9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10
时,得到理论目标状态变量N7T和N9T,即姿态角控制器的目标值,此外,位置x和y即状态变量N1和N3的控制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值N7T和N9T的选择,因此,最终的位置控制器为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11
其中,uX、uY通过方程(15)和(16)解出;
式中,bX、bY是为简化形式而设定的参数,无特殊物理意义,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12
分别是参数bX、bY对时间的导数,N1T、N2T、N3T、N4T分别是N1、N2、N3、N4的目标值,
Figure FDA00030847474700000613
分别是目标值N2T、N4T对时间的导数。
CN202010753738.0A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857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738.0A CN111857171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738.0A CN111857171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171A CN111857171A (zh) 2020-10-30
CN111857171B true CN111857171B (zh) 2021-09-21

Family

ID=72945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3738.0A Active CN111857171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7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9215B (zh) * 2021-03-17 2022-02-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旋翼无人机位置抗气流干扰能力量化评估与测试系统
CN113359440B (zh) * 2021-05-24 2023-06-20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多层积分神经动力学的多旋翼无人机控制器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9199B1 (ko) * 2011-12-26 2013-11-14 한국항공우주산업 주식회사 신경회로망을 이용하여 구동기의 비선형성에 따른 제어 성능의 저하를 개선하는 제어 장치
CN103365296B (zh) * 2013-06-29 2015-12-09 天津大学 一种四旋翼无人飞行器非线性输出反馈飞行控制方法
CN103809598B (zh) * 2014-03-12 2016-08-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三层品字形多色降落坪的旋翼无人机自主起降系统
CN106155076B (zh) * 2016-08-23 2019-04-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稳定飞行控制方法
CN107247464B (zh) * 2017-06-23 2019-07-09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状态受限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368091B (zh) * 2017-08-02 2019-08-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有限时间神经动力学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稳定飞行控制方法
CN107957730B (zh) * 2017-11-01 2020-02-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无人飞行器稳定飞行控制方法
CN108638068B (zh) * 2018-05-18 2020-11-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携带冗余度机械臂的飞行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CN108942924B (zh) * 2018-06-25 2021-07-13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模型不确定性机械臂运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171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7730B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稳定飞行控制方法
CN111766899B (zh)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四旋翼无人机集群抗干扰编队控制方法
Zuo et al. Augmented L 1 adaptive tracking control of quad-rotor unmanned aircrafts
Sabatino Quadrotor control: modeling, nonlinearcontro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mari et al. Nonlinear control of VTOL UAVs incorporating flapping dynamics
Bouadi et al. Sliding mode control based on backstepping approach for an UAV type-quadrotor
Madani et al. Backstepping control for a quadrotor helicopter
Voos Nonlinear state-dependent Riccati equation control of a quadrotor UAV
Madani et al. Backstepping control with exact 2-sliding mode estimation for a quad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8873929B (zh) 一种固定翼飞机自主着舰方法及系统
CN107491083B (zh) 一种基于饱和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四旋翼自主着船方法
CN111026146B (zh) 一种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方法
CN111857171B (zh) 一种基于质量自适应多层神经网络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CN112558621A (zh) 一种基于解耦控制的飞行机械臂系统
CN110703603B (zh) 一种无人机多层递归收敛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CN107678442B (zh) 一种基于双模型下的四旋翼自主着船控制方法
CN114237270B (zh) 一种考虑输入饱和的无人直升机跟踪控制方法
Pollini et al. Simulation and robust backstepping control of a quadrotor aircraft
CN113110593B (zh) 基于虚拟结构和估计信息传输的飞行编队协同自适应控制方法
Watanabe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nonlinear dynamics of a powered paraglider
Tahar et al. Control of an under-actuated x4-flyer using integral backstepping controller
Mokhtari et 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 small coaxial rotorcraft UAV
Yang et al. A decentralised control strategy for formation fligh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Kumar et al. Position and attitude control by rotor tilt and rotor speed synchronization for single axis tilting-rotor quadcopter
CN114489094A (zh) 一种基于加速度反馈增强的旋翼无人机抗风扰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