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6750B - 鼻托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鼻托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6750B
CN111856750B CN201910435984.9A CN201910435984A CN111856750B CN 111856750 B CN111856750 B CN 111856750B CN 201910435984 A CN201910435984 A CN 201910435984A CN 111856750 B CN111856750 B CN 111856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nose pad
sliding
sliding channel
n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59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6750A (zh
Inventor
李阔阔
林益邦
杨林林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0/0855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02161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6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6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6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6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5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with movable elements
    • G02B2027/015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with movable elements with adjustable nose p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鼻托组件,包括基座、盖板、连接件及鼻托。盖板固定于基座,并与基座共同形成滑动通道。盖板或基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至少两个限位槽连通滑动通道,并沿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布。连接件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鼻托连接固定端。固定端位于滑动通道外侧。活动端滑动安装于滑动通道且部分嵌入限位槽。活动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于滑动通道中滑动以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上述鼻托组件的鼻托位置可调。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Description

鼻托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托组件及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头戴式显示设备(head mount display,HMD)通过向用户眼睛发送光学信号,可以实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及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不同效果。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镜框、两个镜腿、两个显示模组及鼻托。两个镜腿分别固定于镜框的两端。两个显示模组彼此间隔地安装于镜框。鼻托安装于镜框且位于两个显示模组之间。由于不同用户的鼻梁尺寸不同,传统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鼻托由于其位置固定、难以实现兼容,导致很多用户在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时感受到鼻托位置不当,会顶到脸部或者压迫鼻孔影响呼吸,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鼻托位置可调的鼻托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鼻托组件。鼻托组件可以应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鼻托组件包括基座、盖板、连接件及鼻托。基座用于固定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镜架,且位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两个显示模组之间。盖板固定于基座,并与基座共同形成滑动通道。盖板或基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至少两个限位槽连通滑动通道,并沿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布。连接件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鼻托连接固定端。固定端位于滑动通道外侧。活动端滑动安装于滑动通道且部分嵌入限位槽。活动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于滑动通道中滑动以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活动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于滑动通道中滑动以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活动端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时,连接件和鼻托相对基座停留于不同的位置,因此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鼻托相对基座移动,以调节鼻托与镜架之间的间距,使得用户瞳孔能够更好地正对显示模组的镜片或镜片组件的中心,从而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故而,鼻托组件能够满足不同鼻梁高挺程度的用户的佩戴需求,且操作简单,从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活动端伸入滑动通道的方向平行于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盖板固定于基座所形成的滑动通道具有开口,连接件的活动端通过滑动通道的开口伸入滑动通道内部。滑动通道的开口位于滑动通道的下侧,为滑动通道的末端位置。此时,滑动通道的开口面积较小,连接件的活动端不易脱离滑动通道,并且也能够较为容易地设置防止连接件脱落的止位结构,使得鼻托组件的可靠性较高。此外,外界粉尘、颗粒等,也不易经滑动通道的开口进入滑动通道内部,使得滑动通道可以保持较高的清洁度,从而保证连接件的活动端受力时能够在滑动通道中顺畅地移动,使得鼻托组件的可靠性较高。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和固定于基座主体的固定肋。盖板包括盖板主体和固定于盖板主体的固定臂。基座主体与盖板主体相对设置。滑动通道位于基座主体与盖板主体之间。固定肋与固定臂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滑动通道位于固定肋内侧且位于固定臂内侧。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固定肋和固定臂之间形成扣合结构。此时,固定肋与固定臂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如鼻托组件需要更换配件或维护时,拆下盖板即可取出连接件和鼻托,拆装便捷,难度低。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连接基座及固定于连接基座的连接主体。连接基座位于固定端。鼻托安装于连接基座。连接主体自固定端延伸至活动端。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主体用于与盖板及基座相配合。连接主体可以通过组装方式与连接基座相固定,也可以与连接基座一体成型。鼻托采用柔性材料时,可以通过组装方式与连接基座相固定。鼻托采用刚性材料时,可以通过组装方式与连接基座相固定,也可以与连接基座一体成型。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主体包括滑动柱和弹性臂。滑动柱固定于连接基座且自固定端延伸至活动端。滑动柱于活动端的一侧设有通孔。弹性臂位于通孔。弹性臂包括第一端和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一端连接滑动柱。第二端设有限位块。滑动柱和弹性臂滑动安装于滑动通道,且限位块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限位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弹性臂的第一端连接滑动柱,限位块设于弹性臂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因此弹性臂发生较小形变时,限位块即可具有较大距离的移动。此时,用户对鼻托或连接件施加较小的外力时,限位块即可脱离初始位置对应的限位槽、进而在后续过程中顺利嵌入另一个限位槽,故而鼻托组件的鼻托位置的上下调节容易实现,用户体验更佳。
其中,滑动柱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以降低滑动柱相对滑动通道滑动时的阻力,使得鼻托组件的鼻托位置的上下调节更易实现,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限位块的凸起表面可以为光滑的表面,例如半球形面等,以使限位块在受到外力时,能够顺利滑入限位槽、或者自限位槽脱离,且在相对滑动通道移动时,与滑动通道的壁面之间的阻力较小。
其中,弹性臂的厚度小于滑动柱的厚度。此时,弹性臂的厚度较小,弹性臂的形变难度较小,使得鼻托组件的鼻托位置的上下调节更易实现,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弹性臂能够利用通孔空间发生形变,从而无需在鼻托组件的其他部件中预留额外的空间用于允许弹性臂发生形变,故而有利于鼻托组件的小型化。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主体还包括止位块。止位块固定在滑动柱于活动端的端部。盖板或基座设有止位面。止位面的朝向与活动端伸入滑动通道的方向相同。止位块于止位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止位面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止位块于止位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止位面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因此止位块随滑动柱下滑至预定位置时,止位块抵持止位面,止位面能够阻止止位块继续下移,从而防止连接件脱离滑动通道,以避免鼻托意外脱落,使得鼻托组件的可靠性较强。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止位块的凸起方向与限位块的凸起方向相反。止位面设于盖板和基座中未设置至少两个限位槽的一者中。由于止位块的凸起方向与限位块的凸起方向相反,止位块向设有止位面的部件凸起,限位块向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的部件凸起,故而将止位面设于盖板和基座中未设置至少两个限位槽的一者中。此时,止位块和限位块能够充分利用连接主体两侧的空间。其他实施例中,止位块的凸起方向与限位块的凸起方向相同时,至少两个限位槽和止位面可以同时设于盖板或基座。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主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长臂。弹性长臂固定于连接基座且自固定端延伸至活动端。弹性长臂远离连接基座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弹性长臂滑动安装于滑动通道,且限位凸起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限位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限位凸起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于滑动通道中滑动以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限位凸起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时,连接件和鼻托相对基座停留于不同的位置,因此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鼻托相对基座移动,以调节鼻托与镜架之间的间距,使得鼻托组件能够满足不同鼻梁高挺程度的用户的佩戴需求,且操作简单,从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弹性长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长臂彼此间隔设置,且两个弹性长臂上的限位凸起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凸起。至少两个限位槽分为两组。两组限位槽背对背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反。两个弹性长臂上的限位凸起分别嵌入位于不同组的两个限位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与盖板之间形成两组限位结构,连接件和鼻托处于停留状态时的位置更为牢固,鼻托组件能够更好地支撑镜架,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滑动通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两组限位槽分别连通滑动通道的第一部分和滑动通道的第二部分。两个弹性长臂远离连接基座的一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滑动通道的第一部分和滑动通道的第二部分。
可选的,滑动通道的开口位于滑动通道的下侧。固定肋靠近滑动通道的开口的端部处设有止位凸起。止位凸起用于缩小滑动通道的开口面积,以防止连接件的活动端意外脱离滑动通道,使得鼻托组件的可靠性更高。其中,限位槽与止位凸起错开排布。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盖板或基座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滑动通道彼此间隔设置,且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相同。鼻托组件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柱固定于连接基座。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与弹性长臂的延伸方向相同。导向柱滑动安装于导向槽中。此时,导向柱与导向槽的导向配合结构,能够更好地引导连接件滑动,使得连接件的活动端沿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滑动,使得鼻托组件的鼻托位置的调整更为顺利和精确。
其中,导向柱可以位于两个弹性长臂之间。导向槽位于滑动通道的第一部分与滑动通道的第二部分之间。此时,导向柱与导向槽的导向配合结构对连接件的导向作用更为平稳。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鼻托一体成型。鼻托包括两个抵持部和连接在两个抵持部之间的连接部。两个抵持部对称设置。连接部连接连接基座。两个抵持部用于在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时,接触用户鼻梁。其中,鼻托采用刚性材料,使得用户通过鼻托组件对镜架的支撑更为稳定,从而降低发生因镜架移动导致用户观看体验不佳的风险,保证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使用体验。其中,两个抵持部的朝向彼此的一侧可以设置缓冲件,以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连接基座具有两个连接孔和两组调节槽。各组调节槽中的至少两个调节槽彼此间隔排布且排布路径呈弧形。鼻托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两个连接杆以及两个鼻托垫。两个第一固定件分别穿过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并伸入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杆的中部分别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位于不同组的两个调节槽中。两个鼻托垫分别安装于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连接杆的中部嵌入不同的调节槽中时,连接杆安装鼻托垫的一端绕第一固定件转动,鼻托垫的位置随之移动。故而,鼻托组件能够通过调节两个连接杆所嵌入的调节槽,使两个鼻托垫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以使不同鼻梁宽度的用户均可以调整鼻托垫到合适的位置,用户瞳孔能够更好地正对显示模组的镜片或镜片组件的中心,并且调节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连接基座包括两个调距阻尼。每个调距阻尼均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且活动部能够相对固定部沿预定方向移动。两个连接孔分别设于两个调距阻尼的活动部。每个连接孔的轴线方向均平行于预定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连接杆的中部所安装的调节槽时,可以对连接杆连接件施力,使得连接杆带动第一固定件和调距阻尼的活动部相对调距阻尼的固定部移动,使得连接杆的中部得以脱离初始安装的调节槽,而移动至其他调节槽并安装。鼻托组件通过设置调节阻尼,使得鼻托无需拆卸下来,即可实现两个鼻托垫之间的间距的调整,调节方便,用户体验较佳。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镜架、两个显示模组及上述任一项的鼻托组件。两个显示模组彼此间隔地安装于镜架。两个显示模组用于在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时,分别向用户的左眼和右眼发送光学信号。鼻托组件的基座固定于镜架,且位于两个显示模组之间。鼻托组件用于在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时,接触用户的鼻梁,使得用户能够通过鼻梁支撑镜架。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鼻托组件可以调整鼻托位置,因此头戴式显示设备能够适用于不同鼻梁尺寸的用户,适用范围广,且佩戴体验较佳。
其中,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是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及混合现实设备。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是头盔结构、眼镜结构、耳罩结构等。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鼻托组件。该鼻托组件可适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鼻托组件包括连接基座和鼻托。连接基座用于固定至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镜架中,且位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两个显示模组之间。连接基座具有两个连接孔和两组调节槽。各组调节槽中的至少两个调节槽彼此间隔排布且排布路径呈弧形。鼻托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两个连接杆以及两个鼻托垫。两个第一固定件分别穿过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并伸入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杆的中部分别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位于不同组的两个调节槽中。两个鼻托垫分别安装于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连接杆的中部嵌入不同的调节槽中时,连接杆安装鼻托垫的一端绕第一固定件转动,鼻托垫的位置随之移动。故而,鼻托组件能够通过调节两个连接杆所嵌入的调节槽,使两个鼻托垫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以使不同鼻梁宽度的用户均可以调整鼻托垫到合适的位置,用户瞳孔能够更好地正对显示模组的镜片或镜片组件的中心,并且调节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连接基座包括两个调距阻尼。每个调距阻尼均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且活动部能够相对固定部沿预定方向移动。两个连接孔分别设于两个调距阻尼的活动部。每个连接孔的轴线方向均平行于预定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连接杆的中部所安装的调节槽时,可以对连接杆连接件施力,使得连接杆带动第一固定件和调距阻尼的活动部相对调距阻尼的固定部移动,使得连接杆的中部得以脱离初始安装的调节槽,而移动至其他调节槽并安装。鼻托组件通过设置调节阻尼,使得鼻托无需拆卸下来,即可实现两个鼻托垫之间的间距的调整,调节方便,用户体验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鼻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鼻托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鼻托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鼻托组件的连接件和鼻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鼻托组件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鼻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鼻托组件的分解图;
图10是图9所示鼻托组件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所示鼻托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鼻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鼻托组件的分解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在第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及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设备。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可以是头盔结构、眼镜结构、耳罩结构等。本申请实施例以增强显示眼镜为例进行说明。
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包括镜架10、两个显示模组20及鼻托组件30。两个显示模组20彼此间隔地安装于镜架10。镜架10用于承载两个显示模组20,还用于在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固定于用户头部。显示模组20用于向用户眼睛发送光学信号。两个显示模组20用于在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分别向用户的左眼和右眼发送光学信号。鼻托组件30固定于镜架10,且位于两个显示模组20之间。鼻托组件30用于在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接触用户的鼻梁,使得用户能够通过鼻梁支撑镜架10。
其中,两个显示模组20可以用于显示相同的画面,也可以用于显示不同的画面。两个显示模组20用于显示不同的画面时,用户能够观看具有深度信息的3D图像。每个显示模组20均包括镜片或镜片组件。至少一个显示模组20还包括主动发送显示图像光学信号的显示部件,显示部件发送的显示图像光学信号经镜片或镜片组件进入用户眼睛。一种示例中,两个显示模组20均包括显示部件,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实现图像画面显示。另一种示例中,两个显示模组20共用一个显示部件,该显示部件包括两个显示区,两个显示区分别向两个显示模组20的镜片或镜片组件发送显示图像光学信号。再一种示例中,一个显示模组20包括显示部件,另一个显示模组20不包括显示部件,外部光线经镜片或镜片组件进入用户眼睛,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实现图像画面显示和环境背景显示。再一种示例中,两个显示模组20均包括显示部件,同时允许外部光线经镜片或镜片组件进入用户眼睛,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实现图像画面显示和环境背景显示。
在本申请中,镜架1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实施例,例如:
一种示例中,如图1所示,镜架10包括镜框101和两个镜腿102。两个镜腿102分别安装于镜框101的两个端部。两个镜腿102可以转动连接镜框101。此时,在需要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两个镜腿102可以相对镜框101打开。在不需要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两个镜腿102可以相对镜框101折叠,以方便携带和收纳。两个镜腿102用于在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搭设于用户的耳部。两个显示模组20彼此间隔地安装于镜框101的两个端部之间。鼻托组件30安装于镜框101的中部。
另一种示例中,镜架10包括镜框和固定带。固定带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于镜框的两个端部。固定带可以为可伸缩带,以方便用户佩戴或取下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固定带可以为柔性带、弹性带、刚性带、或者前述三者中的两者或三者的组合带。
再一种示例中,镜架10包括镜框和两个耳罩。两个耳罩分别安装于镜框的两个端部。两个耳罩用于在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与用户的耳部接触并固定。两个耳罩还可用于发出声音信号。
可以理解的,上述示例只是示意性地描述了镜架10的几种可能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的镜架10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说明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定义两个显示模组20的连线所在方向为第一方向X,垂直于显示模组20的显示面的方向为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方向为第三方向Z。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第一方向X与用户的左右方向对应,第二方向Y与用户的前后方向对应,第三方向Z与用户的上下方向相对应。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是参考附图的方向,使用方向用词是为了较为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元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2是图1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的鼻托组件30的结构示意图。
鼻托组件30包括基座1、盖板2、连接件3及鼻托4。鼻托组件30的基座1固定于镜架10,且位于两个显示模组20之间。基座1固定于镜框101的中部。盖板2固定于基座1。连接件3一端与鼻托4连接,连接件3的另一端沿第三方向Z伸入盖板2与基座1之间。其中,基座1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固定于镜架10,也可以与镜架10一体成型。
其中,如图2所示,鼻托组件30可以为对称结构,且其对称中心面(图中未示出)平行于第三方向Z。也即,鼻托组件30左右对称设置,此时,鼻托组件30的加工成本较低、并且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的佩戴体验较佳。当然,其他实施例中,鼻托组件30也可以是非对称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参阅图3,图3是图2所示鼻托组件30的分解图。
可选的,基座1包括基座主体11和固定于基座主体11的固定肋12。基座主体1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111和第二面112。第一面111和第二面112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间隔排布。基座主体11还包括连接在第一面111和第二面112之间的第三面113。其中,第三面113可以为基座主体11的下侧表面。基座主体11设有凹陷槽114。凹陷槽114自第一面111向靠近第二面112的方向凹陷。凹陷槽114延伸至第三面113。换言之,凹陷槽114在第一面111形成第一开口,且在第三面113形成第二开口。
一种示例中,固定肋12固定于凹陷槽114的底壁1141。凹陷槽114的底壁1141朝向第一面111。凹陷槽114的底壁1141可以平行于第一面111。固定肋12包括相背设置的固定面121和开放面122。固定肋12的固定面121与凹陷槽114的底壁1141连接。固定肋12的开放面122可以与第一面111齐平。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肋12的开放面122也可以相对第一面111更靠近第二面112,此时固定肋12的开放面122相对第一面111凹陷。或者,固定肋12的开放面122也可以相对第一面111远离第二面112,此时固定肋12的开放面122相对第一面111凸起。
一种示例中,固定肋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肋12沿第一方向X间隔排布于凹陷槽114。两个固定肋12的上端面123连接凹陷槽114的上侧壁1142。两个固定肋12的下端面124向靠近第二开口的方向延伸,也即向靠近第三面113的方向延伸。位于左侧的固定肋12与凹陷槽114的左侧壁1143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145。两个固定肋1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1146。位于右侧的固定肋12与凹陷槽114的右侧壁之间形成第三间隙1147。第一间隙1145、第二间隙1146以及第三间隙1147均为凹陷槽114的一部分。其中,两个固定肋12的下端面124可以与第三面113齐平。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固定肋12的下端面124也可以相对第三面113凸出或凹陷。
一种示例中,基座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固定肋12与基座主体11一体成型。或者,基座1也可以通过组装形成一体结构。例如,固定肋12可通过组装方式固定于基座主体11。基座1可以采用刚性的、轻质的材料。例如,基座1可以采用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
一种示例中,基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13。至少两个限位槽13可以自凹陷槽114的底壁1141向靠近第二面112的方向凹陷。也即,至少两个限位槽13的开口位于凹陷槽114的底壁1141。至少两个限位槽13的开口的周缘倒角处理。至少两个限位槽13连通第二间隙1146。至少两个限位槽13彼此间隔地依次排布。
可选的,如图3所示,盖板2包括盖板主体21和固定于盖板主体21的固定臂22。固定臂22固定于盖板主体21的周边位置。盖板主体21大致呈板状。本实施例中,固定臂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臂22相对地固定于盖板主体21的两侧。
一种示例中,盖板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固定臂22与盖板主体21一体成型。或者,盖板2也可以通过组装形成一体结构。例如,固定臂22可通过组装方式固定于盖板主体21。盖板2可以采用刚性的、轻质的材料。例如,盖板2可以采用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
可选的,如图3所示,连接件3包括固定端31和活动端32。固定端31和活动端32为连接件3的两个端部。固定端31远离活动端32设置。鼻托4连接连接件3的固定端31。一种示例中,连接件3可以采用刚性的、轻质的材料。例如,连接件3可以采用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一种示例中,鼻托4可以采用橡胶材料或塑胶材料,使得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的佩戴体验较佳。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图4是图2所示鼻托组件3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是图2所示鼻托组件30沿其对称中心面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盖板2固定于基座1,并与基座1共同形成滑动通道5。一种示例中,盖板2能够沿第二方向Y固定于基座1。基座1的第二间隙1146被盖板2覆盖,而形成滑动通道5。基座主体11与盖板主体21相对设置。固定肋12与固定臂22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此时,滑动通道5位于基座主体11与盖板主体21之间。滑动通道5还位于固定肋12内侧且位于固定臂22内侧。其中,两个固定臂22可分别伸入第一间隙1145和第三间隙1147。盖板主体21可以接触固定肋12的开放面122和基座主体11的第一面111。至少两个限位槽13连通第二间隙1146,也即至少两个限位槽13连通滑动通道5。其中,至少两个限位槽13沿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布。
连接件3的固定端31位于滑动通道5外侧。连接固定端31的鼻托4同样位于滑动通道5外侧。连接件3的活动端32滑动安装于滑动通道5且部分嵌入限位槽13。本申请中,部件A滑动安装于部件B,是指部件A安装于部件B且能够相对部件B滑动。活动端3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于滑动通道5中滑动以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13。由于至少两个限位槽13沿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布,因此活动端32在滑动通道5中沿滑动方向滑动时,活动端32能够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13,也即活动端32用于嵌入限位槽13的部分可以脱离一个限位槽13、而移动并嵌入另一个限位槽1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活动端3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于滑动通道5中滑动以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13,活动端32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13时,连接件3和鼻托4相对基座1停留于不同的位置,因此连接件3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鼻托4相对基座1移动,以调节鼻托4与镜架10(参阅图1)之间的间距,使得用户瞳孔能够更好地正对显示模组20的镜片或镜片组件的中心,从而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故而,鼻托组件30能够满足不同鼻梁高挺程度的用户的佩戴需求,且操作简单,从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示例中,第二间隙1146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三方向Z。此时,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Z,即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为上下方向。至少两个限位槽13的排布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Z,即至少两个限位槽13在上下方向上排布。故而,鼻托4能够上下调节位置,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升使用体验。
其中,限位槽13的数量对应于调节级数,相邻两个限位槽13之间的间距对应于各级的调节距离。第一实施例中,限位槽13的数量为三个,则鼻托4可以作上下三级调节。三个限位槽13等间距排布,则鼻托4上下调节时,等间距移动。相邻两个限位槽13之间的间距为S,则鼻托4的总调节高度为2S。例如,S可以在2.5毫米至5毫米范围内(例如3毫米),则鼻托4的总调节高度在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此时,鼻托组件30通过控制鼻托4的总调节高度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控制用户瞳孔到镜片或镜片组件的距离(也称为eye relief)处于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显示模组20(参阅图1)的显示效果,使得用户使用体验较佳。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槽13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以上。至少两个限位槽13也可以不等间距排布。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一种示例中,活动端32伸入滑动通道5的方向平行于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具体的,盖板2固定于基座1所形成的滑动通道5具有开口,连接件3的活动端32通过滑动通道5的开口伸入滑动通道5内部。滑动通道5的开口为凹陷槽114的第二开口的一部分。也即滑动通道5的开口位于滑动通道5的下侧,为滑动通道5的末端位置。此时,滑动通道5的开口面积较小,连接件3的活动端32不易脱离滑动通道5,并且也能够较为容易地设置防止连接件3脱落的止位结构(后文将具体描述),使得鼻托组件30的可靠性较高。此外,外界粉尘、颗粒等,也不易经滑动通道5的开口进入滑动通道5内部,使得滑动通道5可以保持较高的清洁度,从而保证连接件3的活动端32受力时能够在滑动通道5中顺畅地移动,使得鼻托组件30的可靠性较高。
其中,本实施例通过在基座主体11上设置凹陷槽114,使固定肋12和固定臂22位于凹陷槽114,使得盖板2和基座1部分复用在第二方向Y上的空间,鼻托组件30在第二方向Y上的整体厚度较小,有利于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其他实施例中,基座主体11上也可以不设置凹陷槽,第一面111为平整面,固定肋12直接凸设于基座主体11的第一面111。
其中,本实施例的基座1可以嵌入镜架10,从而与镜架10复用第二方向Y上的空间,因此基座1允许有较大厚度。此时,在基座1上设置至少两个限位槽13的加工难度较低,且至少两个限位槽13的结构强度较大,能够有效支撑连接件3的活动端32的嵌入部分。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限位槽可以设于盖板2。例如,盖板2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至少两个限位槽连通滑动通道5。至少两个限位槽设于盖板主体21,且位于固定臂22内侧。其中,为降低盖板2在第二方向Y上的厚度,限位槽也可以为体现为通孔结构。
其中,本实施例的固定肋12和固定臂2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固定肋12和两个固定臂22组装后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配合结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肋12和固定臂22的数量及结构也可以有其他设计方案,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图5是图3所示鼻托组件30的连接件3和鼻托4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连接件3包括连接基座33及固定于连接基座33的连接主体34。连接基座33位于固定端31。鼻托4安装于连接基座33。连接主体34自固定端31延伸至活动端3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主体34用于与盖板2及基座1相配合。连接主体34可以通过组装方式与连接基座33相固定,也可以与连接基座33一体成型。鼻托4采用柔性材料时,可以通过组装方式与连接基座33相固定。鼻托4采用刚性材料时,可以通过组装方式与连接基座33相固定,也可以与连接基座33一体成型。
一种示例中,鼻托4一体成型。鼻托4包括两个抵持部41和连接在两个抵持部41之间的连接部42。两个抵持部41对称设置,连接部42连接于连接基座33。两个抵持部41用于在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接触用户鼻梁。其中,鼻托4采用刚性材料,使得用户通过鼻托组件30对镜架10(参阅图1)的支撑更为稳定,从而降低发生因镜架10移动导致用户观看体验不佳的风险,保证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的使用体验。其中,两个抵持部41的朝向彼此的一侧可以设置缓冲件,以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
一种示例中,连接主体34包括滑动柱341和弹性臂342。滑动柱341固定于连接基座33且自固定端31延伸至活动端32。本实施例中,滑动柱34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本实施例中为第三方向Z),以降低滑动柱341相对滑动通道5滑动时的阻力,使得鼻托组件30的鼻托4位置的上下调节更易实现,提升用户体验。
滑动柱34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滑动面3411和第二滑动面3412。滑动柱341于活动端32的一侧设有通孔3413。该通孔3413自第一滑动面3411贯穿至第二滑动面3412。其中,该通孔3413可以为长条孔或矩形孔。弹性臂342位于通孔3413。弹性臂342包括第一端3421和远离第一端3421的第二端3422。第一端3421连接滑动柱341。第二端3422设有限位块3423。限位块3423设置于第二端3422靠近第二滑动面3412的一侧,且相对第二滑动面3412凸出。限位块3423的凸起表面可以为光滑的表面,例如半球形面等,以使限位块3423在受到外力时,能够顺利滑入限位槽13、或者自限位槽13脱离,且在相对滑动通道5移动时,与滑动通道5的壁面之间的阻力较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鼻托4或连接件3未受到大于一定值的外力时(例如正常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的环境中),连接件3的活动端32与设有限位槽的基座1(或者盖板2)之间保持嵌合关系,鼻托4及连接件3相对基座1固定,使得用户鼻梁能够通过鼻托组件30稳定支撑镜架10,以保证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正常使用。当鼻托4或连接件3受到大于一定值的外力时(例如用户用手施加外力的环境中),连接件3的活动端32中用于嵌入限位槽的部分脱离原限位槽,而在滑动通道5中滑动以嵌入另一限位槽,此时,则可以通过结构设计(例如限位块3423的凸起表面可以为光滑的表面)或材料设计,使活动端32用于嵌入限位槽的部分在移动过程中所受阻力较小,从而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提升使用体验。
一种示例中,滑动柱341与弹性臂342一体成型,以降低连接主体34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弹性臂342的第一端3421可以连接通孔3413的任意一侧的孔壁。例如,本实施例中,弹性臂342的第一端3421连接通孔3413的靠近连接基座33一侧的孔壁。弹性臂342的第二端3422相对第一端3421远离连接基座33。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滑动柱341和弹性臂342滑动安装于滑动通道5,且限位块3423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限位槽13。滑动柱341的第一滑动面3411面向盖板2。滑动柱341的第二滑动面3412面向基座1。限位块3423向靠近基座1的方向凸起,以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限位槽1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弹性臂342的第一端3421连接滑动柱341,限位块3423设于弹性臂342远离第一端3421的第二端3422,因此弹性臂342发生较小形变时,限位块3423即可具有较大距离的移动。此时,用户对鼻托4或连接件3施加较小的外力时,限位块3423即可脱离初始位置对应的限位槽13、进而在后续过程中顺利嵌入另一个限位槽13,故而鼻托组件30的鼻托4位置的上下调节容易实现,用户体验更佳。
其中,在第一滑动面3411向第二滑动面3412的方向(本实施例中为第二方向Y)上,弹性臂342的厚度小于滑动柱341的厚度。此时,弹性臂342的厚度较小,弹性臂342的形变难度较小,使得鼻托组件30的鼻托4位置的上下调节更易实现,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弹性臂342能够利用通孔3413空间发生形变,从而无需在鼻托组件30的其他部件中预留额外的空间用于允许弹性臂342发生形变,故而有利于鼻托组件30的小型化。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可选的,连接主体34还包括止位块343。止位块343固定在滑动柱341于活动端32的端部。止位块343位于第一滑动面3411且相对第一滑动面3411凸出。本实施例中,止位块343相对第一滑动面3411向远离第二滑动面3412的方向凸起,限位块3423相对第二滑动面3412向远离第一滑动面3411的方向凸起,因此止位块343的凸起方向与限位块3423的凸起方向相反。此时,止位块343和限位块3423能够充分利用连接主体34两侧的空间。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止位块位于第二滑动面3412且相对第二滑动面3412凸出,限位块位于第二端3422靠近第一滑动面3411的一侧,且相对第一滑动面3411凸出,止位块的凸起方向与限位块的凸起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止位块343位于通孔3413的上侧。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止位块位于通孔3413的左侧、右侧或下侧。止位块34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6,图6是图3所示鼻托组件30的盖板2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盖板2设有止位面23。止位面23的朝向与活动端32伸入滑动通道5的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止位面23垂直于第三方向Z,并且背向滑动通道5的开口。盖板2的盖板主体21设有止位槽24。止位槽24连通滑动通道5。止位槽2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止位槽24的下侧槽壁形成止位面23。止位块343于止位面23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止位面23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
在本实施例中,止位块343于止位面23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止位面23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因此止位块343随滑动柱341下滑至预定位置时,止位块343抵持止位面23,止位面23能够阻止止位块343继续下移,从而防止连接件3脱离滑动通道5,以避免鼻托4意外脱落,使得鼻托组件30的可靠性较强。
可以理解的,由于止位块343的凸起方向与限位块3423的凸起方向相反,止位块343向设有止位面23的部件凸起,限位块3423向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13的部件凸起,故而将止位面23设于盖板2和基座1中未设置至少两个限位槽13的一者中。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限位槽13设于基座1,止位面23设于盖板2。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限位槽设于盖板2时,止位面设于基座1。其他实施例中,止位块的凸起方向与限位块的凸起方向相同时,至少两个限位槽和止位面可以同时设于盖板2或基座1。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6,可选的,盖板2与基座1之间的固定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此时,如鼻托组件30需要更换配件或维护时,拆下盖板2即可取出连接件3和鼻托4,拆装便捷,难度低。例如,盖板2与基座1之间可以为可拆卸式扣合连接。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肋12与固定臂22之间形成扣合结构。也即,固定肋12和固定臂22中的一者设置扣部,另一者设置槽部,扣部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槽部以形成扣合结构。第一实施例中,固定肋12上设有凹陷的槽部125。固定臂22上设有凸出的扣部221。固定臂22与固定肋12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时,扣部221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槽部125,以使固定臂22与固定肋12相固定,盖板2与基座1相固定。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肋12与两个固定臂22之间形成两组扣合结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臂22与固定肋12之间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方式或其他固定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固定盖板2与基座1,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的鼻托组件3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与第一实施例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相同的部分技术内容后文不再赘述。
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包括镜架10、两个显示模组20及鼻托组件30。两个显示模组20彼此间隔地安装于镜架10。鼻托组件30包括基座1、盖板2、连接件3及鼻托4。鼻托组件30的基座1固定于镜架10,且位于两个显示模组20之间。盖板2固定于基座1。连接件3一端与鼻托4连接,连接件3的另一端沿第三方向Z伸入盖板2与基座1之间。其中,基座1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固定于镜架10,也可以与镜架10一体成型。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图9是图8所示鼻托组件30的分解图。
基座1包括基座主体11和固定于基座主体11的固定肋12。其中,固定肋12包括左侧肋126、右侧肋127以及上侧肋128,上侧肋128连接在左侧肋126与右侧肋127之间。盖板2包括盖板主体21和固定于盖板主体21的固定臂22。其中,固定臂22包括左侧臂222、右侧臂223以及上侧臂224,上侧臂224连接在左侧臂222与右侧臂223之间。
盖板2固定于基座1。基座主体11与盖板主体21相对设置。固定肋12与固定臂22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其中,左侧肋126与左侧臂222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右侧肋127与右侧臂223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上侧肋128与上侧臂224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
连接件3包括固定端31和活动端32。固定端31和活动端32为连接件3的两个端部。固定端31远离活动端32设置。鼻托4连接连接件3的固定端31。活动端32伸入盖板2与基座1之间。
连接件3包括连接基座33及固定于连接基座33的连接主体34。连接基座33位于固定端31。鼻托4安装于连接基座33。连接主体34自固定端31延伸至活动端32。连接主体34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长臂344。弹性长臂344固定于连接基座33且自固定端31延伸至活动端32。弹性长臂344远离连接基座33的一端伸入盖板2与基座1之间。本实施例中,弹性长臂3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长臂344彼此间隔设置。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长臂344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
鼻托组件30还包括导向柱6。导向柱6固定于连接基座33。导向柱6的延伸方向与弹性长臂344的延伸方向相同。盖板2上设有导向槽25。导向柱6滑动安装于导向槽25中。导向柱6与导向槽25的配合,能够对鼻托4和连接件3的滑动方向进行引导,使得鼻托组件30的鼻托4位置的调整更为顺利和精确。
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图9所示鼻托组件30的盖板2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所示鼻托组件3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固定肋12与固定臂22之间形成一组或多组扣合结构。例如,如图9所示,固定肋12上设有多个槽部125。多个槽部125分别位于左侧肋126、右侧肋127及上侧肋128。如图10所示,固定臂22上设有多个扣部221。多个扣部221分别位于左侧臂222、右侧臂223以及上侧臂224。如图11所示,固定肋12与固定臂22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多个扣部221一一对应地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多个槽部125中,以使固定肋12与固定臂22相固定。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槽部设于固定臂22、多个扣部设于固定肋12。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臂22与固定肋12之间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方式或其他固定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的,如图10所示,盖板2还包括阻隔件26。阻隔件26固定于盖板主体21。阻隔件26与固定臂22位于盖板主体21的同一侧,且阻隔件26位于固定臂22内侧。其中,盖板2上所形成的空隙数量及限位槽的组数与连接件3的弹性长臂344(参阅图9)的数量相对应。例如,阻隔件26朝向左侧臂222的一侧与左侧臂222之间形成第一空隙261。阻隔件26朝向右侧臂223的一侧与右侧臂223之间形成第二空隙262。
阻隔件26的周缘形成至少两个限位槽263。至少两个限位槽263分为两组,两组限位槽263背对背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反。各组限位槽263均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槽263,此时限位槽263的数量为至少四个。各组限位槽263中的至少两个限位槽263彼此间隔排布。其中一组限位槽263设于阻隔件26朝向左侧臂222的一侧,另一组限位槽263设于阻隔件26朝向右侧臂223的一侧。设于阻隔件26朝向左侧臂222一侧的限位槽263连通第一空隙261。设于阻隔件26朝向右侧臂223一侧的限位槽263连通第二空隙262。
可选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盖板2固定于基座1,并与基座1共同形成滑动通道5。本实施例中,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沿第三方向Z。盖板主体21覆盖第一空隙261,而使第一空隙261形成滑动通道5的第一部分51。基座主体11覆盖第二空隙262,而使第二空隙262形成滑动通道5的第二部分52。滑动通道5的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的滑动方向相同,也即为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本实施例为第三方向Z)。连通第一空隙261的限位槽263即为连通滑动通道5的第一部分51。连通第二空隙262的限位槽263即为连通滑动通道5的第二部分52,也即至少两个限位槽263连通滑动通道5。连通滑动通道5的第一部分51的至少两个限位槽263沿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布,连通滑动通道5的第二部分52的至少两个限位槽263沿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布,也即至少两个限位槽263沿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布。
活动端32滑动安装于滑动通道5且部分嵌入限位槽263。活动端3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于滑动通道5中滑动以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26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活动端3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于滑动通道5中滑动以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263,活动端32部分嵌入不同的限位槽263时,连接件3和鼻托4(参阅图8)相对基座1停留于不同的位置,因此连接件3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带动鼻托4相对基座1移动,以调节鼻托4与镜架10(参阅图7)之间的间距,使得鼻托组件30能够满足不同鼻梁高挺程度的用户的佩戴需求,且操作简单,从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如图9和图11所示,弹性长臂344远离连接基座33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345。两个弹性长臂344上的限位凸起345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凸起。弹性长臂344滑动安装于滑动通道5,且限位凸起345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限位槽263。两个弹性长臂344上的限位凸起345分别嵌入位于不同组的两个限位槽263中。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与盖板2之间形成两组限位结构,连接件3和鼻托4处于停留状态时的位置更为牢固,鼻托组件30能够更好地支撑镜架10,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如图9和图11所示,滑动通道5的开口位于滑动通道5的下侧。固定肋12靠近滑动通道5的开口的端部处设有止位凸起129。止位凸起129用于缩小滑动通道5的开口面积,以防止连接件3的活动端32意外脱离滑动通道5,使得鼻托组件30的可靠性更高。其中,止位凸起129与阻隔件26相配合,阻隔件26两侧未设置限位槽263的区域正对止位凸起129,也即限位槽263与止位凸起129错开排布。此时,止位凸起129与阻隔件26之间的宽度小于活动端32最宽处(对应于限位凸起345所在位置)的宽度,以阻止活动端32脱离滑动通道5。
可选的,如图11所示,导向槽25与滑动通道5彼此间隔设置,且导向槽25的延伸方向与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相同。此时,导向柱6与导向槽25的导向配合结构,能够更好地引导连接件3滑动,使得连接件3的活动端32沿滑动通道5的滑动方向滑动。
其中,导向柱6可以位于两个弹性长臂344之间。导向槽25位于滑动通道5的第一部分51与滑动通道5的第二部分52之间。此时,导向柱6与导向槽25的导向配合结构对连接件3的导向作用更为平稳。
本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9和图11,导向槽25位于盖板2背向基座1的一侧。滑动通道5位于盖板2面向基座1的一侧。也即,导向槽25和滑动通道5分别位于盖板2的相背两侧。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槽也可以位于盖板2面向基座1的一侧。此时,导向槽与滑动通道5位于盖板2的同一侧。
可选的,如图11所示,限位槽263的数量对应于调节级数,位于同组的相邻两个限位槽263之间的间距对应于各级的调节距离。两组限位槽263对称设置。第二实施例中,每组限位槽263中限位槽263的数量为三个,则鼻托4可以作上下三级调节。位于同组的三个限位槽263等间距排布,则鼻托4上下调节时,等间距移动。位于同组的相邻两个限位槽263之间的间距为S,则鼻托4的总调节高度为2S。例如,S可以在2.5毫米至5毫米范围内(例如3毫米),则鼻托4的总调节高度在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此时,鼻托组件30通过控制鼻托4的总调节高度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控制用户瞳孔到镜片或镜片组件的距离(也称为eyerelief)处于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显示模组20的显示效果,使得用户使用体验较佳。其他实施例中,位于同组的限位槽263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以上。位于同组的至少两个限位槽263也可以不等间距排布。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将阻隔件26设于盖板2(如图10所示)。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盖板2不包括阻隔件,而使基座1包括阻隔件。例如,将阻隔件固定于基座主体11,阻隔件与固定肋12位于基座主体11的同一侧、并位于固定肋12的内侧。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将导向槽25设于盖板2(如图9所示),以充分利用阻隔件26的厚度空间。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导向槽设于基座1。例如,可以在基座主体11上设有一凸起部分,该凸起部分的部分区域内凹以形成导向槽。该导向槽可以被盖板2覆盖,导向柱6安装于导向槽时,位于盖板2与基座1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的鼻托组件30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与前文实施例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相同的部分技术内容后文不再赘述。
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包括镜架10、两个显示模组20及鼻托组件30。两个显示模组20彼此间隔地安装于镜架10。鼻托组件30包括基座1、盖板2、连接件3及鼻托4。鼻托组件30的基座1固定于镜架10,且位于两个显示模组20之间。盖板2固定于基座1。连接件3一端与鼻托4连接,连接件3的另一端沿第三方向Z伸入盖板2与基座1之间。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能够相对基座1沿第三方向Z移动,也即连接件3能够携带鼻托4上下移动,鼻托4位置可调使得鼻托组件30能够满足不同鼻梁高挺程度的用户的佩戴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图14是图13所示鼻托组件30的分解图。
连接件3包括连接基座33及固定于连接基座33的连接主体34。连接基座33位于固定端31。鼻托4安装于连接基座33。连接主体34自固定端31延伸至活动端32。连接主体34远离连接基座33的一端伸入盖板2与基座1之间。其中,图13所示鼻托组件30中的连接主体34、盖板2及基座1采用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其他实施例中,鼻托组件30的连接主体34、盖板2及基座1也可以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连接基座33具有两个连接孔331和两组调节槽332。每组调节槽332均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槽332。各组调节槽332中的至少两个调节槽332彼此间隔排布且排布路径呈弧形。其中,各组调节槽332的排布路径3321以连接孔331为中心。
鼻托4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41、两个连接杆42以及两个鼻托垫43。两个第一固定件41分别穿过两个连接杆42的一端421并伸入两个连接孔331。两个连接杆42的中部422分别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位于不同组的两个调节槽332中。两个鼻托垫43分别安装于两个连接杆42的另一端423。
在本实施例中,当连接杆42的中部422嵌入不同的调节槽332中时,连接杆42安装鼻托垫43的一端423绕第一固定件41转动,鼻托垫43的位置随之移动。故而,鼻托组件30能够通过调节两个连接杆42所嵌入的调节槽332,使两个鼻托垫43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以使不同鼻梁宽度的用户均可以调整鼻托垫43到合适的位置,用户瞳孔能够更好地正对显示模组20的镜片或镜片组件的中心,并且调节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位于同一组的至少两个调节槽332的中心线相交于连接孔331。位于同一组的相邻两个调节槽332的中心线之间形成夹角a。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组的至少两个调节槽332在圆周方向上等间距排布。例如,每组调节槽332包括三个调节槽332,位于同一组的三个调节槽332在圆周方向上等间距排布。此时,每组调节槽332的总调节夹角为2a。其中,夹角a可以在10°至20°范围内,此时每组调节槽332的总调节夹角为20°至40°。调节槽332的调节夹角与两个鼻托垫43之间的间距相对应,当总调节夹角较大时,则两个鼻托垫43之间的间距的可调范围较大,当总调节夹角较小时,则两个鼻托垫43之间的间距的可调范围较小。鼻托组件30通过控制两个鼻托垫43之间的间距(对应于用户鼻梁宽度)的可调范围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控制用户瞳孔到镜片或镜片组件的距离(也称为eye relief)处于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显示模组20的显示效果,使得用户使用体验较佳。其他实施例中,每组调节槽332中的调节槽332数量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以上。每组调节槽332中的调节槽332在圆周方向上的排布也可以是不等间距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其中,连接杆42的中部422与调节槽332的槽壁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以使鼻托垫43的位置稳定。一种示例中,连接杆42的中部422为圆柱体。调节槽332的深度大于连接杆42的中部422的半径,以使连接杆42的中部422较为稳定地安装于调节槽332。
可选的,如图14所示,连接基座33包括两个调距阻尼333。每个调距阻尼333均包括固定部3331和活动部3332,且活动部3332能够相对固定部3331沿预定方向移动。两个连接孔331分别设于两个调距阻尼333的活动部3332。也即,连接孔331的孔壁形成于调距阻尼333的活动部3332。每个连接孔331的轴线方向(也即中心轴线所在方向)均平行于预定方向。本实施例中,预定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连接杆42的中部422所安装的调节槽332时,可以对连接杆42施力,使得连接杆42带动第一固定件41和调距阻尼333的活动部3332相对调距阻尼333的固定部3331移动,也即相对于连接基座33沿第二方向Y移动,使得连接杆42的中部422得以脱离初始安装的调节槽332,而移动至其他调节槽332并安装。鼻托组件30通过设置调节阻尼,使得鼻托4无需拆卸下来,即可实现两个鼻托垫43之间的间距的调整,调节方便,用户体验较佳。
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鼻托组件30也可以不设置调距阻尼。而是通过对连接杆42材质的设置,例如为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材料,使得连接杆42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发生些许形变,从而在不同的调节槽332之间移动。
其中,如图14所示,第一固定件41可以为销钉、螺钉等。鼻托垫43可采用橡胶等柔性材料,以使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100时的佩戴体验较佳。鼻托垫43与连接杆42之间可通过第二固定件44固定。此时,可通过拆卸第二固定件44将老化或破损的鼻托垫43更换为新的鼻托垫43,以使鼻托组件30的使用寿命较长。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显示设备100在第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与前文实施例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100相同的部分技术内容后文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鼻托组件30包括连接基座33和鼻托4。连接基座33和鼻托4的结构可参阅第三实施例。此时,鼻托组件30能够调节两个鼻托垫43之间的间距,以使不同鼻梁宽度的用户均可以调整鼻托垫43到合适的位置,并且调节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中与前文实施例的差别在于,鼻托组件30的连接基座33固定于镜架10。鼻托组件30可以不再设置基座、盖板以及连接主体。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盖板、连接件及鼻托;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基座共同形成滑动通道;所述盖板或所述基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连通所述滑动通道,并沿所述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鼻托连接所述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滑动通道外侧;所述活动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通道且部分嵌入所述限位槽,所述活动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于所述滑动通道中滑动以部分嵌入不同的所述限位槽;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基座及固定于所述连接基座的连接主体,所述连接基座位于所述固定端,所述鼻托安装于所述连接基座,所述连接主体自所述固定端延伸至所述活动端;
所述连接基座具有两个连接孔和两组调节槽,各所述连接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各组所述调节槽中的至少两个调节槽彼此间隔排布且排布路径呈弧形,各组所述调节槽的排布路径以所述连接孔为中心,位于同一组的至少两个所述调节槽的中心线相交于所述连接孔,位于同一组的相邻两个所述调节槽的中心线之间形成夹角;
所述鼻托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两个连接杆以及两个鼻托垫,所述两个第一固定件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并伸入所述两个连接孔,所述两个连接杆的中部分别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位于不同组的两个所述调节槽中,所述两个鼻托垫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
所述连接基座包括两个调距阻尼,每个所述调距阻尼均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且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沿预定方向移动,所述两个连接孔分别设于所述两个调距阻尼的所述活动部,每个所述连接孔的轴线方向均平行于所述预定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伸入所述滑动通道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和固定于所述基座主体的固定肋,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和固定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固定臂,所述基座主体与所述盖板主体相对设置,所述滑动通道位于所述基座主体与所述盖板主体之间,所述固定肋与所述固定臂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所述滑动通道位于所述固定肋内侧且位于所述固定臂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肋和所述固定臂之间形成扣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包括滑动柱和弹性臂,所述滑动柱固定于所述连接基座且自所述固定端延伸至所述活动端,所述滑动柱于所述活动端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通孔,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柱,所述第二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柱和所述弹性臂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通道,且所述限位块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所述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还包括止位块,所述止位块固定在所述滑动柱于所述活动端的端部,所述盖板或所述基座设有止位面,所述止位面的朝向与所述活动端伸入所述滑动通道的方向相同,所述止位块于所述止位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与所述止位面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块的凸起方向与所述限位块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止位面设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基座中未设置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的一者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长臂,所述弹性长臂固定于所述连接基座且自所述固定端延伸至所述活动端,所述弹性长臂远离所述连接基座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弹性长臂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通道,且所述限位凸起部分嵌入或全部嵌入所述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长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长臂彼此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弹性长臂上的所述限位凸起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凸起;
所述至少两个限位槽分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槽背对背设置且开口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弹性长臂上的所述限位凸起分别嵌入位于不同组的两个所述限位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或所述基座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滑动通道彼此间隔设置,且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相同;
所述鼻托组件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于所述连接基座,所述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弹性长臂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导向柱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或所述基座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滑动通道彼此间隔设置,且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通道的滑动方向相同;
所述鼻托组件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于所述连接基座,所述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弹性长臂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导向柱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中。
12.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架、两个显示模组及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鼻托组件,所述两个显示模组彼此间隔地安装于所述镜架,所述鼻托组件的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镜架,且位于所述两个显示模组之间。
CN201910435984.9A 2019-04-26 2019-05-23 鼻托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Active CN111856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85534 WO2020216162A1 (zh) 2019-04-26 2020-04-20 鼻托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5304 2019-04-26
CN2019103453044 2019-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6750A CN111856750A (zh) 2020-10-30
CN111856750B true CN111856750B (zh) 2022-01-14

Family

ID=72965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5984.9A Active CN111856750B (zh) 2019-04-26 2019-05-23 鼻托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6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5807B (zh) * 2020-11-13 2022-1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鼻托组件及头戴式设备
US11391962B1 (en) * 2020-12-31 2022-07-19 Lenovo (United States) Inc. Head mounted display nosepiece
CN113325604B (zh) * 2021-05-20 2022-11-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鼻托结构及头戴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09U (zh) * 1987-11-06 1989-01-18 肖三周 多用眼镜
CN203465476U (zh) * 2013-09-22 2014-03-05 李妙贤 镜片可翻转的太阳眼镜
WO2018044537A1 (en) * 2016-08-29 2018-03-08 Osterhout Group, Inc. Adjustable nose bridge assembly for headworn computer
CN207488643U (zh) * 2017-11-10 2018-06-12 吴泽彬 一种可多级调节的鼻托结构以及具有该鼻托结构的眼镜框
CN10876179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Ar眼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229682A (en) * 1911-12-30 1913-03-20 Frank Anton Persohn Eyeglass Mounting.
GB869874A (en) * 1958-09-22 1961-06-07 Gustave Aufricht Spectacle supported nasal pressure-applying device
JP2002221693A (ja) * 2000-06-21 2002-08-09 Yochi Kaihatsu Kk 眼 鏡
CN2773733Y (zh) * 2005-04-06 2006-04-19 王信胜 一种鼻垫高低调整结构改良
KR101232408B1 (ko) * 2008-10-27 2013-02-12 김영호 무테안경용 결합부
CN103119512A (zh) * 2008-11-02 2013-05-22 大卫·乔姆 近眼式显示系统和装置
CN102540483A (zh) * 2010-12-16 2012-07-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眼镜调整结构
CN102944766B (zh) * 2012-09-24 2014-10-29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 间隔棒能耗测试装置
CN105120424B (zh) * 2012-12-22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眼镜式通信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3149699A (zh) * 2013-03-21 2013-06-12 万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型眼镜
KR20150004029U (ko) * 2014-04-24 2015-11-03 전영식 안경 코기둥
CN105204178B (zh) * 2014-06-03 2019-06-14 郑永林 配置弹性鼻托支架的眼镜
CN104894970B (zh) * 2015-05-21 2016-08-24 中国铁路总公司 一种斜拉索面外振动控制的电涡流阻尼器及阻尼产生方法
CN106773115A (zh) * 2016-12-04 2017-05-31 东兴华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抽垫式光学眼镜片
CN109407336A (zh) * 2017-08-15 2019-03-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09U (zh) * 1987-11-06 1989-01-18 肖三周 多用眼镜
CN203465476U (zh) * 2013-09-22 2014-03-05 李妙贤 镜片可翻转的太阳眼镜
WO2018044537A1 (en) * 2016-08-29 2018-03-08 Osterhout Group, Inc. Adjustable nose bridge assembly for headworn computer
CN207488643U (zh) * 2017-11-10 2018-06-12 吴泽彬 一种可多级调节的鼻托结构以及具有该鼻托结构的眼镜框
CN10876179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Ar眼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6750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2751B (zh) 用于增强现实观看设备的插入件
CN111856750B (zh) 鼻托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WO2018219244A1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CN108693644B (zh) 具有柔性杆的头戴式显示装置
EP2302441A1 (en) Glasses for image viewing
EP1544665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10045449B1 (en) Adjustable facial-interface systems for head-mounted displays
JP2010231119A (ja) 眼鏡型の画像表示装置
US11169395B2 (en) Frame for bifocal eyeglasses
CN111722413B (zh) 一种眼镜
WO2019078214A1 (ja) 眼鏡状のフレーム
CN116235099A (zh) 用于具有可见显示器和佩戴者解剖结构的适应的眼部佩戴件的适配机构
CN110865455B (zh) 鼻垫结构与应用其的头戴装置
CN114488540A (zh) Ar显示配件和ar眼镜组件
WO2021199097A1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眼鏡フレーム
WO2021249317A1 (zh) 智能眼镜
CN113031270B (zh) 一种眼镜
CN108292052B (zh) 用于可佩带设备的佩戴工具
JP7491012B2 (ja)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
WO2020216162A1 (zh) 鼻托组件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EP3599498B1 (en) Spectacle frame and temple thereof
CN110007463B (zh) 头戴显示装置
JP3124890U (ja) 眼鏡セット
CN109143584B (zh) 一种vr无线头盔
JP3877328B1 (ja) 眼鏡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