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3305A - 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3305A
CN111853305A CN202010699473.0A CN202010699473A CN111853305A CN 111853305 A CN111853305 A CN 111853305A CN 202010699473 A CN202010699473 A CN 202010699473A CN 111853305 A CN111853305 A CN 111853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adjusting
air
rotating shaf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94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希学
迟海鹏
张怀东
张京军
龚长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ynaflow Experi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ynaflow Experi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ynaflow Experi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ynaflow Experi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94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33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3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33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20Excess-flow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46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for remote operation
    • F16K31/465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for remote operation by flexible transmission means, e.g. cable, chain, bowden wi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60Hand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7/00Special means in or on valves or other cut-off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operation thereof, or for enabling an alarm to be given
    • F16K37/0008Mechanical means
    • F16K37/0016Mechanical means having a graduated sca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包括:风管、调节管和驱动装置,通过在风管外壁套设多个调节管,将所述调节管通过驱动装置进行驱动,从而实现所述风管上设置的第一调节风口和所述调节管上设置的第二调节风口进行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调节风口通过第二调节风口进行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实现所述风管在作为主风道以及所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作为支风道的输入端口的时候,不需要调节主风道内整体出风量,而是通过在所述主风道外壁套设的调节管进行转动实现各支风道风力调节的目的,使得各支风道能够单独进行调节风量的目的,有效保障各支风道单独输入的风量均为主风道的输出风量;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单独驱动各所述支风道的风量大小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背景技术
风量调节阀是工业厂房民用建筑的通风、空气调节及空气净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中央空调末端配件,一般用在空调,通风系统管道中,用来调节支管的风量,也可用于新风与回风的混合调节。现有的风阀在使用过程中是在风管中心进行叶片摆动,从而实现对风管内部风向流通进行调节,但是由此会造成主风道改变风力大小的时候,输出至支风道的风力大小被一并调节,造成支风道风力全部变小的情况;因此缺少一种能够实现主风道所对应的支风道单独进行风力大小的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用以实现主风道风力不变的情况下,支风道能够单独调节风力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包括:风管、调节管和驱动装置,所述风管和所述调节管均设为圆筒结构,所述风管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多组第一调节风口,所述调节管套设在所述风管的周向外壁,且所述调节管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多组第二调节风口,各所述第一调节风口一一对应一组第二调节风口,所述调节管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靠近所述调节管的一面设有立杆,所述立杆至少设有五个,并位于所述连接架的四边沿和中心设置;位于所述连接架中心的立杆用于安装驱动装置,靠近所述调节管两端的是立杆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穿过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分别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周向外壁和所述调节管的周向外壁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风口至少包括两个调节口,所述调节口沿所述风管的轴向中心线间隔贯穿所述风管的壁;所述第二调节风口至少包括三个调节口,所述调节口在所述调节管的周向外壁贯穿并间隔形成L结构;所述第二调节风口的各所述调节口靠近所述风管的一侧均设有密封条。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连接筒和U型架,所述第一连杆设为轴结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所述调节管两侧的立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套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周向外壁对称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连接U型架远离U型开口的一端,所述U型架的U型开口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用于转动连接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其中一侧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其中一面连接第一转轴远离皮带轮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连杆经所述第一连接块形成L结构,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经所述U型架和所述活动块形成L结构,且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相反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筒的周向外壁还连接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架、活动板和第六连杆,所述滑动架架设在所述连接架上,滑动架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用于所述活动板来回活动,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二滑槽的一面设有折线槽,所述滑动架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还对称设有第一凸起柱,所述第一凸起柱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套设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靠近所述活动板的一面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位于所述折线槽内往复运动;所述滑动架的下表面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凸起柱,所述第二凸起柱之间通过第七连杆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上设有贯穿槽口,所述贯穿槽口和所述第七连杆之间形成两个槽口,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对称设有第九连杆,所述第九连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槽口,且所述第九连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连接第六连杆,所述第六连杆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七连杆上设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的周向外壁连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远离第六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第一滑槽内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四连杆设为柱形结构,且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二挡块的一端连接连接筒,并用于所述连接筒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上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筒还连接有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第三转轴、三角转盘和扇形转盘,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筒,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贯穿在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固定块架设在所述连接架的一侧,所述第三转轴远离连接筒的一端连接有三角转盘,所述三角转盘的三个边沿均设为弧形内凹结构,所述三角盘的其中一个边沿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第三限位柱往复运动;所述三角转盘的下方间隔转动设有扇形转盘,所述扇形转盘通过轴转动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扇形转盘的扇形外壁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和所述三角转盘的三个角相互配合,所述扇形转盘的扇形外壁和所述三角转盘的弧形内凹结构的边沿相互配合;所述扇形转盘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面设有拨盘,所述拨盘设为三角结构,所述三角结构的顶端用于连接第三限位柱,所述三角结构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扇形转盘的侧面;所述拨盘远离所述第三限位柱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远离所述拨盘的一端设有向外凸起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转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周向外壁连接有第八连杆,所述第八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套筒转动连接在第三凸起柱上,所述第三凸起柱远离套筒的一面连接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转动设在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一固定块用于吊装所述摆动装置在所述连接架的外侧。
优选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个所述立杆上分别设有环形活动槽,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三转轴均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用于穿过所述环形活动槽和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三转轴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连杆均设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设在所述环形活动槽内,所述第四连杆在所述环形活动槽内往复运动,且所述第三转轴靠近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设有伸缩连杆。
优选地,所述风管的其中一端内壁间隔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间隔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叶片轴,所述叶片轴上设有叶片组,所述叶片轴靠近所述风管开口的一端伸出所述风管并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周向外壁啮合分别对称并啮合有两组第二齿轮,其中一组第二齿轮连接第五转轴,另一种第二齿轮连接第六转轴;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设为锥齿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包括:风管、调节管和驱动装置,通过在风管外壁套设多个调节管,将所述调节管通过驱动装置进行驱动,使得所述调节管绕着所述风管的轴向中心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所述风管上设置的第一调节风口和所述调节管上设置的第二调节风口进行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调节风口通过第二调节风口进行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实现所述风管在作为主风道以及所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作为支风道的输入端口的时候,不需要调节主风道内整体出风量,而是通过在所述主风道外壁套设的调节管进行转动实现各支风道风力调节的目的,使得各支风道能够单独进行调节风量的目的,有效保障各支风道单独输入的风量均为主风道的输出风量;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单独驱动各所述支风道的风量大小调节。
所述驱动装置可以设为手动,也可以设为自动,当设为手动调节时,所述驱动装置可设为手柄,并位于所述调节管的周向外壁,通过对所述调节管进行转动,实现所述调节管上的第二调节风口与风管上第一调节风口进行相互配合使其进行风量调节的目的。
当作为自动调节时,所述驱动装置可以通过皮带或链条链接所述调节管,并驱动所述调节管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调节管的第二调节风口和风管的第一调节风口进行调节的目的。
所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的开度和风通过的截面积成正比,作为手动调节时,还设置有读数刻盘,能够辅助使用者在调节风量的时候怼所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的开度比进行控制,彻底克服了蝶阀或文丘里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标定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调节管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风管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滑动装置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摆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摆动装置和连接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叶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调节管,2-风管,3-第一调节风口,4-第二调节风口,5-连接架,6-第一转轴,7-驱动装置,8-皮带轮,9-皮带,10-密封条,
11-第一连接块,12-立杆,13-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第二转轴,16-U型架,17-连接筒,18-第三连杆,
19-滑动架,20-第一限位柱,21-第四连杆,22-第五连杆,23-第二限位柱,24-第六连杆,25-第一滑槽,27-折线槽,28-活动板,29-第一凸起柱,30-第七连杆,31-第二滑槽,
32-第三转轴,33-第一固定块,34-三角转盘,35-导向槽,36-第三限位柱,37-拨盘,38-弧形凹槽,39-叶片,40-叶片轴,41-扇形转盘,42-第一连板,43-连接板,44-通风孔,45-第四转轴,46-第一齿轮,47-第八连杆,48-第五转轴,49-第二固定块,50-第二连板,51-第三凸起柱,52-套筒,53-活动块,54-第二凸起柱,55-第九连杆,56-第六转轴,57-第二挡块,58-活动腔,59-环形活动槽,60-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包括:风管2、调节管1和驱动装置7,所述风管2和所述调节管1均设为圆筒结构,所述风管2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多组第一调节风口3,所述调节管1套设在所述风管2的周向外壁,且所述调节管1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多组第二调节风口4,各所述第一调节风口3一一对应一组第二调节风口4,所述调节管1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靠近所述调节管1的一面设有立杆12,所述立杆12至少设有五个,并位于所述连接架5的四边沿和中心设置;位于所述连接架5中心的立杆12用于安装驱动装置7,靠近所述调节管1两端的是立杆12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穿过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一端分别连接驱动装置7,所述第一转轴6的另一端连接皮带轮8,所述皮带轮8的周向外壁和所述调节管1的周向外壁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包括:风管、调节管和驱动装置,通过在风管外壁套设多个调节管,将所述调节管通过驱动装置进行驱动,使得所述调节管绕着所述风管的轴向中心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所述风管上设置的第一调节风口和所述调节管上设置的第二调节风口进行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调节风口通过第二调节风口进行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实现所述风管在作为主风道以及所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作为支风道的输入端口的时候,不需要调节主风道内整体出风量,而是通过在所述主风道外壁套设的调节管进行转动实现各支风道风力调节的目的,使得各支风道能够单独进行调节风量的目的,有效保障各支风道单独输入的风量均为主风道的输出风量;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单独驱动各所述支风道的风量大小调节。
所述驱动装置可以设为手动,也可以设为自动,当设为手动调节时,所述驱动装置可设为手柄,并位于所述调节管的周向外壁,通过对所述调节管进行转动,实现所述调节管上的第二调节风口与风管上第一调节风口进行相互配合使其进行风量调节的目的。
当作为自动调节时,所述驱动装置可以通过皮带或链条链接所述调节管,并驱动所述调节管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调节管的第二调节风口和风管的第一调节风口进行调节的目的。
所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的开度和风通过的截面积成正比,作为手动调节时,还设置有读数刻盘,能够辅助使用者在调节风量的时候怼所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的开度比进行控制,彻底克服了蝶阀或文丘里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标定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1-4所示,所述第一调节风口3至少包括两个调节口,所述调节口沿所述风管2的轴向中心线间隔贯穿所述风管2的壁;所述第二调节风口4至少包括三个调节口,所述调节口在所述调节管1的周向外壁贯穿并间隔形成L结构;所述第二调节风口的各所述调节口靠近所述风管2的一侧均设有密封条10。
所述密封条能够将所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使得所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在相互配合的时候不会出现漏风的情况;所述调节管在通过驱动装置进行转动的时候,就会将第二调节风口和第一调节风口上的调节口进行相互遮盖或打开,从而实现风管流向调节管外壁的风量进行调节的目的,就能够实现在风管风量不变的情况下,调节管外壁连接的支管道能够进行单独调节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风量调节的准确性,减少传统扇叶进行转动调节过程中风量调节不准确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1-2、5所示,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第一连杆13、连接筒17和U型架16,所述第一连杆13设为轴结构,所述第一连杆13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所述调节管1两侧的立杆12,所述第一连杆13上转动套设有连接筒17,所述连接筒17的周向外壁对称设有第三连杆18,所述第三连杆18连接U型架16远离U型开口的一端,所述U型架16的U型开口内设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用于转动连接活动块53,所述活动块53的其中一侧设有第二连杆14,所述第二连杆14远离活动块53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块11,所述第一连接块11的其中一面连接第一转轴6远离皮带轮8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6和所述第二连杆14经所述第一连接块11形成L结构,所述第二连杆14和所述第三连杆18经所述U型架16和所述活动块53形成L结构,且所述第三连杆18和所述第一转轴6的延伸方向相反设置。
所述第三连杆18靠近所述U型架16的一端设有转动槽,所述U型架16靠近所述第三连杆18的一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转动槽内转动或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连接滑动装置和摆动装置实现将所述连接筒在所述第一连杆上进行往复运动和摆动,从而使得所述连接筒两侧所连接的第三连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三连杆在摆动和来回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带着所述活动块在第二转轴上转动,并进一步带着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接块进行转动,进一步带着所述第一转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后就会带着所述皮带轮转动,所述皮带轮转动就会通过皮带使得调节管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所述调节管位于风管周向外壁进行转动的目的,进一步实现所述调节管的第二调节风口与第一调节风口进行相互调节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所述连接筒能够带着两组第一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两组调节管进行转动的目的,由此实现所述风管所连接的支管道能够进行多风口调节的目的;当所述风管作为主管道单独位于室内并朝向室内送风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多组调节管,从而实现减少支管道布置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5-7所示,所述连接筒17的周向外壁还连接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架19、活动板28和第六连杆24,所述滑动架19架设在所述连接架5上,滑动架19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滑槽31,所述第二滑槽31用于所述活动板28来回活动,所述活动板28远离第二滑槽31的一面设有折线槽27,所述滑动架19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还对称设有第一凸起柱29,所述第一凸起柱29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套设有第四连杆21,所述第四连杆21靠近所述活动板28的一面设有第一限位柱20,所述第一限位柱20位于所述折线槽27内往复运动;所述滑动架19的下表面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凸起柱54,所述第二凸起柱54之间通过第七连杆30连接;所述第二滑槽31上设有贯穿槽口,所述贯穿槽口和所述第七连杆30之间形成两个槽口,所述活动板28的下表面对称设有第九连杆55,所述第九连杆55分别贯穿两个所述槽口,且所述第九连杆55远离活动板28的一端连接第六连杆24,所述第六连杆24上设有第一滑槽25;所述第七连杆30上设有第六转轴56,所述第六转轴56的周向外壁连接有第五连杆22,所述第五连杆22远离第六转轴56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柱23,所述第二限位柱23位于第一滑槽25内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所述滑道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筒能够在第一连杆上往复运动,工作时,所述第六转轴转动就会带着第五连杆进行周向转动,由此使得所述第二限位柱能够在所述第六连杆上的第一滑槽内来回活动,进一步使得所述第六连杆带着所述活动板在所述滑动架的第二滑槽内往复运动,由于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二滑槽的一面设有折线槽,所述折线槽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连接第四连杆;所述活动板在来回活动的时候,就会带着第一限位柱在折线槽内进行活动,所述折线槽的折线活动轨迹就会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柱也形成折线运动轨迹,进一步带着所述第四连杆在所述第一凸起柱上往复运动;当所述第四连杆往复运动的时候就会实现所述第四连杆所连接的连接筒在第一连杆上往复运动,就能实现所述连接筒带着第三连杆沿着第一连杆轴向中心线的延伸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所述滑道装置实现所述连接筒带着第三连杆沿着第一连杆轴向中心线的延伸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结合连接筒所连接端摆动装置进行摆动,从而实现第一连杆也进行摆动,进一步实现所述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后第一转轴进行转动,实现所述调节管在风管周向外壁进行调节的目的;当风管进行换热作用时,将所述调节管周期性的进行转动,使得调节管上的第二调节风口和风管上的第一调节风口交替进行打开或关闭,或者交替进行风量大小的调节,从而实现换热过程中能够对出风量进行调节的目的,减少持续制冷或制热造成室内温度持续升高或持续降低而导致室内人员不舒适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5-10所示,所述第四连杆21设为柱形结构,且所述第四连杆21的一端设有第二挡块57,所述第四连杆21远离第二挡块57的一端连接连接筒17,并用于所述连接筒17位于所述第一连杆13上往复运动。
所述连接筒17还连接有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第三转轴32、三角转盘34和扇形转盘41,所述第三转轴32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筒17,所述第三转轴32的另一端转动贯穿在第一固定块33上,所述第一固定块33架设在所述连接架5的一侧,所述第三转轴32远离连接筒17的一端连接有三角转盘34,所述三角转盘34的三个边沿均设为弧形内凹结构,所述三角盘的其中一个边沿设有导向槽35,所述导向槽35用于第三限位柱36往复运动;所述三角转盘34的下方间隔转动设有扇形转盘41,所述扇形转盘41通过轴转动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块33上,所述扇形转盘41的扇形外壁上设有弧形凹槽38,所述弧形凹槽38和所述三角转盘34的三个角相互配合,所述扇形转盘41的扇形外壁和所述三角转盘34的弧形内凹结构的边沿相互配合;所述扇形转盘4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33的一面设有拨盘37,所述拨盘37设为三角结构,所述三角结构的顶端用于连接第三限位柱36,所述三角结构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扇形转盘41的侧面;所述拨盘37远离所述第三限位柱36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板42,所述第一连板42远离所述拨盘37的一端设有向外凸起的第四转轴45,所述第四转轴45上转动套设有套筒52,所述套筒52的周向外壁连接有第八连杆47,所述第八连杆47的另一端通过套筒52转动连接在第三凸起柱51上,所述第三凸起柱51远离套筒52的一面连接第二连板50,所述第二连板50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转轴48,所述第五转轴48转动设在第二固定块49上,所述第二固定块49和所述第一固定块33用于吊装所述摆动装置在所述连接架5的外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架设在所述连接架5的一侧,所述第五转轴转动后,就会使得所述第二连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板转动的时候就会带着第三凸起柱进行转动,所述第三凸起柱就会带着第八连杆一起转动,所述第八连杆的两端分别经由套筒转动连接第三凸起柱和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设在第一连板的其中一端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板的另一端连接拨盘,所述拨盘远离第一连板的一面固定在扇形转盘上,所述扇形转盘经由轴转动设在第一固定块上;因此所述第八连杆在摆动的时候就会使得所述扇形转盘和拨盘一起摆动,而所述拨盘摆动的时候就会带着第三限位柱一起摆动,所述第三限位柱摆动的时候就会与所述三角盘和三角盘上设置的导向槽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往复摆动的第三限位柱对导向槽进行往复的拨动,就能实现所述三角转盘进行往复摆动,进一步使得所述第三转轴进行往复摆动,所述第三转轴所连接的连接筒就会一同带着进行往复摆动,从而使得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一转轴进行转动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所述摆动装置用于将连接筒进行摆动,从而使得所述连接筒能够经由摆动装置和滑道装置一起进行驱动,实现所述连接筒的摆动和滑动,即实现了所述第三连杆的摆动和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杆带着第一转轴在立杆上进行转动的目的,就能实现所述调节管在所述风管的外壁进行转动并调节出风量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9-10所示,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3的两个所述立杆12上分别设有环形活动槽59,所述第四连杆21和所述第三转轴32均设有活动腔58,所述活动腔58用于穿过所述环形活动槽59和所述第一连杆13;所述第四连杆21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筒17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三转轴32连接所述连接筒17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转轴32和所述第四连杆21均设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三转轴32转动设在所述环形活动槽59内,所述第四连杆21在所述环形活动槽59内往复运动,且所述第三转轴32靠近所述连接筒17的一端设有伸缩连杆。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工作时,所述第四连杆和第三转轴的活动腔贯穿所述环形活动槽,并在所述环形活动槽进行来回活动或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第四连杆在来回活动的时候带着连接筒在第一连杆上进行往复运动,所述第三转轴带着连接筒在第一连杆上进行转动,就能实现所述连接筒在转动及来回活动的过程中将第三连杆和第一转轴进行驱动,从而实现两路第一转轴进行转动,并带着所述皮带轮进行转动的目的,所述皮带轮转动后就会带着皮带使得所述调节管进行转动,就能实现所述调节管和风管之间的风量进行调节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图5-10所示,所述风管2的其中一端内壁间隔设有连接板43,所述连接板43上间隔设有多个通风孔44,所述连接板43之间转动连接叶片轴40,所述叶片轴40上设有叶片39组,所述叶片轴40靠近所述风管2开口的一端伸出所述风管2并设有第一齿轮46,所述第一齿轮46的周向外壁啮合分别对称并啮合有两组第二齿轮60,其中一组第二齿轮60连接第五转轴48,另一种第二齿轮60连接第六转轴56;所述第一齿轮46和第二齿轮60分别设为锥齿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工作时,所述风管内的风经由连接板上设置的通风孔进行流通,所述叶片在风管内风力作用下会进行转动,所述叶片转动后就会使得所述叶片轴进行转动,所述叶片轴转动后就会使得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后就会带着两侧的第二齿轮进行啮合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第五转轴和第六转轴进行转动,进一步驱动所述摆动装置和滑道装置进行驱动,由此使得所述摆动装置和驱动装置在工作后进一步驱动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一转轴进行工作,就能实现所述调节管在风管外壁进行转动,进一步实现第一调节风口和第二调节风口进行风量调节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2)、调节管(1)和驱动装置(7),所述风管(2)和所述调节管(1)均设为圆筒结构,所述风管(2)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多组第一调节风口(3),
所述调节管(1)套设在所述风管(2)的周向外壁,且所述调节管(1)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多组第二调节风口(4),各所述第一调节风口(3)一一对应一组第二调节风口(4),所述调节管(1)的周向外壁间隔设有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靠近所述调节管(1)的一面设有立杆(12),所述立杆(12)至少设有五个,并位于所述连接架(5)的四边沿和中心设置;
位于所述连接架(5)中心的立杆(12)用于安装驱动装置(7),靠近所述调节管(1)两端的是立杆(12)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穿过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一端分别连接驱动装置(7),所述第一转轴(6)的另一端连接皮带轮(8),所述皮带轮(8)的周向外壁和所述调节管(1)的周向外壁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风口(3)至少包括两个调节口,所述调节口沿所述风管(2)的轴向中心线间隔贯穿所述风管(2)的壁;所述第二调节风口(4)至少包括三个调节口,所述调节口在所述调节管(1)的周向外壁贯穿并间隔形成L结构;所述第二调节风口的各所述调节口靠近所述风管(2)的一侧均设有密封条(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第一连杆(13)、连接筒(17)和U型架(16),所述第一连杆(13)设为轴结构,所述第一连杆(13)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所述调节管(1)两侧的立杆(12),所述第一连杆(13)上转动套设有连接筒(17),所述连接筒(17)的周向外壁对称设有第三连杆(18),所述第三连杆(18)连接U型架(16)远离U型开口的一端,所述U型架(16)的U型开口内设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用于转动连接活动块(53),所述活动块(53)的其中一侧设有第二连杆(14),所述第二连杆(14)远离活动块(53)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块(11),所述第一连接块(11)的其中一面连接第一转轴(6)远离皮带轮(8)的一端;
所述第一转轴(6)和所述第二连杆(14)经所述第一连接块(11)形成L结构,所述第二连杆(14)和所述第三连杆(18)经所述U型架(16)和所述活动块(53)形成L结构,且所述第三连杆(18)和所述第一转轴(6)的延伸方向相反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7)的周向外壁还连接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动架(19)、活动板(28)和第六连杆(24),所述滑动架(19)架设在所述连接架(5)上,滑动架(19)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滑槽(31),所述第二滑槽(31)用于所述活动板(28)来回活动,所述活动板(28)远离第二滑槽(31)的一面设有折线槽(27),所述滑动架(19)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还对称设有第一凸起柱(29),所述第一凸起柱(29)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套设有第四连杆(21),所述第四连杆(21)靠近所述活动板(28)的一面设有第一限位柱(20),所述第一限位柱(20)位于所述折线槽(27)内往复运动;
所述滑动架(19)的下表面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凸起柱(54),所述第二凸起柱(54)之间通过第七连杆(30)连接;所述第二滑槽(31)上设有贯穿槽口,所述贯穿槽口和所述第七连杆(30)之间形成两个槽口,所述活动板(28)的下表面对称设有第九连杆(55),所述第九连杆(55)分别贯穿两个所述槽口,且所述第九连杆(55)远离活动板(28)的一端连接第六连杆(24),所述第六连杆(24)上设有第一滑槽(25);
所述第七连杆(30)上设有第六转轴(56),所述第六转轴(56)的周向外壁连接有第五连杆(22),所述第五连杆(22)远离第六转轴(56)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柱(23),所述第二限位柱(23)位于第一滑槽(25)内往复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21)设为柱形结构,且所述第四连杆(21)的一端设有第二挡块(57),所述第四连杆(21)远离第二挡块(57)的一端连接连接筒(17),并用于所述连接筒(17)位于所述第一连杆(13)上往复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7)还连接有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包括:第三转轴(32)、三角转盘(34)和扇形转盘(41),
所述第三转轴(32)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筒(17),所述第三转轴(32)的另一端转动贯穿在第一固定块(33)上,所述第一固定块(33)架设在所述连接架(5)的一侧,所述第三转轴(32)远离连接筒(17)的一端连接有三角转盘(34),所述三角转盘(34)的三个边沿均设为弧形内凹结构,所述三角盘的其中一个边沿设有导向槽(35),所述导向槽(35)用于第三限位柱(36)往复运动;
所述三角转盘(34)的下方间隔转动设有扇形转盘(41),所述扇形转盘(41)通过轴转动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块(33)上,所述扇形转盘(41)的扇形外壁上设有弧形凹槽(38),所述弧形凹槽(38)和所述三角转盘(34)的三个角相互配合,所述扇形转盘(41)的扇形外壁和所述三角转盘(34)的弧形内凹结构的边沿相互配合;
所述扇形转盘(4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33)的一面设有拨盘(37),所述拨盘(37)设为三角结构,所述三角结构的顶端用于连接第三限位柱(36),所述三角结构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扇形转盘(41)的侧面;
所述拨盘(37)远离所述第三限位柱(36)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板(42),所述第一连板(42)远离所述拨盘(37)的一端设有向外凸起的第四转轴(45),所述第四转轴(45)上转动套设有套筒(52),所述套筒(52)的周向外壁连接有第八连杆(47),所述第八连杆(47)的另一端通过套筒(52)转动连接在第三凸起柱(51)上,所述第三凸起柱(51)远离套筒(52)的一面连接第二连板(50),所述第二连板(50)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转轴(48),所述第五转轴(48)转动设在第二固定块(49)上,所述第二固定块(49)和所述第一固定块(33)用于吊装所述摆动装置在所述连接架(5)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3)的两个所述立杆(12)上分别设有环形活动槽(59),所述第四连杆(21)和所述第三转轴(32)均设有活动腔(58),所述活动腔(58)用于穿过所述环形活动槽(59)和所述第一连杆(13);所述第四连杆(21)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筒(17)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三转轴(32)连接所述连接筒(17)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转轴(32)和所述第四连杆(21)均设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三转轴(32)转动设在所述环形活动槽(59)内,所述第四连杆(21)在所述环形活动槽(59)内往复运动,且所述第三转轴(32)靠近所述连接筒(17)的一端设有伸缩连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2)的其中一端内壁间隔设有连接板(43),所述连接板(43)上间隔设有多个通风孔(44),所述连接板(43)之间转动连接叶片轴(40),所述叶片轴(40)上设有叶片(39)组,所述叶片轴(40)靠近所述风管(2)开口的一端伸出所述风管(2)并设有第一齿轮(46),所述第一齿轮(46)的周向外壁啮合分别对称并啮合有两组第二齿轮(60),其中一组第二齿轮(60)连接第五转轴(48),另一种第二齿轮(60)连接第六转轴(56);所述第一齿轮(46)和第二齿轮(60)分别设为锥齿轮。
CN202010699473.0A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Pending CN1118533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9473.0A CN111853305A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9473.0A CN111853305A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3305A true CN111853305A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00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9473.0A Pending CN111853305A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33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7722A (zh) * 2021-11-19 2022-03-29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温度和风量的通风实验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7722A (zh) * 2021-11-19 2022-03-29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温度和风量的通风实验柜
CN114247722B (zh) * 2021-11-19 2022-11-08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温度和风量的通风实验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6401A (zh)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CN212775777U (zh) 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CN111853305A (zh) 一种竖向风量平衡阀
CN206816530U (zh) 一种智能自适应风量调节式通风换气风机
CN207634728U (zh) 一种方便开关的风阀
CN205026895U (zh)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CN212619024U (zh) 一种双回路送风器
CN111829126A (zh) 一种双回路送风器
CN209180378U (zh) 手动调节风阀
CN110810086B (zh)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的温室智能控制用通风管道
CN213451858U (zh) 一种便于控制风向的风阀
CN212657865U (zh) 一种可调节风量的双层百叶风口
CN208205358U (zh) 一种收拢式风量调节装置
CN211501677U (zh) 一种阀门以及通风柜
CN104390328B (zh) 风道结构及包含该风道结构的空调器
CN209818752U (zh) 一种风量调节阀
CN209287173U (zh) 一种流体混合搅拌装置
CN207933383U (zh) 一种切削液生产装置
CN207262673U (zh) 风阀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
CN214578927U (zh) 一种冷热风混合风阀
CN214501632U (zh) 一种风阀的出风量调节机构
CN211476241U (zh) 一种风管的三通自动调节阀
CN216790484U (zh) 一种平衡管道阻力的定风量阀门
CN215257861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电动风量调节阀
CN219693545U (zh) 调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