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1747B -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1747B
CN111851747B CN202010736933.2A CN202010736933A CN111851747B CN 111851747 B CN111851747 B CN 111851747B CN 202010736933 A CN202010736933 A CN 202010736933A CN 111851747 B CN111851747 B CN 1118517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ide window
door
plate
floor sl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69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1747A (zh
Inventor
陈星�
汪德熙
刘义
杨昕岚
朱彦男
韦晓青
李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7369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17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1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1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1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17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0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telescop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0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telescopic
    • E04B1/34312Vertical telescopic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临时性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其先进行结构件的加工,包括套筒及底座加工、侧窗结构的加工、天窗结构的加工、门结构加工,然后进行现成组合,将底座固定在地面,然后将第四套筒插接在底座上,使底座上的侧窗孔与第四套筒的下排侧窗孔相叠合,然后以侧窗结构将底座与第四套筒相连接;依此,将第三套筒、第二套筒、第一套筒逐层向上插套连接,使得相邻套筒的部分侧窗孔或全部侧窗孔叠合,再采用侧窗结构逐一固定,配合安装天窗结构及安装门结构,完成微型建筑的组合。套筒结构的升降以调整屋顶高度,其通风良好,具有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气候环境良好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升降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临时性微型建筑可用于旅游景点、灾后安置、施工工地等场合,可解决住房紧缺人口的安置问题,也可满足某些人群对居住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等优点。一方面,由于季节环境条件的不同、使用目的的差异以及节约占地的需要,如果将建筑的空间高度进行临时性的调整,则可提升室内空间的舒适性,例如冬季室内空间高度较低有利于保暖,夏季室内空间高度较高有利于通风。另一方面,现有临时性建筑的层高往往不便于调整,也不便于增加层数以增加室内的可使用空间,如需改造,则会大大提高建筑成本。若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随时调整建筑层高和层数,并结合通风、隔热等措施来增强使用者的居住舒适性,则可大大提高该类建筑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建筑的组合方法,组合的建筑结构通过套筒结构的升降以调整屋顶高度,其通风良好,可以适应不同天气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套筒及底座加工:
切割轻质板材,加工出四个水平断面呈矩形中空的套筒和底座,所述套筒的四周由矩形侧板组成,所述侧板上设有上下两排相互对应的侧窗孔;每一套筒的一块侧板上对应开设有矩形门孔;在所述矩形门孔一侧开设有隐形门空腔,另一侧开设有门卡槽;套筒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中心开设有圆孔;侧板为复合结构,其内部为保温板材,保温板材两侧为轻质硬质板材;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其中,第一套筒的内轮廓尺寸大于第二套筒的外轮廓尺寸,第二套筒的内轮廓尺寸大于第三套筒的外轮廓尺寸,第三套筒的内轮廓尺寸大于第四套筒的外轮廓尺寸,底座的外轮廓尺寸小于第四套筒的内轮廓尺寸,以使得套筒之间、第四套筒与底座之间可以相互插套;底座侧面设有与第四套筒的下排侧窗孔对应的一排侧窗孔;
2)侧窗结构的加工:根据侧窗孔的尺寸加工出侧窗结构;所述侧窗结构包括侧窗主构件、侧窗窗扇和侧窗端部构件,所述侧窗主构件为圆筒形状,两端设有外螺纹;侧窗主构件与侧窗孔相匹配,侧窗主构件安装时,用于插入侧窗孔之中,并在侧窗主构件两端分别与侧窗端部构件螺纹连接;侧窗窗扇安装于侧窗主构件的室内的一侧;所述侧窗端部构件为圆筒形状,内侧设有内螺纹,外侧设有环形突起;
3)天窗结构的加工:根据第一盖板顶部的圆孔尺寸加工出天窗结构;所述天窗结构包括天窗窗框、固定窗罩、第一透明板、第二透明板、天窗轴套、天窗轴和旋转窗罩;天窗窗框用于将天窗结构固定在第一套筒盖板的圆孔内侧,天窗窗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窗罩;固定窗罩由四个90º的扇形组成,四个扇形彼此之间以四根支杆分隔,其中相对两扇为外侧涂有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涂层的扇形板,另外两扇为空心;第一透明板位于固定窗罩的下部,第二透明板位于第一透明板的下部;第一透明板与第二透明板之间留有空气间层;天窗轴套贯穿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中心的圆孔,天窗轴套内插套有可旋转可升降的天窗轴,天窗轴的顶部固连有旋转窗罩,旋转窗罩由四个各90º的扇形组成,四个扇形彼此之间以四根支杆分隔,其中相对两扇为外侧涂有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涂层的扇形板,另外两扇为格栅结构,格栅之间安装有条状透明挡板;
天窗结构可设置两种天窗状态:
天窗状态一(夏季隔热工况):在日照较强的炎热天气,将旋转窗罩升起,并旋转至使旋转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与下部固定窗罩的空心位置相重合。此时固定窗罩和旋转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均可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形成360º反射窗罩,可有效减小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另一方面,旋转窗罩和固定窗罩之间的空气间层也可起到通风屋顶的作用,使屋顶的热空气产生流动,将在屋顶积聚的热量带走,减少通过导热方式向下传入室内的热量。
天窗状态二(一般采光工况):在不炎热的天气,将旋转窗罩降下,并旋转至使旋转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与下部固定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位置相重合。此时只有旋转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可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形成180º反射窗罩,太阳光线及辐射热量可从另外180º的半圆形窗扇格栅结构位置射入,其中大部分热量穿过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最终进入室内。另一方面,旋转窗罩和固定窗罩之间没有空气间层,也可使一部分在屋顶积聚的热量通过导热方式向下传入室内。
旋转窗罩的升降和旋转,可通过电动方法控制,也可通过手动方法控制。
4)门结构加工:根据矩形门孔尺寸加工出门结构;所述门结构主体为矩形板,矩形板上设有内凹式门把手;门结构的尺寸及外形满足:在门关闭时,矩形板位于隐形门空腔和门卡槽之间,门开启时,矩形板可以插入隐形门空腔之中;
5)现场组合:将底座固定在地面,然后将第四套筒插接在底座上,使底座上的侧窗孔与第四套筒的下排侧窗孔相叠合,然后以侧窗结构将底座与第四套筒相连接;依此,将第三套筒、第二套筒、第一套筒逐层向上插套连接,使得相邻套筒的侧窗孔部分或全部叠合,再采用侧窗结构逐一固定,配合将天窗结构安装在第一套筒的盖板的圆孔内侧、将门结构安装在矩形门孔中,完成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天窗结构可以预先安装在第一套筒的盖板的圆孔内侧,门结构也可预先安装在矩形门孔中,当然,也可以采用后装的形式。
本发明获得的临时建筑可以通过侧窗结构与对应的侧窗孔,可以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及第四套筒进行升降固定,可使临时性微型建筑改变高度,具有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气候环境良好的适用性。在夏季,可以增高室内空间,产生良好的热压通风效果,并可使建筑表面具有对太阳辐射热量进行反射的性能,从而使室内人员感到凉爽。在冬季,可以降低室内空间,降低建筑体型系数,减少建筑的散热面积,并且通过增加墙体厚度以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使室内人员感到温暖。其可作为临时性建筑使用。
本发明可以根据季节及使用需求具有如下几种组合:
在夏季工况时,按工作状态一进行组合,将第三套筒的侧板朝下,第三套筒盖板朝上,扣在第四套筒上,将第三套筒部的下排侧窗孔与第四套筒侧板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三套筒与第四套筒的侧壁上;将第二套筒的侧板朝下,第二套筒盖板朝上,扣在第三套筒上,将第二套筒下排侧窗孔与第三套筒侧板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二套筒与第三套筒的侧壁上;将第一套筒的侧板朝下,第一套筒盖板朝上,扣在第二套筒上,将第一套筒下排侧窗孔与第二套筒侧板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的侧壁上;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门结构从第一套筒隐形门空腔和第二套筒隐形门空腔中拉出,两端设置在各自的隐形门空腔和门卡槽,使套筒闭合;将第三套筒的下段门结构插入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的下段之中,使第四套筒的门结构完全露出,使其正常使用,可开启或关闭。
在过渡季工况时,按工作状态二进行组合;将第三套筒的侧板朝下,第三套筒盖板朝上,扣在第四套筒上,将第三套筒下部的侧窗孔与第四套筒侧板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三套筒与第四套筒的侧板上;将第一套筒插套在第二套筒上,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下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叠合,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整体侧板朝下,盖板朝上插在第三套筒上,与第三套筒侧板上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上;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门结构从第一套筒隐形门空腔和第二套筒隐形门空腔中拉出,两端设置在各自的隐形门空腔和门卡槽,使套筒闭合;将第三套筒的下段门结构插入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的下段之中,使第四套筒的门结构完全露出,使其正常使用,可开启或关闭。
在冬季工况时,按工作状态三进行组合;将第一套筒插套在第二套筒上,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整体侧板朝下,盖板朝上插在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上,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侧板上的下排侧窗与第三套筒侧板、第四套筒侧板上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侧板上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的侧板上;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门结构插入隐形门空腔之中,使第四套筒的门结构完全露出,使其正常使用,可开启或关闭。
在二层工况时,按照工作状态四进行组合,将楼板结构预先安装于第三套筒的圆环形楼板支架之内,形成二层建筑;所述楼板结构由楼板构架、楼板轴、楼板轴套、下层楼板、上层楼板组成,楼板构架为圆形格栅状结构,局部留有用于安装楼梯的空洞,楼板构架安装于所述楼板支架上,楼板轴固定安装在楼板构架的中心位置,楼板轴套套装于楼板轴的外侧,分为上下两段,可绕楼板轴旋转;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均为半圆形板,所述下层楼板安装于楼板构架的上部,上层楼板位于下层楼板的上部;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分别与上下两段的楼板轴套固连;所述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的外缘底部均设有滚轮,滚轮位于楼板支架上设置的环形槽之中。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楼板构架的圆形格栅状结构中,7/8的扇形面积为格栅,1/8的扇形面积为空洞。通过旋转可形成多种不同的地板组合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部分侧窗孔中安装有侧窗结构;未安装侧窗结构的侧窗孔经侧窗填充构件进行封闭,所述侧窗填充构件包括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为有外缘且相互咬合的圆板状构件,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从内外两侧夹持固定在侧窗孔周边。
所述第二套筒、第四套筒下部涂有反射涂层。反射涂层均随套筒的拉伸而显露出来,可大大增加建筑表面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反射,再结合天窗状态一,可进一步降低室内空气温度,使室内人员感到凉爽。
本产品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获得的产品,可使临时性微型建筑改变高度,具有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气候环境良好的适用性。在夏季,可以增高室内空间,产生良好的热压通风效果,并可使建筑表面具有对太阳辐射热量进行反射的性能,从而使室内人员感到凉爽。在冬季,可以降低室内空间,降低建筑体型系数,减少建筑的散热面积,并且通过增加墙体厚度以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使室内人员感到温暖。
(2)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建筑的楼层,以使建筑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3)本发明施工方便,具有较高的市场实施可能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为第一套筒1正立面图。
图2为第一套筒1侧立面图。
图3为第一套筒1纵剖面图。
图4为第一套筒1平面图。
图5为第一套筒1横剖面图。
图6为第二套筒2正立面图。
图7为第二套筒2侧立面图。
图8为第二套筒2纵剖面图。
图9为第二套筒2平面图。
图10为第二套筒2横剖面图。
图11为第三套筒3正立面图。
图12为第三套筒3侧立面图。
图13为第三套筒3纵剖面图。
图14为第三套筒3平面图。
图15为第三套筒3横剖面图。
图16为第四套筒4正立面图。
图17为第四套筒4侧立面图。
图18为第四套筒4纵剖面图。
图19为第四套筒4平面图。
图20为第四套筒4横剖面图。
图21为天窗结构5纵剖面图。
图22为固定窗罩5B平面图。
图23为旋转窗罩5G平面图。
图24为天窗状态一(夏季隔热工况)示意图。
图25为天窗状态二(一般采光工况)示意图。
图26为侧窗结构6正立面图。
图27为侧窗结构6纵剖面图。
图28为侧窗主构件6A侧立面图。
图29为侧窗主构件6A正立面图。
图30为侧窗端部构件6C正立面图。
图31为侧窗结构6阳光漫反射示意图。
图32为侧窗第一填充构件7A立面图。
图33为侧窗第二填充构件7B立面图。
图34为侧窗填充构件组合图。
图35为第一套筒1的门结构8侧立面示意图。
图36为第一套筒1的门结构8正立面示意图。
图37为第二套筒2的门结构8侧立面示意图。
图38为第二套筒2的门结构8正立面示意图。
图39为第三套筒3的门结构8侧立面示意图。
图40为第三套筒3的门结构8正立面示意图。
图41为第四套筒4的门结构8侧立面示意图。
图42为第四套筒4的门结构8正立面示意图。
图43为楼板结构9纵剖面图。
图44为楼板构架9A平面图。
图45为下层楼板9D(上层楼板9E)平面图。
图46为楼板结构9组合模式一示意图。
图47为楼板结构9组合模式二示意图。
图48为楼板结构9组合模式三示意图。
图49为楼板结构9组合模式四示意图。
图50为楼板结构9组合模式五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一(夏季工况)正立面示意图。
图52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一(夏季工况)侧立面示意图。
图53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一(夏季工况)纵剖面示意图。
图54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二(过渡季工况)正立面示意图。
图55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二(过渡季工况)侧立面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二(过渡季工况)纵剖面示意图。
图57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三(冬季工况)正立面示意图。
图58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三(冬季工况)侧立面示意图。
图59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三(冬季工况)纵剖面示意图。
图60为本发明工作状态四(二层工况)正立面示意图。
图61为本发明工作状态四(二层工况)侧立面示意图。
图62为本发明工作状态四(二层工况)纵剖面示意图。
图63为本发明热压通风示意图。
图中:1-第一套筒;1A-第一套筒盖板;1B-第一套筒侧板;1C-第一套筒隐形门空腔;1D-第一套筒门卡槽; 2-第二套筒;2A-第二套筒盖板;2B-第二套筒侧板;2C-第二套筒隐形门空腔;2D-第二套筒门卡槽; 2E-第二套筒反射涂层; 3-第三套筒;3A-第三套筒盖板;3B-第三套筒侧板;3C-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3D-第三套筒门卡槽; 3F-楼板支架;4-第四套筒;4A-第四套筒盖板;4B-第四套筒侧板;4C-第四套筒隐形门空腔;4D-第四套筒门卡槽; 4E-第四套筒反射涂层; 5-天窗结构;5A-天窗窗框;5B-固定窗罩;5C-第一透明板;5D-第二透明板;5E-天窗轴套;5F-天窗轴;5G-旋转窗罩;6-侧窗结构;6A-侧窗主构件;6B-侧窗窗扇;6C-侧窗端部构件; 7-侧窗填充构件;7A-侧窗第一填充构件;7B-侧窗第二填充构件;8-门结构;9-楼板结构;9A-楼板构架;9B-楼板轴;9C-楼板轴套;9D-下层楼板;9E-上层楼板;1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图20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63所示,本建筑结构的主体由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第三套筒3、第四套筒4、天窗结构5、侧窗结构6、侧窗填充构件7、门结构8、楼板结构9和底座10组成。
(1)套筒及底座加工
参照图1-图20、图51-图62所示,切割轻质板材,并用钢制连接件将其加工为有一个盖板和四面侧板的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第三套筒3、第四套筒4和底座10。每组套筒的侧板为内藏保温板材,两侧为轻质硬质板材的复合侧板。
第四套筒4的内轮廓尺寸略大于底座10的平面外轮廓尺寸,可以将第四套筒4插套在底座10上,底座10的侧板高度略高于侧窗结构6的直径。第三套筒3的内轮廓尺寸略大于第四套筒4的外轮廓尺寸,可以将第三套筒3插套在第四套筒4上,并在插套时,使第三套筒3和第四套筒4的侧板底边平齐。第二套筒2的内轮廓尺寸略大于第三套筒3的外轮廓尺寸,可以将第二套筒2插套在第三套筒3上,第一套筒1的内轮廓尺寸略大于第二套筒2的外轮廓尺寸,可以将第一套筒1插套在第二套筒2上,并在插套时,使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的侧板底边平齐或接近平齐。
四个第一套筒侧板1B以垂直方向围绕在第一套筒盖板1A四边,将板件之间的垂直连接处断面中间均匀加工出数处侧缝或将断面一侧数处铣薄,将角钢两翼插入侧缝或放置在铣薄处,两边用螺栓将板件与角钢连接起来,使板件之间的连接构件不影响板件的厚度。
(2)开设洞口
参照图1-图20、图51-图62所示,将第一套筒1的盖板1A的中心位置开设圆形的天窗孔,将第二套筒2的盖板2A的中心位置开设圆孔,圆孔大小等于第一套筒盖板1A的中心位置开设的圆形天窗孔。将第三套筒盖板3A的中心位置开设圆孔,将圆孔周边的上下两侧铣薄,宽度为圆环形的楼板支架3F的连接件。将第四套筒盖板4A的中心位置开设圆孔,圆孔大小等于第三套筒盖板3A的中心位置开设的圆孔。
将第一套筒1插套在第二套筒2上,将第三套筒3插套在第四套筒4上,形成两组套筒组。将底座10的侧板朝上,盖板朝下放置地面,将第三套筒3和第四套筒4组成的套筒组以盖板朝上、侧板朝下的方向,紧密插在底座10上,在其重叠的侧板区域,一次打穿2个套筒侧壁,开设若干个圆形的侧窗孔,孔间均匀布置,开设侧窗孔时避开设置门洞的侧板中央略大于门洞两倍长度的区域。将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第三套筒3和第四套筒4组成的两组套筒相互插套,在其重叠区域超过侧窗结构6的直径时,在其重叠的侧板区域一次打穿4个套筒侧壁,开设若干个圆形的侧窗孔,孔间均匀布置,开设侧窗孔时避开设置门洞的侧板中央略大于门洞两倍长度的区域。并同时依据门洞高度,在设置门洞的一面侧板的中心线一侧,紧贴中心线在底座10的盖板以上的四个套筒侧板区域开设门洞,切割时一次打穿4个套筒侧板,使4个套筒在侧板一面的包含重叠位置切出四个矩形凹槽。其中,第三套筒3和第四套筒4的矩形凹槽大小形状一致。
将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相互插套,在其重叠区域超过侧窗结构6的直径时,由第一套筒1下侧已经打好的侧窗孔位置,向在其重叠区域的第二套筒2的第二套筒侧板2B开设若干个圆形的侧窗孔。同时,在第一套筒1下排侧窗孔的上方,在第一套筒侧板1A上根据需要开设若干个圆形的侧窗孔,孔间均匀布置。
(3)套筒门洞及门结构8做法
参照图1-图20、图51-图62所示,在每个套筒门洞远离中心线的一侧洞壁边缘,将套筒侧板中的与门洞等高且有5cm以上宽度的保温板材去掉,留出门卡槽。在每个套筒门洞的贴临中心线另一侧,将套筒侧板中的与门洞等高比门洞宽5cm以上宽度的保温板材去掉,留出隐形门空腔。在第三套筒3的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3C和第三套筒门卡槽3D里在竖直方向各做一个等高度的水平搁板,该水平搁板距离第三套筒侧板3B底边的高度为第三套筒3和第四套筒4相互插套,第三套筒3的下侧侧窗孔和第四套筒4的上侧侧窗孔重叠时,第三套筒3侧板底边距第一套筒1门洞上沿的距离。
参照图1-图20、图35-图42所示,门结构8主体为保温矩形板,矩形板上设有内凹式门把手,矩形板插入第一套筒隐形门空腔1C、第二套筒隐形门空腔2C、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3C或第四套筒隐形门空腔4C之中,其中第三套筒3的门结构8需要有两块矩形木板,一上一下分别插入上下两段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3C之中。当门结构从隐形门空腔中完全拉出,并卡在门洞另一侧的第一套筒门卡槽1D、第二套筒门卡槽2D、第三套筒门卡槽3D或第四套筒门卡槽4D之中,即可将门闭合。
(4)楼板支架3F做法
参照图11-图15、图43和图51-图62所示,楼板支架3F为圆环形框架,楼板支架3F的圆形外框外缘上下设有两翼,两翼上设有螺栓孔。内缘的上下设有两个环槽。安装时,楼板支架3F嵌套在第三套筒盖板3A的中心圆孔周边的铣薄处,用螺栓固定。
(5)喷涂反射涂层
参照图6-图15、图51-62所示,第二套筒四个侧板2B喷涂第二套筒反射涂层2E,第四套筒四个侧板4B喷涂第四套筒反射涂层4E。
(6)楼板
参照图43-图45所示,楼板构架9A为圆形格栅状结构,圆形外框优选轻钢材料,其中7/8的扇形面积为格栅,1/8的扇形面积为空洞。将楼板构架9A安装于第三套筒3的圆环形楼板支架3F的环形框架内缘的下部,1/8的空洞位置处用于安装楼梯。楼板轴9B垂直固定安装在楼板构架9A的中心位置,楼板轴套9C安装于楼板轴9B的外侧,分为上下两段,可绕楼板轴9B旋转。下层楼板9D和上层楼板9E均为具有一定承重能力的半圆形板,优选材质为胶合木板或实木板材,中间打有孔洞,形状完全相同。下层楼板9D安装于楼板构架9A的上部,上层楼板9E安装于下层楼板9D的上部。下层楼板9D和上层楼板9E分别与上下两段的楼板轴套9C固连,可随楼板轴套9C的转动而转动。下层楼板9D和上层楼板9E的外缘底部均设有滚轮,滚轮位于楼板支架3F的圆形外框内缘的上下两个环形槽之中,可在环形槽中滚动,使下层楼板9D和上层楼板9E进行转动,环形槽同时对下层楼板9D和上层楼板9E的转动在垂直方向进行限位。
(7)天窗
参照图21-图23所示,
天窗结构5的天窗窗框5A的外形为分段可以拼接为圆环形的框架,优选由轻质铝材制成。天窗窗框5A外缘断面为槽型,槽内壁半径略小于位于第一套筒1的盖板1A的中心位置的圆形天窗孔,槽型外缘用以套住天窗孔的侧缘。天窗窗框5A内缘由上下槽型断面组成,用以嵌套上下两个第一透明板5C和第二透明板5D。
第一透明板5C和第二透明板5D均为圆形,直径略小于天窗窗框5A内缘槽内壁的直径,且中心开设孔洞。
固定窗罩5B为圆形,由轻质铝板或高强塑料制成,中间开设有一圆孔,外侧设有环形外框。固定窗罩5B的圆形分成四个90º的扇形,四个扇形彼此之间以四根支杆分隔,其中相对两扇为外侧涂有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涂层的扇形板,另外两扇为空心。
旋转窗罩5G为圆形,由轻质铝板或高强塑料制成,外侧设有环形外框。旋转窗罩5G的圆形分成四个90º的扇形,四个扇形彼此之间以四根支杆分隔,其中相对两扇为外侧涂有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涂层的扇形板,另外两扇为格栅结构,格栅之间安装有条状透明挡板。
天窗轴套5E为圆筒形状,设置于第一透明板5C和第二透明板5D的圆孔之内,天窗轴套5E的下部内侧开设有一个环形卡槽,同时开设两个一端连接环形卡槽、另一端连接轴套5E下端的垂直卡槽,两个垂直卡槽平面位置的连线通过轴套5E的圆心,呈180º角。
天窗轴5F为圆柱形状,安装于天窗轴套5E之内,并穿过固定窗罩5B中间的圆孔,可以进行旋转,天窗轴5F侧面靠下的部位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凸起。天窗轴5F的两个凸起可以在天窗轴套5E下部的环形卡槽里旋转,并在2个垂直卡槽中上下滑动,使天窗轴旋转、上升或下降,卡槽亦可对凸起进行限位。
首先将天窗窗框5A嵌套在第一套筒1的圆形的天窗孔的侧缘上。安装第一透明板5C和第二透明板5D。在第一透明板5C和第二透明板5D的中心孔洞处,安装圆筒形状的天窗轴套5E,将圆柱形状的天窗轴5F从下往上安装于天窗轴套5E之内,旋转后由环槽卡位。将固定窗罩5B套在天窗轴套5E突出第一透明板5C的一端,并将固定窗罩5B的环形外框与天窗窗框5A固定。将旋转窗罩5G与天窗轴5F向上的端部固连。
(8)侧窗结构6
参照图26-图31所示,侧窗结构6的材质优选为胶合木复合结构或轻质铝制材料。由侧窗主构件6A、侧窗窗扇6B和侧窗端部构件6C组成。侧窗主构件6A为圆筒形状,可插入套筒的侧窗孔之中,作为侧窗使用。若不同套筒的侧窗孔彼此重叠,侧窗主构件6A可插入多个侧窗孔之中,作为套筒之间的连接件。
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设有外螺纹。侧窗窗扇6B为圆形,圆面积略小于侧窗主构件6A的内圆截面积,安装于侧窗主构件6A的内部靠近室内的一侧。侧窗窗扇6B设有窗框、玻璃和转轴,窗框用于固定玻璃,转轴两端连接于侧窗主构件6A内壁的相对两侧,用于使侧窗窗扇6B旋转,以调节侧窗窗扇6B的开启或关闭状态。侧窗端部构件6C为圆筒形状,圆筒内侧设有内螺纹,外侧设有环形突起。侧窗端部构件6C数量为两个,可分别与侧窗主构件6A两端的外螺纹咬合,并用环形凸起进行限位,从而对侧窗主构件6A进行固定。
侧窗结构6可根据用户对于通风和采光的需要,在四个套筒的一部分侧窗孔位置进行安装。侧窗主构件6A内部的圆柱形通道可使阳光经漫反射之后进行室内,防止室内出现眩光,减少室内人员的视觉不适感。
参照图32-34所示,侧窗填充构件7包括侧窗第一填充构件7A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7B。侧窗第一填充构件7A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7B为有外缘且相互咬合的圆板状构件,构件穿过墙体部分的直径略小于侧窗孔的直径,外缘大于侧窗孔的直径,可在侧窗孔不安装侧窗结构6的情况下,将侧窗第一填充构件7A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7B从侧板两侧填入侧窗孔之中,使其相互咬合,用螺栓从两侧将侧窗填充构件7压紧并固定于侧窗孔,从而对侧窗孔进行封闭。
(9)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建筑组合方法
参照图51-图6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建筑结构,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对四个套筒采取不同的拼接方式,以调整建筑高度,并增设建筑的二层空间。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一(夏季工况):将天窗结构5和楼板支架3F安装在第一套筒1和第三套筒3上。
将4个套筒设置门洞的侧板都放在一个方向,将底座10的侧板朝上、盖板朝下放置地面,与地面基础用角钢固连。将第四套筒侧板4B朝下,第四套筒盖板4A朝上,扣在底座10上,将第四套筒侧板4B的侧窗孔与底座10侧板上的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6的侧窗主构件6A插入第四套筒4和底座10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6C从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底座10与第四套筒侧板4B上。将第三套筒3的侧板3B朝下,第三套筒盖板3A朝上,扣在第四套筒4上,将第三套筒3下部的侧窗孔与第四套筒侧板4B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6的侧窗主构件6A插入第三套筒3和第四套筒4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6C从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三套筒3与第四套筒4的侧壁上。将第二套筒2的侧板2B朝下,第二套筒盖板2A朝上,扣在第三套筒3上,将第二套筒2下部的侧窗孔与第三套筒侧板3B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6的侧窗主构件6A插入第二套筒2和第三套筒3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6C从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二套筒2与第三套筒3的侧壁上。将第一套筒1的侧板1B朝下,第一套筒盖板1A朝上,扣在第二套筒2上,将第一套筒1下部的侧窗孔与第二套筒侧板2B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6的侧窗主构件6A插入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6C从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一套筒1与第二套筒2的侧壁上。将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的门结构8从第一套筒隐形门空腔1C和第二套筒隐形门空腔2C中拉出,两端设置在各自的隐形门空腔和门卡槽,使套筒闭合。将第三套筒3的下段门结构8插入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3C的下段之中,使第四套筒4的门结构8完全露出,使其正常使用,可开启或关闭。在侧窗孔不安装侧窗结构6的情况下,将侧窗第一填充构件7A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7B从侧板两侧填入侧窗孔之中,相互咬合,用螺栓从两侧将侧窗填充构件7压紧并固定于侧窗孔,从而对侧窗孔进行封闭。
第二套筒2下部的第二套筒反射涂层2E和第四套筒4下部的第四套筒反射涂层4E均随套筒的拉伸而显露出来,可大大增加建筑表面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反射,降低室内空气温度,使室内人员感到凉爽。
工作状态二(过渡季工况):将4个套筒设置门洞的侧板都放在一个方向,将底座10的侧板朝上,盖板朝下放置地面与地面基础用角钢固连,将第四套筒侧板4B朝下,第四套筒盖板4A朝上,扣在底座10上,将第四套筒侧板4B的侧窗孔与底座10侧板上的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6的侧窗主构件6A插入第四套筒4和底座10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6C从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底座10与第四套筒侧板4B上。将第三套筒3的侧板3B朝下,第三套筒盖板3A朝上,扣在第四套筒4上,将第三套筒3下部的侧窗孔与第四套筒侧板4B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6的侧窗主构件6A插入第三套筒3和第四套筒4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6C从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三套筒3与第四套筒4的侧板上。将第一套筒1插套在第二套筒2上,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的下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整体侧板朝下,盖板朝上插在第三套筒3上,与第三套筒侧板3B上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6的侧窗主构件6A插入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和第三套筒3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6C从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和第三套筒3上。将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的门结构8从第一套筒隐形门空腔1C和第二套筒隐形门空腔2C中拉出,两端设置在各自的隐形门空腔和门卡槽,使套筒闭合。将第三套筒3的下段门结构8插入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3C的下段之中,使第四套筒4的门结构8完全露出,使其正常使用,可开启或关闭。在侧窗孔不安装侧窗结构6的情况下,将侧窗第一填充构件7A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7B从侧板两侧填入侧窗孔之中,相互咬合,用螺栓从两侧将侧窗填充构件7压紧并固定于侧窗孔,从而对侧窗孔进行封闭。
此时建筑具有适中的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热压作用引起的自然通风,另一方面,第四套筒4下部的第四套筒反射涂层4E随套筒的拉伸而显露出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表面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反射,再结合天窗状态二,可使室内人员感到冷热适宜。
工作状态三(冬季工况):将4个套筒设置门洞的侧板都放在一面,将底座10的侧板朝上,盖板朝下放置地面与地面基础用角钢固连。将第三套筒3插套在第四套筒4上,第三套筒3、第四套筒4的下排侧窗孔与底座10的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6的侧窗主构件6A插入第三套筒3、第四套筒4和底座10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6C从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三套筒3、第四套筒4和底座10的侧板上。将第一套筒1插套在第二套筒2上,将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整体侧板朝下,盖板朝上插在第三套筒3和第四套筒4上,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的下排侧窗孔与第三套筒侧板3B、第四套筒侧板4B上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6的侧窗主构件6A插入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第三套筒3、第四套筒4侧板上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6C从侧窗主构件6A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第三套筒3和第四套筒4的侧板上。将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和第三套筒3的门结构8插入隐形门空腔之中,使第四套筒4的门结构8完全露出,使其正常使用,可开启或关闭。在侧窗孔不安装侧窗结构6的情况下,将侧窗第一填充构件7A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7B从侧板两侧填入侧窗孔之中,相互咬合,用螺栓从两侧将侧窗填充构件7压紧并固定于侧窗孔,从而对侧窗孔进行封闭。此时建筑具有较小的高度,可减弱热压作用引起的自然通风,再结合天窗状态二,可使室内人员感到温暖。另一方面,四个套筒的彼此叠合使建筑的保温层增厚,也可进一步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感。
工作状态四(二层工况):按照工作状态一(夏季工况),安装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建筑结构主体。楼板结构9预先安装于第三套筒3的圆环形楼板支架3F之内,形成二层建筑。楼板构架9A的空洞位置,即可设置用于安装楼梯,亦可用于实现上下楼层之间的自然通风。然后将楼板构架9A安装于第三套筒3的圆环形楼板支架3F的环形框架内缘的下部,1/8的空洞位置处安装楼梯。楼板轴9B垂直固定安装在楼板构架9A的中心位置,楼板轴套9C安装于楼板轴9B的外侧,分为上下两段,可绕楼板轴9B旋转。下层楼板9D和上层楼板9E的外缘底部安装滚轮,下层楼板9D安装于楼板构架9A的上部,与下段的楼板轴套9C固连,滚轮位于楼板支架3F的圆形外框内缘的下侧环形槽之中。上层楼板9E安装于下层楼板9D的上部,与上段的楼板轴套9C固连,滚轮位于楼板支架3F的圆形外框内缘的上侧环形槽之中
(10)参照图24-图25所示,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天窗结构5可设置两种天窗状态:
天窗状态一(夏季隔热工况):在日照较强的炎热天气,将旋转窗罩5G升起,并旋转至使旋转窗罩5G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与下部固定窗罩5B的空心位置相重合。此时固定窗罩5B和旋转窗罩5G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均可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形成360º反射窗罩,可有效减小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另一方面,旋转窗罩5G和固定窗罩5B之间的空气间层也可起到通风屋顶的作用,使屋顶的热空气产生流动,将在屋顶积聚的热量带走,减少通过导热方式向下传入室内的热量。
天窗状态二(一般采光工况):在不炎热的天气,将旋转窗罩5G降下,并旋转至使旋转窗罩5G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与下部固定窗罩5B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位置相重合。此时只有旋转窗罩5G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可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形成180º反射窗罩,太阳光线及辐射热量可从另外180º的半圆形窗扇格栅结构位置射入,其中大部分热量穿过第一透明板5C和第二透明板5D,最终进入室内。另一方面,旋转窗罩5G和固定窗罩5B之间没有空气间层,也可使一部分在屋顶积聚的热量通过导热方式向下传入室内。
旋转窗罩5G的升降和旋转,可通过电动方法控制,也可在天窗轴5F的下部安装一个手柄,通过手动方法控制。
(11)参照图46-图50所示,楼板结构9包括五种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一:上层楼板9E和下层楼板9D旋转至1/2地板模式。
组合模式二:上层楼板9E和下层楼板9D旋转至5/8地板模式。
组合模式三:上层楼板9E和下层楼板9D旋转至3/4地板模式。
组合模式四:上层楼板9E和下层楼板9D旋转至7/8地板模式。
组合模式五:上层楼板9E和下层楼板9D旋转至全地板模式。
在组合模式一、二、三、四中,在楼板构架9A的1/8空洞位置处安装楼梯,以使使用者在建筑一层和二层之间通行。当使用者暂时不需要使用楼梯的时候,可使用组合模式五,使建筑的二层之中具有较为安静的环境。
下层楼板9D的旋转可通过电动方法控制,也可在下层楼板9D的边缘安装若干个内凹式把手,通过手动方法控制。上层楼板9E和下层楼板9D的边缘可设置可拆卸式栏杆,以增加使用者在建筑二层活动时的安全性。
依据上述方法,预定好顶板圆形孔洞、门洞、隐形门空腔、门卡槽和侧窗孔的尺寸和位置,在批量加工好的同类规格的侧板构件上加工成形,再批量组装套筒构件。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套筒及底座加工:
切割轻质板材,加工出四个水平断面呈矩形中空的套筒和底座,所述套筒的四周由矩形侧板组成,所述侧板上设有上下两排相互对应的侧窗孔;每一套筒的一块侧板上对应开设有矩形门孔,在所述矩形门孔一侧开设隐形门空腔,另一侧开设有门卡槽;套筒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中心开设有圆孔;侧板为复合结构,其内部为保温板材,保温板材两侧为轻质硬质板材;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其中,第一套筒的内轮廓尺寸大于第二套筒的外轮廓尺寸,第二套筒的内轮廓尺寸大于第三套筒的外轮廓尺寸,第三套筒的内轮廓尺寸大于第四套筒的外轮廓尺寸,底座的外轮廓尺寸小于第四套筒的内轮廓尺寸,以使得套筒之间、第四套筒与底座之间可以相互插套;底座侧面设有与第四套筒的下排侧窗孔对应的一排侧窗孔;
2)侧窗结构的加工:根据侧窗孔的尺寸加工出侧窗结构;所述侧窗结构包括侧窗主构件、侧窗窗扇和侧窗端部构件,所述侧窗主构件为圆筒形状,两端设有外螺纹;侧窗主构件与侧窗孔相匹配,侧窗主构件安装时,用于插入侧窗孔之中,并在侧窗主构件两端分别与侧窗端部构件螺纹连接;侧窗窗扇安装于侧窗主构件的室内的一侧;所述侧窗端部构件为圆筒形状,内侧设有内螺纹,外侧设有环形突起;
3)天窗结构的加工:根据第一盖板顶部的圆孔尺寸加工出天窗结构;所述天窗结构包括天窗窗框、固定窗罩、第一透明板、第二透明板、天窗轴套、天窗轴和旋转窗罩;天窗窗框用于将天窗结构固定在第一套筒盖板的圆孔内侧,天窗窗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窗罩;固定窗罩由四个90º的扇形组成,四个扇形彼此之间以四根支杆分隔,其中相对两扇为外侧涂有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涂层的扇形板,另外两扇为空心;第一透明板位于固定窗罩的下部,第二透明板位于第一透明板的下部;第一透明板与第二透明板之间留有空气间层;天窗轴套贯穿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中心的圆孔,天窗轴套内插套有可旋转可升降的天窗轴,天窗轴的顶部固连有旋转窗罩,旋转窗罩由四个各90º的扇形组成,四个扇形彼此之间以四根支杆分隔,其中相对两扇为外侧涂有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涂层的扇形板,另外两扇为格栅结构,格栅之间安装有条状透明挡板;
4)门结构加工:根据矩形门孔尺寸加工出门结构;所述门结构主体为矩形板,矩形板上设有内凹式门把手;门结构的尺寸及外形满足:在门关闭时,矩形板位于隐形门空腔和门卡槽之间,门开启时,矩形板可以插入隐形门空腔之中;
5)现场组合:将底座固定在地面,然后将第四套筒插接在底座上,使底座上的侧窗孔与第四套筒的下排侧窗孔相叠合,然后以侧窗结构将底座与第四套筒相连接;依此,将第三套筒、第二套筒、第一套筒逐层向上插套连接,使得相邻套筒的部分侧窗孔或全部侧窗孔叠合,再采用侧窗结构逐一固定,配合将天窗结构安装在第一套筒的盖板的圆孔内侧、将门结构安装在矩形门孔中,完成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夏季工况时,按工作状态一进行组合,将第三套筒的侧板朝下,第三套筒盖板朝上,扣在第四套筒上,将第三套筒部的下排侧窗孔与第四套筒侧板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三套筒与第四套筒的侧壁上;将第二套筒的侧板朝下,第二套筒盖板朝上,扣在第三套筒上,将第二套筒下排的侧窗孔与第三套筒侧板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二套筒与第三套筒的侧壁上;将第一套筒的侧板朝下,第一套筒盖板朝上,扣在第二套筒上,将第一套筒下排的侧窗孔与第二套筒侧板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的侧壁上;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门结构从第一套筒隐形门空腔和第二套筒隐形门空腔中拉出,两端设置在各自的隐形门空腔和门卡槽,使套筒闭合;将第三套筒的下段门结构插入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的下段之中,使第四套筒的门结构完全露出,使其正常使用,可开启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过渡季工况时,按工作状态二进行组合;将第三套筒的侧板朝下,第三套筒盖板朝上,扣在第四套筒上,将第三套筒下部的侧窗孔与第四套筒侧板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三套筒与第四套筒的侧板上;将第一套筒插套在第二套筒上,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下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叠合,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整体侧板朝下,盖板朝上插在第三套筒上,与第三套筒侧板上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的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上;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门结构从第一套筒隐形门空腔和第二套筒隐形门空腔中拉出,两端设置在各自的隐形门空腔和门卡槽,使套筒闭合;将第三套筒的下段门结构插入第三套筒隐形门空腔的下段之中,使第四套筒的门结构完全露出,使其正常使用,可开启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冬季工况时,按工作状态三进行组合;将第一套筒插套在第二套筒上,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整体侧板朝下,盖板朝上插在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上,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的下排侧窗与第三套筒侧板、第四套筒侧板上的上排侧窗孔一一对应;将侧窗结构的侧窗主构件插入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侧板上对应起来的侧窗孔,将侧窗端部构件从侧窗主构件两端拧紧,令其卡在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的侧板上;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门结构插入隐形门空腔之中,使第四套筒的门结构完全露出,使其正常使用,可开启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二层工况时,按照工作状态四进行组合,将楼板结构预先安装于第三套筒对应的圆环形楼板支架之内,形成二层建筑,所述楼板支架为圆环形框架,楼板支架的圆形外框外缘上下设有两翼,两翼上设有螺栓孔,楼板支架的圆形外框内缘的上下设有两个环槽;安装时,楼板支架嵌套在第三套筒盖板的中心圆孔周边的铣薄处,用螺栓固定;所述楼板结构由楼板构架、楼板轴、楼板轴套、下层楼板、上层楼板组成,楼板构架为圆形格栅状结构,局部留有用于安装楼梯的空洞,楼板构架安装于所述楼板支架上,楼板轴固定安装在楼板构架的中心位置,楼板轴套套装于楼板轴的外侧,分为上下两段,可绕楼板轴旋转;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均为半圆形板,所述下层楼板安装于楼板构架的上部,上层楼板位于下层楼板的上部;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分别与上下两段的楼板轴套固连;所述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的外缘底部均设有滚轮,滚轮位于楼板支架上设置的环形槽之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构架的圆形格栅状结构中,7/8的扇形面积为格栅,1/8的扇形面积为空洞。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部分侧窗孔中安装有侧窗结构;未安装侧窗结构的侧窗孔经侧窗填充构件进行封闭,所述侧窗填充构件包括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为有外缘且相互咬合的圆板状构件,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从内外两侧夹持固定在侧窗孔周边。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第四套筒下部涂有反射涂层。
CN202010736933.2A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 Active CN111851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6933.2A CN111851747B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6933.2A CN111851747B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1747A CN111851747A (zh) 2020-10-30
CN111851747B true CN111851747B (zh) 2021-12-17

Family

ID=72948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6933.2A Active CN111851747B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174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6322C1 (de) * 1992-08-08 1993-11-18 Wilhelm Nusser Gmbh & Co Transportables Gebäude
US5829205A (en) * 1997-05-23 1998-11-03 Custom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c. Portable field office
US8347560B2 (en) * 2008-04-23 2013-01-08 Modular Container Solutions Llc Modular assembly
CN205421744U (zh) * 2015-12-14 2016-08-03 东莞市迪优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天窗
US10106998B2 (en) * 2016-06-10 2018-10-23 Invent Teck Llc Multi-use ICRA booth
CN106555438A (zh) * 2017-01-07 2017-04-05 阮保国 叠合式移动商品房
CN108729558A (zh) * 2017-04-15 2018-11-02 许少君 一种插接式固强全复合材料组拼建筑技术
US10538908B1 (en) * 2017-04-21 2020-01-21 Lwip Holdings, Llc Telescoping storm shelter
CN207813071U (zh) * 2018-01-23 2018-09-04 邹占凤 一种建筑安全固定装置
CN108425513A (zh) * 2018-04-17 2018-08-21 马强 一种车载新能源升降调节式移动生态厕所
CN208137383U (zh) * 2018-04-25 2018-11-23 李美春 一种可升降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AU2018426942A1 (en) * 2018-06-06 2020-12-24 Marc König Structure and vehicle with a structure
CN110284734A (zh) * 2019-07-26 2019-09-27 湖南高福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运输且可升降的建筑防护棚
CN111009178B (zh) * 2019-12-20 2022-11-18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模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1747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43987A (en) Unitary solar window panel
CN111851729B (zh)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
US4602464A (en) Residential building
CN111851747B (zh)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的组合方法
US8650814B2 (en) Energy efficient garage
CN111594024A (zh) 一种被动房活动窗口外遮阳装置构造
CN108386008B (zh) 单层蒙古包及安装方法、双层蒙古包及安装方法
CN216740268U (zh) 一种新型透明呼吸式折面玻璃幕墙
CN116220235A (zh) 一种应用于救灾板房的新型可移动相变墙体及其使用方法
CN216305166U (zh) 遮阳型采光屋顶
CN201424824Y (zh) 拼装式阳光房
CN112096264B (zh) 一种带有旋转活动百叶窗罩的窗体结构的组合方法
CN106592844A (zh) 一种半球形网壳结构组装房屋
ES2234244T3 (es) Respiradero para aticos.
CN112096263B (zh) 一种带有旋转活动百叶窗罩的窗体结构
DE20319907U1 (de) Gebäudeverglasung aus Glasprofilen
CN217419930U (zh) 一种房屋建筑
CN214461882U (zh) 一种消防辅助天窗
CN215802458U (zh) 一种新型轻质节能墙体
CN210264055U (zh) 一种集装箱的公共展厅
CN217232461U (zh) 可调节式建筑外遮阳装置
WO2013024242A2 (en) Building system
CN215563733U (zh) 光伏一体化节能钢构厂房屋面结构
CN218493207U (zh) 一种航空用观鸟舱的外框
CN218758339U (zh) 一种建筑屋面圆形采光天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