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6515A - 折叠容器 - Google Patents

折叠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6515A
CN111846515A CN202010765928.4A CN202010765928A CN111846515A CN 111846515 A CN111846515 A CN 111846515A CN 202010765928 A CN202010765928 A CN 202010765928A CN 111846515 A CN111846515 A CN 111846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hinge
hinge shaft
side plat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59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yan Returnable Transit Packag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59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6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6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651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0005 priority patent/WO202202835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 B65D11/18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plastics material collapsible, i.e. with walls hinged together or detachably connec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容器。本发明中折叠容器包括底座和两对相对的侧板,其中底座具有底座本体和从底座本体向上延伸出的两对相对的延伸板,每个侧板具有侧板本体和从侧板本体的底面延伸出并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插接板,以及侧板经由插接板一一对应连接,延伸板上设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开口槽,开口槽内设有垂向延伸的铰接台和位于铰接台两侧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插接板可滑动可转动地连接于铰接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设置成限制插接板滑离铰接台,并且在侧板相对于底座直立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插入插接板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侧板与底座的连接更为稳定,侧板在折叠后不易与底座脱离,降低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折叠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容器,特别涉及折叠容器。
背景技术
可折叠容器尤其是塑胶类可折叠容器,在现代仓储、物流、包装、零售展示等各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因为它们的可循环使用、耐潮湿、长寿命的特点被逐渐的推广为木制、纸质容器的替代者。可折叠的特性更加减少了空箱时所需的回收和仓储空间,节省了大量相关成本。所以可折叠容器的开发、制造、使用,不仅可以为相关行业节约成本,对节能环保也是极具意义的事情。
这类容器具有从大到小的一系列规格,同时这类容器一般都有一个底座和四个侧壁,为了节约回收成本,这类容器的侧板一般可以相对于底座折叠,折叠后容器的体积大幅减少,从而增加回收率,降低回收成本。通常此类容器的侧壁都构造为高于容器底座的宽度的一半,为了提高回收率从而彼此对面的侧壁朝向彼此折叠时会平行交叠,从而导致后折叠的侧板上升,侧板旋转轴脱离起始位置,且处于底座卡槽的上边缘。这就导致容器在折叠回收过程中由于路途的颠簸,侧板有脱出底座卡槽的风险,最终导致容器功能受限增加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容器,使得侧板与底座的连接更为稳定,侧板在折叠后不易与底座脱离,降低维修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折叠容器,包括底座和两对相对的侧板,其中所述底座具有底座本体和从所述底座本体向上延伸出的两对相对的延伸板,每个所述侧板具有侧板本体和从所述侧板本体的底面延伸出并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插接板,以及所述侧板与所述延伸板一一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上设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开口槽,且所述插接板与所述开口槽一一对应;所述开口槽的开口朝上并朝向所述底座本体的内侧,所述开口槽内设有垂向延伸的铰接台和位于所述铰接台两侧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插接板可滑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铰接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成限制所述插接板滑离所述铰接台,并且在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底座直立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入所述插接板中。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折叠容器包括底座和两对侧板,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两对延伸板,侧板包括:侧板本体和多个插接板。而延伸板上设有垂向设置的开口槽,开口槽中设有铰接台,插接板插入开口槽中与铰接台相对于底座本体的方向可滑动的转动连接,实现侧板与底座活动连接。且开口槽内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限制插接板滑离铰接台,从而在侧板翻转折叠时,侧板也不会从开口槽中滑出,让侧板与底座连接更为稳定。另外,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还用于在侧板与底座竖直拼接时插入所述插接板中,从而使得侧板可与底座竖直拼接,形成容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铰接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之间;所述铰接台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相互隔开形成第一槽体、所述铰接台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相互隔开形成第二槽体,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槽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板具有与插入所述第一槽体中的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槽体中的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远离所述侧板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插入部远离所述侧板本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相配合夹持所述铰接台,并与所述铰接台可滑动的转动连接;
所述铰接台朝向所述第一槽壁的一侧上设有垂向设置的第一滑道,所述铰接台朝向所述第二槽壁的一侧上设有垂向设置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铰接轴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所述第二铰接轴沿所述第二滑道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一槽壁侧开设有两个相互隔开的第一顶部挖切槽和第一尾部挖切槽,所述第一顶部挖切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入部朝向所述侧板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设置在背离所述侧板本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在所述侧板折叠时,与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相抵;还用于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竖直拼接时插入所述第一顶部挖切槽或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铰接台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H1
H1≤H2-D1
其中,H2为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高度;D1为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槽底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本体包括:多个朝向远离所述插接板的方向顺次活动连接的折叠部,与所述插接板相邻的折叠部与所述插接板固定连接,各所述折叠部与其相邻的折叠部对折;各所述侧板本体中的各所述折叠部折叠在一起的高度为D2
D2-D1≤H3
其中,所述H3为所述第一限位部插入到所述第一顶部挖切槽中时,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底部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本体的厚度为D0
D0-D1≤H3
其中,所述H3为所述第一限位部插入到所述第一顶部挖切槽中时,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底部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在插有所述插接板的所述开口槽中,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限位部朝向折叠容器内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H4
H4≤D1
其中,D1为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槽底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二槽壁侧开设有两个相互隔开的第二顶部挖切槽和第二尾部挖切槽,所述第二顶部挖切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入部朝向所述侧板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设置在背离所述侧板本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在所述侧板折叠时,与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相抵;还用于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竖直拼接时插入所述第二顶部挖切槽或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铰接台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F1
F1≤F2-G1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高度;G1为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槽底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本体包括:多个朝向远离所述插接板的方向顺次活动连接的折叠部,与所述插接板相邻的折叠部与所述插接板固定连接,各所述折叠部与其相邻的折叠部对折;各所述侧板本体中的各所述折叠部折叠在一起的高度为D2
D2-G 1≤F3
其中,所述F3为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入到所述第二顶部挖切槽中时,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部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本体的厚度为D0
D0-G 1≤F3
其中,所述F3为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入到所述第二顶部挖切槽中时,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部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在插有所述插接板的所述开口槽中,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限位部朝向折叠容器内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F4
F4≤G 1
其中,G 1为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槽底的高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折叠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板竖直插入开口槽时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轴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内旋侧板让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尾部挖切槽的槽壁脱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轴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板滑至开口槽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嵌入第一顶部挖切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板与底座安装完成后第一铰接轴与第一限位部侧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板的第一插入部侧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对侧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板折叠后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板与底座安装完成后第二铰接轴与第二限位部侧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板的第二插入部侧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对侧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侧板;2、侧板;3、侧板;31、侧板本体;311、折叠部;312、折叠部;4、侧板;5、底座;50、底座本体;51、延伸板;52、延伸板;53、延伸板;54、延伸板;11、侧板本体;12、插接板;121、第一插入部;1211、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0、槽壁;1212、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0、槽壁;122、第二插入部;1221、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0、槽壁;1222、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0、槽壁;6、开口槽;61、第一槽壁;62、第二槽壁;63、第三槽壁;7、铰接台;701、第一滑道;702、第二滑道;71、第一阻挡部;72、第二阻挡部;601、第一槽体;602、第二槽体;81、第一铰接轴;82、第二铰接轴;91、第一限位部;92、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折叠容器包括:侧板1、侧板2、侧板3、侧板4和底座5,侧板1和侧板3相对设置,侧板3和侧板4相对设置,侧板1、侧板2、侧板3、侧板4分别设置在底座5的四周。底座5包括:底座本体50、延伸板51、延伸板52、延伸板53、延伸板54,延伸板51、延伸板52、延伸板53、延伸板54均与底座本体50垂向连接,延伸板51和延伸板53相对设置,延伸板52和延伸板54相对设置。侧板1与延伸板51对应连接,侧板2与延伸板52对应连接,侧板3与延伸板53对应连接,侧板4与延伸板54对应连接,侧板与对应的延伸板的连接方式相同。现以其中的一组侧板1与延伸板51为例,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侧板1包括:侧板本体11、与侧板本体11相连的。延伸板51上开设有开口槽6,开口槽6垂向延伸,且开口槽6朝向背离底座本体的一侧开敞,插接板12从开口槽6开敞区插入开口槽6中,开口槽6中设有垂向设置的铰接台7。插接板12与铰接台7相对于底座本体的方向可滑动的转动连接,开口槽6内设有第一限位部91和第一限位部92,第一限位部91和第一限位部92位于铰接台7两侧,第一限位部91和第一限位部92限制插接板12滑离铰接台7。且侧板与底座竖直拼接时,第一限位部91和第一限位部92插入插接板12中,对侧板进行定位,卡住侧板,与铰接台7配合让侧板与底座竖直拼接。可以理解的,在延伸板51上可设置多个开口槽6,相应的插接板12也设有多个,一个插接板12插入一个开口槽6中。
进一步的,如图3、图7所示,开口槽6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61和第二槽壁62,铰接台7设置在第一槽壁61和第二槽壁62之间,铰接台7与第一槽壁61之间相互隔开形成第一槽体601、铰接台7与第二槽壁62之间相互隔开形成第二槽体602。第一限位部91设置在第一槽体601内,第二限位部92设置在第二槽体602内。插接板12具有与插入第一槽体601中的第一插入部121、插入第二槽体602中的第二插入部122,第一插入部121和第二插入部122相配合夹持铰接台7,并与铰接台7可滑动的转动连接。如图5至图11所示,第一插入部121上设有第一铰接轴81,第一铰接轴81与铰接台7可滑动的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铰接台7朝向第一槽壁61的一侧上设有垂向设置的第一滑道701,第一铰接轴81沿第一滑道701滑动。
另外,如图3所示,开口槽6还具有连接第一槽壁61和第二槽壁62的第三槽壁63。铰接台7上设有朝向第一槽壁61的方向凸出的第一阻挡部71,且第一阻挡部71与第三槽壁63相互隔开形成第一滑道701。
另外,如图3-图11所示,第一限位部91设置在第一槽体601内。第一插入部121朝向第一槽壁61侧开设有两个相互隔开的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和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设置在第一插入部121朝向侧板本体11的一侧,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设置在背离侧板本体11的一侧。其中,第一限位部91在侧板1折叠时,与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相抵;还用于在侧板1与底座5竖直拼接时插入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或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
具体的说,如图6和图7所示,将侧板1与底座5安装时,侧板1竖直向下,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对准第一限位部91,第一限位部91沿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运动,第一铰接轴81沿第一滑道701滑动,在第一限位部91的顶部与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的槽壁12120抵住后,如图8和图9所示,向容器内翻转侧板1,拉动侧板1继续向下滑动,至如图10所示的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位于第一限位部91处,再翻转侧板1至图11状态,让侧板1为竖直状态,第一限位部91嵌入到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中。其中,在从图9至图10的过程中,侧板1可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下滑,第一阻挡部71也对第一铰接轴81进行阻挡,第一铰接轴81将不会脱离开口槽6,从而实现将侧板与底座安装。
如图14和图15所示,需要将侧板折叠时,向折叠容器内翻转侧板1,第一铰接轴81在第一滑道701内转动,由于第一阻挡部71的设置,第一铰接轴81不会从第一滑道701内脱离。与侧板1相对的侧板3也需要折叠,可将以同样的方法先折叠侧板3,再折叠侧板1,在折叠中可向上拉动侧板1,让第一铰接轴81在第一滑道701内向上运动,折叠后的侧板1位于侧板3上方,从而实现侧板的折叠,便于折叠容器的运输和收纳。
进一步的,如图12、图13、图14所示,铰接台7的顶部与第一限位部9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H1,第一限位部91的高度为H2,第一铰接轴81的轴线到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槽底的高度为D1,H1≤H2-D1。从而在侧板1和侧板3折叠时,且侧板1水平倾倒位于侧板3上方,尽管在搬运图纸侧板1会有跳动,位于第一限位部91处,但第一铰接轴81位于第一滑道701中,进而侧板不会轻易脱离底座。
进一步的,如图12、图13、图14所示,各侧板本体的厚度相同,各侧板本体的结构也相同,各侧板本体的厚度均为D0。其中,侧板本体31包括折叠部311和折叠部312,折叠部311与插接部32固定连接,折叠部312与折叠部311朝向远离插接板1232的方向顺次活动连接,折叠部312与折叠部311可对折。在讲折叠容器折叠时,将侧板3向折叠容器内翻转,折叠部312与折叠部311对折,对折后折叠部312与折叠部311的堆叠高度为D2。再将侧板1在开口槽6中向上滑动后,向折叠容器内翻转,让侧板1位于侧板3上方,且实现侧板1和侧板3的折叠。其中,如图14所示,图14中示意了第一铰接轴81在开口槽6底部,即第一限位部91插入到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中时,第一铰接轴81的轴线到第一限位部91的底部的距离为H3,D2-D1≤H3,从而在侧板1和侧板3折叠时,用足够的空间可让侧板1和侧板3堆叠。第一铰接轴81的轴线到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的槽壁12110距离为D3,D3≤H3。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的槽壁12110到侧板主体11的距离为D5,D5≥H2
可以理解的是,侧板3的侧板本体31可以为3个、4个或5个折叠部。在折叠时,各相邻的折叠部对折。侧板1、侧板2、侧板4的侧板本体也可以有多个折叠部。
另外,侧板本体3也可以是一个整体件,此时D0-D1≤H3。可以理解的是,侧板1、侧板2、侧板4的侧板本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件,且尺寸比例相同。
在折叠时,侧板2和侧板4可以与侧板1和侧板3以同样的方法折叠,且尺寸比例关系也相同。
另外,如图12所示,在插有插接板12的开口槽6中,第一铰接轴81的轴线到第一限位部91朝向折叠容器内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H4,H4≤D1
如图13、图14所示,第一铰接轴81的轴线到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的槽壁12120距离为D4,D4≤H3
进一步的,如图3、图4、图5、图7、图9和图15所示,在第二插入部122上设有与第一铰接轴81相对设置的第二铰接轴82,第二铰接轴82与铰接台7可滑动的转动连接。铰接台7朝向第二槽壁62的一侧上设有垂向设置的第二滑道702,第二铰接轴82沿第二滑道702滑动。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图7和图15所示,铰接台7上设有朝向第二槽壁62的方向凸出的第二阻挡部72,且第二阻挡部72与第三槽壁63相互隔开形成第二滑道702。
另外,如图15所示,第二插入部122朝向第二槽壁62侧开设有两个相互隔开的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和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设置在第二插入部122朝向侧板本体的一侧,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设置在背离侧板本体的一侧。其中,第二限位部92用于在侧板折叠时,与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相抵;还用于在侧板与底座竖直拼接时插入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或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
具体的说,将侧板与底座安装时,侧板竖直向下,如图3和图7所示,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对准第一限位部91,第一限位部91沿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运动,第一铰接轴81沿第一滑道701滑动,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对准第二限位部92,第二限位部92沿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运动,第二铰接轴82沿第二滑道702滑动。在第一限位部91的顶部与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的槽壁12120抵住,第二限位部92的顶部与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的槽壁12220抵住后,如图3和图9所示,向容器内翻转侧板,拉动侧板继续向下滑动,至如图10所示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位于第一限位部91处,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位于第二限位部92处,再翻转侧板,至如图11所示让侧板为竖直状态,第一限位部91嵌入到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中,第二限位部92嵌入到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中。第一阻挡部71也对第一铰接轴81进行阻挡,第一铰接轴81将不会脱离开口槽6,第二阻挡部72也对第二铰接轴82进行阻挡,第二铰接轴82也将不会脱离开口槽6,从而实现将侧板与底座安装。可以理解的,侧板2、侧板3和侧板4可以按同样的方法安装。
需要将侧板折叠时,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18所示,向折叠容器内翻转侧板,第一铰接轴81在第一滑道701内转动,第二铰接轴82在第二滑道702内转动。与侧板1相对的侧板3也需要折叠,可将以同样的方法先折叠侧板3,再折叠侧板1,在折叠中可向上拉动侧板1,让第一铰接轴81在第一滑道701内向上运动,第二铰接轴82在第二滑道702内向上运动,折叠后的侧板1位于侧板3上方,从而实现侧板的折叠,便于折叠容器的运输和收纳。可以理解的,侧板2和侧板4可以按同样的方法折叠。
进一步的,如图16、图17和图18所示,铰接台7的顶部与第二限位部92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F1,第二限位部92的高度为F2,第二铰接轴82的轴线到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槽底的高度为G1,F1≤F2-G1。从而在侧板1和侧板3折叠时,且侧板1水平倾倒位于侧板3上方,尽管在搬运图纸侧板1会有跳动,位于第二限位部92处,但第二铰接轴82位于第二滑道702中,进而侧板不会轻易脱离底座。
另外,如图16、图17和图18所示,第二限位部92插入到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中时,第二铰接轴82的轴线到第二限位部92的底部的距离为F3。侧板本体31包括折叠部311和折叠部312,对折后折叠部312与折叠部311的堆叠高度为D2,D2-D1≤F3。第二铰接轴82的轴线到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的槽壁12210的距离为G3,G3≤F3。在折叠时,侧板2和侧板4可以与侧板1和侧板3以同样的方法折叠,且尺寸比例关系也相同。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的槽壁12210到侧板主体11的距离为G5,G5≥F2
另外,侧板本体3也可以是一个整体件,侧板本体3的厚度为D0,D0-G1≤F3。可以理解的是,侧板1、侧板2、侧板4的侧板本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件,且尺寸比例相同。
另外,在插有插接板12的开口槽6中,第二铰接轴82的轴线到第二限位部92朝向折叠容器内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F4,F4≤G1
如图16、图17所示,第二铰接轴82的轴线到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的槽壁12220距离为G 4,G 4≤F 3
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91和第二限位部92相对设置,且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铰接轴81和第二铰接轴82相对,且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尾部挖切槽1212和第二尾部挖切槽1222相对设置,第一顶部挖切槽1211和第二顶部挖切槽1221相对设置。并且,D1=G1,D3=G3,D4=G4,D5=G5,H1=F1,H2=F2,H3=F3,H4=F4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折叠容器,包括底座和两对相对的侧板,其中所述底座具有底座本体和从所述底座本体向上延伸出的两对相对的延伸板,每个所述侧板具有侧板本体和从所述侧板本体的底面延伸出并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插接板,以及所述侧板与所述延伸板一一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上设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开口槽,且所述插接板与所述开口槽一一对应;所述开口槽的开口朝上并朝向所述底座本体的内侧,所述开口槽内设有垂向延伸的铰接台和位于所述铰接台两侧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插接板可滑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铰接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成限制所述插接板滑离所述铰接台,并且在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底座直立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入所述插接板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铰接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之间;所述铰接台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相互隔开形成第一槽体、所述铰接台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相互隔开形成第二槽体,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槽体内;
所述插接板具有与插入所述第一槽体中的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槽体中的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远离所述侧板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插入部远离所述侧板本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相配合夹持所述铰接台,并与所述铰接台可滑动的转动连接;
所述铰接台朝向所述第一槽壁的一侧上设有垂向设置的第一滑道,所述铰接台朝向所述第二槽壁的一侧上设有垂向设置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铰接轴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所述第二铰接轴沿所述第二滑道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一槽壁侧开设有两个相互隔开的第一顶部挖切槽和第一尾部挖切槽,所述第一顶部挖切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入部朝向所述侧板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设置在背离所述侧板本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在所述侧板折叠时,与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相抵;还用于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竖直拼接时插入所述第一顶部挖切槽或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台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H1
H1≤H2-D1
其中,H2为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高度;D1为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槽底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包括:多个朝向远离所述插接板的方向顺次活动连接的折叠部,与所述插接板相邻的折叠部与所述插接板固定连接,各所述折叠部与其相邻的折叠部对折;各所述侧板本体中的各所述折叠部折叠在一起的高度为D2
D2-D1≤H3
其中,所述H3为所述第一限位部插入到所述第一顶部挖切槽中时,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底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的厚度为D0
D0-D1≤H3
其中,所述H3为所述第一限位部插入到所述第一顶部挖切槽中时,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底部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插有所述插接板的所述开口槽中,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限位部朝向折叠容器内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H4
H4≤D1
其中,D1为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一尾部挖切槽槽底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入部朝向所述第二槽壁侧开设有两个相互隔开的第二顶部挖切槽和第二尾部挖切槽,所述第二顶部挖切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入部朝向所述侧板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设置在背离所述侧板本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在所述侧板折叠时,与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相抵;还用于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竖直拼接时插入所述第二顶部挖切槽或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台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F1
F1≤F2-G1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高度;G1为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槽底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包括:多个朝向远离所述插接板的方向顺次活动连接的折叠部,与所述插接板相邻的折叠部与所述插接板固定连接,各所述折叠部与其相邻的折叠部对折;各所述侧板本体中的各所述折叠部折叠在一起的高度为D2
D2-G 1≤F3
其中,所述F3为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入到所述第二顶部挖切槽中时,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部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的厚度为D0
D0-G 1≤F3
其中,所述F3为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入到所述第二顶部挖切槽中时,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部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插有所述插接板的所述开口槽中,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限位部朝向折叠容器内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F4
F4≤G 1
其中,G 1为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轴线到所述第二尾部挖切槽槽底的高度。
CN202010765928.4A 2020-08-03 2020-08-03 折叠容器 Pending CN111846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5928.4A CN111846515A (zh) 2020-08-03 2020-08-03 折叠容器
PCT/CN2021/110005 WO2022028356A1 (zh) 2020-08-03 2021-08-02 折叠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5928.4A CN111846515A (zh) 2020-08-03 2020-08-03 折叠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6515A true CN111846515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5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5928.4A Pending CN111846515A (zh) 2020-08-03 2020-08-03 折叠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6515A (zh)
WO (1) WO202202835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8356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容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8950A1 (en) * 2001-02-14 2002-08-15 Moorman Stephen E. Collapsible container
CN102502124A (zh) * 2011-09-29 2012-06-20 上海鸿润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系统以及可折叠容器
CN103693264A (zh) * 2013-10-22 2014-04-02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式容器
CN104554980A (zh) * 2014-12-16 2015-04-2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容器
CN206766569U (zh) * 2017-04-10 2017-12-1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箱
CN109835570A (zh) * 2019-02-27 2019-06-04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容器
CN110525763A (zh) * 2019-06-13 2019-12-03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箱
CN111169768A (zh) * 2020-01-20 2020-05-1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容器
CN212580401U (zh) * 2020-08-03 2021-02-23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4012B (zh) * 2015-05-07 2018-02-23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容器
CN106956845A (zh) * 2017-04-10 2017-07-18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箱
JP7008960B2 (ja) * 2017-10-06 2022-01-25 岐阜プラスチ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運搬用容器
CN210213116U (zh) * 2019-02-27 2020-03-31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容器
CN111846515A (zh) * 2020-08-03 2020-10-30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容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8950A1 (en) * 2001-02-14 2002-08-15 Moorman Stephen E. Collapsible container
CN102502124A (zh) * 2011-09-29 2012-06-20 上海鸿润科技有限公司 铰链系统以及可折叠容器
CN103693264A (zh) * 2013-10-22 2014-04-02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式容器
CN104554980A (zh) * 2014-12-16 2015-04-2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容器
CN206766569U (zh) * 2017-04-10 2017-12-1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箱
CN109835570A (zh) * 2019-02-27 2019-06-04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容器
CN110525763A (zh) * 2019-06-13 2019-12-03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箱
CN111169768A (zh) * 2020-01-20 2020-05-1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容器
CN212580401U (zh) * 2020-08-03 2021-02-23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8356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8356A1 (zh)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80401U (zh) 折叠容器
US8727158B2 (en) Bulk container with angled side wall to base installation
CN109835570B (zh) 可折叠容器
EP2003062B1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with stacking features
CN111846515A (zh) 折叠容器
CN103112659B (zh) 挂烫机包装箱
CN114537901A (zh) 可折叠容器
CN210213116U (zh) 可折叠容器
US8720719B2 (en) Foldable transport and storage container
US10427830B2 (en) Rotating sidewall stop for supporting folding sidewalls of a height-extended bulk box
CN202144318U (zh) 防水代塑周转箱
CN212829634U (zh) 便于组装的保险杠用包装箱
CN210259225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5256836U (zh) 一种单片纸折叠包装盒
CN219707563U (zh) 一种可自折成型的纸箱盖
CN220743702U (zh) 一种折叠式包装箱
CN215707882U (zh) 一种纵向堆叠的拼接式围板箱
CN216186994U (zh) 一种具有配件包装结构的游戏机包装盒
CN217624684U (zh) 一种烟草折叠箱
CN220010393U (zh) 小型水果运输专用包装箱
CN218807199U (zh) 一种方便折叠的塑料瓦楞纸箱
CN220786479U (zh) 折叠式储藏箱
CN220054563U (zh) 一种抗压性包装纸箱
CN214002392U (zh) 一种带有电子锁的瓦楞板箱
CN211408094U (zh) 一种可折叠式快速成型桌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