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9939A -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9939A
CN111839939A CN202010751699.0A CN202010751699A CN111839939A CN 111839939 A CN111839939 A CN 111839939A CN 202010751699 A CN202010751699 A CN 202010751699A CN 111839939 A CN111839939 A CN 111839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gear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16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玉红
史自强
钱丽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07516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9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9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993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03Holders, support devices for receptacles, e.g. for drainage or urine ba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01Bed-clothes supports to alleviate the weight of the bed-clothes on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 A61G7/075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for the legs or f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只能将患肢放在折叠的被褥上,容易使伤口与被褥接触、摩擦伤口,造成交叉感染,并且不可以分别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支撑,对于下肢烧伤的患者,术后不能抬高患者的患肢,以及在进行换药清洗的时候比较麻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床板,床板的下端表面的左侧设有可向右侧翻转的储物盒,床板后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可随储物盒向下翻转而向上移动,支撑架内部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紧杆,两个所述夹紧杆可随支撑架向上移动的同时而向支撑架内侧移动。

Description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和固定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坏,主要指皮肤或粘膜,严重者可伤及皮肤下或粘膜下组织甚至是内脏,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患肢烧伤整形术后,由于肢体不能活动,只能将患肢放在折叠的被褥上,减轻肢体水肿,很容易使伤口与被褥接触、摩擦伤口,造成交叉感染,这样操作起来非常麻烦、费时费力,且容易污染被褥,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这样就需要用到一种护理辅助装置来避免伤口处与外界物体进行接触,并且可以分别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支撑,对于下肢烧伤的患者,在手术后,还需要抬高患者的患肢,如此操作不但能强化血液回流,减少发生水肿的可能性,而且能保护患者不和被褥接触,减少术后损伤,并且在患者术后需要定期的换药和清洗患处,医护人员需要每次都将药物和器械放置在护理托盘上,从医务室移动至患者病房出,然后进行换药清洗的操作,这样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这样的装置显然不符合现有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只能将患肢放在折叠的被褥上,容易使伤口与被褥接触、摩擦伤口,造成交叉感染,并且不可以分别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支撑,对于下肢烧伤的患者,术后不能抬高患者的患肢,以及在进行换药清洗的时候比较麻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床板,床板的下端表面的左侧设有可向右侧翻转的储物盒,床板后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左右对称排布,两个所述支撑架可随储物盒向下翻转而向上移动,支撑架内部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紧杆,两个夹紧杆左右对称排布,两个所述夹紧杆可随支撑架向上移动的同时而向支撑架内侧移动;
所述床板的前端左右两侧都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卡扣,卡扣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可拆卸的底座,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可旋转的支撑块,支撑块的内侧铰接有可调倾斜角度的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四长杆,两个第四长杆前后对称排布,床板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三长杆,两个第三长杆前后对称排布,每个第四长杆的上端左侧都铰接有短杆,短杆的右端和第三长杆的中部互相铰接,短杆的左端铰接有第一长杆,第三长杆的下端左侧铰接有第二长杆,第一长杆和第二长杆中部互相铰接,第一长杆的左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端和储物盒下端铰接,储物盒的下端右侧和第二长杆的上端互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端内部铰接有两个直角杆,两个直角杆左右对称排布,两个所述直角杆的内侧都随着支撑架向上移动的同时而向下翻转,每个直角杆的中部分别铰接有套筒,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下端和支撑架上端内部固定连接,套筒的下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有弯杆,弯杆的中部和直角杆的上部互相铰接,弯杆的内侧都和对应的夹紧杆固定连接,弯杆的前侧都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侧都和支撑架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后侧所述第四长杆的下部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一蜗轮,第一蜗轮的前端啮合有第一蜗杆,第一蜗杆的下端同轴固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底板的上端,第二齿轮的下端同轴固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的右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端;
所述第二齿轮的后端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底板上端,螺纹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上端和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上端和直角杆的内侧互相铰接,第一锥齿轮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中部内壁,第二锥齿轮的外侧都同轴固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的外缘连接有皮带,皮带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下端内壁,第二带轮的右侧同轴固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后侧啮合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的上端和床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物盒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操作板,操作板的上端前后两侧都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的上端都啮合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都转动连接于储物盒前后内侧壁,两个第四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中部螺纹连接有两个可同步向外侧移动的移动块,两个移动块前后对称排布,储物盒的前后两侧都铰接有盖板,每个移动块都与对应的盖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板的前端左右两侧都转动连接有转盘,每个转盘的后端都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床板内部,每个第三螺纹杆都和对应的卡扣螺纹连接,底座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卡块,两个卡块上下对称排布,两个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卡块和卡扣滑动连接,底座外侧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第二蜗轮的前端啮合有第二蜗杆,第二蜗杆转动连接于底座内部,第二蜗杆的外侧同轴固接有旋钮,第二蜗轮的上端和支撑块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斜齿块,斜齿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和支撑板的下端互相铰接,调节杆的外侧下端前后两侧都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支撑块的前后两侧壁,滑块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簧,拉簧的上端和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可以通过第三长杆、第四长杆、短杆、第二长杆、第一长杆和第二连杆的配合,可以保证在需要换药的时候储物盒可以从床体的下端伸出,当换药结束后可以将储物盒从床体左侧边收缩进床体的下端,方便快捷,并且不需要医护人员带着换药的药品和器械来回跑动,省时省力。
2、本装置通过支撑架的上移可以将患者的下肢支撑起来,不但能强化血液回流,减少发生水肿的可能性,而且能保护患者不和被褥接触,减少术后损伤,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3、本装置通过支撑架上移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两个夹紧杆同时向内侧水平移动,从而可以在升高的过程中将患者的下肢固定好,防止在支撑的过程中发生意外。
4、本装置通过支撑板的角度调节,来适应不同患者所需的体位,并且当不需要支撑患者上肢的时候可以直接拆卸掉,方便病人的上下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机和两个支撑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直角杆和夹紧杆配合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齿条和两个夹紧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齿条和第一锥齿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机和第一蜗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储物盒竖直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长杆和第二长杆、第二连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操作板和两个盖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移动块和盖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盖板翻转后状态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转盘和卡扣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旋钮和支撑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支撑板和滑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床板、2-支撑板、3-底座、4-支撑架、5-电机、6-底板、7-储物盒、8-移动板、9-第一螺纹杆、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一蜗杆、13-第一蜗轮、14-第一齿条、16-伸缩杆、17-滑杆、18-弯杆、19-直角杆、20-第一连杆、21-套筒、22-夹紧杆、23-第二螺纹杆、24-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第一带轮、27-皮带、28-第二带轮、29-第三齿轮、30-第三锥齿轮、31-第四锥齿轮、32-第二连杆、33-第一长杆、34-第二长杆、35-短杆、36-第三长杆、37-第四长杆、38-操作板、39-第二齿条、40-第四齿轮、41-双向螺纹杆、42-移动块、43-盖板、44-挡块、45-滑槽、46-转盘、47-第三螺纹杆、48-卡扣、49-卡块、50-第一弹簧、51-第二蜗杆、52-第二蜗轮、53-旋钮、54-支撑块、55-滑块、56-拉簧、57-滑板、58-调节杆、59-固定板、60-斜齿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4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包括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床板1,床板1的下端表面的左侧设有可向右侧翻转的储物盒7,床板1后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两个支撑架4,两个支撑架4左右对称排布,两个所述支撑架4可随储物盒7向下翻转而向上移动,支撑架4内部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紧杆22,两个夹紧杆22左右对称排布,两个所述夹紧杆22可随支撑架4向上移动的同时而向支撑架4内侧移动;
所述床板1的前端左右两侧都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卡扣48,卡扣48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可拆卸的底座3,底座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可旋转的支撑块54,支撑块54的内侧铰接有可调倾斜角度的支撑板2。
如图1、图2、图4、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在日常情况下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换药操作的时候,此时本装置状态如图1所示,储物盒7和床板1平行,此时可以将药物和器械从储物盒7内取出,方便对患者进行换药的操作,当换药结束后储物盒7的左端向下翻转,同时收缩进入床板1的下端,隐藏到床板1的下端,达到如图7所示的状态,这样当不需要对患者进行换药操作的时候,可以隐藏在床板1下端,不影响医务人员和病人的走动,并且可以将一天所需的换药量直接储存在储物盒7内,这样就可以不用医务人员频繁的拿药换药,减轻劳动量,当储物盒7向下翻转的时候此时两个夹紧杆22同时向内侧移动,进而可以同时向内侧移动,对患者的脚踝处进行夹紧固定,同时此时支撑架4也升高完毕,此时就可以将患者的下肢抬起一定的高度,强化血液回流,减少发生水肿的可能性,并且保证患者下肢病患处不接触被褥,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加快康复进程,当需要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支撑的时候,此时卡扣48进行前后移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的时候,此时转动底座3上端的支撑块54,进而可以带动支撑板2进行旋转,调节至合适角度后,然后调支撑板2的倾斜角度,进而可以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支撑体位,并且当不需要支撑患者的上肢的时候,此时可以将底座3从卡扣48内拆卸下来,方便病人的上下床。
所述底板6的上端中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四长杆37,两个第四长杆37前后对称排布,床板1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三长杆36,两个第三长杆36前后对称排布,每个第四长杆37的上端左侧都铰接有短杆35,短杆35的右端和第三长杆36的中部互相铰接,短杆35的左端铰接有第一长杆33,第三长杆36的下端左侧铰接有第二长杆34,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中部互相铰接,第一长杆33的左端铰接有第二连杆32,第二连杆32的上端和储物盒7下端铰接,储物盒7的下端右侧和第二长杆34的上端互相铰接。
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的,第四长杆37开始向右侧翻转,第四长杆37的上端会通过短杆35推动第三长杆36向下侧转动,进而会带动第二连杆32、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同时向右侧偏移,同时随着第四长杆37上端铰接点上移,以及第三长杆36下端向下移动,就会形成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的左侧铰接点同时绕着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中部的铰接点做圆周运动,实现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左端铰接点之间距离变大,进而第一长杆33会通过第二连杆32拉动储物盒7的左端向下翻转,同时收缩进入床板1的下端,隐藏到床板1的下端,达到如图7所示的状态,这样当不需要对患者进行换药操作的时候,可以隐藏在床板1下端,不影响医务人员和病人的走动。
所述支撑架4上端内部铰接有两个直角杆19,两个直角杆19左右对称排布,两个所述直角杆19的内侧都随着支撑架4向上移动的同时而向下翻转,每个直角杆19的中部分别铰接有套筒21,套筒2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7,滑杆17的下端和支撑架4上端内部固定连接,套筒21的下端铰接有第一连杆20,第一连杆20的上端铰接有弯杆18,弯杆18的中部和直角杆19的上部互相铰接,弯杆18的内侧都和对应的夹紧杆22固定连接,弯杆18的前侧都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的外侧都和支撑架4内壁固定连接。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两个支撑架4会在床板1内部向上滑动,当两个支撑架4都向上移动的时候,此时两个直角杆19的内侧铰接点也会随之向下移动,当两个直角杆19的内侧铰接点向下移动的时候,由于第一连杆20与直角杆19的外侧杆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此时直角杆19会带动弯杆18向内侧下部偏移,但是在伸缩杆16的约束下,此时会约束弯杆18只能水平向内侧移动,进而就会带动固定连接的夹紧杆22同时向内侧移动,进而可以同时向内侧移动,对患者的脚踝处进行夹紧固定,同时此时支撑架4也升高完毕,此时就可以将患者的下肢抬起一定的高度,强化血液回流,减少发生水肿的可能性。
后侧所述第四长杆37的下部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一蜗轮13,第一蜗轮13的前端啮合有第一蜗杆12,第一蜗杆12的下端同轴固接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转动连接于底板6的上端,第二齿轮11的下端同轴固接有第三锥齿轮30,第三锥齿轮30的右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31,第四锥齿轮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6的上端;所述第二齿轮11的后端啮合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第一螺纹杆9转动连接于底板6上端,螺纹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上端和支撑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
如图2、图6所示的,当电机5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左侧的第四锥齿轮31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31带动啮合的第三锥齿轮30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30带动上端同轴固结的第二齿轮11进行转动,第二齿轮11带动上端的第一蜗杆12进行转动,第一蜗杆12会带动啮合的第一蜗轮13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实现左侧的第四长杆37进行转动,并且由于第一蜗杆12和第一蜗轮13自锁的特性,可以保证第四连杆不会随着重力的原因而反转,当第二齿轮11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啮合的第一齿轮1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0上端的第一螺纹杆9进行转动,移动板8的中部设有内螺纹,当第一螺纹杆9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移动板8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支撑架4进行上下的移动。
所述支撑架4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9,固定板5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4,第一锥齿轮2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3,第二螺纹杆23的上端和直角杆19的内侧互相铰接,第一锥齿轮24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5转动连接于支撑架4中部内壁,第二锥齿轮25的外侧都同轴固接有第一带轮26,第一带轮26的外缘连接有皮带27,皮带27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带轮28,第二带轮28转动连接于支撑架4下端内壁,第二带轮28的右侧同轴固接有第三齿轮29,第三齿轮29的后侧啮合有第一齿条14,第一齿条14的上端和床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的,当支撑架4向上移动的时候,此时在床板1下端固定的第一齿条14会带动啮合的第三齿轮29进行转动,第三齿轮29带动左侧同轴固结的第二带轮28进行转动,第二带轮28还会通过皮带27带动上端的第一带轮26进行转动,第一带轮26带动右侧同轴固结的第二锥齿轮25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25带动啮合的第一锥齿轮24进行转动,固定板59可以保证第一锥齿轮24转动的平稳,并且第一锥齿轮24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当第一锥齿轮24转动的时候既可以实现第二螺纹杆23的升降,进而可以带动两个直角杆19的内侧铰接点上下移动。
所述储物盒7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操作板38,操作板38的上端前后两侧都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39,第二齿条39的上端都啮合有第四齿轮40,第四齿轮40都转动连接于储物盒7前后内侧壁,两个第四齿轮40之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41,双向螺纹杆41中部螺纹连接有两个可同步向外侧移动的移动块42,两个移动块42前后对称排布,储物盒7的前后两侧都铰接有盖板43,每个移动块42都与对应的盖板43滑动连接。
如图1、图9、图10和图11所示的,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换药的操作的时候,此时只需要先转动储物盒7左端的挡块44,先转动挡块44九十度,解除储物格左侧的凸起对挡块44的约束,然后向左侧拉动操作板38就会带动操作板38上端前后两侧的第二齿条39进行移动,当第二齿条39向左侧移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上端啮合的第四齿轮40进行转动,当两个第四齿轮40转动的时候此时就会带动中间的双向螺纹杆41进行转动,移动块42设有内螺纹,当双向螺纹杆41进行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两个移动块42同时向外侧移动,移动块42的右侧都设有圆柱凸起,圆柱凸起都可以在盖板43左侧的滑槽45内进行滑动,并且滑槽45有一定的倾斜度,当移动块42逐渐向外侧移动的时候,因为滑槽45是斜向下的,此时在圆柱凸起的挤压下盖板43会缓慢向外侧翻转,当移动块42移动至最外侧的时候达到如图11所示的状态,此时两个盖板43完全翻开,此时就可以拿取储物盒7内的药品和器械,方便进行换药的操作。
所述床板1的前端左右两侧都转动连接有转盘46,每个转盘46的后端都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47,第三螺纹杆47转动连接于床板1内部,每个第三螺纹杆47都和对应的卡扣48螺纹连接,底座3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卡块49,两个卡块49上下对称排布,两个卡块4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0,两个卡块49和卡扣48滑动连接,底座3外侧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52,第二蜗轮52的前端啮合有第二蜗杆51,第二蜗杆51转动连接于底座3内部,第二蜗杆51的外侧同轴固接有旋钮53,第二蜗轮52的上端和支撑块54下端固定连接。
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当需要支撑患者的上肢的时候,此时只需要转动转盘46带动后侧的第三螺纹杆47进行转动,当第三螺纹杆47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卡扣48进行前后移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的时候,此时用手指捏动两个卡块49同时向内侧移动,然后将底座3的内侧滑入卡扣48的内部,然后松开手指,此时在第一弹簧50的作用下,两个卡块49会从底座3的内侧伸出,并且卡紧卡扣48,十分的方便,当不许需要支撑患者的上肢的时候,此时拆卸掉即可,方便病人上下床,并且当转动旋钮53的时候就会带动内侧的第二蜗杆51进行转动,第二蜗杆51会带动啮合的第二蜗轮52进行转动。
所述支撑块5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斜齿块60,斜齿块6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58,调节杆58和支撑板2的下端互相铰接,调节杆58的外侧下端前后两侧都固定连接有滑板57,滑板5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55,滑块55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支撑块54的前后两侧壁,滑块55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簧56,拉簧56的上端和滑板57的下端固定连接。
如图13和图14所示的,当第二蜗轮52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上端的支撑块54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上端的支撑板2进行旋转,来适应不同患者的所需的体位,当需要调节患者上肢支撑的角度的时候,可以直接向上拉动支撑板2的外侧上端,此时支撑板2下端铰接的调节杆58会开始从斜齿块60的一个齿槽内滑出,继续拉动支撑板2此时调节杆58的下端就会继续向内侧滑动,此时调节杆58外侧滑动连接的滑块55也会随之向内侧滑动,当调节好倾斜角度的时候,在滑块55内部拉簧56的作用下,会拉动滑板57向下移动,然后滑板57拉动调节杆58的下端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卡入斜齿块60内,当需要降低倾斜的角度的时候,只需要先向上拨动滑板57,然后带动调节杆58的上端从斜齿块60的齿槽内滑出,然后向后拉动调节板,带动滑块55一块向外侧移动,就可以实现之支撑板2板倾斜角度的降低,方便快捷。
本发明使用时,患者躺在床板1的上端,底板6保持床板1的平稳,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换药操作的时候,此时本装置状态如图1所示,储物盒7和床板1平行,此时可以将药物和器械从储物盒7内取出,方便对患者进行换药的操作,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换药的操作的时候,此时只需要先转动储物盒7左端的挡块44,先转动挡块44九十度,解除储物格左侧的凸起对挡块44的约束,然后向左侧拉动操作板38就会带动操作板38上端前后两侧的第二齿条39进行移动,当第二齿条39向左侧移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上端啮合的第四齿轮40进行转动,当两个第四齿轮40转动的时候此时就会带动中间的双向螺纹杆41进行转动,移动块42设有内螺纹,当双向螺纹杆41进行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两个移动块42同时向外侧移动,移动块42的右侧都设有圆柱凸起,圆柱凸起都可以在盖板43左侧的滑槽45内进行滑动,并且滑槽45有一定的倾斜度,当移动块42逐渐向外侧移动的时候,因为滑槽45是斜向下的,此时在圆柱凸起的挤压下盖板43会缓慢向外侧翻转,当移动块42移动至最外侧的时候达到如图11所示的状态,此时两个盖板43完全翻开,此时就可以拿取储物盒7内的药品和器械,方便进行换药的操作,当换药结束后,电机5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左侧的第四锥齿轮31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31带动啮合的第三锥齿轮30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30带动上端同轴固结的第二齿轮11进行转动,第二齿轮11带动上端的第一蜗杆12进行转动,第一蜗杆12会带动啮合的第一蜗轮13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实现左侧的第四长杆37进行转动,并且由于第一蜗杆12和第一蜗轮13自锁的特性,可以保证第四连杆不会随着重力的原因而反转,第四长杆37开始向右侧翻转,第四长杆37的上端会通过短杆35推动第三长杆36向下侧转动,进而会带动第二连杆32、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同时向右侧偏移,同时随着第四长杆37上端铰接点上移,以及第三长杆36下端向下移动,就会形成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的左侧铰接点同时绕着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中部的铰接点做圆周运动,实现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左端铰接点之间距离变大,进而第一长杆33会通过第二连杆32拉动储物盒7的左端向下翻转,同时收缩进入床板1的下端,隐藏到床板1的下端,达到如图7所示的状态,这样当不需要对患者进行换药操作的时候,可以隐藏在床板1下端,不影响医务人员和病人的走动,同时当第二齿轮11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啮合的第一齿轮1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0上端的第一螺纹杆9进行转动,移动板8的中部设有内螺纹,当第一螺纹杆9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移动板8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支撑架4进行上下的移动,当支撑架4向上移动的时候,此时在床板1下端固定的第一齿条14会带动啮合的第三齿轮29进行转动,第三齿轮29带动左侧同轴固结的第二带轮28进行转动,第二带轮28还会通过皮带27带动上端的第一带轮26进行转动,第一带轮26带动右侧同轴固结的第二锥齿轮25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25带动啮合的第一锥齿轮24进行转动,固定板59可以保证第一锥齿轮24转动的平稳,并且第一锥齿轮24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当第一锥齿轮24转动的时候既可以实现第二螺纹杆23的升降,进而可以带动两个直角杆19的内侧铰接点上下移动,当两个直角杆19的内侧铰接点也会随之向下移动,当两个直角杆19的内侧铰接点向下移动的时候,由于第一连杆20与直角杆19的外侧杆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此时直角杆19会带动弯杆18向内侧下部偏移,但是在伸缩杆16的约束下,此时会约束弯杆18只能水平向内侧移动,进而就会带动固定连接的夹紧杆22同时向内侧移动,进而可以同时向内侧移动,对患者的脚踝处进行夹紧固定,同时此时支撑架4也升高完毕,此时就可以将患者的下肢抬起一定的高度,强化血液回流,减少发生水肿的可能性,并且保证患者下肢病患处不接触被褥,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当需要支撑患者的上肢的时候,此时只需要转动转盘46带动后侧的第三螺纹杆47进行转动,当第三螺纹杆47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卡扣48进行前后移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的时候,此时用手指捏动两个卡块49同时向内侧移动,然后将底座3的内侧滑入卡扣48的内部,然后松开手指,此时在第一弹簧50的作用下,两个卡块49会从底座3的内侧伸出,并且卡紧卡扣48,十分的方便,当不许需要支撑患者的上肢的时候,此时拆卸掉即可,方便病人上下床,并且当转动旋钮53的时候就会带动内侧的第二蜗杆51进行转动,第二蜗杆51会带动啮合的第二蜗轮52进行转动,当第二蜗轮52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上端的支撑块54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上端的支撑板2进行旋转,来适应不同患者的所需的体位,当需要调节患者上肢支撑的角度的时候,可以直接向上拉动支撑板2的外侧上端,此时支撑板2下端铰接的调节杆58会开始从斜齿块60的一个齿槽内滑出,继续拉动支撑板2此时调节杆58的下端就会继续向内侧滑动,此时调节杆58外侧滑动连接的滑块55也会随之向内侧滑动,当调节好倾斜角度的时候,在滑块55内部拉簧56的作用下,会拉动滑板57向下移动,然后滑板57拉动调节杆58的下端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卡入斜齿块60内,当需要降低倾斜的角度的时候,只需要先向上拨动滑板57,然后带动调节杆58的上端从斜齿块60的齿槽内滑出,然后向后拉动调节板,带动滑块55一块向外侧移动,就可以实现之支撑板2板倾斜角度的降低,方便快捷。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只能将患肢放在折叠的被褥上,容易使伤口与被褥接触、摩擦伤口,造成交叉感染,并且不可以分别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支撑,对于下肢烧伤的患者,术后不能抬高患者的患肢,以及在进行换药清洗的时候比较麻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床板(1),床板(1)的下端表面的左侧设有可向右侧翻转的储物盒(7),床板(1)后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两个支撑架(4),两个支撑架(4)左右对称排布,两个所述支撑架(4)可随储物盒(7)向下翻转而向上移动,支撑架(4)内部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夹紧杆(22),两个夹紧杆(22)左右对称排布,两个所述夹紧杆(22)可随支撑架(4)向上移动的同时而向支撑架(4)内侧移动;
所述床板(1)的前端左右两侧都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卡扣(48),卡扣(48)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可拆卸的底座(3),底座(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可旋转的支撑块(54),支撑块(54)的内侧铰接有可调倾斜角度的支撑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上端中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四长杆(37),两个第四长杆(37)前后对称排布,床板(1)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三长杆(36),两个第三长杆(36)前后对称排布,每个第四长杆(37)的上端左侧都铰接有短杆(35),短杆(35)的右端和第三长杆(36)的中部互相铰接,短杆(35)的左端铰接有第一长杆(33),第三长杆(36)的下端左侧铰接有第二长杆(34),第一长杆(33)和第二长杆(34)中部互相铰接,第一长杆(33)的左端铰接有第二连杆(32),第二连杆(32)的上端和储物盒(7)下端铰接,储物盒(7)的下端右侧和第二长杆(34)的上端互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上端内部铰接有两个直角杆(19),两个直角杆(19)左右对称排布,两个所述直角杆(19)的内侧都随着支撑架(4)向上移动的同时而向下翻转,每个直角杆(19)的中部分别铰接有套筒(21),套筒(2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7),滑杆(17)的下端和支撑架(4)上端内部固定连接,套筒(21)的下端铰接有第一连杆(20),第一连杆(20)的上端铰接有弯杆(18),弯杆(18)的中部和直角杆(19)的上部互相铰接,弯杆(18)的内侧都和对应的夹紧杆(22)固定连接,弯杆(18)的前侧都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的外侧都和支撑架(4)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后侧所述第四长杆(37)的下部后端同轴固接有第一蜗轮(13),第一蜗轮(13)的前端啮合有第一蜗杆(12),第一蜗杆(12)的下端同轴固接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转动连接于底板(6)的上端,第二齿轮(11)的下端同轴固接有第三锥齿轮(30),第三锥齿轮(30)的右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31),第四锥齿轮(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6)的上端;
所述第二齿轮(11)的后端啮合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第一螺纹杆(9)转动连接于底板(6)上端,螺纹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上端和支撑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9),固定板(5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4),第一锥齿轮(2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3),第二螺纹杆(23)的上端和直角杆(19)的内侧互相铰接,第一锥齿轮(24)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5)转动连接于支撑架(4)中部内壁,第二锥齿轮(25)的外侧都同轴固接有第一带轮(26),第一带轮(26)的外缘连接有皮带(27),皮带(27)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带轮(28),第二带轮(28)转动连接于支撑架(4)下端内壁,第二带轮(28)的右侧同轴固接有第三齿轮(29),第三齿轮(29)的后侧啮合有第一齿条(14),第一齿条(14)的上端和床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7)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操作板(38),操作板(38)的上端前后两侧都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39),第二齿条(39)的上端都啮合有第四齿轮(40),第四齿轮(40)都转动连接于储物盒(7)前后内侧壁,两个第四齿轮(40)之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41),双向螺纹杆(41)中部螺纹连接有两个可同步向外侧移动的移动块(42),两个移动块(42)前后对称排布,储物盒(7)的前后两侧都铰接有盖板(43),每个移动块(42)都与对应的盖板(43)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前端左右两侧都转动连接有转盘(46),每个转盘(46)的后端都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47),第三螺纹杆(47)转动连接于床板(1)内部,每个第三螺纹杆(47)都和对应的卡扣(48)螺纹连接,底座(3)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卡块(49),两个卡块(49)上下对称排布,两个卡块(4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0),两个卡块(49)和卡扣(48)滑动连接,底座(3)外侧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轮(52),第二蜗轮(52)的前端啮合有第二蜗杆(51),第二蜗杆(51)转动连接于底座(3)内部,第二蜗杆(51)的外侧同轴固接有旋钮(53),第二蜗轮(52)的上端和支撑块(54)下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斜齿块(60),斜齿块(6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58),调节杆(58)和支撑板(2)的下端互相铰接,调节杆(58)的外侧下端前后两侧都固定连接有滑板(57),滑板(5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55),滑块(55)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支撑块(54)的前后两侧壁,滑块(55)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簧(56),拉簧(56)的上端和滑板(57)的下端固定连接。
CN202010751699.0A 2020-07-30 2020-07-30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Withdrawn CN111839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1699.0A CN111839939A (zh) 2020-07-30 2020-07-30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1699.0A CN111839939A (zh) 2020-07-30 2020-07-30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9939A true CN111839939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45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1699.0A Withdrawn CN111839939A (zh) 2020-07-30 2020-07-30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9939A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5169A (zh) * 2020-11-04 2021-01-22 刘钊 一种烧伤整形术后体位定位装置
CN112274354A (zh) * 2020-11-03 2021-01-29 刘倩倩 一种放疗科用病患肢体支撑护理装置
CN112476276A (zh) * 2020-11-18 2021-03-12 安徽广博机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加工夹具
CN112557143A (zh) * 2020-12-24 2021-03-26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铅锌矿渣重金属含量检测的土壤样品前处理装置
CN112843372A (zh) * 2021-02-01 2021-05-28 赵洪乾 一种适用于普外科腿部受伤患者的智能化清创设备
CN112842780A (zh) * 2021-01-22 2021-05-28 李丽梅 一种胸外科用患者换药支架
CN112891124A (zh) * 2021-01-27 2021-06-04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定位便移动功能的泌尿外科护理用支撑装置
CN112914867A (zh) * 2021-01-19 2021-06-08 王琳琳 一种护理科用剖腹产术后护理床
CN112959095A (zh) * 2021-04-02 2021-06-15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加工用组合夹具
CN113440355A (zh) * 2021-07-12 2021-09-28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一种基于下肢保护的恒温护理支被架
CN113456992A (zh) * 2021-06-30 2021-10-01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
CN113510372A (zh) * 2021-04-23 2021-10-19 泰山学院 一种用于多角度加工的激光焊接装置
CN113599103A (zh) * 2021-08-27 2021-11-05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护理装置
CN113967342A (zh) * 2021-10-21 2022-01-25 李秀娟 一种妇产科产前胯部锻炼装置
CN113974322A (zh) * 2021-11-01 2022-01-28 深圳市鹏之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
CN114146202A (zh) * 2021-11-23 2022-03-08 危琴 一种耳鼻喉科用内镜消毒装置
CN114209523A (zh) * 2021-11-30 2022-03-22 淮南联合大学 一种产科用换药清洗装置
CN115382071A (zh) * 2022-09-02 2022-11-25 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麻醉设备
CN116138959A (zh) * 2023-04-20 2023-05-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一种自动夹持骨外科急救转运床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4354A (zh) * 2020-11-03 2021-01-29 刘倩倩 一种放疗科用病患肢体支撑护理装置
CN112245169A (zh) * 2020-11-04 2021-01-22 刘钊 一种烧伤整形术后体位定位装置
CN112476276A (zh) * 2020-11-18 2021-03-12 安徽广博机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外壳加工夹具
CN112557143A (zh) * 2020-12-24 2021-03-26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铅锌矿渣重金属含量检测的土壤样品前处理装置
CN112914867B (zh) * 2021-01-19 2022-11-22 邳州市景鹏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科用剖腹产术后护理床
CN112914867A (zh) * 2021-01-19 2021-06-08 王琳琳 一种护理科用剖腹产术后护理床
CN112842780A (zh) * 2021-01-22 2021-05-28 李丽梅 一种胸外科用患者换药支架
CN112891124A (zh) * 2021-01-27 2021-06-04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定位便移动功能的泌尿外科护理用支撑装置
CN112891124B (zh) * 2021-01-27 2022-04-0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定位便移动功能的泌尿外科护理用支撑装置
CN112843372A (zh) * 2021-02-01 2021-05-28 赵洪乾 一种适用于普外科腿部受伤患者的智能化清创设备
CN112843372B (zh) * 2021-02-01 2023-04-07 赵洪乾 一种适用于普外科腿部受伤患者的智能化清创设备
CN112959095A (zh) * 2021-04-02 2021-06-15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加工用组合夹具
CN113510372A (zh) * 2021-04-23 2021-10-19 泰山学院 一种用于多角度加工的激光焊接装置
CN113510372B (zh) * 2021-04-23 2023-04-28 泰山学院 一种用于多角度加工的激光焊接装置
CN113456992A (zh) * 2021-06-30 2021-10-01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
CN113456992B (zh) * 2021-06-30 2023-10-13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
CN113440355A (zh) * 2021-07-12 2021-09-28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一种基于下肢保护的恒温护理支被架
CN113599103A (zh) * 2021-08-27 2021-11-05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护理装置
CN113599103B (zh) * 2021-08-27 2022-08-23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护理装置
CN113967342A (zh) * 2021-10-21 2022-01-25 李秀娟 一种妇产科产前胯部锻炼装置
CN113974322A (zh) * 2021-11-01 2022-01-28 深圳市鹏之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
CN113974322B (zh) * 2021-11-01 2023-02-28 深圳市鹏之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装置
CN114146202A (zh) * 2021-11-23 2022-03-08 危琴 一种耳鼻喉科用内镜消毒装置
CN114146202B (zh) * 2021-11-23 2023-12-22 江苏永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鼻喉科用内镜消毒装置
CN114209523A (zh) * 2021-11-30 2022-03-22 淮南联合大学 一种产科用换药清洗装置
CN114209523B (zh) * 2021-11-30 2023-06-30 淮南联合大学 一种产科用换药清洗装置
CN115382071A (zh) * 2022-09-02 2022-11-25 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麻醉设备
CN115382071B (zh) * 2022-09-02 2023-08-11 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麻醉设备
CN116138959A (zh) * 2023-04-20 2023-05-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一种自动夹持骨外科急救转运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9939A (zh)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CN109199735A (zh) 医疗辅助病床
CN112773631B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导尿装置
CN209361138U (zh) 一种卵形自翻身床
CN112754884A (zh) 胃肠科护理肠胃蠕动辅助按摩装置
CN111803296A (zh) 一种预防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床
CN111939030A (zh) 一种新型骨科治疗用辅助装置
CN114191225B (zh) 一种普外科烧烫伤治疗装置
CN113288628B (zh) 耳鼻喉科术后护理辅助装置
CN211797545U (zh) 一种多功能治疗床
CN214285540U (zh) 一种卧床患者用翻身装置
CN214208795U (zh) 一种普通外科护理用辅助换药装置
CN213283919U (zh) 一种泌尿外科专用床
CN209332539U (zh) 一种折叠床
CN114224635A (zh) 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用多功能体位调节装置
CN209154305U (zh) 一种可调节弯折角度的床垫
CN219332297U (zh) 一种护理支撑架结构
CN220070089U (zh) 一种可调式胸外科体位固定器
CN215021296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换药装置
CN208809018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按摩床
CN220877123U (zh) 一种用于卧床患者的排便器
CN114948545A (zh) 一种医用妇科临床治疗手术辅助装置
CN212816613U (zh) 烙治疗法口腔固定装置
CN220360503U (zh) 下肢不便患者护理用接便器装置
CN113693875A (zh) 一种骨科上肢手术术中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