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9172B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9172B
CN111839172B CN201910363137.6A CN201910363137A CN111839172B CN 111839172 B CN111839172 B CN 111839172B CN 201910363137 A CN201910363137 A CN 201910363137A CN 111839172 B CN111839172 B CN 111839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team valve
cooking
flo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3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9172A (zh
Inventor
刘化勇
黄韦铭
邢胜华
梁志佳
罗飞龙
羊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31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9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9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9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9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9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9Safety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8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for withdrawing or condensing cooking vapors from cooking utensi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在加热装置的加热过程中获取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并判断该烹饪检测参数是否大于后等于预设阈值,当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烹饪器具进行新的阶段,沸腾阶段,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蒸汽阀腔内持续增压,且浮动件浮起,该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保证烹饪腔内水量大时仍然有蒸汽排出,第二功率调功比间歇加热,一方面解决蒸汽溢出蒸汽阀问题,又能保证蒸汽持续生成,在整个沸腾阶段浮动件恒定浮起,锅内是持续的微压烹饪,提升米饭均匀性及米饭香味。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在煮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蒸汽。为了能将水蒸汽引导排放到烹饪器具外部,一般在烹饪器具上设置一个供蒸汽自由排放的通道。目前市面上的烹饪器具的通道都是设置为常开状态,无论烹饪器具处于何种工作状态,通道都是一直敞开的。这种设置存在的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是通道长期敞开会造成外部空气中的细菌、尘埃等异物沿通道进入烹饪器具内部;另一方面在焖饭、保温等不需要排放水蒸汽的工作阶段,因为通道的敞开导致烹饪器具内部的热量从通道中散失,不仅影响焖饭和保温效果,还会导致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为此,相关技术提供一种微压电饭煲,微压电饭煲的锅盖上设有蒸汽阀,蒸汽阀内有连通煲体内烹饪腔的通道,沸腾时借助蒸汽阀内的结构产生压力,打开通道排汽,在焖饭、保温等不需要排放水蒸汽的工作阶段关闭通道。蒸汽阀的阀盖上还设置浮动盖,用于显示烹饪腔内的排汽、沸腾状态。但目前在烹饪器具排汽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浮动盖时浮、时落的情况,浮动盖无法保持稳定的浮起状态。从而烹饪腔内也难以持续保持的微压烹饪,最终会造成米饭的均匀性差、米香味不浓。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烹饪器具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蒸汽阀,所述蒸汽阀包括蒸汽阀本体和形成于所述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所述蒸汽阀上浮动安装有浮动件,所述浮动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蒸汽阀腔内,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蒸汽阀;
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获取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并判断所述烹饪检测参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烹饪检测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所述蒸汽阀腔内增压,且使所述浮动件浮起,所述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所述蒸汽阀腔内增压,且使所述浮动件浮起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4min且小于等于6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调功方式以第二功率加热,所述调功方式为在一个加热周期中每次断电时间小于等于6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第一时长具体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持续加热第一时长,或,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调功方式以第一功率加热第一时长,其中每个加热周期中停止加热时长小于等于0.5~3秒,所述加热周期大于2倍所述停止加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具体包括:根据烹饪曲线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烹饪检测参数包括:烹饪器具的蒸汽温度、气泡振动检测值、气泡电极检测值或气泡电容检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蒸汽阀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贯穿所述安装孔浮动安装所述浮动件;所述浮动件包括:贯穿所述安装孔的浮动轴、安装于浮动轴的第一端并用于防止所述浮动轴脱出所述安装孔的第一挡体和安装于所述浮动轴的第二端的可密封所述安装孔的密封件;所述浮动轴的第一端处于所述蒸汽阀腔外,所述浮动轴的第二端处于所述蒸汽阀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蒸汽阀腔包括通过设置在所述蒸汽阀腔内的分隔件分隔形成的进汽腔和排汽腔,所述进汽腔与所述蒸汽阀的进汽口连通,所述排汽腔与所述蒸汽阀的排汽口连通,所述分隔件上设置用于连通所述进汽腔与所述排汽腔的通道,所述浮动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进汽腔内;所述分隔件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通道的调压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烹饪器具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包括蒸汽阀本体和形成于所述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所述蒸汽阀上浮动安装有浮动件,所述浮动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蒸汽阀腔内,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蒸汽阀;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获取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并判断所述烹饪检测参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若所述烹饪检测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所述蒸汽阀腔内增压,且使所述浮动件浮起,所述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4min且小于或等于6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调功方式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所述调功方式为在一个加热周期中每次断电时间小于等于6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蒸汽阀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贯穿所述安装孔浮动安装所述浮动件;所述浮动件包括:贯穿所述安装孔的浮动轴、安装于浮动轴的第一端并用于防止所述浮动轴脱出所述安装孔的第一挡体和安装于所述浮动轴的第二端的可密封所述安装孔的密封件;所述浮动轴的第一端处于所述蒸汽阀腔外,所述浮动轴的第二端处于所述蒸汽阀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浮动轴为空心轴,贯穿所述浮动轴的侧壁开设有出气孔;和/或,所述浮动轴的外侧壁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壁间的第一间隙L1为0.1~0.2mm;和/或,所述密封件呈片状或帽状;和/或,所述蒸汽阀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蒸汽阀本体与所述第一挡体之间产生第二间隙的第二挡体,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或等于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蒸汽阀腔包括通过设置在所述蒸汽阀腔内的分隔件分隔形成的进汽腔和排汽腔,所述进汽腔与所述蒸汽阀的进汽口连通,所述排汽腔与所述蒸汽阀的排汽口连通,所述分隔件上设置用于连通所述进汽腔与所述排汽腔的通道,所述浮动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进汽腔内;所述分隔件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通道的调压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盖体扣合在锅体上,二者围成烹饪腔,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用于为烹饪腔内的食材提供热量,烹饪器具的蒸汽阀用于控制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其中蒸汽阀包括蒸汽阀本体和形成于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烹饪腔的气体通过蒸汽阀腔排出烹饪器具,其中蒸汽阀浮动安装有浮动件,浮动件的一端位于蒸汽阀腔内,另一端延伸出蒸汽阀,浮动件的处于蒸汽阀腔内的一端受到蒸汽阀腔内气压作用可浮动,当气压较大时浮动件向远离蒸汽阀腔的方向浮动,当气压较小时浮动件向靠近蒸汽阀腔的方向移动,浮动件的浮动情况反映了蒸汽阀腔内、烹饪腔内气压的变化情况。
烹饪器具在工作时,加热装置首先启动,提供热量,随着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中温度升高,产生汽体,气压上升,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并判断该烹饪检测参数是否大于后等于预设阈值,当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烹饪器具进行新的阶段(沸腾阶段),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蒸汽阀腔内持续增压,且浮动件浮起。如果第一功率太低,会导致蒸汽产生速度慢,甚至一些时间段内无蒸汽产生。该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保证烹饪腔内水量大时仍然有蒸汽排出,然后以第二功率再间歇加热,直至沸腾阶段结束,一方面解决蒸汽溢出蒸汽阀问题,又能保证蒸汽持续生成,在整个沸腾阶段浮动件恒定浮起,锅内是持续的微压烹饪,提升米饭均匀性及米饭香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浮动件未浮起时蒸汽阀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浮动件浮起时蒸汽阀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中加热功率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烹饪器具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锅体;102、烹饪腔;103、盖体;104、控制板;105、蒸汽阀;106、加热装置;1、阀盖;2、阀座;3、排汽腔;4、进汽腔;5、分隔件;6、通道;7、进汽口;8、排汽口;9、通孔;10、安装通孔;11、调压杆;12、密封组件;13、复位件;14、分隔件的进汽腔侧;15、调压杆的排汽腔端;16、阀盖的内底面;17、阀座的内底面;18、回流阀;19、回流孔;20、密封盖;21、密封结构;22、连接管件;23、可开裂口;24、柔弹件;25、安装孔;26、浮动件;51、侧壁;52、第一侧壁;53、第二侧壁;61、第一挡体;62、浮动轴;63、密封件;64、出气孔;65、第二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任何的序列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进行的区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当前”在执行某动作之时的时刻,文中出现多个当前,均为随时间流逝中实时记录。
针对目前蒸汽阀浮动盖浮起状态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给出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产品、方法等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压力锅、炒菜机、或者料理机等等。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通常包括锅体101以及盖体103,其中,盖体103盖合于锅体101,二者围成烹饪腔102,盖体103上设置蒸汽阀105,该烹饪器具上还设置控制板104和加热装置106,加热装置106为烹饪腔102内的食材提供加热热量。
其中如图1、2、3所示,蒸汽阀包括蒸汽阀本体和形成于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蒸汽阀本体上浮动安装有浮动件26,浮动件26的一端位于蒸汽阀腔内,另一端延伸出蒸汽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阀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25,贯穿安装孔25浮动安装有浮动件26。蒸汽阀主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一体结构,安装孔25设置于蒸汽阀主体的上表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蒸汽阀主体为分体结构,包括阀盖1和阀座2,阀盖1和阀座2围成蒸汽阀腔,安装孔25开设在阀盖1上,或者安装孔25开设在阀座2的侧壁上。基于上述各种实施例,蒸汽阀本体的进汽口7用于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与使用该蒸汽阀的烹饪器具的烹饪腔相连通,供烹饪腔的蒸汽穿过并进入蒸汽阀腔,蒸汽阀本体的排汽口8用于蒸汽阀腔内的汽体排出蒸汽阀,以改变蒸汽阀腔内的压力。浮动件26浮动设置在安装孔25中,浮动件26的第一端处于蒸汽阀本体内,第二端延伸出蒸汽阀外,浮动件26的第一端受到蒸汽阀腔内气体的作用力,被推动在安装孔25中浮动。
图4为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图5为烹饪器具在不同阶段的加热功率。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
S01,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加热装置为烹饪器具的烹饪腔102内的食材提供热量,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可以包裹烹饪腔102;加热装置也可以不与烹饪腔102直接接触,通过电磁加热、红外加热等方式作用于食材。
烹饪器具启动后,控制烹饪器具以烹饪曲线的方式进行加热,在烹饪曲线上,烹饪器具经过吸水阶段A、加热阶段B、沸腾阶段(C1、C2)、焖饭保温阶段D。加热装置在各阶段可持续加热;也可进行间歇加热。在一些实施例中,间歇加热可按加热-停止加热相互交替的方式进行,优选按设定的调功比进行加热。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里中,也可不严格执行烹饪曲线的加热方式,可根据烹饪食材具体确定,比如:炖肉,可省略吸水阶段;煲汤,某些情况下也可省略吸水阶段。另一些情况下,不仅省略部分阶段,而且同样的阶段的加热方式、判断条件也可以变化。
针对不同的食材和烹饪程序(比如:煲汤、煮粥、炖肉),通常情况下,烹饪器具会写入对应不同烹饪程序的烹饪曲线,可执行对应的烹饪曲线。
S02,获取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并判断烹饪检测参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
烹饪器具在加热阶段内部温度越来越高,开始有蒸汽产生,进入烹饪腔102的上方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烹饪器具进入沸腾阶段时,产生大量汽泡,浮动件浮起外化烹饪器具的压力烹饪过程。基于该原理,该烹饪检测参数包括沸腾检测参数,通过该沸腾检测参数确定烹饪器具是否进入沸腾阶段。
沸腾检测参数包括:烹饪器具内的蒸汽温度、气泡振动检测值、气泡电极检测值或气泡电容检测值。
其中气泡振动检测值由振动频率的感应装置检测,该感应装置设置在烹饪器具上,检测烹饪器具在烹饪时的振动频率,当汽泡量较大时烹饪器具的振动频率增大,当振动频率达到频率阈值时,判断烹饪器具内存在气泡,即烹饪器具内达到沸腾阶段,进行下一步控制。
以气泡电极检测值为例,气泡电极检测值可由设置在烹饪器具内的电极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两个电极棒相隔一定距离,两端分别通电,当汽泡产生后,汽泡到达电极棒所在位置,汽泡为导体,汽泡促使两个电极棒导通,产生电流信号,根据检测的电极导通状态值判断烹饪器具内气泡的位置,在气泡位置达到预设位置,如接近当前烹饪食物的顶部位置时,即可判断烹饪器具内达到沸腾阶段,进行下一步控制。
以气泡电容检测值为例,气泡电容检测值可由设置在烹饪器具内的电容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电容值判断电饭煲内气泡的位置,在气泡位置达到预设位置,如接近当前烹饪食物的顶部位置时,即可判断电饭煲内达到沸腾阶段,进行下一步控制。
以烹饪器具内的蒸汽温度为例,该蒸汽温度可由设置在锅体101上或烹饪器具盖体103的上盖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优选地,此处提到的蒸汽温度通常指的是烹饪腔102上方蒸汽的温度。当检测的蒸汽温度达到烹饪曲线中沸腾阶段的温度判断参考值时,则进入下一步控制。
也就是说,获取烹饪器具内的蒸汽温度,并判断蒸汽温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烹饪曲线预设的沸腾温度(即沸腾阶段启动的温度参考值);若蒸汽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烹饪曲线预设的沸腾温度,则进入S03步骤。其中烹饪腔102内蒸汽温度可由电烹饪器的底部温度和\或电烹饪器的上盖温度来获取。
S03,若烹饪检测参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蒸汽阀腔内增压,且使浮动件浮起,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步骤的时长为4min~6min。当获取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烹饪器具进行新的阶段(图5的C1阶段),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该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在该功率的加热下烹饪腔102内的汽体逐渐增多,气压逐渐上升,浮动件浮起。且该加热过程维持4min-6min,优选5分钟,促使烹饪腔102内的水分逐渐减少,烹饪腔102内保持较高温度。
如果第一功率太低,会导致蒸汽产生速度慢,甚至一些时间段内无蒸汽产生,浮动件无法上浮。
当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持续加热。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为高频调功的加热方式,高频加热可简单理解为高频次切换加热和停止加热,停止加热的时长小于等于0.5~3秒内,加热时间大于停止加热的时间,加热周期大于2倍的停止加热时长。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加热方式还可以采用功率非线性变化的方式,比如功率变化情况如同波浪线,时高时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S03的加热持续4-6分钟,保证烹饪腔102内水量较大的情况,仍有大量持续的蒸汽产生,烹饪腔102内温度升高,烹饪腔102内食材的水分逐渐减少,汽泡生成量达到预期时,为了避免汽泡溢出蒸汽阀,进入图5的C2阶段,控制方法进入S04。
S04,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进行间歇加热,直至沸腾阶段结束,第二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
第二功率为调功比加热对应的功率。例如设定烹饪器具加热装置的功率为P,加热调功比为T1/T,即每个加热周期T内,加热时长为T1,停止加热时长为T-T1,每个加热周期包括加热和停止加热两个工作状态。停止加热不可太长,否则无法保证产生蒸汽,会导致浮动件回落。
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加热周期内,每次停止加热(断电)的时长小于等于6秒。比如:加热时长为12秒,停止加热时长为6秒,加热周期为18秒,调功比为12/18。在其他实施例中调功比可为6/12。
在该步骤中,烹饪腔内温度较高,停止加热较短时间,烹饪腔内的食材仍可利用存留的热量继续产生蒸汽,不会影响气压变化,由于气压不受影响,浮动件依然保持浮起状态。
在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时,也要考虑温度不能过高,防止气泡自蒸汽阀内溢出。当烹饪器具内的温度达到焖饭保温的温度值时,控制烹饪器具沸腾阶段停止。焖饭保温的温度值可参照常规情况中烹饪器具(比如电饭煲)的焖饭保温阶段启动温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判断沸腾阶段结束,焖饭阶段启动的判断条件,比如沸腾阶段的时长,烹饪腔内的气压值等。在采用第二功率按调功比进行加热主要实现三个作用,一个作用为利用上述第一功率加热器(特别是电热盘)长时间发热带来的热惯性,继续产生气泡,不会出现气压下降,而且节能;另一个作用为防止持续加热引起气泡快速产生,气泡从蒸汽阀溢出。第三个作用为平衡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滞后,例如使得上盖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更加接近真实的水温。
S05,焖饭保温阶段。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该焖饭保温阶段可加热也可停止加热。
S06,烹饪结束
下面给出烹饪器具控制方法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附图6,烹饪器具启动工作,烹饪器具进入吸水阶段,以米为例,烹饪腔内的米开始吸水,米从外到内逐渐软化。为了提高米的吸水效果,烹饪器具进入加热阶段,加热装置加热,提高烹饪腔内的温度,促进米粒吸水。在加热阶段后期,判断烹饪器具进入沸腾阶段的条件是否满足和达成,如果结果为否,则继续加热阶段,当结果为是时,沸腾阶段开始,进入下一步控制,该下一步控制可称为启动浮动盖恒定浮起的控制程序。在浮动盖恒定浮起的控制程序中,将加热的功率提升到大于或等于500W(比如600W),并记录高功率加热的时长,判断高功率加热的时长是否处于4-6分钟,优选5分钟,如果为否,则继续高功率加热,如果为是,则转为以第二功率按调功比继续加热,加热12秒,断电停止加热6秒,直至沸腾阶段结束。当判断沸腾阶段结束后,烹饪器具进入焖饭保温阶段,焖饭一定时长后,煮饭完成。
参照图2-3所示,该控制方法中涉及的蒸汽阀本体上设置安装孔25,浮动件26贯穿安装孔25浮动安装。浮动件26包括:贯穿安装孔25的浮动轴62、安装于浮动轴62的第一端且用于防止浮动轴62脱出安装孔25的第一挡体61和安装于浮动轴62的第二端且可密封安装孔25的密封件63;浮动轴62的第一端处于蒸汽阀腔外,浮动轴62的第二端处于蒸汽阀腔内。浮动件浮动设置于安装孔25中,沿安装孔25的轴向浮动、回落。第一挡体61具备两个作用,用于防止浮动轴62向下脱出安装孔25,而且用于遮盖安装孔25上方避免灰尘、杂质自安装孔25落入蒸汽阀腔内。所以,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挡体61可以为挡条,挡条的宽度可适当加宽,甚至加宽到大于安装孔25的孔径,成为方形挡条。也可为挡片,挡片可为方形挡片,圆形挡片等,优选与安装孔25的孔截面形状相同。当浮动轴处于回落到最低位置时,第一挡体阻挡浮动轴继续下移,当浮动轴浮动到最高位置时,浮动件的第一端处于蒸汽阀腔内,密封件封闭安装孔25,安装孔25与蒸汽阀腔之间不连通,蒸汽阀腔内的蒸汽不再自安装孔25中排出。
在不同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密封件63可以为弹性密封帽,弹性密封帽套在浮动轴62的第二端。如图2-3、7所示,密封件63也可为硬质的密封片。密封片一体成型在浮动轴62第二端端面上,或螺纹连接在第二端,也可以套接、插接等固定安装在第二端。由于密封件63受到蒸汽阀腔(有些实施例为进汽腔4)中蒸汽压力的作用,因此密封件63的面积大于浮动轴62的轴截面面积。
参照图7-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阀腔包括通过设置在蒸汽阀腔内的分隔件5分隔形成的进汽腔4和排汽腔3,进汽腔4与蒸汽阀的进汽口7连通,排汽腔3与蒸汽阀的排汽口8连通;蒸汽阀上还设置有可供蒸汽在进汽腔4与排汽腔3之间流通的通道6(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通孔9,见图8所示),浮动孔贯穿进汽腔4的腔壁,浮动件26的第一端位于进汽腔4内,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大于第一压力阈值时,浮动件26浮起。分隔件上设置有可开闭通道的调压结构。
当蒸汽阀腔内分隔为进汽腔4和排汽腔3后,进汽腔4与烹饪腔体连通,烹饪腔体内的蒸汽直接进入进汽腔4,气压保持一致。浮动件的第一端位于进汽腔内,受到进汽腔内气压的推动力,当浮动件在安装孔25中浮起至最高位置时,进汽腔封闭,烹饪腔和进汽腔形成封闭腔体,气压急剧增加。当进汽腔内气压达到第二压力阈值时,进汽腔和排汽腔之间的通道打开。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压结构控制通道的开闭,该调压结构设置在蒸汽阀上,比如:分隔件上、阀盖上、阀座上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压结构受进汽腔内气压的作用打开通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压结构根据控制器的信号打开通道,控制器通过气压传感器的检测值生成该信号。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调压结构的驱动方式可来自于进汽腔内的气压,也可以为其他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驱使调压结构打开通道。
具体流程为: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烹饪腔内形成水蒸汽,待进入沸腾阶段时,水蒸汽增多,烹饪腔内气压顶起回流阀18,回流阀18密封回流孔19,进汽腔4内气压增大,当蒸汽压力达到第一压力阈值时浮动件26浮起,当浮动件26上浮到最高位置时,蒸汽无法从安装孔25和浮动件26之间的第一间隙排出,进汽腔4内压力激增,蒸汽压力同时作用于调压结构,当蒸汽压力达到第二压力阈值时,调压结构动作,控制通道6打开,烹饪腔、进汽腔4与外界连通,对外界排汽,烹饪腔内形成压力煮饭的环境。沸腾阶段完成后,进入焖饭阶段,烹饪腔内水蒸汽减少,进汽腔4内气压下降,调压结构反向动作,通道6关闭,浮动件回落。蒸汽维持在烹饪腔和进汽腔4的封闭环境中,烹饪腔内的热量不会通过通道6散失,烹饪腔内形成良好的焖饭和保温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8、9所示,调压结构包括贯穿活动孔的调压杆11、调节调压杆11在活动孔中往复运动的复位件13及设置在调压杆的排汽腔端15且可密封通道6的密封组件12,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阈值时,密封组件打开通道6,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时密封组件12关闭通道6。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13选用弹簧,弹簧设置在分隔件的进汽腔侧14和调压杆的进汽腔端之间。
如图10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压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通孔10的柔弹件24,通道包括开设在调压结构上的可开裂口23,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阈值时可开裂口23形变打开,进汽腔4和排汽腔3之间连通,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时可开裂口23关闭,进汽腔4和排汽腔3之间关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如图1-3、图7-图10所示,其包括锅体101和盖体103,烹饪器具上设置有加热装置106和蒸汽阀105,蒸汽阀105包括蒸汽阀本体和形成于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蒸汽阀本体上浮动安装有浮动件26,浮动件26的一端位于蒸汽阀腔内,另一端延伸出蒸汽阀;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获取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并判断烹饪检测参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若烹饪检测参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蒸汽阀腔内增压,且使浮动件浮起,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第二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
该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压力锅、炒菜机、或者料理机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阀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25,贯穿安装孔25浮动安装有浮动件26。蒸汽阀主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一体结构,安装孔25设置于蒸汽阀主体的上表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蒸汽阀主体为分体结构,包括阀盖1和阀座2,阀盖1和阀座2围成蒸汽阀腔,安装孔25开设在阀盖1上,或者安装孔开设在阀座的侧壁上。基于上述各种实施例,蒸汽阀本体的进汽口7用于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与使用该蒸汽阀的烹饪器具的烹饪腔102相连通,供烹饪腔102的蒸汽穿过并进入蒸汽阀腔。蒸汽阀本体的排汽口8用于蒸汽阀腔内的汽体排出蒸汽阀,以改变蒸汽阀腔内的压力。浮动件26贯穿浮动设置在安装孔25中,浮动件26的第一端处于蒸汽阀本体内,第二端延伸出蒸汽阀外,浮动件26的第一端受到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气压内气体的作用力,被推动浮动件26在安装孔25中浮动。
烹饪器具在工作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加热装置首先启动,提供热量,随着烹饪器具的烹饪腔102中温度升高,产生汽体,气压上升,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并判断该烹饪检测参数是否大于后等于预设阈值,当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烹饪器具进行新的阶段(沸腾阶段),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蒸汽阀腔内增压,且使浮动件浮起,该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在第一功率加热促使蒸汽阀阀腔内的压力增加,当浮动件浮起后,烹饪腔102内的压力增加,促使浮动件能保持浮起状态,然后以第二功率再间歇加热,一方面解决蒸汽溢出蒸汽阀问题,又能保证蒸汽持续生成,在整个沸腾阶段浮动件恒定浮起,锅内是持续的微压烹饪,提升米饭均匀性及米饭香味。
其中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第一时长,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4min且小于或等于6min。
该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优选700W,加热4min-6min,优选5.5分钟,由于该第一功率逐步增加烹饪腔102内的温度,促使汽体逐渐进入烹饪腔102内的上部空间,气压增加,浮动件逐渐浮起,并维持恒定的浮起状态。
在该第一功率加热的阶段烹饪腔102内的气压增大。该加热方式可以为持续加热,也可以为间歇性加热,比如高频调功的加热方式。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加热方式还可以采用功率非线性变化的方式,比如功率变化情况如同波浪线,时高时低。
通过第一功率的长时间加热,烹饪腔102内温度上升,产生蒸汽,烹饪腔102内气压增大,浮动件逐渐浮起,由于第一功率始终保持烹饪腔102内增压,浮动件不仅浮起,还维持恒定的浮起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浮动件26包括:贯穿安装孔25的浮动轴62、安装于浮动轴62的第一端且用于防止浮动轴62脱出安装孔25的第一挡体61和安装于浮动轴62的第二端且可密封安装孔25的密封件63;浮动轴62的第一端处于蒸汽阀腔外,浮动轴62的第二端处于蒸汽阀腔内。浮动件浮动设置于安装孔25中,沿安装孔25的轴向浮动、回落。第一挡体61具备两个作用,用于防止浮动轴62向下脱出安装孔25,而且用于遮盖安装孔25上方避免灰尘、杂质自安装孔25落入蒸汽阀腔内。所以,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挡体61可以为挡条,挡条的宽度可适当加宽,加甚至加宽到大于安装孔25的孔径,成为方形挡条。也可为挡片,挡片可为方形挡片,圆形挡片等,优选与安装孔25的孔截面形状相同。当浮动轴处于回落到最低位置时,第一挡体阻挡浮动轴继续下移,当浮动轴浮动到最高位置时,浮动件的第一端处于蒸汽阀腔内,密封件封闭安装孔25,安装孔25与蒸汽阀腔之间不连通,蒸汽阀腔内的气体不再自安装孔25中排出。
在不同实施例中,在不同实施例中,密封件63可以为弹性密封帽,弹性密封帽套在浮动轴62的第二端。也可为硬质的密封片,一体成型在浮动轴62第二端上,或螺纹连接在第二端,也可以套接、插接等固定安装在第二端。由于密封件63受到蒸汽阀腔(有些实施例为进汽腔4)中汽体压力的作用,因此密封件63的面积大于浮动轴62的轴截面面积。
浮动轴62为空心轴。浮动轴为空心轴能够避免浮动轴加工过程中,由于注塑缩水导致浮动轴变形,影响浮动轴的装配效果,阻碍浮动轴在安装孔25中浮动。空心轴受热,轴内外形成一致热变量,不会出现变形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空心轴优选为空心腔沿浮动轴62轴向贯通。在其他实施例中,空心腔仅处于安装孔25内一部分位置。
浮动轴62的外侧壁和安装孔25的孔壁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第一间隙L1的大小为0.1~0.2mm。第一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浮动轴62与安装孔25中心轴为同心轴,浮动轴62外侧壁与安装孔25内壁之间的间隙。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间隙为平均间隙。该第一间隙太小容易出现水膜,浮动轴浮动不顺畅,甚至浮动轴62无法浮起,如果第一间隙太大,安装孔25排气量太大,排气太快,不利于进汽腔4内快速起压,延迟浮动轴62浮起。
当浮动轴62为空心轴时,贯穿浮动轴62的侧壁开设有出气孔64。该出气孔64与浮动轴62内的空腔连通,在不同实施例中,出气孔64的数目可以为多个,围绕浮动轴62周向设置,可为一个大孔或者多个小孔组成,方便浮动轴62受热后空腔内气体排出,避免浮动轴62受热变形,影响浮动轴62浮起。
蒸汽阀还包括用于使蒸汽阀本体与第一挡体61之间产生第二间隙的第二挡体65,第二间隙L2大于或等于1mm。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二挡体65可设置在蒸汽阀本体上壁的外表面,或者第一挡体61下表面。当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挡体65不仅可以设置在如上位置或不设置在如上位置,如果蒸汽阀本体上壁的上表面开设凹槽用于容纳第一挡体61时,第二挡体65还可设置在第一挡体61的侧表面,或者设置于凹槽的内侧壁上。由于第二挡体65可促使第二挡体65和蒸汽阀本体之间存在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L2大于1mm,如果太小还会产生水膜。第二挡体65包括设置在第一挡体61靠近蒸汽阀本体的一侧表面的凸点,和/或设置在蒸汽阀本体靠近第一挡体61的一侧表面的凸筋。凸点可以为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点的分布以形成均匀支撑力为准,达到平衡的支撑效果。而凸筋可呈环向设置,也可呈弧形条、直线条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也以形成均匀支撑达到平衡支撑为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10所示,蒸汽阀腔包括通过设置在蒸汽阀腔内的分隔件5分隔形成的进汽腔4和排汽腔3,进汽腔4与进汽口7连通,排汽腔3与排汽口8连通;蒸汽阀上还设置有可供气体在进汽腔4与排汽腔3之间流通的通道6(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通孔9,见图8所示),浮动孔贯穿进汽腔4的腔壁,浮动件26的第一端位于进汽腔4内,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大于第一压力阈值时,浮动件26浮起。分隔件5上设置有可开闭通道6的调压结构。
当蒸汽阀腔内分隔为进汽腔4和排汽腔3后,进汽腔4与烹饪腔102体连通,烹饪腔102体内的气体直接进入进汽腔4,气压保持一致。浮动件的第一端位于进汽腔内,受到进汽腔内气压的推动力,当浮动件在安装孔25中浮起至最高位置时,进汽腔4封闭,烹饪腔102和进汽腔形成封闭腔体,气压急剧增加。当进汽腔内气压达到压力阈值时,进汽腔4和排汽腔3之间的通道6打开。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压结构控制通道6的开闭,该调压结构设置在蒸汽阀上,比如:分隔件5上、阀盖上、阀座上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压结构受进汽腔内气压的作用打开通道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压结构根据控制器的信号打开通道6,控制器通过气压传感器的检测值生成该信号。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调压结构的驱动方式可来自于进汽腔内的气压,也可以为其他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驱使调压结构打开通道6。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分隔进汽腔4和排汽腔3的分隔件5可单独安装在蒸汽阀腔中,分隔件5为单独部件(比如环形壁,或扣在蒸汽阀腔内底面的盒体,又或者开口朝上并且开口安装在蒸汽阀腔内顶面的盒体等等)安装在蒸汽阀腔中,蒸汽阀腔内壁可设置对应安装位(比如安装分隔件5的密封性安装槽,或设置在蒸汽阀腔内底面或内顶面上并开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的安装口),用于安装分隔件5。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也可与蒸汽阀本体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分体式蒸汽阀为例,蒸汽阀本体包括阀盖1和阀座2。如图7和图10所示,一些实施方式中,分隔件包括侧壁51,侧壁51包括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第一侧壁52为由阀座的内底面17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第二侧壁53为由阀盖的内底面16向下延伸形成的侧壁。第一侧壁52和第二侧壁53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避免蒸汽自连接处外泄。阀座内底面指的是,上方的阀盖1和下方的阀座2围合为蒸汽阀腔后,贴近蒸汽阀腔侧的阀座底面。阀盖的内底面16指的是,上方的阀盖1和下方的阀座2围合成蒸汽阀腔后,贴近蒸汽阀腔一侧的阀盖的底面为阀盖的内底面16。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分隔件5包括侧壁和密封盖20,该实施例中的侧壁包括第二侧壁53,第二侧壁53为由阀盖的内底面16向下延伸形成的侧壁。第二侧壁53和密封盖20之间设置密封结构,以避免蒸汽自连接处外泄。该实施例中分隔件5如同密封盒,密封盒通过连接管件22与进汽口7连通,密封盒与阀盖1之间设置密封结构21。又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5包括侧壁和密封盖20,该实施例中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为由阀座的内底面17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第一侧壁和密封盖20之间设置密封结构,以避免蒸汽自连接处外泄。
蒸汽阀上设置有可开闭通道6的调压结构;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阈值时,调压结构打开通道6,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时调压结构关闭通道6;第一压力阈值(浮动件产生浮起动作对应的进汽腔内的压力值)≤第二压力阈值。
调压结构可以设置在蒸汽阀的多个位置,比如开在分隔件5上,或开在阀盖1上或阀座2上,开在不同位置的调压结构均可根据进汽腔4的气压值开闭通道6。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在分隔件5上的调压结构其一端伸入进汽腔内,直接受进汽腔4内压力的作用。另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5可设置在阀盖1或阀座2上,受驱动件驱动,驱动件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进汽腔4的压力检测器相连,控制器根据压力检测器的检测值控制驱动件带动调压结构打开或关闭通道6。
具体流程为: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烹饪腔102内形成水蒸汽,待进入沸腾阶段时,水蒸汽增多,烹饪腔102内气压顶起回流阀18,回流阀18密封回流孔19,进汽腔内气压增大,当气体压力达到第一压力阈值时浮动件26浮起,当浮动件26上浮到最高位置时,汽体无法从安装孔25和浮动件26之间的第一间隙排出,进汽腔4内压力激增,气体压力同时作用于调压结构,当气体压力达到第二压力阈值时,调压结构动作,控制通道6打开,烹饪腔102、进汽腔4与外界连通,对外界排汽,烹饪腔102内形成压力煮饭的环境。沸腾阶段完成后,进入焖饭阶段,烹饪腔102内水蒸汽减少,进汽腔4内气压下降,调压结构反向动作,通道6关闭。蒸汽维持在烹饪腔102和进汽腔4的封闭环境中,烹饪腔102内的热量不会通过通道6散失,烹饪腔102内形成良好的焖饭和保温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8、9所示,调压结构包括贯穿活动孔的调压杆11、调节调压杆11在活动孔中往复运动的复位件13及设置在调压杆的排汽腔端15且可密封通道6的密封组件12,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阈值时,密封组件12打开通道6,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时密封组件12关闭通道6。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13选用弹簧,弹簧设置在分隔件的进汽腔侧14和调压杆的进汽腔端之间。如图10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压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通孔10的柔弹件24,通道包括开设在调压结构上的可开裂口23,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阈值时可开裂口23形变打开,进汽腔4和排汽腔3之间连通,当进汽腔4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力阈值时可开裂口23关闭,进汽腔4和排汽腔3之间关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上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烹饪器具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蒸汽阀,所述蒸汽阀包括蒸汽阀本体和形成于所述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所述蒸汽阀上浮动安装有浮动件,所述浮动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蒸汽阀腔内,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蒸汽阀;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获取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并判断所述烹饪检测参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若所述烹饪检测参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所述蒸汽阀腔内增压,且使所述浮动件浮起,所述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所述蒸汽阀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贯穿所述安装孔浮动安装所述浮动件;所述浮动件包括贯穿所述安装孔的浮动轴,以及安装于所述浮动轴的第二端的可密封所述安装孔的密封件;蒸汽压力达到第一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浮动件浮起,蒸汽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浮动件之间的第一间隙排出;浮动件上浮到最高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安装孔;所述蒸汽阀腔包括通过设置在所述蒸汽阀腔内的分隔件分隔形成的进汽腔和排汽腔,所述进汽腔与所述蒸汽阀的进汽口连通,所述排汽腔与所述蒸汽阀的排汽口连通,所述分隔件上设置用于连通所述进汽腔与所述排汽腔的通道,所述浮动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进汽腔内;所述分隔件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通道的调压结构,蒸汽压力达到第二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调压结构动作以打开所述通道;所述第一压力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4min且小于或等于6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调功方式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所述调功方式为在一个加热周期中每次断电时间小于等于6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件还包括:安装于浮动轴的第一端并用于防止所述浮动轴脱出所述安装孔的第一挡体;所述浮动轴的第一端处于所述蒸汽阀腔外,所述浮动轴的第二端处于所述蒸汽阀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轴为空心轴,贯穿所述浮动轴的侧壁开设有出气孔,所述浮动轴的外侧壁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壁间的第一间隙L1为0.1~0.2mm;和/或,所述密封件呈片状或帽状;和/或,所述蒸汽阀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蒸汽阀本体与所述第一挡体之间产生第二间隙的第二挡体,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或等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烹饪器具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包括蒸汽阀本体和形成于所述蒸汽阀本体内的蒸汽阀腔,所述蒸汽阀上浮动安装有浮动件,所述浮动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蒸汽阀腔内,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蒸汽阀;
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获取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检测参数,并判断所述烹饪检测参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烹饪检测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所述蒸汽阀腔内增压,且使所述浮动件浮起,所述第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或等于500W。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以使所述蒸汽阀腔内增压,且使所述浮动件浮起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4min且小于等于6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间歇加热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调功方式以第二功率加热,所述调功方式为在一个加热周期中每次断电时间小于等于6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第一时长具体包括: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持续加热第一时长,或,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调功方式以第一功率加热第一时长,其中每个加热周期中停止加热时长小于等于0.5~3秒,所述加热周期大于2倍所述停止加热时长。
10.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201910363137.6A 2019-04-30 2019-04-30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39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3137.6A CN111839172B (zh) 2019-04-30 2019-04-30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3137.6A CN111839172B (zh) 2019-04-30 2019-04-30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9172A CN111839172A (zh) 2020-10-30
CN111839172B true CN111839172B (zh) 2022-06-10

Family

ID=72965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3137.6A Active CN111839172B (zh) 2019-04-30 2019-04-30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9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702B (zh) * 2020-11-04 2023-05-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力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JP7398746B2 (ja) 2021-02-19 2023-12-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13576264A (zh) * 2021-08-30 2021-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煲粥的烹饪方法及烹饪器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8233A (zh) * 2014-05-20 2015-11-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28842U (zh) * 2017-09-25 2018-12-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551393U (zh) * 2017-09-25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锅盖及烹饪器具
CN109426182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烹饪设备
CN109549467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方法、烹饪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7309Y (zh) * 2002-11-13 2003-11-26 翁有金 无油烟锅
CN2714450Y (zh) * 2004-07-21 2005-08-03 刘益昇 具开口缘的包装容器结构
CN202748767U (zh) * 2012-09-04 2013-02-20 新疆伟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拱起变形电阻触摸屏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8233A (zh) * 2014-05-20 2015-11-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26182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烹饪设备
CN208228842U (zh) * 2017-09-25 2018-12-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551393U (zh) * 2017-09-25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阀、锅盖及烹饪器具
CN109549467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方法、烹饪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9172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9172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932605B2 (en) Rice cooking device
EP1658798B1 (en) Steam generator for cooking apparatus
EP2703740B1 (en) Cook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team generator
CN111839248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270467B1 (ko) 조리기구 및 그 조리 제어 방법
CN106551630B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烹饪器具的焖烧控制方法
CN109549502B (zh) 蒸汽阀、蒸汽阀控制方法以及烹饪器具
EP3078304A1 (en) Steam cooker
KR101982640B1 (ko) 조리 기구 및 조리 제어 방법
CN111839250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1669676A1 (en) Steam oven
KR20190002263A (ko) 조리 기구 및 이것의 진공 펌핑 제어 방법
KR102203659B1 (ko) 전기조리기
CN204635955U (zh) 一种节能的电热烹饪器具
CN111839249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300706U (zh) 蒸汽阀、盖体及烹饪器具
KR102355705B1 (ko) 전기 가열 조리기의 가열장치 어셈블리
CN113017415B (zh) 烹饪器具以及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9907641A (zh) 烹饪器具的保温控制方法、装置及该烹饪器具
CN205433318U (zh) 电压力锅及其锅盖
CN218128056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CN110870658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JP2012032127A (ja) 蒸気調理ユニット
JP6851298B2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