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8229A - 和面机 - Google Patents

和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8229A
CN111838229A CN202010668966.8A CN202010668966A CN111838229A CN 111838229 A CN111838229 A CN 111838229A CN 202010668966 A CN202010668966 A CN 202010668966A CN 111838229 A CN111838229 A CN 111838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hole
water outlet
wate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89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敏
肖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uangpu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gp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gp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gp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89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82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8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82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1/00Mixing or kneading mach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ough
    • A21C1/02Mixing or kneading mach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ough with vertically-mounted tools; Machines for whipping or b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1/00Mixing or kneading mach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ough
    • A21C1/14Structural elements of mixing or kneading machines; Parts; Accessories
    • A21C1/1495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heating ; Arrangements for applying super- or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和面机,包括面桶、转轴、密封机构和盘体。面桶的内壁与面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换热腔体。转轴开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转轴延自身径向开设有通水孔,通水孔的两端分别接通至进水道的第一端和进水腔体。出水道的第一端贯穿至转轴的侧曲面壁或转轴远离面桶的端部。盘体沿自身轴向开设有进水通孔、与进水通孔间隔设置的出水通孔。进水通孔与进水道的第二端连通,出水通孔与出水道的第二端连通。盘体的上端面内陷形成有进水槽和出水槽。进水槽的一端与进水通孔连通,进水槽的另一端贯穿至盘体的侧壁并与换热腔体连通。出水槽的一端与出水通孔连接,出水槽的另一端贯穿至盘体的侧壁并与换热腔体连通。其能够进一步提高和面机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和面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和面机。
背景技术
和面机属于面食机械的一种,其主要功能是将面粉和水进行均匀地混合。通过面桶(或称面缸、料桶)盛装大量的面粉和水,可以进行大规模地和面。然而,在和面机和面过程中,勾(即搅拌工具)跟桶壁之间的高速运转摩擦,会导致面团温度逐渐升高,面团温度高于30°以上后,会使面团酵母起酵母反应,甚至烧坏酵母,使酵母失去发酵作用,进而导致面团成为报废的死面。
因此,传统技术中,通用的办法是在和面过程中,往和面机的面桶(或称面缸,即用来盛装面料的桶体)内注入冰块(冰块通过碎冰机打碎,然后调和好)。显然,根据现有的和面机结构,通过水管直接往面桶内注入冰水,确实可以对面料进行降温,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冰块,成本也较高;而且,需要另外配置碎冰机,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成本。
作为技术的改进,同一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911182179.6的申请文件公开的和面机冷却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和面机,其通过换热腔体进行物理降温,从而解决了对面料进行降温的技术难题。
但是,该和面机的降温效果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和面机,其能够进一步提高和面机的冷却效果,以提高和面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和面机,包括面桶、转轴和密封机构;所述面桶的内壁与面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换热腔体;所述转轴开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进水道的第一端和出水道的第一端均沿转轴自身轴向延伸;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外壳、机械密封和隔离件,所述外壳具有进水腔体,所述机械密封设在所述进水腔体内,所述机械密封包括两个动环和两个静环;所述动环和静环均套接所述转轴,两个所述静环分别抵接所述外壳,两个所述动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静环之间;所述隔离件设于两个所述动环之间;所述转轴延自身径向开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的两端分别接通至所述进水道的第一端和进水腔体;所述出水道的第一端贯穿至所述转轴的侧曲面壁或转轴远离面桶的端部;
所述和面机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的上端面与所述面桶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所述盘体的下端面或侧面与所述面桶的外壁衔接以封盖所述换热腔体;所述盘体沿自身轴向开设有进水通孔、与所述进水通孔间隔设置的出水通孔;所述进水通孔与所述进水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出水通孔与所述出水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盘体的上端面内陷形成有进水槽和出水槽;所述进水槽的一端与所述进水通孔连通,所述进水槽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盘体的侧壁并与所述换热腔体连通;所述出水槽的一端与所述出水通孔连接,所述出水槽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盘体的侧壁并与所述换热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通孔与所述出水通孔关于所述盘体的轴线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槽与所述出水槽关于所述盘体的轴线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槽包括若干第一圆弧段和若干第一衔接段,相邻第一圆弧段的端部通过第一衔接段接通,若干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半径沿所述盘体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加;所述出水槽包括若干第二圆弧段和若干第二衔接段,相邻第二圆弧段的端部通过第二衔接段接通,若干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半径沿所述盘体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衔接段、第二衔接段均为直线段,且所述第一衔接段沿所述盘体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盘体的径向延伸;所述盘体最外缘的第一衔接段沿所述盘体的径向由内向外贯穿所述盘体的侧壁;所述盘体最外缘的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盘体的径向由内向外贯穿所述盘体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盘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连接和面机的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为异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腔体环绕所述面桶的整周,并至少由所述面桶的内壁的底壁和侧壁、面桶的外壁的底壁和侧壁围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盘体的正下方,所述转轴包括轴体和固定于轴体的顶部的支承盘,所述支承盘固定连接所述盘体,所述进水道、出水道均设在所述轴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转轴的端部、其中一个静环围合形成出水腔体,所述出水道的第一端贯通至所述出水腔体;所述和面机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腔体接通;
所述隔离件为环状的挡片,所述挡片固定套接所述转轴,且所述挡片开设有贯穿自身内壁和外壁的过水孔,所述通水孔通过所述过水孔与所述进水腔体连通;所述进水腔体连接有进水管;
所述和面机还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固定套接所述转轴。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冷却引水盘的盘体对面桶的内壁进行支承,可以保证对面桶的可靠支承,特别是面料重量较大、且转轴运行的情形下,保证了和面机的平稳运行。
2、通过在盘体上设置进水通孔和出水通孔,因而转轴仅需要开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即可,使得转轴的设置方式更加优良。
3、通过盘体的进水槽和出水槽对水流方向进行引导,以利于冷却水与面桶的底部进行循环且稳定地降温,以保证了位于面桶内壁底部的冷却水的流动性,提高了面桶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和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另一视角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冷却引水盘的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和面机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中:1、面桶;11、换热腔体;2、转轴;21、进水道;22、出水道;23、通水孔;24、轴体;25、支承盘;3、密封机构;31、外壳;311、进水腔体;32、机械密封;321、动环;322、静环;33、隔离件;331、过水孔;34、出水腔体;35、出水管;36、进水管;4、盘体;41、进水通孔;42、出水通孔;43、进水槽;431、第一圆弧段;432、第一衔接段;44、出水槽;441、第二圆弧段;442、第二衔接段;45、定位孔;5、主动轮;6、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代表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图5,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和面机,包括面桶1、转轴2和密封机构3。
所述面桶1的内壁与面桶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换热腔体11。换热腔体11用于容置冷却水,以能够通过循环地流动冷却水对面桶1的内壁进行降温,从而使得面桶1内的面料降温。所述转轴2开设有进水道21和出水道22,进水道21的第一端和出水道22的第一端均沿转轴2自身轴向延伸,从而在桶面转动的情形下能够通过转轴2的内部进行冷却水的循环输送。
所述密封机构3包括外壳31、机械密封32和隔离件33,所述外壳31具有进水腔体311,所述机械密封32设在所述进水腔体311内,所述机械密封32包括两个动环321和两个静环322。所述动环321和静环322均套接所述转轴2,两个所述静环322分别抵接所述外壳31,两个所述动环32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静环322之间。所述隔离件33设于两个所述动环321之间。所述转轴2延自身径向开设有通水孔23,在设置隔离件33的前提下,便于所述通水孔23的两端分别接通至所述进水道21的第一端和进水腔体311(例如,隔离件33可以是框架结构)。所述出水道22的第一端贯穿至所述转轴2的侧曲面壁或转轴2远离面桶1的端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出水道22的第一端贯穿转轴2的侧曲面壁时,通过一根管道与出水管3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即可,而该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跟随转轴2转动的水箱;但是,在本市实施例中,以所述出水道22的第一端贯穿至转轴2远离面桶1的端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6-图8,所述和面机还包括冷却引水盘的盘体4,其中,冷却引水盘与面桶1组成了和面机冷却组件。所述盘体4的上端面与所述面桶1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为焊接以密封间隙),所述盘体4的下端面或侧面与所述面桶1的外壁衔接以封盖所述换热腔体11。所述盘体4沿自身轴向开设有进水通孔41、与所述进水通孔41间隔设置的出水通孔42。所述进水通孔41与所述进水道21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出水通孔42与所述出水道22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盘体4的上端面内陷形成有进水槽43和出水槽44。所述进水槽43的一端与所述进水通孔41连通,所述进水槽43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盘体4的侧壁并与所述换热腔体11连通。所述出水槽44的一端与所述出水通孔42连接,所述出水槽44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盘体4的侧壁并与所述换热腔体11连通。
工作时,水流的路线为:进水道21→进水通孔41→进水槽43→换热腔体11→出水槽44→出水通孔42→出水道22。可以理解的是,水流的方向也可以是逆流进行,即进水道21出水,而出水道22进水即可。
显然,通过冷却引水盘的盘体4对面桶1的内壁进行支承,可以保证对面桶1的可靠支承,特别是面料重量较大、且转轴2运行的情形下,保证了和面机的平稳运行。同时,通过在盘体4上设置进水通孔41和出水通孔42,因而转轴2仅需要开设有进水道21和出水道22即可,使得转轴2的设置方式更加优良。并且,通过进水槽43和出水槽44对水流方向进行引导,以利于冷却水与面桶1的底部进行循环且稳定地降温,以保证了位于面桶1内壁底部的冷却水的流动性;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相比同一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911182179.6的申请文件公开的和面机冷却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和面机,进水槽43和出水槽44保证了面桶1内壁的冷却水的流动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述进水通孔41与所述出水通孔42关于所述盘体4的轴线中心对称,如此,利于分布进水槽43与出水槽44路线,且使得盘体4转动起来更符合动平衡需求。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述进水槽43与所述出水槽44关于所述盘体4的轴线中心对称,如此,可以避免进水槽43与出水槽44相互交叉,同时进一步使得盘体4转动起来更符合动平衡需求。并且,如此也使得进水槽43的端口与出水槽44的端口相对设置,即冷却水从进水槽43进入换热腔体11并流转一定程度才能够沿出水槽44流出,从而保证了冷却水的充分降温作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述进水槽43包括若干第一圆弧段431和若干第一衔接段432,相邻第一圆弧段431的端部通过第一衔接段432接通,若干所述第一圆弧段431的半径沿所述盘体4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加。所述出水槽44包括若干第二圆弧段441和若干第二衔接段442,相邻第二圆弧段441的端部通过第二衔接段442接通,若干所述第二圆弧段441的半径沿所述盘体4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加。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述第一衔接段432、第二衔接段442均为直线段,且所述第一衔接段432沿所述盘体4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衔接段442沿所述盘体4的径向延伸。所述盘体4最外缘的第一衔接段432沿所述盘体4的径向由内向外贯穿所述盘体4的侧壁。所述盘体4最外缘的第二衔接段442沿所述盘体4的径向由内向外贯穿所述盘体4的侧壁。如此设置,不仅利于盘体4的加工制造,而且使得进水槽43与出水槽44占据盘体4更多的面积,以保证冷却水流经盘体4更多的部位。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4和图6,所述盘体4开设有定位孔45,所述定位孔45用于连接和面机的转轴2;如此,以便于盘体4的安装。更优地:所述定位孔45为异形孔(根据公知常识,凡圆形以外的孔形则称异形孔),从而避免转轴2与盘体4之间存在打滑现象。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热腔体11环绕所述面桶1的整周,并至少由所述面桶1的内壁的底壁和侧壁、面桶1的外壁的底壁和侧壁围合而成。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换热区域较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轴2位于所述盘体4的正下方,所述转轴2包括轴体24和固定于轴体24的顶部的支承盘25,所述支承盘25固定连接所述盘体4,所述进水道21、出水道22均设在所述轴体24上。如此,可以降低转轴2的加工难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3,所述外壳31与所述转轴2的端部、其中一个静环322围合形成出水腔体34,所述出水道22的第一端贯通至所述出水腔体34。所述和面机还包括出水管35,所述出水管35与所述出水腔体34接通。所述隔离件33为环状的挡片,所述挡片固定套接所述转轴2,且所述挡片开设有贯穿自身内壁和外壁的过水孔331,所述通水孔23通过所述过水孔331与所述进水腔体311连通;所述进水腔体311连接有进水管36。
参见图5,所述和面机还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轮5、与所述主动轮5传动连接的从动轮6,所述从动轮6固定套接所述转轴2。其中,主动轮5可以是齿轮、链轮或其他结构的转动元件,只要能够保证转轴2被传动即可,由此保证面桶1能够转动,面桶1能够转动有利于提高和面效率。也即是说,本发明中,转轴2并非一定要能够实现转动,能够实现冷却功能为本发明的要点,而机械密封32则为其提供了可转动(如必要时或经常性转动)工作的基础,即通过从动轮6对其进行传动只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和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桶、转轴和密封机构;所述面桶的内壁与面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换热腔体;所述转轴开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进水道的第一端和出水道的第一端均沿转轴自身轴向延伸;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外壳、机械密封和隔离件,所述外壳具有进水腔体,所述机械密封设在所述进水腔体内,所述机械密封包括两个动环和两个静环;所述动环和静环均套接所述转轴,两个所述静环分别抵接所述外壳,两个所述动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静环之间;所述隔离件设于两个所述动环之间;所述转轴延自身径向开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的两端分别接通至所述进水道的第一端和进水腔体;所述出水道的第一端贯穿至所述转轴的侧曲面壁或转轴远离面桶的端部;
所述和面机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的上端面与所述面桶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所述盘体的下端面或侧面与所述面桶的外壁衔接以封盖所述换热腔体;所述盘体沿自身轴向开设有进水通孔、与所述进水通孔间隔设置的出水通孔;所述进水通孔与所述进水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出水通孔与所述出水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盘体的上端面内陷形成有进水槽和出水槽;所述进水槽的一端与所述进水通孔连通,所述进水槽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盘体的侧壁并与所述换热腔体连通;所述出水槽的一端与所述出水通孔连接,所述出水槽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盘体的侧壁并与所述换热腔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孔与所述出水通孔关于所述盘体的轴线中心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与所述出水槽关于所述盘体的轴线中心对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包括若干第一圆弧段和若干第一衔接段,相邻第一圆弧段的端部通过第一衔接段接通,若干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半径沿所述盘体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加;所述出水槽包括若干第二圆弧段和若干第二衔接段,相邻第二圆弧段的端部通过第二衔接段接通,若干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半径沿所述盘体的径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段、第二衔接段均为直线段,且所述第一衔接段沿所述盘体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盘体的径向延伸;所述盘体最外缘的第一衔接段沿所述盘体的径向由内向外贯穿所述盘体的侧壁;所述盘体最外缘的第二衔接段沿所述盘体的径向由内向外贯穿所述盘体的侧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连接和面机的转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异形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体环绕所述面桶的整周,并至少由所述面桶的内壁的底壁和侧壁、面桶的外壁的底壁和侧壁围合而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盘体的正下方,所述转轴包括轴体和固定于轴体的顶部的支承盘,所述支承盘固定连接所述盘体,所述进水道、出水道均设在所述轴体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转轴的端部、其中一个静环围合形成出水腔体,所述出水道的第一端贯通至所述出水腔体;所述和面机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腔体接通;
所述隔离件为环状的挡片,所述挡片固定套接所述转轴,且所述挡片开设有贯穿自身内壁和外壁的过水孔,所述通水孔通过所述过水孔与所述进水腔体连通;所述进水腔体连接有进水管;
所述和面机还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固定套接所述转轴。
CN202010668966.8A 2020-07-13 2020-07-13 和面机 Pending CN1118382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8966.8A CN111838229A (zh) 2020-07-13 2020-07-13 和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8966.8A CN111838229A (zh) 2020-07-13 2020-07-13 和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8229A true CN111838229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8966.8A Pending CN111838229A (zh) 2020-07-13 2020-07-13 和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822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6857A1 (fr) * 1999-07-28 2001-02-01 Vmi Petrin a cuve refroidie ou chauffante
WO2011105238A1 (ja) * 2010-02-25 2011-09-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製パン器
CN206839879U (zh) * 2017-04-22 2018-01-05 湖南磨王科技智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面研磨抛光机的研磨盘冷却系统
CN209608461U (zh) * 2019-03-08 2019-11-08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盘式轮边电机安装盘
CN210114001U (zh) * 2019-04-24 2020-02-28 方艳平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厨师机
CN110973178A (zh) * 2019-11-27 2020-04-10 广州创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和面机冷却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和面机
CN212753997U (zh) * 2020-07-13 2021-03-23 广州创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和面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6857A1 (fr) * 1999-07-28 2001-02-01 Vmi Petrin a cuve refroidie ou chauffante
WO2011105238A1 (ja) * 2010-02-25 2011-09-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製パン器
CN206839879U (zh) * 2017-04-22 2018-01-05 湖南磨王科技智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面研磨抛光机的研磨盘冷却系统
CN209608461U (zh) * 2019-03-08 2019-11-08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盘式轮边电机安装盘
CN210114001U (zh) * 2019-04-24 2020-02-28 方艳平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厨师机
CN110973178A (zh) * 2019-11-27 2020-04-10 广州创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和面机冷却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和面机
CN212753997U (zh) * 2020-07-13 2021-03-23 广州创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和面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53997U (zh) 和面机
CN107913624B (zh) 一种搅拌机
CN212754003U (zh) 冷却引水盘及和面机冷却组件
CN210699684U (zh) 垂直搅拌器的搅拌机构
CN111838229A (zh) 和面机
CN111937925A (zh) 冷却引水盘及和面机冷却组件
CN116688808B (zh) 一种原料混合设备
CN113767941A (zh) 具有制冷功能的和面机
CN102352428A (zh) 带有底插螺旋桨内槽的组合式淬火槽
CN215611452U (zh) 一种聚醚反应釜
CN110042201A (zh) 一种可冷却的喷吹搅拌复合铁水脱硫的搅拌装置
CN211910309U (zh) 和面机冷却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和面机
CN114247412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型反应釜
CN110973178A (zh) 和面机冷却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和面机
CN203400658U (zh) 一种双行星搅拌机
CN209333755U (zh) 一种固液混合反应釜
CN107653355B (zh) 可旋转式电弧炉炉底和电弧炉
CN215879789U (zh) 一种离心铸造机
CN103464072A (zh) 一种双行星搅拌机
CN219949697U (zh) 一种物料的冷却卸料装置
CN204996455U (zh) 一种改进后的卧式烷基化反应器
CN114307836B (zh) 一种搅拌机循环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
CN216778737U (zh) 一种循环冷却总接头
CN110144287B (zh) 一种生物发酵罐的多轴搅拌机构
CN213222146U (zh) 一种高速旋转式新型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6

Address after: 526000 first floor of plant 3, no.9-3, Chuangye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chuangp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54 caidi Xinzhuang, No.10 team, GUANGTANG village, Xinya street,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CHUANGPU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