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4784A - 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4784A
CN111834784A CN202010299321.1A CN202010299321A CN111834784A CN 111834784 A CN111834784 A CN 111834784A CN 202010299321 A CN202010299321 A CN 202010299321A CN 111834784 A CN111834784 A CN 111834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ale
female
axis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93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4784B (zh
Inventor
町田健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34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4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4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4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the spring member surrounding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减少接触电阻的嵌合连接器。阴阳端子具有设置有沿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P)的阴端子(10)和阳端子(20),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阴端子部具有沿绕轴方向的内周面且具有多个比内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凹部,阳端子部具有沿绕轴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能够沿端子插拔方向相对于凹部进行插拔并且比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凸部,成对的凹部和凸部分别具有在阳端子部相对于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在轴线方向相互按压从而接触的触点。

Description

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通过使阴端子和阳端子相互嵌合从而在其相互间通电的阴阳端子。而且,作为该阴阳端子的类别,已知属于以下的通电方式:将阴端子和阳端子在沿着共用的轴线的轴线方向上相互按压,由此使该阴端子和阳端子各自的触点接触。对于这种阴阳端子,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示出为由具备该阴端子的阴连接器和具备阳端子的阳连接器构成的嵌合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50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阴阳端子中,需要减少触点间的接触电阻。而且,在上述的通电方式的阴阳端子中,在这一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接触电阻的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阴阳端子的特征在于,所述阴阳端子具有阴端子和阳端子,所述阴端子和阳端子分别设置有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所述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所述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所述阳端子部能够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在所述阴端子部中进行插拔,所述阴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内周面并且具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所述阳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时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所述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进行插拔并且比所述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成对的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分别具有在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彼此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从而互相接触的触点。
此处,优选地,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凹部中的相对于自身的所述阳端子部端子插入方向侧,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凸部中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
另外,优选地,所述阴端子部中的所述内周面和所述凹部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被形成为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距所述轴线的距离随着向所述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尾部收缩形状部,所述阳端子部中的所述外周面和所述凸部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的前端部且被插入到所述阴端子部的所述尾部收缩形状部的部分被形成为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距所述轴线的距离随着向所述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尖细形状部,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尾部收缩形状部,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尖细形状部。
另外,优选地,所述凹部具有使以径向为界的周向的2个凹壁面或2个所述凹壁面中的径向外侧随着向径向外侧前进而尾部收缩的楔槽形状部,所述凸部具有使以径向为界的周向的2个凸壁面或2个所述凸壁面中的径向外侧随着向径向外侧前进而尖细的楔形状部,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楔槽形状部中的各个所述凹壁面,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楔形状部中的各个所述凸壁面。
另外,优选地,所述阴阳端子具有按压机构,在处于所述插入完成位置时,所述按压机构以所述轴线方向的作用力将所述阴端子部和所述阳端子部中的至少一方向另一方按压,使所述阴端子部和所述阳端子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嵌合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阴连接器,设置有阴端子和容纳所述阴端子的阴壳体;以及阳连接器,设置有阳端子和容纳所述阳端子的阳壳体,所述阴端子和所述阳端子分别具有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所述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所述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所述阳端子部能够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在所述阴端子部中进行插拔,所述阴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内周面并且具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所述阳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时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所述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进行插拔并且比所述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成对的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分别具有在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彼此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从而互相接触的触点。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在凹部和凸部设置触点,在阳端子部相对于阴端子部插入到插入完成位置时,在该插入完成位置上阴端子部和阳端子部彼此在轴线方向相互按压,从而触点相互接触。因此,该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与经由所谓弹簧触点而使阴阳的端子间通电的情况相比,不易受到振动等外部输入的影响,凹部的触点与凸部的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的变化少。因此,该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能够将该接触压力保持为期望的大小,因此能够减小凹部的触点与凸部的触点之间的接触电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的嵌合完成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的嵌合完成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的嵌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X-X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Y-Y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Z-Z线剖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嵌合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8是从阳端子的插入口侧观察阴端子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X-X线剖视图。
图10是将图8的Y-Y线剖面倾斜90度而得到的图。
图11是示出阳端子的立体图。
图12是从前端部侧观察阳端子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X-X线剖视图。
图14是将图12的Y-Y线剖面倾斜90度而得到的图。
符号说明
1 阴阳端子
10 阴端子
11 阴端子部
11a 尾部收缩形状部
12 内周面
13 凹部
13a 凹壁面
13b 楔槽形状部
20 阳端子
21 阳端子部
21a 尖细形状部
22 外周面
23 凸部
23a 凸壁面
23b 楔形状部
30 按压机构
50 嵌合连接器
60 阴连接器
61 阴壳体
70 阳连接器
71 阳壳体
Cp 触点
P 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14,对本发明涉及的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之一进行说明。
图1至图7的标号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而且,该图1至图7的标号10、20分别表示构成该阴阳端子1的阴端子和阳端子。另外,图7的标号5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嵌合连接器。而且,该图7的标号60、70分别表示构成该嵌合连接器50的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
阴阳端子1具有分别设置有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端子插入方向以及端子拔出方向)的共用的轴线P的阴端子10和阳端子20(图4至图7)。该阴端子10和阳端子20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形。
阴端子10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11(图3至图10)。另一方面,阳端子20具有能够沿着端子插拔方向在阴端子部11中插拔的凸状的阳端子部21(图3至图7及图11至图14)。在该阴阳端子1中,通过将阳端子部21沿着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阴端子部11,使该阳端子部21与阴端子部11抵接地接触,从而在其相互间通电。在该阴阳端子1中,在使该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接触的插入完成位置,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成为嵌合完成状态。另外,在该阴阳端子1中,在该嵌合完成状态时,通过将阳端子部21从阴端子部11向端子拔出方向拔出,将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拉开,从而使其相互间的通电状态解除。
阴端子部11具有沿着环绕轴线P的方向的内周面12(图3、图5和图8至图10)。另外,该阴端子部11在其内周面12具有多个凹部13(图3、图4和图6至图10)。该凹部13比内周面12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轴线P的轴线方向延伸。各个凹部13在内周面12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并配置为以轴线P为中心的放射状。
在该阴端子部11中,各个凹部13可以全部形成为相同形状,也可以全部形成为各个不同的形状,也可以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与其他不同的形状。在该示例中,所有的凹部13形成为相同形状。另外,各个凹部13也可以在内周面12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也可以在该周向上以不同间隔配置。在该示例中,各个凹部13在内周面12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
该示例的阴端子部11被形成为以轴线P为中心的圆筒体。在该阴端子部11中,在其圆筒体内部的内周面12形成有多个凹部13。另外,在该阴端子部11中,使其圆筒体的轴线方向的仅一端开口,将该开口用作阳端子部21的插入口14(图3至图5)。
此处,阴端子部11的内周面12和凹部13的端子插入方向侧(是在插入完成位置时容纳有阳端子部21的端子插入方向侧的部分,且是在轴线方向上与插入口14相反侧的部分)被形成为尾部收缩形状部11a,该尾部收缩形状部11a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图4、图5、图7、图9和图10)。
该示例的内周面12中的位于尾部收缩形状部11a的部分被形成为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弧状(图5、图9和图10)。而且,该示例的凹部13中的位于尾部收缩形状部11a的部分被形成为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弧状(图4、图7、图9和图10)。
另外,内周面12中的从插入口14到尾部收缩形状部11a之间(也就是说,内周面12中的位于阴端子部11的基部11b的部分(图5、图9和图10))被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的直线状或者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直线状。其后者的相对于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内周面12中的位于尾部收缩形状部11a的部分的弧状的各切线的倾斜角度小。而且,凹部13中的从插入口14到尾部收缩形状部11a之间(也就是说,凹部13中的位于基部11b的部分(图4、图7、图9和图10))被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的直线状或者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直线状。其后者的相对于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凹部13中的位于尾部收缩形状部11a的部分的弧状的各切线的倾斜角度小。在该示例中,将内周面12中的位于基部11b的部分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的直线状(图5、图9和图10),使凹部13中的位于基部11b的部分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图4、图9和图10)。该凹部13中的位于基部11b的部分至少具有成形阴端子部11时的成形模具的起模斜度大小的倾斜角度。
凹部13具有以径向为界的周向的(也就是说,以径向为界而分别配置于周向的一方与另一方)2个凹壁面13a(图8)。而且,该凹部13具有楔槽形状部13b,该楔槽形状部13b使这2个凹壁面13a或者2个凹壁面13a中的径向外侧随着向径向外侧前进而尾部收缩(图8)。该楔槽形状部13b中的2个凹壁面13a也可以被形成为平面。这种情况下,楔槽形状部13b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剖面成为直线状的V字。另一方面,楔槽形状部13b中的2个凹壁面13a也可以形成为弧状面。这种情况下,楔槽形状部13b中的2个凹壁面13a可以是向凹部13内部凸出的弧状面,也可以是向凹部13外部凸出的弧状面。该示例的楔槽形状部13b通过将其2个凹壁面13a形成为向凹部13外部凸出的弧状面,从而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剖面成为弧状的V字。另外,该示例的凹部13的整体被形成为楔槽形状部13b。
阳端子部21具有沿着环绕轴线P的方向的外周面22(图3、图5、图11、图12和图14)。另外,该阳端子部21在其外周面22具有多个凸部23,该凸部23能够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的相对于凹部13进行插拔(图3、图4、图7和图11至图14)。该凸部23比外周面22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轴线P的轴线方向上延伸。各个凸部23在外周面22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轴线P为中心的放射状。阳端子部21最多具有与阴端子部11的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23。该示例的阳端子部21具有与阴端子部11的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23。
在该阳端子部21中,各个凸部23可以全部形成为相同形状,可以全部形成为分别不同的形状,也可以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与其他不同的形状。在该示例中,所有凸部23被形成为相同形状。另外,各个凸部23可以在外周面22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也可以在该周向上以不同间隔配置。在该示例中,各个凸部23在外周面22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
该示例的阳端子部21被形成为以轴线P为中心的圆柱体。在该阳端子部21中,在其圆柱体的外周面22形成有多个凸部23。
此处,阳端子部21中的外周面22以及凸部23的端子插入方向侧的前端部且是被插入到阴端子部11的尾部收缩形状部11a中的部分被形成为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尖细形状部21a(图4至图7、图11、图13和图14)。
该示例的外周面22中的位于尖细形状部21a的部分被形成为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锥状(图5和图14)。进一步地,该部分在其锥部的前端具有被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的直线状的圆柱部。而且,该示例的凸部23中的位于尖细形状部21a的部分被形成为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弧状(图4、图7、图11、图13和图14)。
另外,外周面22中的位于阳端子部21的基部21b的部分(图5和图14)被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的直线状或者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直线状。其后者的相对于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外周面22中的位于尖细形状部21a的部分的锥部的倾斜角度小。而且,凸部23中的位于基部21b的部分(图4、图11、图13和图14)被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的直线状或者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轴线P的距离随着向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直线状。其后者的相对于轴线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凸部23中的位于尖细形状部21a的部分的弧状的各切线的倾斜角度小。在该示例中,将外周面22中的位于基部21b的部分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的直线状(图5和图14),使凸部23中的位于基部21b的部分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图4、图11、图13和图14)。该凸部23的位于基部21b的部分至少具有成形阳端子部21时的成形模具的起模坡度大小的倾斜角度。
凸部23具有以径向为界的周向的(也就是说,以径向为界地分别配置在周向的一方和另一方)2个凸壁面23a(图10)。而且,这凸部23具有楔形状部23b,该楔形状部23b使2个凸壁面23a或2个凸壁面23a中的径向外侧随着向径向外侧前进而尖部变细(图10)。该楔形状部23b中的2个凸壁面23a被形成为在周向膨出的弧状面。因此,该楔形状部23b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剖面呈弧状的楔形。在该示例的凸部23中,在径向外侧形成有楔形状部23b。
在该阴阳端子1中,成对的凹部13和凸部23分别具有通过在阳端子部21相对于阴端子部11的插入完成位置互相在轴线方向上按压从而互相接触的触点Cp(图4、图6和图7)。也就是说,在该阴阳端子1中,在凹部13和凸部23设置触点Cp,在阳端子部21被插入到相对于阴端子部11的插入完成位置时通过使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在该插入完成位置彼此轴线方向互相按压,从而触点Cp互相接触。因此,该阴阳端子1与经由所谓弹簧触点使阴阳的端子间通电的情况相比,不易受到振动等外部输入的影响,在凹部13的触点Cp与凸部23的触点Cp之间的接触压力的变化小。因此,该阴阳端子1能够使该接触压力保持期望的大小,因此能够减少在凹部13的触点Cp与凸部23的触点Cp之间的接触电阻。为了提高这样的耐振动性能,阴阳端子1至少设置3组成对的凹部13和凸部23的组合。
凹部13的触点Cp设置在凹部13中的相对于自身的阳端子部21的端子插入方向侧(图4和图7)。也就是说,凹部13的触点Cp设置在尾部收缩形状部11a。另一方面,凸部23的触点Cp设置在凸部23中的端子插入方向侧(图4和图7)。也就是说,凸部23的触点Cp设置在尖细形状部21a。
具体而言,凹部13的触点Cp设置在楔槽形状部13b中的各个凹壁面13a(图6)。而且,凸部23的触点Cp设置在楔形状部23b中的各个凸壁面23a(图6、图8和图12)。更具体而言,凹部13的触点Cp设置在尾部收缩形状部11a且楔槽形状部13b中的各个凹壁面13a。而且,凸部23的触点Cp设置在尖细形状部21a且楔形状部23b中的各个凸壁面23a(图6、图8和图12)。在该阴阳端子1中,在通过将阳端子部21相对于阴端子部11沿轴线方向插入从而成为插入完成位置时,在成对的凹部13和凸部23之间,各自的触点Cp接触,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成为通电状态。
在嵌合连接器50中,将其阴端子10设置在阴连接器60,将其阳端子20设置在阳连接器70(图7)。因此,该嵌合连接器50能够实现与阴阳端子1所得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阴连接器60具有其阴端子10以及容纳该阴端子10的阴壳体61(图7)。另一方面,阳连接器70具有其阳端子20以及容纳该阳端子20的阳壳体71(图7)。阴壳体61和阳壳体71分别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阴壳体61和阳壳体71虽未图示,但在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处于插入完成位置时,使用基于爪部和孔部的锁定机构等,在该插入完成位置的状态下相互间固定。
此处,在该阴阳端子1和嵌合连接器50中,在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为插入完成位置时,能够通过在轴线方向将彼此按压到一起,从而增加凹部13的触点Cp与凸部23的触点Cp之间的接触压力。因此,该阴阳端子1和嵌合连接器50具有按压机构30,该按压机构30在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为插入完成位置时,以轴线方向的作用力将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中的至少一个向另一个按压,使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在轴线方向相互按压(图7)。
该按压机构30具有产生轴线方向的作用力的弹性部件31(图7)。在该示例中,使用螺旋弹簧作为该弹性部件31。而且,该示例的按压机构30将弹性部件31设置在阳端子20。
因此,阴壳体61形成为能够容纳和保持阴端子10并且不使阴端子10相对于阴壳体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例如,该示例的阴壳体61具有:圆筒部61a,将阴端子部11以同心的方式容纳于内部;以及保持部61b,对阴端子10的被保持部15进行保持(图7)。被保持部15具有:圆筒部15a,与阴端子部11的内周面12同心;以及同心的环状的凸缘部15b,在轴线P上存在于阴端子部11和圆筒部15a之间(图1至图5、图7、图9和图10)。保持部61b形成为与圆筒部61a同心的圆筒状,将被保持部15的圆筒部15a嵌入在其内部,并且使被保持部15的凸缘部15b卡定,从而限制阴端子10相对于阴壳体61向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阴端子10与阴壳体61之间的固定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基于爪部和孔部的锁定机构、粘合剂等任何方法。
另一方面,阳壳体71能够容纳阳端子20,并且形成为能够使阳端子20相对于阳壳体在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例如,该示例的阳壳体71具有:圆筒部71a,使阳端子20以与阳端子部21同心的方式容纳在内部,并且以同心的方式插入到阴壳体61的圆筒部61a的内部;以及卡定部71b,对在阳端子20的轴部24安装的弹性部件31进行卡定(图7)。轴部24具有:圆筒部24a,与阳端子部21的外周面22同心;以及同心的环状的凸缘部24b,在轴线P上存在于阳端子部21和圆筒部24a之间(图1至图5、图7、图11、图13和图14)。作为螺旋弹簧的弹性部件31使其内部插通有圆筒部24a,并且使其一端卡定在凸缘部24b。卡定部71b被形成为与圆筒部71a同心的圆板状,将弹性部件31的另一端卡定。在该阳连接器70中,能够使阳端子20相对于阳壳体71向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而且使弹性部件31夹持在阳端子20的凸缘部24b和阳壳体71和卡定部71b之间。
在该阴阳端子1和嵌合连接器50中,通过将阳端子部21相对于阴端子部11沿着轴线方向插入,从而在成对的凹部13与凸部23之间,各自的触点Cp接触。在该阴阳端子1和嵌合连接器50中,由于具有按压机构30,因此通过继续进行该插入动作直到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成为插入完成位置,从而阳端子20一边相对于阳壳体71在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一边对阳端子20的凸缘部24b和阳壳体71与卡定部71b之间的弹性部件31进行压缩。因此,在该阴阳端子1和嵌合连接器50中,在阴端子部11和阳端子部21处于插入完成位置时,弹性部件31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凹部13的触点Cp与凸部23的触点Cp之间,因此能够增加他们之间的接触压力。因此,该阴阳端子1和嵌合连接器50能够减少凹部13的触点Cp与凸部23的触点Cp之间的接触电阻。
需要说明的是,该示例的阳端子20可以在阳端子部21的前端设置防指触体25(图7)。该防指触体25是用于防止手指触碰阳端子部21的部件,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此处示出的防指触体25被成形为半球状,并一体化于阳端子20。在阴端子10形成有在容纳完成位置容纳防指触体25的半球状的容纳室16(图7)。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1和嵌合连接器50能够减少凹部13的触点Cp与凸部23的触点Cp之间的接触电阻,因此能够将阴端子10与阳端子20之间的发热抑制得较低,并且能够提高它们之间的通电性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阴阳端子1与现有的阴阳端子相比,使阴端子10和阳端子20插入嵌合时的插入力成为最大这样特点能够保持到即将成为嵌合完成位置(也就是说,插入嵌合作业的最后阶段)。因此,该阴阳端子1能够减轻插入嵌合作业的最初阶段等直至其最终阶段为止的期间的插入阻力。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嵌合连接器50具有这样的阴阳端子1,减轻连接器嵌合作业的最初阶段等直至其最终阶段为止的期间的插入阻力,因此能够提高连接器嵌合作业性。

Claims (6)

1.一种阴阳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阳端子具有阴端子和阳端子,所述阴端子和所述阳端子分别设置有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
所述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
所述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所述阳端子部能够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在所述阴端子部中进行插拔,
所述阴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内周面并且具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
所述阳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时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所述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进行插拔并且比所述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
成对的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分别具有在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彼此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从而互相接触的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阳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凹部中的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凹部自身插入的端子插入方向侧,
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凸部中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阳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端子部中的所述内周面和所述凹部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被形成为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距所述轴线的距离随着向所述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尾部收缩形状部,
所述阳端子部中的所述外周面和所述凸部的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的前端部的、被插入到所述阴端子部的所述尾部收缩形状部的部分被形成为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距所述轴线的距离随着向所述端子插入方向前进而逐渐变短的尖细形状部,
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尾部收缩形状部,
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尖细形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阴阳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使以径向为界的周向的2个凹壁面或2个所述凹壁面中的径向外侧随着向径向外侧前进而尾部收缩的楔槽形状部,
所述凸部具有使以径向为界的周向的2个凸壁面或2个所述凸壁面中的径向外侧随着向径向外侧前进而尖细的楔形状部,
所述凹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楔槽形状部中的各个所述凹壁面,
所述凸部的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楔形状部中的各个所述凸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阴阳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阳端子具有按压机构,在处于所述插入完成位置时,所述按压机构以所述轴线方向的作用力将所述阴端子部和所述阳端子部中的至少一方向另一方按压,而使所述阴端子部和所述阳端子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
6.一种嵌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阴连接器,其设置有阴端子和容纳所述阴端子的阴壳体;以及
阳连接器,其设置有阳端子和容纳所述阳端子的阳壳体,
所述阴端子和所述阳端子分别具有沿着端子插拔方向的共用的轴线,
所述阴端子具有凹状的阴端子部,
所述阳端子具有凸状的阳端子部,所述阳端子部能够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在所述阴端子部中进行插拔,
所述阴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内周面并且具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比所述内周面更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且在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
所述阳端子部具有沿着环绕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最多时与所述凹部相同数量的凸部,所述凸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端子插拔方向进行插拔并且比所述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在所述轴线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为以所述轴线为中心的放射状,
成对的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分别具有在所述阳端子部相对于所述阴端子部的插入完成位置彼此在所述轴线方向互相按压从而互相接触的触点。
CN202010299321.1A 2019-04-18 2020-04-16 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Active CN111834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9455A JP6929893B2 (ja) 2019-04-18 2019-04-18 雌雄端子及び嵌合コネクタ
JP2019-079455 2019-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4784A true CN111834784A (zh) 2020-10-27
CN111834784B CN111834784B (zh) 2024-03-08

Family

ID=72660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9321.1A Active CN111834784B (zh) 2019-04-18 2020-04-16 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29893B2 (zh)
CN (1) CN111834784B (zh)
DE (1) DE1020202044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001055A1 (de) 2022-03-25 2023-07-27 Stefan Lohrer Vorrichtung zur selbsttätigen Ausrichtung und Schließung zweiteiliger Kupplungssystem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923A (zh) * 2008-11-21 2010-06-16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阴阳连接构造
JP2010146981A (ja) * 2008-12-22 2010-07-01 Hitachi Cable Ltd 雌雄端子接続構造
CN101834371A (zh) * 2009-03-11 2010-09-15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324887A (zh) * 2013-06-14 2016-02-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结构
CN107453135A (zh) * 2016-05-20 2017-12-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阴阳连接器
CN110021840A (zh) * 2017-12-18 2019-07-1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端子的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923A (zh) * 2008-11-21 2010-06-16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阴阳连接构造
JP2010146981A (ja) * 2008-12-22 2010-07-01 Hitachi Cable Ltd 雌雄端子接続構造
CN101834371A (zh) * 2009-03-11 2010-09-15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324887A (zh) * 2013-06-14 2016-02-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结构
CN107453135A (zh) * 2016-05-20 2017-12-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阴阳连接器
CN110021840A (zh) * 2017-12-18 2019-07-1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端子的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77821A (ja) 2020-10-29
JP6929893B2 (ja) 2021-09-01
DE102020204413A1 (de) 2020-10-22
CN111834784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4147B2 (en) Connecting plug with central pin and lamella sleeve, method for forming the connecting plug and connecting socket with lamella sleeve
US9515403B2 (en) Female terminal assembly
US7892004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sleeve member
US573571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delayed insertion force
EP2359442B1 (en) Push-pull connector
US5620345A (en) High density pin and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511989A1 (en)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11848516B2 (en) Plug connector, mating connector and plug connector system
CN109216988B (zh) 连接端子
CN110224254B (zh) 连接端子
EP3570382B1 (en) Fitting connector
JP2018195488A (ja) 接続端子
US2014030884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silient latches
JP2021061172A (ja)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US7037127B2 (en) Low force electrical contact
CN113196582A (zh) 具有锁定系统的圆形插接连接器
CN110224253B (zh) 连接端子
CN111834784A (zh) 阴阳端子以及嵌合连接器
US477681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3829003B1 (en) Ground terminal and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same
US11394153B2 (en) Connector and terminal
CN110911873B (zh) 连接端子
KR20230163943A (ko) 탄성 단자 페룰, 단자 조립체, 및 충전 시트
CN110224252B (zh) 连接端子
EP277557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