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3729A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3729A
CN111833729A CN202010220963.8A CN202010220963A CN111833729A CN 111833729 A CN111833729 A CN 111833729A CN 202010220963 A CN202010220963 A CN 202010220963A CN 111833729 A CN111833729 A CN 111833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guide rail
joint
clamping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09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祝平
刘文俊
苏帅
凡小飞
陈松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Royol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08325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029605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09455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00286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09601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07750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10374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211257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11238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07978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1168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88020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33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3729A/zh
Priority to US17/210,9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10307185A1/en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the display being foldable up to the back of the other housing with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e.g. by 360° rotation over the axis defined by the rear edge of the bas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装置,包括可折弯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可折弯机构包括中部铰节及转动连接于所述中部铰节相对两侧的连接铰节;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中部铰节与所述连接铰节;中部铰节设有第一卡接配合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配合以提供连接机构相对中部铰节的活动阻尼,使电子设备在弯折或展平的过程中具有阻尼效果,提升用户的操作手感,提升用户的弯折体验。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折叠装置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件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柔性件的折叠装置、设置有所述折叠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材的发展,现已出现了一种可弯折超薄的电子显示屏,即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相对于传统的显示装置而言,具有可折叠、柔性等优点,广泛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平板式支撑结构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业界开发了能够适应柔性显示屏弯曲需求的支撑结构。现有的可适应弯曲需求的支撑结构通常是由多个铰链组成,相邻的铰链通过销轴等机构铰接而可相对转动。然而,现有的铰链的各部件之间一般是松配合连接,在弯折时无法产生阻尼感,影响到用户的弯折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弯折阻尼的折叠装置、设置有所述折叠装置的电子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折叠装置,包括可折弯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可折弯机构包括中部铰节及转动连接于所述中部铰节相对两侧的连接铰节;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中部铰节与所述连接铰节;中部铰节设有第一卡接配合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配合以提供连接机构相对中部铰节的活动阻尼。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柔性件、壳体及折叠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折叠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所述柔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及所述折叠装置上,所述柔性件随所述折叠装置折弯或展平。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包括可折弯机构及连接机构,可折弯机构的中部铰节设有第一卡接配合部,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一卡接配合部配合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配合部配合以提供连接机构相对中部铰节的活动阻尼,使电子设备在弯折或展平的过程中具有阻尼效果,提升用户的操作手感,提升用户的弯折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与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折叠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折叠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折叠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中部铰节与两个助折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中部铰节与两个助折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铰链组件的中部铰节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铰链组件的中部铰节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5中的第一连接铰节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第一连接铰节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6中的第二连接铰节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第二连接铰节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7中的其中一助折组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的助折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的助折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的助折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9是图4中的折叠装置上的遮挡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图3中的折叠装置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3中沿XXI-XXI线的剖视图。
图22是图3中沿XXII-XXII线的剖视图。
图23是图3中沿XXIII-XXIII线的剖视图。
图24是图3中沿XXIV-XXIV线的剖视图。
图25是图3中沿XXV-XXV线的剖视图。
图26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的折叠装置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7中沿XXIX-XXIX线的剖视图。
图30是图27中沿XXX-XXX线的剖视图。
图31是图27中沿XXXI-XXXI线的剖视图。
图32是图27中沿XXXII-XXX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一壳体20及设置于壳体20上的一柔性件30。壳体20包括一第一框体21、一第二框体23及连接于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之间的一折叠装置22。柔性件30设置于第一框体21、第二框体23及折叠装置22的正面上。柔性件30设置有对应折叠装置22的一可折弯区域31,以及连接于可折弯区域31相对的两侧的两个非折弯区域33。折叠装置22用于支撑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柔性件30随折叠装置22折弯或展平。折叠装置22包括可折弯机构25、两个助折组件24及遮挡机构29,两个助折组件24设置于可折弯机构25相对的两端。可折弯机构25包括中部铰节250及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相对两侧的连接铰节;每一助折组件24包括传动机构26、连接机构27及联动机构28。连接机构27连接中部铰节250与所述连接铰节,中部铰节250设有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如图17所示),连接机构27包括第一卡接部2752(如图17所示);第一卡接部2752与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配合以提供连接机构27相对中部铰节250的活动阻尼。
遮挡机构29包括设于可折弯机构25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一遮挡机构290,以及设于可折弯机构25背面的第二遮挡机构295。传动机构26连接于中部铰节250与连接铰节,用于带动所述连接铰节相对于中部铰节250活动。具体地,所述连接铰节包括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可活动地设置于中部铰节250相对的两侧,传动机构26连接于中部铰节250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传动机构26用于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相对于中部铰节250活动,以实现可折弯机构25的弯曲或展平,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弯折或展平。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面指与所述柔性屏的出光面朝向相同的面,背面指与所述柔性屏的出光面朝向背离的面。电子设备100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液晶面板、OLED面板、电视、智慧手表、VR头戴显示器、车载显示器等其它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和部件。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的“连接”是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情况,比如A和B连接包括A和B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三个元件C或更多的其他元件连接。连接还包括一体化连接和非一体化连接两种情况,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一体形成并连接,非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非一体化形成并连接。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的折叠装置22包括可折弯机构25及连接机构27,可折弯机构25的中部铰节250设有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连接机构27包括与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配合的第一卡接部2752,第一卡接部2752与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配合以提供连接机构27相对中部铰节250的活动阻尼,使电子设备100在弯折或展平的过程中具有阻尼效果,提升用户的操作手感,提升用户的弯折体验。
联动机构28连接于传动机构26及连接机构27,当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时,联动机构28带动另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即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能带动同侧的传动机构26转动,传动机构26通过联动机构28带动另一侧的传动机构26转动,再带动另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具体地,当第一连接铰节254转动时,带动同侧的传动机构26转动,传动机构26通过联动机构28带动另一侧的传动机构26转动,所述另一侧的传动机构26带动第二连接铰节257转动;当第二连接铰节257转动时,带动同侧的传动机构26转动,传动机构26通过折叠装置22带动另一侧的传动机构26转动,所述另一侧的传动机构26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4转动,从而实现可折弯机构25的联动。
优选地,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250的活动包括相对中部铰节250的转动和相对中部铰节250的滑动,即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250转动的同时相对中部铰节250滑动。具体地,第一连接铰节254相对中部铰节250转动的同时相对于中部铰节250滑动;第二连接铰节257相对中部铰节250转动的同时相对于中部铰节250滑动。
连接机构27连接于中部铰节250与连接铰节之间,连接机构27在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活动时相对连接铰节滑动;具体地,连接机构27连接于中部铰节250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之间,连接机构27在第一连接铰节254和/或第二连接铰节257相对中部铰节250活动时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4和/或第二连接铰节257滑动。
两个助折组件24分别通过若干螺钉连接于中部铰节250的背面相对的两端,中部铰节250沿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轴心线方向的长度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沿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轴心线方向的长度相近,每一助折组件24的第一遮挡机构290的中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的端部,第一遮挡机构290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的端部,第一遮挡机构290随可折弯机构25弯折或展平。每一助折组件24的传动机构26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传动杆260,两个传动杆260远离中部铰节250的端部分别活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每一助折组件24的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导轨杆,两个导轨杆远离中部铰节250的一端分别滑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
如图7至图10所示,中部铰节250包括中间铰节251,以及位于中间铰节251相对两侧的两个转动铰节;具体地,所述两个转动铰节包括位于中间铰节251左侧的第一转动铰节252,以及位于中间铰节251右侧的第二转动铰节253。中间铰节251为条状,其包括横截面呈圆弧形的正面,中间铰节251的背面中部凸设有加强条2510,中间铰节251的背面于加强条2510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柱2512,每一连接柱2512轴向设有连接孔。中间铰节251的正面相对两端分别设有间隔的两个沉头孔2514,每一沉头孔2514穿通中间铰节251的背面;同端的其中一个沉头孔2514邻近端部,另一个沉头孔2514靠近对应的连接柱2512。中间铰节251相对两端的两个沉头孔2514用于分别连接两个助折组件24。
第一转动铰节252与第二转动铰节253的结构相同,在此仅祥细描述第一转动铰节252,第一转动铰节252为条状,其包括横截面呈圆弧形的正面,第一转动铰节252的背面中部凸设有加强条2520,第一转动铰节252的背面于加强条2520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导板2522,每一第一弧形导板2522朝向远离中间铰节251一侧弯曲;第一转动铰节252的背面于邻近每一第一弧形导板2522处设有第二弧形导板2524,每一第二弧形导板2524朝向中间铰节251的一侧弯曲,两个第一弧形导板2522位于两个第二弧形导板2524之间。第一转动铰节252的背面相对的两端分别凸设定位块2526,定位块2526设有连接孔2527。第二转动铰节253包括位于背面中部的加强条2530,位于加强条2530相对两端的第一弧形导板2532,邻近每一第一弧形导板2532的第二弧形导板2534,以及位于相对两端的定位块2536;每一定位块2536设有连接孔2537。
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一连接铰节254包括连接于中部铰节250的安装框255、滑动地连接于安装框255的连接框256、两个滑动件259,以及两个跌落限位机构258。安装框255包括条形的安装板2551,安装板255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板体25511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25511相对两端的第二板体25512。第二板体25512面朝第一板体25511的一端设有定位槽,第一板体25511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定位槽内并通过锁固件固定。安装板2551背离中部铰节250的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一凸耳2555,即每一第二板体25512远离第一板体25511的一端向外垂直延伸所述凸耳2555。第一板体25511背离凸耳2555的一侧设有两个凸片25516。第一连接铰节254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槽25518。
每一凸耳2555的背面沿其延伸方向开设用于收纳跌落限位机构258的第一导滑槽2556,第一导滑槽2556相对的两端分别穿通第二板体25512及凸耳2555;凸耳2555的正面开设穿通第一导滑槽2556的收纳槽2557,使凸耳2555在收纳槽2557远离第二板体25512的一端设有止挡条2558,在邻近第二板体25512的一端设有限位部2559,跌落限位机构258位于止挡条2558与限位部2559之间。止挡条2558设有面朝限位部2559的第一限位面25581,限位部2559包括倾斜的第二限位面25591,第一限位面25581相对于第二限位面25591倾斜。具体地,限位部2559是自第二板体25512向收纳槽2557延伸的延伸片,收纳槽2557于限位部2559的一侧围成收纳槽25593,第二限位面25591设于所述延伸片远离第二板体25512的一端,第二限位面25591背离收纳槽25593,第二限位面25591邻近收纳槽25593的一端圆弧过渡。
安装板2551面朝连接框256的侧面于两个凸耳2555之间开设间隔的两对收纳槽2552,每一收纳槽2552穿通安装板2551设置有凸耳2555的侧面,每一收纳槽2552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553。具体地,第一板体25511正面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收纳槽2552,每一第一弹性件2553为弹簧。安装板2551的正面于每一对收纳槽2552之间开设条形槽2554,条形槽2554沿垂直于安装板255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通安装板2551设置有凸耳2555的侧面;安装板2551的背面相对的两端开设两个阶梯孔25510,两个阶梯孔25510穿通两个条形槽2554;每一阶梯孔25510为条形,具体地,每一阶梯孔25510沿条形槽2554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板2551于每一凸耳2555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件25515,具体地,安装板2551于每一凸耳2555相对的两侧分别凸设定位柱,每一定位柱上套接有一第二弹性件25515,每一第二弹性件25515为弹簧。
如图12所示,安装板2551的背面两端于邻近每一凸耳2555处沿安装板2551的长度方向开设安装槽2550,每一安装槽2550邻近对应的第一导滑槽2556的一端并连通第一导滑槽2556;安装板2551于安装槽2550的底壁开设通孔25501。第一连接铰节254内设置定位机构2576,定位机构2576用于定位可折弯机构25处于展平状态或弯折状态。具体地,定位机构2576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槽2550内的定位件25760及弹性抵推定位件25760的弹性件25765。定位件25760的一端设置外周面为圆弧面的卡块25761,定位件25760背离卡块25761的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凸设连接杆25766。定位件25760在卡块25761与连接杆25766之间开设条形的导滑槽25764,导滑槽25764沿安装板255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通定位件25760的正面及背面。定位件25760可滑动地收容于安装槽2550内,两个弹性件25765分别套接于两个连接杆25766并连接于安装槽2550的内壁,弹性件25765能抵推定位件25760沿安装槽2550滑动使卡块25761能插入对应的第一导滑槽2556内。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5765为套设于连接杆25766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套接于连接杆25766,相对的另一端抵接安装槽2550的内壁。定位机构2576还包括盖板25768及锁固件,所述锁固件穿过盖板25768的通孔锁固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使得定位件25760可滑动地容置于安装槽2550内。
安装板2551的背面靠近每一凸耳2555设有传动槽25514,传动槽25514为弧形槽,传动槽25514穿通安装板2551背离凸耳2555的侧面。传动槽25514沿垂直于安装板2551的长度方向延伸,传动槽25514的底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朝安装板2551的正面弯曲,即传动槽25514的深度方向为安装板2551的厚度方向。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板体25512的背面邻近凸耳2555处设有传动槽25514。每一第二板体25512于传动槽25514的四周设有凹陷,所述凹陷用于固定盖板25513;盖板25513面朝安装板2551的侧面对应传动槽25514设有凸块25517,所述凸块25517设有弧形的外周面;当盖板25513容置于所述凹陷内时,所述凸块25517容置于传动槽25514内,使所述凸块2551的外周面与传动槽25514的弧形面构成弧形槽。
每一凸耳2555上可滑动地套设有滑动件259,每一凸耳2555的收纳槽2557内可活动地收容有跌落限位机构258。具体地,滑动件259的正面开设导滑槽2591,凸耳2555可滑动插入导滑槽2591内;滑动件259对应凸耳2555的收纳槽2557朝导滑槽2591内凸设连接柱2593,连接柱2593轴向开设连接孔2594。滑动件259对应凸耳2555的收纳槽2557朝导滑槽2591内设有第一限位部2595,连接柱2593位于邻近安装板2551一侧的端部处,第一限位部2595位于远离连接柱2593的一侧。跌落限位机构258包括连杆2580及连接件2585,连杆2580包括第一连杆2581和第二连杆2582;第一连杆2581及第二连杆2582均为矩形片,且相对的两端面设置圆弧形;第一连杆2581及第二连杆2582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通孔2583,连接件2585插设于第一连杆2581的第二端的通孔2583及第二连杆2582的第二端的通孔2583,以使第一连杆2581与第二连杆258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杆2583的第一端的通孔2583用于可转动地连接至滑动件259的连接柱2573。第一连杆2581的一侧中部凸设挡块2586,挡块2586增加第一连杆2581接触限位部2559的第二限位面25591的厚度。
连接框256包括条形的连接板2561及设置于连接板2561背离中部铰节250的一侧连接片2563。连接片2563沿垂直于连接板2561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片2563的延伸长度小于连接板2561的长度。连接板2561设有四个连接柱2575,四个连接柱2575沿连接板2561的长度方向排列,其中两端的连接柱2565分别对应安装板2551相对两端的通孔25501,中间的两个连接柱2565分别对应安装板2551的阶梯孔25510,连接片2563相对的两端通过加强肋条分别连接于中间的两个连接柱2565,以增强连接片2563的强度。每一连接柱2565轴向开设连接孔2567。
请参阅图5、图6及图12-图13,组装第一连接铰节254时,将每一定位件25760的连接杆25766插入弹性件25765后安装于安装框255的安装槽2550内,使定位件25760的导滑槽25764正对通孔25501;定位件25760能沿导滑槽25764滑动,弹性件25765弹性抵持于定位件25760与安装槽2550的内壁之间,弹性件25765抵推定位件25760沿导滑槽25764滑动使卡块25761伸入对应的第一导滑槽2556内;将两个连杆2580分别容置于两个滑动件259的导滑槽2591内,使每一连杆2580的第二连杆2582的通孔2583正对相应的连接柱2593,锁固件插入所述通孔2583及连接孔2594以将第二连杆258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件259。将第二弹性件25515分别套接于安装板2551的定位柱;将两个滑动件259分别套接于安装框255的两个凸耳2555,且使每一连杆2580的第二连杆2582容置于收纳槽25593内,且第一连杆2581邻近第二限位部2559的第二限位面25591。此时,每一滑动件259套接于对应的凸耳2555上并连接于对应的两个第二弹性件25515。将连接框256覆盖至安装框255上,使连接框256的四个连接柱2566分别可滑动地插入安装框255的两个条形槽2554及两个通孔25501内,连接框256的连接片2563抵接于安装框255上的第一弹性件2553,连接框256的连接板2561盖设于安装框255上,两个锁固件分别插入安装框255背面的阶梯孔25510连接于连接柱2566的连接孔2567使连接框256能沿所述阶梯孔相对于安装框255滑动;两个锁固件分别插入盖板25768及定位件25760的导滑槽25764连接于连接框256上对应的连接孔2567。此时,第一弹性件2553被弹性夹持于连接片2563与安装框255之间,每一连接柱2565能沿对应的条形槽25510滑动,两个滑动件259能相对于安装框255滑动;两个连杆2580能在对应的收纳槽2557内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13及图14,第二连接铰节257包括条形的连接板2571,连接板257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板体2572及固定连接于第一板体2572相对两端的第二板体2574;第一板体2572与第二板体2574之间通过卡块与卡槽的方式连接;第一板体2572与第二板体2574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接或胶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板体2574面朝第一板体2572的一端设有定位槽,第一板体2572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定位槽内并通过锁固件固定。第二连接铰节257背离中部铰节250的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凸耳2575,具体地,每一第二板体2574远离第一板体2572的一端设有所述凸耳2575。第一板体2572背离凸耳2575的一侧设有两个凸片25723。第二连接铰节257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块25725,固定块25725上开设有连接孔。
连接板2571面朝中部铰节250的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间隔的第二滑槽2570,第二滑槽2570沿垂直于连接板2571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板2571的背面于邻近每一第二滑槽2570处开设安装槽2573,每一安装槽2573邻近对应的第二滑槽2570的一端连通第二滑槽2570,连接板2571朝每一安装槽2573凸设定位柱25730,每一定位柱25730沿轴向开设连接孔25732。第二连接铰节257内也设置定位机构2576,定位机构2576用于定位可折弯机构25处于展平状态或弯折状态。具体地,定位机构2576包括可滑动地容置于安装槽2573内的定位件25760及弹性抵推定位件25760的弹性件25765;定位件25760的一端设置外周面为圆弧面的卡块25761,定位件25760背离卡块25761的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凸设连接杆25766。定位件25760在卡块25761与连接杆25766之间开设条形的导滑槽25764,导滑槽25764沿安装板257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通定位件25760的正面及背面。定位件25760可滑动地收容于安装槽2573内,两个弹性件25765分别套接于两个连接杆25766并连接于安装槽2573的内壁,弹性件25765能抵推定位件25760沿安装槽2573滑动使卡块25761能插入对应的第二导滑槽2570内。
连接板2571的背面靠近每一凸耳2575设有传动槽2577,传动槽2577为弧形槽,传动槽2577穿通连接板2571背离凸耳2575的侧面。传动槽2577沿垂直于连接板2571的长度方向延伸,传动槽2577的底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朝向连接板2571的正面弯曲,即传动槽2577的深度方向为连接板2571的厚度方向。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板体2574的背面邻近凸耳2575处设有传动槽2577。每一第二板体2574于传动槽2577的四周设有凹陷,所述凹陷用于固定盖板2578;盖板2578面朝连接板2571的侧面对应传动槽2577设有凸块25780,所述凸块25780设有弧形的外周面;当盖板2578容置于所述凹陷内时,所述凸块25780容置于传动槽2577内,使所述凸块25780的外周面与传动槽2577的弧形面构成弧形槽。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及图13-图14,组装第二连接铰节257时,将每一定位件25760的连接杆25766插入弹性件25765后安装于连接板2571的安装槽2573内,使安装槽2573内的定位柱25730插入定位件25760的导滑槽25764内,定位件25760能沿导滑槽25764滑动,弹性件25765弹性抵持于定位件25760与安装槽2573的内壁之间,弹性件25765抵推定位件25760沿导滑槽25764滑动使卡块25761伸入对应的第二滑槽2570内。
请一并参阅图15至图18,传动机构26包括设于助折组件24相对两侧的传动件262及第一连接架264,第一连接架264用于将两个传动件262连接于助折组件24。每一传动件262呈L型,其包括条形的传动杆2621、设于传动杆2621一端的导滑杆2623,以及设于传动杆2621另一端的连接筒2624,导滑杆2623沿垂直于传动杆2621的长度方向。传动杆2621设有导滑杆2623的一端的端面圆弧设置,导滑杆2623为圆杆。连接筒2624的轴向垂直于传动杆2621的长度方向,连接筒2624背离传动杆2621的端面设为圆弧面,连接筒2624的内腔横截面为腰形,连接筒2624背离导滑杆2623的一端设有缺口2625,缺口2625对应连接筒2624的圆心角的角度大于180度。第一连接架264包括连接片2641及设于连接片2641一侧中部的搭接片2645,搭接片2645垂直于连接片2641。连接片264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孔2642,连接片2641相对的两端面分别设置为圆弧面;连接片2641的中部开设通孔2643。搭接片2645远离连接片2641的一端中部开设连接孔2646。
连接机构27包括导轨块及连接于所述导轨块的导轨杆,具体地,所述导轨块包括第一导轨块271、第二导轨块272及位于第一导轨块271与第二导轨块272之间的第三导轨块274;所述导轨杆包括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导轨块271与第三导轨块274之间的第一导轨杆275,以及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导轨块272与第三导轨块274的第二导轨杆277。
连接机构27绕第一轴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所述第一轴包括第一虚拟轴L1(如图21所示)转动和第二虚拟轴L2(如图21所示),所述第一虚拟轴L1转动与所述第二虚拟轴L2平行间隔。第一导轨杆275绕第一虚拟轴L1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块,第二导轨杆277绕第二虚拟轴L2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块。
第一导轨块271具有概呈圆弧形的正面2710,第一导轨块271的背面靠近第三导轨块274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腔2711,第一导轨块271的第一转动腔2711的底面为第一导轨曲面2712,第一导轨曲面2712以第一虚拟轴L1为轴线,第一导轨块271于第一导轨曲面2712远离第三导轨块274的一端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导槽2714,第一导轨曲面2712与第一导槽2714的轴心线共线。第一导轨块271于第一转动腔2711的一侧设有缺口2715,第一导轨块271于第一转动腔2711远离缺口2715的一侧设有条形的通槽27160,所述通槽27160连通第一转动腔2711,所述通槽27160沿第一导轨曲面2712的周向延伸至邻近缺口2715处。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为设于所述通槽27160内的弹性件,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为弧形片;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位于导轨块上,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自所述通槽27160远离缺口2715的一端沿所述通槽27160延伸。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的末端朝向第一转动腔2711内凸设有卡条27162,卡条27162沿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卡条27162的外周面为圆弧面。第一导轨块271背离第一转动腔2711一端相对的两侧沿第一导轨曲面2712的轴向分别开设连接孔2717,与缺口2715同侧的连接孔2717延伸至邻近第一导槽2714处,相对的另一侧的连接孔2717穿通第一导轨块271。第一导轨块271背离第一转动腔2711一端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缺口2718,缺口2718所对应的连接孔2717的圆心角的角度大于180度。第一导轨块271背离第一转动腔2711一端的中部设有定位孔2719。
第二导轨块272固定连接于第一遮挡机构290,第二导轨块272的结构与第一导轨块271的结构相似;具体地,第二导轨块272具有概呈圆弧形的正面2720,第二导轨块272的背面靠近第三导轨块274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动腔2721,第二导轨块272包括以第二虚拟轴L2为轴线的第二导轨曲面2722,第二导轨块272于第二导轨曲面2722远离第三导轨块274的一端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导槽2724,第二导轨曲面2722与第二导槽2724的轴心线共线。第二导轨块272于第二转动腔2721的一侧设有缺口2725,第二导轨块272于第二转动腔2712远离缺口2725的一侧设有条形的通槽27260,所述通槽27260连通第二转动腔2721,所述通槽27260沿第二导轨曲面2722的周向延伸至邻近缺口2725处。中部铰节250上的导轨块272设有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具体地,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具有弹性,且位于所述通槽27260内,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为弧形片,所述弧形片自所述通槽27260远离缺口2725的一端沿所述通槽27260延伸。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的末端设有凹口,具体地,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的末端与通槽27260邻近缺口2725一端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配合槽27262,配合槽27262沿第二导轨曲面2722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二导轨块272远离缺口2725的一侧沿第二导轨曲面2712的轴向开设连接孔2727。第二导轨块272背离第二转动腔2721一端的中部设有定位孔2729;第二导轨块272设有定位孔272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遮挡机构290。
第三导轨块274包括具有概呈圆弧形的正面2740、背离正面2740的背面,以及相对的两侧面2741。面朝第一导轨块271的侧面2741上设有导槽2743及定位柱2744,定位柱2744对应第一导轨块271远离缺口2715一侧的连接孔2717,当定位柱2744插接于所述连接孔2717内使第三导轨块274连接于第一导轨块271时,导槽2743与第一导轨块271的第一导槽2714对应,即导槽2743与第一导槽2714的轴心线共线;面朝第二导轨块272的侧面2741上设有导槽2746及定位柱2747,定位柱2747对应第二导轨块274远离缺口2725一侧的连接孔2727,当定位柱2747插接于所述连接孔2727内使第三导轨块274连接于第二导轨块272时,导槽2746与第二导轨块272的第二导槽2724对应,即导槽2746与第二导槽2724的轴心线共线。导槽2743的轴心线与导槽2746的轴心线平行间隔。
第一导轨杆275朝向中间铰节251一侧设置有贴合于第一导轨曲面2712的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是对应第一导轨块271的第一导轨曲面2712的圆弧面,即当第一导轨杆275连接于第一导轨块271时,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可沿第一导轨曲面2712的轨迹转动;滑动地贴合于第一导轨曲面2712,所述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沿所述第一导轨曲面2712的轨迹转动,此时,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与第一导轨曲面2712的轴心线共线,第一导轨杆275沿第一虚拟轴L1相对于第一导轩块271转动。第一导轨杆275于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相对的两端沿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设有第一滑轨2753,两个第一滑轨2753分别对应第一导轨块271的第一导槽2714及第三导轨块274的导槽2743。第一卡接部2752位于导轨杆上,具体地,第一卡接部2752位于第一导轨杆275在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邻近所述第一导轨杆275的正面一侧的中部;优选地,第一卡接部2752为沿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的轴向延伸的条形的卡点。第一导轨杆275的正面邻近第一滑轨2753处设有避位槽2754。第一导轨杆275的背面邻近避位槽2754处设有两个固定孔2755。第一导轨杆275远离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一端沿所述第一导轨杆275的长度方向延伸一延伸片2756,延伸片2756的末端设有连接孔2757。第一导轨杆275背离第一导轨块271一侧邻近延伸片2756处设有至少一定位口2758。
第二导轨杆277的结构与第一导轨杆275的结构相似,具体地,第二导轨杆277朝向所述中间铰节251一侧设置有贴合于所述第二导轨曲面2722的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是对应第二导轨块272的第二导轨曲面2722的圆弧面,即当第二导轨杆277连接于第二导轨块272时,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可沿所述第二导轨曲面2722的轨迹转动,所述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沿所述第二导轨曲面2722的轨迹转动,此时,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与第二导轨曲面2722的轴心线共线,第二导轨杆277沿第二虚拟轴L2相对于第二导轨块272转动。第二导轨杆277于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相对的两端沿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设有第二滑轨2773,两个第二滑轨2773分别对应第二导轨块272的第二导槽2724及第三导轨块274的导槽2746。连接机构27包括第二卡接部2772,具体地,第二卡接部2772设于第二导轨杆277在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邻近所述第二导轨杆277的正面一侧的中部;优选地,第二卡接部2772为沿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的轴向延伸的条形的凸出壁。第二导轨杆277的正面邻近第二滑轨2773处设有避位槽2774。第二导轨杆277的背面邻近避位槽2774处设有两个固定孔2775。第二导轨杆277背离第二导轨块271一侧邻近延伸片2756处设有至少一定位口2778。
如图17及图18所示,每一联动机机28包括间隔平行的两个第二轴281、联动件282、两组固定片283、第二连接架284、固定块286及连接柱287,两个第二轴281设于联动件282相对的两侧,两组固定片283及第二连接架284用于连接两个第二轴281和联动件282。两个第二轴281为实体轴,且分别连接于两个传动件262,联动件282连接于两个第二轴281之间,其中一传动件262转动,能带动对应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第二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第二轴281转动、使另一传动件262也一并转动。两个第二轴281以联动件282的中心线对称。
每一第二轴281与联动件282之间通过螺旋导槽2811与所述螺旋导槽2811配合的滑块2821连接,其中一第二轴281旋转使滑块2821在对应的螺旋导槽2811内滑动,使联动件282沿平行于第二轴281的轴心线方向移动,以带动另一第二轴281一同转动。
联动件282为联动块,联动件282包括相对的两侧面2822,两个侧面2822沿第二轴281的轴向开设相对的两个收纳槽2823,每一收纳槽2823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滑块2821凸设于收纳槽2823的内表面。优选的,每一滑块2821的外表面为球形面。本实施例中,每一收纳槽2823的内表面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联动件282的每一收纳槽2823的内表面沿收纳槽2823的延伸方向设有至少一滑块2821。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收纳槽2823的内表面沿收纳槽2823的延伸方向设有相互间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块2821。联动件282的中部沿收纳槽2823的延伸方向设有通孔2825。
两个第二轴281的外周壁分别可转动地收容于两个收纳槽2823内,每一第二轴281的外周壁开设至少一螺旋导槽2811,当每一第二轴281收容于对应的收纳槽2823内时,收纳槽2823内的滑块2821可滑动地插接于螺旋导槽2811内。优选的,每一螺旋导槽2811的内表面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滑块2821的外表面与对应的螺旋导槽2811的内表面可滑动地贴合。具体的,每一第二轴281的中部固定套接一转筒2812,转筒2812为圆柱体,螺旋导槽2811开设于转筒2812的外周壁。本实施例中,转筒2812的外周壁上开设一个螺旋导槽2811;在其他实施例中,转筒281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间隔的螺旋导槽2811。优选的,转筒2812的半径等于收纳槽2823的半径,以便每一转筒2812的外周壁贴合于对应的收纳槽2823的内周壁。每一第二轴281的转筒2812的外周壁相对的两端沿周向分别开设环形的卡槽2814。卡槽2814用于卡接固定片283。每一第二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的横截面为腰形,相对的第二端部2816的横截面为圆形。每一第二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用于连接对应的传动件262。
每一固定片283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卡钩2832,固定片283的中部开设卡孔2834,每一卡钩2832可插接于对应的卡槽2814内。第二连接架284包括连接片2841及设于连接片2841一侧中部的搭接片2845,搭接片2845垂直于连接片2841。连接片284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孔2842,连接片2841相对的两端面分别设置为圆弧面;连接片2841的中部开设通孔2843。搭接片2845远离连接片2841的一端中部开设连接孔2846。
固定块286包括圆弧形的正面2861、底面、相对的两端面2862及相对的两侧面,固定块286的正面2861中部的一端设有容置槽2863,容置槽2863穿通端面2862,固定块286的容置槽2863的底面开设连接孔28630;固定块286背离容置槽2863的端面2862的中部凸设连接片2864,所述连接片2864上开设通孔。固定块286设有容置槽2863的端面286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2865,连接孔2865没有穿通固定块286。固定块286设有连接片2864的端面286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槽2867,每一导槽2867为圆弧槽,两个导槽2867分别穿通固定块286相对的两侧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机构290的数量为两个,即每一助折组件24的端部设有遮挡机构290。具体地,第一遮挡机构290包括多个铰接的遮挡单元,多个遮挡单元分别连接于连接机构27、第一转动铰节252、第二转动铰节253、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优选地,每一第一遮挡机构290中间的遮挡单元与连接机构27的第二导轨块272一体成型,相对两端的遮挡单元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当可折弯机构25的多个铰节相对转动,各遮挡单元也相对转动。第一遮挡机构290用于遮挡灰尘或水等杂物从侧部进入折叠装置22内。
请一并参阅图18及图19,每一第一遮挡机构290是若干遮挡单元依次连接成的表链式结构,若干遮挡单元包括第一遮挡单元、第二遮挡单元及位于第一遮挡单元与第二遮挡单元之间的第三遮挡单元,第一遮挡单元连接连接机构27,第二遮挡单元连接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第三遮挡单元连接于第一转动铰节252及第二转动铰节253。具体地,第一遮挡机构290包括位于中部的中部挡片291、转动地连接于中部挡片291相对的两侧的连接挡片292,以及转动地连接于每一连接挡片292远离中部挡片291一侧的固定挡片293。可选地,中部挡片291固定连接于第二导轨块272背离第一导轨块271的端部,两个连接挡片292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铰节252及第二转动铰节253,两个固定挡片293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的端部。第一遮挡单元是中部挡片291,第二遮挡单元是固定挡片293,第三遮挡单元是连接挡片292。
具体地,中部挡片291包括概呈腰形的连接部2911及设置于连接部2911一侧的遮挡部2912。连接部2911邻近第二导轨块272的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旋转轴2914。连接部2911相对的两端于每一旋转轴2914的周围开设收容缺口。
每一连接挡片292包括概呈腰形的连接部2921、设置于连接部2921一侧的遮挡部2922,以及设置于遮挡部2922远离连接部2921一端的连接条2924。连接部2921的正面及相对的两端面均设置成圆弧面,连接部2921的正面与每一端面圆滑过渡。连接部2921背离连接条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收容槽,连接部2921于每一收纳槽的侧面设置为圆弧面。连接部2921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连通对应的收容槽的轴孔2925。连接条2924的末端开设通孔。每一固定挡片293包括连接部2931、设置于连接部2931一侧的遮挡部2932,以及设置于遮挡部2932的固定部2934,连接部2931远离遮挡部2932的一端设置圆弧面,连接部2931远离遮挡部2932的一端沿所述圆弧面的轴心线凸设旋转轴2935;固定部2934开设若干连接孔2936。
组装每一助折组件24时,将两个连接挡片292分别放置于中部挡片291相对的两侧,使中部挡片291相对的两端分别容置于两个连接挡片292的收容槽内,且两个旋转轴2914分别插入两个连接挡片292的轴孔2925内;将两个固定挡片293分别置于两个连接挡片292远离中部挡片291的一侧,两个固定挡片293设有旋转轴2935的端部分别容置于两个连接挡片292的收容槽内,且两个固定挡片293的旋转轴2935分别插入对应的轴孔2925中。将第二导轨杆277的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贴合于第二导轨块272的第二导轨曲面2722,使第二导轨杆277的其中一第二滑轨2773插入第二导槽2724内,将第三导轨块274连接于第二导轨块272,第三导轨块274的定位柱2747卡入连接孔2727内,使得第二导轨杆277的另一第二滑轨2773插入导槽2746内;将第一导轨杆275的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贴合于第一导轨块271的第一导轨曲面2711,使第一导轨杆275的其中一第一滑轨2753插入第一导槽2714内,将第三导轨块274背离第二导轨块272的一侧连接于第一导轨块271,定位柱2744卡接于连接孔2717内,且第一导轨杆275的另一第一滑轨2753插入导槽2743内。将两个第二轴281的转筒2812分别容置于联动件282的两个收纳槽2823内,且使滑块2821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对应的螺旋导槽2811内;将两组固定片283的卡钩2832可插接于对应的卡槽2814内,此时,两组固定片283的卡孔2834正对联动件282的通孔2825;将第一连接架264及第二连接架284分别置于两组固定片283背离联动件282的一侧,使两个第二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架264的两个通孔2643中,第二部部2816分别插入第二连接架284的两个通孔2843中;将连接柱287依次插入第二连接架284的通孔2843、固定片283的卡孔2834、联动件282的通孔2825及第一连接架264的通孔2643;将两个第二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分别固定插接于两个传动件262的连接筒2624的内腔后,插入第一导轨块271的两个连接孔2717中,此时,第一连接架264的搭接片2645搭接于第一导轨块271的正面,且连接孔2646正对定位孔2719,两个传动件262的缺口2625分别正对第一导轨块271的两个缺口2718,锁固件穿过连接孔2646锁固于定位孔2719。将两个第二轴281的第二端部2816分别插入固定块286的两个连接孔2865内,且搭接片2845容置于容置槽2863内,锁固件穿过连接孔2846锁固于连接孔28630。
此时,两个传动件262的连接筒262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其中一传动件262沿对应的第二轴281转动能带动所述第二轴281转动,所述第二轴281的转动使对应的滑块2821在螺旋导槽2811内滑动,以带动联动件282沿连接柱287滑动,所述联动件282的滑动带动另一传动件281转动,从而实现传动件262的联动,即两个传动件262同步相对相向转动或相对背向转动,所述相向转动指两个传动件281远离对应的第二轴281的一端相对靠拢;背向转动指两个传动件281远离对应的第二轴281的一端相对远离;第一导轨杆275的第一滑轨2753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一导槽2714及导槽2743内,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可滑动地贴合于第一导轨曲面2712,第一卡接部2752滑动地抵推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第一卡接部2752相对于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具有活动阻尼;第二导轨杆277的第二滑轨2773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二导槽2774及导槽2746内,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可滑动地贴合于第二导轨曲面2722,第二卡接部2772弹簧抵挡于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第二卡接部2772相对于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滑动时具有活动阻尼,使助折组件24在弯折或展平的过程中具有阻尼效果,提升用户的操作手感。此时,第一导轨杆275与第二导轨杆277大致平行。
如图4至图6所示,遮挡机构29设置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内侧,遮挡机构29与连接机构27连接;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连接机构27可带动遮挡机构29相对可折弯机构25滑动。具体地,遮挡机构29的第一遮挡机构290设置于可折弯机构25相对的两端,第二遮挡机构295设置于可折弯机构25的背面,第一遮挡机构290的中部挡片291固定连接于连接机构27,连接挡片292及固定挡片293连接于可折弯机构25,第二遮挡机构295与连接机构27连接;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连接机构27可带动第二遮挡机构295相对可折弯机构25滑动,且第一遮挡机构290随可折弯机构25弯折。
第二遮挡机构295至少覆盖中部铰节250,具体地,第二遮挡机构295包括第一遮挡件2951和第二遮挡件2955,第一遮挡件2951至少覆盖中间铰节251的第一部分和第一转动铰节253,第二遮挡件2955至少覆盖中间铰节251的第二部分和第二转动铰节252。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2951和第二遮挡件2955均为条形的遮挡,由于第一遮挡件2951和第二遮挡件2955的结构相同,因此,仅祥细介绍第一遮挡件2951:第一遮挡件2951包括矩形的盖板2952及设于盖板2952正面边缘的凸缘2953,盖板2952与凸缘2953围成容置空间2954。第一遮挡件2951的容置空间2954容置有连接片2956,第一遮挡件2951通过连接片2956固定连接于第一导轨杆275。具体地,连接片2956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连接孔2957。第二遮挡件2955也包括矩形的盖板及设于盖板正面边缘的凸缘,第二遮挡件2955也通过连接片2956固定连接于第二导轨杆277。
请参阅图3至图25,组装折叠装置22时,将两个助折组件24分别放置于中间铰节251背面相对的两端,使每一助折组件24的固定块286的连接片2864的通孔正对中间铰节251相应的连接柱2512,且第二导轨块272的定位孔2729正对相应的沉头孔2514;将两个螺钉分别插入两个助折组件24的连接片2864的通孔锁固于连接柱2512的连接孔,将两个锁固件插入中间铰节251两端的沉头孔2514锁固于两个助折组件24的定位孔2729内。将两个第一旋转铰节252及第二旋转铰节253分别放置于中间铰节251相对的两侧,将第一旋转铰节252的两个第二弧形导板2524分别插入两个助折组件24的导槽2867,将第二旋转铰节253的两个第二弧形导板2534分别插入两个助折组件24的导槽2867;将每一助折组件24的第一遮挡机构290的连接挡片292的连接条2924分别置于第一旋转铰节252相对两端的定位块2526及第二旋转铰节253相对两端的定位块2536,若干锁固件分别插入的连接条2924的通孔锁固于对应的连接孔2527、2537。将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分别置于中部铰节250相对的两侧,两个助折组件24一侧的第一导轨杆275分别插入第一连接铰节254的第一导滑槽2556内,且使每一第一导轨杆275的末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连杆2580的第一连杆2581的第一端,即锁固件插入延伸片2756末端的连接孔2757连接于第一连杆2581的第一端的通孔2583;将两个助折组件24另一侧的第二导轨杆277分别插入第二连接铰节257的第二滑槽2570内。第一连接铰节254上的两个定位件25760在对应的弹性件25765的抵推下能使卡块25761卡入对应的定位口2758内;第二连接铰节267上的两个定位件25760在对应的弹性件25765的抵推下能使卡块25761卡入对应的定位口2778内,以使折叠装置22保持展平状态。
将两个助折组件24一侧的传动件262的导滑杆2623容置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上的传动槽25514内,两个盖板25513分别覆盖于传动槽25514,并通过锁固件固定,此时,导滑杆2623能沿传动槽25514的弧形面滑动,将两个助折组件24另一侧的传动件262的导滑杆2623容置于第二连接铰节257上的传动槽2577内,两个盖板2578分别覆盖于传动槽2577,并通过锁固件固定,此时,导滑杆2623能沿传动槽2577的弧形面滑动。将每一助折组件24的第一遮挡机构290的两个固定挡片293分别固定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的端部,即固定挡片293的固定部2934分别卡入第一连接铰节254的固定槽25518及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的固定块25725,并通过锁固件插入连接孔2936后锁固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两个凸片25516对应第一转动铰节252的第一弧形导板2522,第二连接铰节257的两个凸片25723对应第二转动铰节253的第一弧形导板2532。将第二遮挡机构295安装于两个助折组件24,具体地,将其中一连接片2956覆盖在两个第一导轨杆275的背面,若干锁固件分别插入连接片2956的连接孔2957锁固于对应的固定孔2755,并将第一遮挡件2951套接固定于连接片2956上;将另一连接片2956覆盖在两个第二导轨杆277的背面,若干锁固件分别插入连接片2956的连接孔2957锁固于对应的固定孔2775,并将第二遮挡件2955套接固定于连接片2956上;第二遮挡机构295覆盖于折叠装置22的背面,以防止灰尘等杂质从背面进入折叠装置22内。
优选地,传动机构2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另一端滑动连接于连接铰节。具体地,每一助折组件24一侧的传动件26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所述传动件262的另一端转动并滑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每一助折组件24另一侧的传动件26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所述传动件262的另一端转动并滑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
优选地,连接机构2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另一端滑动连接于连接铰节;具体地,每一助折组件24的第一导轨杆275沿第一虚拟轴L1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另一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每一助折组件24的第二导轨杆277沿第二虚拟轴L2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
每一助折组件24的传动机构26绕第二轴281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连接机构27绕第二轴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250,第一轴与第二轴错开;具体地,传动机构26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平行间隔的两个第二轴281连接于中部铰节250;第一导轨杆275绕所述第一虚拟轴L1连接于中部铰节250,进一步地,第一导轨杆275相对于第一导轨块271沿第一虚拟轴L1转动;第二导轨杆277绕所述第二虚拟轴L2连接于中部铰节250,进一步地,第二导轨杆277相对于第二导轨块272沿第二虚拟轴L2转动。具体地,第二轴281为实体轴,第一虚拟轴L1是第一导轨曲面2712的轴心线,第二虚拟轴L2是第二导轨曲面2722的轴心线,第二轴281与所述第一虚拟轴L1及第二虚拟轴L2平行间隔。
请一并参阅图26-图32,折叠装置22弯折时,将第一连接铰节254朝向第二连接铰节257转动,两个第一导轨杆275分别在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两个第一导滑槽2556内滑动,每一第一导轨杆275滑动地抵推对应的定位件25760朝远离所述第一导轨杆275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使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脱离对应的定位口2758;两个传动杆2621在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传动槽25514内滑动,由于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当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第二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使第二连接铰节257同步朝向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铰节257带动第二导轨杆277在第二滑槽2570内滑动,第二导轨杆277滑动地抵推对应的定位件25760朝远离所述第二导轨杆275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使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脱离对应的定位口2778,使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第二导轨杆277也相互靠拢,以实现折叠装置22的联动折弯。
在弯折过程中,第一导轨杆275的延伸片2756带动第一连杆2851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延伸片2756转动,第一连杆2851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二连杆2582的第二端转动,使第一连杆2851远离第二限位部2559,直至第一连杆2851抵挡于止挡条2558的第一限位面25581及第一限位部2595。连接铰节绕虚拟轴相对中部铰节250转动,具体地,第一连接铰节254绕第一虚拟轴L1相对中部铰节250转动,且第一连接铰节254相对于中部铰节250滑动;第二连接铰节257绕第二虚拟轴L2相对中部铰节250转动,且第二连接铰节257相对于中部铰节250滑动。第一导轨杆275的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滑动地贴合于第一导轨曲面2712,第一导轨杆275的第一卡接部2752滑动地抵推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使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弹性变形,第一卡接部2752与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之间具有活动阻尼,直至第一卡接部2752脱离与卡条27162的卡合;同时,第二导轨杆277的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滑动地贴合于第二导轨曲面2722,第二导轨杆277的第二卡接部2772滑动地抵推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使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弹性变形,第二卡接部2772与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之间具有活动阻尼,直至第二卡接部2772与配合槽27262的卡合,使可弯折机构25保持弯折状态,使折叠装置22在弯折或展平的过程中具有阻尼效果,提升用户的操作手感;每一第一遮挡机构290的两个固定挡片293随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活动,以带动两个连接挡片292同步转动,两个连接接片292带动第一转动铰节252及第二转动铰节253同步转动,第一转动铰节252的第二弧形导板2524在对应的导槽2867内滑动,第二转动铰节253的第二弧形导板2534在对应的导槽2867内滑动,第一转动铰节254的两个第一弧形导板2522分别滑动地接触第一连接铰节254对应的凸片25516,第二转动铰节253的两个第一弧形导板2532分别滑动地接触第二连接铰节257对应的凸片25723,以实现可折弯机构25的同步弯折。第二遮挡机构295的第一遮挡件2951随第一导轨杆257相对于中间铰节251转动,即第一遮挡件2951沿第一虚拟轴L1转动;第二遮挡件2955随第二导轨杆277相对于中间铰节251转动,即第二遮挡件2955沿第二虚拟轴L2转动;所述第一虚拟轴L1与所述第二虚拟轴L2平行间隔,所述第一虚拟轴L1位于所述第一遮挡件2951内,所述第二虚拟轴L2位于所述第二遮挡件2955内。优选地,虚拟轴位于第二遮挡机构295背面或者接近第二遮挡机构295的背面,具体地,所述第一虚拟轴L1位于或靠近所述第一遮挡件2951的背面,所述第二虚拟轴L2位于或靠近所述第二遮挡件2955的背面;所述第一虚拟轴L1及所述第二虚拟轴L2接近第二遮挡机构295的背面,当虚拟轴越接近第二遮挡机构295的背面,则第二遮挡机构295的背面在展开和弯折的过程中就越不会出现长度差,这样第二遮挡机构295的背面就不会出现受到张力或压缩力。
可选地,第一卡接部2752位于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上;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位于第一导轨曲面2712上;当可折弯机构20在展开状态下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卡接第一卡接部2752;当所述可弯折机构25弯折时,第一卡接部2752克服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的阻力并脱离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
传动机构26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轨迹为弧形,即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传动件262与所述第一连接铰节254之间的滑动轨迹为传动槽25514的底表面;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的传动件262与所述第二连接铰节257之间的滑动轨迹为传动槽2577的底表面。
在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250活动时,传动机构26相对连接铰节滑动;具体地,第一连接铰节254相对于中部铰节250转动并滑动时,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与中部铰节250之间的传动件262相对于第一连接铰节254滑动;第二连接铰节257相对于中部铰节250转动并滑动时,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与中部铰节250之间的传动件262相对于第二连接铰节257滑动。
传动机构26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轨迹不同于连接机构27相对于连接铰节的滑动轨迹。具体地,传动机构26的传动件262相对于第一连接铰节254或第二连接铰节257的滑动轨迹不同于连接机构27的第一导轨杆275相对于第一连接铰节254或第二导轨杆277相对于第二连接铰节257的滑动轨迹。
优选地,优选地,传动机构26与连接机构27间隔设置,传动机构26在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相对连接机构27滑动。传动机构26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包括第一滑动分量和第二滑动分量,所述第一滑动分量为背离或指向中部铰节250的方向,所述第二滑动分量垂直于第一滑动分量。具体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传动件26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铰节254的滑动包括背离或指向中部铰节250的方向的第一滑动分量及垂直于所述第一滑动分量的第二滑动分量。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可以将第二连接铰节257朝向第一连接铰节254转动,两个第二导轨杆277分别在第二连接铰节257的两个第二滑槽2570内滑动,每一第二导轨杆277滑动地抵推对应的定位件25760朝远离对应的第二导轨杆277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使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脱离对应的定位口2778;两个传动杆2621在第二连接铰节257的传动槽2577内滑动,由于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当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第二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使第一连接铰节254同步朝向第二连接铰节254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铰节255带动第一导轨杆257在第一滑槽2556内滑动,第一导轨杆257滑动地抵推对应的定位件25760朝远离所述第一导轨杆257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使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脱离对应的定位口2758,使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第一导轨杆275也相互靠拢,以实现折叠装置22的联动折弯。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朝相向方向一同转动,由于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一并带动每一助折组件24的传动件262转动,以带动两个第二轴281转动,使两个传动件262相互靠近,从而使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同步相互靠近而使折叠装置22折弯。
当折叠装置22由弯折状态展平时,将第一连接铰节254朝远离第二连接铰节257转动,两个第一导轨杆275分别在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两个第一导滑槽2556内滑动,以抵推定位件25760朝远离对应的第一导轨杆275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直至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卡入对应的定位口2758;同时,两个传动杆2621在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传动槽25514内滑动,由于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当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第二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使第二连接铰节257同步向远离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铰节257带动第二导轨杆277在第二滑槽2570内滑动,第二导轨杆277滑动地抵推对应的定位件25760朝远离所述第二导轨杆275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直至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卡入对应的定位口2778,使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第二导轨杆277也相互远离,以实现折叠装置22的联动展平。
此时展平过程中,连接机构27带动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25靠近,第一导轨杆275的延伸片2756带动第一连杆2851的第一端相对于延伸片2756转动,第一连杆2851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二连杆2582的第二端转动,使第一连杆2851远离第一限位部2595及第一限位面25581而靠近第二限位部2559,直至第一连杆2851贴合于第二限位面25591,且弹性件25765抵推定位件25760滑动,直至卡块25761卡入对应的定位口2758、2778,以定位折叠装置22保持展平状态。第一导轨杆275的第一导轨配合面2751滑动地贴合于第二限位部2559的第一导轨曲面2712,第一导轨杆275的第一卡接部2752滑动地抵推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使第一卡接配合部2716弹性变形,直至第一卡接部2752与卡条27162卡合;同时,第二导轨杆277的第二导轨配合面2771滑动地贴合于第二导轨曲面2722,第二导轨杆277的第二卡接部2772滑动地抵推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使第二卡接配合部2726弹性变形。每一第一遮挡机构290的两个固定挡片293随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转动,以带动两个连接挡片292同步转动,两个连接挡片292带动第一转动铰节252及第二转动铰节253同步转动而相互远离,第一转动铰节252的第二弧形导板2524在对应的导槽2867内滑动,第二转动铰节253的第二弧形导板2534在对应的导槽2867内滑动,以实现可折弯机构25的同步展平。第二遮挡机构295的第一遮挡件2951随第一导轨杆257相对于中间铰节251转动;第二遮挡件2955随第二导轨杆277相对于中间铰节251转动,直至第一遮挡件2951及第二遮挡件2955呈展平状态。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可以将第二连接铰节257向远离第一连接铰节254转动,两个第二导轨杆277分别在第二连接铰节257的两个第二滑槽2570内滑动,以抵推定位件25760朝远离对应的第二导轨杆277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直至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卡入对应的定位口2778;两个传动杆2621在第二连接铰节257的传动槽2577内滑动,由于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当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第二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所述传动杆2621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4远离第二连接铰节254转动。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朝相反方向一同转动,由于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一并带动每一助折组件24的传动件262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以一并带动两个第二轴281转动,使两个传动件262相互靠近,从而使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同时相互靠近而使折叠装置22折弯。
当折叠装置22在展平状态时,第一连杆2581能与第二限位部2559的第二限位面25591贴合,可以起到防止在跌落时滑动件259在凸耳2555上溃缩情况,以避免与滑动件259固定连接的柔性屏出现拱起而发生损坏;当折叠装置22在弯折状态时,第一连杆2581能与止挡条2558的第一限位面25581及第一限位部2595抵触,也可以起到防止在跌落时滑动件259在凸耳2555上溃缩情况,以避免与滑动件259固定连接的柔性屏出现拱起而发生损坏。
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连接机构27相对连接铰节朝第一方向滑动直至第一限位部2595被连接机构27朝第二方向所限位,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具体地,第一导轨杆275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4朝第一方向滑动直至第一限位部2595被第一导轨杆275朝第二方向所限位。
可选地,可弯折机构25弯折时,第二连杆2582的第一端相对连接铰节27的移动方向与第一连杆2581的第一端相对连接铰节27的移动方向相反;具体地,第二连杆2582的第一端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4末端的移动方向与第一连杆2581的第一端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4末端的移动方向相反。
可选地,可弯折机构25弯折时,第一连杆2581的第一端相对连接铰节27的移动距离大于第二连杆2582的第一端相对连接铰节27的移动距离。
可选地,可弯折机构25弯折过程中,第一连杆2581与第二连杆258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增大。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及图11至图14,将安装完成的折叠装置22置于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之间,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两个凸耳2555分别收容于第一框体21,且位于第一框体21内的滑动件259固定连接于第一框体21。第一连接铰节254的连接框256与安装框255可沿垂直于中部铰节250的弯折轴心线的方向相对滑动;第一弹性件2553产生将连接框256的连接片2563向远离中部铰节250的一侧推动的弹性力,第二弹性件25515产生将滑动件259推离第一连接铰节254的弹性力。可选地,第一弹性件2553与第二弹性件25515均被预压缩之后安装于相应的位置上。折叠装置22的正面与第一框体21的正面及第二框体23的正面共面,连接板2561与安装框255之间沿垂直于折叠装置22的弯折轴心线方向上有间隙。支撑片50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框体23上,另一端固定于连接板2561上,两端之间的部分覆盖于折叠装置22的部分位置上并可相对折叠装置22的该部分位置滑动。可选地,支撑片50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覆盖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中部铰节250及第二连接铰节257。柔性屏30的一端固定于支撑片50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框体21上,两端之间的部分覆盖支撑片50的相应部分并可相对支撑片50的该相应部分滑动。此时,中部铰节250的一侧用于和柔性屏30贴合,第一虚拟轴L1和第二虚拟轴L2相对第二轴281远离中部铰节250用于贴合柔性屏30的一侧。
当所述折叠装置22处于展开状态时,连杆2580的第一连杆2581与该第二限位部2559的第二限位面25591贴合,从而可实现当所述折叠装置22受到向中间区域挤压的力时,不会由于该挤压力而使折叠装置22在横向方向上压缩,从而使屏幕拱起。当所述折叠装置22处于弯折状态时,连杆2580的第一连杆2581的第一端抵触止挡条2558的第一限位面25581及第一限位部2595,从而可实现当所述折叠装置22受到向中间区域挤压的力时,不会由于该挤压力而使折叠装置22在横向方向上压缩,从而使屏幕拱起。
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支撑片50可带动连接板2561相对第二框体23滑动,柔性屏可带动第一框体21相对第二框体23滑动。支撑片50也可带动连接板2561相对第二框体23朝向第二框体23滑动,柔性屏可带动第一框体21相对第二框体23朝向第二框体23滑动。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可随折叠装置22的弯折而弯曲,第一弹性件2553向外抵推连接片2563,以带动连接板2561向远离中部铰节250的一侧抵推支撑片,使支撑片50处于绷紧状态。第二弹性件25515向外抵推第一框体21,使柔性屏绷紧,防止柔性屏拱起而损坏。当柔性件30处在展平状态时,每一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卡入对应的定位口2758及定位口2778内,且连杆2580的第一连杆2581抵顶于第二限位部2559的第二限位面25591,以定位可折弯机构25保持展平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26至图32,弯折电子设备100时,对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至少其中一个施加折弯的力,使连接于第一框体21的第一连接铰节254和第二框体23的第二连接铰节257朝相互邻近的方向转动,通过两个助折组件24实现折叠装置22的折弯,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的弯折。具体地,如对第一框体21施加折弯的力,第一框体21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4沿第一虚拟轴L1相对于中部铰节250朝远离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第一连接铰节254带动两个助折组件24对应的传动杆2621转动,且两个第一导轨杆275分别在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两个第一导滑槽2556内滑动,使第一连接铰节254上的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脱离对应的第一导轨杆275的定位口2758的卡接;两个传动杆2621在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传动槽25514内滑动,由于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因此,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第二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使第二连接铰节257同步朝向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铰节257带动第二导轨杆277在第二滑槽2570内滑动,第二导轨杆277滑动地抵推对应的定位件25760朝远离所述第二导轨杆275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使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脱离对应的定位口2778,使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第二导轨杆277也相互靠拢,使得折叠装置22呈折弯状态,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折叠装置22弯折,直至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的背面贴接。
此时,折叠装置22完成弯折,柔性件30随折叠装置22实现弯折,使中部铰节250与第一连接铰节254及第二连接铰节257的正面相互连接形成拱形的弧面,以方便贴合柔性件30。
在折叠装置22的弯折过程中,连接铰节绕虚拟轴相对中部铰节250转动,具体地,每一遮挡机构29随折叠装置22的弯折而弯折,即第一遮挡机构290若干所述遮挡单元沿折叠装置22弯折,以使中部挡片291的遮挡部2912、连接挡片292的遮挡部2922及固定挡片293的遮挡部2932相互搭接,以防止灰尘等杂质从电子设备100相对的两侧进入折叠装置22内;第一遮挡机构290的第一遮挡件2951及第二遮挡件2953随折叠装置22弯折,以防止灰尘等杂质从电子设备100的背面进入折叠装置22内。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弯方式中,也可以仅对第二框体23施加折弯的力,第二框体23带动第二连接铰节257沿第二虚拟轴L2相对于中部铰节250朝远离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第二连接铰节257带动两个助折组件24对应的传动杆2621转动,且两个第二导轨杆277分别在第二连接铰节257的两个第二导滑槽2570内滑动,使第二连接铰节257上的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脱离对应的第二导轨杆277的定位口2778的卡接;两个传动杆2621在第二连接铰节257的传动槽2577内滑动,由于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因此,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第二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使第一连接铰节254同步朝向第二连接铰节257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铰节254带动第一导轨杆275在第一滑槽2556内滑动,第一导轨杆275滑动地抵推对应的定位件25760朝远离所述第一导轨杆275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使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脱离对应的定位口2758,使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第一导轨杆275也相互靠拢,使得折叠装置22呈折弯状态,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折叠装置22弯折,直至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的背面贴接。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弯方式中,还可以同时对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施加折弯的力,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分别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4和第二连接铰节257相对于朝远离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并通过折叠装置22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折弯。
当需要展平电子设备100时,向外拉开第一框体21或第二框体23,使连接于第一框体21上的第一连接铰节254和第二框体23上的第二连接链节257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具体地,对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至少其中一个施加向外拉开的力,使连接于第一框体21的第一连接铰节254和第二框体23上的第二连接铰节257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如对第一框体21施加向外拉开的力,第一框体21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4沿第一虚拟轴L1朝向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第一导轨杆275分别在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两个第一导滑槽2556内滑动,以抵推定位件25760朝远离对应的第一导轨杆275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直至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卡入对应的定位口2758;同时,两个传动杆2621在第一连接铰节254的传动槽25514内滑动,由于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传动件262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当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4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第二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7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传动杆2621转动,使第二连接铰节257同步向远离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铰节257带动第二导轨杆277在第二滑槽2570内滑动,第二导轨杆277滑动地抵推对应的定位件25760朝远离所述第二导轨杆275滑动,弹性件25765发生弹性变形,直至定位件25760的卡块25761卡入对应的定位口2778,使每一助折组件24的两个第二导轨杆277也相互远离,直至折叠装置22呈展平状态。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折叠装置22展平。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展平方式中,也可以仅对第二框体23施加向外拉开的力,第二框体23通过折叠装置22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展平。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弯方式中,还可以同时对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施加向外拉开的力,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分别带动对应的连接铰节及对应的支撑铰节253沿对应的第二连接轴265朝向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展平。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弯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可折弯机构包括中部铰节及转动连接于所述中部铰节相对两侧的连接铰节;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中部铰节与所述连接铰节;中部铰节设有第一卡接配合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配合以提供连接机构相对中部铰节的活动阻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为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凸点;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为与所述凸点卡接的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一端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另一端滑动连接于连接铰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于连接机构,当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时,联动机构带动另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部铰节连接有导轨块,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导轨块的导轨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导轨杆上;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位于所述导轨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卡接部;所述中部铰节设有第二卡接配合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配合以在可弯折机构弯折时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凸出壁;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为配合槽;所述连接机构带动所述连接铰节相对所述中部铰节靠近时,所述凸出壁靠近所述配合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绕第一轴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轴为虚拟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铰节包括中间铰节,位于所述中间铰节左侧的第一转动铰节,以及位于所述中间铰节右侧的第二转动铰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块分别包括第一导轨块和第二导轨块;所述导轨杆包括第一导轨杆和第二导轨杆;所述第一轴包括第一虚拟轴和第二虚拟轴;所述第一导轨块包括以第一虚拟轴为轴线的第一导轨曲面,所述第一导轨杆朝向所述中间铰节一侧设置有贴合于所述第一导轨曲面的第一导轨配合面,所述第一导轨配合面沿所述第一导轨曲面的轨迹转动;所述第二导轨块包括以第二虚拟轴为轴线的第二导轨曲面,所述第二导轨杆朝向所述中间铰节一侧设置有贴合于所述第二导轨曲面的第二导轨配合面,所述第二导轨配合面沿所述第二导轨曲面的轨迹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面上;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导轨曲面上;当所述可折弯机构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卡接所述第一卡接部;当所述可弯折机构弯折时,所述第一卡接部克服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的阻力并脱离所述第一卡接配合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铰节相对于中部铰节的活动包括相对中部铰节的转动和相对中部铰节的滑动,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转动的同时相对中部铰节滑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铰节绕虚拟轴相对中部铰节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活动时,连接机构相对连接铰节滑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折叠装置还包括连接中间铰节与连接铰节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连接机构间隔设置,传动机构在可折弯机构弯折时相对连接铰节滑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包括第一滑动分量和第二滑动分量,第一滑动分量为背离或指向中部铰节的方向,第二滑动分量垂直于第一滑动分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折弯机构在弯折状态下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卡接所述第二卡接部;当所述可弯折机构展开时,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所述第二卡接配合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轨迹为弧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绕第二轴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所述第二轴为实轴。
23.一种电子装置,特征在于,包括柔性件、壳体及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中所述折叠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折叠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所述柔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及所述折叠装置上,所述柔性件随所述折叠装置折弯或展平。
CN202010220963.8A 2019-04-18 2020-03-25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ithdrawn CN1118337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210,999 US20210307185A1 (en) 2019-07-03 2021-03-24 Foldable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3255 WO2020029605A1 (zh) 2018-08-09 2019-04-18 可折叠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CNPCT/CN2019/083255 2019-04-18
CNPCT/CN2019/094550 2019-07-03
PCT/CN2019/094550 WO2021000286A1 (zh) 2019-07-03 2019-07-03 铰链、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
PCT/CN2019/096011 WO2021007750A1 (zh) 2019-07-15 2019-07-15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PCT/CN2019/096011 2019-07-15
PCT/CN2019/097328 WO2020029795A1 (zh) 2018-08-09 2019-07-23 可折叠设备
CNPCT/CN2019/097328 2019-07-23
CNPCT/CN2019/101253 2019-08-18
PCT/CN2019/101253 WO2021007907A1 (zh) 2019-07-15 2019-08-18 联动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PCT/CN2019/101260 WO2021007914A1 (zh) 2019-07-15 2019-08-18 一种可弯折装置
CNPCT/CN2019/101260 2019-08-18
CNPCT/CN2019/103742 2019-08-30
PCT/CN2019/103742 WO2020211257A1 (zh) 2019-04-18 2019-08-30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PCT/CN2019/104429 WO2021007936A1 (zh) 2019-07-15 2019-09-04 联动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PCT/CN2019/104429 2019-09-04
PCT/CN2019/112388 WO2021007978A1 (zh) 2019-07-15 2019-10-21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PCT/CN2019/112388 2019-10-21
CNPCT/CN2019/116806 2019-11-08
PCT/CN2019/116806 WO2021088020A1 (zh) 2019-11-08 2019-11-08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3729A true CN111833729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691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835895B (zh) 2019-04-18 2020-03-25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010221982.2A Pending CN111833730A (zh) 2019-04-18 2020-03-25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010220963.8A Withdrawn CN111833729A (zh) 2019-04-18 2020-03-25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691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835895B (zh) 2019-04-18 2020-03-25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010221982.2A Pending CN111833730A (zh) 2019-04-18 2020-03-25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18358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1596A (zh) * 2021-12-27 2022-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电子设备
EP4311208A4 (en) * 2021-03-19 2024-08-28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OLDING MECHANISM, SUPPOR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9846A (zh) * 2020-10-30 2022-05-06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92852B (zh) * 2020-11-16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跌落自锁机构、折叠转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77900A (zh) * 2022-07-29 2022-11-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6592047B (zh) * 2023-07-17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8529A1 (en) * 2006-08-04 2008-02-07 Louisville Bedding Company Combination travel pillow/pillow enhancer
TW201243177A (en) * 2011-04-19 2012-11-01 Formosa Seiko Electronic Co Ltd Easy-to-assemble hinge device having damping effect
CN204231795U (zh) * 2014-10-31 2015-03-25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移动终端的保护支撑结构
US20160186474A1 (en) * 2014-12-30 2016-06-30 Tronxyz Technology Co., Ltd. Damping hinge structur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805151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阻尼铰链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6971673A (zh) * 2017-05-26 2017-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206918043U (zh) * 2017-04-19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及可折叠终端
CN207117710U (zh) * 2017-09-06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8122492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器的折叠装置和具有该折叠装置的显示装置
CN208173129U (zh) * 2018-03-22 2018-11-3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与柔性显示装置
CN108965500A (zh) * 2017-05-17 2018-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折叠机构组件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7783B2 (ja) * 2006-04-26 2011-12-28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湾曲操作装置
CN103369881A (zh) * 2012-04-06 2013-10-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4933964B (zh) * 2015-07-03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显示设备以及应用于柔性显示屏的显示方法
CN105491193B (zh) * 2015-12-29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柔性屏的可折叠终端
CN206369992U (zh) * 2016-12-12 2017-08-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965505B (zh) * 2017-05-17 2024-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8965501A (zh) * 2017-05-17 2018-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US10082838B1 (en) * 2017-06-21 2018-09-25 Dell Products L.P. 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external hinge structure
CN107395816B (zh) * 2017-08-25 2023-07-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7690010B (zh) * 2017-09-06 2023-1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折叠式移动终端及其折叠结构组合件
CN107524396A (zh) * 2017-09-21 2017-12-29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遮挡组件及门体结构
CN208225377U (zh) * 2018-03-12 2018-12-1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弯折组件与柔性显示装置
CN208421694U (zh) * 2018-07-13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8638396U (zh) * 2018-07-27 2019-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208737800U (zh) * 2018-08-09 2019-04-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
CN208737802U (zh) * 2018-08-21 2019-04-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8529A1 (en) * 2006-08-04 2008-02-07 Louisville Bedding Company Combination travel pillow/pillow enhancer
TW201243177A (en) * 2011-04-19 2012-11-01 Formosa Seiko Electronic Co Ltd Easy-to-assemble hinge device having damping effect
CN204231795U (zh) * 2014-10-31 2015-03-25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移动终端的保护支撑结构
US20160186474A1 (en) * 2014-12-30 2016-06-30 Tronxyz Technology Co., Ltd. Damping hinge structur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805151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阻尼铰链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8122492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器的折叠装置和具有该折叠装置的显示装置
CN206918043U (zh) * 2017-04-19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组件及可折叠终端
CN108965500A (zh) * 2017-05-17 2018-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折叠机构组件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6971673A (zh) * 2017-05-26 2017-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207117710U (zh) * 2017-09-06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208173129U (zh) * 2018-03-22 2018-11-3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与柔性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11208A4 (en) * 2021-03-19 2024-08-28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OLDING MECHANISM, SUPPOR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321596A (zh) * 2021-12-27 2022-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电子设备
CN114321596B (zh) * 2021-12-27 2024-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895B (zh) 2021-11-02
CN111833730A (zh) 2020-10-27
CN111835895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9525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66408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35895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163655B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2228446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99735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33308B (zh) 折叠装置、折叠机壳及移动终端
CN111833724B (zh) 电子设备
CN213751699U (zh) 覆盖机构、可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30714A (zh) 电子设备
CN113383172A (zh) 铰链、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3948000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424438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211608A1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39846A (zh)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8564547A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6085378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404385A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7404386A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8686845A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