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7800U - 可折叠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7800U
CN208737800U CN201821287682.9U CN201821287682U CN208737800U CN 208737800 U CN208737800 U CN 208737800U CN 201821287682 U CN201821287682 U CN 201821287682U CN 208737800 U CN208737800 U CN 208737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ssembly
foldable device
supporting element
flexibl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876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俊
陈松亚
凡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876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7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7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7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轴组件以及柔性保护件。所述柔性保护件包覆于所述转轴组件上,从而防止所述转轴组件裸露在外,从而避免所述转轴组件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生锈、损坏等。并且,通过在所述转轴组件上包覆所述柔性保护件,从而避免裸露在外的所述转轴组件夹住握持设备的用户的手掌,以保护使用者。

Description

可折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可折叠设备,一般通过转轴组件将其两侧的结构连接起来,以实现设备的折叠。所述转轴组件一般与其两侧的结构外观差异较大。裸露在外的转轴组件容易夹住握持设备的用户的手掌,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裸露在外的转轴组件缺乏保护,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生锈、损坏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对转轴组件及使用者进行保护的可折叠设备。。
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轴组件以及柔性保护件,所述转轴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柔性保护件包括柔性盖板,所述柔性盖板覆盖所述转轴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可折叠设备,所述转轴组件上包覆有所述柔性保护件,从而通过所述柔性保护件防止所述转轴组件裸露在外,从而避免所述转轴组件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生锈、损坏等。并且,通过在所述转轴组件上包覆所述柔性保护件,从而避免裸露在外的所述转轴组件夹住握持设备的用户的手掌,以保护使用者。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所述可折叠设备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实施例各个结构组装后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述实施例各个结构组装后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柔性保护件弯折后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件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设备100,所述可折叠设备100可以为可折叠显示设备,如手机、平板、电子阅读器、电脑、电子展示屏等各种显示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可折叠设备100也可以为可折叠的非显示设备。
所述可折叠设备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转轴组件30以及柔性保护件40。所述转轴组件3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0及所述第二壳体20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转轴组件30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的相对转动,进而实现上所述可折叠设备100的折叠。
所述转轴组件30包括至少一个弯折轴,所述转轴组件30以所述弯折轴进行折叠。应当理解地,本实用新型所称弯折轴并非限定是实际存在的实体轴,也可以是虚拟轴,即只要转轴组件30是绕着某一个轴进行弯折的均可认为是所述弯折轴。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组件30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部31,相邻的两个转动部31通过弯折轴或转轴进行连接,使得所述转轴组件30能够以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动部31连接位置的所述弯折轴进行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组件30包括至少两个杆,相邻的杆之间可以通过阻尼片进行转动连接,且所述阻尼片与同其连接的杆均旋转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转轴组件30以所述杆为弯折轴进行转动。所述柔性保护件40为柔性材料制成,在所述转轴组件30进行弯折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从而避免所述柔性保护件40对所述可折叠设备100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保护件40为硅胶材料一体制成。所述柔性保护件40包括柔性盖板41及位于所述柔性盖板41两侧并与所述柔性盖板41连接的侧板42及侧板43。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设备100展平后,所述柔性盖板41与所述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的表面共面,从而使得所述可折叠显示设备100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并且,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42与所述侧板43位于所述柔性盖板41相对的两端并均与所述柔性盖板41垂直连接。转轴组件30弯折时,柔性盖板41的相对两侧相互靠近并相向设置。所述侧板42与所述侧板43覆盖所述转轴组件30相对两侧并与所述转轴组件30两侧可拆卸固定,从而实现所述柔性保护件40对所述转轴组件30的包覆,以通过所述柔性保护件40对所述转轴组件30进行保护,并使得所述可折叠设备100的外观更加的美观。并且,柔性保护件40可以覆盖住转轴组件30,可以对使用者的手掌及转轴组件30本身进行保护。
所述柔性盖板41包括背向所述转轴组件30的第一表面及朝向所述转轴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柔性盖板41的第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槽411,所述缓冲槽441为所述柔性盖板41的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陷形成,为非贯通槽,以避免影响柔性盖板41的整体强度。并且,所述缓冲槽4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弯折轴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使得所述转轴组件30折叠时,所述缓冲槽411容易发生形变,进而在所述柔性盖板41发生弹性形变时提供形变空间,即当所述柔性盖板41发生形变时,所述缓冲槽411作为形变收容空间收容形变时挤出的部分,或者作为拉伸空间提供更多的拉伸量。本实施例中,每一缓冲槽411与相邻的缓冲槽411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的间隔与每一所述缓冲槽411的宽度大小相同。通过在所述柔性保护件40的柔性盖板41上设置所述缓冲槽411,使得折叠所述可折叠设备100时,能够容易的对所述柔性保护件40进行折叠,从而避免所述柔性保护件40对所述可折叠设备100折叠的影响,也能够避免所述柔性保护件40进行折叠时由于所述弯曲应力过大而产生褶皱。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槽411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垂直于弯折轴的方向排列。每一缓冲槽411的宽度从相对端朝向中部增大,使的每一缓冲槽411的相对两端形成尖角。每一缓冲槽411从靠近侧板42的位置延伸至靠近侧板43的位置。转轴组件30在弯折时具有弯折内侧及与弯折内侧相反的弯折外侧,弯折内侧是指弯折之后相对两端相向的一侧,弯折外侧是指弯折之后相对两端相背的另一侧。弯折内侧被弯折外侧所包围。本实施例中,由于柔性盖板41是位于弯折内侧的位置,因此所述转轴组件30弯折时,柔性盖板41整体被压缩,被压缩而产生的挤出部分可以收容在缓冲槽411内,从而避免或减少柔性盖板41出现拱起或褶皱的现象。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柔性盖板41的第二表面上对应缓冲槽41的位置形成有凸肋46,凸肋46的延伸方向与缓冲槽411的延伸方向一致。凸肋46可进一步加强柔性盖板41的整体强度,避免因为缓冲槽411的开设而显著影响柔性盖板41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42和所述侧板43上也设有至少一个开口421,所述开口421可以为凹槽或开孔,每个所述开口421位于一个缓冲槽411在所述侧板42或所述侧板43的延伸线上,即侧板42或侧板43上的开口421与柔性盖板41上的缓冲槽对齐。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42和/或所述侧板43上设有所述开口421为开孔。所述开口421的直径大于与所述缓冲槽411中间部分的宽度大小相近。当所述转轴组件折叠时,所述侧板42及侧板43的整体被挤压,从而使得开孔421发生形变并使得尺寸减小,从而减小侧板42和/或侧板43出现拱起或者褶皱的现象。
请进一步参阅图4,通过在所述柔性盖板41上设置缓冲槽411,在所述侧板42和所述侧板43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开口421,使得所述可折叠显示设备100进行折叠时,所述柔性保护件40能够容易的进行折叠,从而避免所述柔性保护件40的各部分(包括柔性盖板41及侧板42、侧板43)不容易折叠而阻碍所述可折叠显示设备100的折叠,也能够避免所述柔性保护件40进行折叠时由于所述弯曲应力过大而产生褶皱。
上述实施例中,缓冲槽411在柔性盖板41的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陷,可以理解地,缓冲槽411也可以在所述柔性盖板的第二表面上向第一表面方向凹陷,同样可以起到相似的效果。并且由于缓冲槽是位于柔性盖板411朝向转轴组件30的第二表面,因而柔性盖板411背向转轴组件30的表面可以保持平滑的状态,使得整体外观较为统一,且握感更佳。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5、图6,所述可折叠设备100还包括支撑件50,所述支撑件50夹设于所述柔性保护件40与所述转轴组件30之间。所述支撑件50包覆所述转轴组件30并与所述转轴组件30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件50的强度大于所述柔性保护件40,从而通过所述支撑件50保护所述转轴组件30。并且,所述柔性保护件40包覆所述支撑件50上并与所述支撑件50固定。所述柔性保护件40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到支撑件50上,也可以通过模内成型的方式直接形成于支撑件50上。所述支撑件50包括第一部分5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51两侧,并与所述第一部分51呈夹角连接的第二部分52及第三部分5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52和所述第三部分53垂直连接于第一部分51两侧。所述第一部分51与所述柔性盖板41贴靠,所述第二部分52与所述侧板42贴靠,所述第三部分53贴靠所述侧板43,即柔性盖板41覆盖第一部分,侧板覆盖第二部分,侧板覆盖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52和第三部分53与所述第一部分51围成一个收容腔,所述转轴组件30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件50的强度大于所述柔性保护件40的强度,以通过所述支撑件50增加所述柔性保护件40的强度,使得所述可折叠设备100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并减缓所述柔性保护件40的损坏,同时能够实现更好的隔绝水氧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50为金属薄片形成。所述第一部分51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盖板41上的缓冲槽411对应的多个条形孔511。并且,所述第二部分52及所述第三部分上均设有多个开孔521,所述开孔521与所述条形孔511连通,并与所述柔性保护件40上缓冲槽411对应,从而使得所述可折叠设备100进行折叠时,所述支撑件50在设有所述条形孔511的位置可以容易的进行折叠,从而避免所述支撑件50对所述可折叠设备100折叠效果的影响。
其中,支撑件50可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多个子支撑件共同组合而成。支撑件50可由金属材料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以提供充分的支撑力。支撑件50的硬度大于柔性保护件40的硬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组件30朝向所述柔性保护件30的表面上开设有收容支撑件50的开槽,所述支撑件50收容于所述开槽内,即所述支撑件50可部分或全部嵌设于转轴组件30朝向所述柔性保护件30的表面内,以减小整体的厚度,并稳固支撑件50与转轴组件30的连接。
支撑件5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由多个子支撑件共同组合得到。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0由多个子支撑件共同组合而成,所述子支撑件上设有凹口,相邻的所述子支撑件上的所述凹口拼合形成所述条形孔511及所述开孔521。也就是说,各子支撑件并没有直接连接,而是各自通过螺钉固定在转轴组件30的相应位置上,以避免影响到转轴组件30的弯折。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50与所述转轴组件3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扣合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50与所述转轴组件30通过螺钉54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所述支撑件50与所述转轴组件30的螺钉54具有多个,所述螺钉54穿过所述支撑件50的第二部分52及第三部分53固定于所述转轴组件的端面上,从而实现所述支撑件50与所述转轴组件30的固定,且不影响所述转轴组件30的转动。所述柔性保护件40通过点胶的方式与所述支撑件50进行固定,并能够通过所述柔性保护件40覆盖所述螺钉54,使得所述可折叠设备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所述柔性保护件40通过粘胶固定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进行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一朝向所述转轴组件30的端面11,所述第二壳体20包括一朝向所述转轴组件30的端面21。所述柔性保护件40与所述支撑件50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端面11与所述第二壳体20的端面21之间,所述柔性保护件40的边缘通过点胶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端面11及所述第二端面21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柔性保护件40与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密闭,进而在实现所述柔性保护件40的固定的同时,避免水氧等杂质通过所述柔性保护件40与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缝隙进入所述可折叠设备100内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水胶进行点胶操作,以实现更好的防水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柔性保护件40与所述支撑件50之间也可以通过磁吸、扣合或者魔术贴等其它方式进行固定。
请重新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设备100为可折叠显示设备,所述可折叠显示设备还包括柔性显示屏60,以进行画面显示。所述柔性显示屏60层叠于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以及所述转轴组件30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0及所述第二壳体20进行固定,并位于所述转轴组件30背向所述柔性保护件40的一面。换句话说,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以及所述转轴组件30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60,所述转轴组件30展平或折叠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60展平或折叠,进而实现所述可折叠设备100的展平或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可折叠设备100还包括设于所述柔性显示屏60与所述转轴组件30之间的支撑件70。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70为金属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上,并覆盖所述转轴组件30,从而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60各个位置均能够得到平稳的支撑,并在所述可折叠设备100在折叠或者展平的任何位置能够保持平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可折叠设备100,所述转轴组件30上包覆有所述柔性保护件40,从而通过所述柔性保护件40防止外界的水氧、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所述转轴组件30内,从而保证所述可折叠设备100的品质。进一步的,在所述柔性保护件40与所述转轴组件30相对的柔性盖板41上设置缓冲槽411,使得通过所述转轴组件30折叠所述可折叠设备100时,所述柔性保护件40容易的在所述缓冲槽411位置进行折叠,从而避免所述柔性保护件40影响所述可折叠设备100的折叠。
可以理解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用支撑件50,直接将柔性保护件40固定于转轴组件30相应的位置上,同样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轴组件以及柔性保护件,所述转轴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柔性保护件包括柔性盖板,所述柔性盖板覆盖所述转轴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盖板在所述转轴组件弯折时发生弹性形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盖板位于所述转轴组件的弯折内侧,所述柔性盖板在所述转轴组件弯折时被压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盖板包括背向所述转轴组件的第一表面及朝向所述转轴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有缓冲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用于在所述柔性盖板发生弹性形变时提供形变空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从所述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方向凹陷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与缓冲槽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凸肋。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沿着所述转轴组件弯折时的弯折轴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件还包括分别从柔性盖板相对两端延伸出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分别覆盖所述转轴组件的相对两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板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侧板发生弹性形变时提供形变空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缓冲槽在所述侧板上的延伸线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从靠近一个所述侧板的位置延伸至靠近相对另一所述侧板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设备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夹设于所述柔性保护件与所述转轴组件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强度大于所述柔性保护件的强度。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金属材料制成,柔性保护件为硅胶材料制成。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两侧并围成一个收容腔,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固定于所述柔性保护件的柔性盖板和两个侧板的内表面上,所述转轴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转轴组件可拆卸固定。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均通过螺钉与所述转轴组件固定。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盖板上的缓冲槽对应的多个条形孔;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上均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条形孔连通。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支撑件,多个所述子支撑件拼合得到所述支撑件,所述子支撑件上设有凹口,相邻的所述子支撑件上的所述凹口拼合形成所述条形孔及所述开孔。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嵌设于所述转轴组件的朝向所述柔性保护件的表面。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层叠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所述转轴组件上,且所述柔性显示屏位于所述转轴组件背向所述柔性保护件的一面,所述转轴组件展平或折叠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平或折叠。
CN201821287682.9U 2018-08-09 2018-08-09 可折叠设备 Active CN208737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87682.9U CN208737800U (zh) 2018-08-09 2018-08-09 可折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87682.9U CN208737800U (zh) 2018-08-09 2018-08-09 可折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7800U true CN208737800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8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87682.9U Active CN208737800U (zh) 2018-08-09 2018-08-09 可折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780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248A (zh) * 2019-07-18 2019-09-27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可折叠屏产品的屏幕可折叠构造
WO2020029795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
CN111833725A (zh) * 2019-04-18 2020-10-2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33730A (zh) * 2019-04-18 2020-10-2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41144A (zh) * 2020-11-28 2022-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边缘防护结构及折叠显示终端
WO2022052679A1 (zh) * 2020-09-09 2022-03-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9795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
CN111833725A (zh) * 2019-04-18 2020-10-2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33730A (zh) * 2019-04-18 2020-10-2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290248A (zh) * 2019-07-18 2019-09-27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可折叠屏产品的屏幕可折叠构造
WO2022052679A1 (zh) * 2020-09-09 2022-03-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141144A (zh) * 2020-11-28 2022-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边缘防护结构及折叠显示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37800U (zh) 可折叠设备
CN208596323U (zh) 可折叠设备
CN208922657U (zh) 可折叠显示设备
WO2021121164A1 (zh) 折叠屏设备
EP3160133B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D502184S1 (en)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for a display panel or screen
CA2638556C (en) Screen of laptop computer and laptop computer having the same
KR101701157B1 (ko) 접이식단말기 커버장치
US20110157860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foldable plates
KR200450766Y1 (ko) 휴대기기의 보호커버
CN105158951B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200947187A (en) Reinforced display devices
US20120106040A1 (en) Suppor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5180352B2 (ja) 緩衝機能を備えた携帯端末機のケース
CN208093076U (zh) 一种led显示屏
US97950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213953A1 (zh) 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便携式支架
TWI606433B (zh) 可撓式雙面顯示器
WO2020029207A1 (zh) 可折叠设备
CN207518814U (zh) 头戴电子设备
WO2020029212A1 (zh) 可折叠设备
CN106416294B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208795938U (zh) 头戴显示装置
KR101844398B1 (ko) 폴더블 힌지장치를 구성한 넥밴드형 헤드셋
TWM574699U (zh) 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72 43 Universiade Software Town, 8288 Longgang Avenue,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oy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72 43 Universiade Software Town, 8288 Longgang Avenue,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