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7524B -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 Google Patents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7524B
CN111817524B CN202010764793.XA CN202010764793A CN111817524B CN 111817524 B CN111817524 B CN 111817524B CN 202010764793 A CN202010764793 A CN 202010764793A CN 111817524 B CN111817524 B CN 111817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ssembly
magnet
housing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47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7524A (zh
Inventor
毛东升
史德璋
高文花
王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7647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7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7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7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7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7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其中,激励振动组件用于包括固定部和振动部的电子终端,并包括:定子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固设于第一壳体的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包括铁芯和绕设于铁芯的线圈;第一振子组件,包括用以与振动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及设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一磁体;以及第二振子组件,包括相对第一壳体固定的第三壳体、收容于第三壳体内的第二磁体、及连接第三壳体与第二磁体的第一弹性连接件;第三壳体和/或第一壳体用以与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一振子组件用以在电磁作用下,带动振动部振动发声;第二磁体用以在电磁作用下,产生振动反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简化具有该激励振动组件的电子终端的结构。

Description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其内通常设有振动马达,以实现振动反馈。另外,这些电子终端中通常还设有激励器,以通过激励器驱动屏幕或后壳振动发声。然而,振动马达中需要配置有线圈组件,激励器中也需要配置有线圈组件,也即,这些电子终端需要为振动马达的定子和激励器的线圈组件分别配置安装结构,导致这些电子终端总体的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激励振动组件,旨在简化具有该激励振动组件的电子终端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激励振动组件用于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包括固定部和振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振动组件包括:
定子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铁芯和绕设于所述铁芯的线圈;
第一振子组件,包括用以与振动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磁体;以及
第二振子组件,包括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固定的第三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三壳体内的第二磁体、及连接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三壳体和/或所述第一壳体用以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用以在电磁作用下,带动所述振动部振动发声;
所述第二磁体用以在电磁作用下,产生振动反馈。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磁体,两所述第一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
所述第二磁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磁体,两所述第二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二磁体的振动方向;
所述线圈组件轴向的一端活动插入两所述第二子磁体之间,另一端活动插入两所述第一子磁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安装凹槽,所述线圈组件轴向的一端收容固定于所述安装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振子组件还包括质量块,所述质量块与所述第二磁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侧向突出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用以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振子组件之间通过第三弹性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振子组件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终端,包括:
前述的激励振动组件;
固定部,与所述激励振动组件的第一壳体和/或第三壳体固定连接;以及
振动部,与所述激励振动组件的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激励振动组件的第一振子组件用以带动所述振动部振动发声;
所述激励振动组件的第二磁体用以产生振动反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线圈组件既用作振动马达的驱动线圈,又复用作激励器的驱动音圈,也即,实现电子终端的振动部振动发声和提供振动反馈仅需要一个线圈组件,如此,电子终端只需要为该一个线圈组件配置安装结构,能简化该电子终端的结构,该电子终端的装配也更为简单,还有利于提高装配精度;另外,由于实现振动发声和振动反馈仅需要一个线圈组件,从而能节省一个线圈组件,降低电子终端的成本,同时能节省一个线圈组件的安装空间,能缩小电子终端所需的体积,有利于电子终端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激励振动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激励振动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激励振动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激励振动组件一视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激励振动组件另一视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定子组件 11 第一壳体
111 安装凹槽 112 安装凸部
113 安装孔 13 线圈组件
131 线圈 132 铁芯
2 第一振子组件 21 第二壳体
221 第一磁体 221a 第一子磁体
23 第三弹性连接件 231 第三避让口
24 导磁板 25 垫片
3 第二振子组件 31 第三壳体
321 第二磁体 322 质量块
321a 第二子磁体 33 第一弹性连接件
331 第一避让口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激励振动组件。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激励振动组件用于电子终端,该电子终端包括固定部和振动部,该激励振动组件包括:
定子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及固设于第一壳体11的线圈组件13,该线圈组件13包括铁芯132和绕设于铁芯132的线圈131;
第一振子组件2,包括用以与所述振动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21、及设于第二壳体21内的第一磁体221;以及
第二振子组件3,包括相对第一壳体11固定的第三壳体31、收容于第三壳体31内的第二磁体321、及连接第三壳体31与第二磁体321的第一弹性连接件33;第三壳体31和/或第一壳体11用以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第一振子组件2用以在电磁作用下,带动振动部振动发声;
第二磁体321用以在电磁作用下,产生振动反馈。
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定子组件1与第一振子组件2组成了激励器,用以驱动电子终端的振动部振动发声,而定子组件1与第二振子组件3组成了振动马达,用以为电子终端提供振动反馈。不失一般性,所述电子终端可但不限于是手机、平板电脑等。以手机为例,所述振动部可以为手机的屏幕或后壳,所述固定部则为手机上连接在屏幕和后壳之间的中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线圈组件13既用作振动马达的驱动线圈131,又复用作激励器的驱动音圈,也即,实现电子终端的振动部振动发声和提供振动反馈仅需要一个线圈组件13,如此,电子终端只需要为该一个线圈组件13配置安装结构,能简化该电子终端的结构,该电子终端的装配也更为简单,还有利于提高装配精度;另外,由于实现振动发声和振动反馈仅需要一个线圈组件13,从而能节省一个线圈组件13,降低电子终端的成本,同时能节省一个线圈组件13的安装空间,能缩小电子终端所需的体积,有利于电子终端的小型化。
另外,本实施例中,铁芯132与线圈131形成了电磁铁结构,能产生更强的磁场,有利于更好地驱动第一振子组件2和第二磁体321产生振动,能提高电磁利用率。
可选地,第二壳体21粘接固定在电子终端的振动部上;粘接的方式一方面操作方便,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制造,另一方面能在不对所述第二壳体21和电子终端振动部(例如手机的屏幕或后壳)作任何结构改变或破坏的情况下,实现所述第二壳体21与所述振动部之间的固定连接。类似地,第一磁体221通常粘接固定在第二壳体21内,粘接的方式一方面操作方便,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制造;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体221也可但不限于通过螺钉锁附和卡接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第二壳体21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振动马达与激励器的使用频率不同,在100HZ以下为马达使用频率,在200HZ以上为屏幕发声激励器使用频率,这样可以使得两者之间不干涉;具体地,当线圈131中通入100HZ以下的交流电时,第二磁体321会产生谐振,而提供振动反馈,且此时,由于100HZ以下不是第一磁体221的谐振频率,故而第一磁体221虽然会产生振动,但其振幅微小,并不能带动电子终端的振动部振动发声;而当线圈131中通入200HZ以上的交流电时,第一磁体221会产生谐振,而带动电子终端的振动部振动发声,且此时,由于200HZ以上不是第二磁体321的谐振频率,故而第二磁体321虽然会产生振动,但其振幅微小,并不能提供振动反馈。
进一步地,第一磁体22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磁体221a,且两第一子磁体221a的充磁方向相同且均平行于第一振子组件2的振动方向;
第二磁体32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磁体321a,且两第二子磁体321a的充磁方向相同且均平行于第二磁体321的振动方向;
线圈组件13轴向的一端活动插入两第二子磁体321a之间,另一端活动插入两第一子磁体221a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二子磁体321a与第一子磁体221a的充磁方向相同。第一磁体221和第二磁体321均采用相对且间隔的两个子磁体的结构,整个磁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备。然本设计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还可采用其他磁路结构,只要能实现所述线圈131在输入相应频率的交流电的情况下,能分别驱动第一振子组件2和第二磁体321振动即可。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设有安装凹槽111,线圈组件13轴向的一端收容固定于所述安装凹槽111,如此,可使得线圈组件13不易倒伏,从而提高定子组件1机械类试验的可靠性,例如,能避免产品因跌落类试验而导致线圈组件13脱离第一壳体11的现象出现。可选地,线圈组件13粘接在所述安装凹槽111中,粘接的方式操作方便,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制造。另外,可选地,第一壳体11局部隆起,以形成隆起部,并在所述隆起部的另一侧形成所述安装凹槽111;可以理解,该隆起部会随同线圈组件13轴向的一端一起活动插入两第二子磁体321a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振子组件3还包括质量块322,该质量块322与第二磁体321固定连接。可以理解,质量块322的增设,有利于提高振动马达所能产生的振动效果。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磁体321本身的质量已经能产生有效的振动时,则可以不增设质量块322。进一步可选地,质量块322呈框状,第二磁体321固定在质量块322内;如此,能使得第二磁体321与质量块322整体的质量在总体分布上更为对称,从而有利于第二磁体321的平稳振动。本实施例中,质量块322呈矩形框状。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质量块322还可但不限于呈圆形框状、六边形框状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壳体31,另一端连接所述质量块322;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3的另一端也可连接所述第二磁体321;而于再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3的另一端还可同时连接所述质量块322和所述第二磁体321。也即,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3与所述第二磁体32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3位于所述第二磁体321的远离所述定子组件1的一侧,以便于为所述第二磁体321提供沿其振动方向的弹性。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33上设有第一避让口331,线圈组件13轴向的一端可活动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口331,以使得第二振子组件3的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产品体积的小型化。
进一步地,第二磁体321与第一壳体11之间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未图示)连接,以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为第二磁体321提供更足量的往复振动弹性。类似地,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磁体32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也即,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另一端连接所述质量块322和/或所述第二磁体321。可选地,对于弹片式的第二弹性连接件,其上设有第二避让口,线圈组件13轴向的一端可活动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口;可以理解,弹片式的弹性连接件在具有良好弹性的同时,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第三壳体31与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如此,只需要将第一壳体11和第三壳体31中的一者与电子终端的固定部固定连接即可,从而能在电子终端装配的过程中,节省一道固定连接工序,提高电子终端的装配效率。可选地,第三壳体31与第一壳体11焊接固定,焊接的方式操作方便,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制造;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壳体31与第一壳体11还可但不限于采用螺钉锁附和卡接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设有侧向突出于第三壳体31的安装凸部112,该安装凸部112用以与电子终端的固定部固定连接;如此,可在不额外增设第一壳体11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桥接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安装凸部112方便地实现与电子终端固定部之间的连接固定。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安装凸部112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安装凸部112沿第一壳体11的周向间隔分布,以使得第一壳体11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固定连接更为可靠稳定。通常地,所述安装凸部112上可设有安装孔113,以供紧固件(螺钉或者铆钉等)穿设,而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部112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还可但不限于采用焊接等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
在本发明中,参照图3至图5,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与第一振子组件2之间通过第三弹性连接件23连接;如此,可使得第一振子组件2与定子组件1连接在一起,以在将该激励振动组件装配至电子终端上的装配过程中,减少第一振子组件2与定子组件1之间的对位工序,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可选地,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23可与所述第一磁体221连接;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23也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1;而于再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23还可与所述第一磁体221和所述第二壳体21均连接。
可选地,第三弹性连接件23的相对两端均与第一壳体11连接,第三弹性连接件23的中部则与第一振子组件2连接;可以理解,第三弹性连接件23通过多点与第一壳体11连接,可使得第一振子组件2与定子组件1之间的对位更为稳定,也即,第一振子组件2发生相对定子组件1的偏移的概率更低。对于第一磁体221包括两所述第一子磁体221a的技术方案,可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子磁体221a的中部固设有一导磁板24,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23的中部与所述导磁板24固定,导磁板24可优化磁路。另外,导磁板24通常粘接固定于第一子磁体221a;粘接的方式操作方便,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23的相对两端各通过一垫片25与所述第一壳体11连接固定,以增强第三弹性连接件23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选地,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23呈弹片状,且其设有第三避让口231,以供所述线圈组件13活动穿过。可以理解,弹片式的弹性连接件在具有良好弹性的同时,结构简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终端,该电子终端包括固定部、振动部和激励振动组件,该激励振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终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固定部与激励振动组件的第一壳体和/或第三壳体固定连接;振动部,与激励振动组件的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激励振动组件的第一振子组件用以带动所述振动部振动发声;激励振动组件的第二振子用以产生振动反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激励振动组件,用于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包括固定部和振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振动组件包括:
定子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铁芯和绕设于所述铁芯的线圈;
第一振子组件,包括用以与振动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磁体;以及
第二振子组件,包括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固定的第三壳体、收容于所述第三壳体内的第二磁体、及连接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三壳体和/或所述第一壳体用以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用以在电磁作用下,带动所述振动部振动发声;
所述第二磁体用以在电磁作用下,产生振动反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振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磁体,两所述第一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振子组件的振动方向;
所述第二磁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磁体,两所述第二子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二磁体的振动方向;
所述线圈组件轴向的一端活动插入两所述第二子磁体之间,另一端活动插入两所述第一子磁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励振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安装凹槽,所述线圈组件轴向的一端收容固定于所述安装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振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组件还包括质量块,所述质量块与所述第二磁体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振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振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励振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侧向突出于所述第三壳体的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用以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激励振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振子组件之间通过第三弹性连接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励振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振子组件连接。
10.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激励振动组件。
CN202010764793.XA 2020-07-31 2020-07-31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Active CN111817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793.XA CN111817524B (zh) 2020-07-31 2020-07-31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793.XA CN111817524B (zh) 2020-07-31 2020-07-31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7524A CN111817524A (zh) 2020-10-23
CN111817524B true CN111817524B (zh) 2021-10-26

Family

ID=72863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4793.XA Active CN111817524B (zh) 2020-07-31 2020-07-31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75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5013B (zh) * 2023-09-14 2024-03-08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3331B2 (ja) * 1994-07-11 2004-04-26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起振装置
JP2009208003A (ja) * 2008-03-04 2009-09-17 Nec Corp コイン型振動モー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携帯電話機
CN204886626U (zh) * 2015-07-30 2015-12-1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JP2019180147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9040916B (zh) * 2018-07-02 2020-09-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09151682A (zh) * 2018-08-31 2019-01-04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微型二合一激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7524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0917B (zh) 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US10244323B2 (en) Vibration sound-producing apparatus
US11626786B2 (en) Vibration generator with elastic member with extending regions and bending metal plate to support the vibrator
WO2016192316A1 (zh) 振动发声装置
US20180297066A1 (en) Vibration Motor
CN108966093B (zh) 用于激励器的弹片、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08391215B (zh) 一种动铁受话器
CN113991963B (zh) 线性马达和电子设备
US20180139541A1 (en) Vibration loudspeaker
WO2019196138A1 (zh) 一种电枢及受话器
CN218352728U (zh) 激励器和电子设备
CN111817524B (zh)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CN113937975A (zh) 振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20209635A1 (en) Vibrating motor
CN111817525B (zh) 激励振动组件和电子终端
US11212618B2 (en) Vibration sounding device
CN113078794A (zh) 双频振动马达
CN111564944A (zh) 电子终端
CN111817526B (zh) 激励器和电子终端
CN113991914B (zh) 振动马达
CN211930460U (zh) 电子终端
CN115002621A (zh) 发声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738683B1 (en) Vibration generator with a magnet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yoke
CN111010013B (zh) 振动器及屏幕发声设备
CN111921828B (zh) 振动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