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1117A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1117A
CN111811117A CN202010695813.2A CN202010695813A CN111811117A CN 111811117 A CN111811117 A CN 111811117A CN 202010695813 A CN202010695813 A CN 202010695813A CN 111811117 A CN111811117 A CN 111811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ventilation module
fresh ai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58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紫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58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11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1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1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1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e.g. d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包括换气模块,换气模块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在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换气模块用于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在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时,换气模块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当空调器的当前状态出现新风倒灌和新风凝露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时,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不提高空调器的成本的情况下避免新风倒灌现象及新风凝露现象,且能够有效的防止过冷新风直吹用户,进而提升整个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空气质量要求的提高,现有部分空调已具备新风功能,新风空调挂机通常由换气模块将新风引入室内侧,换气模块与室外通过新风管连接,换气模块通过内部离心风机旋转,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以保证室内环境空气的新鲜度,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然而现有新风空调大多没有增加新风开关门,尤其在北方地区,在不开新风时,由于室外冷空气风速较高,外面的冷风会从室外进风口倒灌进入室内,一方面容易在机身表面结冰及形成凝露风,另一方面温度很低的新风由室内出风口直接吹到用户身上,使得热舒适性极差。且现有挂机受空间限制新风没有进行换热处理,即直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即使在开启新风模式下,也较难避免冷风直吹。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空调器的新风倒灌和凝露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包括换气模块,所述换气模块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所述换气模块用于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时,所述换气模块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
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
当空调器的当前状态出现新风倒灌和新风凝露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时,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确定换气模块的开启状态;
当确定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
当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确定换气模块的开启状态;
当确定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空调器所处环境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
当空调器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时,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凝露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确定换气模块的开启状态;
当确定换气模块处于未开启状态时,获取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
当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
在一实施例中,当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维持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管道,所述换气模块包括与所述新风管道连通的涡流风机,
所述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具体为控制所述涡流风机正转;
所述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具体为控制所述涡流风机反转。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换气模块、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
所述换气模块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所述换气模块用于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时,所述换气模块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
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
当空调器的当前状态出现新风倒灌和新风凝露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时,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管道,所述换气模块包括涡流风机,所述涡流风机包括蜗壳及安装于所述蜗壳内的涡流风轮,所述蜗壳具有与室内连通的室内换气口及与所述新风管道连通的室外换气口,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所述涡流风机驱动室外气流由所述室外换气口进入所述蜗壳内,并经由所述室内换气口吹入室内,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时,所述涡流风机驱动室内气流由所述室内换气口进入所述蜗壳内,并经由所述室外换气口吹出至室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流风轮包括轮毂、连接于所述轮毂外壁面的多个第一叶片与多个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环绕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叶片环绕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轮毂的轴向排布;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和多个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轮毂的轴向交错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流风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环绕所述轮毂的外周壁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及多个所述第二叶片分别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流风轮的直径与其轴向跨度之比大于或等于2.5,且小于或等于6.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内限定出供所述涡流风轮旋转的腔体、连通所述腔体与室内换气口的第一通道以及连通所述腔体与所述室外换气口的第二通道,在所述腔体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内壁面上设有用于对流经气流形成阻挡的隔舌,所述隔舌与所述涡流风轮的叶片外缘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7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流风轮轴向上的端面与所述蜗壳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5mm。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
当空调器的当前状态出现新风倒灌和新风凝露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时,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当空调器的当前状态出现新风倒灌和新风凝露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时,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能够在不提高空调器的成本的情况下避免新风倒灌现象及新风凝露现象,且能够有效的防止过冷新风直吹用户,进而提升整个空调器的使用舒适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空调器的换气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换气模块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换气模块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空调器 125 第二通道
100 换气模块 126 隔舌
110 涡流风机 130 涡流风轮
120 蜗壳 131 轮毂
121 室内换气口 132 第一叶片
122 室外换气口 133 第二叶片
123 腔体 134 隔板
124 第一通道 200 新风管道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能够避免室外冷风通过换气模块100倒灌入室内,同时能够避免温度很低的新风由室内出风口直接吹到用户身上,且可避免在机身表面结冰及形成凝露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为空气调节设备,比如空调器10,以下以空调器10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空调器10包括换气模块100;换气模块100具有与室外连通的进气端及与室内连通的出气端,换气模块100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在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换气模块100用于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在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时,换气模块100用于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换气模块100内可设置单个风机或双风机,则该单个风机可以为离心风机,通过设计换气模块100内的风道,使得换气模块100具有新风模块和排风模式。该单个风机还可以为涡流风机110,则涡流风机110通过电机切换正转和反转,便能够实现切换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换气模块100具有双风机时,该风机可以为离心风机。只需使得换气模块100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遥控器,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
当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出现新风倒灌和新风凝露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时,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换气模块100的开启状态;
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
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换气模块100的开启状态;
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空调器10所处环境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
当空调器10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凝露风险。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换气模块100的开启状态;
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未开启状态时,获取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
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维持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
进一步地,空调器10包括新风管道200,换气模块100包括与新风管道200连通的涡流风机110,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具体为控制涡流风机110正转;
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具体为控制涡流风机110反转。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
步骤S30、当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出现新风倒灌和新风凝露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时,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目前的换气模块100大部分没有增加开关门,在室外刮大风,空调器10没有开启新风模式时,由于室外冷空气风速较高,室外的冷空气会从换气模块100的进风口倒灌入室内,且会在空调器10机身表面结冰及形成凝露风。同时通常由于空间的限制,使得换气模块100引入的新风没有进行换热处理,则使得经过换气模块100吹入室内的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降低用户使用舒适度。
具体地,在步骤S10之后,还包括步骤S20,判断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是否出现新风倒灌和是否具有新风凝露风险。可以理解的是,判断空调器10是否出现新风倒灌的状态,可以通过室内环境参数及室外环境参数进行确定,例如检测新风管道200管口的风速、检测新风管道200内外风压等,以判断空调器10是否处于新风倒灌状态。判断新风凝露风险,可以通过室内环境参数及室外环境参数进行确定,例如通过获取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差值、新风温度、新风湿度等,以判断空调器10是否具有凝露风险。当确定空调器10出现新风倒灌或具有新风凝露风险,或同时出现新风倒灌及具有新风凝露风险时,通过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则将室内的气流向室外排出,一方面能够阻止新风倒灌,从而解决新风倒灌带来的结冰和凝露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换气模块100将室内风排出至室外,则使得室内气压低,则室外新风会从门缝、窗缝等位置进入室内,则可解决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问题,且使得室外冷风不会直吹用户,进而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当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出现新风倒灌和新风凝露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时,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能够在不提高空调器10的成本的情况下避免新风倒灌现象及新风凝露现象,且能够有效的防止过冷新风直吹用户,进而提升整个空调器10的使用舒适性及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步骤S40、确定换气模块100的开启状态;
步骤S50、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
步骤S60、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
在本实施例中,确认换气模块100是否开启可通过传感器确认换气模块100是否运行,或者是否接受到换气模块100开启信号。空调器10可在检测到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自动开启换气模块100,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开启指令时开启换气模块100,其中,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者预设终端发送换气模块100开启指令。开启换气模块100时可以启动新风模式或排风模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动选择或用户自主选择。例如,当室内较为沉闷或空气质量较差时,可开启新风模式向室内引入新风。当室内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时,例如含甲醛、烟雾等,可开启排风模式将室内风快速排出至室外,避免室内被污染的空气对用户造成影响。
在判断换气模块100开启后,可进一步确认换气模块100的运行模式。可以理解的是,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时,则不会存在新风倒灌现象。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该进气速度具体可以为室外风管管口的风速。室外风管管口位于室外,则可通过在室外风管管口处另外设置风速传感器,以检测室外风管管口处的风速。在获取到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V后,将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V与预设风速值V0进行比对,则在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V大于预设风速值V0时,判定换气模块100存在倒灌风的现象,也即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此时,将新风模式由新风模式切换为排风模式。将室内的气流向室外排出,一方面能够阻止新风倒灌,从而解决新风倒灌带来的结冰和凝露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换气模块100将室内风排出至室外,则使得室内气压低,则室外新风会从门缝、窗缝等位置进入室内,则可解决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问题,且使得室外冷风不会直吹用户,进而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
其中,预设风速值V0可以为定值,具体可以为5m/s~8m/s,例如设置为6m/s,可以理解的是,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V有可能受到换气模块100进风量的影响,则也可以根据换气模块100的进风量确定,根据换气模块100的进风量的区间获取该区间对应的预设风速值,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量越高时,预设风速值也越大。需要说明的是,在出厂前预先设置预设风速值或预设风速值与换气模块100进风量的映射关系。
此外,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如图4所示,步骤S70、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维持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速度时,表明换气模块100不存在新风倒灌的现象,则可维持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为室内引入新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步骤S40、确定换气模块100的开启状态;
步骤S50、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空调器10所处环境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
步骤S60、当空调器10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凝露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另外设置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进而得到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差绝对值。当然,在一些空调器10中,机身内配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则不必另外设置传感器,可通过控制器直接获取温度信息,进而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
当获取到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T后,将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T与预设温差值T0进行比对。当室内外温度差绝对值T大于预设温差值T0时,证明室内外温差值过大,表明空调器10具有新风凝露风险。此时若持续引入新风,不但会出现凝露及结冰现象,且会影响室内温度,降低用户使用舒适度。预设温差值T0可以为定值,具体可为5℃~30℃,也可以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所在的区间获取该区间对应的预设温差值,室外环境温度越低,预设温差值越大。在出厂前预先设置预设温差值或预设温差值与室外温度的映射关系。
在温度绝对值T大于预设温差值T0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凝露风险,则控制空调器10处于排风模式,由于换气模块100将室内风排出至室外,则使得室内气压低,则室外新风会从门缝、窗缝等位置进入室内,则可解决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问题,且使得室外冷风不会直吹用户,进而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如图4所示,步骤S70、当温差绝对值小于预设温差值T0时,可维持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也即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无凝露风险,则持续向室内引入新风。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及图4,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步骤S40、确定换气模块100的开启状态;
步骤S50、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以及空调器10所处环境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
步骤S60、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
当空调器10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凝露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在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V大于预设风速值V0及温度绝对值T大于预设温差值T0时,表明换气模块100同时处于新风倒灌和具有新风凝露风险。此时引入新风温度过低会影响用户舒适度。因此,需要控制空调器10处于排风模式,将室内的气流向室外排出,一方面能够阻止新风倒灌,从而解决新风倒灌带来的结冰和凝露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换气模块100将室内风排出至室外,则使得室内气压低,则室外新风会从门缝、窗缝等位置进入室内,则可解决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问题,且使得室外冷风不会直吹用户,进而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而当T小于T0以及V小于V0,表明空调器10无新风倒灌现象,以及室内外温度差较小,引入新风不会较大程度的影响用户舒适度,此时可以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以向室内引入新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步骤S40、确定换气模块100的开启状态;
步骤S80、当确定换气模块100处于未开启状态时,获取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
步骤S90、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10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
在本实施例中,确认换气模块100是否开启可通过传感器确认换气模块100是否运行,或者是否接受到换气模块100开启信号。在判断换气模块100处于未开启状态,也即关闭状态时,通过获取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并判断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是否大于预设风速。此时的预设风速与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的预设风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室外风管管口处的风速大于预设风速时,表面换气模块100存在倒灌现象,此时开启换气模块100,并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以防止新风倒灌。随后确认是否继续存在冷风倒灌现象,以及室外温度是否过低,以改变空调器10的运行模式。当换气模块100的进气速度小于预设风速值时,表面空调器10没有出现倒灌风现象,则可维持新风关闭,以节约能耗。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10包括新风管道200,换气模块100包括与新风管道200连通的涡流风机110,
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具体为控制涡流风机110正转;
控制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具体为控制涡流风机110反转。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得换气模块100使用涡流风机110,则仅通过设置一个涡流风机110便可实现空调器10的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的切换,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抗压性强、换风效率高,且控制方法简单可靠。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涡流风轮110的正转和反转是一个相对的状态,也可以使得涡流风机110反转时,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下,涡流风机110正转时,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下。当涡流风机110正转时,使得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当涡流风机110反转时,使得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则可直接通过判断涡流风机110的正反转来判定及控制换气模块100的工作模式,则便于后续步骤中对换气模块100的模式进行控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10,请参照图5及图6,该空调器10包括空调室内机及安装于空调室内机的换气模块100,换气模块100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在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换气模块100用于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在换气模块100处于排风模式时,换气模块100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该空调器10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该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述空调器10为执行主体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该空调室内机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或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由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受空间限制,使得新风通常不会经过换热处理,则通过使用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不增加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及成本的前提下,防止冷风倒灌,且避免过冷的新风直吹用户。
在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照图7至图10,空调器10包括新风管道200,换气模块100包括涡流风机110,涡流风机110包括蜗壳120及安装于蜗壳120内的涡流风轮130,蜗壳120具有与室内连通的室内换气口121及与新风管道200连通的室外换气口122,在换气模块100处于新风模式时,涡流风机110驱动室外气流由室外换气口122进入蜗壳120内,并经由室内换气口121吹入室内,在空调器10处于排风模式时,涡流风机110驱动室内气流由室内换气口121进入蜗壳120内,并经由室外换气口122吹出至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管道200用于与室外连通涡流风轮130的中部设置有电机,以驱动涡流风轮130正转或反转。可以理解的是,涡流风轮130由径向进风,且由径向出风。则在使得涡流风轮130反转时,原先的进气通道变为出气通道,原先的出气通道变为进气通道。则仅需要开设一个室内换气口121和一个室外换气口122、便可实现双向换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占用空间小,且易于控制。涡流风轮130具有多个叶片,该叶片的叶面与涡流风轮130的轴线平行设置。涡流风轮130安装蜗壳120内时,涡流风轮130的叶片外缘与蜗壳1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当涡流风轮130旋转时,叶片之间的空气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朝着叶片的边缘运动,进入到环形空腔内,在环形空腔内形成涡流,由于该涡流的旋转速度低于高速旋转的涡流风轮130的速度,因而会流入后续转动的叶片之间的间隙,则通过离心力与滞后涡流组成而成复合纵向漩涡,且通过隔舌126等结构使得蜗壳120内形成低压区和高压区,气流从低压区挤出,以实现出风,以此循环。涡流风机110可实现正反转,且具有较高的风压,则能够实现室外向室内引入气流,以及由室内向室外排出气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及图8所示,涡流风轮130包括轮毂131、连接于轮毂131外壁面的多个第一叶片132与多个第二叶片133,多个第一叶片132环绕轮毂13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叶片133环绕轮毂13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叶片132与第二叶片133沿轮毂131的轴向排布。通过使得涡流风轮130设置周向排布的双层叶片,则使得整个涡流风轮130周向上相邻的两叶片之间的凹槽数量增多,从而可以有效提升风量及换气效果。且使得整个涡流风轮130能够形成轴向排列的两个涡流循环,有效提升蜗壳120内气流的速度。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叶片132和多个第二叶片133在轮毂131的轴向交错设置。如此,使得相邻两第一叶片132之间形成的凹槽与相邻两个第二叶片133之间形成的凹槽不完全对应,如此,在涡流风轮130转动时,能够形成两股涡流,进而提升整体的风量和换风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请参照图7,涡流风轮130还包括隔板134,隔板134环绕轮毂131的外周壁设置,多个第一叶片132及多个第二叶片133分别连接在隔板134的两侧。通过设置隔板134,一方面使得第一叶片132和第二叶片133整体的安装更加稳固,避免出现叶片振动以及叶片折断等现象;另一方面隔板134的设置将整个涡流风轮130与蜗壳120之间分隔出两个涡流循环通道,从而可避免第一叶片132与第二叶片133形成的涡流之间相互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涡流风轮130的直径与其轴向跨度之比大于或等于2.5,且小于或等于6.5。具体地,涡流风轮130的直径与其轴向跨度之比可以为2.5、3、4.2、4.5、5、6、6.5等。当涡流风轮130的直径与其轴向跨度之比小于2.5,使得涡流风轮130的轴向厚度过厚,从而使得整个涡流风轮130的占用空间大,且所需驱动力更大。当涡流风轮130的直径与其轴线跨度之比大于6.5时,使得涡流风轮130的轴向厚度过薄,则使得涡流风轮130的叶片容易折断,且易于发生振动,容易产生异音。因此,通过使得涡流风轮130的直径与其轴向跨度之比大于或等于2.5,且小于或等于6.5,则在满足换气风量的同时,使得整个换气模块100的占用空间更小,且能够有效减小振动和噪音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及图10所示,蜗壳120内限定出供涡流风轮130旋转的腔体123、连通腔体123与室内换气口121的第一通道124以及连通腔体123与室外换气口122的第二通道125,在腔体123位于第一通道124与第二通道125之间的内壁面上设有用于对流经气流形成阻挡的隔舌126,隔舌126与涡流风轮130的叶片外缘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7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舌126,则使得腔体123内设置有隔舌126的一侧形成高压区,在远离隔舌126的一侧形成低压区,进而气流进入蜗壳120内后,经过多级涡流循环后被逐渐加速,最后被挤压出腔体123。在涡流风轮130转动时,第一通道124与第二通道125的其中一者处于高压区,另一者处于低压区,则使得气流能够从其中一通道流向另一通道。隔舌126与涡流风轮130的叶片外缘之间的间隙具体可以为2mm、2.5mm、3mm、4mm、5mm、7mm等。当隔舌126与涡流风轮130的叶片外缘之间的间隙小于2mm时,由于高压区的气流会通过该狭窄的缝隙泄露到低压区,且由于高压区与低压区之间的压力差很大,所以该泄露气流的流速会很高,而高速气流在经过该狭窄缝隙时,会产生强烈的振动,而发出尖锐的噪音。当隔舌126与涡流风轮130的叶片外缘之间的间隙大于7mm时,使得该间隙过大,则使得泄露的风量也增大,则会使得涡流风机110的效率降低。通过使得隔舌126与涡流风轮130的叶片外缘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7mm。,能够在减小噪音的同时保证涡流风机110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涡流风轮130轴向上的端面与蜗壳12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5mm。涡流风轮130轴向上的端面与蜗壳12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具体可以为3mm、3.5mm、4mm、5mm等。当涡流风轮130轴向上的端面与蜗壳12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小于3mm时,则使得涡流风轮130容易与蜗壳120发生干涉。当涡流风轮130轴向上的端面与蜗壳12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大于5mm时,使得第一通道124与第二通道125通过涡流风轮130轴向上的端面与蜗壳12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导通量增大,进而会降低涡流风机110的效率。而通过使得涡流风轮130轴向上的端面与蜗壳12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5mm,在保证涡流风机110正常运行的同时保证涡流风机110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上述空调器10为执行主体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视机,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10,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包括换气模块,所述换气模块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所述换气模块用于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时,所述换气模块用于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
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
当空调器的当前状态出现新风倒灌和新风凝露风险中的任意一种时,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确定换气模块的开启状态;
当确定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
当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确定换气模块的开启状态;
当确定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获取空调器所处环境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
当空调器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绝对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时,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凝露风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的步骤包括:
确定换气模块的开启状态;
当确定换气模块处于未开启状态时,获取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
当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为新风倒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换气模块的进气速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速度时,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维持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管道,所述换气模块包括与所述新风管道连通的涡流风机,
所述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具体为控制所述涡流风机正转;
所述控制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具体为控制所述涡流风机反转。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气模块,所述换气模块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所述换气模块用于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时,所述换气模块将室内气流排出至室外;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新风管道,所述换气模块包括涡流风机,所述涡流风机包括蜗壳及安装于所述蜗壳内的涡流风轮,所述蜗壳具有与室内连通的室内换气口及与所述新风管道连通的室外换气口,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新风模式时,所述涡流风机驱动室外气流由所述室外换气口进入所述蜗壳内,并经由所述室内换气口吹入室内,在所述换气模块处于排风模式时,所述涡流风机驱动室内气流由所述室内换气口进入所述蜗壳内,并经由所述室外换气口吹出至室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风轮包括轮毂、连接于所述轮毂外壁面的多个第一叶片与多个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环绕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叶片环绕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轮毂的轴向排布;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和多个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轮毂的轴向交错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风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环绕所述轮毂的外周壁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及多个所述第二叶片分别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两侧。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风轮的直径与其轴向跨度之比大于或等于2.5,且小于或等于6.5。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内限定出供所述涡流风轮旋转的腔体、连通所述腔体与室内换气口的第一通道以及连通所述腔体与所述室外换气口的第二通道,在所述腔体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内壁面上设有用于对流经气流形成阻挡的隔舌,所述隔舌与所述涡流风轮的叶片外缘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7mm。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风轮轴向上的端面与所述蜗壳的内壁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5mm。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695813.2A 2020-07-17 2020-07-17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811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5813.2A CN111811117A (zh) 2020-07-17 2020-07-17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5813.2A CN111811117A (zh) 2020-07-17 2020-07-17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1117A true CN111811117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5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5813.2A Pending CN111811117A (zh) 2020-07-17 2020-07-17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111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403A (zh) * 2021-07-16 2021-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及控制方法
CN114738954A (zh) * 2022-03-30 2022-07-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新风风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013953A (zh) * 2022-06-17 2022-09-0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5183428A (zh) * 2022-08-15 2022-10-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35058A (zh) * 2021-04-25 2022-10-25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16607A1 (zh) * 2022-05-10 2023-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37075A (ko) * 2009-06-22 2010-12-30 이욱재 차음 기능을 갖는 실내 환기용 덕트장치
CN204357773U (zh) * 2014-12-01 2015-05-27 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圆筒柜机的送风风机及其蜗舌
CN205117809U (zh) * 2015-09-01 2016-03-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蜗壳及具有其的涡流风机、空调器
CN205277856U (zh) * 2015-07-14 2016-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涡流风机及具有其的挂壁式空调器
CN105840532A (zh) * 2016-05-30 2016-08-10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盘管风机结构
CN208619414U (zh) * 2017-12-29 2019-03-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增压式离心风机
CN109764496A (zh) * 2019-03-26 2019-05-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4497A (zh) * 2019-03-26 2019-05-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0601A (zh) * 2017-11-13 2019-05-21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82434A (zh) * 2019-04-01 2019-06-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结构、新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110044014A (zh) * 2019-04-28 2019-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9278213U (zh) * 2018-12-04 2019-08-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蜗壳结构、离心风机及新风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37075A (ko) * 2009-06-22 2010-12-30 이욱재 차음 기능을 갖는 실내 환기용 덕트장치
CN204357773U (zh) * 2014-12-01 2015-05-27 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圆筒柜机的送风风机及其蜗舌
CN205277856U (zh) * 2015-07-14 2016-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涡流风机及具有其的挂壁式空调器
CN205117809U (zh) * 2015-09-01 2016-03-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蜗壳及具有其的涡流风机、空调器
CN105840532A (zh) * 2016-05-30 2016-08-10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盘管风机结构
CN109780601A (zh) * 2017-11-13 2019-05-21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8619414U (zh) * 2017-12-29 2019-03-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增压式离心风机
CN209278213U (zh) * 2018-12-04 2019-08-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蜗壳结构、离心风机及新风机
CN109764496A (zh) * 2019-03-26 2019-05-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4497A (zh) * 2019-03-26 2019-05-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82434A (zh) * 2019-04-01 2019-06-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结构、新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110044014A (zh) * 2019-04-28 2019-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尚少文: "《暖通空调技术应用》", 31 December 2017,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徐敦民: "《轮机工程导论》", 31 January 1989,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王万江等: "《房屋建筑学》", 31 August 2017, 重庆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5058A (zh) * 2021-04-25 2022-10-25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83403A (zh) * 2021-07-16 2021-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及控制方法
CN114738954A (zh) * 2022-03-30 2022-07-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新风风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3216607A1 (zh) * 2022-05-10 2023-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5013953A (zh) * 2022-06-17 2022-09-0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5183428A (zh) * 2022-08-15 2022-10-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83428B (zh) * 2022-08-15 2023-09-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1117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201923233A (zh) 離心式送風機、送風裝置、空調裝置及冷凍循環裝置
JPH09159208A (ja) 空調用換気装置
CN115111653A (zh) 空调
CN11061755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KR20140125522A (ko) 터보팬
KR100380228B1 (ko) 창문형 에어컨의 시로코팬
JPH053993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4963388A (zh)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210463259U (zh) 风管机及空调
CN21068846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5916255A (en) Outdoor unit of a separate type air conditioner
JP3024634B2 (ja) 空調装置
JPH11248198A (ja) 送風構造
CN217763675U (zh) 一种非换向除霜的窗机结构
KR20090132994A (ko) 환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0442264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556952B1 (ko) 원심팬용 오리피스의 역류 방지 구조
JP2000087896A (ja) 多翼送風機
CN220707514U (zh) 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KR100701984B1 (ko) 원심송풍기
KR20040001102A (ko) 양방향 송풍구를 가진 창문형 에어컨
KR100556949B1 (ko) 창문형 에어컨의 유동 안내 장치
JP7507423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KR20030059620A (ko) 천장 부착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