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6623A -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及封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及封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6623A
CN111806623A CN202010787612.5A CN202010787612A CN111806623A CN 111806623 A CN111806623 A CN 111806623A CN 202010787612 A CN202010787612 A CN 202010787612A CN 111806623 A CN111806623 A CN 111806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ide push
pressure
air
pipe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76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876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6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6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6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9/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ports, doors, windows, port-holes, or other open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在侧推管隧道的两侧通过内栅格、外栅格隔出一气囊舱;气囊舱内设置一气囊,气囊通过通气管与压力气源连通;侧推管隧道设有压力水进水口,并同时设有压力水泄压排水口;压力水的压力大于压力气源的压力;气囊舱向上延伸至侧推管隧道的径向范围之外,随着气囊内气压的变化,气囊可收缩至侧推管隧道的径向范围之外或撑开并封堵住侧推管隧道。本发明采用气囊对侧推孔进行封堵,对船体线形贴合度高,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充注与放排,对侧推管隧阻挡最小,且在舷外无突出物,不会影响其它拉/放锚等作业;同时,左右舷两侧受到的外界力可以直接传递到另一侧,很好地起到平衡作用,不需在船上另设固定加强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及封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针对的是船上侧推孔,涉及装有首侧推装置、尾侧推装置、动力定位用侧推装置等的船舶。属于船舶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使用侧推装置可以有效提高船舶的操纵性和回转特性,使船舶在不打舵或低航速舵效不佳的情况下改变船舶姿态,也可以用于海上实现动力定位,所以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由于侧推装置的管隧贯穿船体,在两舷侧的船体外板上开直径较大的孔洞。这些孔洞会破坏船体流线,导致船体阻力上升,在同样推进功率下会降低船舶的航速,或者在相同航速时需更多的推进功率,从而增加船舶油耗,对船舶的快速性和经济性均有负面影响。
目前现有技术中也开发了侧推孔封堵技术,并已有实际产品应用于营运船舶。现有侧推孔封堵技术主要有格栅百叶式和盖板式,其驱动原理相似。一般由液压驱动装置经一根或多根转轴驱动叶片或盖板,实现侧推孔封堵状态的开和关,叶片或盖板的位置通过机械锁紧装置进行固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转轴需穿过侧推装置管隧将叶片或盖板连接起来,转轴穿管隧处需用密封件进行水密处理,以免管隧内的水流入侧推舱,密封效果以及可靠性的保证具有一定的难度;
2)由于叶片或盖板通过转轴原地翻转实现开启或关闭,当侧推装置工作时,由于叶片或盖板位于管隧内,会对侧推装置水流有一定的阻挡,从而对侧推装置效率产生影响。
3)叶片或盖板在水平状态时,叶片或盖板的小部分可能会突出于船体外,不是很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采用气囊对侧推孔进行封堵,对船体线形贴合度高,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充注与放排,对侧推管隧阻挡最小,且在舷外无突出物,不会影响其它拉/放锚等作业;左右舷两侧受到的外界力可以直接传递到另一侧,很好地起到平衡作用,不需在船上另设固定加强装置;工作水的注入与溢出口均设置双道阀形式,有效阻止侧推管隧内的水因意外而进入船舱内。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在侧推管隧道11的两侧通过内栅格6、外栅格9隔出一气囊舱4;所述气囊舱4内设置一气囊5,所述气囊5通过通气管与压力气源连通;所述侧推管隧道11设有压力水进水口,并同时设有压力水泄压排水口;所述压力水的压力大于所述压力气源的压力;所述气囊舱4向上延伸至侧推管隧道11的径向范围之外,随着所述气囊5内气压的变化,所述气囊5可收缩至侧推管隧道11的径向范围之外或撑开并封堵住所述侧推管隧道11。
优选的,所述外栅格9与船体外表面仿形,所述内栅格6垂直于所述侧推管隧道11。
优选的,所述气囊舱4上部的外径小于下部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5通过软管与压力气源连通,所述软管位于所述气囊舱4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舱4上端设有盖板及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与气囊舱阀门V3、V9连接,所述气囊舱阀门V3、V9同时与注入压缩空气的注气阀门V1、V11及排出压缩空气的排气阀门V2、V10连接;所述侧推管隧道11的压力水进水口设有注水阀门V4、V5,压力水排水口设有排水阀门V7、V8。
更进一步的,所述侧推管隧道11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7。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是不锈钢强金属软管1。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方法,分别参见图1-图3,包括以下三种状态:
侧推孔畅通状态:不通压缩空气和工作水,气囊收缩于气囊舱的上部,侧推孔管隧完全畅通,如图1所示,在畅通状态下,侧推装置可以从一侧侧推孔吸入海水,然后从另一侧侧推孔排出,对船体产生推力作用。
侧推孔封堵中间状态:往气囊内充注压缩空气,使气囊胀开,将气囊舱所在管隧空间撑满,内、外格栅将气囊完全约束在气囊舱内;气囊舱被撑满后,关闭V1、V3阀和V9、V11阀,停止充注压缩空气,转入下一阶段。
侧推孔封堵状态:如图3所示,停止充注压缩空气后,开始往侧推管隧充注工作水。工作水慢慢将气囊往舷侧压紧,当侧推管隧内的压力超过V8阀设定值时,工作水从V8阀处溢出。同时,压力传感器测得相应压力,发出报警提示,船员根据该信息停止往侧推管隧充注工作水。此时,侧推孔达到封堵要求,气囊已经被压紧至与船体线形贴合,消除了侧推孔对船体线形的破坏作用,减小了船体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气囊内压缩空气压力稍小于侧推管隧内工作水压力,船舶正常航行时作用在侧推孔侧气囊上的力,经气囊及侧推管隧内工作水传递后,左舷的力可以直接传到右舷,反之亦然,达到平衡的作用。不需要在船体内再设液压或机械装置承受这部分作用力。
气囊出现故障时,只需将气囊从可拆盖板处抽出,然后放入备用气囊即可。
压缩空气可来自于船上已有的压缩空气系统,其压力根据船舶航行时在侧推孔处的作用力,经计算后确定;工作水可来自于船上的消防水或其它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源,其所需压力同样经计算后确定。
气囊采用耐腐蚀、耐压的橡胶制品,可塑性强,便于贴合船体线形。
不锈钢金属软管,可耐压、耐海水,具有一定的挠性与伸缩性,可随气囊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气囊对侧推孔进行封堵,对船体线形贴合度高,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充注与放排,对侧推管隧阻挡最小,且在舷外无突出物,不会影响其它拉/放锚等作业;
2)气囊舱两侧设置内格栅和外格栅,可以对气囊有效约束,设计巧妙;
3)左右舷两侧受到的外界力可以直接传递到另一侧,很好地起到平衡作用,不需在船上另设固定加强装置;
4)设有可拆盖板,可以很方便地在海上对气囊进行更换,维修、维护方便;
5)设有压力传感器,可以有效监测侧推管隧内的压力,在封堵状态下根据预设定压力进行报警;
6)工作水的注入与溢出口均设置为双道阀形式,可有效阻止侧推管隧内的水因意外而进入船舱内;
7)压缩空气和工作水均可利用船上现有的气源和水源,实施方便;
8)在气囊舱内设置不锈钢金属软管,可耐压、耐海水,同时具有一定的挠性与伸缩性,实施方便,可靠性好。
9)系统简单,不需液压装置、转轴、锁紧装置和密封件;初投资少;
10)相比百叶或盖板式,线形贴合度高,安装空间小;
11)成本低、故障率低;
12)维修方便,不需进坞,只需将船舶尾倾,将艏部首侧推处的吃水调整到比可拆盖板低即可快速替换气囊;安装与操作均简单;
13)无油污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侧推孔畅通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侧推孔中间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侧推孔封堵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向视图。
图5是图1中B向视图。
图中,1.不锈钢金属软管,2.可拆盖板及螺栓,3.环形密封圈,4.气囊舱,5.气囊,6.内格栅,7.压力传感器,8.侧推装置,9.外格栅,10.侧推管内水,11.侧推管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在侧推管隧道11的两侧通过内栅格6、外栅格9隔出一气囊舱4;所述气囊舱4内设置一气囊5,所述气囊5通过通气管与压力气源连通;所述侧推管隧道11设有压力水进水口,并同时设有压力水泄压排水口;所述压力水的压力大于所述压力气源的压力;所述气囊舱4向上延伸至侧推管隧道11的径向范围之外,随着所述气囊5内气压的变化,所述气囊5可向上收缩至侧推管隧道11的径向范围之外或向下封堵住所述侧推管隧道11。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述外栅格9与船体外表面仿形,所述内栅格6垂直于所述侧推管隧道11。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述气囊舱4上部的外径小于下部的外径。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所述气囊5通过软管与压力气源连通,所述软管位于所述气囊舱4的上部。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述气囊舱4上端设有盖板及密封结构。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述软管与气囊舱阀门V3、V9连接,所述气囊舱阀门V3、V9同时与注入压缩空气的注气阀门V1、V11及排出压缩空气的排气阀门V2、V10连接;所述侧推管隧道11的压力水进水口设有注水阀门V4、V5,压力水排水口设有排水阀门V7、V8。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述侧推管隧道11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7。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软管是不锈钢强金属软管1。
如图1-4所示,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由气囊舱4、气囊5、可拆盖板及螺栓2、内格栅6、外格栅9、环形密封圈3、不锈钢金属软管1、压缩空气接管及阀、工作水接管及阀、压力传感器7及阀等组成。侧推孔有三种状态:畅通、封堵中间和封堵。不同状态时各阀的开/闭情况如下表:
Figure BDA0002622578960000061
Figure BDA0002622578960000071
其中,V1与V11,V2与V10,V3与V9均为对称设置。
三种不同的状态具体如下:
侧推孔畅通状态:不通压缩空气和工作水,气囊收缩于气囊舱的上部,侧推孔管隧完全畅通;
侧推孔封堵中间状态:往气囊内充注压缩空气,使气囊胀开,将气囊舱所在管隧空间撑满,内、外格栅将气囊完全约束在气囊舱内;气囊舱被撑满后,停止充注压缩空气,转入下一阶段;
侧推孔封堵状态:停止充注压缩空气后,开始往侧推管隧充注工作水,工作水将气囊往舷侧压紧,当侧推管隧内的压力超过排水压力设定值时,工作水从排水口溢出;同时,压力传感器测得相应压力,发出报警提示,船员根据该信息停止往侧推管隧充注工作水;此时,侧推孔达到封堵要求,气囊已经被压紧至与船体线形贴合。
气囊内压缩空气压力稍小于侧推管隧内工作水压力,船舶正常航行时作用在侧推孔侧气囊上的力,经气囊及侧推管隧内工作水传递后,左舷的力直接传到右舷,反之亦然,达到平衡的作用;不在船体内设液压或机械装置承受这部分作用力。
气囊出现故障时,将气囊从气囊舱4的可拆盖板处抽出,然后放入备用气囊;
压缩空气可来自于船上已有的压缩空气系统,其压力根据船舶航行时在侧推孔处的作用力,经计算后确定;工作水来自于船上的具有压力的水源,其所需压力同样经计算后确定;气囊采用耐腐蚀、耐压的橡胶制品。
综上,本发明主要是给出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可以对船上的侧推孔进行封堵,减少侧推孔对船体阻力的不利影响,使船舶在同样航速下所需的主推进功率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通过采用气囊将船舶两侧的侧推孔封堵住,利用气囊对船体线形的适应性,改善原先由于侧推孔的存在而对阻力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往两气囊间的侧推管道空间注水,使水压达到一定程度,使船舶航行时外部作用在左右封堵气囊上的力可以通过中间的侧推管道水腔予以相互抵消,达到平衡的目的。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侧推管隧道(11)的两侧通过内栅格(6)、外栅格(9)隔出一气囊舱(4);
所述气囊舱(4)内设置一气囊(5),所述气囊(5)通过通气管与压力气源连通;
所述侧推管隧道(11)设有压力水进水口,并同时设有压力水泄压排水口;
所述压力水的压力大于所述压力气源的压力;
所述气囊舱(4)延伸至侧推管隧道(11)的径向范围之外,随着所述气囊(5)内气压的变化,所述气囊(5)可收缩至侧推管隧道(11)的径向范围之外或撑开并封堵住所述侧推管隧道(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栅格(9)与船体外表面仿形,所述内栅格(6)垂直于所述侧推管隧道(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舱(4)上部的外径小于下部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通过软管与压力气源连通,所述软管位于所述气囊舱(4)的上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舱(4)上端设有盖板及密封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与气囊舱阀门(V3、V9)连接,所述气囊舱阀门(V3、V9)同时与注入压缩空气的注气阀门(V1、V11)及排出压缩空气的排气阀门(V2、V10)连接;
所述侧推管隧道(11)的压力水进水口设有注水阀门(V4、V5),压力水排水口设有排水阀门(V7、V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推管隧道(11)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7)。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是不锈钢强金属软管(1)。
9.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推管隧道(11)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三种状态:
侧推孔畅通状态:不通压缩空气和工作水,气囊收缩于气囊舱的上部,侧推孔管隧完全畅通;
侧推孔封堵中间状态:往气囊内充注压缩空气,使气囊胀开,将气囊舱所在管隧空间撑满,内、外格栅将气囊完全约束在气囊舱内;气囊舱被撑满后,停止充注压缩空气,转入下一阶段;
侧推孔封堵状态:停止充注压缩空气后,开始往侧推管隧充注工作水,工作水将气囊往舷侧压紧,当侧推管隧内的压力超过排水压力设定值时,工作水从排水口溢出;同时,压力传感器测得相应压力,发出报警提示,船员根据该信息停止往侧推管隧充注工作水;此时,侧推孔达到封堵要求,气囊已经被压紧至与船体线形贴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气囊内压缩空气压力稍小于侧推管隧内工作水压力,船舶正常航行时作用在侧推孔侧气囊上的力,经气囊及侧推管隧内工作水传递后,左舷的力直接传到右舷,反之亦然,达到平衡的作用;不在船体内设液压或机械装置承受这部分作用力。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气囊出现故障时,将气囊从气囊舱(4)的可拆盖板处抽出,然后放入备用气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衡式侧推孔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可来自于船上已有的压缩空气系统,其压力根据船舶航行时在侧推孔处的作用力,经计算后确定;工作水来自于船上的具有压力的水源,其所需压力同样经计算后确定;气囊采用耐腐蚀、耐压的橡胶制品。
CN202010787612.5A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及封堵方法 Pending CN111806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7612.5A CN111806623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及封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7612.5A CN111806623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及封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6623A true CN111806623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63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7612.5A Pending CN111806623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及封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66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9762A (zh) * 2022-03-30 2022-08-12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舷外管封堵工装、封堵方法及水上更换通海阀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9762A (zh) * 2022-03-30 2022-08-12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舷外管封堵工装、封堵方法及水上更换通海阀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0337U (zh) 船体破洞堵漏装置
CN102398672B (zh) 一种轮船货舱污水井气压排水系统
CN212709842U (zh)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
CN111806623A (zh) 一种平衡式侧推孔封堵装置及封堵方法
CN107326869A (zh) 一种堤坝快速抢险修复施工工艺
WO2016195742A1 (en) On-board re-inflatable containment boom and control system
CN103935466A (zh) 隔板充气阀式自动充气玻璃钢多用途艇
KR101335255B1 (ko) 스러스터 터널 개폐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박
CN115465429B (zh) 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的水下航行器应急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CN107700545B (zh)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接合腔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CN109050819B (zh) 一种水中航行器的自救系统
CN207697972U (zh) 一种应用于rov的紧急救生装置
CN209799998U (zh) 一种用于防止隧道连续倒塌的被动式充气气囊装置
CN207092134U (zh) 水囊式调压装置
KR101134613B1 (ko) 수충격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질소가압형 밀폐식 팽창탱크
CN1528639B (zh) 舰船破损防沉新方法
CN105714740B (zh) 堤防快速堵漏设备
CN210971441U (zh) 一种水下浮标体液压驱动存储及释放装置
CN203844950U (zh) 隔板充气阀式自动充气玻璃钢多用途艇
CN105620683A (zh) 一种橡胶打捞浮筒
CN215410196U (zh) 一种艉轴双路密封装置
CN102822050B (zh) 用于维护水下的船舶推进器的方法和设备
CN205675207U (zh) 船舶的防撞击装置
CN110106824A (zh) 一种自动充气浮体气盾坝闸门防冰冻装置
CN203844947U (zh) 气体传输切换阀式自动充气玻璃钢多用途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