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1505B - 径向箔轴承 - Google Patents

径向箔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1505B
CN111801505B CN201980016503.9A CN201980016503A CN111801505B CN 111801505 B CN111801505 B CN 111801505B CN 201980016503 A CN201980016503 A CN 201980016503A CN 111801505 B CN111801505 B CN 1118015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il
substrate
radial
insertion hole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65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1505A (zh
Inventor
大森直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01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1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1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1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radial load only
    • F16C17/024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radial load only with flexible leaves to create hydrodynamic wedge, e.g. radial foil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7/00Elastic or yielding bearings or bearing support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27/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16C33/08Attachment of brasses, bushes or linings to the bearing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2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0/00Engines or pumps
    • F16C2360/23Gas turbine engines
    • F16C2360/24Turbochar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3)具备:轴承外壳(12),其具有供旋转轴(1)插通的插通孔(12a);基片(30),其配置于插通孔(12a);背箔(11),其支撑于基片(30),且沿插通孔(12a)的径向具有凹凸;以及顶箔(9),其支撑于背箔(11),基片(30)具有向插通孔(12a)的径向背离的分支(P),且与轴承外壳(12)、背箔(11)以及顶箔(9)的至少一个卡合。

Description

径向箔轴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径向箔轴承。
本申请基于2018年3月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41245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高速旋转体用的轴承,已知配置于旋转轴的外侧使用的径向轴承。作为这样的径向轴承,熟知一种径向箔轴承,其具备:形成轴承面的薄板状的顶箔;弹性地支撑该顶箔的背箔;以及容纳上述顶箔及上述背箔的圆筒状的轴承外壳。作为径向箔轴承的背箔,主要使用将薄板成形为波纹板状的波箔。
在这样的径向箔轴承中,在背箔由多个背箔片构成的情况下,存在背箔片从轴承外壳脱落的可能性,因此,例如,有时将背箔片焊接(点焊)于片状的部件(以下称为基片),连同该基片装入轴承外壳。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径向箔轴承,其作为相当于基片的部件,具备“Cartridge sheet(22)”。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径向箔轴承,其作为相当于基片的部件,具备“波形片(5)”。
在专利文献3~5中公开了使用背箔的径向箔轴承。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使用夹具的径向箔轴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90204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7-5224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57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27090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29974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4-204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使用焊接(点焊),则背箔可能变形。其结果,顶箔产生形变,对轴承的负荷能力、动态特性(刚性和衰减)产生影响,可能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撑能力。
本公开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目的在于不使用焊接,且抑制径向箔轴承的构成部件的分解及脱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方案1具备:轴承外壳,其具有供轴插通的插通孔;基片,其配置于上述插通孔;背箔,其支撑于上述基片,且沿上述插通孔的径向具有凹凸;以及顶箔,其支撑于上述背箔,上述基片具有向上述插通孔的径向背离的分支,且与上述轴承外壳、上述背箔以及上述顶箔的至少一个卡合。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方案2也可以是,在方案1中,上述背箔在上述插通孔延伸的轴向上的端缘具有缺口,上述基片的从上述分支延伸的延伸部插入于上述缺口。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方案3也可以是,在方案2中,上述延伸部在穿过了上述缺口的上述背箔的内周侧向上述插通孔的周向的任意一侧延伸。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方案4也可以是,在方案3中,作为上述基片,具备:第一基片,其具有上述延伸部,并且在上述轴向上的端缘具有缺口;以及第二基片,其支撑上述第一基片,并且具有插入上述第一基片及上述背箔的缺口的第二延伸部,上述第二延伸部在上述背箔的内周侧向上述插通孔的周向的另一侧延伸。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方案5也可以是,在方案1~4的任一个方案中,在上述插通孔形成有从上述轴承外壳的端面沿上述轴向延伸的通槽,上述基片的从上述分支延伸的延伸部插入于上述通槽。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方案6也可以是,在方案5中,在上述通槽插入有上述顶箔的端部,上述基片具有在上述通槽上延伸,且与上述顶箔的端部在径向上卡合的卡合突部。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方案7也可以是,在方案6中,在上述通槽插入有上述顶箔的作为上述端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就上述顶箔而言,从上述第一端向周向一侧延伸的部位和从上述第二端向周向另一侧延伸的部位在轴向上交叉,上述卡合突部在上述通槽上延伸,且与上述顶箔的上述交叉的两端在径向上卡合。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方案8也可以是,在方案1~7的任一个方案中,具备容纳槽,该容纳槽设于上述轴承外壳的轴向上的端面,且从上述插通孔的内周缘朝向径向外侧延伸,上述基片的从上述分支延伸的延伸部插入于上述容纳槽。
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方案9也可以是,在方案2~8的任一个方案中,具备盖体,该盖体安装于上述轴承外壳的轴向的端面,且覆盖上述延伸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不使用焊接,且抑制径向箔轴承的构成部件的分解及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涡轮机械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的主视图。
图3A是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箔展开的俯视图。
图3B是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箔展开的主视图。
图4是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与中间箔及背箔卡合的状态的基片展开的俯视图。
图5是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与背箔卡合的状态的基片展开的俯视图。
图6是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片展开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片与中间箔及背箔的卡合状态的主视放大图。
图8是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中间箔及背箔卡合的状态的第一基片及第二基片展开的俯视放大图。
图9A是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基片展开的俯视放大图。
图9B是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基片展开的俯视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基片及第二基片与中间箔及背箔的卡合状态的主视放大图。
图11A是将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片展开的俯视图。
图11B是将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片展开的主视图。
图12A是用于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片与顶箔的卡合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2B是用于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片与顶箔的卡合状态进行说明的主视图。
图13A是用于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的基片与顶箔的卡合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3B是用于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的基片与顶箔的卡合状态进行说明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安装有盖体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6A是将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片展开的俯视图。
图16B是将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片展开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的涡轮机械的一例的侧视图。
在图1中,符号1是旋转轴(轴),符号2是设于旋转轴的轴向的一侧的前端的叶轮,符号3是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此外,在图1中省略性地仅显示了一个径向箔轴承,但通常沿旋转轴1的轴向设有两个径向箔轴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设有两个径向箔轴承3。
在旋转轴1的外侧配置有径向箔轴承3。在旋转轴1的叶轮2与径向箔轴承3之间设有止推环4。在该止推环4的轴向两侧配置(插通)有止推轴承5。叶轮2配置于成为静止侧的外壳6内,且在与外壳6之间具有叶尖间隙7。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3的主视图。
径向箔轴承3是配置于旋转轴1的外侧,且支撑旋转轴1的轴承。径向箔轴承3具备顶箔9、中间箔10、背箔11、基片30以及轴承外壳12。轴承外壳12具有供旋转轴1插通的插通孔12a。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以插通孔12a为基准对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具体来说,“轴向”是指插通孔12a延伸的方向(旋转轴1插通的方向)。另外,“径向”是指插通孔12a的径向。另外,“周向”是指沿着插通孔12a的内周面的周向。
轴承外壳12是构成径向上的径向箔轴承3的最外部的圆筒状的部件。在轴承外壳12形成有插通孔12a。在插通孔12a容纳有基片30、背箔11、中间箔10以及顶箔9。具体来说,基片30支撑于插通孔12a的内周面,背箔11支撑于基片30,中间箔10支撑于背箔11,顶箔9支撑于中间箔10。此外,本公开的轴承外壳12是具备插通孔12a的圆筒状的部件。但是,只要具有插通孔12a,轴承外壳12也可以是圆筒状以外的部件(例如棱柱状的部件)。
图3A是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箔9展开的俯视图。
图3B是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箔9展开的主视图。
如图3A所示,顶箔9是以周向为长边,以轴向为短边的矩形状的金属箔。如图2所示,该顶箔9卷成圆筒状,与旋转轴1的周面对置配置。
如3A所示,在顶箔9的长边方向上的一方的短边(端部、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凹凸部23a,该第一凹凸部23a具有向长边方向的第一侧突出的一个凸部21a和形成于凸部21a的短边方向两侧的两个凹部22a而成。
即,顶箔9的长边方向上的第一短边具备向长边方向的第一侧突出的一个凸部21a和在凸部21a的短边方向两侧延伸连接的台阶。
另外,在顶箔9的与上述第一短边相反的第二短边(位于长边方向上的第二侧的短边(端部、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凹凸部23b,该第二凹凸部23b具有在短边方向上隔开的两个凸部21b和位于该两个凸部21b之间的一个凹部22b而成。或者,在顶箔9的位于长边方向的第二侧的短边具备向长边方向的第一侧凹陷的凹部22b和位于凹部22b的短边方向两侧的台阶。
第二凹凸部23b的凹部22b与第一凹凸部23a的凸部21a对应地形成。另外,第一凹凸部23a的凹部22a与第二凹凸部23b的凸部21b对应地形成。也就是,凹部22b的短边方向的最小宽度(间隔)大于凸部21a的短边方向的最大宽度。本公开的凹部22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间隔)和凸部21a的长边方向的长度(间隔)在长边方向上相同。
第二凹凸部23b的凹部22b形成为,在以使第一凹凸部23a和第二凹凸部23b重叠的方式将顶箔9卷成圆筒状时,凸部21a在凹部22b内穿过。同样地,第一凹凸部23a的凹部22a形成为,在将顶箔9卷成圆筒状时,凸部21b分别在凹部22a内穿过。也就是,就顶箔9而言,从第一端(第一短边)向周向一侧延伸的部位(凸部21a)和从第二端(第二短边)向周向另一侧延伸的部位(凸部21b)在轴向上交叉。
如图2所示,穿过凹部22b、22a的凸部21a、21b(顶箔9的两端)分别向轴承外壳12侧引出。即,如果从轴向观察配置于插通孔12a的内周侧的顶箔9,则凸部21a和凸部21b交叉。另外,顶箔9的凸部21a在轴向上位于两个凸部21b之间。在轴承外壳12的插通孔12a的内周面形成有供凸部21a、21b插入的通槽13。通槽13从轴承外壳12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12b形成到另一方的端面12b。
如图3B所示,顶箔9在形成有第一凹凸部23a的一侧(第一短边侧)和形成有第二凹凸部23b的一侧(第二短边侧)形成有相比它们之间的中央部厚度薄(薄壁)的薄壁部24。如图2所示,薄壁部24的外周面(轴承外壳12侧的面)从中央部的外周面凹陷,成为薄壁。
如图2所示,薄壁部24的周向的长度L设为相当于通槽13和背箔11的端部的山部11c的一个的长度。在本公开中,配置于轴承外壳12的顶箔9在外周面侧具备台阶,经由该台阶成为薄壁。另外,薄壁部24从顶箔9的周向的两端延伸到越过最近的山部11c的周向位置。
背箔11配置于基片30与中间箔10之间。背箔11是弹性地支撑中间箔10及顶箔9的箔(薄板)。作为这样的背箔11,例如可以使用波箔、专利文献3或专利文献4等所记载的弹性箔、专利文献5等所记载的背箔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波箔作为背箔11。
本公开的背箔11由沿着插通孔12a的内周面配置的三个(多个)背箔片11a构成。就背箔片11a而言,箔(薄板)沿周向成为波纹板状。如果从轴向观察,则三个背箔片11a整体弯曲成大致圆筒状。也就是,背箔片11a沿着插通孔12a的内周面配置。在本公开中,三个背箔片11a全部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尺寸。因此,这些背箔片11a配置成在周向上将插通孔12a的内周面大致三等分。
背箔片11a在周向上交替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山部11c和从山部11c观察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谷部11b。也就是,背箔片11a(背箔11)沿插通孔12a的周向具有凹凸。谷部11b的与基片30对置的平坦部能够与基片30抵接。另外,山部11c能够与中间箔10(中间箔片10a)抵接。这样,背箔片11a通过山部11c经由中间箔片10a弹性地支撑顶箔9。此外,背箔片11a的周向两端均为谷部11b。
中间箔10配置于顶箔9与背箔11之间。在本公开中,中间箔10由沿着插通孔12a的内周面配置的三个中间箔片10a构成。三个中间箔片10a的展开形状是大致矩形状,如果从轴向观察,则如图2所示,整体上弯曲成大致圆筒状。在本公开中,三个中间箔片10a全部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尺寸。因此,这些中间箔片10a配置成在周向上将插通孔12a的内周面大致三等分。
中间箔片10a的厚度比背箔片11a薄。中间箔10的刚性是背箔11的刚性的一半以下。中间箔片10a的外形具有与背箔片11a的外形大致相等的大小。该中间箔片10a具有与背箔11的山部11c的顶部相接的平面部10b和比平面部10b向径向外侧凹陷(突出)的槽部10c。即,该槽部10c从顶箔9分离,平面部10b与顶箔9抵接。槽部10c形成于中间箔片10a的周向两端之间的周向位置(在本公开中,周向上的中间箔片10a的中央位置)。中间箔片10a的槽部10c的两侧的部位能够抵接于槽部10c对置的背箔片11a的谷部11b的两侧的山部11c。
图4是将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箔10及背箔11卡合的状态的基片30展开的俯视图。即,在图4中,虽未图示,但在中间箔10(中间箔片10a)的下侧配置有背箔11(背箔片a)。图5是将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箔11卡合的状态的基片30展开的俯视图。即,在图5中,将中间箔10(中间箔片10a)从基片30卸下。图6是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片30展开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片30与中间箔10及背箔11的卡合状态的主视放大图。在此,图7相当于从轴向的相反侧观察图2的情况。
如图4~图6所示,基片30是以周向为长边,以轴向为短边的矩形状的金属箔。如图2所示,该基片30卷成圆筒状,配置于插通孔12a的内周面。与顶箔9相同地,在基片30的长边方向上的第一短边形成有第一凹凸部33a,该第一凹凸部33a具有向长边方向的第一侧突出的一个凸部31a和形成于凸部31a的短边方向两侧的两个凹部32a而成。即,基片30的长边方向上的第一短边具备向长边方向的第一侧突出的一个凸部31a和与凸部31a的短边方向两侧延伸连接的台阶。
另外,在基片30的与上述第一短边相反的第二短边(位于长边方向上的第二侧的短边)形成有第二凹凸部33b,该第二凹凸部33b具有在短边方向上分离的两个凸部31b和位于该两个凸部31b之间的一个凹部32b而成。或者,在基片30的位于长边方向的第二侧的短边具备向长边方向的第一侧凹陷的凹部32b和位于凹部32b的短边方向两侧的台阶。
第二凹凸部33b的凹部32b与第一凹凸部33a的凸部31a对应地形成。另外,第一凹凸部33a的凹部32a与第二凹凸部33b的凸部31b对应地形成。也就是,凹部32b的短边方向的最小宽度(间隔)大于凸部31a的短边方向的最大宽度。另外,凹部32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间隔)和凸部31a的长边方向的长度(间隔)在长边方向上相同。另外,第二凹凸部33b的凹部32b形成为,在以使第一凹凸部33a和第二凹凸部33b重叠的方式将基片30卷成圆筒状时,凸部31a在凹部32b内穿过。同样地,第一凹凸部33a的凹部32a形成为,在将基片30卷成圆筒状时,凸部31b分别在凹部32a内穿过。
如图2所示,穿过了凹部32b、32a的凸部31a、31b(基片30的两端)分别向轴承外壳12侧引出,且插入到通槽13。即,如果从轴向观察配置于插通孔12a的内周侧的基片30,则凸部31a和凸部31b交叉。另外,基片30的凸部31a在轴向上位于两个凸部31b之间。而且,基片30的凸部31a与顶箔9的凸部21b交叉。另外,基片30的凸部31b与顶箔9的凸部21a交叉。
即,基片30的凹部32b形成为供顶箔9的凸部21a穿过。同样地,顶箔9的凹部22b形成为供基片30的凸部31a穿过。也就是,基片30的凹部32b的短边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基片30的凸部31a及顶箔9的凸部21a的短边方向的最大宽度。另外,顶箔9的凹部22b的短边方向的最小长度大于顶箔9的凸部21a及基片30的凸部31a的短边方向的最大宽度。此外,基片30的凹部32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和凸部31a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在长边方向上相同。
如图5所示,背箔片11a在轴向(在图5中,纸面上下方向)的两端缘具备缺口11d。缺口11d形成于背箔片11a的谷部11b。缺口11d形成于背箔片11a的周向两端之间的周向位置(在本公开中,周向上的背箔片11a的中央位置)。另外,缺口11d形成于在背箔片11a所形成的两个山部11c之间的周向位置。即,在背箔片11a的轴向的两端缘的上述周向位置在轴向上存在凹陷。
另外,如图4所示,中间箔片10a在轴向(在图4中,纸面上下方向)的两端缘具备缺口10d。缺口10d形成于中间箔片10a的槽部10c。缺口10d形成于中间箔片10a的周向两端之间的周向位置(在本公开中,周向上的中间箔片10a的中央位置)。即,在中间箔片10a的轴向的两端缘的上述周向位置存在轴向的凹陷。
将形成于平面部10b与平面部10b之间的槽部10c的底部的一部分朝向轴向上的中间箔片10a的中央部切口而形成缺口10d。缺口10d形成于与背箔片11a的缺口11d对应的位置,即与缺口11d重叠的位置。缺口10d的宽度形成为与缺口11d的宽度大致相同。在这些缺口10d、11d卡合有从基片30的分支P延伸的延伸部34。即,延伸部34以使延伸部34的周向的两侧被缺口11d的边缘夹着的形式从背箔片11a的外周侧延伸到内周侧。同样地,延伸部34以使延伸部34的周向的两侧被缺口10d的边缘夹着的形式从中间箔片10a的外周侧延伸到内周侧。也就是,延伸部34以延伸部34的周向的两侧与背箔11的缺口11d的边缘及中间箔10的缺口的边缘10d对置的方式插通于背箔11及中间箔10。
如图7所示,基片30具有沿插通孔12a的径向(在图7中,纸面上下方向)背离的分支P。另外,延伸部34经由分支P延伸。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支P向插通孔12a的径向内侧(在图7中为纸面上侧)背离。也就是,延伸部34从分支P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如图6所示,该分支P形成于基片30的轴向(在图6中,纸面上下方向)的两端缘。分支P在基片30的两端缘沿周向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在两端缘的每一个形成有三个(共六个))。即,分支P与中间箔片10a及背箔片11a对应地形成有三个。
如图7所示,从分支P延伸的延伸部34通过将基片30的一部分切起而形成。该延伸部34是相对于基片30的片表面以钝角方向延伸的“折返”。如图6所示,在与延伸部34(分支P)相邻的位置形成有缺口35。即,在基片30的轴向的两端缘的延伸部34的形成位置的附近存在轴向的凹陷。如图7所示,延伸部34插入于缺口11d及缺口10d。延伸部34在穿过了缺口11d及缺口10d的中间箔10的内周侧向插通孔12a的周向一侧(图7中的纸面左侧)延伸。
具体来说,延伸部34在穿过了缺口10d的中间箔10(中间箔片10a)的径向内侧延伸到周向上的缺口10d的形成范围W外。缺口10d在周向上具有比背箔11(背箔片11a)的缺口11d稍大的形成范围W,因此延伸部34在穿过了缺口11d的背箔11(背箔片11a)的径向内侧延伸到周向上的缺口11d的形成范围外。即,延伸部34的处于比中间箔10靠内侧的部分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与中间箔10在径向上重叠。延伸部34以与顶箔9不干涉的方式容纳于中间箔10的槽部10c内。
接下来,对具备这样的结构的径向箔轴承3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旋转轴1停止的状态下,顶箔9被背箔11(三个背箔片11a)经由中间箔10(三个中间箔片10a)向旋转轴1侧施力,从而紧贴旋转轴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顶箔9的两端部为薄壁部24,所以在这些薄壁部24紧固旋转轴1的力(局部的预负载)比没有薄壁部24的情况缓和。
然后,如果使旋转轴1沿图2中的箭头R方向旋转,则最初以低速开始旋转,之后逐渐加速,以高速旋转。于是,如图2中箭头Q所示,从顶箔9、中间箔10、背箔11各自的一端侧引入周围流体,并流入顶箔9与旋转轴1之间。由此,在顶箔9与旋转轴1之间形成流体润滑膜。
该流体润滑膜的膜压作用于顶箔9,经由与顶箔9接触的中间箔10按压背箔片11a的各个山部11c。于是,背箔片11a被中间箔10按压,从而背箔片11a的山部11c张开,由此,背箔片11a想要在轴承外壳12上沿轴承外壳12的周向移动。即,背箔片11a(背箔11)经由中间箔10弹性地支撑顶箔9,因此在从顶箔9承受载荷时沿背箔片11a的周向变形,从而容许顶箔9、中间箔10的挠曲,并支撑它们。
在此,如图5及图7所示,在背箔片11a的形成于轴向的端缘的缺口11d插入有从基片30的分支P延伸的延伸部34。如图2所示,基片30的凸部31a、31b与顶箔9一起卡合于轴承外壳12的通槽13,因此延伸部34成为背箔片11a的止转件。因此,背箔片11a的各个山部11c夹着插入有延伸部34的缺口11d在周向上变形(移动)。
另外,如图5所示,在背箔片11a的轴向的两端缘的缺口11d分别插入有延伸部34,轴向上的背箔片11a的移动也被限制。而且,如图7所示,延伸部34在穿过了缺口11d的背箔11的内周侧延伸到插通孔12a的周向上的缺口11d的形成范围外。也就是,对于基片30的延伸部34而言,在穿过了缺口11d的背箔11的内周侧形成有“折返”,这成为径向上的背箔片11a的止脱件。也就是,延伸部34延伸至比缺口11d靠旋转轴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周向侧。由此,可抑制背箔11的分解及脱落。
此外,延伸部34也可以延伸至比缺口11d靠旋转轴1的旋转方向。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延伸部34抑制背箔11的分解及脱落。
与背箔片11a相同地、在中间箔片10a也形成有缺口10d,且插入有延伸部34。因此,中间箔10的分解及脱落也被限制。中间箔片10a在从顶箔9向背箔片11a传递载荷时与顶箔9及背箔片11a一起挠曲,但此时,在中间箔片10a与顶箔9、背箔片11a之间产生“滑动”。
即,如果由于旋转轴1的轴振动而流体润滑膜产生压力变动,则压力变动传递到顶箔9,产生“滑动”。该“滑动”引起因摩擦而带来的能量耗损,使膜压变动衰减,因此旋转轴1的轴振动被抑制。
另外,在因旋转轴1的轴振动而引起的变动载荷(负荷和卸荷的反复)作用于背箔片11a,且载荷为卸荷侧时,背箔片11a向轴承外壳12的插通孔12a的径向内侧稍微浮起。此时,延伸部34的折返部钩挂于背箔片11a(中间箔片10a),基片30与背箔片11a一起被提升。在此,在基片30被提升的情况下,在基片30与轴承外壳12的插通孔12a、以及基片30与背箔片11a之间产生“滑动”,这引起因摩擦而带来的能量耗损,作为衰减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如果作用于背箔片11a的载荷为负荷侧,则背箔片11a向原来的位置返回,但此时也同样地产生因基片30而引起的“滑动”,这引起因摩擦而带来的能量耗损,作为衰减发挥作用。
这样,根据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基片30具有沿插通孔12a的径向背离的分支P,从分支P延伸的延伸部34与背箔11及中间箔10卡合,因此,能够抑制背箔11及中间箔10的分解、以及背箔11及中间箔10从轴承外壳12的脱落。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简化或省略其说明。
图8是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中间箔10及背箔11卡合的状态的第一基片30A及第二基片30B展开的俯视放大图。图9A是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基片30A展开的俯视放大图,图9B是将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基片30B展开的俯视放大图。图10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基片30A及第二基片30B与中间箔10及背箔11的卡合状态的主视放大图。
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3具备一张基片30,但如图10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3A具备第一基片30A和第二基片30B。第一基片30A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片30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9A所示,在基片30A的轴向的两端缘具备从分支P延伸的延伸部34A及缺口35A。如图10所示,延伸部34A在穿过了缺口11d及缺口10d的中间箔10的内周侧向插通孔12a的周向一侧(在图10中,纸面左侧)延伸。
另一方面,第二基片30B配置于插通孔12a的内周面,从径向外侧支撑第一基片30A。该第二基片30B具备插入第一基片30A的缺口35A的延伸部34B(第二延伸部)。
延伸部34B在穿过了缺口35A、缺口11d以及缺口10d的中间箔10的内周侧向插通孔12a的周向另一侧(在图10中,纸面右侧)延伸。第二基片30B也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片30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9B所示,在基片30B的轴向的两端缘具备从分支P延伸的延伸部34B及缺口35B。延伸部34A及延伸部34B朝向径向内侧以在周向上互相背离的方式扩展。也就是,延伸部34A及延伸部34B朝向径向外侧为楔状的形状。
如图10所示,延伸部34A、34B分别延伸到周向上的缺口10d的形成范围W外。根据该结构,径向上的背箔片11a及中间箔片10a的止脱效果提高,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背箔11及中间箔10的分解及脱落。另外,在产生了因旋转轴1的轴振动而引起的变动载荷时,除了上述的“滑动”之外,还产生第一基片30A与第二基片30B之间的“滑动”,这引起因摩擦而带来的能量耗损,因此,衰减效果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简化或省略其说明。
图11A是将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片30C展开的俯视图,图11B是将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片30C展开的主视图。图12A是用于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片30C与顶箔9的卡合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2B是用于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片30C与顶箔9的卡合状态进行说明的主视图。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3C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基片30C具有与插入通槽13的顶箔9的凸部21a、21b在径向上卡合的凸部36a、36b(卡合突部)。
如图11A所示,在基片30C的长边方向上的第一短边形成有第一凹凸部38a,该第一凹凸部38a具有在短边方向上分离的两个凸部36a和位于该两个凸部36a之间的一个凹部37a而成。即,在基片30C的位于长边方向的第一侧的短边具备向长边方向的第二侧凹陷的凹部37a和位于凹部37a的短边方向两侧的台阶。
另外,在基片30C的与上述第一短边相反的第二短边(位于长边方向上的第二侧的短边)形成有第二凹凸部38b,该第二凹凸部38b具有向长边方向的第二侧突出的一个凸部36b和形成于凸部36b的短边方向两侧的两个凹部37b而成。即,基片30C的长边方向上的第二短边具备向长边方向的第二侧突出的一个凸部36b和与凸部36b的短边方向两侧延伸连接的台阶。
基片30C的第一凹凸部38a和第二凹凸部38b的配置与图6所示的基片30的第一凹凸部33a和第二凹凸部33b的配置为在长边方向上反转的关系。基片30C的凹部37a、37b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由分支P形成。如图11B所示,该分支P向插通孔12a的径向外侧(在图11B中,纸面下侧)背离。如图12B所示,从该分支P延伸的延伸部34C插入通槽13,通过基片30C的回弹等,相对于通槽13的侧壁部在周向上卡合。
另一方面,如图12B所示,基片30C的凸部36a、36b在通槽13上延伸。即,基片30C的凸部36a、36b在通槽13上隔开间隙配置。如图12A所示,在基片30C的凸部36b的径向内侧插入(配置)有顶箔9的凸部21a。另外,在基片30C的两个凸部36a的径向内侧插入(配置)有顶箔9的两个凸部21b。根据该结构,径向上的顶箔9的止脱效果提高,能够抑制顶箔9的脱落。另外,根据该结构,基片30C与轴承外壳12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基于上述的“滑动”得到的衰减效果提高。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3A及图13B所示,也可以在通槽13配置卡定件40。卡定件40相当于在专利文献6的图3的(a)中用符号16表示的夹具。即,在图13A及图13B所示的变形例中,形成有与通槽13的两端部连通,且沿径向延伸的卡定槽44,卡定件40具备插入卡定槽44的一对脚部42。另外,卡定件40在一对脚部42之间具备向与脚部42相反的一侧突出的两个隔壁片41。两个隔壁片41形成在轴向上大致被三等分的三个卡定槽43。
顶箔9的一个凸部21a及两个凸部21b分别配置于三个卡定槽43,且与隔壁片41在轴向上对置。另外,基片30C的两个凸部36a及一个凸部36b分别配置于三个卡定槽43,且与隔壁片41在轴向上对置。根据该结构,可抑制轴向上的顶箔9及基片30C的移动,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顶箔9及基片30C的脱落。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简化或省略其说明。
图1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3D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在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3D安装有盖体50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6A是将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片30D展开的俯视图,图16B是将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片30D展开的主视图。
如图14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径向箔轴承3D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基片30的径向外侧具备基片30D(第二基片),并且基片30D具有向插通孔12a的径向外侧背离的分支P,从分支P延伸的延伸部34D与轴承外壳12在轴向上卡合。
如图16A所示,基片30D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片30C同样地在长边方向上的第一短边具备第一凹凸部38a,在与上述第一短边相反的第二短边具备第二凹凸部38b。此外,在基片30D的轴向的一方的端缘形成有缺口39。如图16B所示,缺口39是通过将基片30D的一部分切起形成延伸部34D而形成的凹部。即,在基片30D的轴向的一方的端缘形成有向插通孔12a的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34D。此外,考虑到基片30D向轴承外壳12的组装难度,延伸部34D仅形成于基片30D的轴向的一方的端缘。
如图14所示,在轴承外壳12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12b形成有从插通孔12a的内周缘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容纳槽15。也就是,轴承外壳12的轴向上的端面12b具备延伸到轴承外壳12的内周的凹部。在将轴承外壳12的端面12b沿周向大致对分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容纳槽15。另外,在这些容纳槽15沿径向插入有延伸部34D。
如图15所示,在轴承外壳12的轴向的两端面12b安装有盖体50。盖体50覆盖容纳延伸部34D的容纳槽15。本公开的盖体50形成为沿着轴承外壳12的周向的圆环板状。盖体50的内周缘的直径大于轴承外壳12的内周缘的直径,盖体50的外周缘的直径小于轴承外壳12的外周缘的直径。
盖体50通过螺丝51螺纹固定于在轴承外壳12的轴向的两端面12b所形成的螺纹孔52(参照图14。在将轴承外壳12的端面12b沿周向大致三等分的位置分别螺纹固定盖体50。根据上述结构,延伸部34D被盖体50覆盖,因此即使没有上述的卡定件40,也能够抑制基片30D从轴承外壳12沿轴向脱落。另外,盖体50封闭通槽13的开口端的一部分,也覆盖插入到通槽13的基片30D的延伸部34C,因此能够抑制基片30D从轴承外壳12沿轴向脱落。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构成部件的诸形状、组合等为一例,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具备中间箔的径向箔轴承。但是,也可以是没有中间箔,基片仅钩挂于背箔的结构。
另外,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具备两张基片的径向箔轴承。但是,也可以形成从一个基片向插通孔的径向内侧背离的两个延伸部,且使它们向周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延伸。
另外,例如,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轴承外壳的轴向的两端面安装有盖体的径向箔轴承。但是,在轴承外壳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例如安装于安装对象物(支撑凸缘等)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仅在轴承外壳的轴向的另一方的端面安装盖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径向箔轴承,能够不使用焊接,且抑制径向箔轴承的构成部件的分解及脱落。
符号说明
1—旋转轴(轴),3、3A、3C、3D—径向箔轴承,9—顶箔,11—背箔,11a—背箔片,10d、11d、35A、35B、39—缺口,12—轴承外壳,12a—插通孔,12b—端面,13—通槽,15—容纳槽,21a、21b、31a、31b—凸部(两端),30,30C—基片,30A—第一基片,30B—第二基片,30D—基片(第二基片),34、34A、34B、34C、34D—延伸部,36a、36b—凸部(卡合突部),50—盖体,51—螺丝,P—分支。

Claims (8)

1.一种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具备:
轴承外壳,其具有供轴插通的插通孔;
基片,其配置于上述插通孔;
背箔,其支撑于上述基片,且沿上述插通孔的径向具有凹凸;以及
顶箔,其支撑于上述背箔,
上述基片具有向上述插通孔的径向背离的分支,且与上述轴承外壳、上述背箔以及上述顶箔的至少一个卡合,
上述背箔在上述插通孔延伸的轴向上的端缘具有缺口,
上述基片的从上述分支延伸的延伸部插入于上述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
上述延伸部在穿过了上述缺口的上述背箔的内周侧向上述插通孔的周向的任意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基片,具备:
第一基片,其具有上述延伸部,并且在上述轴向上的端缘具有缺口;以及
第二基片,其支撑上述第一基片,并且具有插入上述第一基片及上述背箔的缺口的第二延伸部,
上述第二延伸部在上述背箔的内周侧向上述插通孔的周向的另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插通孔形成有从上述轴承外壳的端面沿上述轴向延伸的通槽,
上述基片的从上述分支延伸的延伸部插入于上述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通槽插入有上述顶箔的端部,
上述基片具有在上述通槽上延伸,且与上述顶箔的端部在径向上卡合的卡合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通槽插入有上述顶箔的作为上述端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就上述顶箔而言,从上述第一端向周向一侧延伸的部位和从上述第二端向周向另一侧延伸的部位在轴向上交叉,
上述卡合突部在上述通槽上延伸,且与上述顶箔的上述交叉的两端在径向上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
具备容纳槽,该容纳槽设于上述轴承外壳的轴向上的端面,且从上述插通孔的内周缘朝向径向外侧延伸,
上述基片的从上述分支延伸的延伸部插入于上述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箔轴承,其特征在于,
具备盖体,该盖体安装于上述轴承外壳的轴向的端面,且覆盖上述延伸部。
CN201980016503.9A 2018-03-07 2019-03-07 径向箔轴承 Active CN111801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1245A JP6965797B2 (ja) 2018-03-07 2018-03-07 ラジアルフォイル軸受
JP2018-041245 2018-03-07
PCT/JP2019/009066 WO2019172370A1 (ja) 2018-03-07 2019-03-07 ラジアルフォイル軸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1505A CN111801505A (zh) 2020-10-20
CN111801505B true CN111801505B (zh) 2022-01-28

Family

ID=6784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6503.9A Active CN111801505B (zh) 2018-03-07 2019-03-07 径向箔轴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9987B2 (zh)
EP (1) EP3763955B1 (zh)
JP (1) JP6965797B2 (zh)
KR (1) KR20200121882A (zh)
CN (1) CN111801505B (zh)
CA (1) CA3093217C (zh)
WO (1) WO20191723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8538B2 (ja) * 2020-04-06 2023-09-05 株式会社Ihi ラジアルフォイル軸受、ラジアルフォイル軸受の製造方法
KR102218462B1 (ko) * 2020-12-10 2021-02-22 주식회사 뉴로스 에어 포일 저널 베어링
KR102289217B1 (ko) * 2021-03-31 2021-08-13 주식회사 뉴로스 에어 포일 스러스트 베어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5384A (en) * 1983-02-28 1984-08-14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High load, whirl free, foil journal bearing
CN103717927A (zh) * 2011-08-01 2014-04-09 株式会社Ihi 径向箔轴承
CN103890423A (zh) * 2011-11-09 2014-06-25 株式会社Ihi 径向箔轴承
CN104520598A (zh) * 2012-08-14 2015-04-15 株式会社Ihi 径向箔轴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2049A (en) 1997-03-28 1999-05-11 Mohawk Innovative Technology, Inc. High load capacity compliant foil hydrodynamic journal bearing
JP2003021137A (ja) * 2001-07-05 2003-01-24 Toshiba Corp フォイル式気体軸受
JP2004270904A (ja) 2003-03-12 2004-09-30 Honda Motor Co Ltd フォイル式流体軸受
US6964522B2 (en) * 2004-01-22 2005-11-1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ydrodynamic journal foil bearing system
KR100573384B1 (ko) 2004-02-14 2006-04-25 한국터보기계(주) 래디알 포일 베어링
JP3636328B1 (ja) * 2004-08-17 2005-04-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動圧流体軸受
US7648279B2 (en) * 2007-04-12 2010-01-19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Journal air bearing
JP5286955B2 (ja) 2008-06-12 2013-09-11 株式会社Ihi フォイル軸受
KR101375184B1 (ko) * 2009-02-20 2014-03-17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공기 포일 베어링
KR101068542B1 (ko) * 2009-08-31 2011-09-28 주식회사 뉴로스 저널 포일 에어베어링
JP5333246B2 (ja) * 2010-01-13 2013-11-0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動圧気体軸受
JP2012092969A (ja) * 2010-09-27 2012-05-17 Ntn Corp フォイル軸受
JP5861550B2 (ja) 2012-04-06 2016-02-16 株式会社Ihi ラジアルフォイル軸受
JP6136135B2 (ja) 2012-07-18 2017-05-31 株式会社Ihi ラジアルフォイル軸受
US9394941B2 (en) * 2012-10-17 2016-07-19 Borgwarner Inc. Oil-free turbocharger bearing assembly having conical shaft supported on compliant gas bearings
KR101558490B1 (ko) * 2015-03-20 2015-10-07 ㈜티앤이코리아 저널 포일 공기 베어링
JP6708031B2 (ja) * 2016-07-13 2020-06-10 株式会社Ihi 回転機械およびラジアルフォイル軸受
JP6870246B2 (ja) 2016-09-07 2021-05-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5384A (en) * 1983-02-28 1984-08-14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High load, whirl free, foil journal bearing
CN103717927A (zh) * 2011-08-01 2014-04-09 株式会社Ihi 径向箔轴承
CN103890423A (zh) * 2011-11-09 2014-06-25 株式会社Ihi 径向箔轴承
CN104520598A (zh) * 2012-08-14 2015-04-15 株式会社Ihi 径向箔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1505A (zh) 2020-10-20
CA3093217A1 (en) 2019-09-12
JP2019157899A (ja) 2019-09-19
EP3763955B1 (en) 2023-08-30
EP3763955A1 (en) 2021-01-13
KR20200121882A (ko) 2020-10-26
EP3763955A4 (en) 2021-12-15
JP6965797B2 (ja) 2021-11-10
CA3093217C (en) 2023-01-03
WO2019172370A1 (ja) 2019-09-12
US11319987B2 (en) 2022-05-03
US20200408246A1 (en) 2020-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1505B (zh) 径向箔轴承
US11940005B2 (en) Radial foil bearing
CN110799765B (zh) 径向箔轴承
US11306772B2 (en) Radial foil bearing
JP6828802B2 (ja) ラジアルフォイル軸受
CN110799764B (zh) 径向箔轴承
EP3763954B1 (en) Radial foil bea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