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9587A -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9587A
CN111789587A CN202010741449.9A CN202010741449A CN111789587A CN 111789587 A CN111789587 A CN 111789587A CN 202010741449 A CN202010741449 A CN 202010741449A CN 111789587 A CN111789587 A CN 111789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ring
ring
electrode
catheter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14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9587B (zh
Inventor
卢才义
陈越猛
张新龙
张煊浩
邓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Mayo Heart Magnetism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Mayo Heart Magnetism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Mayo Heart Magnetism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Mayo Heart Magnetism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14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9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9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9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9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9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4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mounted on an invasive device
    • A61B5/6852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4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mounted on an invasive device
    • A61B5/6852Catheters
    • A61B5/6856Catheters with a distal loop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电极环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磁铁,通过磁铁之间的吸力来增强电极环的闭合力,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电极环在移动控制等过程中产生变形而影响电极环定位准确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电极环实现对目标心腔等位置进行整体三维建模、局部结构标测和靶点定位。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操作者需要在体外操控导管头端的电极环对目标点进行定位,并要保证全部电极与心血管腔内壁的高质量接触。具体地,操作者在体外操控手柄移动导管的基本手法包括前送和回撤、旋转、改变导管头端弯曲以及上述三种运动方式的有机组合。
但由于现有导管头端的电极环采用的都是开环结构,而在前送和回撤导管时,该开环结构极易发生变形和移动延缓,从而影响电极的接触稳定性,进而影响电极环的定位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环易变形而影响电极环定位准确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测导管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极环,以及与所述电极环相连接的导管;其中,所述电极环进一步包括环部和连接部;所述环部上均布有多组第一电极对,在距离每组第一电极对的预设距离位置均设有一个第一定位芯片,所述第一定位芯片用于在所述电极环移动标测时进行位置标测;所述环部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环部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磁铁,通过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使所述环部在呈环状时,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进行吸合;所述环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导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上均布有多组第二电极对,在距离每组第二电极对的预设距离位置均设有一个第二定位芯片。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一组第二电极对和一个第二定位芯片。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对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中间位置。
可选地,所述环部上均布有组数大于5组的第一电极对。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吸力为200-2000高斯。
可选地,所述导管上设有第一位置标识、第二位置标识和第三位置标识;
所述第一位置标识,用于标识电极环由环状变为直线状,且直线状的电极环完全进入导引鞘;
所述第二位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电极环由所述导引鞘完全进入长鞘管内;
所述第三位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电极环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长鞘管的出口端平齐。
可选地,所述第一位置标识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标识的位置的距离为大于5毫米。
可选地,所述导管上还设有第四位置标识;
所述第四位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电极环完全伸出了长鞘管的出口端,并恢复为环状的电极环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任一种所述的装置进行标测方法,包括:
通过推动导引鞘管沿电极环的连接部向环部方向移动,使所述电极环由环状变为直线状,将直线状的电极环输入到导引鞘尾部,并通过导管持续推送所述电极环移动,基于所述导管上的位置标识来确定所述电极环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述电极环的状态;
在所述电极环完全伸出了长鞘管的出口端后,所述电极环恢复为环状,且所述电极环上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吸合,控制所述电极环位置移动,并在所述电极环达到预定位置后进行实时位置标测;
在位置标测完成后,回撤所述导管,根据所述导管上的位置标识来确定所述电极环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述电极环的状态,最后控制所述电极环完全进入所述导引鞘内。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电极环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磁铁,通过磁铁之间的吸力来增强电极环的闭合力,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电极环在移动控制等过程中产生变形而影响电极环定位准确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测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闭环状态的电极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环状态的电极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伸直状态的电极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引鞘管与电极环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测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标测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环部,2连接部,2-1第二定位芯片,2-2第二电极对,3第一电极对,3-1第一磁铁,3-2第二磁铁,4导管,5牵引钢丝附着点,6牵引钢丝,7导引鞘管,8滑柄,9牵引钢丝滑动点,10手柄,11手柄插口,12尾线插口,13尾线接头,14尾线,15滑柄滑槽,16第一定位芯片,17第一位置标识,18第二位置标识,19第三位置标识,20第四位置标识,21长鞘管,22长鞘管侧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电极环易变形的问题,通过在电极环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磁铁,通过磁铁之间的吸力来增强电极环的闭合力,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电极环在移动控制等过程中产生变形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测表明,现有电极环在心腔内只能单向旋转,如果逆向旋转,电极头端容易插入心内结构造成钩挂、缠绕和损伤等问题,且容易导致电极与血管内壁接触不良,并且现有的电极环在移动标测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极环头端变形,从而影响定位准确性,而且当需要操作电极环进入血管或心耳等结构时,只能正向旋转进入,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失败率和学习难度,也降低了操作效率,另外由于操作过程中单向旋转圈数的累加效应,使得导管尾端的延长连接线严重缠绕,严重影响了操作者对导管的精细操控和延长导线与其周围器械的协调配合。
也就是说,现有的电极环在体外操控手柄完成执行导管进退、旋转和头端弯曲等基本标测动作时,很多方面都受到了明显限制:例如,当前送和回撤导管时,由于电极环是开环结构,导管电极环的头端容易发生变形和移动延缓,从而影响电极的接触稳定性和操作速度,而且由于该开环设计,导管4只能顺着开环方向单向旋转操作,所有定位和移动都只能使用一半的操作径路和手法,明显降低了操作速度、导管4到位成功率和效率,另外当操控手柄改变导管头端弯曲程度时,电极环头端遇到心血管腔内结构时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电极环的后续移动和标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电极环,以及与所述电极环相连接的导管4;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极环进一步包括环部1和连接部2;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部1上均布有多组第一电极对3,在距离每组第一电极对3的预设距离位置均设有一个第一定位芯片16,所述第一定位芯片16用于在所述电极环移动标测时进行位置标测;所述环部1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磁铁3-1,所述环部1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磁铁3-2,通过所述第一磁铁3-1和所述第二磁铁3-2使所述环部1在呈环状时,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进行吸合;所述环部1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连接部2的第一端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2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导管4连接。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在电极环的环部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磁铁,通过磁铁之间的吸力来增强电极环的闭合力,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电极环在移动控制等过程中产生变形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电极环出现上述各种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设距离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意设定,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部2上均布有多组第二电极对2-2,在距离每组第二电极对2-2的预设距离位置均设有一个第二定位芯片2-1。
即,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连接部2上设置第二电极对2-2和第二定位芯片2-1,其中,该第二电极对2-2与第二定位芯片2-1也是一一对应设置,即第二电极对2-2与第二定位芯片2-1与环部1设置的第一电极对3和第一定位芯片16的形式相似,在每个连接部上的第二电极对2-2旁边都设置一个第二定位芯片2-1,具体设置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连接部2上设置第二电极对2-2和第二定位芯片2-1,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极环的标测准确性,而具体在连接部2上均布有的第二电极对2-2以及第二定位芯片2-1的个数,可具体根据需要来进行设置,例如在所述连接部2上设有一组第二电极对2-2和一个第二定位芯片2-1。并将所述连接部2上的第二电极对2-2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的中间位置,以尽可能提高定位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在所述环部1上均布有组数大于5组的第一电极对3和第一定位芯片16,实验表明,在环部1上均匀设置5组的第一电极对3和第一定位芯片16即可达到比较精确的定位目的,而在目前环部1的长度上设置5组的第一电极对3和第一定位芯片16也比较易于加工成型,基于此考虑,本发明实施例在环部1上设置了5组的第一电极对3,并在每一组的第一电极对3附近均设置一个第一定位芯片16。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定位精度,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置更多组数的第一电极对3和第一定位芯片16。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铁3-1与所述第二磁铁3-2的吸力为200-2000高斯。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电极环达到较好的吸合力,并且不影响其正常打开,即不影响电极环的伸展性,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得到第一磁铁3-1与所述第二磁铁3-2的吸力为200-2000高斯,可以实现对电极环的较好控制,并且试验表明,在所有吸力中,500高斯是最优的一个吸合力。
为了更好的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对本发明所述的标测导管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标测导管装置,共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分别是电极环、操作手柄10和导引鞘管7。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环位于导管4头端,与导管4头端完整连接。电极环有三种功能状态:闭环状态(如图2所示)、开环状态(如图3所示)和完全伸直状态如图4所示。而在自然状态下,即不受力状态下,电极环呈闭环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环的直径大于5mm,外径4F以上。在初始状态下,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电极环呈闭环状态,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在电极环上均匀排列10对标测电极,即上述的第一电极对3,第一电极对3的编号从头端到近端编号为1-10。单个电极的编号从头端到尾端编号为1-20。每个第一电极对3附近均安装有微型第一定位芯片16,编号与其最近的第一电极对3一致,其作用是配合三维电生理标测实现精准定位。电极环的环部1和连接部2之间安装有磁极相反的磁铁,用于自动闭合电极环。
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操作手柄10来进行前送和回退导管4、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导管4、不同程度地弯曲导管4头端,以及调节电极环功能状态。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标测导管装置需要通过操作手柄10的控制以实现定位等功能。
如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柄10用于握持导管4、完成各种操作动作和调整电极环功能状态;滑柄8用于弯曲导管4头端。向前滑动增大弯曲,向后回位减小弯曲;牵引钢丝6通过牵引钢丝附着点5附着在导管4上,牵引钢丝6在用于执行对导管4头端的弯曲操作。远端附着点在电极头端的预计弯曲部位,近端附着点在滑柄8尾部。牵引钢丝6的滑动点位于滑柄滑槽15的底部,用于实现牵引导丝的滑动转折;滑柄滑槽15用于固定滑柄8、提供滑柄8前后移动的轨道和预留滑柄8前后移动的空间;导管4头端电极环以及尾线插口12,所述尾线插口12用于连接与导管4延长线相匹配的插头,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是将尾线插口12通过手柄插口11以及尾线接头13与尾线14进行连接。
导引鞘管7预装在紧靠滑柄8远端的导管4体部,可以前后自由活动。当伸出导管4头端少许时,可以进入长鞘管21尾部的开口,建立被伸直的电极环进入长鞘管21的通道。导引鞘管7的作用是与牵引线和调节旋钮配合,伸直导管4头端的电极环,同时导引导管4头端顺利进入长鞘管21开口。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长鞘管21上还设有长鞘管侧管22。当电极环完全进入长鞘管21后,可以将导引鞘管7回撤至滑柄8附近备用。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导管4上设有第一位置标识17、第二位置标识18和第三位置标识19;所述第一位置标识17,用于标识电极环由环状变为直线状,且直线状的电极环完全进入导引鞘,距离伸直的电极环头端为一个导引鞘管7的长度;所述第二位置标识18,用于标识所述电极环由所述导引鞘完全进入长鞘管21内,距离伸直的电极环头端为两个导引鞘管7的长度;所述第三位置标识19,用于标识所述电极环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长鞘管21的出口端平齐,距离伸直的电极环头端为1个长鞘管21的长度。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标识17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标识18的位置的距离为大于5毫米。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在所述导管4上还设有第四位置标识20;所述第四位置标识20,用于标识所述电极环完全伸出了长鞘管21的出口端,并恢复为环状的电极环状态,距离伸直的电极环根部为一个长鞘管21的长度。
举例说明:导管4的长度为135厘米,长鞘管21长度为85厘米,电极环周长为10厘米,导引长鞘管为10.5厘米,第一位置标识17距离伸直的电极环头端为10.5厘米,第二位置标识18距离第一位置标识17为10.5厘米,距离伸直的电极环头端为21厘米,第三位置标识19距离伸直的电极环头端为85厘米,第四位置标识20距离伸直的电极环头端为90.5厘米,距离电极环根部为85厘米。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控闭环高密度标测导管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1.向后滑动手柄10,完全伸直导管4;
2.将导引鞘管7移动到电极环跟部,一手握持导管4,一手前推导引鞘管7,直到电极环完全伸直并进入导引鞘管7内;
3.将导引鞘管7头端送入长鞘管21尾部入口,建立电极环进入长鞘管21的临时通道,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长鞘管21设置在导引鞘管7于电极环之间的导管4上;
4.一手握持长鞘管21尾端,一手前送导管4,直到到达导管管身的第一深度标志A,此时,电极环完全伸出导引鞘管7,全部进入长鞘管21内;
5.回撤导引鞘管7并移动到滑柄8附近备用。
6.前送标测导管4到其管身的第二深度标志B处,此时电极环头端位于长鞘管21头端2cm以内。
7.继续前送标测导管4到其管身的第三深度标志C处,此时电极环完全伸出长鞘管21头端并自然恢复其闭环状态。
8.在电极环呈完全闭合状态下,完成目标心腔的三维建模操作。
9.当需要精细标测管状结构如肺静脉开口时,先以完全闭环状态操作电极环进入肺静脉内。然后调节导管4头端弯曲,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导管4,完成对管状结构的环形标测。
10.当电极环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任意旋转导管4。
11.当电环处于开放状态时,只能顺时针旋转导管4。此时由于磁铁的作用,电极环可以恢复闭环状态。
12.当需要进退移动导管4时,最好将电极环预先调节到完全闭合状态。如果在旋转导管4标测操作中,发生组织圈套、缠绕等现象,可以通过增加回撤力度,松脱由磁铁形成的闭环结构,安全退出和松解电极环。
13.当需要向长鞘管21内回撤电极环时,先回撤导管4直到长鞘管21尾部显露出导管4的第三深度标志C。此时,电极环紧邻长鞘管21头端。
14.一手握持长鞘管21尾端,一手回撤导管4,直到显露第二深度标志B。此时,电极环完全被伸直并进入长鞘管21头端以内。
15.继续回撤导管4,直到显露第一深度标志A。此时,电极环呈伸直状位于长鞘管21尾部。
16.前送导引鞘管7使其头端进入长鞘管21尾部。
18.一手握导引鞘管7,一手回撤导管4,直到从导引鞘管7尾部看到电极环。
19.同步撤出导管4和导引鞘管7。此时,电极环呈伸直状位于导引鞘管7内。
总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管4头端的电极环可以控制为开环或闭环状态,以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环适用于针对不同部位和不同目的的标测操作。而且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环能够在心腔内双向旋转,且有效避免了电极头端插入心内结构造成的钩挂、缠绕、损伤等问题,另外在移动标测过程中,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环呈完全闭合状态,不引起电极环头端变形,保证了标测和定位的准确性。当需要操作电极环进入血管或心耳等特殊结构时,能任意正向或反向旋转操作进入,从而简化了操作技术,降低了到位失败率,减小了学习和培训难度,明显提高操作效率。
另外,本发明实施还克服了现有环状标测导管4在操作过程中单向旋转圈数的累加效应,同时能够随时反向旋转导管4,松解导管4尾端延长导线的缠绕,有效保证操作者对导管4的精细操控和延长导线与其周围器械的协调配合。在前送和回撤导管4时,由于电极环呈完全闭合状态,电极环头端不发生变形和移动延缓,提高了电极的接触稳定性和操作速度。
而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环能够调节到完全闭合状态进行标测,操作者能够随意双向旋转导管4,从而克服了现有电极环导管4只能限制在顺时针范围进行操作的缺点,明显提高了导管4到位成功率和手术效率。而在旋转导管4标测操作中,如果发生组织圈套、缠绕等现象,可以通过增加回撤力度,松脱由磁铁形成的闭环结构,安全退出和松解电极环。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进行标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推动导引鞘管沿电极环的连接部向环部方向移动,使所述电极环由环状变为直线状,将直线状的电极环输入到导引鞘尾部,并通过导管持续推送所述电极环移动,基于所述导管上的位置标识来确定所述电极环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述电极环的状态;
在所述电极环完全伸出了长鞘管的出口端后,所述电极环恢复为环状,且所述电极环上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吸合,控制所述电极环位置移动,并在所述电极环达到预定位置后进行实时位置标测;
在位置标测完成后,回撤所述导管,根据所述导管上的位置标识来确定所述电极环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述电极环的状态,最后控制所述电极环完全进入所述导引鞘内。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电极环送入被标测体包括:通过推动导引鞘管沿所述电极环的连接部以及环部方向移动,使所述电极环由环状变为直线状,将直线状的电极环输入到导引鞘尾部,并通过导管持续推送所述电极环移动,当所述导引鞘尾部的导管出现第一位置标识,则表明所述电极环完全进入导引鞘,当所述导引鞘尾部的导管出现第二位置标识,则表明所述电极环由所述导引鞘完全进入长鞘管内,当所述导引鞘尾部的导管出现第三位置标识,标明所述电极环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长鞘管的出口端平齐,当所述导引鞘尾部的导管出现第四位置标识,标明所述电极环完全伸出了长鞘管的出口端,并恢复为环状的电极环状态;
控制所述电极环位置移动,并实时通过所述定位芯片进行位置标测;
标测完成后电极环撤出被标测体包括:当所述长鞘管尾部的导管出现第四位置标识,则表明所述电极环连接部的第二端部与长鞘管的头端紧贴,电极环仍然呈环状位于长鞘管头端以外。继续回撤导管,当所述长鞘管尾部的导管出现第三位置标识,则表明所述电极环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长鞘管的出口端平齐,电极环呈直线状完全进入长鞘管内,继续回撤所述导管,当所述长鞘管尾部的导管出现第二位置标识,则表明电极环连接部的第二端部与由所述长鞘管尾部平齐,通过前送导引鞘至长鞘管尾部,以接受呈直线状的电极环,进一步回撤所述导管,当所述导引鞘尾部的导管出现第一位置标识,则表明电极环完全进入所述导引鞘内,可以同时移走导管和导引鞘。
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对本发明的标测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1.向后滑动手柄,完全伸直导管;
2.将导引鞘管移动到电极环跟部,一手握持导管,一手前推导引鞘管,直到电极环完全伸直并进入导引鞘管内;
3.将导引鞘管头端送入长鞘管尾部入口,建立电极环进入长鞘管的临时通道,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长鞘管设置在导引鞘管于电极环之间的导管上;
4.一手握持长鞘管尾端,一手前送导管,直到到达导管管身的第一深度标志,此时,电极环完全伸出导引鞘管,全部进入长鞘管内;
5.回撤导引鞘管并移动到滑柄附近备用。
6.前送标测导管到其管身的第二深度标志处,此时电极环头端位于长鞘管头端2cm以内。
7.继续前送标测导管到其管身的第三深度标志处,此时电极环完全伸出长鞘管头端并自然恢复其闭环状态。
8.在电极环呈完全闭合状态下,完成目标心腔的三维建模操作。
9.当需要精细标测管状结构如肺静脉开口时,先以完全闭环状态操作电极环进入肺静脉内。然后调节导管头端弯曲,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导管,完成对管状结构的环形标测。
10.当电极环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任意旋转导管4。
11.当电环处于开放状态时,只能顺时针旋转导管,此时由于磁铁的作用,电极环可以恢复闭环状态。
12.当需要进退移动导管时,最好将电极环预先调节到完全闭合状态。如果在旋转导管标测操作中,发生组织圈套、缠绕等现象,可以通过增加回撤力度,松脱由磁铁形成的闭环结构,安全退出和松解电极环。
13.当需要向长鞘管内回撤电极环时,先回撤导管直到长鞘管尾部显露出导管的第三深度标志。此时,电极环紧邻长鞘管头端。
14.一手握持长鞘管尾端,一手回撤导管,直到显露第二深度标志。此时,电极环完全被伸直并进入长鞘管头端以内。
15.继续回撤导管,直到显露第一深度标志。此时,电极环呈伸直状位于长鞘管尾部。
16.前送导引鞘管使其头端进入长鞘管尾部。
18.一手握导引鞘管,一手回撤导管,直到从导引鞘管尾部看到电极环。
19.同步撤出导管和导引鞘管。此时,电极环呈伸直状位于导引鞘管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关部分可以参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行理解,本发明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环,以及与所述电极环相连接的导管;其中,所述电极环进一步包括环部和连接部;
所述环部上均布有多组第一电极对,在距离每组第一电极对的预设距离位置均对应设有一个第一定位芯片,所述第一定位芯片用于在所述电极环移动标测时进行位置标测;
所述环部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环部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磁铁,通过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使所述环部在呈环状时,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进行吸合;
所述环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导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上均布有多组第二电极对,在距离每组第二电极对的预设距离位置均对应设有一个第二定位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一组第二电极对和一个第二定位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对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部上均布有组数大于5组的第一电极对。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吸力为200-2000高斯。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设有第一位置标识、第二位置标识和第三位置标识;
所述第一位置标识,用于标识电极环由环状变为直线状,且直线状的电极环完全进入导引鞘;
所述第二位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电极环由所述导引鞘完全进入长鞘管内;
所述第三位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电极环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长鞘管的出口端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标识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标识的位置的距离为大于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还设有第四位置标识;
所述第四位置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电极环完全伸出了长鞘管的出口端,并恢复为环状的电极环状态。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标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推动导引鞘管沿电极环的连接部向环部方向移动,使所述电极环由环状变为直线状,将直线状的电极环输入到导引鞘尾部,并通过导管持续推送所述电极环移动,基于所述导管上的位置标识来确定所述电极环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述电极环的状态;
在所述电极环完全伸出了长鞘管的出口端后,所述电极环恢复为环状,且所述电极环上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吸合,控制所述电极环位置移动,并在所述电极环达到预定位置后进行实时位置标测;
在位置标测完成后,回撤所述导管,根据所述导管上的位置标识来确定所述电极环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述电极环的状态,最后控制所述电极环完全进入所述导引鞘内。
CN202010741449.9A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Active CN111789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1449.9A CN111789587B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1449.9A CN111789587B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9587A true CN111789587A (zh) 2020-10-20
CN111789587B CN111789587B (zh) 2024-02-09

Family

ID=72827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1449.9A Active CN111789587B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95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1790A (zh) * 2024-01-03 2024-02-02 梅奥心磁(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2396A1 (en) * 2009-11-09 2011-05-12 Magnete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rgeting catheter electrodes
US20150289932A1 (en) * 2010-08-04 2015-10-15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Magnetically guided catheters
CN107583171A (zh) * 2016-07-08 2018-01-16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标测导管及具有其的标测导管组件
CN109788908A (zh) * 2016-09-27 2019-05-21 心脏起搏器股份公司 具有闭合远端环的标测和/或消融导管
CN109788953A (zh) * 2016-07-25 2019-05-21 维兰德.K.沙马 磁性吻合装置和递送系统
CN212394938U (zh) * 2020-07-29 2021-01-26 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2396A1 (en) * 2009-11-09 2011-05-12 Magnete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rgeting catheter electrodes
US20150289932A1 (en) * 2010-08-04 2015-10-15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Magnetically guided catheters
CN107583171A (zh) * 2016-07-08 2018-01-16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标测导管及具有其的标测导管组件
CN109788953A (zh) * 2016-07-25 2019-05-21 维兰德.K.沙马 磁性吻合装置和递送系统
CN109788908A (zh) * 2016-09-27 2019-05-21 心脏起搏器股份公司 具有闭合远端环的标测和/或消融导管
CN212394938U (zh) * 2020-07-29 2021-01-26 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1790A (zh) * 2024-01-03 2024-02-02 梅奥心磁(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
CN117481790B (zh) * 2024-01-03 2024-04-05 梅奥心磁(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9587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1699B2 (en) Multi-dimensional navigation within a body chamber
CN104667412B (zh) 用于导管插入的机器人辅助器
US10136909B2 (en) Magnetic introducer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7531544A5 (zh)
CN212394938U (zh)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
CN111789587A (zh)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CN111887979A (zh)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与鞘管联动操控装置
CN112353488A (zh) 一种可伸缩环形盐水灌注射频消融装置
CN112914715A (zh) 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MX2022010075A (es) Un sistema de cateter con punta de balon multidireccional para realizar la deteccion y estimulacion del haz de his.
CN113081243A (zh) 一种可视可控弯乳头切开刀
CN201855504U (zh) 多向放射性粒子植入套针
CN203208509U (zh) 一种无导丝可控弯球囊导管装置
CN111789588A (zh) 标测导管
CN212853491U (zh) 标测导管
CN215384573U (zh) 一种可视可控弯乳头切开刀
CN202515776U (zh) 刀头精确定长内窥镜高频切开刀
CN109567927B (zh) 一种腔内操作工具
CN114795454A (zh) 用于导管射频消融的可控序列弯长鞘管及导管射频消融装置
CN216417295U (zh) 一种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用穿刺套装
CN209004015U (zh) 一种变角度腔镜下静脉采血装置
CN218787242U (zh) 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传动结构
CN212489910U (zh) 标测导管
CN103239795A (zh) 一种无导丝可控弯球囊导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570185U (zh) 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