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0185U - 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70185U CN216570185U CN202022991926.5U CN202022991926U CN216570185U CN 216570185 U CN216570185 U CN 216570185U CN 202022991926 U CN202022991926 U CN 202022991926U CN 216570185 U CN216570185 U CN 2165701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electrode
- electrode ring
- ablation
- cath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管上设置控制部,并通过控制部来控制电极环沿绕其环心转动,以及调整导管端部的弯曲度,以实现稳定且连续地调整电极环,使电极环能够准确地达到预设位置,从而实现高效地进行消融处理,也即,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操控控制部来调整电极环姿态和角度,使电极环与原有消融线进行良好衔接,提高消融效率和质量,减小损伤范围,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改变电极环位置进行补充消融或加强消融时,不需要操控导管,只需要在现有姿态下主动旋转电极环,就能达到在已有消融线上补点消融或加固消融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环状电极在旋转电极环变化消融部位时消融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环状电极来建立脉冲电场,以实现对心血管靶结构进行电生理消融治疗,并且由于环状电极能以环形电极阵列同步放电,所以其能够获得较高的消融效率。
但在实践中,当旋转电极环变化消融部位时,现有的环状电极不能与原有消融线进行良好衔接,从而影响了消融效率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损伤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以解决现有环状电极在旋转电极环变化消融部位时消融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包括:电极环以及控制部;
所述电极环与导管的第一端部连接,且所述控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侧的所述导管上;
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极环沿所述电极环的环心进行转动,并通过所述控制部调整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的弯曲度,以使所述电极环达到预设位置进行密度标测或进行脉冲电场消融。
可选地,所述控制部进一步包括:旋转控制单元和转向控制单元;
所述旋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极环沿所述电极环的环心进行转动;
所述转向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的弯曲度达到预设弯曲度。
可选地,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为旋转马达,通过控制所述旋转马达以控制所述电极环沿所述电极环的环心进行转动。
可选地,所述转向控制单元为微型万向转轴,通过控制所述微型万向转轴以控制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的弯曲度达到预设弯曲度。
可选地,所述转向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侧压缩弹簧、牵引导丝和牵引马达;
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与所述牵引马达之间设有所述侧压缩弹簧,且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与所述牵引马达之间还设有所述牵引导丝;
通过控制所述牵引马达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牵引导丝,以控制所述侧压缩弹簧的压缩方向以及压缩力,最终控制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的弯曲度达到预设弯曲度。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导管手柄和牵引线;
所述牵引线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极环的环部的顶端,且所述牵引线通过所述环部的顶端从所述环部上的牵引线出口进入所述环部,并沿所述环部、所述连接部,经所述导管一直延伸到所述导管手柄,所述牵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管手柄相连接,所述导管手柄能够通过所述牵引线来控制所述电极环的弯曲直径。
可选地,所述导管手柄上设有控制面板;
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来控制所述牵引线,进而控制所述电极环的弯曲直径。
可选地,所述牵引线出口设置在,当所述环部完全闭合时,所述环部的顶端与所述环部体部相对应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电极环的环部上还设有:消融电极、环形电极对、定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消融电极,用于进行消融处理;
所述环形电极对,用于检测其当前所处位置的电位信息,并将检测到的电位信息发送给控制终端;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消融电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消融电极的温度信息,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所述定位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其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其中,所述消融电极、所述环形电极对与所述定位传感器,三者的数量相同,且所述消融电极、所述环形电极对与所述定位传感器依次相间隔交替设置,且均布在所述环部上。
可选地,所述控制终端,用于对其接收到的所述电位信息、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同时根据所述电位信息、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旋转控制单元、所述转向控制单元和所述消融电极进行实时控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通过在导管上设置控制部,并通过控制部来控制电极环沿绕其环心转动,以及调整导管端部的弯曲度,以实现稳定且连续地调整电极环,使电极环能够准确地达到预设位置,从而实现高效地进行消融处理,也即,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操控控制部来调整电极环姿态和角度,使电极环与原有消融线进行良好衔接,提高消融效率和质量,减小损伤范围,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改变电极环位置进行补充消融或加强消融时,不需要操控导管,只需要在现有姿态下主动旋转电极环,就能达到在已有消融线上补点消融或加固消融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环状电极在旋转电极环变化消融部位时消融效率低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环完全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环部分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环完全伸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识说明:1第一牵引线远端固定点、2第一牵引线出口、3标测和消融电极、4导管、5第二牵引线附着点、6第一牵引线、7导引套管、8滑柄、9牵引线滑动点、10导引手柄、11手柄插口、12尾线插头、13尾线接头、14尾线、15电极环操作板接头、16滑柄滑槽、17控制部、18电极环的环部、19电极环的连接部、20电极环、21导引鞘管、22第二牵引线、23鞘管、A第一位置标识、B第二位置标识、C第三位置标识和D第四位置标识,171旋转马达、172牵引导丝、173牵引马达、174侧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现有环状电极在旋转电极环变化消融部位时消融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操控控制部来调整电极环姿态和角度,使电极环与原有消融线进行良好衔接,从而提高消融效率和质量,减小损伤范围,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改变电极环位置进行补充消融或加强消融时,不需要操控导管,只需要在现有姿态下主动旋转电极环,就能达到在已有消融线上补点消融或加固消融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总体来说,现有环状电极导管的主要缺点是:1.电极环直径不能调节,不能适应于同一病人不同直径的肺静脉口,也不能适应于具有不同肺静脉口直径的不同病人;2.电极环是开环结构,只能顺时针旋转,当反向旋转时容易造成组织钩挂或损伤;3.当电极环到达肺静脉开口后,不能调节电极环直径适配预定的消融线和调整消融电极与肺静脉内壁的接触程度或距离;4.当电极环与肺静脉开口部成角时,不能主动调整到最佳消融位置;5.当旋转电极环变化消融部位时,不能与原有消融线良好衔接,影响消融效率和质量、增加损伤范围。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电极环20以及对该电极环20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7;
所述电极环20与导管4的第一端部连接,且所述控制部17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4上;通过所述控制部17控制所述电极环20沿所述电极环20的环心进行转动,并通过所述控制部17调整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4的弯曲度,以使所述电极环20达到预设位置进行密度标测或进行脉冲电场消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管4的第一端部是与电极环20连接的导管4端部,所述导管4另一端部是通过导引套与导管手柄进行连接的一端。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控制部17是设置在导管4的一端,并与电极环20的连接部19进行连接,然后控制部17通过控制连接部19以实现控制电极环20的自身转动,并且控制部17通过转向控制单元来控制电极环20的俯仰角度。
另外,为了更清楚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极环20进行说明,以下将电极环20能够弯曲为环状的部分记为环部18,而将与导管4连接一端的电极环20则记为连接部19。
总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是通过在导管4上设置控制部17,并通过所述控制部17控制所述电极环20沿所述电极环20的环心进行转动,以及通过所述控制部17调整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4的弯曲度,以实现稳定且连续地调整电极环20,使所述电极环20能够准确地达到预设位置,从而实现高效地进行消融处理,换句话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旋转电极环20变化消融部位时,能够通过控制部17来调整电极环20姿态和角度,使电极环20与原有消融线进行良好衔接,从而提高消融效率和质量,减小损伤范围,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改变电极环20位置进行补充消融或加强消融时,也不需要操控导管4,只需要在现有姿态下主动旋转电极环20,就能达到在已有消融线上补点消融或加固消融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环状电极20在旋转电极环20变化消融部位时消融效率低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控制部17进一步包括:旋转控制单元和转向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旋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极环20沿所述电极环20的环心进行转动;所述转向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4的弯曲度达到预设弯曲度。
也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导管4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旋转控制单元和转向控制单元,通过旋转控制单元和转向控制单元来分别控制电极环20的绕环心转动以及导管4头端的弯曲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为旋转马达171,通过控制所述旋转马达171以控制所述电极环20沿所述电极环20的环心进行转动。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马达171与电极环20的连接部19可动连接,并可通过连接部19来控制电极环20绕其环心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转向控制单元为微型万向转轴,通过控制所述微型万向转轴以控制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4的弯曲度达到预设弯曲度。
也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导管4的端部来设置一个非常小的万向转轴,并通过向该万向转轴发送控制信号,以使万向转轴调整导管4的端部的弯曲程度,并最终使得电极环20能够准确地达到预设位置,从而实现高效地进行消融处理的目的。
对于该微型万向转轴的材质和型号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设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设置万向转轴来调整导管4的端部的弯曲程度,则需在万向转轴中心设置一个通孔,以使各种牵引线、和牵引导丝172通过导管,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是牵引线等通过导管,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即所述转向控制单元设置为包括:侧压缩弹簧174、牵引导丝172和牵引马达173;
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与所述牵引马达173之间设有所述侧压缩弹簧174,且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与所述牵引马达173之间还设有所述牵引导丝172;
通过控制所述牵引马达173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牵引导丝172,以控制所述侧压缩弹簧174的压缩方向以及压缩力,最终控制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4的弯曲度达到预设弯曲度。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控制单元与牵引马达173之间设置一根牵引导丝172,并通过牵引马达173收紧或者放松该牵引导丝172以调整侧压缩弹簧174的压缩方向以及压缩力,使第一端部侧的导管4达到预设弯曲度,最终使电极环20能够准确地达到预设位置,从而实现高效地进行消融处理。
通过上述技术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控制部17,并通过该控制部17来主动调整电极环20直径,最大限度地以同一型号的导管4适应于同一病人不同直径的肺静脉口以及具有不同肺静脉口直径的不同病人。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极环20是闭环结构,能够顺时针和逆时针双向旋转,操作简单、灵活、安全;当电极环20到达肺静脉开口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能够调节电极环20直径,充分适应预定的消融线,精细调整消融电极与肺静脉内壁的接触程度或距离,当电极环20与肺静脉开口部成角时,也能够主动调整电极环20成角状态,到达和保持最佳消融位置,当旋转电极环20变化消融部位时,能够通过调整电极环20姿态和角度,与原有消融线良好衔接提高消融效率和质量,减小损伤范围,当改变电极环20位置进行补充消融或加强消融时,不需要操控导管4,只需要在现有姿态下主动旋转电极环20,就能达到在已有消融线上补点消融或加固消融的目的,当闭合的电极环20出现嵌顿、套挂组织结构不能回撤时,可以通过体外切断电极环20伸缩导丝进行松解排除。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旋转控制单元为旋转马达171,位于电极环20的连接部19的导管4端附近,距离约为2mm以上,主要功能是双向旋转电极环20。在旋转马达171的长轴方向设置有中央管腔,该中央管腔用于通过电极环20头端的各种导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要在旋转马达171的旋转轴的部位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防止外部物质进入旋转马达171,影响旋转马达171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极环20旋转功能主要用于:1)改变消融部位。2)调整电极与组织的接触或距离。3)调整有待改变姿态的电极环20部分处于转角装置的调整方向。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向控制单元是位于电极环20旋转马达171的近端,以能够完成对电极环20的控制为目的,具体的设置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任意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向控制单元可以是微型万向转轴,也可以是由侧压缩弹簧174、牵拉导丝和牵引马达173组成的联合装置。后者的使用方法是:1)运行电极环20的旋转马达171,将有待调整角度或姿态的电极环20部分旋转到转角装置的工作方向。2)运行牵引马达173,收紧位于转角弹簧一侧的牵引导丝172,弹簧被侧向压缩,带动电极环20向预定姿态调整的方向和程度运行。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图中灰色的长方形为标测和消融电极3,圆点为定位电极,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连接部19上的灰色的长方形也是定位电极。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环20的顶部设有第一牵引线远端固定点1,以及在电极环20的体部设有第一牵引线出口2,第一牵引线6由通过所述环部18的顶端从所述环部18上的牵引线出口进入所述环部18,并沿所述环部18、所述连接部19,经所述导管4一直延伸到所述导管手柄,以使所述导管手柄能够通过所述牵引线来控制所述电极环20的弯曲直径。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环20头端有第一牵引线远端固定点1,该第一牵引线6也可以称为伸缩导丝,通过该伸缩导丝来牵引导管4伸缩,以增加或减小电极环20的直径;电极环20近端距离连接部19的2-5cm处有设有伸缩导丝出口,用于进行伸缩导丝的收放。通过伸缩导丝在固定点和出口之间的长度变化,可以牵引导管4头端向伸缩导丝出口靠近,由此改变电极环20的直径。电极环20开环直径范围:当电极环20顶端完全弹开恢复预制直径时,为电极环20最大开环直径。当电极环20顶端到达连接部19,即电极环20端附近时,为电极环20最小开环直径。电极环20闭环直径范围:当收紧伸缩导丝使电极环顶端与连接部19的电极环端相接触时,为电极环20最大闭环直径。当收紧伸缩导丝使电极环20顶端位于伸缩导丝出口处时,为电极环20最小闭环直径。紧急闭环松解:在体外完全离断导管4体部任何部位时,都可以同时离断电极环20伸缩导丝,即上述的第一牵引线6。此时,回撤被离断的导管4近心端,可以先撤出电极环20,随后撤出被离断的伸缩导丝。电极环20闭环操作适用于:三维建模,高密度标测,进入目标肺静脉,匹配与之直径相适应的肺静脉口消融。电极开环20操作适用于:匹配直径超出电极环20闭环直径的肺静脉口消融。
电极环20上等距离分布2个以上的消融电极,单个电极长度2mm以上,电极环20连接部19上安装有1个以上的定位电极,用于标记电极环20的位置和电极环20电极的序列号。
下面将结合图7、图8和图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准备导管4:一手握住导引鞘管21,一手回撤导管4,伸直电极环20进入导引鞘管21内;
将电极环20送入鞘管23尾部。在导引鞘管21保护下,将导引鞘管21头端连同伸直的电极环20头端一起送入鞘管23尾部,根据导管4管身的长度与位置标识,将电极环20送出鞘管23的头端,恢复电极环20的预制形态;
三维建模或标测定位:调整电极环20为最小闭环形态,完成目标心腔和消融结构的标测建模或精确定位;
脉冲消融电极环20定位:1)操作导管手柄,使处于最小闭环形态的电极环20进入目标肺静脉口;2)进退调整电极环20进入肺静脉口的深度,使电极环20最外侧的部分位于预设消融线上;3)逐步增加电极环20直径,直到接近肺静脉预定消融环的直径;4)主动旋转电极环20,使待调整角度的电极环20节段位于电极环20转角装置的工作面;5)在三维指导下调整电极环20姿态,直到整个电极环20与预设消融线完全吻合;6)逐步扩大电极环20直径,直到电极环20全部电极完全接触预设消融线的肺静脉内壁或者达到满意的接触距离。
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极环20的环部18上设有标测和消融电极3,具体包括:消融电极、环形电极对、定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消融电极为多个,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终端所述消融电极进行消融处理;所述环形电极对为多个,所述环形电极对用于检测其当前所处位置的电位信息,并将检测到的电位信息发送给控制终端;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消融电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消融电极的温度信息,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所述定位传感器为多个,用于实时检测其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终端;
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电极对、所述定位传感器与所述消融电极,三者的数量相同,且所述消融电极、所述环形电极对与所述定位传感器依次相间隔交替设置,且所述环形电极对、所述定位传感器与所述消融电极是均布在所述环部18上。
控制终端用于其对接收到的电位信息、温度信息以及位置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同时根据电位信息、温度信息以及位置信息对电极环20进行实时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终端基于其接收到的相关信息来通过控制部实现对电极环20进行实时控制以外,还可以由操作者通过导管手柄上的控制面板、电极环20的直径调节环以及导管4头部打弯的滑柄8来对电极环20进行具体操控,以使电极环20达到预设位置进行工作。
另外,在具体实施例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终端可以是电脑等各种具有显示和计算功能的设备,操作者可通过该控制终端对各个部件进行操控。具体的程序控制软件和线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任意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详细说明。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管手柄上的电极环20的直径调节环与电极环20上的第一牵引线6相连接,导管4头部打弯的滑柄8与导管4第一端部的第二牵引线22相连接,以通过电极环20的直径调节环以及导管4头部打弯的滑柄8来对电极环20直径和导管4端部的弯曲度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环形电极对与消融电极之间还设有固定绝热材料环,以避免环形电极对与消融电极之间相互影响。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终端对电极环20检测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并基于其接收到的各种检测信息,通过控制终端的控制程序来对操作进行具体地控制。同时操作者也可以根据控制终端所显示的各种控制信息,来通过导管手柄的控制,来实现对当前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整体控制,以最终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如图4-图6所示,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环形电极对、定位传感器与消融电极均为8个,且环形电极对、定位传感器与消融电极是均布在环部18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任意设置在环部与连接部19的连接端指环部18顶端之间环形电极对(以下简称为电极对)、定位传感器与消融电极的具体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电极环20上设置8个消融电极,可以单次完成环形8个点的消融,从而提高消融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消融电极均匀环状分布,可以精密控制消融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大量减少重复或缺失消融点的几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极环20在开放状态下具有较大的直径和一定的开放张力,操作者可通过操控牵引线以实现按需改变电极环20的直径,灵活控制电极环20的直径大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环20可以适配不同直径的血管,改善电极与血管内壁的接触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在导管手柄端增加了控制各电极环20的射频开关,从而实现灵活控制单次消融电极的数量,从而完成不同血管部分的独立点状消融控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管手柄上还设有控制面板,通过该控制面板来控制任意的消融电极打开和关闭,以满足不同手术条件下的消融的需求。
当然,具体的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总体以能够实现对消融电极的打开和关闭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牵引线6和第二牵引线22,该第一牵引线6和第二牵引线22经导引套管7至导引手柄10内的滑柄滑槽16内,并最终将第一牵引线6和第二牵引线22固定到滑柄滑槽16内的牵引线滑动点9上;
第一牵引线6的第一端设置在环部18的顶端,即,第一牵引线6附着点为环部18的顶端,且第一牵引线6通过顶端沿环部18、连接部19,经导管4一直延伸到导管手柄,以使导管手柄能够通过第一牵引线6来控制电极环20的弯曲直径;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通过导管手柄上的导管4头部打弯的滑柄8来基于第一牵引线6,以控制环部18的弯曲直径;
第二牵引线22设置在导管4的第一端部的第二牵引线附着点5,该第一端部为与连接部19相连一侧的导管4的端部,第二牵引线22经导管4一直延伸到导管手柄,以使导管手柄能够通过第二牵引线22来控制导管4的第一端部的弯曲度。
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通过导管手柄上的电极环20的直径调节环来基于第二牵引线22,以控制导管4的第一端部的弯曲度。
简单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导管手柄上的两个控制件来分别通过不同的牵引线来控制电极环20的直径和导管4的弯曲情况,从而最终使电极环20达到预设位置并对该位置进行消融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牵引线6与第二牵引线22可以是非常细的钢丝材料等材质。将钢丝的一端设置在电极环20的顶端以及导管4的第一端部上,而将钢丝的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手柄的控制件上,从而通过操纵控制件来控制电极环20和导管4。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导引手柄10的尾部设置手柄插口11,并通过该手柄插口11与尾线插头12、尾线接头13连接,进而实现与14尾线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引手柄10的尾部还设置有电极环20操作板接头15,通过该接头以使控制终端实现对电极环20的具体控制。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标识部,标识部设置在导管4上,标识部进一步包括第一位置标识A、第二位置标识B、第三位置标识C和第四位置标识D;
第一位置标识A,用于标识环部18由环状变为直线状,且直线状的环部18完全进入导引鞘;
第二位置标识B,用于标识环部18由导引鞘完全进入鞘管23内;
第三位置标识C,用于标识环部18的顶端与鞘管23的出口端平齐;
第四位置标识D,用于标识所环部18完全伸出了鞘管23的出口端,并恢复为环状状态。
例如:导管4的长度为135厘米,鞘管23长度为85厘米,电极环20周长为10厘米,导引鞘管21为10.5厘米,第一位置标识A距离伸直的电极环20环头端为10.5厘米,第二位置标识B18距离第一位置标识A为10.5厘米,距离伸直的电极环20顶部为21厘米,第三位置标识C距离伸直的电极环20顶部为85厘米,第四位置标识D为距离伸直的电极环20顶部为90.5厘米,距离电极环20根部为85厘米,当然上述设置仅仅是一个例子,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意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总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通过操控控制部来调整电极环姿态和角度,使电极环与原有消融线进行良好衔接,提高消融效率和质量,减小损伤范围,并且本实用新型在改变电极环位置进行补充消融或加强消融时,不需要操控导管,只需要在现有姿态下主动旋转电极环,就能达到在已有消融线上补点消融或加固消融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环状电极在旋转电极环变化消融部位时消融效率低的问题。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4)
1.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环以及控制部;
所述电极环与导管的第一端部连接,且所述控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侧的所述导管上;
通过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极环沿所述电极环的环心进行转动,并通过所述控制部调整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的弯曲度,以使所述电极环达到预设位置进行密度标测或进行脉冲电场消融;
所述控制部进一步包括:旋转控制单元和转向控制单元;
所述旋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极环沿所述电极环的环心进行转动;
所述转向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的弯曲度达到预设弯曲度;
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为旋转马达,通过控制所述旋转马达以控制所述电极环沿所述电极环的环心进行转动;
所述转向控制单元为微型万向转轴,通过控制所述微型万向转轴以控制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的弯曲度达到预设弯曲度;
所述转向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侧压缩弹簧、牵引导丝和牵引马达;
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与所述牵引马达之间设有所述侧压缩弹簧,且所述旋转控制单元与所述牵引马达之间还设有所述牵引导丝;
通过控制所述牵引马达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牵引导丝,以控制所述侧压缩弹簧的压缩方向以及压缩力,最终控制所述第一端部侧的导管的弯曲度达到预设弯曲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导管手柄和牵引线;
所述牵引线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极环的环部的顶端,且所述牵引线通过所述环部的顶端从所述环部上的牵引线出口进入所述环部,并沿所述环部、连接部,经所述导管一直延伸到所述导管手柄,所述牵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管手柄相连接,所述导管手柄能够通过所述牵引线来控制所述电极环的弯曲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手柄上设有控制面板;
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来控制所述牵引线,进而控制所述电极环的弯曲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线出口设置在,当所述环部完全闭合时,所述环部的顶端与所述环部体部相对应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91926.5U CN216570185U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91926.5U CN216570185U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70185U true CN216570185U (zh) | 2022-05-24 |
Family
ID=81609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91926.5U Active CN216570185U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70185U (zh) |
-
2020
- 2020-12-14 CN CN202022991926.5U patent/CN2165701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14715A (zh) | 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 |
EP2626033B1 (en) | Robotically guided catheter | |
CA2468531A1 (en) | Radio-frequency-based catheter system with improved deflection and steering mechanisms | |
US4808164A (en) | Catheter for balloon angioplasty | |
US8926589B2 (en) | Pre-formed curved ablation catheter | |
US6235021B1 (en) | Ablation sheath | |
CN213191995U (zh) | 一种分段可调弯鞘管 | |
CN112353488A (zh) | 一种可伸缩环形盐水灌注射频消融装置 | |
CN109771014B (zh) | 可调弯房间隔穿刺系统 | |
CN117257438B (zh) | 双能量标测消融导管 | |
CN216570185U (zh) | 一种环状电极脉冲电场消融装置 | |
JP2004520854A (ja) | 操向可能な胆管カテーテル | |
AU2022244782A1 (en) | Intravascular nano robot apparatus, optimize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6919415A (zh) | 一种新型电生理导管 | |
CN217907962U (zh) | 控弯切开刀 | |
CN115192179A (zh) | 一种机器人异形弯可视化鞘及手术装置 | |
CN114795454A (zh) | 用于导管射频消融的可控序列弯长鞘管及导管射频消融装置 | |
CN115192180A (zh) | 一种双弯机器人电生理导引鞘 | |
CN216876573U (zh) | 自稳定且直径可调节的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及其设备 | |
CN111789587B (zh) | 一种标测导管装置及标测方法 | |
EP3998976B1 (en) | Catheter including deflectable shaft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ame | |
CN214907988U (zh) | 一种可伸缩环形盐水灌注射频消融装置 | |
CN211584815U (zh) | 一种新型的调弯结构 | |
CN203154533U (zh) |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头部可控弯曲导管 | |
CN218515803U (zh) | 用于导管射频消融的可控序列弯长鞘管及导管射频消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