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7480A - 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7480A
CN111787480A CN201910273085.3A CN201910273085A CN111787480A CN 111787480 A CN111787480 A CN 111787480A CN 201910273085 A CN201910273085 A CN 201910273085A CN 111787480 A CN111787480 A CN 111787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monitoring terminal
base station
termi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30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7480B (zh
Inventor
孟庆昕
罗志刚
郭磐石
林俊
王盟
陈凯
刘士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s Yuke Beijing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munications Yuke Beijing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s Yuke Beijing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munications Yuke Beijing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30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7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7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7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7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该监控平台,包括:监测终端,用于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转发通道,用于将监测终端采集的所述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第一通讯基站,用于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用于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从而可以在无运营商信息覆盖环境下,保障监测对象与监控系统的实时通信,使得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对象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监测对象的作业安全或者可以对监测对象的作业状态进行监控。

Description

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例如:在公路、铁路等建设施工现场,以及较为偏僻的景区内,需要对人员安全进行监控。
目前,一般通过给监测对象配备定位和通讯终端的方式来监控现场情况。而配备的定位和通讯终端往往是通过移动、电信等运营商提供的3G/4G信号来传输定位信息到监控指挥中心。
但是,上述方式严重依赖移动、电信等运营商提供的3G/4G信号,若在运营商信号未覆盖或者覆盖信号较差的区域,则无法将监测对象的定位信息、通信信息等传输到监控中心,从而使得监测对象与监控中心失去联络,导致监控中心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可以在无运营商信息覆盖环境下,保障监测对象与监控系统的实时通信,使得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对象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监测对象的安全或者可以对监测对象的作业状态进行监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平台,包括:
监测终端,用于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
转发通道,用于将所述监测终端采集的所述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
第一通讯基站,用于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用于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包括:
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
将所述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以使第一通讯基站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
通过监控系统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
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设备,包括: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加载有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将所述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以使第一通讯基站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从而可以在无运营商信息覆盖环境下,保障监测对象与监控系统的实时通信,使得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对象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监测对象的作业安全或者可以对监测对象的作业状态进行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提供的监控平台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提供的监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中转发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中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解决无运营商信号覆盖,或者运营商信号覆盖较差区域的通信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平台及监控方法,可以在无运营商信息覆盖环境下,采用通讯卫星,例如我国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定位通讯技术,实现北斗卫星定位和短报文通讯,从而保障监测对象与监控系统的实时通信,使得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对象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监测对象的作业安全或者可以对监测对象的作业状态进行监控。
图1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提供的监控平台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公路等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可以分为室外施工场景和室内施工场景两种场景。其中:
场景一:
室外施工场景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户外露天施工,视野和信号接收条件较好。在进行室外施工过程中,监测终端将定位信息按设定的频率传输到中转终端上,中转终端实时将各个监测终端的定位信息打包成短报文后通过通讯卫星发送给第一通讯基站;然后由第一通讯基站将短报文发送给监控系统。
场景二:
室内施工场景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隧道施工,视野和信号接收条件较差。在进行室内施工过程中,监测终端将和室内定位基站进行实时的通信,从而通过后台交会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定位信息,并通过室内定位基站,将此定位信息传输到第二通讯基站,第二通讯基站将定位信息打包成短报文后,通过通讯卫星发送到第一通讯基站;最后该第一通讯基站将短报文发送给监控系统。
无论是场景一还是场景二,监控系统从第一通讯基站转发的短报文中解析出监测终端的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包括:定位信息、设备ID信息,相关信息还可以包括求救信息。监控系统将设备ID信息与预存储的监测终端的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可选地,当电子地图上标注的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超过预设时长未发生位置变化;或者,电子地图上标注的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偏离预设工作区域;则监控系统生成安全预警信息,以提醒监控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场景一和场景二中的施工主体可以是施工人员也可以是机器人,监测终端可以供施工人员佩戴,也可以供施工机器人携带。
场景三:
在偏僻的旅游景点,为保证游客人身安全,也可以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具体地,可以让游客佩戴监测终端,该监测终端上可配置摄像头。若游客迷路或存在危险,则可激发监测终端上的SOS救援功能。当监控系统接收到SOS救援信号后,可以根据监测终端给出的位置信息和/或摄像信息,给出应急方案。
在另一可选方案中,监控系统还可以事先获取游客的旅游路线,然后实时监控该游客的旅游动态信息,其中旅游动态信息包括位置信息,速度信息,停留时间,偏离路线程度等。当判定游客存在潜在危险时,监控系统给出报警提示,并可综合获取的动态信息给出报警级别。
可选地,监控系统还可以将救援信息和/或报警信息发送给离潜在危险地点最近的工作人员,以便高效解除危险。
本实施例中,监控系统可以有效保证偏僻旅游景点的游客的人身安全,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在无运营商信息覆盖环境下,保障监测对象与监控系统的实时通信,使得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对象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监测对象的安全。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产品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提供的监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监控平台可以包括:
监测终端20,用于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
转发通道30,用于将监测终端采集的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
第一通讯基站40,用于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50,用于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
图3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中转发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转发通道30包括:室内定位基站31、第二通讯基站32,和/或中转终端33;其中:
室内定位基站31与第二通讯基站32通讯连接,室内定位基站31将监测终端20发送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第二通讯基站32;第二通讯基站32将监测终端20发送的相关数据打包成短报文,并将短报文通过通讯卫星发送给第一通讯基站40;
中转终端33与监测终端20通讯连接,中转终端33将监测终端20发送的相关数据打包成短报文,并将短报文通过通讯卫星发送给第一通讯基站40。
可选地,中转终端33、室内定位基站31、第二通讯基站32为集成一体化装置,或者独立的装置;其中:
室内定位基站31被预先布设在室内,以形成室内局域网络;室内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室内定位基站31;中转终端33与至少1个监测终端20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转发通道30包含有室内定位基站31、第二通讯基站32构成的第一通讯链路,以及中转终端33构成的第二通信链路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切换转发通道的通信模式为室内模式或者室外模式。
图4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中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监控系统50,包括:
信息存储器51,用于存储监测对象信息和监测终端的设备信息;监测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监测终端的设备ID、设备用途、生产厂家、使用状态、绑定的监测对象信息;监测对象信息包括:姓名或ID编号、职位、负责工作信息;
数据处理器52,用于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从信息存储器中获取监测终端的设备信息,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根据CGCS2000坐标和公里桩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插值的方式将监测终端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公里桩号;
显示器53,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公里桩号,以及历史轨迹;
预警器54,用于在监测终端发送的相关数据中包含求救信息时,启动SOS预警方案;以及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的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超过预设时长未发生位置变化时,或者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偏离预设工作区域时,生成安全预警信息,以提醒监控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图5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监测终端20,包括:
定位传感器21、触控面板22、监测仪23、显示器24、无线通信器25以及电源26;其中:
定位传感器21,用于实时获取监测终端的当前定位信息;
触控面22板,用于响应监测对象的操作,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监测仪23,用于监测对象的自身状态以及环境信息,得到对应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施工人员心率、环境气压、环境温湿度;
显示器24,用于显示参数信息,参数信息包括:电源电量、当前定位信息、监测仪生成的监测数据;
无线通信器25,用于实现监测终端的数据接收和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监测对象的具体类型,监测对象可以是人或者机器人;该监测对象可在各种环境下执行工作任务。
本实施例中,监控平台具备如下优点:
1)监测终端体积小巧,可以便携贴身携带,例如腕表的形式;且该监测终端上设置有SOS求救按钮,使得SOS求救更加便捷。
2)转发通道可以自由切换室内定位模式和室外定位模式;从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讯需求。
3)整个监控系统可以在无运营商信号环境下,通过北斗通讯卫星回传定位和SOS求救信息;无需依赖通信运营商的覆盖信号。
4)监控系统可以结合交通习惯显示定位结果,便于用户查阅定位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将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以使第一通讯基站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从而可以在无运营商信息覆盖环境下,保障监测对象与监控系统的实时通信,使得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对象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监测对象的作业安全或者可以对监测对象的作业状态进行监控。
图6为本发明产品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监控设备60可以包括: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
存储器62,用于存储程序;存储器6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SRAM),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DDR SDRAM)等;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存储器6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如实现上述监控平台各项功能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计算机指令等,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等可以分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62中。并且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数据等可以被处理器61调用。
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等可以分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62中。并且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数据等可以被处理器61调用。
处理器61,用于执行存储器6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监控平台的各项功能。
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可以是独立结构,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集成结构。当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是独立结构时,存储器62、处理器61可以通过总线63耦合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将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以使第一通讯基站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从而可以在无运营商信息覆盖环境下,保障监测对象与监控系统的实时通信,使得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对象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监测对象的作业安全或者可以对监测对象的作业状态进行监控。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用户设备执行上述各种监控平台的功能。
其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服务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实施上述监控平台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监控平台的功能;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方法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应用在包含监测终端、转发通道、第一通讯基站、监控系统所构成的监控平台中,本实施例中的可以包括:
S101、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
本实施例中,由监测终端实施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该相关数据包括:定位信息、设备ID信息,和/或求救信息;求救信息是通过监测终端上预设的SOS按键发出的;监控系统可以从短报文中解析出求救信息时,启动SOS预警方案。
S102、将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以使第一通讯基站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
该步骤中,可以通过转发通道将监测终端采集的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该转发通道可以包括:室内定位基站、第二通讯基站,和/或中转终端。
实施方式一
室内定位基站与第二通讯基站通讯连接,室内定位基站将监测终端发送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第二通讯基站;第二通讯基站将监测终端发送的相关数据打包成短报文,并将短报文通过通讯卫星发送给第一通讯基站。
该步骤中,室内定位基站被预先布设在室内,以形成室内局域网络;所述室内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室内定位基站。
实施方式二
中转终端与监测终端通讯连接,中转终端将监测终端发送的相关数据打包成短报文,并将短报文通过通讯卫星发送给第一通讯基站。其中,中转终端与至少1个监测终端通讯连接。
实施方式三转发通道包含室内定位基站、第二通讯基站和中转终端。此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切换使用上述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中的方案。
可选地,监控系统、监测终端之间,可以采用我国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定位通讯技术,实现北斗卫星定位和短报文通讯。因此,监控系统接受第一通讯基站转发的短报文,第一通讯基站为通讯卫星基站,例如北斗卫星通讯基站。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通讯基站的类型;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伽利略通讯技术,实现本方案。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通讯基站的数量。
详细地,在公路等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可以分为室外施工场景和室内施工场景两种场景。其中,室外施工场景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户外露天施工,视野和信号接收条件较好。而室内施工场景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隧道施工,视野和信号接收条件较差。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在进行露天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工地移动时候,监测终端将定位信息按设定的频率传输到工长的通讯信号的中转终端上,工长的通讯信号的中转终端通过北斗通信模块实时将各个施工人员的定位信息打包成北斗短报文,发送到北斗通讯卫星。北斗通讯卫星将北斗短报文推送到监控系统布设的北斗通讯基站,该北斗通讯基站与监控系统相连,监控系统通过数据接收模块读取该北斗通讯基站接收到的北斗短报文。其中,多个监测终端可以与1台中转终端进行配对,实现信号的中转。
在另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室内定位基站用于配合监测终端室内定位。其中,室内定位基站的覆盖范围为100-200米,一般情况下为提供定位精度,需多个室内定位基站组网使用,相邻室内定位基站之间保持配对以形成室内局域网络。具体地,一般在室内的出口位置设置北斗通讯基站,以便于与室内定位基站进行通信。例如:隧道洞口位置(在实际选址时要求上空无遮挡、无高压线等电磁干扰),隧道洞口在进行隧道内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在隧道内移动时候,施工人员佩带的监测终端将和室内定位基站进行实时的通信,从而通过后台交会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定位信息,并通过室内定位基站,将此定位信息传输到洞口的北斗通讯基站。然后通过北斗通讯基站实时将施工人员的定位信息打包成北斗短报文,发送到北斗通讯卫星。北斗通讯卫星将北斗短报文推送到另一北斗通讯基站,该北斗通讯基站与监控系统通信连接,监控系统通过数据接收模块读取该北斗通讯基站接收到的北斗短报文。
S103、通过监控系统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
该步骤中,监控系统从短报文中解析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
S104、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
该步骤中,预存储的监测终端的终端信息,包括设备ID号、设备名称、用途、生产厂家等,还包括设备和监测对象的绑定关系,从而实现设备和监测对象的一一对应,从而达到监控的目的。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监控系统中预先录入监测对象信息、设备信息,并设置设备和监测对象的绑定关系。通过设备ID,可以直接匹配对应的监测对象信息当监测对象为施工人员时,在施工开始前,施工队工长领取一个中转终端,每个施工人员领取一个监测终端,并和自己的工长的通讯信号中转终端进行配对。当施工队撤场时候,需要所有人员归还监测终端和工长的中转终端,并解除设备与人员的绑定关系。
该步骤中,在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时,监控系统根据CGCS2000坐标和公里桩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插值的方式将监测终端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公里桩号;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公里桩号,以及历史轨迹。
详细地,从监测终端的定位信息中获取监测终端的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测终端的经纬度坐标和设备ID信息;或者,将监测终端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公里桩号,将公里桩号和设备ID信息标注在电子地图上。其中,电子地图是预先制作的监控区域的GIS矢量地图,矢量地图最高比例尺1:100,采用CGCS2000坐标系统。交通行业习惯用公里桩号来表达位置。监控系统还建立了CGCS2000坐标和公里桩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这种对应关系通过插值的方式实现坐标系的转换。因此,监控系统提取定位信息和监控设备ID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设备ID进行匹配,从而将匹配成功的终端设备ID和定位坐标点打在地图上,显示更加直观。如果用户为交通用户,习惯采用公里桩号表达位置信息,则进行坐标转换,将终端设备定位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公里桩号,再打在地图上。
本发明的监控平台包括预警功能,关于预警触发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包括监控对象主动触发、监控系统端监控触发。
实施方式一
当监测终端发送的相关数据中包含求救信息时,监控系统启动SOS预警方案。
实施方式二
若电子地图上显示的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超过预设时长未发生位置变化时,或者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偏离预设工作区域时,监控系统生成安全预警信息,以提醒监控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将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以使第一通讯基站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从而可以在无运营商信息覆盖环境下,保障监测对象与监控系统的实时通信,使得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对象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监测对象的作业安全或者可以对监测对象的作业状态进行监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终端,用于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
转发通道,用于将所述监测终端采集的所述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
第一通讯基站,用于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用于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通道包括:室内定位基站、第二通讯基站,和/或中转终端;其中:
所述室内定位基站与所述第二通讯基站通讯连接,室内定位基站将所述监测终端发送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第二通讯基站;第二通讯基站将所述监测终端发送的相关数据打包成短报文,并将所述短报文通过通讯卫星发送给所述第一通讯基站;
所述中转终端与所述监测终端通讯连接,所述中转终端将所述监测终端发送的相关数据打包成短报文,并将所述短报文通过通讯卫星发送给所述第一通讯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终端、室内定位基站、第二通讯基站为集成一体化装置,或者独立的装置;其中:
所述室内定位基站被预先布设在室内,以形成室内局域网络;所述室内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室内定位基站;所述中转终端与至少1个监测终端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
信息存储器,用于存储监测对象信息和监测终端的设备信息,所述监测终端的设备信息包括:监测终端的设备ID、设备用途、生产厂家、使用状态、绑定的监测对象信息;所述监测对象信息包括:姓名或ID编号、职位、负责工作信息;
数据处理器,用于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从信息存储器中获取监测终端的设备信息,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根据CGCS2000坐标和公里桩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插值的方式将监测终端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公里桩号;
显示器,用于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公里桩号,以及历史轨迹;
预警器,用于在监测终端发送的相关数据中包含求救信息时,启动SOS预警方案;以及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的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超过预设时长未发生位置变化时,或者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偏离预设工作区域时,生成安全预警信息,以提醒监控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终端,包括:
定位传感器、触控面板、监测仪、显示器、无线通信器以及电源;其中:
所述定位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定位信息;
所述触控面板,用于响应监测对象的操作,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监测仪,用于监测对象的自身状态以及环境信息,得到对应的监测数据;所述监测数据包括:施工人员心率、环境气压、环境温湿度;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电源电量、当前定位信息、监测仪生成的监测数据;
所述无线通信器,用于实现监测终端的数据接收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对象包括人或者机器人,用于执行各个环节具体的工作任务。
7.一种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平台中,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监测对象的相关数据;
将所述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以使第一通讯基站将转换为预设格式后的相关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
通过监控系统从预设格式的相关数据中解析出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设备ID;
若设备ID与预先存储的监测终端的设备ID匹配,则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相关数据,以预设格式转发给第一通讯基站,包括:
通过预先布设在室内的室内定位基站将所述相关数据转发给第二通讯基站;并由所述第二通讯基站将所述相关数据打包成短报文后,通过通讯卫星发送给所述第一通讯基站;或者
通过与至少一个监测终端通讯连接的中转终端将所述相关数据打包成短报文后,通过通讯卫星发送给所述第一通讯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所述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以及历史轨迹,包括:
根据CGCS2000坐标和公里桩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插值的方式将监测终端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公里桩号;
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公里桩号,以及历史轨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相关数据中包含求救信息时,启动SOS预警方案;以及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的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超过预设时长未发生位置变化时,或者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终端的当前位置偏离预设工作区域时,生成安全预警信息,以提醒监控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CN201910273085.3A 2019-04-04 2019-04-04 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 Active CN111787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3085.3A CN111787480B (zh) 2019-04-04 2019-04-04 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3085.3A CN111787480B (zh) 2019-04-04 2019-04-04 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7480A true CN111787480A (zh) 2020-10-16
CN111787480B CN111787480B (zh) 2023-05-23

Family

ID=7275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3085.3A Active CN111787480B (zh) 2019-04-04 2019-04-04 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74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6491A (zh) * 2021-03-12 2021-07-06 广州国交润万交通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监控点位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5524721A (zh) * 2022-09-06 2022-12-27 山重建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rdss短报文通信的挖掘机数据传输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921B1 (en) * 1997-05-07 2001-07-10 Alcatel Communication routing method by a satellite in a network
CN103514708A (zh) * 2013-10-13 2014-01-15 林兴志 基于北斗与gis的物流运输智能短报文信息告警装置
CN105005063A (zh) * 2015-06-24 2015-10-28 陕西强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司法矫正系统
CN107734447A (zh) * 2017-10-27 2018-02-23 武汉海博瑞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系统的定位通讯和监测管理系统
CN107969032A (zh) * 2017-11-20 2018-04-27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智能放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9362037A (zh) * 2018-10-19 2019-02-1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户外水域周边活动安全应急救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921B1 (en) * 1997-05-07 2001-07-10 Alcatel Communication routing method by a satellite in a network
CN103514708A (zh) * 2013-10-13 2014-01-15 林兴志 基于北斗与gis的物流运输智能短报文信息告警装置
CN105005063A (zh) * 2015-06-24 2015-10-28 陕西强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司法矫正系统
CN107734447A (zh) * 2017-10-27 2018-02-23 武汉海博瑞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系统的定位通讯和监测管理系统
CN107969032A (zh) * 2017-11-20 2018-04-27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智能放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9362037A (zh) * 2018-10-19 2019-02-1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户外水域周边活动安全应急救援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6491A (zh) * 2021-03-12 2021-07-06 广州国交润万交通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监控点位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076491B (zh) * 2021-03-12 2023-06-13 广州国交润万交通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监控点位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5524721A (zh) * 2022-09-06 2022-12-27 山重建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rdss短报文通信的挖掘机数据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7480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04417B1 (ko) 피보호자용 단말 장치, 보호자용 단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미아 방지를 위한 무선 시스템
CN102695100B (zh) 一种基于对讲机网络的位置互动对讲终端及其应用系统
JP5164729B2 (ja) 位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0881061B (zh) 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臂式终端综合感知及智能交互应急处置方法
US20030223387A1 (en) Remote vehicle communication associate
EP1918733A1 (en) Position locating device and position determining system
CN101441471A (zh) 一种船舶自动识别监视系统
CN111787480A (zh) 监控平台以及监控方法
CN114422942B (zh)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技术的移动应急通信系统
CN112954599A (zh) 一种灾后无人机通信系统
CN106792547A (zh) 无人机呼救方法、装置、系统及无人机
CN115550860A (zh) 一种无人机组网通信系统及方法
KR20220094242A (ko) 드론을 이용한 경사지 재난 감시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CN108307371A (zh) 基于北斗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
CN113507703B (zh) 一种用于野外救援的LoRa多跳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547284A (zh) 基于485通信的室内定位导航系统及监测方法
JP2009092423A (ja) 位置特定システム及び位置特定方法
JPWO2019026179A1 (ja) 飛行情報収集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中継機、飛行情報収集方法
Chabi et al. A IoT system for vehicle tracking using 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
CN104297763A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远程跟踪指路系统
CN107607974B (zh) 一种可快速部署的应急物流装备跟踪定位方法
CN102984658A (zh) 一种车辆站点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5357654B (zh) 一种基于北斗的应急通信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dina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for emergency situations in buildings with the support of indoor localization
CN202696890U (zh) 一种基于对讲机网络的位置互动对讲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