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7147A - 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保护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87147A CN111787147A CN202010503922.XA CN202010503922A CN111787147A CN 111787147 A CN111787147 A CN 111787147A CN 202010503922 A CN202010503922 A CN 202010503922A CN 111787147 A CN111787147 A CN 1117871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channel
- side frame
- holes
- bra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壳,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所述保护壳至少包括侧框,所述侧框至少用于贴靠电子设备的具有出声孔的部位,所述侧框上设置有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的声音通道,所述的侧框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声孔,每组声孔均与所述声音通道连通,不同组声孔分别位于所述侧框的不同表面。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至少能够从不位置的声孔输出,用于在操作电子设备时通常不会将不同位置的声孔全部遮挡,因此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通过在不同的表面分别设置声孔,可以将原本朝向一个方向输出的声音通过不同方向的声孔分散成朝向不同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智能电视、智能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逐渐普及。
为了防止机器刮伤及摔坏,通常在产品外套上保护外壳。在使用产品时,例如在看视频,玩游戏等使用场景中,横握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手部会遮挡电子设备的扬声孔,导致声音不能有效扩散出来。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护壳。
一种保护壳,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所述保护壳至少包括侧框,所述侧框至少用于贴靠电子设备的具有出声孔的部位,所述侧框上设置有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的声音通道,所述的侧框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声孔,每组声孔均与所述声音通道连通,不同组声孔分别位于所述侧框的不同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包括第一外侧面和顶面,所述第一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声孔,所述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声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还包括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设置有第三声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沿环形路径延伸成完整的一周,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沿着侧框延伸的环形路径临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沿环形路径延伸并间隔的设置有至少两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框包括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声孔,所述第二外侧面设置有第三声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音通道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的总通道,所述声音通道还包括连通所述总通道的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音通道包括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其中一个支通道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剩余的支通道均与连通出声孔的所述支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音通道包括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其中一个支通道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剩余的支通道依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连接所述侧框的背壳。
上述保护壳,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上,当电子设备横向使用时,用户的两只手托着电子设备的两端。通过在侧框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声孔,至少两组声孔分别位于所述侧框的不同表面,这些声孔均通过声音通道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至少能够从不位置的声孔输出,用于在操作电子设备时通常不会将不同位置的声孔全部遮挡,因此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通过在不同的表面分别设置声孔,可以将原本朝向一个方向输出的声音通过不同方向的声孔分散成朝向不同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第一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第二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声音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00、侧框;110、第一外侧面;110A、第一声孔;120、第二外侧面;120A、第二声孔;130、顶面;130A、第三声孔;140、声音通道;140A、第一支通道;140B、第二支通道;140C、总通道;200、背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图1所示的保护壳用于套在电子设备外部,以对电子设备进行保护。其中,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智能电视、智能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还可以为其他需要设置保护外壳的电子设备。所述的电子设备具有扬声器,且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出声孔,电子设备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电子设备的出声孔传导出来,从而被使用者获取。
如图1所示,保护壳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上,以对电子设备进行保护。保护壳至少包括侧框100,所述侧框100至少用于贴靠电子设备的具有出声孔的部位,所述的侧框100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声孔,至少两组声孔分别位于侧框100的不同表面。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保护壳包括侧框100,所述侧框100沿环形路径延伸成完整的一周,侧框100包括第一外侧面110、第二外侧面120和顶面130,第一外侧面110和顶面130临接,第二外侧面120和顶面130临接,第一外侧面110和第二外侧面120临接,第一外侧面110和第二外侧面120沿着侧框100延伸的环形路径临接。第一外侧面110上设置有第一声孔110A,顶面130上设置有第二声孔120A,第二外侧面120上没有设置声孔。由于侧框100沿环形路径延伸成完整的一周,因此侧框100能够保护电子设备的整个外周,对电子设备的保护性更好。
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保护壳包括侧框100,所述的侧框1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段,且分别设置在保护壳的沿着保护壳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两个侧框100卡在电子设备上,从而实现保护壳和电子设备连接。侧框100包括第一外侧面110和顶面130,第一外侧面110和顶面130临接,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侧框100不包括第二外侧面120,第一外侧面110的左右两端向两侧弯曲延伸一段距离。也就是说,侧框100沿着环形路径延伸,但并不是延伸成完整的一周,而是沿着环形路径延伸并间隔的设置至少两段。其中一段侧框100的第一外侧面110上设置有第一声孔110A,顶面130上设置有第二声孔120A。由于侧框100沿环形路径间隔设置至少两段,从而减少了保护壳的用料,减少了保护壳的重量,使得保护壳更加轻薄。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保护壳包括侧框100,侧框100包括第一外侧面110和第二外侧面120,第一外侧面110和第二外侧面120临接,侧框100包括第一外侧面110、第二外侧面120和顶面130,第一外侧面110和顶面130临接,第二外侧面120和顶面130临接,第一外侧面110和第二外侧面120临接,第一外侧面110上设置有第一声孔110A,第二外侧面120上设置有第三声孔130A,顶面130上没有设置声孔。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保护壳包括侧框100,侧框100包括第一外侧面110和第二外侧面120,第一外侧面110和第二外侧面120临接,侧框100包括第一外侧面110、第二外侧面120和顶面130,第一外侧面110和顶面130临接,第二外侧面120和顶面130临接,第一外侧面110和第二外侧面120临接,第一外侧面110上设置有第一声孔110A,第二外侧面120上设置有第三声孔130A,顶面130上设置有第二声孔120A。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侧框1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侧框100上设置有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的声音通道140。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声孔110A和第二声孔120A均与声音通道140连通,且当保护壳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声音通道140还连通电子设备的出声孔。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声孔110A和第二声孔120A均与声音通道140连通,且当保护壳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声音通道140还连通电子设备的出声孔。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声孔110A和第三声孔130A均与声音通道140连通,且当保护壳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声音通道140还连通电子设备的出声孔。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声孔110A、第二声孔120A和第三声孔130A均与声音通道140连通,且当保护壳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时,声音通道140还连通电子设备的出声孔。
也就是说,保护壳至少包括侧框100,所述侧框100至少用于贴靠电子设备的具有出声孔的部位,所述的侧框100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声孔,至少两组声孔分别位于侧框100的不同表面。侧框100上设置有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的声音通道140。以手机为例对上述保护壳进行说明,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两种手机的使用场景。当手机横向使用时,用户的两只手托着手机的两端,图6和图7所示的手机上均套设有保护壳,如图6和图7所示的手机上均套设有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保护壳,在图6所示的场景中,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保护壳上的第三声孔130A和第一声孔110A均被用户堵住了,只有第二声孔120A处于完全的暴露状态,此时手机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声音通道140的传导,并由第二声孔120A传导出来,不影响用户的正常听声。在图7所示的场景中,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保护壳上的第一声孔110A和第二声孔120A均被用户堵住了,只有第三声孔130A处于完全暴露状态,此时手机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声音通道140的传导,并由第三声孔130A传导出来,不影响用户的正常听声。在一些场景中,继续参阅图7,若用户右手的食指托在保护壳的背部,此时可能将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声孔110A也暴露出来,手机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声音通道140传导,还能够由第一声孔110A传导出来,不影响用户的正常听声。
因此,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保护壳,通过将原本的一组出声孔,设计为设置在保护壳不同表面的至少两组出声孔,考虑到用户使用场景的复杂性,使用户可以以多种方式握持手机等电子设备,方便用户操作。因此,本申请中的保护壳能够适应用户的多种使用场景,方便了用户操作电子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声音通道140包括总通道140C和连通总通道140C的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如图5所示,第一支通道140A和第二支通道140B均与总通道140C连通,第一声孔110A与第一支通道140A连通,第二声孔120A与第二支通道140B连通。当电子设备安装在保护壳上时,电子设备的出声孔与总通道140C对应,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传导到总通道140C上,然后经总通道140C分别向第一支通道140A和第二支通道140B传出,最后经过第一声孔110A和第二声孔120A传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以图4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声音通道140包括总通道140C和连通总通道140C的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即支通道包括了第一支通道140A、第二支通道140B和第三支通道,且第一支通道140A、第二支通道140B和第三支通道分别与主通道连通。第一声孔110A与第一支通道140A连通,第二声孔120A与第二支通道140B连通,第三声孔130A与第三支通道连通。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上的声音通道140的结构示意图,声音通道140包括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其中一个支通道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剩余的支通道均与连通出声孔的支通道连通。具体地,如图8所示,声音通道140包括第一支通道140A和第二支通道140B,第一声孔110A与第一支通道140A连通,第二声孔120A与第二支通道140B连通,第一支通道140A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第二支通道140B与第一支通道140A连通。又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声音通道140包括第一支通道140A、第二支通道140B和第三支通道,第一声孔110A与第一支通道140A连通,第二声孔120A与第二支通道140B连通,第三声孔130A与第三支通道连通,第一支通道140A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第二支通道140B与第一支通道140A连通,第三直通道与第一支通道140A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声音通道140包括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其中一个支通道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且这些支通道依次连通。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声音通道140包括第一支通道140A、第二支通道140B和第三支通道,第一声孔110A与第一支通道140A连通,第二声孔120A与第二支通道140B连通,第三声孔130A与第三支通道连通。第二支通道140B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第一支通道140A与第二支通道140B连通,第三支通道与第二支通道140B连通。
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例,保护壳包括侧框100,所述侧框100至少用于贴靠电子设备的具有出声孔的部位,所述侧框100上设置有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的声音通道140,所述的侧框100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声孔。其中一组声孔包括多个第一声孔110A,另一组声孔包括多个第二声孔120A。每个声孔对应连接一个支通道。如图5所示,声音通道14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支通道140A和多个第二支通道140B,每个第一支通道140A与一个第一声孔110A连通,每个第二支通道140B与一个第二声孔120A连通。声音通道140可以包括一个总通道140C,所有的支通道均与该总通道140C连通。
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保护壳包括侧框100,所述侧框100至少用于贴靠电子设备的具有出声孔的部位,所述侧框100上设置有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的声音通道140,所述的侧框100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声孔。其中一组声孔包括一个第一声孔110A,另一组声孔包括一个第二声孔120A。也就是说,图9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一组声孔包括成排布置的多个小孔,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一组声孔实际上是一条长条形的声孔。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声孔110A连通第一支通道140A,第二声孔120A连通第二支通道140B,第一支通道140A和第二支通道140B均与一个总通道140C连通,总通道140C用于连通电子设备的出声孔。各实施例中的声孔的通道的具体形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壳的限制,例如图1所示的声孔和横截面为圆形,也可以为椭圆形、三角形等;例如图9所示的声孔为直条形,也可以为弯曲的条形等。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保护壳均包括背壳200和连接背壳200的侧框100,电子设备安装在保护壳上时,背壳200用于保护电子设备的背部,提高保护壳对电子设备的包裹性。如图3所示,为了降低保护壳的重量且增强保护壳的散热性能,保护壳包括侧框100而不设置背壳200,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安装在保护壳上时,电子设备的背部可以直接暴露,从而便于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保护壳的散热性,也可以在设置有背壳200的保护壳上设置散热孔,即在背壳200上设置散热孔,从而既能保证对电子设备的包裹性,又兼具散热效果。
上述各实施例中通过在保护壳侧框100的不同表面设置至少两组声孔,当电子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时,用户在看视频、玩游戏等场景中,手部通常不会将两组声孔都遮挡,从而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通过在不同的表面分别设置声孔,可以将原本朝向一个方向输出的声音通过不同方向的声孔分散成朝向不同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的侧框100可以采用热塑性聚氨酯或弹性体橡胶等材质制成,当保护壳还包括背壳200时,背壳200可以采用聚碳酸酯、热塑性聚氨酯或弹性体橡胶等材质制成。当然,具体地材质选择也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保护壳的限制,例如还可以采用金属侧框100、TPU侧框100等,背壳200也可以采用PC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保护壳的抗摔性能,可以至少使侧框100由弹性材料制成。还可以在保护壳的四个角设置气囊,从而使保护壳刷落时,通过气囊对保护壳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对电子设备的保护性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保护壳,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所述保护壳至少包括侧框,所述侧框至少用于贴靠电子设备的具有出声孔的部位,所述侧框上设置有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的声音通道,所述的侧框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声孔,每组声孔均与所述声音通道连通,不同组声孔分别位于所述侧框的不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第一外侧面和顶面,所述第一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声孔,所述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声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还包括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设置有第三声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沿环形路径延伸成完整的一周,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沿着侧框延伸的环形路径临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沿环形路径延伸并间隔的设置有至少两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声孔,所述第二外侧面设置有第三声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通道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的总通道,所述声音通道还包括连通所述总通道的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通道包括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其中一个支通道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剩余的支通道均与连通出声孔的所述支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通道包括多个支通道,每个声孔与一个支通道连通,其中一个支通道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出声孔连通,剩余的支通道依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连接所述侧框的背壳。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3922.XA CN111787147A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保护壳 |
PCT/CN2020/118637 WO2021243901A1 (zh) | 2020-06-05 | 2020-09-29 | 保护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03922.XA CN111787147A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保护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87147A true CN111787147A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54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03922.XA Pending CN111787147A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保护壳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87147A (zh) |
WO (1) | WO202124390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22769A (zh) * | 2021-10-22 | 2022-09-0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保护壳、电子设备出音结构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59741B2 (en) * | 2011-06-13 | 2017-01-31 | Treefrog Developments, Inc. | Housing for encasing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
CN209435294U (zh) * | 2019-03-26 | 2019-09-24 | 刘文锋 | 带转音孔手机壳 |
CN209526750U (zh) * | 2019-05-05 | 2019-10-2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保护壳 |
CN209518417U (zh) * | 2018-07-17 | 2019-10-22 | 邝思敏 | 一种换位出音孔防摔手机护套 |
CN209881873U (zh) * | 2019-06-26 | 2019-12-31 | 温圣明 | 一种无边框手机壳 |
CN209881880U (zh) * | 2019-08-29 | 2019-12-31 | 广州市南沙区鑫蓝泰塑料制品厂 | 一种转音扩音手机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94026U (en) * | 2010-07-28 | 2010-12-11 | Jin-Sheng Lin | Protective cover containing built-in amplifying channel |
CN203554813U (zh) * | 2013-10-12 | 2014-04-16 | 翁金柱 | 电子设备保护壳 |
CN108234719B (zh) * | 2017-12-29 | 2021-03-1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
CN210670219U (zh) * | 2019-11-19 | 2020-06-02 | 广州市南沙区鑫蓝泰塑料制品厂 | 一种菱形防摔转音手机壳 |
-
2020
- 2020-06-05 CN CN202010503922.XA patent/CN111787147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9-29 WO PCT/CN2020/118637 patent/WO202124390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59741B2 (en) * | 2011-06-13 | 2017-01-31 | Treefrog Developments, Inc. | Housing for encasing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
CN209518417U (zh) * | 2018-07-17 | 2019-10-22 | 邝思敏 | 一种换位出音孔防摔手机护套 |
CN209435294U (zh) * | 2019-03-26 | 2019-09-24 | 刘文锋 | 带转音孔手机壳 |
CN209526750U (zh) * | 2019-05-05 | 2019-10-2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保护壳 |
CN209881873U (zh) * | 2019-06-26 | 2019-12-31 | 温圣明 | 一种无边框手机壳 |
CN209881880U (zh) * | 2019-08-29 | 2019-12-31 | 广州市南沙区鑫蓝泰塑料制品厂 | 一种转音扩音手机壳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22769A (zh) * | 2021-10-22 | 2022-09-0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保护壳、电子设备出音结构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243901A1 (zh) | 2021-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61186B (zh) | 电子设备 | |
KR101835337B1 (ko) | 휴대용 음향기기 | |
US8867770B2 (en) | Speaker-connector modul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160058143A1 (en) | Protective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US9968152B2 (en) | Combination knitted hat and earphone assembly | |
US9259046B2 (en) | Combination hat and earphone assembly | |
JP2016537902A (ja) | 電話、他の携帯型電子装置及び他の装置用の複合保護ケース | |
WO2014144159A1 (en) | Waterproof mobile device case | |
WO2012166994A1 (en) | Portable device protector case | |
JP2008259192A (ja) | マルチメディア機器用イヤホンジェンダー | |
US8974242B2 (en) | Posable strain relief for a cable | |
CN103141118A (zh) | 耳机定位和保持结构 | |
JP7564885B2 (ja) | モバイル機器に適合した内部コネクタおよび各種機器用の外部コネクタを有するモバイル機器用保護スリーブ | |
US9225132B2 (en) | Connection plug for portable device | |
WO2014100315A1 (en) | Safety helmet with speaker assembly | |
CN111787147A (zh) | 保护壳 | |
CN109922183B (zh) | 一种受话器防尘罩及终端设备 | |
KR20230011224A (ko) | 휴대폰 케이스 | |
CN108234719B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 |
US20190208879A1 (en) | Protective cas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 | |
EP2880715B1 (en) | Cover comprising a connector housing and mobile terminal | |
KR20150004606U (ko) | 휴대용 단말기 보호 및 수납 케이스 | |
KR20120002984U (ko) | 이어폰 보호캡 | |
CN212115847U (zh) | 金属包边移动终端保护壳 | |
CN214481110U (zh) | 具有防摔功能的蓝牙音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