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8048A - 一种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78048A CN111778048A CN202010494571.0A CN202010494571A CN111778048A CN 111778048 A CN111778048 A CN 111778048A CN 202010494571 A CN202010494571 A CN 202010494571A CN 111778048 A CN111778048 A CN 1117780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l
- particle size
- less
- caking
- blen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3/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 C10B53/04—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of powdered co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 C10B57/08—Non-mechanical pretreatment of the charge, e.g. desulfurization
- C10B57/10—Dry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其包括将用于配制配合煤的至少一种煤筛分除去<0.2mm的部分的步骤。所述方法可明显降低各单种煤的灰分和硫分,提高G值。此外,所述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合理的分组粉碎工艺精准控制单种煤的粒度组成,及对特定粒级煤组分进行处理的步骤,从而可以控制入炉煤细度和粒度组成达到最佳的粒度调控方法。由此,在同等炼焦煤资源条件下,通过配合煤粒度调控,能够改善配合煤质量,提高了焦炭质量;或者生产同质量焦炭的情况下减少高价中强粘结性煤资源消耗,降低配煤成本,提高利润。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所述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的炼焦生产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化行业炼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及包括其的炼焦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焦炭质量,国内外开发了一系列炼焦煤预处理技术并在实际生产中运用,比如捣固炼焦、配型煤及入炉煤水分调整等,该些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入炉煤的堆密度来改善焦炭质量。
此外,为保证焦炭质量,选择炼焦用煤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是保证尽可能低的灰分和硫分。
煤的细度和粒度组成对堆密度的影响极大。研究表明,优化配合煤细度能改善配合煤的粘结能力,从而提升焦炭质量。但在实际焦化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焦化厂采用“先配后粉”的工艺,按照“细度”这一概念即<3mm煤颗粒占总入炉煤的比例,一般顶装焦按细度75%~80%、捣固焦按细度87%~92%来控制。然而这种工艺形成的入炉煤粒径控制比较粗放,因为同一细度的入炉煤其各粒度组成是有很大差别的,生产的焦炭质量也会有很大差别。而且在破碎过程中能耗较高。
对于单种煤粒度的控制,行业内提出需进行差异化处理,通常认为“惰性组分应细粉碎,活性组分应相对粗粉碎”,国内宋子逵(不同粒度的不粘煤参与配煤炼焦的研究[J].武钢技术,2014,52(3))、陈君安(炼焦煤粒度调整技术[J].洁净煤技术,2012,18(5))、张雪红(贫瘦煤细粉碎的研究[J].燃料与化工,2010,41(2))、项茹(不同粒度气煤和瘦煤参与配煤炼焦比较[J].煤炭转化,2010,33(3))等开展了针对低粘结性的煤粒度对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实验,但仅限于某一、两个煤种,未对所有炼焦煤进行分析。而且,对于达到多少粒级才算“粗”和“细”没有确切值,煤的细度和粒度组成对焦炭质量的影响仍需要更加可靠和直接的实验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发现各炼焦煤由原煤经过洗选成为精煤后,其本身工业指标和工艺指标跟粒度组成有很大关系,普遍存在粒度越细部分的煤,灰分、硫分较高,粘结指数(G值)偏低,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不同筛分组成的弱粘煤灰分、硫分、G值指标
粒级 | 灰分(%) | 硫分(%) | G值 |
>3mm | 3.91 | 0.36 | 10 |
3-1.5mm | 3.78 | 0.30 | 6 |
1.5-1mm | 3.45 | 0.32 | 5 |
1-0.5mm | 3.42 | 0.29 | 2 |
0.5-0.2mm | 3.37 | 0.30 | 1 |
0.2-0.1mm | 4.04 | 0.40 | 0 |
<0.1mm | 5.70 | 0.43 | 0 |
精煤 | 4.34 | 0.32 | 8 |
>0.2mm | 3.90 | 0.28 | 11 |
表2:不同筛分组成的1/3焦煤的灰分、硫分、G值指标
粒级 | 灰分(%) | 硫分(%) | G值 |
>3mm | 8.99 | 0.43 | 90 |
3-1.5mm | 8.71 | 0.44 | 90 |
1.5-1mm | 8.80 | 0.51 | 91 |
1-0.5mm | 9.13 | 0.53 | 94 |
0.5-0.2mm | 9.52 | 0.54 | 94 |
0.2-0.1mm | 9.10 | 0.50 | 89 |
<0.1mm | 10.09 | 0.7 | 84 |
精煤 | 9.20 | 0.53 | 92 |
>0.2mm | 9.00 | 0.49 | 91 |
从表1、表2可看出,弱粘煤、1/3焦煤中0.2-0.1mm和<0.1mm粒度的煤灰分、硫分偏高,G值偏低,将<0.2mm粒度的煤去掉,检测>0.2mm的煤指标,其灰分、硫分明显比原精煤低,G值也有一定提高。其他煤种规律基本一致,不再一一举例。
由此,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先筛分除去<0.2mm的部分可明显降低各单种煤的灰分和硫分,提高G值。<0.2mm的部分可通过配合添加剂调整指标,形成新的煤种重新应用。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包括:将用于配制配合煤的至少一种煤筛分除去<0.2mm的部分的步骤。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包括:将用于配制配合煤的各种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全部,筛分除去<0.2mm的部分,然后进一步粉碎,其中,难磨煤为哈氏可磨指数<60%的煤,粗粒煤为原始细度<60%的煤。
这里,哈氏可磨指数(HGI)用于判定单种煤的破碎难易程度,其按照MT/T 230-2005《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原始细度指的是各单种煤中<3mm的颗粒的比例,其按照GB/T 477-200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本发明人还发现:通过合理的分组粉碎工艺精准控制单种煤的粒度组成,及对特定粒级煤组分进行处理,可以控制入炉煤细度和粒度组成达到最佳的粒度调控方法。由此,在同等炼焦煤资源条件下,通过配合煤粒度调控,能够改善配合煤质量,提高了焦炭质量;或者生产同质量焦炭的情况下减少高价中强粘结性煤资源消耗,降低配煤成本,提高利润。在本发明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研究新发现,长焰煤、弱粘煤、贫煤及不粘煤应控制其煤颗粒适中,不能过大或过细。焦煤、肥煤、1/3焦煤、瘦焦煤、气煤等低、中、强粘结性煤应该细粉碎,且越细越好。与通常认为“惰性组分应细粉碎,活性组分应相对粗粉碎”规律相反。基于以上新发现,此发明中提出了不同粘结性煤粒度调控最佳参数和调控方法。
因此,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强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先干燥,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0.5mm,其中粒度<0.2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中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1mm,其中粒度<0.5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低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2mm,其中粒度<1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弱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粗粉碎,使得其粒度满足<3mm,以及粒度<0.5mm的部分不超过30%,优选不超过20%,
其中,强粘结性煤为G值≥80的煤,中粘结性煤为G值为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的煤,低粘结性煤为G值大于等于20且小于60的煤,弱粘结性煤为G值<20的煤。
这里,粘结指数(G值)用于判定单种煤的粘结性,其按照GB/T50047-2014《烟煤黏结指数测定方法》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用于配制配合煤的各种单种煤并不一定同时具有强粘结性煤、中粘结性煤、低粘结性煤和弱粘结性煤,也不一定具有难磨煤或者粗粒煤,因此,本发明的上述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具有对上述强粘结性煤、中粘结性煤、低粘结性煤和弱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进行处理的步骤,而是可以具有其中各个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此外,上述步骤并没有先后之分,可以是任何顺序。
本发明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还包括:将配煤方案中除了上述强粘结性煤、中粘结性煤、低粘结性煤和弱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之外所需的其他单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然后统一过粉碎机的步骤。
这里其他单种煤粉碎后的粒度可以是本领域中用于配合煤的常规粒度而没有特别要求,一般而言,粒度可以为:顶装焦按细度75%~85%、捣固焦按细度87%~92%来控制,优选地,顶装焦按细度80%~85%、捣固焦按细度90%~92%来控制。
将上述经过粒度调控的各种煤(包括前述强粘结性煤、中粘结性煤、低粘结性煤和弱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以及除了它们之外的其他单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配合煤。所述混合例如可以经过配煤槽的自动配煤系统将各种煤配到皮带上,再经混合溜槽混合均匀。所述设定比例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是本领域中常规用于配合煤的煤种之间的比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考虑当前生产实际,根据哈氏可磨指数和细度,仅对强粘结性煤、中粘结性煤、低粘结性煤和弱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进行了粒度调控,而不是对所有单种煤都进行粒度调控,对原有工艺改动较小,投资小、好操作。
此外,发明人还发现,可以不考虑哈氏可磨指数和原始细度,而是对所有煤进行粒度调控,控制到不同的最佳粒度范围,然后按设定比例配合并混合均匀得到配合煤。如此能最大程度发挥所有煤的性能,最大幅度提升炼焦所得焦炭的质量。
因此,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强粘结性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0.5mm,其中粒度<0.2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中粘结性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1mm,其中粒度<0.5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低粘结性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2mm,其中粒度<1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弱粘结性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粗粉碎,使得其粒度满足<3mm,以及粒度<0.5mm的部分不超过30%,优选不超过20%,
其中,强粘结性煤为G值≥80的煤,中粘结性煤为G值为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的煤,低粘结性煤为G值大于等于20且小于60的煤,弱粘结性煤为G值<20的煤。
将上述经过粒度调控的各种煤(包括前述强粘结性煤、中粘结性煤、低粘结性煤和弱粘结性煤)按设定比例配合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配合煤。所述混合例如可以经过配煤槽的自动配煤系统将各种煤配到皮带上,再经过混合溜槽混合均匀。所述设定比例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是本领域中常规用于配合煤的煤种之间的比例。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个步骤中,煤干燥的程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确定。优选地,煤的全水分在10%~6%,特别地,8%~6%的范围内。水分过大容易堵塞筛网,无法较好地筛分小于0.2mm的煤,而水分过小增加能耗,而且造成粉尘增加。如果煤的全水分大于上述范围,则可以通过干燥以除去过多的水分,以方便对于煤的筛分。此外,通过干燥,降低了配合煤的水分,这特别对于顶装焦炉而言具有减少焦炉加热煤气消耗和焦化废水产生量等优点。干燥设备不作严格限制,优选地,选用以蒸汽为介质的回转式干燥机;更优选地,所述干燥设备为以焦炉废烟道气为介质的流化床。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个步骤中,对粉碎设备不作严格限制,只要满足预粉碎粒度要求即可;如果预粉碎粒度达不到要求,通过调节粉碎机设备参数满足。所述粉碎设备,优选地,选用棒磨机;更优选地,选用碾磨机。
在得到配合煤之后可以将配合煤用于炼焦。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炼焦生产方法,其包括:
(1)采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对一种或多种煤进行粒度调控;
(2)将经过粒度调控的各种煤以及任选的除了按照上述根据本发明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进行粒度调控的煤以外的其他单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并混合均匀得到配合煤;
(3)将配合煤用于炼焦。
将配合煤用于炼焦的步骤没有具体限定,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可用的任一方法进行。例如,在进行炼焦时,如果采用顶装焦炉,则可以将配合煤直接装入焦炉进行炼焦,堆密度一般在0.75~0.8t/m3;如果是捣固焦炉,则可以将配合煤加水调整水分至10%~12%,混合均匀,捣固控制堆密度≥1.0t/m3,装入焦炉进行炼焦。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和炼焦方法中,还可以包括处理筛分出的粒径<0.2mm的煤的步骤。所述处理可以为将其单独存放,按新指标配用。最优地,将该部分煤与焦油渣、焦粉、除尘灰、沥青等配合,形成新的配合煤,直接或压块再入炉炼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将各单种煤中<0.2mm的部分筛分出来,可有效降低各单种煤灰分、硫分,提高G值。
(2)通过分组粉碎工艺,确定了不同粘结性煤应该控制的最佳粉碎细度和粒度组成参数,通过各煤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了入炉煤质量。
(3)创新提出了结合哈氏可磨指数和原始细度,仅对部分煤进行粒度调控的一个折中办法。
(4)还采用了煤干燥工艺,特别对于顶装焦炉降低了配合煤的水分,具有减少了焦炉加热煤气消耗和焦化废水产生量等优点。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指示,否则百分含量(%)均指的是重量百分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仅对部分煤进行粒度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对所有煤进行粒度调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能够更明显易懂,予以实施,以下特举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测试方法
灰分(Ad)和挥发分(Vdaf):按照GB/T 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的快速灰化法A和挥发分测定法测定。
煤和焦炭的硫分(St,d):分别按照GB/T 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和GB/T2286-2017《焦炭全硫含量的测定方法》中的库仑法测定。
粘结指数(G值):按照GB/T 50047-2014《烟煤黏结指数测定方法》测定。
Y值:按照GB/T 479-2016《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测定。
原始细度:按照GB/T 477-200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测定。
哈氏可磨指数(HGI):按照MT/T 230-2005《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通用技术条件》测定。
焦炭冷态强度包括抗碎强度(M25)和耐磨强度(M10):按照GB/T 2006-2008《焦炭机械强度的测定方法》中的第一法测定。
热态强度包括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按照GB/T 4000-2017《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测定。
实施例1
结合图1显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仅对部分煤进行粒度调控方法。设计第一个炼焦实验,采用捣固工艺进行40kg小焦炉试验。
表3为各煤种性能指标及具体配煤方案。
煤种 | A<sub>d</sub>/% | V<sub>daf</sub>/% | S<sub>t,d</sub>/% | G值 | Y值/mm | 原始细度/% | HGI/% | 配比/% |
肥煤1 | 11.6 | 31.7 | 1.68 | 98 | 29 | 76.8 | 93 | |
肥煤2 | 11.8 | 26.2 | 0.57 | 95 | 24 | 53.2 | 94 | 12 |
气肥煤 | 8.5 | 37.7 | 1.85 | 93 | 23 | 40.7 | 57 | 20 |
1/3焦1 | 9.3 | 36.1 | 0.52 | 91 | 19 | 58.6 | 60 | |
焦煤1 | 10.0 | 24.8 | 0.54 | 85 | 22 | 75.3 | 92 | 11 |
1/3焦2 | 8.6 | 37.0 | 0.48 | 78 | 14 | 56.7 | 65 | 15 |
焦煤2 | 11.5 | 26.4 | 0.67 | 76 | 14 | 64.9 | 94 | 15 |
气煤 | 8.8 | 38.1 | 0.56 | 70 | 11 | 50.3 | 55 | |
瘦焦煤 | 11.7 | 15.9 | 0.59 | 60 | 9 | 68.2 | 86 | |
瘦煤 | 9.9 | 19.5 | 0.63 | 38 | 5 | 67.2 | 90 | 10 |
贫瘦煤 | 9.3 | 14.6 | 0.36 | 16 | 0 | 58.6 | 53 | |
弱粘煤 | 4.2 | 37.4 | 0.35 | 12 | 0 | 38.2 | 46 | 7 |
贫煤 | 10.2 | 13.5 | 0.39 | 0 | 0 | 57.1 | 50 | 10 |
不粘煤 | 5.1 | 38.8 | 0.33 | 0 | 0 | 62.1 | 45 |
(1)根据配煤比需求,以及G值、HGI(哈氏可磨指数)和原始细度数据,确定肥煤2和气肥煤为强粘结性煤中的难磨或粗粒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粒度至<0.5mm,其中<0.2mm煤占73%;
(2)确定1/3焦煤2为中粘结性煤中的难磨或粗粒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其粒度至<1mm,其中<0.5mm煤占72%;
(3)确定弱粘煤和贫煤为弱粘结性煤中的难磨或粗粒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粗粉碎,其粒度破碎<3mm,其中<0.5mm部分为23%。
(4)低粘煤中难磨或粗粒煤未配用;
(5)配煤方案中所需其他单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然后统一过粉碎机。
(6)将经过粒度调控的各种煤按设定比例再与其他煤配合,然后加水调整配合煤水分至11%,混合均匀,捣固控制堆密度为1.05t/m3,装入小焦炉铁箱进行炼焦。
(7)配合煤及焦炭质量分别见表5和6。
实施例2
结合图1显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仅对部分煤进行粒度调控方法。设计第二个炼焦实验,采用顶装工艺进行40kg小焦炉试验。
各煤种性能指标及具体配煤方案如表3。
(1)根据配煤比需求,以及G值、HGI(哈氏可磨指数)和原始细度数据,确定肥煤2和气肥煤为强粘结性煤中难磨或粗粒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粒度至<0.5mm,其中<0.2mm煤占73%;
(2)确定1/3焦煤2为中粘结性煤中难磨或粗粒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其粒度至<1mm,其中<0.5mm煤占72%;
(3)确定弱粘煤和贫煤为弱粘结性煤中难磨或粗粒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粗粉碎,其粒度破碎<3mm,其中<0.5mm部分为23%。
(4)低粘煤中难磨或粗粒煤未配用;
(5)配煤方案中所需其他单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然后统一过粉碎机。
(6)将经过粒度调控的各种煤按设定比例再与其他煤配合,然后混合均匀,堆密度控制为0.78t/m3,装入小焦炉铁箱进行炼焦。
(7)配合煤及焦炭质量分别见表5和6。
实施例3
结合图2显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所有煤进行粒度调控方法。设计第三个炼焦实验,采用捣固工艺进行40kg小焦炉试验。
表4为各煤种性能指标及具体配煤方案。
煤种 | A<sub>d</sub>/% | V<sub>daf</sub>/% | S<sub>t,d</sub>/% | G值 | Y值/mm | 原始细度/% | HGI/% | 配比% |
肥煤1 | 11.6 | 31.7 | 1.68 | 98 | 29 | 76.8 | 93 | 10 |
肥煤2 | 11.8 | 26.2 | 0.57 | 95 | 24 | 53.2 | 94 | |
气肥煤 | 8.5 | 37.7 | 1.85 | 93 | 23 | 40.7 | 57 | 14 |
1/3焦1 | 9.3 | 36.1 | 0.52 | 91 | 19 | 58.6 | 60 | |
焦煤1 | 10.0 | 24.8 | 0.54 | 85 | 22 | 75.3 | 92 | 22 |
1/3焦2 | 8.6 | 37.0 | 0.48 | 83 | 14 | 56.7 | 65 | |
焦煤2 | 11.5 | 26.4 | 0.67 | 76 | 14 | 64.9 | 94 | 7 |
气煤 | 8.8 | 38.1 | 0.56 | 70 | 11 | 50.3 | 55 | 16 |
瘦焦煤 | 11.7 | 15.9 | 0.59 | 60 | 9 | 68.2 | 86 | 15 |
瘦煤 | 9.9 | 19.5 | 0.63 | 38 | 5 | 67.2 | 90 | |
贫瘦煤 | 9.3 | 14.6 | 0.36 | 16 | 0 | 58.6 | 53 | |
弱粘煤 | 4.2 | 37.4 | 0.35 | 12 | 0 | 38.2 | 46 | 4 |
贫煤 | 10.2 | 13.5 | 0.39 | 0 | 0 | 57.1 | 50 | 8 |
不粘煤 | 5.1 | 38.8 | 0.33 | 0 | 0 | 62.1 | 45 | 4 |
(1)根据配煤比需求,确定肥煤1、气肥煤和焦煤1为强粘结性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粒度至<0.5mm,其中<0.2mm煤占78%;
(2)确定焦煤2、气煤和瘦焦煤为中粘结性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其粒度至<1mm,其中<0.5mm煤占76%;
(3)确定弱粘煤、不粘煤和贫煤为弱粘结性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粗粉碎,其粒度破碎<3mm,其中<0.5mm部分为21%。
(4)确定瘦焦煤为低粘结性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2mm,其中粒度<1mm的部分占60%;
(5)将经过粒度调控的各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然后加水调整配合煤水分至11%,混合均匀,捣固控制堆密度为1.05t/m3,装入小焦炉铁箱进行炼焦。
(6)配合煤及焦炭质量分别见表5和6。
实施例4
结合图2显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所有煤进行粒度调控方法。设计第四个炼焦实验,采用顶装工艺进行40kg小焦炉试验。
各煤种性能指标及具体配煤方案如表5。
(1)根据配煤比需求,确定肥煤1、气肥煤和焦煤1为强粘结性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粒度至<0.5mm,其中<0.2mm煤占78%;
(2)确定焦煤2、气煤和瘦焦煤为中粘结性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其粒度至<1mm,其中<0.5mm煤占76%;
(3)确定弱粘煤、不粘煤和贫煤为弱粘结性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粗粉碎,其粒度破碎<3mm,其中<0.5mm部分为21%。
(4)确定瘦焦煤为低粘结性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2mm,其中粒度<1mm的部分占60%;
(5)将经过粒度调控的各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然后混合均匀,直接装入小焦炉铁箱,堆密度控制为0.78t/m3,进行炼焦。
(6)配合煤及焦炭质量分别见表5和6。
对比例1
各煤种性能指标及具体配煤方案如表3。
然后各单种煤统一过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为89.6%。配合煤水分至11%,混合均匀,捣固控制堆密度为1.04t/m3,装入小焦炉铁箱进行炼焦。
对比例1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未对强粘结性煤、中粘结性煤、低粘结性煤和弱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进行粒度调控,而是按照常规“先配后粉”工艺炼焦。
配合煤及焦炭质量分别见表5和6。
对比例2
各煤种性能指标及具体配煤方案如表4。
然后各单种煤统一过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为90.4%。配合煤水分至11%,混合均匀,捣固控制堆密度为1.03t/m3,装入小焦炉铁箱进行炼焦。
对比例2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对所有强粘结性煤、中粘结性煤、低粘结性煤和弱粘结性煤单独进行粒度调控,不考虑是否难磨或粗粒,增加了单独粉碎煤的数量。与实施例4区别在于是按照常规“先配后粉”工艺炼焦。
配合煤及焦炭质量分别见表5和6。
对比例3
各煤种性能指标及具体配煤方案如表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将用于配制配合煤各单种煤筛分除去<0.2mm的部分。具体实施步骤为:
(1)根据表3配煤比需求,以及G值、HGI(哈氏可磨指数)和原始细度数据,确定肥煤2和气肥煤为强粘结性煤中难磨或粗粒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然后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粒度至<0.5mm,其中<0.2mm煤占74%;
(2)确定1/3焦煤2为中粘结性煤中难磨或粗粒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其粒度至<1mm,其中<0.5mm煤占70%;
(3)确定弱粘煤和贫煤为弱粘结性煤中难磨或粗粒煤,将其先晾干至水分6%,再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粗粉碎,其粒度破碎<3mm,其中<0.5mm部分为21%。
(4)低粘煤中难磨或粗粒煤未配用;
(5)配煤方案中所需其他单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然后统一过粉碎机。
(6)将经过粒度调控的各种煤按设定比例再与其他煤配合,然后加水调整配合煤水分至11%,混合均匀,捣固控制堆密度为1.04t/m3,装入小焦炉铁箱进行炼焦。
配合煤及焦炭质量分别见表5和6。
表6为配合煤质量指标对比
A<sub>d</sub>/% | V<sub>daf</sub>/% | S<sub>t,d</sub>/% | G值 | Y值/mm | |
实施例1 | 9.45 | 28.69 | 0.75 | 69.5 | 14.6 |
实施例2 | 9.40 | 28.73 | 0.76 | 68.2 | 13.9 |
实施例3 | 9.31 | 28.59 | 0.73 | 70.3 | 15.1 |
实施例4 | 9.34 | 28.67 | 0.72 | 69.5 | 14.3 |
对比例1 | 9.58 | 29.08 | 0.71 | 68.1 | 14.3 |
对比例2 | 9.35 | 28.55 | 0.72 | 70.6 | 14.8 |
对比例3 | 9.66 | 28.41 | 0.82 | 67.6 | 13.5 |
表7为焦炭质量指标对比
A<sub>d</sub>/% | S<sub>t,d</sub>/% | M<sub>25</sub>/% | M<sub>10</sub>/% | CRI/% | CSR/% | |
实施例1 | 12.42 | 0.65 | 92.8 | 5.9 | 30.2 | 58.4 |
实施例2 | 12.52 | 0.68 | 94.2 | 4.7 | 28.4 | 60.5 |
实施例3 | 12.39 | 0.62 | 93.9 | 5.2 | 28.6 | 60.2 |
实施例4 | 12.43 | 0.62 | 95.8 | 4.3 | 26.2 | 61.9 |
对比例1 | 12.49 | 0.66 | 90.1 | 7.5 | 32.6 | 57.3 |
对比例2 | 12.32 | 0.63 | 89.8 | 7.3 | 32.9 | 56.6 |
对比例3 | 12.67 | 0.72 | 87.9 | 7.8 | 35.2 | 54.2 |
从表6和表7可看出,相对于对比例1和2,实施例1-4通过所有和部分单种煤粒度调控后,焦炭冷态强度M25和M10和热态强度CRI和CSR有一定改善。相对于对比例3,由于将<0.2mm的部分去掉后,所得配合煤的灰分和硫分有下降,G值有一定提高,对应焦炭灰分和硫分下降,焦炭冷态强度M25和M10和热态强度CRI和CSR有显著改善。在实施例1-4中,实施例3通过对所有单种煤粒度调控,所得焦炭M25和M10、CRI和CSR好于实施例1。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3,实施例2和实施例4采用捣固工艺对于顶装焦炉,焦炭质量也更好一些。
Claims (9)
1.一种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其包括:将用于配制配合煤的至少一种煤筛分除去<0.2mm的部分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其包括:将用于配制配合煤的各种煤中难磨煤或者粗粒煤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全部,筛分除去<0.2mm的部分,然后进一步粉碎,其中,难磨煤为哈氏可磨指数<60的煤,粗粒煤为原始细度<60%的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强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0.5mm,其中粒度<0.2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中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1mm,其中粒度<0.5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低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2mm,其中粒度<1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弱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粗粉碎,使得其粒度满足<3mm,以及粒度<0.5mm的部分不超过30%,优选不超过20%,
其中,强粘结性煤为G值≥80的煤,中粘结性煤为G值为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的煤,低粘结性煤为G值大于等于20且小于60的煤,弱粘结性煤为G值<20的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其还包括:将配煤方案中除了上述强粘结性煤、中粘结性煤、低粘结性煤和弱粘结性煤中的难磨煤或者粗粒煤之外所需的其他单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然后统一过粉碎机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强粘结性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0.5mm,其中粒度<0.2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中粘结性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筛上物即≥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超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1mm,其中粒度<0.5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低粘结性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细粉碎,使其粒度满足<2mm,其中粒度<1mm的部分占50%以上,优选占70%以上;
对弱粘结性煤,用0.2mm的筛网筛分后,将≥0.2mm的煤送预粉碎设备进行粗粉碎,使得其粒度满足<3mm,以及粒度<0.5mm的部分不超过30%,优选不超过20%,
其中,强粘结性煤为G值≥80的煤,中粘结性煤为G值为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的煤,低粘结性煤为G值大于等于20且小于60的煤,弱粘结性煤为G值<20的煤。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其中,煤的全水分在10%~6%,特别地,8%~6%的范围内。
7.一种炼焦生产方法,其包括:
(1)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对一种或多种煤进行粒度调控;
(2)将经过粒度调控的各种煤以及任选的除了按照所述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进行粒度调控的煤以外的其他单种煤按设定比例配合并混合均匀得到配合煤;
(3)将配合煤用于炼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炼焦生产方法,其中,在进行炼焦时,
采用顶装焦炉,将配合煤直接装入焦炉进行炼焦,堆密度在0.75~0.8t/m3;或者
采用捣固焦炉,将配合煤加水调整水分至10%~12%,混合均匀,捣固控制堆密度≥1.0t/m3,装入焦炉进行炼焦。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或者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炼焦生产方法,其还包括处理筛分出的粒径<0.2mm的煤的步骤,优选地,将该部分煤与焦油渣、焦粉、除尘灰、沥青等配合,形成新的配合煤,直接或压块后再入炉炼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94571.0A CN111778048B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一种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94571.0A CN111778048B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一种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78048A true CN111778048A (zh) | 2020-10-16 |
CN111778048B CN111778048B (zh) | 2021-06-29 |
Family
ID=7275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94571.0A Active CN111778048B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一种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7804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98010A1 (en) * | 2022-11-04 | 2024-05-10 |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 Coal blends, foundry coke product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06406A (zh) * | 2009-11-03 | 2010-05-12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一种参与炼焦配煤的细粉碎气煤最佳粒度的确定方法 |
JP2015120840A (ja) * | 2013-12-24 | 2015-07-02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CN105925295A (zh) * | 2016-05-16 | 2016-09-07 |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配合煤粒度的确定方法 |
-
2020
- 2020-06-03 CN CN202010494571.0A patent/CN1117780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06406A (zh) * | 2009-11-03 | 2010-05-12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一种参与炼焦配煤的细粉碎气煤最佳粒度的确定方法 |
JP2015120840A (ja) * | 2013-12-24 | 2015-07-02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CN105925295A (zh) * | 2016-05-16 | 2016-09-07 |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配合煤粒度的确定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青岛联合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热回收焦炉生产技术问答》", 30 June 2017, 冶金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98010A1 (en) * | 2022-11-04 | 2024-05-10 |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 Coal blends, foundry coke product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WO2024097971A1 (en) * | 2022-11-04 | 2024-05-10 |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 Coal blends, foundry coke product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US12110458B2 (en) | 2022-11-04 | 2024-10-08 | Suncok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Llc | Coal blends, foundry coke product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78048B (zh) | 2021-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92901B (zh) | 改善捣固焦配合煤细度和粒度组成的方法 | |
JPH0160078B2 (zh) | ||
CN111778048B (zh) | 一种配合煤粒度调控方法 | |
CN110982548B (zh) | 一种炼焦煤料的备煤方法 | |
CN113462419A (zh) | 一种低挥发分弱粘结烟煤的配用方法 | |
JP2006321935A (ja) |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 |
JP5151490B2 (ja) |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
KR20140009629A (ko) | 저등급 석탄의 개질방법 | |
CN212687965U (zh) | 焦炭的制备装置 | |
JP5686052B2 (ja) |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
RU2550874C2 (ru) | Способ подготовки угольной шихты для коксования | |
JP3971615B2 (ja) | コークス炉装入用石炭の粒度調整方法 | |
JP4797450B2 (ja) | 冶金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 |
CN113637495A (zh) | 一种双线配煤控制破碎煤粒径的方法 | |
CN110305679B (zh) | 一种能稳定干燥煤处理量的干湿煤混合的炼焦方法 | |
JPH10183136A (ja) | コークス製造用原料炭の事前処理方法及び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
CN104910943B (zh) | 无水装煤条件下的粒度控制方法 | |
JPH04309592A (ja) | 高炉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法 | |
JP4448261B2 (ja) | 高炉用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
JPH10130653A (ja) | コークス用原料炭の事前処理方法及び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
JP5768726B2 (ja) | 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 | |
JPH04335093A (ja) | 石炭の処理方法 | |
CN114672332B (zh) | 一种提高焦炭质量的炼焦配煤方法 | |
JP7403945B2 (ja) | コークス炉装入炭の製造方法 | |
KR102205814B1 (ko) | 페로코크스의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