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2646A -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 Google Patents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2646A
CN111772646A CN202010798987.1A CN202010798987A CN111772646A CN 111772646 A CN111772646 A CN 111772646A CN 202010798987 A CN202010798987 A CN 202010798987A CN 111772646 A CN111772646 A CN 111772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dy
limiting
main pipe
groove
rubbe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89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2646B (zh
Inventor
张莹莹
裴豪
王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07989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2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2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2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2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2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43Collection vessels for collecting blood samples from the skin surface, e.g. test tubes, cuvet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51Caps, stoppers or lids for sealing or closing a blood collection vessel or container, e.g. a test-tube or syringe barr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755Blood sample preparation for further analysis, e.g. by separating blood components or by mix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包括:主管体,主管体上方配设胶塞,主管体下部装配同轴的副管体,主管体为圆柱管状结构,其底部具有同轴且直径小于主管体的装配管,装配管与副管体装配,装配管底部具有储液部,储液部包括与装配管连通的储液本体,储液本体内腔储液面积由高至低以此递减,且储液本体横向或纵向截面为倒三角形,储液本体外部包覆有限位套,限位套与储液本体留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安放有遮光板,本发明的装置构造简单,采血操作方便,密封性好,具有相对小的容纳容积实现低样本取样,对气、液、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阻隔性且有效避免采样过程中血液起沫。

Description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背景技术
作为医学临床检验,用真空采血管作为采集血液标本来做化验样品的器皿,是最常见的方式,真空采血管包括试管已经是医院必备的且大量使用的医用器械了。真空采血管的大量应用,为医务人员的采血提供了极大便利和可靠的采血方式。目前,真空采集管多是透光的单层塑料试管。虽然使用阻隔气体较好的材质制作,但是对液体的吸收性和透过性却很高,也造成了有效期内试剂的缺失,影响检测结果。而且现用的微量管由于结构、尺寸不合理,无法放入自动检测设备中使用,如果使用与相应仪器配套的1.8ml或2.7ml标准真空采血管,采血管的上部有大量的未被血液添满的空间,称为“死腔”,大量研究表明有“死腔”的真空采血管会给测定结果带来严重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采血操作方便,密封性好,具有相对小的容纳容积实现低样本取样,对气、液、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阻隔性且有效避免采样过程中血液气泡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包括:主管体,主管体上方具有开口,开口配设胶塞,主管体下部装配同轴的副管体,主管体为圆柱管状结构,其底部具有同轴且直径小于主管体的装配管,装配管与副管体装配,装配管底部具有储液部,储液部包括与装配管连通的储液本体,储液本体内腔储液面积由高至低以此递减,且储液本体横向或纵向截面为倒三角形,储液本体外部包覆有限位套,限位套与储液本体留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安放有遮光板,遮光板截面为V形,其上端部与容置腔留有空隙。主管体、装配管、储液本体依次连通,容液截面依次递减。
本发明通过设计主管体和副管体的方式使其组装后形成的取样器符合标准真空采血管的设计尺寸,又有效避免低样本采样导致采血管上部存在大量未被血液填满的空间,这样有效优化了低样本采用的管体设计结构,主管体底部的设有的储液部置于副管体内的情况下,利用副管体加强对其内部的主管体内的气体、液体和可见光的阻隔性,在储液部的设计上,选用遮光板的方案主管体底部的透光性得到有效降低,特别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取样管而言,其底部为弧状或半球状透光面较大,本申请遮光板的设计对主管体底部的透光起到有效阻隔,并利用限位套实现透光板的紧固,容置腔内留有的空隙用于降低遮光板安装夹紧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延伸空间,防止安装过度导致管壁开裂样本外泄,而储液本体的结构设计可实现进一步减小管内形成“死腔”所造成的影响,具体的:在血液离心分离过程中储液本体的结构使大部分血液难以形成离心运动,进而促使部分血液向上位移进入上部的装配管及主管体内进行离心运动,这样就减小了管内上部存留的空间,利于提高数据精准性,避免“死腔”造成的数据精准性影响,同时血液样本的上移有效避免分离液体过于分散而导致的离心效率降低,实现缩短离心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储液本体的设计可有效减小采样完成后主管体内部样本的震荡,相较于普通采样管其底部为半球状或平面状,采样管出现大幅度晃动后内部样本剧烈震荡造成机械溶血,而本申请设计的储液本体的截面为“V”形结构,可有效降低主管体底部样本的位移量特别是储液部部分样本,在减小主管体底部样本位移量的状态下主管体内部样本稳定性可得到提高,减小出现机械溶血的几率,特别是避免工作人员拿着采样管跑动或者采样管加受到冲击的情况下造成的机械溶血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胶塞具有与主管体端部开口插接的开槽,主管体与胶塞装配状态下,主管体内外管壁均贴合设有胶塞,且主管体外壁与胶塞贴合处设有环装的隔空腔,胶塞上端部具有开槽,开槽底面为球面状,球面中部具有向外凸起的第一凸起,胶塞位于主管体内的部分具有与第一凸起处于同一轴线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最大截面积与第一凸起的最大截面积相等。胶塞为上与主管体装配的开槽与主管体管状对于,同时开槽的槽宽小于主管体管壁厚度,一般厚度差在0.1mm±0.05mm左右,目的在于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保证胶塞的端部的装配密封性,同时隔空腔的设计为防止过度密封导致胶塞开启困难,在采样过程针管需穿透胶塞,故设计开槽及其底部的球面目的在于引导针管插入过程中其针头倾斜插入避免针头的垂直插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胶塞其表面并未作任何处理为平面状,这样需依靠采样人员经验,可能会存在如下情况,针头垂直穿透胶塞而采取的血样直接垂直从采样管上端口落至采样管底部,在这个过程中血样容易气泡也增大了血样与管壁的接触可能导致血细胞破裂的概率增大,为此,本发明开槽的设计可引导针头插入过程中针头倾斜穿透胶塞,并且胶塞上设有的第二凸起和第一凸起有效增大针头垂直穿透胶塞的难度,这样倾斜插入的针头所放出的血样与主管体内壁先接触再聚集到主管体内底部避免血样垂直下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管体上设有环绕其侧壁的限位环,限位环具有至少一处开口,胶塞装配与主管体状态下,主管体外部胶塞与限位环间距小于5mm,优选的,胶塞外侧直径与限位环外径相等,优选的,主管体外壁螺旋开设槽宽小于1.5mm的第一开槽。限位环的设置用于限定胶塞与主管体上端部插接深度,特别是防止插接过度导致胶塞存在过量形变而出现胶塞或主管体端口的开裂现象,同时由于限位环体的设置可避免胶塞以外打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因某些原因胶塞因碰撞会以外打开导致样本外泄或外界空气的进入,限位环的存在增大了沿主管体外壁向上推动胶塞使其打开的难度,具体限定主管体外部胶塞与限位环的间距小于5mm的方案,存留一定间隙便于人为有意识通过间隙开启胶塞又降低胶塞因意外碰撞打开的几率,为正常沿主管体外壁来打开胶塞通过在限位环上开设至少一处的开口便于人为有意识打开胶塞,现有的采样管一般而言为圆柱管状其在握取过程中可能存在滑落几率,这不利于室内空气安全以及样本安全性,通过在主管体上设第一开槽的方案,其存在的目的在于提高主管体的握取紧实度,并且相较于防滑纹而言第一开槽的方案便于主管体表面粘贴标签时的美观及平整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装配管直径小于主管体,装配管侧壁环绕设有“L”形结构的第一限位件,副管体上端面开设有限位安装口供第一限位件放入及滑移,限位安装口底面设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上部具有与副管体上端面平齐连接的第三限位板,第二限位件底部的副管体内开设限位槽,限位槽底面设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一端部与限位槽底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件连接,第一限位件插入限位安装口内并沿限位安装口位移与第二限位件限位接触,优选的,第二限位件侧面为弧形面。装配管的设计用于实现主管体与副管体的装配与拆接,具体的通过将装配管侧方的第一限位件插入限位安装口,通过旋转主管体使装配管同步旋转带动第一限位件的位移,第一位移件的位移过程中对第二限位件形成侧向挤压使其向下位移,第二限位件底部的限位弹簧形成压缩,进而第一限位件的水平端部被抵接在第二限位件与第三限位板之间实现装配管与副管体的固定,在拆分两管体时,通过反向旋转主管体带动装配管旋转使第一限位件的水平段移出第二限位件与第三限位板之间取消限位,上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装配方案实现了主副管体的快速装配与拆接,其在装配完成后由于第一限位件受到下端的第二限位件向上推力实现对第一限位件的限位,进而主管体装配后难以产生松动连接稳定性高,更为重要的是,在主管体受到晃动时,管体受到的晃动力可传递至第一限位件并分散至第二限位件和限位弹簧来分化晃动力,提高主管体的稳定降低晃动导致的溶血现象出现几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管体内壁开设有限位环槽,限位环槽内径大于主管体内径,限位环槽上装配同轴且可相对限位环槽上下滑移的分流件,分流件中部具有圆形的过流通孔。在主管体内部设有的限位环槽用于限位分流件的上下位移量,在血样离心分离获得血清的过程中,分流件的设计用于提高血清和血浆的分离效果,具体的实现分流件上部为血清,分流件下部为血浆形成类似分离胶的效果,使血清和血浆未完全分离部分集中于分流件中部以降低上层血清提取时的难以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分流件为柱状结构,其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引流槽,下表面开设第二引流槽,分流件侧边设有限位环体,限位环体与限位环槽直径对应;第一引流槽的槽底面为斜面,其与水平面形成夹角α,夹角α=5°-12°;第二引流槽的槽底面为斜面,其与水平面形成夹角β,夹角β=30°-58°;具体的,在离心过程中分流件随血样的旋转同步产生旋转运动,并随着血清、血浆的组件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上下的位移,分流件上部设有的第一引流槽促使分离过程中血浆沿其具有斜面的槽面向下滑移至过流通孔内与其下方的血浆混合,同理,下方的血清沿下部的第二引流槽向上位移直至到达第一引流槽上部,具体限定上下夹角α、β的角度范围来使离心初始过程中分流件下部血样优先向上移动,直至离心分离使血浆、血清逐渐分离后血浆沿第一引流槽的槽面向下位移,这样实现离心分离效率的提升并且离心分离后血清与血浆的分层面可能存在的分离胶隔层和血清、血块分离不完全血清中出现纤维蛋白丝可集中至过流通孔32内,在提取血清时直接提取第一引流槽槽面血清即可完成血清提取,实现快速取样,安全便捷,无需考虑分离层出现的未完全分离物对提取血清质量的影响,另,分流件的设计使采用过程中血液进入主管体并流至主管体底部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减小血样直接落到管底的几率,大大减小血细胞破裂概率,避免产生溶血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副管体底面具有半球状的封管板,封管板下方的副管体具有延伸壁且侧面环绕开设有限位半通槽,在副罐体底部设有封管板的设计用于实现对副管体底部进行封口处理,这样保证副管体与主管体装配状态下副管体上下端口均封口,有效隔绝空气进入副管体内,所设计的延伸壁用于提高副管体底部放置稳定性,相较于底面为半球状的管体而言,本申请的副管体底部平齐设置便于管体竖直放置,而现有的采样管底部为半圆状其难以实现竖直放置一般选择平躺放置或放置在采用支架中,本申请副管体底部的方案提供了采样管的另一放置方式,有效减小平躺放置的采样管经过竖直放置过程中导致采用血液再次流动过程,而且副管体底部的限位半通槽的开设便于与采样管支架底部连接稳定,需要说明的是采样管支架底部应具有与限位半通槽对应的插板实现与副管体插接,这样实现管体相对采样管支架内的采样管放置稳定,无晃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胶塞中的橡胶原料为丁基橡胶或天然橡胶,主管体内的胶塞上还设有一层橡胶隔膜,隔膜厚度为1-5mm,优选隔膜厚度为1.5mm,设有的橡胶隔膜用于形成双层封隔,特别是对于主管体内预留的压力而言,降低压力胶塞封口不稳而导致的压力损失,实现在采血过程人体血管内压力与主管体内预留压力存在压力差使血液振动吸入主管体内,当然橡胶隔膜的作用不仅限于减小压力损失,由于橡胶隔膜较薄其在针头刺穿后针孔渐缩恢复原密封状态率有所下降在采血完成后,针孔刺穿过的橡胶隔膜利于主管体内的残余负压释放至橡胶隔膜上部分隔空间内,降低主管体内由于残余负压过大导致采样的血细胞破裂膨胀产生溶血现象的几率。
本发明通过设计主管体和副管体的方式使其组装后形成的取样器符合标准真空采血管的设计尺寸,又有效避免低样本采样导致采血管上部存在大量未被血液填满的空间,这样有效优化了低样本采用的管体设计结构,主管体底部的设有的储液部置于副管体内的情况下,利用副管体加强对其内部的主管体内的气体、液体和可见光的阻隔性,储液部的设计减小了管内上部存留的空间,利于提高数据精准性,避免“死腔”造成的数据精准性影响,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造简单,采血操作方便,密封性好,具有相对小的容纳容积实现低样本取样,对气、液、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阻隔性且有效避免采样过程中血液气泡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低样本容量取样器示意图;
图2为主管体与储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胶塞剖视图;
图4为副管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胶塞上开槽示意图;
图6为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主管体内分流件剖示意图;
图9为分流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胶塞另一方案示意图。
附图标号:10-胶塞;11-第一凸起;12-第二凸起;13-开槽;14-隔空腔;15-橡胶隔膜;20-主管体;21-限位环;22-第一开槽;23-装配管;24-限位环槽;30-分流件;31-第一引流槽;32-过流通孔;33-限位环体;34-第二引流槽;40-储液部;41-储液本体;42-遮光板;43-限位套;50-副管体;51-封管板;52-限位半通槽;60-第一限位件;61-第二限位件;62-限位弹簧;63-第三限位板;64-限位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10所示,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包括:主管体20,主管体20上方具有开口,开口配设胶塞10,主管体20下部装配同轴的副管体50,主管体20为圆柱管状结构,其底部具有同轴且直径小于主管体20的装配管23,装配管23与副管体50装配,装配管23底部具有储液部40,储液部40包括与装配管23连通的储液本体41,储液本体41内腔储液面积由高至低以此递减,且储液本体41横向或纵向截面为倒三角形,储液本体41外部包覆有限位套43,限位套43与储液本体41留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安放有遮光板42,遮光板42截面为V形,其上端部与容置腔留有空隙。主管体20、装配管23、储液本体41依次连通,容液截面依次递减。
本发明通过设计主管体20和副管体50的方式使其组装后形成的取样器符合标准真空采血管的设计尺寸,又有效避免低样本采样导致采血管上部存在大量未被血液填满的空间,这样有效优化了低样本采用的管体设计结构,在这里示出的主管体20与通常使用的在大多标准化的标准尺寸中的血样取出小管相比具有较小的容纳容积。例如外部的额定直径以及额定轴向长度理解为标准尺寸。对于实验室自动装置而言,标准尺寸由“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确定(NCCLS.Laboratory Automation:Specimen Container/SpecimenCarrier;Approve dStandard.NCCLSdocument AUTOL-A[ISBN 1-56238-427-9].NCCLS,940West ValleyRoad,Suite 1400,Wayne,Pennsylvania 19087-1898USA,2000.)。
因此,存在具有13mm或16mm的额定直径的小管。额定轴向长度例如可以为75mm或100mm。作为用于具有13mm的额定直径和75mm的轴向长度的封闭小管的缩写例如可以标出13/75。也可以使用具有与之前给出的尺寸的额定直径或额定轴向长度不同的尺寸。
更为具体的,副管体50选用深色避光的聚丙烯(PP)塑料管,其形状和大小与自动检测装置相配套,主管体20选用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管。
主管体20底部的设有的储液部40置于副管体50内的情况下,利用副管体50加强对其内部的主管体20内的气体、液体和可见光的阻隔性,在储液部40的设计上,选用遮光板42的方案主管体20底部的透光性得到有效降低,特别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取样管而言,其底部为弧状或半球状透光面较大,本申请遮光板42的设计对主管体20底部的透光起到有效阻隔,并利用限位套43实现透光板42的紧固,容置腔内留有的空隙用于降低遮光板42安装夹紧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延伸空间,防止安装过度导致管壁开裂样本外泄,而储液本体41的结构设计可实现进一步减小管内形成“死腔”所造成的影响,具体的:在血液离心分离过程中储液本体41的结构使大部分血液难以形成离心运动,进而促使部分血液向上位移进入上部的装配管23及主管体20内进行离心运动,这样就减小了管内上部存留的空间,利于提高数据精准性,避免“死腔”造成的数据精准性影响,同时血液样本的上移有效避免分离液体过于分散而导致的离心效率降低,实现缩短离心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储液本体41的设计可有效减小采样完成后主管体20内部样本的震荡,相较于普通采样管其底部为半球状或平面状,采样管出现大幅度晃动后内部样本剧烈震荡造成机械溶血,而本申请设计的储液本体41的截面为“V”形结构,可有效降低主管体20底部样本的位移量特别是储液部40部分样本,在减小主管体20底部样本位移量的状态下主管体20内部样本稳定性可得到提高,减小出现机械溶血的几率,特别是避免工作人员拿着采样管跑动或者采样管加受到冲击的情况下造成的机械溶血情况。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胶塞10根据本申请的取样器的使用需求添加相应的染料使其具有红、紫、蓝、黑或绿灯不同颜色,主管体20的管内根据使用需求放置分离胶、促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盐、抗凝剂等。
胶塞10具有与主管体20端部开口插接的开槽,主管体20与胶塞10装配状态下,主管体20内外管壁均贴合设有胶塞10,且主管体10外壁与胶塞10贴合处设有环装的隔空腔14,胶塞10上端部具有开槽13,开槽13底面为球面状,球面中部具有向外凸起的第一凸起11,胶塞10位于主管体20内的部分具有与第一凸起11处于同一轴线的第二凸起12,第二凸起12最大截面积与第一凸起11的最大截面积相等。胶塞10为上与主管体20装配的开槽与主管体20管状对于,同时开槽的槽宽小于主管体20管壁厚度,一般厚度差在0.1mm±0.05mm左右,目的在于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保证胶塞10的端部的装配密封性,同时隔空腔14的设计为防止过度密封导致胶塞10开启困难,在采样过程针管需穿透胶塞10,故设计开槽13及其底部的球面目的在于引导针管插入过程中其针头倾斜插入避免针头的垂直插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胶塞其表面并未作任何处理为平面状,这样需依靠采样人员经验,可能会存在如下情况,针头垂直穿透胶塞而采取的血样直接垂直从采样管上端口落至采样管底部,在这个过程中血样容易气泡也增大了血样与管壁的接触可能导致血细胞破裂的概率增大,为此,本发明开槽13的设计可引导针头插入过程中针头倾斜穿透胶塞10,并且胶塞10上设有的第二凸起12和第一凸起11有效增大针头垂直穿透胶塞10的难度,这样倾斜插入的针头所放出的血样与主管体20内壁先接触再聚集到主管体20内底部避免血样垂直下落。
主管体20上设有环绕其侧壁的限位环21,限位环21具有至少一处开口,胶塞10装配与主管体20状态下,主管体20外部胶塞10与限位环21间距小于5mm,优选的,胶塞10外侧直径与限位环21外径相等,优选的,主管体20外壁螺旋开设槽宽小于1.5mm的第一开槽22。限位环21的设置用于限定胶塞10与主管体20上端部插接深度,特别是防止插接过度导致胶塞10存在过量形变而出现胶塞10或主管体20端口的开裂现象,同时由于限位环体21的设置可避免胶塞10以外打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因某些原因胶塞10因碰撞会以外打开导致样本外泄或外界空气的进入,限位环21的存在增大了沿主管体20外壁向上推动胶塞10使其打开的难度,具体限定主管体20外部胶塞10与限位环21的间距小于5mm的方案,存留一定间隙便于人为有意识通过间隙开启胶塞又降低胶塞10因意外碰撞打开的几率,为正常沿主管体20外壁来打开胶塞10通过在限位环21上开设至少一处的开口便于人为有意识打开胶塞10,现有的采样管10一般而言为圆柱管状其在握取过程中可能存在滑落几率,这不利于室内空气安全以及样本安全性,通过在主管体20上设第一开槽22的方案,其存在的目的在于提高主管体20的握取紧实度,并且相较于防滑纹而言第一开槽22的方案便于主管体20表面粘贴标签时的美观及平整度。
装配管23直径小于主管体20,装配管23侧壁环绕设有“L”形结构的第一限位件60,副管体50上端面开设有限位安装口64供第一限位件60放入及滑移,限位安装口64底面设有第二限位件61,第二限位件61上部具有与副管体50上端面平齐连接的第三限位板63,第二限位件61底部的副管体50内开设限位槽,限位槽底面设有限位弹簧62,限位弹簧62一端部与限位槽底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件61连接,第一限位件60插入限位安装口64内并沿限位安装口64位移与第二限位件61限位接触,优选的,第二限位件61侧面为弧形面。装配管23的设计用于实现主管体20与副管体50的装配与拆接,具体的通过将装配管23侧方的第一限位件60插入限位安装口64,通过旋转主管体20使装配管23同步旋转带动第一限位件60的位移,第一位移件60的位移过程中对第二限位件60形成侧向挤压使其向下位移,第二限位件61底部的限位弹簧63形成压缩,进而第一限位件60的水平端部被抵接在第二限位件61与第三限位板63之间实现装配管23与副管体50的固定,在拆分两管体时,通过反向旋转主管体20带动装配管23旋转使第一限位件60的水平段移出第二限位件61与第三限位板63之间取消限位,上述第一限位件60与第二限位件61的装配方案实现了主副管体的快速装配与拆接,其在装配完成后由于第一限位件60受到下端的第二限位件61向上推力实现对第一限位件60的限位,进而主管体20装配后难以产生松动连接稳定性高,更为重要的是,在主管体20受到晃动时,管体受到的晃动力可传递至第一限位件60并分散至第二限位件61和限位弹簧63来分化晃动力,提高主管体20的稳定降低晃动导致的溶血现象出现几率。
主管体20内壁开设有限位环槽24,限位环槽24内径大于主管体20内径,限位环槽24上装配同轴且可相对限位环槽24上下滑移的分流件30,分流件30中部具有圆形的过流通孔32。在主管体20内部设有的限位环槽24用于限位分流件30的上下位移量,在血样离心分离获得血清的过程中,分流件30的设计用于提高血清和血浆的分离效果,具体的实现分流件30上部为血清,分流件30下部为血浆形成类似分离胶的效果,使血清和血浆未完全分离部分集中于分流件30中部以降低上层血清提取时的难以程度。
分流件30为柱状结构,其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引流槽31,下表面开设第二引流槽34,分流件30侧边设有限位环体33,限位环体33与限位环槽24直径对应;第一引流槽31的槽底面为斜面,其与水平面形成夹角α,夹角α=5°-12°;第二引流槽34的槽底面为斜面,其与水平面形成夹角β,夹角β=30°-58°;具体的,在离心过程中分流件30随血样的旋转同步产生旋转运动,并随着血清、血浆的组件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上下的位移,分流件30上部设有的第一引流槽31促使分离过程中血浆沿其具有斜面的槽面向下滑移至过流通孔32内与其下方的血浆混合,同理,下方的血清沿下部的第二引流槽34向上位移直至到达第一引流槽31上部,具体限定上下夹角α、β的角度范围来使离心初始过程中分流件30下部血样优先向上移动,直至离心分离使血浆、血清逐渐分离后血浆沿第一引流槽31的槽面向下位移,这样实现离心分离效率的提升并且离心分离后血清与血浆的分层面可能存在的分离胶隔层和血清、血块分离不完全血清中出现纤维蛋白丝可集中至过流通孔32内,在提取血清时直接提取第一引流槽31槽面血清即可完成血清提取,实现快速取样,安全便捷,无需考虑分离层出现的未完全分离物对提取血清质量的影响,另,分流件30的设计使采用过程中血液进入主管体20并流至主管体20底部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减小血样直接落到管底的几率,大大减小血细胞破裂概率,避免产生溶血现象。
副管体50底面具有半球状的封管板51,封管板51下方的副管体50具有延伸壁且侧面环绕开设有限位半通槽52,在副罐体50底部设有封管板51的设计用于实现对副管体50底部进行封口处理,这样保证副管体50与主管体20装配状态下副管体50上下端口均封口,有效隔绝空气进入副管体50内,所设计的延伸壁用于提高副管体50底部放置稳定性,相较于底面为半球状的管体而言,本申请的副管体50底部平齐设置便于管体竖直放置,而现有的采样管底部为半圆状其难以实现竖直放置一般选择平躺放置或放置在采用支架中,本申请副管体50底部的方案提供了采样管的另一放置方式,有效减小平躺放置的采样管经过竖直放置过程中导致采用血液再次流动过程,而且副管体50底部的限位半通槽52的开设便于与采样管支架底部连接稳定,需要说明的是采样管支架底部应具有与限位半通槽52对应的插板实现与副管体50插接,这样实现管体相对采样管支架内的采样管放置稳定,无晃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方案基本相同,只是:胶塞10中的橡胶原料为丁基橡胶或天然橡胶,主管体10内的胶塞10上还设有一层橡胶隔膜15,隔膜厚度为1-5mm,优选隔膜厚度为1.5mm,设有的橡胶隔膜15用于形成双层封隔,特别是对于主管体20内预留的压力而言,降低压力胶塞10封口不稳而导致的压力损失,实现在采血过程人体血管内压力与主管体20内预留压力存在压力差使血液振动吸入主管体20内,当然橡胶隔膜15的作用不仅限于减小压力损失,由于橡胶隔膜15较薄其在针头刺穿后针孔渐缩恢复原密封状态率有所下降在采血完成后,针孔刺穿过的橡胶隔膜15利于主管体20内的残余负压释放至橡胶隔膜15上部分隔空间内,降低主管体20内由于残余负压过大导致采样的血细胞破裂膨胀产生溶血现象的几率。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方案大部分相同,只是:储液部40选用圆柱状的储液管代替;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方案大部分相同,只是:拆除分流件30。
试验例:
密封性能试验
在上述实施例1-4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中各取10只作为一批样品,同时选取现有技术的采血管(每批也是10只)作为对比,分别编号,本申请和现有技术的每只采血管容量均为4ml,每只采血管在取下管盖和胶塞后在试管中装入2.000g±0.2mg干燥剂(它是由添加了微量蓝色无水硫酸钴盐的微粒状吸水硅胶进行粉碎、过筛和然后在170-190的烘箱中加热2小时,取出后立即密封,冷却后而获得的,快速称量),填装干燥剂的各批采血管的试管与其管盖和胶塞一起被放置于真空箱中抽真空,在试管上套上各自的管盖并让胶塞密封试管,用分析天平(精度0.1mg)称量每批10只装料采血管的初始总重量。各批的样品都在恒温恒湿贮存箱中(25℃,50%相对湿度)放置90天,取出后观察在干燥剂中没有发现浅红色的出现,再次用分析天平称量每批10只的总重量并称量从每只试管内倾倒出的干燥剂的质量(供评估用),获得各批采血管在放置一段时间之后的平均重量增长量(wt)/每只采血管,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表1管内平均重量增长
实施例No 平均重量增长量,mg
1 1.6
2 0.9
3 1.7
4 1.6
现有技术采血管1 7.9
现有技术采血管2 7.2
实施例1-4的结果与现有采血管1、2的结果之间数值差距较大,更进一步的,实施例2的平均增长量最小,表明了橡胶隔膜15设计有效实现密封性的保证。
采血试验:
在上述实施例1-4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中各取10只作为一批样品,同时选取现有技术的采血管(每批也是10只)作为对比,分别编号,本申请和现有技术的每只采血管容量均为4ml,对6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进行采取血液试验,60例志愿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22岁,采取2.7mL,均为空腹静脉血,检测溶血出现率,同时检测管内出现血沫情况,结果如表2所示。
采血选用的针头选择碳钢材质,对胶塞10刺穿采样,针头材质通过比对选择,具体如表3所示。
表3不同材质的针头性能对比
针头材质 碳钢 不锈钢
抗腐蚀性
抗压性
表2溶血出现率
Figure BDA0002626661440000111
以上结果表明由于橡胶隔膜的设计有效降低主管体20内由于残余负压过大导致采样的血细胞破裂膨胀产生溶血现象的几率,而现有技术的采血管及实施例1、3、4的取样器均多少出现溶血现象,实施例1、3、4出现溶血现象的取样器数量相对较少,可能是其胶塞10结构设计导致结果,在采样过程,通过观测并拍摄取样血液照片,实施例1、2的取样器中采取的血液血沫现象几乎没有,而实施例3、4的取样器可能由于储液部40的结构改动或分流件30的缺失导致血沫现象在少量管体中出现,而现有技术中采血管在采血过程较多管内均存在血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包括:主管体(20),所述主管体(20)上方具有开口,开口配设胶塞(10),其特征是:所述主管体(20)下部装配同轴的副管体(50),所述主管体(20)为圆柱管状结构,其底部具有同轴且直径小于主管体(20)的装配管(23),所述装配管(23)与副管体(50)装配,所述装配管(23)底部具有储液部(40),所述储液部(40)包括与装配管(23)连通的储液本体(41),所述储液本体(41)内腔储液面积由高至低以此递减,且储液本体(41)横向或纵向截面为倒三角形,所述储液本体(41)外部包覆有限位套(43),所述限位套(43)与储液本体(41)留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安放有遮光板(42),所述遮光板(42)截面为V形,其上端部与容置腔留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其特征是:所述胶塞(10)具有与主管体(20)端部开口插接的开槽,所述主管体(20)与胶塞(10)装配状态下,所述主管体(20)内外管壁均贴合设有胶塞(10),且所述主管体(10)外壁与胶塞(10)贴合处设有环装的隔空腔(14),所述胶塞(10)上端部具有开槽(13),所述开槽(13)底面为球面状,所述球面中部具有向外凸起的第一凸起(11),所述胶塞(10)位于主管体(20)内的部分具有与第一凸起(11)处于同一轴线的第二凸起(12),所述第二凸起(12)最大截面积与第一凸起(11)的最大截面积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其特征是:所述主管体(20)上设有环绕其侧壁的限位环(21),所述限位环(21)具有至少一处开口,所述胶塞(10)装配与主管体(20)状态下,所述主管体(20)外部胶塞(10)与限位环(21)间距小于5mm,优选的,所述胶塞(10)外侧直径与限位环(21)外径相等,优选的,所述主管体(20)外壁螺旋开设槽宽小于1.5mm的第一开槽(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其特征是:所述装配管(23)直径小于主管体(20),所述装配管(23)侧壁环绕设有“L”形结构的第一限位件(60),所述副管体(50)上端面开设有限位安装口(64)供第一限位件(60)放入及滑移,所述限位安装口(64)底面设有第二限位件(61),所述第二限位件(61)上部具有与副管体(50)上端面平齐连接的第三限位板(63),所述第二限位件(61)底部的副管体(50)内开设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面设有限位弹簧(62),所述限位弹簧(62)一端部与限位槽底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件(61)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60)插入限位安装口(64)内并沿限位安装口(64)位移与第二限位件(61)限位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件(61)侧面为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其特征是:所述主管体(20)内壁开设有限位环槽(24),所述限位环槽(24)内径大于主管体(20)内径,所述限位环槽(24)上装配同轴且可相对限位环槽(24)上下滑移的分流件(30),所述分流件(30)中部具有圆形的过流通孔(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其特征是:所述分流件(30)为柱状结构,其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引流槽(31),下表面开设第二引流槽(34),所述分流件(30)侧边设有限位环体(33),所述限位环体(33)与限位环槽(24)直径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流槽(31)的槽底面为斜面,其与水平面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5°-12°;
优选的,所述第二引流槽(34)的槽底面为斜面,其与水平面形成夹角β,所述夹角β=30°-5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副管体(50)底面具有半球状的封管板(51),所述封管板(51)下方的副管体(50)具有延伸壁且侧面环绕开设有限位半通槽(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样本容量取样器,其特征是:所述胶塞(10)中的橡胶原料为丁基橡胶或天然橡胶,所述主管体(10)内的胶塞(10)上还设有一层橡胶隔膜(15),隔膜厚度为1-5mm。
CN202010798987.1A 2020-08-11 2020-08-11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Active CN111772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8987.1A CN111772646B (zh) 2020-08-11 2020-08-11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8987.1A CN111772646B (zh) 2020-08-11 2020-08-11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2646A true CN111772646A (zh) 2020-10-16
CN111772646B CN111772646B (zh) 2022-01-28

Family

ID=72761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8987.1A Active CN111772646B (zh) 2020-08-11 2020-08-11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264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2483A (zh) * 2021-02-02 2021-06-1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检测微小凝块功能的枸橼酸钠抗凝管
CN116519968A (zh) * 2023-06-25 2023-08-01 成都云芯医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0001047A1 (fr) * 1978-11-28 1980-05-29 Dematex Dev & Invest Tube et bouchon pour analyse d'echantillons de sang
CN201675949U (zh) * 2010-04-01 2010-12-22 孙荣华 一种真空采血管
CN103237602A (zh) * 2010-12-03 2013-08-07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试样收集容器组件
CN203164022U (zh) * 2013-04-18 2013-08-28 成都成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扰流压差取样装置
CN103284731A (zh) * 2013-06-04 2013-09-11 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避光采血管
CN203724105U (zh) * 2014-02-12 2014-07-23 郭文臣 一种新型采血管
CN106943149A (zh) * 2017-03-06 2017-07-14 武汉伽诺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样方便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
CN207055491U (zh) * 2017-01-20 2018-03-02 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贴标检测系统配套用儿童微量采血管
CN109316650A (zh) * 2018-09-29 2019-02-12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改进型转动式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
CN209153714U (zh) * 2018-07-25 2019-07-26 广西华度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可引导针头斜向插入的采血管
CN209377582U (zh) * 2018-08-31 2019-09-13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CN210843078U (zh) * 2019-07-20 2020-06-26 南昌豪仕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静脉留置针的采血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0001047A1 (fr) * 1978-11-28 1980-05-29 Dematex Dev & Invest Tube et bouchon pour analyse d'echantillons de sang
CN201675949U (zh) * 2010-04-01 2010-12-22 孙荣华 一种真空采血管
CN103237602A (zh) * 2010-12-03 2013-08-07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试样收集容器组件
CN203164022U (zh) * 2013-04-18 2013-08-28 成都成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扰流压差取样装置
CN103284731A (zh) * 2013-06-04 2013-09-11 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避光采血管
CN203724105U (zh) * 2014-02-12 2014-07-23 郭文臣 一种新型采血管
CN207055491U (zh) * 2017-01-20 2018-03-02 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贴标检测系统配套用儿童微量采血管
CN106943149A (zh) * 2017-03-06 2017-07-14 武汉伽诺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样方便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
CN209153714U (zh) * 2018-07-25 2019-07-26 广西华度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可引导针头斜向插入的采血管
CN209377582U (zh) * 2018-08-31 2019-09-13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采集管及样本分析装置
CN109316650A (zh) * 2018-09-29 2019-02-12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改进型转动式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
CN210843078U (zh) * 2019-07-20 2020-06-26 南昌豪仕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静脉留置针的采血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2483A (zh) * 2021-02-02 2021-06-1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检测微小凝块功能的枸橼酸钠抗凝管
CN116519968A (zh) * 2023-06-25 2023-08-01 成都云芯医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
CN116519968B (zh) * 2023-06-25 2023-09-08 成都云芯医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2646B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2646B (zh) 低样本容量取样器
US5888831A (en) Liquid-sample-separation laboratory device and method particularly permitting ready extraction by syringe of the separated liquid sample
US3901219A (en) Blood collecting container and method
EP2364218B1 (en) Container for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US4131549A (en) Serum separation device
JP4036930B2 (ja) 採血アセンブリ
US20050139547A1 (en) Plasma on demand tube
CN102621295A (zh) 用于检测样本的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JPH10328167A (ja) 水系添加剤を有する減圧状態にあるサンプル採取アセンブリ
JPH0773664B2 (ja) 液体サンプルの成分の膜分離装置
NO179394B (no) Blod-prövetakingssett
EP0058440B1 (en) Blood collection unit
CN86103715A (zh) 横向流动的鉴定设备
CN101389965A (zh) 快速检测装置
EP1106065A2 (en) Method of and container for storing and transporting vital tissue, fluid or cell materials
CN116242994B (zh) 一种家用血常规自动分析仪
WO2014019254A1 (zh) 一种可直接分离血浆的真空采血管及其方法
CN111207946A (zh) 一次性标本收集杯及其穿刺混匀方法
CA1219469A (en) Liquid sampling apparatus with retention means
CN210834362U (zh) 一种气体采样器
Orsulak et al. Blood collection tubes for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drugs: a reevaluation
CN212807652U (zh) 具有单向阀的粪便样本采集装置
US849185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erebrospinal fluid collection
CN114720676A (zh) 一次性标本收集盒
EP0313833A2 (en) Disposable pre-packaged device for conducting immunoassay proced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