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5615A - 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5615A
CN111765615A CN202010580892.2A CN202010580892A CN111765615A CN 111765615 A CN111765615 A CN 111765615A CN 202010580892 A CN202010580892 A CN 202010580892A CN 111765615 A CN111765615 A CN 111765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outdoor
condensing fan
condensing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08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贤椿
高锦裕
谢伟敏
黄少华
林伟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Kehua Hengsheng Co Ltd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Kehua Hengsh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Kehua Hengsheng Co Ltd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Kehua Hengsheng Co Ltd,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Kehua Hengsh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08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5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5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5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 F24F11/87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by controlling outdo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24F2140/12Heat-exchange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是否失效;在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未失效时根据冷凝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冷媒压力控制冷凝风机工作;在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而室外管温传感器未失效时根据室外温度和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冷凝风机工作;在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时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本申请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后空调报障停机的问题,保证机房设备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刀片服务器及网络机柜设备的部署密度越来越大,单个机架的能耗越来越高,单位面积发热量也随之急剧上升。经实验发现,如果机房空调出现故障停机,3~4分钟后就会造成服务器高温宕机。这对于机房空调的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很多机房空调冷凝风机均采用冷媒压力控制,一旦冷凝压力传感器出现故障,则会引起机房空调报故障停机,给服务器带来高温宕机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压力传感器故障后空调报故障停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是否失效;
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未失效,则根据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冷媒压力控制冷凝风机工作;
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未失效,则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采集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冷凝风机控制装置,包括:
传感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是否失效;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未失效,则根据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冷媒压力控制冷凝风机工作;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未失效,则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采集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是否失效;在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未失效时根据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冷媒压力控制冷凝风机工作;在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未失效时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采集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在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时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后空调报障停机的问题,从而保证机房设备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S103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S201的另一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S202的另一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S402的另一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S101:检测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是否失效。
S102: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未失效,则根据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冷媒压力控制冷凝风机工作。
S103: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未失效,则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采集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S104: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空调系统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部件和压缩机连接,用于控制空调的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部件和压缩机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凝压力传感器、室外管温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冷凝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凝器内的冷媒压力,室外管温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的冷凝器内部的盘管温度,室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凝风机附近的环境温度。控制器分别与冷凝压力传感器、室外管温传感器以及室外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获取对应的冷媒压力,冷凝器盘管温度和室外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实时的监测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是否失效,并根据监测情况选择对应的空调控制手段。
具体地,以冷凝压力传感器为例,判断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的方法具体为:
1.控制器与冷凝压力传感器通信异常,控制器无法接收到冷凝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冷媒压力,则判定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
2.冷凝压力传感器本身存在故障,控制器无法接收到冷凝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冷媒压力,则判定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
3.控制器前后两个采集周期采集得到的冷媒压力存在巨大的变化差,也可以判定为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
判断室外管温传感器失效的方法与判断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若冷凝压力传感器与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未失效,则优先采用冷媒压力控制冷凝风机进行调速。若冷凝压力传感器故障,则采用室外管温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作为辅助控制方法对冷凝风机进行控制,若室外管温传感器和冷凝压力传感器均失效,则根据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后空调报障停机的问题,提高机房空调运行的可靠性,保证机房设备正常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图1中S103的具体实现流程,其包括:
S201: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和关闭;
S202:若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室外温度,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图2中S201的具体实现流程,其包括:
S301:若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一管温设定值,则启动所述冷凝风机;
S302:若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小于第二管温设定值,则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关闭,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管温设定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温设定值可以设置为34℃,第二管温设定值可以设置为32℃,在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后,冷凝风机和压缩机均还未启动时,若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34℃,控制器则控制冷凝风机启动,并根据冷凝器盘管温度和室外温度控制冷凝风机调速,当冷凝器盘管温度低于32℃时,控制器则控制冷凝风机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冷凝器内部盘管的温度,能够更加准确的获知冷凝器内部实际温度,从而通过精准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对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提高冷凝风机的控制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图2中S202的具体实现流程,其过程详述如下:
S401:若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确定所述冷凝风机的初始转速,并按照所述初始转速运行预设时间;
S402:在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后,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控制器内预存有温度区间与固定转速电压的对应关系,若冷凝风机开启,则控制器根据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对应的固定转速作为初始转速,控制冷凝风机按照初始转速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再按照最低转速运行第二预设时间,第一预设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相加为总的预设时间,在冷凝风机运行预设时间后,控制器再根据冷凝器盘管温度对冷凝风机进行调速。
在本实施例中,当冷凝风机开启后,控制器还可以控制冷凝风机先按照全速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再按照最低转速运行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再根据冷凝器盘管温度对冷凝风机进行调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图4中S402的具体实现流程,其过程详述如下:
S501:在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后,若所述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一管温设定值且小于第三管温设定值,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预设温度-压力线性关系,确定当前时刻的转速电压,并按照当前时刻的转速电压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所述第三管温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
S502:若所述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管温设定值,则根据最高转速电压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
S503:若所述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管温设定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则根据最低转速电压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所述第二管温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温设定值可以设置为34℃,第二管温设定值可以设置为32℃,第三管温设定值可以设置为43℃。冷凝风机的最低转速电压可以为2V,最高转速电压可以为10V,对应的冷凝器盘管温度范围为34℃~43℃,且冷凝风机的转速电压随冷凝器盘管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控制器内保存有冷凝器盘管温度与冷凝风机的转速电压的线性关系,在冷凝器盘管温度在34℃~43℃内时,控制器根据当前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冷凝器盘管温度与转速电压的线性关系,确定当前的转速电压,并按照当前的转速电压控制冷凝风机调速。
具体地,冷凝器盘管温度与转速电压的线性关系可以为冷凝器盘管温度与转速电压的对照关系表,也可以为根据试验得到的多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对应转速电压拟合得到的多项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43℃时,控制器控制冷凝风机按照最高转速电压转动,当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32℃且小于或等于34℃时,控制器控制冷凝风机按照最低转速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S104的具体实现流程包括:
根据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对应的固定转速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若冷凝器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故障,则获取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并确定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进而确定该温度区间对应的固定转速,并按照固定转速对冷凝风机进行调速。
具体地,当室外温度大于24℃时,冷凝风机全速运行,当冷凝风机小于20℃时,冷凝风机转速电压为4V,当室外温度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24℃时,则冷凝风机的转速电压为6V,按照上述室外温度与转速电压的对应关系,能够在冷凝器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的情况下保证空调的常规运行,进而保证机房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机房空调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时,控制器发送第一报警信号至空调显示屏,第一报警信号用于提示相关人员冷凝压力传感器故障。当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时,控制器发送第二报警信号至空调显示屏和/或相关人员的手机终端,第二报警信号用于提示相关人员及时对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进行维修,避免空调出现进一步故障。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三种不同优先级的控制手段控制空调冷凝风机,解决了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后空调停机而对机房设备造成危害的问题,保证空调的稳定运行。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装置100,用于执行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其包括:
传感器检测模块110,用于检测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是否失效;
第一控制模块120,用于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未失效,则根据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冷媒压力控制冷凝风机工作;
第二控制模块130,用于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未失效,则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采集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第三控制模块140,用于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130还包括:
启停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和关闭;
调速单元,用于若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室外温度,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启停控制单元还包括:
开启子单元,用于若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一管温设定值,则启动所述冷凝风机;
停止子单元,用于若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小于第二管温设定值,则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关闭,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管温设定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速单元包括:
第一调速子单元,用于若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确定所述冷凝风机的初始转速,并按照所述初始转速运行预设时间;
第二调速子单元,用于在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后,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速子单元包括:
在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后,若所述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一管温设定值且小于第三管温设定值,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预设温度-压力线性关系,确定当前时刻的转速电压,并按照当前时刻的转速电压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所述第三管温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
若所述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管温设定值,则根据最高转速电压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
若所述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管温设定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则根据最低转速电压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所述第二管温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控制模块140具体包括:
根据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对应的固定转速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冷凝风机控制装置100还包括其他功能模块/单元,用于实现实施例1中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控制器700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2。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个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无功功率闭环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S101至S104。或者,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110至140的功能。
所述计算机程序7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7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72在所述控制器700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控制器70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控制器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70、存储器7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控制器7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控制器7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7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71可以是所述控制器7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控制器700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71也可以是所述控制器7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控制器7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控制器7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7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控制器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控制器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控制器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是否失效;
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未失效,则根据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冷媒压力控制冷凝风机工作;
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未失效,则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采集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采集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包括:
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和关闭;
若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室外温度,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和关闭,包括:
若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一管温设定值,则启动所述冷凝风机;
若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小于第二管温设定值,则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关闭,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管温设定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室外温度,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包括:
若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确定所述冷凝风机的初始转速,并按照所述初始转速运行预设时间;
在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后,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后,则所述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包括:
在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的运行时间等于所述预设时间后,若所述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一管温设定值且小于第三管温设定值,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预设温度-压力线性关系,确定当前时刻的转速电压,并按照当前时刻的转速电压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所述第三管温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
若所述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管温设定值,则根据最高转速电压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
若所述冷凝器盘管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管温设定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则根据最低转速电压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控制,所述第二管温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一管温设定值。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包括:
根据当前时刻的室外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对应的固定转速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工作。
7.空调冷凝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冷凝压力传感器和室外管温传感器是否失效;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未失效,则根据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冷媒压力控制冷凝风机工作;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失效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未失效,则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采集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室外管温传感器均失效,则根据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室外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冷凝风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启停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控制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和关闭;
调速单元,用于若监测到所述冷凝风机开启,则根据当前时刻的冷凝器盘管温度和室外温度,对所述冷凝风机进行调速。
9.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80892.2A 2020-06-23 2020-06-23 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Pending CN111765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892.2A CN111765615A (zh) 2020-06-23 2020-06-23 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892.2A CN111765615A (zh) 2020-06-23 2020-06-23 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5615A true CN111765615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2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0892.2A Pending CN111765615A (zh) 2020-06-23 2020-06-23 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561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2431A (ja) * 2008-06-09 2009-12-17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2466304A (zh) * 2010-11-16 2012-05-23 力博特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冷凝风机的控制方法
CN203163155U (zh) * 2013-03-26 2013-08-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CN207230850U (zh) * 2017-08-22 2018-04-13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双系统空调控制系统
CN109751730A (zh) * 2018-12-19 2019-05-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系统、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2431A (ja) * 2008-06-09 2009-12-17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2466304A (zh) * 2010-11-16 2012-05-23 力博特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冷凝风机的控制方法
CN102466304B (zh) * 2010-11-16 2014-09-03 力博特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冷凝风机的控制方法
CN203163155U (zh) * 2013-03-26 2013-08-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风机的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CN207230850U (zh) * 2017-08-22 2018-04-13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双系统空调控制系统
CN109751730A (zh) * 2018-12-19 2019-05-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系统、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0663B (zh) 压缩机自保护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CN105571074B (zh) 控制空调外风机转速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01051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76939B (zh) 一种定频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CN109520099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043707A (zh) 一种压缩机反转的检测方法及空调器
CN104848619A (zh) 制冷装置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03170A (zh) 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983661B (zh) 机房空调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010636A1 (zh) 空调器的高低压阀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与介质
CN111765615A (zh) 空调冷凝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2328033A (zh) 一种bmc中的风扇自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421056A (zh) 变频空调、停机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07870B (zh) 空调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40582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263733A (zh) 压缩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0771A (zh) 一种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P3708931A2 (en) Fault detection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15168160B (zh) 一种vpx服务器智能机箱监控系统
CN110966721A (zh) 多联机空调器的室内机关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740621B (zh) 一种机架式空调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机架式空调
CN112415388A (zh) 电机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暖通设备
CN112146237B (zh) 用于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7366784B (zh) 进风挡板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4353299B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