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5579B -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 Google Patents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5579B
CN111765579B CN202010595792.7A CN202010595792A CN111765579B CN 111765579 B CN111765579 B CN 111765579B CN 202010595792 A CN202010595792 A CN 202010595792A CN 111765579 B CN111765579 B CN 111765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lue
exhaust device
negative pressure
rotating speed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57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5579A (zh
Inventor
何伟
朱国远
黄愉太
饶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l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957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557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956 priority patent/WO20212584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5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5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5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5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当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根据该第一静压值及目标负压值,对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当检测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备用排风装置,且在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第二静压值;根据第二静压值及目标负压值,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通过设置压差传感器、主排风装置及备用排风装置,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能够保持在目标负压值,确保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稳定,且使得在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备用排风装置,增强了隔离病房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背景技术
呼吸道传感病患者,或者其他的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均需要在隔离病房内进行治疗,隔离病房通常采用负压隔离技术,即使得病房内部与外部空间保持负压状态,以不使病房内的污染控制泄露到外部。
然而,目前仍然存在隔离病房内部空间负压不稳定的情况,导致隔离病房内部污染气体泄露到外部,且还存在排风风机出现故障导致整个隔离病房不能使用的问题,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能够有效控制隔离病房内的负压,保持负压稳定,且通过设置备用排风装置的方式,使得在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时,可以启动备用排风装置,增强了隔离病房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当检测到所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且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之前还包括:
接收负压系统启动指令,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三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三静压值启动所述主排风装置,且在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启动后,继续执行所述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未正常启动时,则根据所述第三静压值启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
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四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四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可选的,所述隔离病房还包括进风装置;
则在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或者,在主排风装置未正常启动的情况下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间隔预设时长,获取所述进风装置预设的第一风机转速,并按照所述第一风机转速启动所述进风装置。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隔离病房的开门指令时,将所述进风装置的风机转速从所述第一风机转速降低至预设的第二风机转速;
当检测到所述隔离病房的关门指令时,将所述进风装置的风机转速从所述第二风机转速增高至所述第一风机转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静压值与所述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所述主排风机装置的风机转速的增大值或者减小值;
按照所述增大值或减小值对所述主排风机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压差传感器发生故障,则控制当前运行的排风装置以预设的故障状态下的风机转速运行,并输出故障警告。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装置,所述隔离病房包含主排风装置、备用排风装置及压差传感器,所述负压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启动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且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各个步骤。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隔离病房,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中的各个步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隔离病房包含主排风装置、备用排风装置及压差传感器,当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根据该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当检测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备用排风装置,且在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根据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通过设置压差传感器,使得能够根据该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当前运行的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能够保持在目标负压值,确保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稳定,且在主排风装置的基础上还设置备用排风装置,使得在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备用排风装置,增强了隔离病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病房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病房可以是可移动可展开的装置,用于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且该隔离病房包含主排风装置、备用排风装置及压差传感器,且主排风装置、备用排风装置、及压差传感器均设置在隔离病房的结构体上。其中,该主排风装置在运行时可将隔离病房内的空气传输至隔离病房外,备用排风装置在运行时也可将隔离病房内的空气传输至隔离病房外,且优先使用主排风装置,且在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时,利用备用排风装置替代主排风装置使用。其中,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隔离病房内的气压及隔离病房外的气压,使得能够利用隔离病房内的气压减去隔离病房外的气压得到压差,该压差即为隔离病房内的静压值,且当该压差为负数时,则表明该静压值具体为负压值,当该压差为正数时,则表明该静压值为正压值。
进一步的,上述隔离病房还可以包含进风装置,该进风装置设置在隔离病房的结构体上,且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该进风装置与上述的主排风装置及备用排风装置均呈现对角设置。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
步骤102、根据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
步骤103、当检测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备用排风装置,且在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
步骤104、根据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可以由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装置实现,该负压控制装置为程序模块,保存在隔离病房的存储介质中,且隔离病房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调用并执行存储介质中的负压控制装置,以实现上述的负压控制方法。
其中,在有主排风装置和备用排风装置的情况下,优先启动主排风装置,且在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可对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进行控制,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预设的目标负压值,使得负压能够保持稳定。
当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会涉及到第一静压值、第二静压值、第三静压值、第四静压值及第五静压值,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是用于对不同时刻或者不同场景下的静压值进行区分,并不对静压值本身造成限定。
进一步的,将根据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实时对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将对主排风装置的运行进行监控,当监控到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时,将启动备用排风装置,且在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并根据该第二静压值与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使用主排风装置还是使用备用排风装置,对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的调整方式都是一样的,且目的均是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差传感器,使得能够根据该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当前运行的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能够保持在目标负压值,确保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稳定,且在主排风装置的基础上还设置备用排风装置,使得在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备用排风装置,增强了隔离病房的可靠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从隔离病房的负压系统的启动,及启动之后控制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等进行全面的描述。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负压系统启动指令,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三静压值;
步骤202、根据第三静压值启动主排风装置;
步骤203、判断主排风装置是否正常启动,若正常启动,则执行步骤204,若未正常启动,则执行步骤211;
步骤204、间隔预设时长之后,获取进风装置预设的第一风机转速,并按照第一风机转速启动进风装置;
步骤205、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
步骤206、根据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
步骤207、检测主排风装置是否故障;当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时,则继续执行步骤208,若主排风装置未出现故障,则继续执行步骤205;
步骤208、启动备用排风装置,且在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
步骤209、根据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
步骤210、根据所述第三静压值启动备用排风装置;
步骤211、间隔预设时长,获取进风装置预设的第一风机转速,并按照所述第一风机转速启动进风装置;
步骤212、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四静压值;
步骤213、根据第四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病房的负压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主排风装置、备用排风装置、压差传感器及进风装置,若接收到负压系统启动指令,则将获取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三静压值,并根据该第三静压值启动主排风装置。
其中,根据第三静压值启动主排风装置的方式具体可以是:利用该第三静压值查找预先设置的静压值与风机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第三静压值对应的风机转速,并按照该风机转速启动主排风装置,即该第三静压值对应的风机转速为主排风装置的初始风机转速。其中该映射关系可以是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映射关系,或者也可以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得到的模型。其中,启动方式可以是向主排风装置发送启动指令,且该启动指令中包含上述的初始风机转速。且将进一步的判断主排风装置是否正常启动。
其中,主排风装置正常启动是指主排风装置能够启动,且在预设时长内达到初始风机转速。
当判断主排风装置能正常启动时,则将进一步启动进风装置,且由于需要形成负压,因此,需要在主排风装置启动之后,间隔预设时长,获取进风装置预设的第一风机转速,并按照该第一风机转速启动进风装置。且在进风装置完成启动之后,则表明完成了负压系统的启动。
上述是主排风装置能正常启动的情况下,通过启动主排风装置及进风装置实现负压系统的启动的过程,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主排风装置不能正常启动,即主排风装置存在故障无法启动,负压系统的启动过程。
当主排风装置不能正常启动,则将根据第三静压值启动备用排风装置,其中,根据第三静压值启动备用排风装置的方式具体可以是:利用该第三静压值查找预先设置的静压值与风机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第三静压值对应的风机转速,并按照该风机转速启动备用排风装置,即该第三静压值对应的风机转速为备用排风装置的初始风机转速。
且在启动备用排风装置之后,将间隔预设时长,获取进风装置预设的第一风机转速,并按照该第一风机转速启动进风装置。且在备用排风装置及进风装置都启动之后,则完成了负压系统的启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负压系统启动之后,将进入负压系统的运行过程,且负压系统的运行过程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排风装置与进风装置在运行,另外一种是备用排风装置与进风装置在运行,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在负压系统启动时,启动的是主排风装置与进风装置场景下,将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并根据该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
其中,对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的具体方式可以为:确定该第一静压值与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根据该差值确定主排风机装置的风机转速的增大值或者减小值;按照该增大值或减小值对主排风机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其中,若差值对应的是增大值,则控制主排风装置在已有的风机转速的基础上增大,且增大上述的增大值,例如,若主排风装置已有的风机转速为A,增大值为B,则调整之后的风机转速为A+B。
其中,预先设置差值与风机调整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以查找该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静压值与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对应的风机调整转速,即上述的增大值或减小值。
为了避免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导致整个负压系统故障,还将对主排风装置进行检测,即检测主排风装置是否出现故障,当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时,则将启动备用排风装置,此时,启动备用排风装置的方式可以是: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五静压值,根据该第五静压值查找预设的静压值与风机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第五静压值对应的风机转速,并按照该第五静压值启动备用排风装置。因此,在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备用排风装置替换主排风装置,避免负压系统及隔离病房因为主排风装置故障而无法使用,提高了隔离病房使用的可靠性。
且在使用备用排风装置替换主排风装置,且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将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并根据该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
其中,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的方式可以为:确定该第二静压值与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根据该差值确定备用排风机装置的风机转速的增大值或者减小值;按照该增大值或减小值对备用排风机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其中,若差值对应的是减小值,则控制备用排风装置在已有的风机转速的基础上减小,且增小上述的减小值,例如,若备用排风装置已有的风机转速为a1,减小值为b1,则调整之后的风机转速为a1-b1。
其中,预先设置差值与风机调整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以查找该映射关系,确定第二静压值与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对应的风机调整转速,即上述的增大值或减小值。
(2)在负压系统启动时,启动的是备用排风装置与进风装置场景下,将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四静压值,并根据该第四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
其中,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的方式可以为:确定该第四静压值与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根据该差值确定备用排风机装置的风机转速的增大值或者减小值;按照该增大值或减小值对备用排风机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其中,若差值对应的是减小值,则控制备用排风装置在已有的风机转速的基础上减小,且增小上述的减小值,例如,若备用排风装置已有的风机转速为a1,减小值为b1,则调整之后的风机转速为a1-b1。
其中,预先设置差值与风机调整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以查找该映射关系,确定第四静压值与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对应的风机调整转速,即上述的增大值或减小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描述的多种场景或者情况下,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隔离病房的开门指令时,将进风装置的风机转速从第一风机转速降低至预设的第二风机转速;
当检测到隔离病房的关门指令时,将进风装置的风机转速从第二风机转速增高至第一风机转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隔离病房的门打开时,隔离病房内部的气压将与隔离病房外部的气压平衡甚至高于隔离病房外部的气压,导致隔离病房内部的污染气体向病房外输出,造成泄漏,因此,在检测到隔离病房的开门指令时,将进风装置的风机转速从第一风机转速降低至预设的第二风机转速,使得隔离病房内输入的空气量减少,即使在开门的时候,隔离病房内部的气压还是会小于隔离病房外部的气压。此外,当检测到隔离病房的关门指令时,则将进风装置的风机转速从第二风机转速增高至第一风机转速,使得进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能够恢复正常。
进一步的,还将对压差传感器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压差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例如没有数据传输,则将控制当前运行的排风装置以预设的故障状态下的风机转速运行,并输出故障警告,使得能够及时对故障进行提醒,便于维护人员及时维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差传感器,使得能够根据该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当前运行的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能够保持在目标负压值,确保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稳定,且在主排风装置的基础上还设置备用排风装置,使得在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备用排风装置,增强了隔离病房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负压控制装置用于对负压系统进行控制,隔离病房的负压系统包括:主排风装置、备用排风装置及压差传感器,负压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当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
第一调整模块302,用于根据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
启动获取模块303,用于当检测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备用排风装置,且在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
第二调整模块304,根据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目标负压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差传感器,使得能够根据该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当前运行的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能够保持在目标负压值,确保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稳定,且在主排风装置的基础上还设置备用排风装置,使得在主排风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备用排风装置,增强了隔离病房的可靠性。
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病房的控制组件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隔离病房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隔离病房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年龄识别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年龄识别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隔离病房的限定,具体的隔离病房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隔离病房,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当检测到所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且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当检测到所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且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病房包含主排风装置、备用排风装置及压差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当检测到所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且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其中,在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之前,包括:
接收负压系统启动指令,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三静压值;根据第三静压值启动主排风装置;其中,根据第三静压值启动主排风装置的方式具体是:利用该第三静压值查找预先设置的静压值与风机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第三静压值对应的风机转速,并按照该风机转速启动主排风装置,即该第三静压值对应的风机转速为主排风装置的初始风机转速;其中该映射关系可以是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映射关系,或者也可以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得到的模型;其中,启动方式可以是向主排风装置发送启动指令,且该启动指令中包含上述的初始风机转速;且将进一步的判断主排风装置是否正常启动;其中,主排风装置正常启动是指主排风装置能够启动,且在预设时长内达到初始风机转速;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静压值与所述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的增大值或者减小值;
按照所述增大值或减小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其中,预先设置差值与风机调整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以查找该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静压值与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对应的风机调整转速,即上述的增大值或减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之前还包括:
接收负压系统启动指令,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三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三静压值启动所述主排风装置,且在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启动后,继续执行所述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未正常启动时,则根据所述第三静压值启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
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四静压值;
根据所述第四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病房还包括进风装置;
则在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或者,在主排风装置未正常启动的情况下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间隔预设时长,获取所述进风装置预设的第一风机转速,并按照所述第一风机转速启动所述进风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隔离病房的开门指令时,将所述进风装置的风机转速从所述第一风机转速降低至预设的第二风机转速;
当检测到所述隔离病房的关门指令时,将所述进风装置的风机转速从所述第二风机转速增高至所述第一风机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压差传感器发生故障,则控制当前运行的排风装置以预设的故障状态下的风机转速运行,并输出故障警告。
7.一种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病房包含主排风装置、备用排风装置及压差传感器,所述负压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主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时,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一静压值;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启动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主排风装置故障时,启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且在所述备用排风装置正常启动之后,实时获取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隔离病房内的第二静压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备用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其中,在获取模块执行之前,包括:
接收负压系统启动指令,获取压差传感器检测到的隔离病房内的第三静压值;根据第三静压值启动主排风装置;其中,根据第三静压值启动主排风装置的方式具体是:利用该第三静压值查找预先设置的静压值与风机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该第三静压值对应的风机转速,并按照该风机转速启动主排风装置,即该第三静压值对应的风机转速为主排风装置的初始风机转速;其中该映射关系可以是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映射关系,或者也可以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得到的模型;其中,启动方式可以是向主排风装置发送启动指令,且该启动指令中包含上述的初始风机转速;且将进一步的判断主排风装置是否正常启动;其中,主排风装置正常启动是指主排风装置能够启动,且在预设时长内达到初始风机转速;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值及预设的目标负压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静压值与所述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的增大值或者减小值;
按照所述增大值或减小值对所述主排风装置的风机转速进行调整,使得所述隔离病房内的负压值保持在所述目标负压值;
其中,预先设置差值与风机调整转速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以查找该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静压值与预设的目标负压值的差值对应的风机调整转速,即上述的增大值或减小值。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隔离病房,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95792.7A 2020-06-24 2020-06-24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Active CN111765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5792.7A CN111765579B (zh) 2020-06-24 2020-06-24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PCT/CN2020/102956 WO2021258443A1 (zh) 2020-06-24 2020-07-20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5792.7A CN111765579B (zh) 2020-06-24 2020-06-24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5579A CN111765579A (zh) 2020-10-13
CN111765579B true CN111765579B (zh) 2021-07-13

Family

ID=7272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5792.7A Active CN111765579B (zh) 2020-06-24 2020-06-24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5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5030B (zh) * 2021-09-30 2023-09-19 胡晓晴 一种室内气压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983658B (zh) * 2021-10-18 2022-1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负压环境下主备用排风机切换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36988U (zh) * 2011-06-10 2012-02-08 北京世安科兴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ⅲ级生物安全柜
AU2011231509A1 (en) * 2010-03-26 2012-11-22 Biologische Insel Lothar Moll Gmbh & Co. Kg Method for climate control in buildings
CN107327985A (zh) * 2017-07-11 2017-11-07 上海九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放射性机房的空气快速净化系统
CN110836431A (zh) * 2018-08-17 2020-02-25 领凡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室内换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71789A (zh) * 2020-03-20 2020-06-12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62197U (zh) * 2016-06-28 2017-01-04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1231509A1 (en) * 2010-03-26 2012-11-22 Biologische Insel Lothar Moll Gmbh & Co. Kg Method for climate control in buildings
CN202136988U (zh) * 2011-06-10 2012-02-08 北京世安科兴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ⅲ级生物安全柜
CN107327985A (zh) * 2017-07-11 2017-11-07 上海九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放射性机房的空气快速净化系统
CN110836431A (zh) * 2018-08-17 2020-02-25 领凡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室内换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71789A (zh) * 2020-03-20 2020-06-12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5579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5579B (zh)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CN111750476B (zh) 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WO2021258443A1 (zh) 隔离病房的负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隔离病房
CN111128290B (zh) 固态硬盘apst特性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6196784B (zh) 变频空调主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30594A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终端的控制装置和终端
CN110608106A (zh) 温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75654B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11059860B (zh) 一种冰箱及其智能运行控制的方法
CN115657537B (zh) 车辆及电子控制单元的标定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8899595B (zh) 一种电池的温度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111201B (zh) 冰箱制冷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63960B (zh) 模型输出的后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JP3549712B2 (ja) 自動車用制御装置のメモリ書込み方法及び自動車用制御装置
CN112664455B (zh) 一种压缩机的润滑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53252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4978965A (zh) 一种芯片高负载情况下can诊断报文与网络报文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15056A (zh) 功能的执行方法及智能家电
CN110795036A (zh) 一种根据外界环境变化来保存数据的方法及其存储设备
CN113090430A (zh) 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9634676A (zh) 基于主控芯片的nand boot启动方法和装置
WO2018050070A1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11226A (zh) 一种控制发动机喷嘴的方法及装置
CN115474226B (zh) 异常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车辆
CN110808885B (zh) 一种唤醒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多联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Wensheng center, Wenjin square, East Wenjin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2001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ensheng center, Wenjin square, East Wenjin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2001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DEVICE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6

Address after: 518000 416, building 2, Shenzhen new gener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136, Zhongkang Road, Meidu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il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ensheng center, Wenjin square, East Wenjin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20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