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5578A -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5578A
CN111765578A CN202010591318.7A CN202010591318A CN111765578A CN 111765578 A CN111765578 A CN 111765578A CN 202010591318 A CN202010591318 A CN 202010591318A CN 111765578 A CN111765578 A CN 111765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lue
static pressure
exhaust fan
buffer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13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伟
黄愉太
朱国远
饶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l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913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55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979 priority patent/WO20212584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5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5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 E04H3/08Hospitals, infirmaries, or the like; Schools; Pris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16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against adverse conditions, e.g. extreme climate, pe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和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运转,驱动主排风风机以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运转;在缓冲排风风机和主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进风风机运转;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获取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本发明还公开了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Description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负压隔离病房可以给医护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配置特定装置,使得病房内部压力低于外界压力,保证污染了传染病病菌的空气不会向外界泄露,为医护人员提供物理保护。
由于负压隔离病房中的空气携带有传染病病菌,因此如果负压隔离病房的运转出现故障,则可能使得携带有传染病病菌的气体外泄,造成病菌扩散。另一方面负压隔离病房中需要维持气压的稳定,避免气压波动导致病房中患者不适,以及由于气压波动导致携带有传染病病菌的气体外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负压隔离病房,所述负压隔离病房包括相互连通的缓冲间和救治间、设置于所述缓冲间中的缓冲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救治间中的主排风风机和进风风机;所述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获取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获取所述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和所述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获取与所述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驱动所述缓冲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一转速运转,获取与所述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所述主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转;在所述缓冲排风风机和所述主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所述进风风机运转;获取所述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所述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所述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所述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所述缓冲间目标静压值;获取所述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所述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所述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系统,应用于负压隔离病房,所述负压隔离病房包括相互连通的缓冲间和救治间、设置于所述缓冲间中的缓冲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救治间中的主排风风机、进风风机;所述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获取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获取所述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和所述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第一驱动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驱动所述缓冲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一转速运转,获取与所述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所述主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转;第二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缓冲排风风机和所述主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所述进风风机运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所述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所述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所述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所述缓冲间目标静压值;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所述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所述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先根据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再驱动进风风机运转,并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可以降低缓冲间和救治间内的气压波动,且确保缓冲间和救治间内的气压一直处于负压状态,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静压值-排风风机转速曲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存储介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负压隔离病房10包括相互连通的缓冲间11和救治间12、设置于缓冲间中的缓冲排风风机13、设置于救治间中的主排风风机14和进风风机15,负压隔离病房10还包括设置于缓冲间11的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111和112和设置于救治间12的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121和122。负压隔离病房10还包括设置于救治间12中的备用排风风机17。
缓冲排风风机13用于将缓冲间11中的气体排出,缓冲排风风机13的转速可调,从而可以调整缓冲间11的出风量。主排风风机14用于将救治间12中的气体排出,主排风风机14的转速可调,从而可以调整救治间12的出风量。进风风机14用于向负压隔离病房10内提供空气,进风风机14的转速稳定。缓冲压差传感器111和112用于检测缓冲间11中的气压,救治压差传感器121和122用于检测救治间12的气压。缓冲排风风机13的转速可以根据缓冲压差传感器111和112测出的第一气压测量值进行调整,主排风风机14的转速可以根据救治压差传感器121和122测量出的第二气压测量值进行调整。当主排风风机14运转异常时,驱动备用排风风机16运转,以确保负压隔离病房10可以维持正常运转。
在本实施场景中,设置了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111和112,在其他实施场景中,可以设置更多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气压值。在本实施场景中,设置了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121和122,在其他实施场景中,可以设置更多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气压值。在本实施场景中,设置了一个备用排风风机16,在其他实施场景中,可以设置更多个备用排风风机,以进一步确保负压隔离病房可以维持正常运转。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获取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和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用户输入启动指令,例如,按下启动按钮或者在预设的移动终端输入启动指令。用户可以提前预设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也可以在启动指令中包括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还可以在输入启动指令后输入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缓冲间目标静压值略大于救治间目标静压值,例如缓冲间目标静压值为-5pa,救治间目标静压值-10pa。通过微压传感器等设备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和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
S102:获取与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
在本实施场景中,可以预设静压值-排风风机转速曲线,在获取到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后,根据静压值-排风风机转速曲线,结合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获取到与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请结合参阅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静压值-排风风机转速曲线示意图。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将缓冲间的气压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
S103:获取与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
在本实施场景中,与步骤S102相似,根据静压值-排风风机转速曲线,结合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获取到与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将救治间的气压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S104:在缓冲排风风机和主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进风风机运转。
在本实施场景中,在缓冲排风风机和主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气压处于持续下降阶段,为了维持负压隔离病房内病人正常生活,驱动进风风机运转,进风风机向负压隔离病房内输入新鲜空气。第一时长可根据用户使用需求设定。
S105: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
在本实施场景中,由于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第一时长,负压隔离病房的缓冲间内的气压将持续下降,进风风机运转后,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气压会有所升高,由于进风风机的转速是固定的,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负压隔离病房内的缓冲间的气压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地可以使得缓冲间的气压可以稳定处于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在本实施场景中可以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与缓冲间目标静压值,相应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
S106:获取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在本实施场景中,由于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第一时长,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救治间内的气压将持续下降,进风风机运转后,负压隔离病房的救治间内的气压会有所升高,由于进风风机的转速是固定的,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负压隔离病房的救治间内的气压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地可以使得救治间的气压可以稳定处于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在本实施场景中可以获取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与救治间目标气压值,相应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场景中先根据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再驱动进风风机运转,并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可以降低缓冲间和救治间内的气压波动,且确保缓冲间和救治间内的气压一直处于负压状态,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获取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和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
S202:获取与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
S203:获取与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步骤S201-S203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3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204:判断主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否,执行步骤S205,若是,执行步骤S208。
在本实施场景中,可以通过检测主排风风机的单位时间的内的进风量,若单位时间的内的进风量属于预设风量阈值,则主排风风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还可以检测主排风风机的电流或者电压是否在预设阈值内,若处于,则主排风风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S205:驱动备用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
在本实施场景中,主排风风机故障,则切换至备用排风风机运转,以实现将救治间内的气体排出,并将救治间内的气压控制在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S206:判断备用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否,执行步骤S207,若是,执行步骤S208。
在本实施场景中,判断备用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方法与与步骤S204中判断主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207:发出第一报警信号,第一报警信号包括第一故障代码,第一故障代码用于指示备用排风风机运转异常。
在本实施场景中,备用排风风机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发出第一报警信号,例如灯光、声音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等等,第一报警信号中包括第一故障代码,第一故障代码用于指示备用排风风机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取备用排风风机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维修,维持负压隔离病房的使用。
S208:在缓冲排风风机和主排风风机或备用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进风风机运转。
在本实施场景中,步骤S206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4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209:判断进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否,执行步骤S210,若是,执行步骤S211和S212。
在本实施场景中,判断进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方法与与步骤S204中判断主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210:发出第二报警信号,第二报警信号包括第二故障代码,第二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进风风机运转异常。
在本实施场景中,在本实施场景中,进风风机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例如灯光、声音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等等,第二报警信号中包括第二故障代码,第二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进风风机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取进风风机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维修,维持负压隔离病房的使用。
S211: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
S212:获取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或备用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在本实施场景中,步骤S211-S212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5-S106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档主排风风机出现运转故障时,驱动备用排风风机运转,可以有效维持负压隔离病房的运转,对备用排风风机和进风风机的运转进行监测,并在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使得用户可以及时维修,维护负压隔离病房的正常使用。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获取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和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S302:获取与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
S303:获取与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
S304:在缓冲排风风机和主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进风风机运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步骤S301-S304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4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305:判断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执行步骤S306,若否,结束。
在本实施场景中,判断缓冲间内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判断是否接收到每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发送的气压测量值,若未收到,则该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还可以根据每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发送的气压测量值判断该缓冲压差传感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判断气压测量值是否处于预设阈值,若不处于则该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S306:获取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的第一气压测量值,根据第一气压测量值获取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在本实施场景中,若仅存在一个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则将该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测量到的第一气压测量值作为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若存在多个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则将这多个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测量到的第一气压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S307: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
在本实施场景中,步骤S307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5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308:判断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309,若否,则结束。
在本实施场景中,判断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方法与步骤S305中判断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方法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309:获取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救治压差传感器的第二气压测量值,根据第二气压测量值获取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在本实施场景中,若仅存在一个正常工作的救治压差传感器,则将该正常工作的救治压差传感器测量到的第一气压测量值作为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若存在多个正常工作的救治压差传感器,则将这多个正常工作的救治压差传感器测量到的第一气压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S310: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在本实施场景中,步骤S310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6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的第一气压测量值获取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救治压差传感器的第二气压测量值获取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可以有效提升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和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的准确率,根据具有较高准确率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和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和主排风风机的转速,可以有效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获取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和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S402:获取与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
S403:获取与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
S404:判断主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否,执行步骤S405,若是,执行步骤S409。
S405:驱动备用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
S406:判断备用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否,执行步骤S407,若是,执行步骤S408。
S407:发出第一报警信号,第一报警信号包括第一故障代码,第一故障代码用于指示备用排风风机运转异常。
S408:在缓冲排风风机和主排风风机或备用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进风风机运转。
S409:判断进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否,执行步骤S410,若是,执行步骤S411。
S410:发出第二报警信号,第二报警信号包括第二故障代码,第二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进风风机运转异常。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步骤S401-S410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01-S210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411:判断当前救治间的运行的排风风机是否为主排风风机。若是,执行步骤S412,若否,执行步骤S414。
在本实施场景中,当主排风风机运转发生故障时,将切换至备用排风风机运转,因此当负压隔离病房正常运转时,检测当前救治间的运行的排风风机是否为主排风风机。
S412:判断主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否,执行步骤S413,若是,执行步骤S416。
S413:驱动备用排风风机运转。
S414:判断备用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否,执行步骤S415,若是,执行步骤S416。
S415:发出第一报警信号,第一报警信号包括第一故障代码,第一故障代码用于指示备用排风风机运转异常。
在本实施场景中,步骤S412-S415与步骤S404-S407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416:判断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执行步骤S417,若否,执行步骤S418,若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执行步骤S419。
S417:获取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的第一气压测量值,根据第一气压测量值获取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步骤S416-S417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305-S306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418: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
在本实施场景中,步骤S418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5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419:发出第四报警信号,第四报警信号包括第四故障代码,第四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场景中,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发出第四报警信号,例如灯光、声音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等等,第四报警信号中包括第四故障代码,第四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取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维修,维持负压隔离病房的使用。
S420:发出第三报警信号,第三报警信号包括第三故障代码,第三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场景中,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发出第三报警信号,例如灯光、声音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等等,第三报警信号中包括第三故障代码,第三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取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维修,维持负压隔离病房的使用。
S421:判断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执行步骤S422,若否,执行步骤S425,若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执行步骤S424。
S422:获取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的第一气压测量值,根据第一气压测量值获取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步骤S421-S422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307-S308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423:获取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在本实施场景中,步骤S423与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6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424:发出第六报警信号,第六报警信号包括第六故障代码,第六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场景中,存在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发出第六报警信号,例如灯光、声音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等等,第六报警信号中包括第六故障代码,第六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取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维修,维持负压隔离病房的使用。
S425:发出第五报警信号,第五报警信号包括第五故障代码,第五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场景中,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发出第五报警信号,例如灯光、声音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等等,第五报警信号中包括第五故障代码,第五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取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维修,维持负压隔离病房的使用。
S426:接收用户输入的关机指令,根据关机指令控制进风风机停止运转,在进风风机停止运转的第二时间后,控制主排风风机或备用排风风机停止运转。
在本实施场景中,当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稳定运转后,若负压隔离病房需要关闭,则用户可以输入关机指令,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关机指令后,首先控制进风风机停止运转。在进风风机停止运转的第二时间后,控制主排风风机或者备用排风风机停止运转,可以使得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气压小于室外气压,维持负压状态,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安全性。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用户输入的关机指令后,先控制进风风机停止运转,再控制排风风机停止运转,可以使得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气压小于室外气压,维持负压状态,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系统20应用于图1所示的负压隔离病房,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1、第一驱动模块22、第二驱动模块23、第二获取模块24、第三获取模块25。
第一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获取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和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第一驱动模块22用于获取与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获取与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第二驱动模块23用于在缓冲排风风机和主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进风风机运转。第二获取模块24用于获取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第三获取模块25用于获取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系统20还包括判断模块26,判断模块26用于判断主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主排风风机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驱动备用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
判断模块26还用于判断备用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备用排风风机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一报警信号,第一报警信号包括第一故障代码,第一故障代码用于指示备用排风风机运转异常。
判断模块26还用于判断进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进风风机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二报警信号,第二报警信号包括第二故障代码,第二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进风风机运转异常。
第二获取模块24还用于判断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获取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的第一气压测量值,根据第一气压测量值获取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第三获取模块25还用于判断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存在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获取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救治压差传感器的第二气压测量值,根据第二气压测量值获取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第二获取模块24还用于若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三报警信号,第三报警信号包括第三故障代码,第三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存在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四报警信号,第四报警信号包括第四故障代码,第四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三获取模块25还用于若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五报警信号,第五报警信号包括第五故障代码,第五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存在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六报警信号,第六报警信号包括第六故障代码,第六故障代码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系统20还包括关机模块27,关机模块27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关机指令,根据关机指令控制进风风机停止运转;在进风风机停止运转的第二时间后,控制缓冲排风风机和主排风风机停止运转。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系统先根据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再驱动进风风机运转,并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先控制进风风机停止运转,再控制排风风机停止运转,可以使得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气压小于室外气压,维持负压状态,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设备30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处理器31耦接存储器32。存储器3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1在工作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图2、图4-图6所示的方法。详细的方法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设备根据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再驱动进风风机运转,并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先控制进风风机停止运转,再控制排风风机停止运转,可以使得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气压小于室外气压,维持负压状态,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存储介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中存储有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41,计算机程序41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图2、图4-图6所示的方法,详细的方法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可以是终端中的存储芯片、硬盘或者是移动硬盘或者优盘、光盘等其他可读写存储的工具,还可以是服务器等等。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于根据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再驱动进风风机运转,并根据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缓冲间目标静压值,根据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先控制进风风机停止运转,再控制排风风机停止运转,可以使得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气压小于室外气压,维持负压状态,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安全性。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根据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驱动缓冲排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驱动主排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转,再驱动进风风机运转,先控制进风风机停止运转,再控制排风风机停止运转,可以使得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气压小于室外气压,维持负压状态,提升负压隔离病房的安全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负压隔离病房,所述负压隔离病房包括相互连通的缓冲间和救治间、设置于所述缓冲间中的缓冲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救治间中的主排风风机和进风风机;所述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获取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获取所述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和所述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
获取与所述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驱动所述缓冲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一转速运转,获取与所述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所述主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转;
在所述缓冲排风风机和所述主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所述进风风机运转;
获取所述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所述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所述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所述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所述缓冲间目标静压值;
获取所述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所述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所述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隔离病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救治间中的备用排风风机;
所述驱动所述主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转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主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所述主排风风机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驱动所述备用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备用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转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备用排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所述备用排风风机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一报警信号,所述第一报警信号包括第一故障代码,所述第一故障代码用于指示所述备用排风风机运转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进风风机运转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进风风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所述进风风机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二报警信号,所述第二报警信号包括第二故障代码,所述第二故障代码用于指示所述进风风机运转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隔离病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缓冲间的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救治间的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
所述获取所述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缓冲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缓冲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缓冲压差传感器的第一气压测量值,根据所述第一气压测量值获取所述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所述获取所述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所述救治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存在至少一个所述救治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获取所述至少一个正常工作的救治压差传感器的第二气压测量值,根据所述第二气压测量值获取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缓冲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三报警信号,所述第三报警信号包括第三故障代码,所述第三故障代码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缓冲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存在至少一个所述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四报警信号,所述第四报警信号包括第四故障代码,所述第四故障代码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所述救治压差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五报警信号,所述第五报警信号包括第五故障代码,所述第五故障代码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救治压差传感器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存在至少一个所述救治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则发出第六报警信号,所述第六报警信号包括第六故障代码,所述第六故障代码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救治压差传感器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的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所述主排风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关机指令,根据所述关机指令控制所述进风风机停止运转;
在所述进风风机停止运转的第二时间后,控制所述缓冲排风风机和所述主排风风机或所述备用排风风机停止运转。
8.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负压隔离病房,所述负压隔离病房包括相互连通的缓冲间和救治间、设置于所述缓冲间中的缓冲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救治间中的主排风风机、进风风机;所述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获取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和救治间目标静压值,获取所述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一当前静压值和所述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一当前静压值;
第一驱动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缓冲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一转速,驱动所述缓冲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一转速运转,获取与所述救治间目标静压值匹配的第二转速,驱动所述主排风风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转;
第二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缓冲排风风机和所述主排风风机运转第一时长后,驱动所述进风风机运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缓冲间的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所述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所述缓冲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所述缓冲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所述缓冲间目标静压值;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救治间的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根据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所述主排风风机的转速,使得所述救治间第二当前静压值调整为所述救治间目标静压值。
9.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91318.7A 2020-06-24 2020-06-24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765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1318.7A CN111765578A (zh) 2020-06-24 2020-06-24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0/102979 WO2021258450A1 (zh) 2020-06-24 2020-07-20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1318.7A CN111765578A (zh) 2020-06-24 2020-06-24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5578A true CN111765578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22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1318.7A Pending CN111765578A (zh) 2020-06-24 2020-06-24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5578A (zh)
WO (1) WO202125845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439A (zh) * 2020-10-30 2021-01-12 深圳市巨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病房用新型排风装置
CN112959875A (zh) * 2021-03-16 2021-06-15 成都格力新晖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负压调节方法及生物医疗检测车
CN113983658A (zh) * 2021-10-18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负压环境下主备用排风机切换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7842A (zh) * 2004-08-30 2005-03-02 梁桂秋 正负压切换净化病房系统
CN101732143A (zh) * 2008-11-20 2010-06-16 王学东 移动式负压隔离舱
JP2011234929A (ja) * 2010-05-11 2011-11-24 Kondo Kogyo Kk 屋内簡易設置型陰圧方式隔離室
CN202136988U (zh) * 2011-06-10 2012-02-08 北京世安科兴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ⅲ级生物安全柜
CN103241232A (zh) * 2013-04-23 2013-08-14 扬州奥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刹车助力真空度控制装置
CN105235671A (zh) * 2015-10-13 2016-01-13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缸的压力控制冗余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5862197U (zh) * 2016-06-28 2017-01-04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
KR20190021618A (ko) * 2017-08-23 2019-03-06 이태경 각 공간의 효율성과 동선 및 작업순서를 고려한 최적화된 치과 병원의 인테리어 배치 구조
CN111322680A (zh) * 2020-03-31 2020-06-23 重庆海润绿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平疫双用的移动应急隔离方舱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8799B2 (ja) * 2001-04-05 2011-01-12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室内の圧力制御装置
JP5475319B2 (ja) * 2009-05-14 2014-04-16 株式会社Ihiシバウラ 隔離室形成装置、及び、隔離室清浄燻蒸方法
CN110186172A (zh) * 2019-06-03 2019-08-30 西安锦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三级及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CN111271789A (zh) * 2020-03-20 2020-06-12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平疫结合使用的负压病房以及通风控制方法
CN111305608A (zh) * 2020-03-30 2020-06-19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一种应急集装箱式负压病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7842A (zh) * 2004-08-30 2005-03-02 梁桂秋 正负压切换净化病房系统
CN101732143A (zh) * 2008-11-20 2010-06-16 王学东 移动式负压隔离舱
JP2011234929A (ja) * 2010-05-11 2011-11-24 Kondo Kogyo Kk 屋内簡易設置型陰圧方式隔離室
CN202136988U (zh) * 2011-06-10 2012-02-08 北京世安科兴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ⅲ级生物安全柜
CN103241232A (zh) * 2013-04-23 2013-08-14 扬州奥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刹车助力真空度控制装置
CN105235671A (zh) * 2015-10-13 2016-01-13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缸的压力控制冗余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5862197U (zh) * 2016-06-28 2017-01-04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隔离器用舱内外压差调控系统
KR20190021618A (ko) * 2017-08-23 2019-03-06 이태경 각 공간의 효율성과 동선 및 작업순서를 고려한 최적화된 치과 병원의 인테리어 배치 구조
CN111322680A (zh) * 2020-03-31 2020-06-23 重庆海润绿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平疫双用的移动应急隔离方舱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439A (zh) * 2020-10-30 2021-01-12 深圳市巨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病房用新型排风装置
CN112959875A (zh) * 2021-03-16 2021-06-15 成都格力新晖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负压调节方法及生物医疗检测车
CN113983658A (zh) * 2021-10-18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负压环境下主备用排风机切换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58450A1 (zh) 2021-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5578A (zh)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50475A (zh)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12933B (zh) 实验室智能化控制系统
WO2007140203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power losses in a medical device
CN111023327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EP4047285A1 (en) Carbon monoxide leak alert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8073020B (zh) 光源系统、投影仪及温度控制方法
WO2020134404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65099A (zh) 压缩机排气高温保护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控制系统
CN105241545A (zh) 一种空调噪音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WO2022105469A1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07388491B (zh) 空调器的变频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06891A (zh) 空调器故障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3834180B (zh) 一种多联机长连管输出自适应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020047403A1 (en) Magnetic bearing control device
CN107084512A (zh) 空调机组静压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4564639B (zh) 保护隔膜泵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13826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37617A (zh) 负压隔离病房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39979B (zh) 一种移动空调及其高温保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16065679A (ja) 空調装置の動力伝達ベルト用異常検知装置及び動力伝達ベルト用異常検知方法
US20210293247A1 (en) Air blower and static pressure evaluation apparatus
CN11014584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7004523B2 (ja) 報知システム
US20200238042A1 (en) Anesthesia machine 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Wensheng center, Wenjin square, East Wenjin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2001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ensheng center, Wenjin square, East Wenjin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2001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DEVICE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1

Address after: 518000 416, building 2, Shenzhen new gener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136, Zhongkang Road, Meidu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Ruil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ensheng center, Wenjin square, East Wenjin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2001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uding Medical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