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5041B - 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5041B
CN111765041B CN202010672506.2A CN202010672506A CN111765041B CN 111765041 B CN111765041 B CN 111765041B CN 202010672506 A CN202010672506 A CN 202010672506A CN 111765041 B CN111765041 B CN 1117650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locks
fiber cloth
transition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25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5041A (zh
Inventor
乔光辉
刘卫生
乔小亮
周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fu Lianzhong Lianyungang Wind Power Bl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Zhongfu Lianzhong Composit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Zhongfu Lianzhong Composit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Zhongfu Lianzhong Composit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725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50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5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5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5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5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1/06Rotors
    • F03D1/06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 F03D1/067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the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25Producing blades or the like, e.g. blades for turbines, propellers, or w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32Producing rolling bodies, e.g. rollers, wheels, pulleys or pinions
    • B29D99/0035Producing rolling bodies, e.g. rollers, wheels, pulleys or pinions rollers or cylinders having an axial length of several times the diameter, e.g. for embossing, pressing, or prin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7/00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 F16B37/12Nuts or like thread-engaging members with thread-engaging surfaces formed by inserted coil-springs, discs, or the like; Independent pieces of wound wire used as nuts; Threaded inserts for holes
    • F16B37/122Threaded inserts, e.g. "rampa bolts"
    • F16B37/125Threaded inserts, e.g. "rampa bolts"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insert being thre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3/00Washers or equivalent devices; Other devices for supporting bolt-heads or nuts
    • F16B43/001Washers or equivalent devices; Other devices for supporting bolt-heads or nuts for sealing or ins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涉及风电设备领域。该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包括叶片外壳体、第一UD块、第一过渡纤维布、螺栓套、纤维纱、楔形块、第二过渡纤维布、第二UD块和叶片内壳体;第一UD块安装于叶片外壳体上,第一过渡纤维布安装于第一UD块上;第二UD块与第二UD块对应,第二UD块安装于叶片内壳体上;纤维纱缠绕于螺栓套的外侧,螺栓套和纤维纱共同夹持于相对应的第一过渡纤维布和第二过渡纤维布之间,螺栓套用于与钢法兰连接;楔形块与螺栓套对应连接并密封。该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便于根部连接结构的装配,提高各部件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风电叶片根部结构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与风电机组通过根部的连接螺栓连接,连接螺栓通过“T”型圆螺母或预埋螺栓套与叶片根部连接。预埋螺栓套工艺可避免“T”型圆螺母对叶根打孔叶根强度的削弱,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更多的连接螺栓数量,提供更强的叶片根部连接,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现有的风电叶片根部预埋螺栓连接主要由金属预埋螺栓套、螺栓套间的填充UD块、UD块间填充的泡沫楔形块以及叶片根部玻璃钢铺层组成。
叶片根部预埋螺栓工艺在风电叶片行业内应用广泛,其连接强度主要由嵌入预埋螺栓套外部沟槽的玻璃钢层与预埋螺栓套、叶根玻璃钢铺层之间的粘接强度提供。现有技术中的叶片根部预埋螺栓工艺以及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的形式可能造成螺栓套与叶片根部连接强度差,影响风电叶片根部结构的整体性能,产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能够便于根部连接结构的装配,提高各部件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风电叶片根部结构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包括叶片外壳体、第一UD块、第一过渡纤维布、螺栓套、纤维纱、楔形块、第二过渡纤维布、第二UD块和叶片内壳体,其中,所述第一UD块、所述螺栓套、所述纤维纱、所述楔形块和所述第二UD块的数量为相对应的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UD块依次安装于所述叶片外壳体上,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安装于所述第一UD块上;
多个所述第二UD块与多个所述第一UD块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依次安装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UD块之间,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和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位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UD块和所述第二UD块之间,多个所述第二UD块依次安装于所述叶片内壳体上;
所述纤维纱缠绕于所述螺栓套的外侧,多个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与多个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一一对应,所述螺栓套和所述纤维纱共同夹持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和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之间,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UD块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UD块之间,所述螺栓套用于与钢法兰连接;
多个所述楔形块与多个所述螺栓套对应连接并密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套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形凹槽,所述螺旋形凹槽从所述螺栓套的一端连续地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纤维纱缠绕于所述螺旋形凹槽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形凹槽的侧壁相对所述纤维纱凸出,且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侧壁的宽度小于位于两端位置的所述侧壁的宽度,所述侧壁相对于所述纤维纱凸出的部分用于与玻璃钢卡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套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相对两端设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螺栓套和所述钢法兰;
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楔形块贴合,并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螺栓套与所述楔形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套在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楔形块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倒角贴合的第二倒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UD块包括第一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并相对所述第一本体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UD块包括第二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并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凸出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相对,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和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相对的端面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UD块具有第一表面、第一夹持面、第一凸出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凸出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
所述第一夹持面由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凸出部,并与所述第一凸出面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容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UD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面之间;
所述第一斜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倾斜,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凸出面位于所述第一斜面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面位置相对并与所述第一倾斜面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UD块具有第二表面、第二夹持面、第二凸出面和第二斜面;
所述第二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凸出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宽度,所述第一凸出面与所述第二凸出面相对;
所述第二夹持面由所述第二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凸出部,并与所述第二凸出面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容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UD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
所述第二斜面相对所述第二表面倾斜,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凸出面位于所述第二斜面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面位置相对并与所述第二倾斜面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弧形部的数量为对应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一弧形部一一交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UD块和所述第二UD块之间;
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数量为对应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弧形部一一交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UD块和所述第二UD块之间,所述螺栓套和所述纤维纱均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将多个所述第一UD块并排地安装在所述叶片外壳体的内侧面上;
在多个所述第一UD块上铺设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
将缠绕有所述纤维纱的所述螺栓套一一对应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上,且缠绕有所述纤维纱的所述螺栓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UD 块之间;
将多个所述楔形块对应地安装于多个所述螺栓套上;
在所述螺栓套上铺设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且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对应;
将多个所述第二UD块对应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上,且多个所述第二UD块与多个所述第一UD块位置相对;
将所述叶片内壳体安装于所述第二UD块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UD块、第一过渡纤维布、螺栓套、纤维纱、楔形块、第二过渡纤维布和第二UD块位于叶片内壳体和叶片外壳体之间。第一UD块和第二UD块分别位于螺栓套的上下侧间隙;在第一 UD块与螺栓套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纤维布,在第二UD块与螺栓套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纤维布,第一过渡纤维布和第二过渡纤维布能够减少螺栓套与第一UD块和第二UD块之间的刚性碰撞,使螺栓套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第一UD块和第二UD块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有效避免UD块与叶片内壳体和叶片外壳体不匹配造成的质量缺陷,并且,有利于在叶片根部制造时抽真空产生的外压作用下,使UD块与螺栓套的贴合,从而使得螺栓套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便于根部连接结构的装配,提高各部件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风电叶片根部结构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根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根部连接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栓套以及缠绕于该螺栓套上的纤维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螺栓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螺栓套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楔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楔形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第一UD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第二UD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第一过渡纤维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的第二过渡纤维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根部连接结构;110-叶片外壳体;120-第一UD块;121-第一本体;122-第一凸出部;123-第一表面;124-第一夹持面;125-第一凸出面;126-第一斜面;130-第一过渡纤维布;131-第一连接部;132-第一弧形部;140-螺栓套;141-螺旋形凹槽;142-侧壁;143-通孔;144-第一端面; 145-第二端面;146-第一密封圈;147-第二密封圈;148-第一倒角;150-纤维纱;160-楔形块;161-安装槽;162-第二倒角;170第二过渡纤维布;171- 第二连接部;172-第二弧形部;180-第二UD块;181-第二本体;182-第二凸出部;183-第二表面;184-第二夹持面;185-第二凸出面;186-第二斜面; 190-叶片内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 100,其能够便于根部连接结构100的装配,提高各部件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风电叶片根部结构的整体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100包括叶片外壳体 110、第一UD块120、第一过渡纤维布130、螺栓套140、纤维纱150、楔形块160、第二过渡纤维布、第二UD块180和叶片内壳体190,其中,第一UD块120、螺栓套140、纤维纱150、楔形块160和第二UD块180的数量为相对应的多个。多个第一UD块120依次安装于叶片外壳体110上,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安装于第一UD块120上;多个第二UD块180与多个第一UD块120一一对应,多个第二过渡纤维布依次安装于相邻的两个第二UD块180之间,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和第二过渡纤维布位于相对应的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之间,多个第二UD块180依次安装于叶片内壳体190上;纤维纱150缠绕于螺栓套140的外侧,多个第一过渡纤维布130与多个第二过渡纤维布一一对应,螺栓套140和纤维纱150共同夹持于相对应的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和第二过渡纤维布之间,并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UD块120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UD块180之间,螺栓套140 用于与钢法兰连接;多个楔形块160与多个螺栓套140对应连接并密封。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UD块120、第一过渡纤维布130、螺栓套140、纤维纱150、楔形块160、第二过渡纤维布和第二UD块180位于叶片内壳体190和叶片外壳体110之间。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分别位于螺栓套140的上下侧间隙;在第一UD块120与螺栓套140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在第二UD块180与螺栓套140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纤维布,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和第二过渡纤维布能够减少螺栓套140与第一 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之间的刚性碰撞,使螺栓套140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有效避免 UD块与叶片内壳体190和叶片外壳体110不匹配造成的质量缺陷,并且,有利于在叶片根部制造时抽真空产生的外压作用下,使UD块与螺栓套140 的贴合,从而使得螺栓套140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部连接结构100在装配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在叶片铺层工序开始前,预先在螺栓套140外表面上缠绕填充纤维纱 150。
铺设叶片外蒙皮及外增强层纤维布,组成叶片外壳体110。
之后,在叶片外壳体110内放入第一UD块120,其中,多个第一UD 块120并排设置,相邻两个第一UD块120之间具有间隙。
在第一UD块120上方,铺设第一过渡纤维布130,该第一过渡纤维布 130用作第一UD块120与螺栓套140外表面之间的过渡;也可以用作第一 UD块120与第二UD块180之间的过渡。可选地,第一过渡纤维布130的宽度与螺栓套140的长度相等。
在第一过渡纤维布130上放置缠好纤维纱150的预埋螺栓套140;该螺栓套140的端面紧靠钢法兰,并与钢法兰件密封连接;放置好一个螺栓套 140,都用相应的限位螺栓将其固定在钢法兰上。
调整第一UD块120,以使第一UD块120的曲面与螺栓套140外侧的第一过渡纤维布130紧密贴合,且第一过度纤维布与螺栓套140外表面表贴合。
将楔形块160与螺栓套140拼合并密封。
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好预设数量的螺栓套140。可选地,从叶片外壳体 110的一侧安装至另一侧。
在螺栓套140上方铺设第二过渡纤维布,用作第二UD块180与螺栓套140之间的过渡,以及第一UD块120与第二UD块180之间的过渡。第二过渡纤维布的宽度与螺栓套140长度相等。
在第二过渡纤维布上铺设第二UD块180,第二UD块180位于螺栓套 140的间隙中。第二UD块180的曲面与螺栓套140内的第二过渡纤维布紧密贴合,螺栓套140外表面与第二过渡纤维布紧密贴合。
在第二UD块180上方,铺设叶片内蒙皮及内增强层纤维布,组成叶片内壳体190,完成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简单、易于实现,所制造的根部连接结构100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同时,也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步骤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100的一种可能的制造方法,而非是对该连接结构的限定。
请参阅图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螺栓套140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形凹槽141,螺旋形凹槽141从螺栓套140的一端连续地延伸至另一端,纤维纱150缠绕于螺旋形凹槽141内。
应当理解的是,在将纤维纱150缠绕于螺旋形凹槽141时,每圈的纤维纱150缠绕量基本不变,从而使得缠纱操作简单易控。也就是说,在螺栓套140外侧设置螺旋形的凹槽,能够使得缠纱操作简单易控,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栓套140外表面加工为螺旋状,目的是为了便于螺栓套140的缠纱。在现有技术中,螺栓套140缠纱机器通常是将螺栓套140两端加以固定,通过旋转螺栓套140,将纤维纱150缠绕在螺栓套 140外表面。但由于现有的螺栓套140外表面凹槽为不连续环状,缠绕时沟槽要逐一缠绕填平,且纤维会缠绕到沟槽与沟槽过渡的区域,常出现缠绕控制复杂、缠绕后的预埋螺栓套140外径不好控制等情况。而本发明实施例所给出的螺旋状沟槽形式,缠纱时随着螺纹的方向缠绕纤维纱150,控制简单、缠绕更高效,并且能够稳定控制每圈纤维纱150的用量。
可选地,螺栓套140外表面的螺旋形凹槽141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梯形螺纹状、半圆形螺纹状、三角形螺纹状、波浪形螺纹状等。
进一步地,该螺旋形凹槽141的侧壁142相对纤维纱150凸出,且位于中间位置的侧壁142的宽度小于位于两端位置的侧壁142的宽度,侧壁 142相对于纤维纱150凸出的部分用于与玻璃钢卡接。
应当理解的是,螺旋形凹槽141的侧壁142相对纤维纱150凸出,能够增加螺栓套140和玻璃钢之间的拉拔强度;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每一侧壁142的宽度,从而减少玻璃钢与金属表面的水平接触面积、增加连接强度、提高承载力。
同时,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栓套140外表面与玻璃钢的平面接触面积将极大的减少,即在螺旋形凹槽141的加工形式下,其螺距尽可能的小。现有技术中,预埋螺栓套140通常为不连续环形凹凸形式,风电叶片根部所需承受的载荷极大,且玻璃钢与金属接触面之间的粘接力并不能满足所需强度,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尽可能的减少玻璃钢与预埋螺栓套140外表面的平面接触面积,即在预埋螺栓套140外表面加工连续螺旋状凹槽的形式下减小凹槽之间的间距(即螺距),提高玻璃钢与预埋螺栓套140间的嵌合面积,从而增强叶片根部的连接强度,减少螺栓套140 松动或脱落的风险。
可选地,螺栓套140的外表面可以提前进行喷砂处理,提高其表面的清洁度和粗糙度。
可选地,上述的楔形块160可以为泡沫材料,楔形块160可以与螺栓套140过盈配合。
请参阅图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螺栓套140具有通孔143,通孔 143的相对两端设有第一端面144和第二端面145;第一端面144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46,第一密封圈146用于密封螺栓套140和钢法兰;第二端面 145与楔形块160贴合,并安装有第二密封圈147,第二密封圈147用于密封螺栓套140与楔形块160。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密封圈146能够密封预埋螺栓套140与钢法兰,从而防止树脂胶液从螺栓套140端面与钢法兰接触处渗入螺栓套140内部。同时,第二密封圈147能够密封螺栓套140与楔形块160,从而防止树脂胶液从楔形块160与螺栓套140的拼接位置渗入螺栓套140内部。
请参阅图7和图8,进一步地,螺栓套140在靠近第二端面14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倒角148,楔形块160设置有安装槽161,安装槽16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倒角148贴合的第二倒角162。
需要说明的是,螺栓套140和楔形块160在装配时,第一倒角148伸入安装槽161内,并与第二倒角162贴合,能有效减少应力突变和应力集中,有利于提升螺栓套140与楔形块160之间的连接强度。
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倒角148和第二倒角162均为长倒角,螺栓套140与楔形块160的对接位置为第一倒角148与第二倒角162贴合。第一倒角148可以为在螺栓套140端部外侧加工的环向长倒角,楔形块160 上的第二倒角162可以为在楔形块160的安装槽161上加工成与该螺栓套 140拼合的内侧长倒角,从而减少螺栓套140的端部刚度。螺栓套140为金属材质,而楔形块160可以为泡沫材质,在螺栓套140与楔形块160对接位置,设置长倒角,以减小螺栓套140端部的刚度,分散螺栓套140与楔形块160的过渡区域的突变刚度,减少螺栓套140结束位置的应力集中。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UD块120包括第一本体121、和设置于第一本体121并相对第一本体121凸出的第一凸出部 122;第二UD块180包括第二本体181、和设置于第二本体181并相对第二本体181凸出的第二凸出部182,第一凸出部122与第二凸出部182相对,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和第二过渡纤维布位于第一凸出部122和第二凸出部182相对的端面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的形状均为曲面,且该曲面与螺栓套140外表面能够紧密贴合。预埋螺栓套140安装固定后,先在两个螺栓套140之间填充第一UD块120,再放置第二UD块180;这种结构使得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对叶片根部模具的形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有效避免UD块与模具不匹配造成的叶片根部增强层纤维褶皱质量缺陷。并且这种结构更有利于在叶片根部制造时抽真空产生的外压作用下,UD块与预埋螺栓套140的贴合,使得预埋螺栓套140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UD块120具有第一表面123、第一夹持面124、第一凸出面125和第一斜面126,第一表面123设置于第一本体121,第一凸出面125设置于第一凸出部122,第一凸出面125的宽度小于第一表面 123的宽度;第一夹持面124由第一表面123延伸至第一凸出部122,并与第一凸出面125连接,第一夹持面124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容置于相邻两个第一UD块120的相邻两个第一夹持面124之间;第一斜面126相对第一表面123倾斜,第一表面123和第一凸出面125位于第一斜面126的相对两端,两个第一夹持面124位置相对并与第一倾斜面连接。
可选地,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的形状大致为T形。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二UD块180具有第二表面183、第二夹持面184、第二凸出面185和第二斜面186;第二表面183设置于第二本体181,第二凸出面185设置于第二凸出部182,第二凸出面185的宽度小于第二表面 183的宽度,第一凸出面125与第二凸出面185相对;第二夹持面184由第二表面183延伸至第二凸出部182,并与第二凸出面185连接,第二夹持面184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过渡纤维布容置于相邻两个第二UD块180的相邻两个第二夹持面184之间;第二斜面186相对第二表面183倾斜,第二表面183和第二凸出面185位于第二斜面186的相对两端,两个第二夹持面 184位置相对并与第二倾斜面连接。
请参阅图11和图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包括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一弧形部132,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一弧形部132的数量为对应的多个,多个第一连接部131和多个第一弧形部132一一交替连接,第一连接部131位于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之间;同样地,对于第二过渡纤维布:该第二过渡纤维布包括第二连接部171和第二弧形部172,第二连接部171和第二弧形部172的数量为对应的多个,多个第二连接部171和多个第二弧形部172一一交替连接,第二连接部171位于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之间,螺栓套140和纤维纱150均位于第一弧形部132和第二弧形部172之间。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100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100,制造方法包括:
将多个第一UD块120并排地安装在叶片外壳体110的内侧面上;
在多个第一UD块120上铺设第一过渡纤维布130;
将缠绕有纤维纱150的螺栓套140一一对应地安装于第一过渡纤维布 130上,且缠绕有纤维纱150的螺栓套140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UD块120 之间;
将多个楔形块160对应地安装于多个螺栓套140上;
在螺栓套140上铺设第二过渡纤维布,且第二过渡纤维布的位置与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对应 ;
将多个第二UD块180对应地安装于第二过渡纤维布上,且多个第二 UD块180与多个第一UD块120位置相对;
将叶片内壳体190安装于第二UD块180上。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100及其制造方法:第一UD块120、第一过渡纤维布130、螺栓套140、纤维纱150、楔形块160、第二过渡纤维布和第二UD块180位于叶片内壳体190和叶片外壳体110之间。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分别位于螺栓套140的上下侧间隙;在第一UD块120与螺栓套140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在第二UD块180与螺栓套140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纤维布,第一过渡纤维布130和第二过渡纤维布能够减少螺栓套140与第一 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之间的刚性碰撞,使螺栓套140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第一UD块120和第二UD块180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有效避免UD块与叶片内壳体190和叶片外壳体110不匹配造成的质量缺陷,并且,有利于在叶片根部制造时抽真空产生的外压作用下,使UD块与螺栓套140 的贴合,从而使得螺栓套140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100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便于根部连接结构100的装配,提高各部件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风电叶片根部结构的整体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外壳体、第一UD块、第一过渡纤维布、螺栓套、纤维纱、楔形块、第二过渡纤维布、第二UD块和叶片内壳体,其中,所述第一UD块、所述螺栓套、所述纤维纱、所述楔形块和所述第二UD块的数量为相对应的多个;
多个所述第一UD块依次安装于所述叶片外壳体上,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安装于所述第一UD块上;
多个所述第二UD块与多个所述第一UD块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依次安装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UD块之间,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和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位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UD块和所述第二UD块之间,多个所述第二UD块依次安装于所述叶片内壳体上;
所述纤维纱缠绕于所述螺栓套的外侧,多个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与多个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一一对应,所述螺栓套和所述纤维纱共同夹持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和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之间,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UD块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UD块之间,所述螺栓套用于与钢法兰连接;
多个所述楔形块与多个所述螺栓套对应连接并密封;
所述螺栓套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形凹槽,所述螺旋形凹槽从所述螺栓套的一端连续地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纤维纱缠绕于所述螺旋形凹槽内;
所述螺旋形凹槽的侧壁相对所述纤维纱凸出,且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侧壁的宽度小于位于两端位置的所述侧壁的宽度,所述侧壁相对于所述纤维纱凸出的部分用于与玻璃钢卡接;
所述第一UD块的曲面与所述螺栓套外侧的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贴合,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与所述螺栓套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二UD块的曲面与所述螺栓套外侧的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贴合,所述螺栓套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贴合;
所述第一UD块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容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UD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面之间,所述第二UD块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容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UD块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
所述螺栓套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楔形块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倒角贴合的第二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套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相对两端设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螺栓套和所述钢法兰;
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楔形块贴合,并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螺栓套与所述楔形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套在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D块包括第一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并相对所述第一本体凸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UD块包括第二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并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凸出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相对,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和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相对的端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D块具有第一表面、第一凸出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凸出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宽度;
所述第一夹持面由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凸出部,并与所述第一凸出面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面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第一斜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倾斜,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凸出面位于所述第一斜面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面位置相对并与所述第一斜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D块具有第二表面、第二凸出面和第二斜面;
所述第二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凸出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宽度,所述第一凸出面与所述第二凸出面相对;
所述第二夹持面由所述第二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凸出部,并与所述第二凸出面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面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第二斜面相对所述第二表面倾斜,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凸出面位于所述第二斜面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面位置相对并与所述第二斜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弧形部的数量为对应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一弧形部一一交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UD块和所述第二UD块之间;
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数量为对应的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和多个所述第二弧形部一一交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UD块和所述第二UD块之间,所述螺栓套和所述纤维纱均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之间。
8.一种风机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将多个所述第一UD块并排地安装在所述叶片外壳体的内侧面上;
在多个所述第一UD块上铺设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
将缠绕有所述纤维纱的所述螺栓套一一对应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上,且缠绕有所述纤维纱的所述螺栓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UD块之间;
将多个所述楔形块对应地安装于多个所述螺栓套上;
在所述螺栓套上铺设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且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过渡纤维布对应;
将多个所述第二UD块对应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过渡纤维布上,且多个所述第二UD块与多个所述第一UD块位置相对;
将所述叶片内壳体安装于所述第二UD块上。
CN202010672506.2A 2020-07-14 2020-07-14 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765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2506.2A CN111765041B (zh) 2020-07-14 2020-07-14 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2506.2A CN111765041B (zh) 2020-07-14 2020-07-14 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5041A CN111765041A (zh) 2020-10-13
CN111765041B true CN111765041B (zh) 2022-11-01

Family

ID=7272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2506.2A Active CN111765041B (zh) 2020-07-14 2020-07-14 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50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9170B (zh) * 2020-10-28 2021-09-07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伺服控制的金属螺栓玻璃纤维自动缠绕的方法
CN113043624B (zh) * 2021-04-29 2023-05-30 中复连众(哈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预埋螺栓叶片根部褶皱的方法
CN113320193B (zh) * 2021-05-31 2022-11-25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叶片根部铺层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3202689A (zh) * 2021-06-11 2021-08-03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叶根结构及其生产方法、风电叶片
CN113334794B (zh) * 2021-06-29 2022-09-13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叶尖部件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及叶尖部件
CN113431735A (zh) * 2021-08-12 2021-09-24 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风电设备、风电叶片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83579A (zh) * 2022-03-17 2022-07-01 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制品预埋管体成型结构及成型方法
CN116696675B (zh) * 2023-08-02 2023-10-24 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叶根模块化榫卯式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6415A1 (en) * 2003-06-12 2004-12-15 SSP Technology A/S Wind turbine bla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lade root
CN101666290B (zh) * 2009-10-14 2011-11-09 黄争鸣 风力机叶片结构及其加工成型方法和用途
CN102400859A (zh) * 2011-08-12 2012-04-04 北京可汗之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叶片的叶根结构
CN202597411U (zh) * 2012-05-16 2012-12-12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钢丝螺套组件、叶片及风力发电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5041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5041B (zh) 风电叶片的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EP3372830B1 (en) Bolt sleeve connector, bla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lade, and wind turbine set
US20010030381A1 (en) Gear made of fiber reinforced resi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EP2402146A2 (en) Ply drop modifications for composite laminate material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1022248B (zh) 风电叶片叶根的预制件、叶根部件、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3431735A (zh) 风电设备、风电叶片根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53833A (zh) 纤维复合材料承压壳体接管或开孔补强方法
WO2014065183A1 (ja) シーブ
CN214570175U (zh) 副起重臂的臂筒、起重机及其副起重臂
EP2623837A1 (en) Synthetic resin tube with joint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reof
CN116357509A (zh) 叶根预埋件、风电叶片及风电叶片制造方法
CN113815767B (zh) 一种夹层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端部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68058A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舱段机械连接器
CN211820672U (zh) 一种行星式变速箱箱体及变速箱
CN213596972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头
CN218117246U (zh) 一种销钉、销钉组件及其金属模板连接组件
WO2007027089A2 (en) Tube capable of being coupled
CN214466733U (zh) 分层钢丝波纹塑钢板带复合管
CN114953514A (zh) 起重机及其副起重臂、副起重臂的臂筒及其制作方法
CN217502890U (zh) 集成式管路结构及航空管路系统
CN219365611U (zh) 包覆角钢塔主材的加强装置
CN210865732U (zh) 一种线缆加工高效配合组件
CN219176338U (zh) 一种管片支护结构
CN218623610U (zh) 复材拼接加固角钢塔装置
CN211693559U (zh) 带支架式偏心蝶阀阀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7

Address after: 222000 Comprehensive Building 401-479,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Lianyung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fu Lianzhong (Lianyungang) Wind Power Bl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2069 Jinqiao Road, Dapu Industrial Zone, Lianyungang, Jiangsu 6

Patentee before: LIANYUNGANG ZHONGFU LIANZHONG COMPOSITES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