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2203A -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2203A
CN111762203A CN202010724973.5A CN202010724973A CN111762203A CN 111762203 A CN111762203 A CN 111762203A CN 202010724973 A CN202010724973 A CN 202010724973A CN 111762203 A CN111762203 A CN 111762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imaging
platform
train
door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49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翔
朱丹
张琨
张�浩
殷勤
周明翔
史明红
邱绍峰
王珩
厉万力
刘辉
张俊岭
彭方进
陈潇
卫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49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2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2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2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2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and platforms including protection devices for the passe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13/00Other auxiliaries or accessories f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热成像处理器、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热成像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和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所采集的各自区域的乘客分布数据,并动态测算各候车区域的空间占用率以及对应的各节车厢内不同乘客区域的空间占用率,并将分析结果——每道滑动门(4)对应的候车乘客最大人数显示在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上,实现乘客的定量交互式引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站台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等轨道交通乘客在候车时,由于地铁乘车未指定列车的车厢座次,在选择站台候车位置时,往往是盲目的。常常出现靠近楼梯、自动扶梯出口处乘客拥挤,站台两端候车乘客较少的情况,从而导致相应的车厢也出现乘客数量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不利于地铁车站人流量的梳理,也会导致站台和列车的空间及相应配套资源的浪费。
而对于站台门系统,由于其设置于站台边缘的特点,在与乘客交互方面具备一定优势,适合对站台门系统进行衍生开发。比如:将显示屏集成于站台门,显示PIS等相关信息,为站台候车乘客带来更直观、更清晰的感受。
目前,信号的传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乘客信息的来源问题,即如何精确统计列车中的乘客数量以及分布,并对候车乘客进行分配和导引,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针对地铁站台门系统,以列车每节车厢每道客室门为单元,对站台及列车空间热成像采集、处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在列车每道客室门对应的车厢顶部中央设置列车热成像采集器,对列车空间进行多角度拍摄,通过热成像处理器分析,得到车厢中每道客室门对应的不同区域的空间占用率;同时,在站台每道滑动门对应的两侧固定侧盒上安装站台热成像采集器,对站台空间进行多角度拍摄,通过热成像处理器分析,得到站台空间中每道滑动门对应的不同区域的空间占用率。综合分析,判断分配站台上不同空间的候车乘客数量。最终,分析结果(每道滑动门对应的候车乘客最佳或最大人数)经过站台门控制室发送至站台门系统固定侧盒的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上显示。实现乘客的定量交互式引导。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包括:
站台热成像采集器,集成安装于站台门上,用于采集站台门相应候车区域的乘客分布;
列车热成像采集器,安装在列车的每节车厢中,用于采集每节车厢内不同乘客区域的乘客分布;
热成像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和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所采集的数据,并动态测算各候车区域的空间占用率以及对应的各节车厢内不同乘客区域的空间占用率;
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集成安装于站台门上,用于显示所述热成像处理器的分析结果——每道滑动门对应的候车乘客最大人数。
优选地,站台门为半高站台门,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集成安装于固定侧盒上。
优选地,在滑动门的两侧的固定侧盒上均安装有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
优选地,站台门为半高站台门,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集成安装于滑动门上方的顶箱活动盖板上。
优选地,所述候车区域为以各滑动门为纵向居中而划分出的各站台空间的候车区域。
优选地,每节车厢内的乘客区域为以各列车客室门为纵向居中而划分出的各列车空间。
优选地,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安装于列车车厢顶部。
优选地,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安装于各列车空间的中央。
优选地,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和/或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可旋转以实现多角度采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列车运行时,通过列车热成像采集器对各节车厢进行不同列车空间的影像采集;
S2、列车热成像采集器采集得到的影像,传输至热成像处理器,通过数据处理识别列车空间中高温区域,动态测算各列车空间占用率;
S3、同时,通过站台门上的站台热成像采集器进行不同站台空间的影像采集;
S4、站台热成像采集器采集得到的影像,传输至热成像处理器,通过数据处理识别站台空间中高温区域,动态测算各站台空间占用率;
S5、热成像处理器对各列车空间占用率和各站台空间占用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分配每个滑动门对应的候车乘客最大数量;
S6、将热成像处理器的分析结果传输至站台门控制室;
S7、分析结果由站台门控制室发送至站台门上的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上显示;
S8、候车的乘客根据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上显示的信息,前往更空闲的滑动门处候车。
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在列车每道客室门对应的车厢顶部中央设置列车热成像采集器,对列车空间进行多角度拍摄,通过热成像处理器分析,得到车厢中每道客室门对应的不同区域的空间占用率;同时,在站台每道滑动门对应的两侧固定侧盒上安装站台热成像采集器,对站台空间进行多角度拍摄,通过热成像处理器分析,得到站台空间中每道滑动门对应的不同区域的空间占用率。综合分析,判断分配站台上不同空间的候车乘客数量。最终,分析结果(每道滑动门对应的候车乘客最佳或最大人数)经过站台门控制室发送至站台门系统固定侧盒的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上显示。实现乘客的定量交互式引导。
2、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基于表面温度识别乘客,区别于图像识别,检测精度更高,时效性更强,即使乘客走动,也能较为精确地实时显示各空间的占用率。
3、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借助热图上的颜色可以看到温度的分布,红色、粉红表示比较高的温度,蓝色和绿色表示了较低的温度,抗干扰性更强。
4、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基于热辐射的原理,作用距离远,穿透能力强,不受环境光和照明光的限制。
5、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设备功耗低寿命长。
6、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在固定侧盒或顶箱活动盖板的区域设置显示器,实现与乘客交互,智能化,以人为本。
7、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1节车厢分为4个空间,多处热成像采集器的设置,对空间进行细分,更有利于快速上下客。
8、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不再单独采集站台人数或者列车人数,而是综合采集站台及列车人数,判断更全面。
9、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可以识别乘客及行李的温度,可以实现体温监测及危险监测等衍生功能。
10、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采集器均采用多角度采集器,采集结果更实时、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的组成及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以城市轨道交通B型车列车8对应的半高站台门为例(车型、编组、站台门全高及半高形式仅为示意),1节列车1侧开4道列车客室门,1道列车客室门对应1个列车空间。相应地,1个列车空间对应站台上与列车客室门匹配的滑动门两侧的2个固定侧盒,对应1个站台空间。上述2个固定侧盒上安装的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用于引导乘客前往最佳位置候车。
站台板1上设有站台门系统结构件2,主要包括支撑结构、门体钢结构件及安装用固定件。
站台门系统门体主要包括固定门3、滑动门4、应急门(图中未示)以及端门(图中未示)。滑动门4与列车每节车厢的列车客室门9一一对应,提供乘客上下车通道。
在滑动门4两侧设固定侧盒5,其内设置半高门单元的驱动机构、门锁装置、门控单元,配电端子箱、门状态指示灯等部件。固定侧盒5对以上部件应起密封保护作用,并应便于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检修。
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嵌入式集成安装于站台门固定侧盒5表面。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用于显示乘客分配引导交互界面。
对于全高站台门,与前述不同之处在于,全高站台门设有顶箱前盖板,顶箱前盖板包括顶箱固定盖板和顶箱活动盖板,主要用于遮盖门机结构,并可作为导向标志的设置处,顶箱活动盖板为驱动、监测和配电设备提供安装空间及检修入口。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可嵌入式安装在顶箱活动盖板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包括:
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集成安装于站台门上,用于采集站台门相应候车区域的乘客分布,可旋转实现多角度采集;
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安装在列车8的每节车厢中,用于采集每节车厢内不同乘客区域的乘客分布,可旋转实现多角度采集;
热成像处理器(未示出),用于处理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和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所采集的数据,并动态测算各候车区域的空间占用率以及对应的各节车厢内不同乘客区域的空间占用率;可以设置在列车上或者站台上或者为云处理器(数据上传);
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集成安装于站台门上,用于显示所述热成像处理器的分析结果——每道滑动门4对应的候车乘客最大人数。
优选地,站台门为半高站台门,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集成安装于固定侧盒5上。
优选地,在滑动门4的两侧的固定侧盒5上均安装有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
优选地,站台门为半高站台门,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集成安装于滑动门4上方的顶箱活动盖板上。
优选地,所述候车区域为以各滑动门4为纵向居中而划分出的各站台空间的候车区域。
优选地,每节车厢内的乘客区域为以各列车客室门9为纵向居中而划分出的各列车空间。
优选地,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安装于列车车厢顶部。
优选地,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安装于各列车空间的中央。
优选地,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和/或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可旋转以实现多角度采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列车运行时,通过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旋转多角度地对各节车厢进行不同列车空间的影像采集;1个列车热成像采集器对应1个列车空间;
S2、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采集得到的影像,传输至热成像处理器11,通过数据处理识别列车空间中高温区域,动态测算各列车空间占用率;
S3、同时,通过站台门上的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进行不同站台空间的影像采集;2个站台热成像采集器对应1个站台空间;
S4、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采集得到的影像,传输至热成像处理器11,通过数据处理识别站台空间中高温区域,动态测算各站台空间占用率;
S5、热成像处理器11对各列车空间占用率和各站台空间占用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分配每个滑动门4对应的候车乘客最大数量;
S6、将热成像处理器11的分析结果传输至站台门控制室;
S7、分析结果由站台门控制室发送至站台门上的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上显示;
S8、候车的乘客根据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上显示的信息,前往更空闲的滑动门4处候车,实现乘客的定量交互式引导,即前往空闲差值更大的滑动门4处候车,所述空闲差值=滑动门4对应的候车乘客最大数量-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采集到的该滑动门4所处的站台空间内的候车乘客人数。
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还可以将空闲差值的两计算项同时显示出来,进一步地,空闲差值也可以显示出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在列车每道客室门对应的车厢顶部中央设置列车热成像采集器,对列车空间进行多角度拍摄,通过热成像处理器分析,得到车厢中每道客室门对应的不同区域的空间占用率;同时,在站台每道滑动门对应的两侧固定侧盒上安装站台热成像采集器,对站台空间进行多角度拍摄,通过热成像处理器分析,得到站台空间中每道滑动门对应的不同区域的空间占用率。综合分析,判断分配站台上不同空间的候车乘客数量。最终,分析结果(每道滑动门对应的候车乘客最佳或最大人数)经过站台门控制室发送至站台门系统固定侧盒的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上显示。实现乘客的定量交互式引导。
2、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基于表面温度识别乘客,区别于图像识别,检测精度更高,时效性更强,即使乘客走动,也能较为精确地实时显示各空间的占用率。
3、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借助热图上的颜色可以看到温度的分布,红色、粉红表示比较高的温度,蓝色和绿色表示了较低的温度,抗干扰性更强。
4、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基于热辐射的原理,作用距离远,穿透能力强,不受环境光和照明光的限制。
5、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设备功耗低寿命长。
6、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在固定侧盒或顶箱活动盖板的区域设置显示器,实现与乘客交互,智能化,以人为本。
7、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1节车厢分为4个空间,多处热成像采集器的设置,对空间进行细分,更有利于快速上下客。
8、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不再单独采集站台人数或者列车人数,而是综合采集站台及列车人数,判断更全面。
9、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技术可以识别乘客及行李的温度,可以实现体温监测及危险监测等衍生功能。
10、本发明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热成像采集器均采用多角度采集器,采集结果更实时、准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集成安装于站台门上,用于采集站台门相应候车区域的乘客分布;
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安装在列车(8)的每节车厢中,用于采集每节车厢内不同乘客区域的乘客分布;
热成像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和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所采集的数据,并动态测算各候车区域的空间占用率以及对应的各节车厢内不同乘客区域的空间占用率;
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集成安装于站台门上,用于显示所述热成像处理器的分析结果——每道滑动门(4)对应的候车乘客最大人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站台门为半高站台门,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集成安装于固定侧盒(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滑动门(4)的两侧的固定侧盒(5)上均安装有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站台门为半高站台门,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集成安装于滑动门(4)上方的顶箱活动盖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候车区域为以各滑动门(4)为纵向居中而划分出的各站台空间的候车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节车厢内的乘客区域为以各列车客室门(9)为纵向居中而划分出的各列车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安装于列车车厢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安装于各列车空间的中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和/或所述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可旋转以实现多角度采集。
10.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列车运行时,通过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对各节车厢进行不同列车空间的影像采集;
S2、列车热成像采集器(10)采集得到的影像,传输至热成像处理器(11),通过数据处理识别列车空间中高温区域,动态测算各列车空间占用率;
S3、同时,通过站台门上的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进行不同站台空间的影像采集;
S4、站台热成像采集器(7)采集得到的影像,传输至热成像处理器(11),通过数据处理识别站台空间中高温区域,动态测算各站台空间占用率;
S5、热成像处理器(11)对各列车空间占用率和各站台空间占用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分配每个滑动门(4)对应的候车乘客最大数量;
S6、将热成像处理器(11)的分析结果传输至站台门控制室;
S7、最终,分析结果由站台门控制室发送至站台门上的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上显示;
S8、候车的乘客根据乘客分配引导显示器(6)上显示的信息,前往更空闲的滑动门(4)处候车。
CN202010724973.5A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1762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4973.5A CN111762203A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4973.5A CN111762203A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2203A true CN111762203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27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4973.5A Pending CN111762203A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22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2261A (zh) * 2022-05-10 2022-07-29 成都唐源智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2261A (zh) * 2022-05-10 2022-07-29 成都唐源智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铁乘客候车引导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9714B (zh) 一种地铁列车车厢客流检测与预测及站台候车诱导系统
EP4071736A1 (en) Intelligent schedul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il transit
CN108346289A (zh) 一种高速公路人车关联系统及方法
CN205971372U (zh) 地铁车厢乘客分布多模式检测及站台引导系统
CN201936369U (zh)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精确统计系统
US20190118838A1 (en) System for managing space available and seats for passengers for use of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CN108819991A (zh) 地铁站台用客流及载客量饱和度的检测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11553314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指引系统及指引方法
AU2472801A (en) Optimal locomotive assignment for a railroad network
WO2012057592A2 (ko) 궤도차량을 이용한 철도시설물 감시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762203A (zh)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11762205A (zh) 用于显示车辆乘客分布的全高站台门候车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12258723A (zh) 综合客运枢纽内预告排队长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97552A (zh)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警系统
CN212579833U (zh)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交互式站台门乘客分配引导系统
CN110321982A (zh) 一种轨道交通断面客流量实时计算方法
CN111762199A (zh) 一种全景图像识别的乘客候车引导站台门系统及方法
CN210591921U (zh) 一种动车组全车身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
CN112092863A (zh) 列车车厢清客方法、装置及全自动运行清客确认联动系统
CN115985128A (zh) 一种地铁与公交、共享非机动车智能接驳信息显示系统
CN212353959U (zh) 一种全景图像识别的乘客候车引导站台门系统
CN215097606U (zh) 一种地铁车厢拥挤度显示装置
KR102409693B1 (ko) 전동차의 혼잡도 정보 상태 및 영상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CN115583246A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全域安全分析办法
CN111762201A (zh) 基于光纤光栅的乘客候车引导地铁站台门系统及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