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1998A - 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1998A
CN111761998A CN201910263204.7A CN201910263204A CN111761998A CN 111761998 A CN111761998 A CN 111761998A CN 201910263204 A CN201910263204 A CN 201910263204A CN 111761998 A CN111761998 A CN 111761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controlling
compens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32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旭晓
周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32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19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1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1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该方法包括在车辆的空调关闭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一车内温度;在所述空调重新开启时,获取所述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时,获取温度补偿量;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并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从而避免了车辆的空调在低温环境时按照错误的车内温度控制空调工作,提高用户舒适度。

Description

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车辆自动空调性能及车内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车辆自动空调系统中,车辆通过车内温度传感器确定车内温度,并根据该车内温度控制空调工作,例如,当车内温度较低时,可以控制空调出热风,以提高车内温度,当车内温度较高时,可以控制空调出冷风,以降低车内温度。
但是,由于车内温度传感器可能会受周边件的热辐射影响,造成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虚高,在低温环境(如冬天等)下,可能使得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高于车辆所处环境的温度,此时,若开启空调,车辆仍然会根据车内温度控制空调工作,从而使得车辆按照错误的车内温度(即虚高的车内温度)控制空调工作,例如,当车辆所处环境为冬天时,若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过高,车辆可能会控制空调吹冷风,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包括:在车辆的空调关闭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一车内温度;在所述空调重新开启时,获取所述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时,获取温度补偿量;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并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可选地,所述获取温度补偿量包括: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温度补偿量;或者,确定所述空调的关闭时长,从预先设置的多个时长范围中确定所述关闭时长所在的目标时长范围,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时长范围对应的所述温度补偿量,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所述时长范围对应的温度补偿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温度控制时长,所述温度控制时长包括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的控制时长;在达到所述温度控制时长后,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二车内温度;根据所述第二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可选地,所述获取温度控制时长包括: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温度控制时长;或者,获取所述空调的鼓风机端电压,从预先设置的多个电压范围中确定所述鼓风机端电压所在的目标电压范围,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电压范围对应的所述温度控制时长,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电压范围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包括:计算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的差值,得到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空调的关闭时长,判断所述关闭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如果是,则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如果否,则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装置,包括:第一车内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辆的空调关闭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一车内温度;环境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重新开启时,获取所述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温度补偿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时,获取温度补偿量;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并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可选地,所述温度补偿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温度补偿量;或者,确定所述空调的关闭时长,从预先设置的多个时长范围中确定所述关闭时长所在的目标时长范围,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时长范围对应的所述温度补偿量,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所述时长范围对应的温度补偿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温度控制时长,所述温度控制时长包括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的控制时长;第二车内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在达到所述温度控制时长后,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二车内温度;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可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温度控制时长;或者,获取所述空调的鼓风机端电压,从预先设置的多个电压范围中确定所述鼓风机端电压所在的目标电压范围,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电压范围对应的所述温度控制时长,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电压范围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
可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的差值,得到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
可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关闭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的关闭时长;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关闭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根据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在所述关闭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控制车辆温度的装置。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空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车辆的空调关闭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一车内温度;在所述空调重新开启时,获取所述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时,获取温度补偿量;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并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这样,当车辆所处环境为低温环境时,通过获取车辆空调关闭时的第一车内温度和空调重新开启时的环境温度,并根据第一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获取温度补偿量,并根据第一车内温度和温度补偿量控制车辆空调工作,从而避免了车辆在低温环境时空调按照错误的车内温度控制空调工作,提高用户舒适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控制车辆温度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辆,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车辆的空调关闭时,获取该车辆的第一车内温度。
其中,可以通过车辆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获取该第一车内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车内温度可以是该空调关闭时刻至该空调重新开启时刻期间的任一时刻,例如,该第一车内温度为该空调关闭时刻的车内温度,或者,该第一车内温度为空调重新开启时刻的车内温度,考虑到空调在关闭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可能会受到车况或者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波动,因此,优选地,本实施例可以将该空调关闭时刻的车内温度作为该第一车内温度。
S102、在该空调重新开启时,获取该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其中,车辆所处的环境可以是低温环境,如车辆处于冬天等,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车辆发动机舱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S103、在该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车内温度时,获取温度补偿量。
其中,在该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车内温度时,则表示车辆处于低温环境。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获取该温度补偿量:
方式一:获取预先设置的该温度补偿量。
在本方式中,可以根据经验值预先设置该温度补偿量。
方式二:确定该空调的关闭时长,从预先设置的多个时长范围中确定该关闭时长所在的目标时长范围,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时长范围对应的该温度补偿量,该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该时长范围对应的温度补偿量。采用这种方式能够灵活的根据空调的关闭时长确定温度补偿量,提高了获取温度补偿量的通用性。
例如,关闭时长0-200秒对应的温度补偿量可以为5℃,关闭时长201-400秒对应的温度补偿量可以为8℃,关闭时长401-600秒对应的温度补偿量可以为6℃,当然,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S104、根据该第一车内温度和该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并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在本步骤中,在获取到温度补偿量之后,由于此时车内温度传感器可能会受周边件的热辐射影响,造成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虚高,因此,需要降低虚高的车内温度,从而以更加真实的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在该第一车内温度为空调上一次关闭时刻获取到的车内温度时,可以计算该第一车内温度和该温度补偿量的差值,得到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则车辆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例如,若第一车内温度为25℃,空调的关闭时长为60秒,则通过步骤S103可以确定该温度补偿量为5℃,则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为20℃(即第一车内温度25℃-温度补偿量5℃)。
在该第一车内温度为除空调上一次关闭时刻外的其他时刻获取的车内温度时,还需要考虑基于空调上一次关闭时刻至该其他时刻之间的温度变化对第一车内温度进行补偿,并在补偿后,通过温度补偿量对补偿后的第一车内温度再次进行补偿,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可以预先设置不同时长范围对应的初始补偿量,从而根据空调上一次关闭时刻至该其他时刻之间的时长确定对应的初始补偿量,并计算该第一车内温度与该初始补偿量的差值得到第一车内温度,并计算补偿后的第一车内温度与温度补偿量的差值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
例如,若第一车内温度为25℃,空调的关闭时长为60秒,空调上一次关闭时刻至该其他时刻的时长为30秒,且该时长30秒对应的初始补偿量为2℃,该关闭时长对应的温度补偿量为5℃,则首先补偿基于空调上一次关闭时刻至该其他时刻之间的温度变化对第一车内温度进行补偿,即第一车内温度25℃-初始补偿量2℃=23℃,则该23℃即为补偿后的第一车内温度,并再次计算该补偿后的第一车内温度与温度补偿量的差值得到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即第一车内温度23℃-温度补偿量5℃=补偿后的车内温度18℃。
其中,在该环境温度大于该第一车内温度时,根据该第一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在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后,随着控制时长的增加,车内温度传感器受周边件(吸风风扇或吸风管)的热辐射影响渐渐减弱,此时,可以按照车内的温度传感器实际检测到的车内温度控制空调工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获取温度控制时长,在达到该温度控制时长后,获取该车辆的第二车内温度,并根据该第二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其中,该温度控制时长包括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的控制时长。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获取该温度控制时长:
方式一:获取预先设置的该温度控制时长。
在本方式中,可以根据经验值预先设置该温度控制时长。
方式二:可以获取该空调的鼓风机端电压,从预先设置的多个电压范围中确定该鼓风机端电压所在的目标电压范围,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电压范围对应的该温度控制时长,该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电压范围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
其中,鼓风机端电压可以用于表征鼓风机档位,在本方式中,不同的鼓风机端电压范围对应不同的温度控制时长,例如,在鼓风机端电压范围为1-3V时,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为185秒,在鼓风机端电压范围为13-15V时,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为62秒,在鼓风机端电压范围为22-24V时,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为15秒,这样,在获取到该空调的鼓风机端电压后,即可根据该鼓风机端电压确定温度控制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空调的关闭时长,控制该空调的工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检测该空调的关闭时长,判断该关闭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如果空调关闭时间小于预设时长,空调关闭后,由于风扇突然停止,导致周边件的热辐射迅速聚集在车内温度传感器的周边且得不到疏散,对其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可能在短时间(比如30秒)内上升很多(比如5℃),使得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与车辆所处环境的真实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此时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从而对温差进行补偿,能够使空调准确的控制温度,提高用户舒适度。如果空调关闭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则表明空调关闭时间已经较长,周边件聚集的热辐射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疏散,因此,周边件的热辐射对车内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很小,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与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相差较小,无需进行温度补偿,因此,可以根据该第一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这样,根据空调的关闭时长,能够灵活的根据不同的温度控制空调工作,从而增加了车辆对空调控制的智能性。
采用上述方法,当车辆所处环境为低温环境时,通过获取车辆空调关闭时的第一车内温度和空调重新开启时的环境温度,并根据第一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获取温度补偿量,并根据第一车内温度和温度补偿量控制车辆空调工作,从而避免了车辆在低温环境时空调按照错误的车内温度控制空调工作,提高用户舒适度。
图2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车辆的空调关闭时,获取该车辆的第一车内温度。
其中,可以通过车辆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获取该第一车内温度。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车内温度可以是该空调关闭时刻检测到的车内温度。
S202、在该空调重新开启时,获取该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其中,车辆所处的环境可以是低温环境,如车辆处于冬天等,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车辆发动机舱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S203、在该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确定该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车内温度。
在该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车内温度时,执行步骤S204至S209;
在该环境温度大于该第一车内温度时,执行步骤S210。
S204、获取温度补偿量。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获取该温度补偿量:
方式一:获取预先设置的该温度补偿量。
在本方式中,可以根据经验值预先设置该温度补偿量。
方式二:确定该空调的关闭时长,从预先设置的多个时长范围中确定该关闭时长所在的目标时长范围,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时长范围对应的该温度补偿量,该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该时长范围对应的温度补偿量。采用这种方式能够灵活的根据空调的关闭时长确定温度补偿量,提高了获取温度补偿量的通用性。
例如,关闭时长0-200秒对应的温度补偿量可以为5℃,关闭时长201-400秒对应的温度补偿量可以为8℃,关闭时长401-600秒对应的温度补偿量可以为6℃,当然,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S205、计算该第一车内温度和该温度补偿量的差值,得到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
在本步骤中,在获取到温度补偿量之后,由于此时车内温度传感器可能会受周边件的热辐射影响,造成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虚高,因此,需要降低虚高的车内温度,从而以更加真实的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在该第一车内温度为空调上一次关闭时刻获取到的车内温度时,可以计算该第一车内温度和该温度补偿量的差值,得到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则车辆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例如,若第一车内温度为25℃,空调的关闭时长为60秒,则通过步骤S204可以确定该温度补偿量为5℃,则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为20℃(即第一车内温度25℃-温度补偿量5℃)。
S206、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S207、获取温度控制时长。
其中,该温度控制时长包括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的控制时长,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获取该温度控制时长:
方式一:获取预先设置的该温度控制时长。
在本方式中,可以根据经验值预先设置该温度控制时长。
方式二:可以获取该空调的鼓风机端电压,从预先设置的多个电压范围中确定该鼓风机端电压所在的目标电压范围,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电压范围对应的该温度控制时长,该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电压范围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
其中,鼓风机端电压可以用于表征鼓风机档位,在本方式中,不同的鼓风机端电压范围对应不同的温度控制时长,例如,在鼓风机端电压范围为1-3V时,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为185秒,在鼓风机端电压范围为13-15V时,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为62秒,在鼓风机端电压范围为22-24V时,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为15秒,这样,在获取到该空调的鼓风机端电压后,即可根据该鼓风机端电压确定温度控制时长。
S208、在达到该温度控制时长后,获取该车辆的第二车内温度。
其中,这里的第二车内温度是达到该温度控制时长后的车辆内温度,可以通过车辆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获取该第一车内温度。
S209、根据该第二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S210、根据该第一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空调的关闭时长,控制该空调的工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检测该空调的关闭时长,判断该关闭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如果空调关闭时间小于预设时长,空调关闭后,由于风扇突然停止,导致周边件的热辐射迅速聚集在车内温度传感器的周边且得不到疏散,对其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可能在短时间(比如30秒)内上升很多(比如5℃),使得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与车辆所处环境的真实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此时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从而对温差进行补偿,能够使空调准确的控制温度,提高用户舒适度。如果空调关闭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则表明空调关闭时间已经较长,周边件聚集的热辐射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疏散,因此,周边件的热辐射对车内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很小,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与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相差较小,无需进行温度补偿,因此,可以根据该第一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这样,根据空调的关闭时长,能够灵活的根据不同的温度控制空调工作,从而增加了车辆对空调控制的智能性。
采用上述方法,当车辆所处环境为低温环境时,通过获取车辆空调关闭时的第一车内温度和空调重新开启时的环境温度,并根据第一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获取温度补偿量,并根据第一车内温度和温度补偿量控制车辆空调工作,从而避免了车辆在低温环境时空调按照错误的车内温度控制空调工作,提高用户舒适度。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第一车内温度获取模块301,用于在车辆的空调关闭时,获取该车辆的第一车内温度;
环境温度获取模块302,用于在该空调重新开启时,获取该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温度补偿量获取模块303,用于在该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该第一车内温度时,获取温度补偿量;
温度控制模块304,用于根据该第一车内温度和该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并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可选地,该温度补偿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该温度补偿量;或者,确定该空调的关闭时长,从预先设置的多个时长范围中确定该关闭时长所在的目标时长范围,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时长范围对应的该温度补偿量,该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该时长范围对应的温度补偿量。
可选地,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温度控制时长获取模块305,用于获取温度控制时长,该温度控制时长包括根据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的控制时长;
第二车内温度获取模块306,用于在达到该温度控制时长后,获取该车辆的第二车内温度;
该温度控制模块304,还用于根据该第二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可选地,该温度控制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该温度控制时长;或者,获取该空调的鼓风机端电压,从预先设置的多个电压范围中确定该鼓风机端电压所在的目标电压范围,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电压范围对应的该温度控制时长,该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电压范围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
可选地,该温度控制模块304用于,计算该第一车内温度和该温度补偿量的差值,得到该补偿后的车内温度。
可选地,该温度控制模块304,还用于在该环境温度大于该第一车内温度时,根据该第一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可选地,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关闭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空调的关闭时长;
该温度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该关闭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根据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在该关闭时长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时长时根据该第一车内温度控制该空调工作。
采用上述装置,当车辆所处环境为低温环境时,通过获取车辆空调关闭时的第一车内温度和空调重新开启时的环境温度,并根据第一车内温度和环境温度获取温度补偿量,并根据第一车内温度和温度补偿量控制车辆空调工作,从而避免了车辆在低温环境时空调按照错误的车内温度控制空调工作,提高用户舒适度。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控制车辆温度的装置。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该空调。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车辆的空调关闭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一车内温度;
在所述空调重新开启时,获取所述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在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时,获取温度补偿量;
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并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温度补偿量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温度补偿量;或者,
确定所述空调的关闭时长,从预先设置的多个时长范围中确定所述关闭时长所在的目标时长范围,根据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时长范围对应的所述温度补偿量,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所述时长范围对应的温度补偿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温度控制时长,所述温度控制时长包括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的控制时长;
在达到所述温度控制时长后,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二车内温度;
根据所述第二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温度控制时长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温度控制时长;或者,
获取所述空调的鼓风机端电压,从预先设置的多个电压范围中确定所述鼓风机端电压所在的目标电压范围,并根据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电压范围对应的所述温度控制时长,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每个电压范围对应的温度控制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的差值,得到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的关闭时长,判断所述关闭时长是否小预设时长,如果是,则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如果否,则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8.一种控制车辆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车内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辆的空调关闭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一车内温度;
环境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重新开启时,获取所述车辆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温度补偿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车内温度时,获取温度补偿量;
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车内温度和所述温度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并根据所述补偿后的车内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工作。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车辆温度的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
CN201910263204.7A 2019-04-02 2019-04-02 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17619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3204.7A CN111761998A (zh) 2019-04-02 2019-04-02 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3204.7A CN111761998A (zh) 2019-04-02 2019-04-02 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1998A true CN111761998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18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3204.7A Pending CN111761998A (zh) 2019-04-02 2019-04-02 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19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309A (zh) * 2020-10-21 2022-04-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6701A (zh) * 2013-09-03 2014-01-01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控制方法
CN103963604A (zh) * 2014-05-05 2014-08-06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自动空调的车内温度校准方法
JP2016210382A (ja) * 2015-05-13 2016-12-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7672407A (zh) * 2017-08-14 2018-02-0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内温度的检测方法、系统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6701A (zh) * 2013-09-03 2014-01-01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控制方法
CN103963604A (zh) * 2014-05-05 2014-08-06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自动空调的车内温度校准方法
JP2016210382A (ja) * 2015-05-13 2016-12-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7672407A (zh) * 2017-08-14 2018-02-0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内温度的检测方法、系统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309A (zh) * 2020-10-21 2022-04-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4379309B (zh) * 2020-10-21 2023-05-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33833B2 (ja) エンジンに依存しない加熱装置用の制御装置、加熱システム、及びエンジンに依存しない加熱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6196480B (zh) 除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001446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243516B2 (ja) 湿度検出装置
CN107965412B (zh) 发动机虚拟环境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CN110469953B (zh) 空调器的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空调器及介质
CN109539630B (zh) 用于压缩制冷或制热装置的压缩机回油方法
CN107014035B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761998A (zh) 控制车辆温度的方法、装置、空调以及车辆
CN105073459A (zh) 用于在空气预调节时运行机动车的方法和机动车
KR101628507B1 (ko) 연료전지 차량의 시동 제어방법
JP201621038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5627499A (zh) 空调进入除霜模式的控制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JP5171528B2 (ja) Ptcヒータ制御装置及び室温変化判定装置
EP2940288A1 (en) Glow plug diagnosis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riving of vehicle glow plug
CN111947225A (zh) 多功能取暖器控制方法、装置、多功能取暖器和存储介质
US10883735B2 (en) Water pump of an air conditioner as well 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839428B (zh) 基于空气动力增益控制主动式风门的方法及eco车辆
US102341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proper operation of an HVAC system
CN109469963B (zh)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及机组
RU2672518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ам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0089188U (zh) 加热装置和空调器
CN110119099B (zh) 电磁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电磁烹饪器具
JP2004047217A (ja) ヒ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ガス検出装置
US848572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unexpected medium or a change of medium sensed by a thermis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