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5906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5906A
CN111755906A CN202010156849.3A CN202010156849A CN111755906A CN 111755906 A CN111755906 A CN 111755906A CN 202010156849 A CN202010156849 A CN 202010156849A CN 111755906 A CN111755906 A CN 111755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housing
locked
lock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68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5906B (zh
Inventor
黄家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55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5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5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5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部件的移动操作容易且能够提高锁定的可靠性的连接器。连接器具备:壳体;及安装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壳体具有锁定部,安装部件具有锁定臂。锁定臂为沿着安装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在移动方向上的一端部具有被锁定部锁定的被锁定部,在移动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具有被按压部,在被锁定部与被按压部之间具有支点部。锁定臂如下地动作:通过对被按压部的按压而以支点部为支点弹性地倾斜,使被锁定部位移至能够越过锁定部的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和作为安装于壳体的安装部件的保持件。壳体在上下表面具有临时卡止用的第一锁定部,在左右表面具有正式卡止用的第二锁定部。保持件在上下表面具有与第一锁定部对应的第一锁定槽,在左右表面具有与第二锁定部对应的第二锁定槽。保持件通过第一锁定部嵌入于第一锁定槽而相对于壳体被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当保持件被压入时,保持件的前端越过第二锁定部,第二锁定部嵌入于第二锁定槽。由此,保持件相对于壳体被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专利文献2也公开了具备这种保持件的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482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73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情况下,要求充分确保保持件与第二锁定部之间的锁定强度,以避免保持件意外地向正式卡止位置移动。另一方面,若增大保持件与第二锁定部之间的锁定强度,则在使保持件向正式卡止位置移动时,用于解除锁定状态的操作力也变大,存在作业性下降的隐患。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部件的移动操作容易,而且能够提高锁定的可靠性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及安装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壳体,上述壳体具有锁定部,上述安装部件具有锁定臂,上述锁定臂为沿着安装上述安装部件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一端部具有被上述锁定部锁定的被锁定部,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具有被按压部,在上述被锁定部与上述被按压部之间具有支点部,上述锁定臂如下地动作:通过对上述被按压部的按压而以上述支点部为支点弹性地倾斜,使上述被锁定部位移至能够越过上述锁定部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安装部件的移动操作容易,而且能够提高锁定的可靠性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两壳体正常地嵌合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2是表示保持件相对于壳体安装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保持件相对于壳体安装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保持件相对于壳体安装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壳体的立体图。
图6是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7是保持件的侧剖视图。
图8是表示保持件相对于壳体安装于临时卡止位置、且被锁定部配置在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及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之间的状态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在保持件靠近正式卡止位置的过程中,按压被按压部而使被锁定部位移至能够越过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的位置的状态的扩大俯视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保持件靠近正式卡止位置的过程中,被锁定部爬上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的端面的状态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图11表示保持件到达正式卡止位置,臂主体弹性地恢复,被锁定部被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锁定的状态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壳体;及安装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壳体,上述壳体具有锁定部,上述安装部件具有锁定臂,上述锁定臂为沿着安装上述安装部件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一端部具有被上述锁定部锁定的被锁定部,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具有被按压部,在上述被锁定部与上述被按压部之间具有支点部,上述锁定臂如下地动作:通过对上述被按压部的按压而以上述支点部为支点弹性地倾斜,使上述被锁定部位移至能够越过上述锁定部的位置。
当按压被按压部时,锁定臂以支点部为支点弹性地倾斜,被锁定部位移至能够越过锁定部的位置。若在该状态下将安装部件相对于壳体向移动方向按压,则被锁定部能够越过锁定部。当安装部件被正常地安装且对被按压部的按压被解除时,锁定臂弹性地恢复,被锁定部被锁定于锁定部。因此,能够增大被锁定部与锁定部之间的锁定强度,另外,即使增大了锁定强度,被锁定部也能够通过锁定臂的倾斜动作而越过锁定部。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实现被锁定部可靠性良好地被锁定于锁定部的状态。
(2)优选的是,上述被锁定部及上述锁定部的两个锁定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锁定面与上述移动方向垂直地配置。由此,能够增大被锁定部与锁定部之间的锁定强度,能够提高锁定的可靠性。
(3)优选的是,上述壳体嵌合于对方壳体,上述锁定臂在外表面具有沿着上述移动方向延伸的肋,上述肋嵌合并插入于设于上述对方壳体的肋支承部。通过肋嵌合并插入于肋支承部,而抑制锁定臂的挠曲动作及位置变动,能够稳定地维持被锁定部被锁定于锁定部的状态。另外,通过肋嵌合并插入于肋支承部,而引导两壳体的嵌合动作,并且也能够防止两壳体的误嵌合。
(4)优选的是,上述安装部件在与上述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覆盖上述锁定臂的两侧的位置具有保护壁。由此,锁定臂被保护壁保护而难以与异物产生干扰,能够防止被锁定部与锁定部的锁定状态被意外地解除。
(5)优选的是,上述锁定臂在上述移动方向上的一端部的前端侧在从上述被锁定部突出的位置具有从上述壳体的安装面隔开距离地配置的突片部。由此,在壳体的安装面与突片部之间插入工具,通过从该状态利用工具按压突片部,能够容易地解除被锁定部与锁定部的锁定状态。
(6)优选的是,上述锁定部成对地设于上述壳体的两侧面,上述锁定臂在与上述锁定部对应的位置成对地设于上述安装部件的两侧面,上述被按压部配置于上述锁定臂的上述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由此,能够在连接器的两侧均衡地实现被锁定部与锁定部的锁定状态。而且,被按压部在锁定臂中配置于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因此通过使作业者把持安装部件的两侧面,即使不刻意也能够自动地使锁定臂倾斜。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连接器的具体例。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具备壳体10和作为安装部件的保持件11。壳体10嵌合于对方壳体60。壳体10、保持件11及对方壳体60均为合成树脂制。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两壳体10、60在嵌合开始时彼此相对的面侧设为前侧。上下方向以图1~图7的各图中的上下方向为基准。另外,“内侧”是指连接器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侧(中心侧),“外侧”是指与“内侧”相反的一侧且是左右方向上的外侧。
<对方壳体60>
对方壳体60具有向前方突出的筒状的罩部61(参照图1)。在罩部61内突出地配置有未图示的阳型的端子配件的阳极片。罩部61在左右侧壁的内表面具有多个肋支承部62。各肋支承部62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剖面矩形的槽。罩部61在上壁的左右中央部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壳体锁定孔63。
<壳体10>
壳体1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壳体主体12(参照图5)。壳体10具有从壳体主体12的上表面的左右中央部突出的能够挠曲变形的壳体锁定臂13。壳体锁定臂13具有嵌入对方壳体60的壳体锁定孔63的突起,弹性地锁定对方壳体60(参照图1)。
壳体主体12在内部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腔体14。各腔体14以上下两层且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多个的方式配置。壳体主体12在各腔体14的内壁下表面具有能够挠曲变形的矛部15(参照图3)。各矛部15成为向前方呈悬臂状地延伸的形态。阴型的端子配件80从后方向各腔体14插入。
端子配件80与电线90的端部连接,在正常插入到腔体室14的状态下通过矛部15来防止脱落。
壳体主体12在上层及下层的各腔体14之间及下层的各腔体14的下方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上下的空间部16(参照图5)。各空间部16在壳体主体12的前表面开口,并且成为在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开口的狭缝状的槽。各矛部15朝着各空间部16挠曲变形。
壳体主体12在左右的侧面具有临时卡止用及正式卡止用的各锁定部17、18(参照图5)。临时卡止用及正式卡止用的各锁定部17、18在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分别各设置一个。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7配置于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中的上下的空间部16之间且前端侧。临时卡止用的各锁定部17在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呈爪状地突出。锁定部17的突出方向上的端面沿着前后方向平坦地形成(参照图8)。锁定部17的前表面随着靠近端面而后倾。锁定部17的后表面沿着左右方向配置。
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配置于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中的比空间部16靠后方处、且比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7向上方处位置偏移(参照图5)。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在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呈爪状地突出。锁定部18的突出方向上的端面沿着前后方向平坦地形成(参照图8)。锁定部18的前表面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或者随着靠近端面而稍微后倾。锁定部18的后表面随着靠近端面而前倾。
壳体主体12在左右的侧面的上下端部具有引导部19(参照图1、图2及图5)。引导部19在夹着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7及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的上下两侧成为沿着上侧的空间部16的上缘及下侧的空间部16的下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肋状的形态。引导部19的前端位于壳体主体12的前端。引导部19的后端位于比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靠后方处。
<保持件11>
保持件11从前方组装于壳体10。保持件11在相对于壳体10在临时卡止位置(参照图4)被安装为移动限制状态之后,从临时卡止位置向后方移动,并在正式卡止位置(参照图2)被安装为移动限制状态。保持件11具有上下的进入部21(参照图6)。各进入部21呈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架状,以进入各空间部16的方式配置。各进入部21在左右端部及左右中央部经由沿着上下方向的连接部22、23而连接。左右中央部的连接部22为了支承对方壳体60的未图示的突出部而具有沿着前后方向贯通的孔24。保持件11在与各矛部15对应的位置具有从各进入部21向后方突出的板片状的限制部25。
保持件11具有从各进入部21的左右端部向后方突出的上下的保护壁26。各保护壁26作为整体而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向外侧(左侧及右侧)伸出的肋状部分。各保护壁26的基端部(前端部)与内侧的限制部25一体地连接。各保护壁26在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沿着上侧的引导部19的下缘及下侧的引导部19的上缘配置(参照图2)。
保持件11在各保护壁26之间且在左右端部的比连接部23靠外侧处具有锁定臂27(参照图6)。各锁定臂27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带板状的臂主体28。臂主体28在外表面具有在臂主体28的全长上延伸的肋29。肋29在臂主体28的上下中央部形成为比臂主体28的上下端部厚。肋29的突出方向的端面沿着前后方向平坦地形成(参照图8)。肋29的前表面具有随着靠近端面而后倾的部分。肋29的后表面随着靠近端面而前倾。臂主体28中的包含肋29的前表面(倾斜部分)的部分构成为供作业者的手指按压的被按压部31。
臂主体28在内表面中的靠后端的部分具有被锁定部32(参照图7及图8)。被锁定部32在臂主体28的内表面呈方块状地突出。被锁定部32形成于臂主体28的上下方向全幅。被锁定部32的突出方向的端面沿着前后方向平坦地形成。被锁定部32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均沿着左右方向配置。被锁定部32的突出尺寸设为与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7及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的突出尺寸相同或者比各锁定部17、18的突出尺寸稍小。
臂主体28在后端部具有比被锁定部32向后方突出的突片部33(参照图7及图8)。突片部33呈板状,沿着前后方向具有平坦的内表面。
臂主体28在内表面的前端部具有凹部34。凹部34是浅底的矩形凹处,在臂主体28的内表面中的下端及前端开口。
各锁定臂27具有从臂主体28的上下的端缘延伸至保护壁26的上下的支点部35(参照图2及图6)。臂主体28经由各支点部35而与上下的保护壁26连接。各支点部35与臂主体28的上下的端缘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途部、详细地说是前后中央部相连。各支点部35呈前后尺寸大于上下尺寸的板片状,能够弹性地扭转变形。臂主体28能够以各支点部35为支点呈跷跷板状地倾动位移(能够弹性位移)。通过臂主体28的前端部与左右端部的连接部23抵接,来限制臂主体28的过度的倾斜动作(参照图10)。
<保持件11的安装及两壳体10、60的嵌合>
在组装端子配件80之前,将保持件11相对于壳体10安装于临时卡止位置(参照图4)。在保持件11处于临时卡止位置时,保持件11的前表面配置于比壳体主体12的前表面靠前方处。各限制部25配置在比矛部15靠前方处。因此,允许矛部15的挠曲动作。另外,当保持件11处于临时卡止位置时,各锁定臂27及各保护壁26与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面对地配置。
在保持件11向临时卡止位置靠近时,各锁定臂27的被按压部31被作业者的手指向内侧按压,臂主体28以各支点部35为支点呈跷跷板状地倾斜。由此,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滑动并爬上临时卡止用的各锁定部17的前表面。当保持件11到达了临时卡止位置时,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越过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7,通过松开手指,臂主体28弹性地恢复。由此,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成为能够与锁定部17的后表面面对并抵接的状态(参照图8)。因此,限制了保持件11相对于壳体10从临时卡止位置向前方的脱落。
另外,当保持件11到达了临时卡止位置时,成为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能够与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的前表面面对并抵接的状态。在此,被锁定部32的后表面(锁定面)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的前表面(锁定面)也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或者仅稍微后倾。因此,被锁定部32和锁定部18成为能够沿着左右方向牢固地抵接的状态。其结果是,仅对保持件11施加朝向后方的压入力的话,无法使保持件11向正式卡止位置移动。因此,防止了保持件11相对于壳体10意外地从临时卡止位置向正式卡止位置移动。另外,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7成为能够与被锁定部32的前表面的下部抵接的状态,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成为能够与被锁定部32的后表面的上部抵接的状态(参照图4)。
当保持件11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端子配件80从后方插入腔体14中。矛部15与插入中途的端子零件80产生干扰而挠曲变形。当端子配件80被正常地插入时,矛部15弹性地恢复而防止端子配件80脱落。
接着,将保持件11向正式卡止位置按压。当保持件11移动时,以由作业者的手指(例如,食指和拇指)夹着的方式向内侧按压各锁定臂27的被按压部31。也就是说,向被按压部31施加图9中的箭头A方向的按压力。于是,各锁定臂27的臂主体28以各支点部35为支点倾斜,臂主体28的前端部向内侧位移,并且臂主体28的后端部向外侧位移(参照图9)。这样,当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向外侧位移至与正式卡止用的各锁定部18的端面相同的位置或者超过各锁定部18的端面的位置时,被锁定部32与锁定部18的锁定状态解除。在该状态下,将保持件11向后方按压。在此期间,维持由作业者的手指按压各锁定臂27的被按压部31的状态,臂主体28也维持倾斜的状态。在保持件11靠近正式卡止位置的过程中,被锁定部32爬上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的端面(参照图10)。此时,虽然臂主体28的后端部向内侧较大地位移,但是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7进入凹部34,从而能够避免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7与臂主体28之间的干扰,臂主体28的挠曲动作能够适当地进行。然后,各连接部22、23与壳体主体12抵接,阻止保持件11向后方的移动操作。在此,作业者解除对各锁定臂27的被按压部31的按压。于是,各锁定臂27的臂主体28弹性地恢复为沿着前后方向的自然状态。
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越过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的端面,伴随着臂主体28的弹性恢复而向内侧位移,成为能够与锁定部18的后表面面对并抵接的状态(参照图11)。这样,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被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锁定,从而保持件11在正式卡止位置被保持为移动限制状态。
另外,当保持件11到达了正式卡止位置时,各限制部25在各空间部16中进入各矛部15的下方空间(参照图3)。由此,各矛状部15的挠曲动作被限制,各端子配件80在各腔体14内成为可靠地防止向脱落的状态。
当保持件11处于正式卡止位置时,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的端面被配置为能够与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安装面)面对并抵接的状态,在突片部33与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参照图11)。在解除正式卡止位置处的被锁定部32与锁定部18的锁定状态时,使未图示的锁定解除用的工具沿着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从后方起滑动,在工具的前端部进入上述间隙的状态下与突片部33的内表面抵接。在该状态下,突片部33以被工具按压而向外侧打开的方式位移,被锁定部32从锁定部18离开而解除与锁定部18的锁定状态。
在两壳体10、60嵌合时,壳体10插入于对方壳体60的罩部61内。壳体锁定臂13的突起部分弹性地嵌入壳体锁定孔63,从而两壳体10、60被保持为嵌合状态(参照图1)。在两壳体10、60的嵌合过程中,各锁定臂27的肋29及各保护壁26的肋状部分嵌合并插入于对方壳体60的各肋支承部62。由此,引导两壳体10、60的嵌合动作。另外,若壳体10欲以与正常的姿势相反的姿势嵌合于对方壳体60,则各锁定臂27的肋29及各保护壁26的肋状部分与罩部61的开口端发生干扰,限制两壳体10、60的嵌合动作。由此,防止两壳体10、60的误嵌合。
通过将各锁定臂27的肋29嵌合并插入于各肋支承部62(参照图1),能够抑制各锁定臂27的挠曲动作,并且也能够抑制各锁定臂27的位置变动。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被正式卡止用的各锁定部18锁定的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使保持件11从临时卡止位置向正式卡止位置移动时,若按压被按压部31,则臂主体28弹性地倾斜,被锁定部32位移至能够越过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8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从该状态将保持件11向正式卡止位置按压,并解除对被按压部31的按压,而容易地实现使被锁定部32越过锁定部18而被锁定于锁定部18,从而将保持件11安装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这样,当臂主体28弹性地倾斜时,被锁定部32以能够越过锁定部18的方式位移,因此能够使被锁定部32与锁定部18的钩挂量增大与被锁定部32的位移量对应的量,能够提高锁定强度。
另外,由于正式卡止用的各锁定部18成对地设于壳体主体12的左右的侧面,各锁定臂27也成对地设于保持件11的左右的侧面,被按压部31配置于各锁定臂27的前端部(向正式卡止位置的移动方向的后端部),因此能够在连接器的左右两侧均衡地实现被锁定部32与锁定部18的锁定状态。而且,在使保持件11向正式卡止位置移动时,作业者以夹着保持件11的左右的侧面的方式进行把持,由此,即使不刻意也能够使臂主体28倾斜,能够自然地实现被锁定部32能够越过锁定部18的状态。
另外,保持件11在覆盖各锁定臂27的上下两侧的位置具有保护壁26,因此能够避免臂主体28与异物产生干扰。此外,在保持件11处于正式卡止位置时,壳体10的各引导部19也覆盖各锁定臂27的上下两侧。因此,能够防止各锁定臂27的被锁定部32与各锁定部17、18的锁定状态因与异物间的干扰而被意外解除。
[其他实施方式]
应理解的是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内容。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保持件11是从前方安装于壳体10的前方型,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保持件从侧方安装于壳体的侧方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安装部件是具有防止端子配件80脱落的功能的保持件11,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安装部件也可以不具有防止端子配件脱落的功能,例如,也可以是前面罩。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安装部件能够移动至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地安装于壳体10,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安装部件相对于壳体不经由临时卡止位置而移动地成为正式卡止状态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被按压部31设于臂主体28的外表面的肋的倾斜面,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在臂主体的外表面设置防滑用的凹凸构造,将包含该凹凸构造的部分作为被按压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臂主体28的内表面设有用于避免与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7间的干扰的凹部34,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不在臂主体的内表面设置凹部。例如,臂主体也可以是在倾斜时与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产生干扰而弹性挠曲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被按压部31设于臂主体28的前端部(移动方向的后端部),被锁定部32设于臂主体28的后端部(移动方向的前端部),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是,被按压部设于臂主体的后端部(移动方向上的前端部),被锁定部设于臂主体的前端部(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工具解除安装部件的正式卡止状态,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一边用手指按压被按压部一边使安装部件向后方移动。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保持器;12、壳体主体;13、壳体锁定臂;14、腔体;15、矛部;16、空间部;17、(临时卡止用的)锁定部;;18、(正式卡止用的)锁定部;19、引导部;21、进入部;22、(左右中央部的)连接部;23、(左右端部的)连接部;24、孔;25、限制部;26、保护壁;27、锁定臂;28、臂主体;29、肋;31、被按压部;32、被锁定部;33、突片部;34、凹部;35、支点部;60、对方壳体;61、罩部;62、肋支承部;63、壳体锁定孔;80、端子配件;90、电线。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
具备:壳体;及安装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锁定部,所述安装部件具有锁定臂,
所述锁定臂为沿着安装所述安装部件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一端部具有被所述锁定部锁定的被锁定部,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具有被按压部,在所述被锁定部与所述被按压部之间具有支点部,
所述锁定臂如下地动作:通过对所述被按压部的按压而以所述支点部为支点弹性地倾斜,使所述被锁定部位移至能够越过所述锁定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被锁定部及所述锁定部的两个锁定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锁定面与所述移动方向垂直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嵌合于对方壳体,
所述锁定臂在外表面具有沿着所述移动方向延伸的肋,
所述肋嵌合并插入于设于所述对方壳体的肋支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安装部件在与所述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覆盖所述锁定臂的两侧的位置具有保护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锁定臂在所述移动方向上的一端部的前端侧在从所述被锁定部突出的位置具有从所述壳体的安装面隔开距离地配置的突片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锁定部成对地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面,
所述锁定臂在与所述锁定部对应的位置成对地设于所述安装部件的两侧面,
所述被按压部配置于所述锁定臂的所述移动方向上的后端部。
CN202010156849.3A 2019-03-27 2020-03-09 连接器 Active CN111755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0430A JP2020161360A (ja) 2019-03-27 2019-03-27 コネクタ
JP2019-060430 2019-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5906A true CN111755906A (zh) 2020-10-09
CN111755906B CN111755906B (zh) 2022-07-26

Family

ID=72643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6849.3A Active CN111755906B (zh) 2019-03-27 2020-03-0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61360A (zh)
CN (1) CN11175590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8803A (zh) * 2013-05-08 2016-02-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EP3211729B1 (en) * 2016-02-25 2018-09-26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8666821A (zh) * 2018-06-19 2018-10-16 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利用推杆实现锁扣与解锁功能的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8803A (zh) * 2013-05-08 2016-02-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EP3211729B1 (en) * 2016-02-25 2018-09-26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8666821A (zh) * 2018-06-19 2018-10-16 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利用推杆实现锁扣与解锁功能的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61360A (ja) 2020-10-01
CN111755906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7192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atch
JP3767779B2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EP3955394B1 (en) Connector
US2004024845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CN112688106B (zh) 连接器
CN111066207B (zh) 部件锁定结构
US7267569B2 (en) Connector with a shorting terminal
US693915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and ridge stabilized seal cover
CN110829117A (zh) 连接器
CN114080734B (zh) 连接器
CN111193142B (zh) 连接器
CN111755906B (zh) 连接器
CN111725652B (zh) 连接器
CN114080732B (zh) 连接器
JP7202531B2 (ja) コネクタ
CN112563834B (zh) 连接器
CN112821134A (zh) 连接器
JP7389407B2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CN112563833B (zh) 连接器
CN114628937B (zh) 连接器
JP7435373B2 (ja) コネクタ
CN112952410B (zh) 连接器
JP4056489B2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構造
CN116964874A (zh) 连接器
WO2020137453A1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