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3864B - 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3864B
CN111753864B CN201911154211.XA CN201911154211A CN111753864B CN 111753864 B CN111753864 B CN 111753864B CN 201911154211 A CN201911154211 A CN 201911154211A CN 111753864 B CN111753864 B CN 111753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ritical points
building
critical
c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42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3864A (zh
Inventor
王梦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542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3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3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3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3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3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 G06F18/232Non-hierarchical techniques
    • G06F18/2321Non-hierarchical techniques using statistics or function optimisation, e.g. modelling of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该方法包括: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以及,在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以及,将目标聚类簇与目标楼栋绑定;并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楼栋。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确定出可穿戴设备进入了距离很近的两栋楼栋中的哪一栋。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可穿戴设备大多都具备有定位功能,以方便可穿戴设备根据定位功能确定出的位置实现更多的辅助功能。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在根据定位功能所确定出的即时位置判断出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从室外进入教学楼时,自动禁用设备中的娱乐类应用程序;或者在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即时位置判断出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从室外进入图书馆时,自动将设备调整至静音模式等。
在实践中发现,当不同的楼栋之间距离太近且入口相对时,受制于定位功能的精准度,可穿戴设备很难判断出用户究竟是进入了距离很近的两栋楼栋中的哪一栋,进而影响了可穿戴设备实现后续的辅助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能够在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确定出可穿戴设备进入了距离很近的两栋楼栋中的哪一栋。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包括:
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
在所述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将所述目标聚类簇与所述目标楼栋绑定;
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在所述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包括:
确定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并根据所述直线距离对所述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第一临界点组成第一聚类簇;其中,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
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其中,所述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确定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包括:
根据每两个所述临界点的经度、纬度以及结合以下公式,计算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即:
其中,所述d1(A,B)表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所述a=lat(A)-lat(B),所述lat(A)为任一个所述临界点A的纬度,所述lat(B)为另一个所述临界点B的纬度,所述b=lung(A)-lung(B),所述lung(A)为任一个所述临界点A的经度,所述lung(B)为另一个所述临界点B的经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包括:
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以及结合以下公式,确定出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即:
d2(C,D)=2*sin[yaw(C,D)/2]
其中,所述d2(C,D)表示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所述yaw(C,D)表示任一个所述第一临界点C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临界点D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
根据所述夹角宽度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所述夹角宽度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将所述目标聚类簇与所述目标楼栋绑定,包括:
根据获得的所述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聚类簇的半径;
根据获得的所述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
根据所述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所述目标聚类簇的半径、所述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确定出入口信息;
将所述入口信息与所述目标楼栋对应的入口绑定;
以及,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入口信息绑定的入口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绑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聚类簇与所述目标楼栋绑定;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聚类子单元,用于确定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并根据所述直线距离对所述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第一临界点组成第一聚类簇;其中,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
第二聚类子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其中,所述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一聚类子单元用于确定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的方式具体为:
第一聚类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两个所述临界点的经度、纬度以及结合以下公式,计算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即:
其中,所述d1(A,B)表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所述a=lat(A)-lat(B),所述lat(A)为任一个所述临界点A的纬度,所述lat(B)为另一个所述临界点B的纬度,所述b=lung(A)-lung(B),所述lung(A)为任一个所述临界点A的经度,所述lung(B)为另一个所述临界点B的经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二聚类子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的方式具体为:
第二聚类子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以及结合以下公式,确定出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即:
d2(C,D)=2*sin[yaw(C,D)/2]
其中,所述d2(C,D)表示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所述yaw(C,D)表示任一个所述第一临界点C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临界点D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
根据所述夹角宽度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所述夹角宽度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绑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聚类簇与所述目标楼栋绑定的方式具体为:
绑定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聚类簇的半径;以及,根据获得的所述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以及,根据所述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所述目标聚类簇的半径、所述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确定出入口信息;以及,将所述入口信息与所述目标楼栋对应的入口绑定;
以及,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在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方式具体为: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入口信息绑定的入口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所述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采集若干个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临界点;并根据每两个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对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的第一临界点组成第一聚类簇,通过上述的第一次聚类操作可以将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的第一临界点筛选出来,但是第一聚类簇中的第一临界点可能是可穿戴设备进入距离相近但入口相对的两栋楼栋时所留下的临界点,进而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对第一临界点进行第二聚类,以将行进方向指向同一楼栋的第二临界点筛选出来组成第二聚类簇,此时第二聚类簇中的临界点就是进入同一楼栋的可穿戴设备留下的,也就是将距离相近但入口相对的楼栋的入口区分开来了;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聚类簇中的第二临界点生成入口信息并将该入口信息与第二临界点共同指向的楼栋绑定;后续若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室外切换至室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某一目标第二聚类簇中时,可穿戴设备可以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第二聚类簇绑定的目标楼栋。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穿戴设备可以对采集到的可穿戴设备从室外切换至室内的临界点进行两次聚类,以确定出楼栋的入口信息,进而当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入口信息确定出可穿戴设备到底进入了距离很近的两栋楼栋中的哪一栋,进而方便可穿戴设备实现后续的辅助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辅助说明如果确定出第一聚类簇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辅助说明如果确定出第一聚类簇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辅助说明如果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辅助说明如果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辅助说明入口信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能够在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确定出可穿戴设备进入了距离很近的两栋楼栋中的哪一栋。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或者学习机等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以可穿戴设备作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构成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戒指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临界点可以是指可穿戴设备从室外刚要进入室内时所在的位置点(即可能是楼栋的入口处);该临界点可以反映可穿戴设备从室外刚要进入室内时的经纬度信息和行进方向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穿戴设备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的方式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实时检测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号强度;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号强度由强变弱时,记录可穿戴设备的即时位置作为临界点;进而可穿戴设备可以在多次检测到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号强度由强变弱时,采集若干个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临界点。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进入楼栋内时,由于可穿戴设备与外部基站的通讯受到墙壁、屋顶等建筑物的阻挡,可能导致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号强度由强变弱,进而当检测到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号强度由强变弱时也就说明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进入楼栋内,进而可以记录可穿戴设备的即时位置作为临界点。
实施上述方法,拓展一种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临界点方法,即通过设备的通讯信号的强弱变化来判断设备是否从楼栋外进入楼栋内,应为设备的通讯信号的强弱容易获取,进而使得临界点的采集也更加容易。
102、在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聚类的方法把临界点中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筛选出来组成目标聚类簇;其中,预设的距离阈值可以是由开发人员根据大量的开发数据设定的,其典型值可以是3米,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行进方向可以是指该临界点被记录时,可穿戴设备到达该临界点时是往哪个方向行进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分析可穿戴设备到达该临界点的前后所处的位置确定出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例如:可穿戴设备到达临界点前处于临界点的南方,而经过临界点之后处在临界点的北方,则可以确定出可穿戴设备是由南向北行进的,进而可以确定出该临界点的行进方向是向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穿戴设备在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的方式可以是:可穿戴设备确定出每两个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并根据直线距离对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第一临界点组成第一聚类簇;其中,每两个第一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以及,根据获得的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其中,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
需要说明的是,聚类指的是: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进而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聚类把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的临界点通过聚类筛选出来,并进一步根据行进方向将第一临界点中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筛选出来组成目标聚类簇。
结合图2A和图2B举例来说,如图2A所示,假设存在第一目标楼栋、第二目标楼栋和第三目标楼栋,其中第一目标楼栋和第二目标楼栋的入口相近且入口方向相对,而第三目标楼栋的入口处于较远的位置。假设图2A中的黑点表示上述的临界点,则可穿戴设备可以确定出每两个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例如确定出临界点A和临界点B之间的直线距离为d(A,B)=3米,临界点B和临界点C之间的直线距离为d(B,C)=2.5米,临界点A和临界点D之间的直线距离为d(A,D)=8米,又假设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为3米,则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聚类把临界点A、临界点B和临界点C筛选出来组成第一聚类簇(如图2B所示)。
进一步地,结合图3A和图3B举例来说,如图3A所示,在确定出第一聚类簇之后,第一聚类簇中包括的第一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的,但是不仅仅是处于同一入口的第一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第一目标楼栋和第二目标楼栋之间的距离也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进而使得第一聚类簇中存在处于第一目标楼栋入口的临界点和处于第二目标楼栋入口的临界点(如图3A所示),为了把处于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的第一临界点区分开来,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获得的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把行进方向(如图3A中的带箭头虚线)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筛选出来组成目标聚类簇,请参阅图3B,如图3B所示,根据行进方向聚类出第一目标聚类簇中的临界点共同指向第一目标楼栋,第二目标聚类簇中的临界点共同指向第二目标楼栋。
实施上述方法,通过距离聚类和方向聚类两次聚类来确定出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进而可以把相互之间的距离相近且行进方向相近的临界点筛选出来,以方便后续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生成入口信息与临界点共同指向的目标楼栋绑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穿戴设备确定出每两个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的方式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根据每两个临界点的经度、纬度以及结合以下公式,计算出每两个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即:
其中,d1(A,B)表示每两个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a=lat(A)-lat(B),lat(A)为任一个临界点A的纬度,lat(B)为另一个临界点B的纬度,b=lung(A)-lung(B),lung(A)为任一个临界点A的经度,lung(B)为另一个临界点B的经度。
实施上述方法,拓展一种确定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方法,即可以通过临界点的经纬度来确定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因为临界点的经纬度容易获得,进而降低了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的确定难度。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穿戴设备根据获得的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的方式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根据获得的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以及结合以下公式,确定出每两个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即:
d2(C,D)=2*sin[yaw(C,D)/2]
其中,d2(C,D)表示每两个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yaw(C,D)表示任一个第一临界点C与另一个第一临界点D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
以及,根据夹角宽度对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夹角宽度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可以是由开发人员根据大量的开发数据设定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结合图3B进一步说明,如图3B所示,第一目标聚类簇中的临界点的行进方向有的是直直的指向第一目标楼栋的,也有斜着指向第一目标楼栋的,因为进入一个入口可以是直直地进入,也可以是斜着进入的,所以可以进入同一个入口的行进方向应该落在一个夹角小于180°的预设扇形区域中,(特殊情况:若入口是弧形的,则扇形区域的夹角也可以大于180°);进而假设预设扇形区域的夹角宽度为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则相互之间的夹角宽度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就处于预设扇形区域内的,也就是都是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夹角宽度的确定方法可以是:将获得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映射到单位圆上的一个点,进而每两个第一临界点的所形成的夹角宽度就是两个临界点在单位圆上的映射点之间的弦长。
实施上述方法,拓展一种目标临界点的确定方法,即可以通过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通过聚类的方法来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且因为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容易获得,进而降低了目标临界点的确定难度。
103、将目标聚类簇与目标楼栋绑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将目标聚类簇中的目标临界点映射到地图中,并在地图中确定出目标临界点所处的目标楼栋,并将目标聚类簇与目标楼栋绑定。例如将目标聚类簇中的目标临界点映射到地图中之后,确定出目标临界点都落在实验大楼附近,则可以将目标聚类簇和实验大楼绑定。
104、当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楼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目标聚类簇与目标楼栋绑定之后,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目标聚类簇内时,就可以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了与目标聚类簇绑定的目标楼栋。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存在入口很近且入口方向相对的第一目标楼栋和第一目标楼栋与第一目标聚类簇和第二目标聚类簇绑定(如图3B所示),则当检测到可穿戴设备在第一目标楼栋和第二目标楼栋的附近从室外切换至室内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哪一个目标聚类簇中来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了第一目标楼栋还是第二目标楼栋,进而克服了传统的可穿戴设备受制于定位功能的精准度很难判断出可穿戴设备到底进入了第一目标楼栋还是第二目标楼栋的缺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楼栋之后,可穿戴设备还可以确定目标楼栋是否为预设的学习区域;以及,若确定出目标楼栋为预设的学习区域,则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系统时间点是否与预设的学习时间点相匹配;若相匹配,发送可穿戴设备的即时位置以及表示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已到达预设的学习区域的提醒学习至可穿戴设备绑定的管理设备中提醒管理设备的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学习区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所就读的目标教学楼,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用户所居住的目标宿舍楼,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预设的学习时间点可以是由开发人员根据大量的开发数据设定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举例来说,可能因为家长工作忙,所以有些学生会自己走路或骑车去上学,所以为了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小孩是否有安全到达学校,可穿戴设备可以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进入的目标楼栋为预设的学习区域(例如教学楼)且可穿戴设备的系统时间点与预设的学习时间点相匹配时,发送提醒信息提醒家长自己的小孩已经安全到达学校。
实施上述方法,因为学校区域内的建筑一般都比较密集,比如教学楼区域、宿舍楼区域,进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使用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可以在建筑密集的区域,准确地确定出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是否进入了用户所就读的教学楼,并可以在确定出用户在学习时间点进入教学区域时,提醒家长自己的小孩已经安全到达学校,进而可以保护可穿戴设备用户的安全。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可以采集若干个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临界点;并根据每两个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对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的第一临界点组成第一聚类簇,通过上述的第一次聚类操作可以将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的第一临界点筛选出来,但是第一聚类簇中的第一临界点可能是可穿戴设备进入距离相近但入口相对的两栋楼栋时所留下的临界点,进而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对第一临界点进行第二聚类,以将行进方向指向同一楼栋的第二临界点筛选出来组成第二聚类簇,此时第二聚类簇中的临界点就是进入同一楼栋的可穿戴设备留下的,也就是将距离相近但入口相对的楼栋的入口区分开来了;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聚类簇中的第二临界点生成入口信息并将该入口信息与第二临界点共同指向的楼栋绑定;后续若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室外切换至室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某一目标第二聚类簇中时,可穿戴设备可以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第二聚类簇绑定的目标楼栋。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穿戴设备可以对采集到的可穿戴设备从室外切换至室内的临界点进行两次聚类,以确定出楼栋的入口信息,进而当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入口信息确定出可穿戴设备到底进入了距离很近的两栋楼栋中的哪一栋,进而方便可穿戴设备实现后续的辅助功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
402、在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403、根据获得的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目标聚类簇的半径。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目标临界点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目标聚类簇的半径,在确定出中心点以及半径之后,就可以确定出一个圆形区域(如图5所示)表示目标楼栋的入口范围。进而临界点的经纬度处于该圆形区域内的可穿戴设备就可能是经过该入口。
404、根据获得的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进而先确定出目标楼栋的所处的方位,例如中心点的行进方向指向东,则目标楼栋就处于东方;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可以在行进方向指向东北方向的目标临界点中,筛选出行进方向指向最北的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作为进入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最北极限;同理地可以筛选出进入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最南极限,并根据可以进入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最北极限和最南极限确定出进入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请参阅图5)。
405、根据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目标聚类簇的半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确定出入口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根据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目标聚类簇的半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确定出入口信息可以如图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出入口信息所对应的入口范围比目标聚类簇的范围大,进而可以避免由于某些进入目标楼栋的实时临界点未被可穿戴设备通过步骤401采集到并聚类到目标聚类簇中,进而导致后续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临界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行进方向都是表示可穿戴设备进入了目标楼栋,但是却因为该实时临界点未处于目标聚类簇中,而错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未进入目标楼栋的情况发生。
406、将入口信息与目标楼栋对应的入口绑定。
407、当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入口信息绑定的入口内时,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楼栋。
可见,与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相比较,实施图4所描述的方法,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根据少数的临界点就确定出目标楼栋的入口信息,且该入口信息包括的入口范围比目标聚类簇的范围大、更准确;进而可以避免由于某些进入目标楼栋的实时临界点未被可穿戴设备通过步骤401采集到并聚类到目标聚类簇中,进而导致后续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临界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行进方向都是表示可穿戴设备进入了目标楼栋,但是却因为该实时临界点未处于目标聚类簇中,而错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未进入目标楼栋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
采集单元601,用于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
第一确定单元602,用于在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绑定单元603,用于将目标聚类簇与目标楼栋绑定;
第二确定单元604,用于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楼栋。
可见,实施图6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采集若干个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临界点;并根据每两个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对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的第一临界点组成第一聚类簇,通过上述的第一次聚类操作可以将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的第一临界点筛选出来,但是第一聚类簇中的第一临界点可能是可穿戴设备进入距离相近但入口相对的两栋楼栋时所留下的临界点,进而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对第一临界点进行第二聚类,以将行进方向指向同一楼栋的第二临界点筛选出来组成第二聚类簇,此时第二聚类簇中的临界点就是进入同一楼栋的可穿戴设备留下的,也就是将距离相近但入口相对的楼栋的入口区分开来了;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聚类簇中的第二临界点生成入口信息并将该入口信息与第二临界点共同指向的楼栋绑定;后续若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室外切换至室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某一目标第二聚类簇中时,可穿戴设备可以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第二聚类簇绑定的目标楼栋。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穿戴设备可以对采集到的可穿戴设备从室外切换至室内的临界点进行两次聚类,以确定出楼栋的入口信息,进而当可穿戴设备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入口信息确定出可穿戴设备到底进入了距离很近的两栋楼栋中的哪一栋,进而方便可穿戴设备实现后续的辅助功能。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可穿戴设备是由图6所示的可穿戴设备优化得到的,与图6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相比较,图7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第一确定单元602可以包括:
第一聚类子单元6021,用于确定出每两个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并根据直线距离对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第一临界点组成第一聚类簇;其中,每两个第一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
第二聚类子单元6022,用于根据获得的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其中,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聚类子单元6021用于确定出每两个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的方式具体可以为:
第一聚类子单元6021,用于根据每两个临界点的经度、纬度以及结合以下公式,计算出每两个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即:
其中,d1(A,B)表示每两个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a=lat(A)-lat(B),lat(A)为任一个临界点A的纬度,lat(B)为另一个临界点B的纬度,b=lung(A)-lung(B),lung(A)为任一个临界点A的经度,lung(B)为另一个临界点B的经度。
实施上述方法,拓展一种确定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方法,即可以通过临界点的经纬度来确定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因为临界点的经纬度容易获得,进而降低了临界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的确定难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聚类子单元6022用于根据获得的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的方式具体可以为:
第二聚类子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以及结合以下公式,确定出每两个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即:
d2(C,D)=2*sin[yaw(C,D)/2]
其中,d2(C,D)表示每两个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yaw(C,D)表示任一个第一临界点C与另一个第一临界点D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
根据夹角宽度对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夹角宽度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实施上述方法,拓展一种目标临界点的确定方法,即可以通过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通过聚类的方法来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且因为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容易获得,进而降低了目标临界点的确定难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绑定单元603用于将目标聚类簇与目标楼栋绑定的方式具体为:
绑定单元603,用于根据获得的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目标聚类簇的半径;以及,根据获得的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以及,根据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目标聚类簇的半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确定出入口信息;以及,将入口信息与目标楼栋对应的入口绑定;
以及,第二确定单元604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楼的方式具体可以为:
第二确定单元604,用于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入口信息绑定的入口内时,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楼栋。
实施上述方法,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根据少数的临界点就确定出目标楼栋的入口信息,且该入口信息包括的入口范围比目标聚类簇的范围大、更准确;进而可以避免由于某些进入目标楼栋的实时临界点未被可穿戴设备通过步骤401采集到并聚类到目标聚类簇中,进而导致后续可穿戴设备的实时临界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行进方向都是表示可穿戴设备进入了目标楼栋,但是却因为该实时临界点未处于目标聚类簇中,而错误判断出可穿戴设备未进入目标楼栋的情况发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穿戴设备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的方式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实时检测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号强度;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号强度由强变弱时,记录可穿戴设备的即时位置作为临界点;进而可穿戴设备可以在多次检测到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信号强度由强变弱时,采集若干个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临界点。
实施上述方法,拓展一种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临界点方法,即通过设备的通讯信号的强弱变化来判断设备是否从楼栋外进入楼栋内,应为设备的通讯信号的强弱容易获取,进而使得临界点的采集也更加容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确定可穿戴设备进入目标楼栋之后,可穿戴设备还可以确定目标楼栋是否为预设的学习区域;以及,若确定出目标楼栋为预设的学习区域,则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系统时间点是否与预设的学习时间点相匹配;若相匹配,发送可穿戴设备的即时位置以及表示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已到达预设的学习区域的提醒学习至可穿戴设备绑定的管理设备中提醒管理设备的用户。
实施上述方法,因为学校区域内的建筑一般都比较密集,比如教学楼区域、宿舍楼区域,进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使用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可以在建筑密集的区域,准确地确定出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是否进入了用户所就读的教学楼,并可以在确定出用户在学习时间点进入教学区域时,提醒家长自己的小孩已经安全到达学校,进而可以保护可穿戴设备用户的安全。
可见,与实施图6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相比较,实施图7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距离聚类和方向聚类两次聚类来确定出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进而可以把相互之间的距离相近且行进方向相近的临界点筛选出来,以方便后续确定出目标聚类簇生成入口信息与临界点共同指向的目标楼栋绑定。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801;
与存储器801耦合的处理器802;
其中,处理器802调用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图1~图2任意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图1~图2任意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其中,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以上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获取的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请求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
在所述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所述目标楼栋是入口相近且入口方向相对的两栋楼栋中的其中一栋;
将所述目标聚类簇与所述目标楼栋绑定;
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包括:
确定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并根据所述直线距离对所述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第一临界点组成第一聚类簇;其中,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
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其中,所述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包括:
根据每两个所述临界点的经度、纬度以及结合以下公式,计算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即:
其中,所述d1(A,B)表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所述a=lat(A)-lat(B),所述lat(A)为任一个所述临界点A的纬度,所述lat(B)为另一个所述临界点B的纬度,所述b=lung(A)-lung(B),所述lung(A)为任一个所述临界点A的经度,所述lung(B)为另一个所述临界点B的经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包括:
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以及结合以下公式,确定出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即:
d2(C,D)=2*sin[yaw(C,D)/2]
其中,所述d2(C,D)表示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所述yaw(C,D)表示任一个所述第一临界点C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临界点D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
根据所述夹角宽度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所述夹角宽度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聚类簇与所述目标楼栋绑定,包括:
根据获得的所述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聚类簇的半径;
根据获得的所述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
根据所述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所述目标聚类簇的半径、所述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确定出入口信息;
将所述入口信息与所述目标楼栋对应的入口绑定;
以及,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入口信息绑定的入口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
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若干个临界点;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临界点中确定出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且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所述目标楼栋是入口相近且入口方向相对的两栋楼栋中的其中一栋;
绑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聚类簇与所述目标楼栋绑定;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聚类子单元,用于确定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并根据所述直线距离对所述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第一临界点组成第一聚类簇;其中,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
第二聚类子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其中,所述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指向同一目标楼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类子单元用于确定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的方式具体为:
第一聚类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两个所述临界点的经度、纬度以及结合以下公式,计算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即:
其中,所述d1(A,B)表示每两个所述临界点间的直线距离,所述a=lat(A)-lat(B),所述lat(A)为任一个所述临界点A的纬度,所述lat(B)为另一个所述临界点B的纬度,所述b=lung(A)-lung(B),所述lung(A)为任一个所述临界点A的经度,所述lung(B)为另一个所述临界点B的经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类子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的方式具体为:
第二聚类子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以及结合以下公式,确定出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即:
d2(C,D)=2*sin[yaw(C,D)/2]
其中,所述d2(C,D)表示每两个所述第一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宽度,所述yaw(C,D)表示任一个所述第一临界点C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临界点D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
根据所述夹角宽度对所述第一临界点进行聚类,以确定出若干个所述夹角宽度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的目标临界点组成目标聚类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聚类簇与所述目标楼栋绑定的方式具体为:
绑定单元,用于根据获得的所述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聚类簇的半径;以及,根据获得的所述目标聚类簇包括的目标临界点的行进方向信息,确定出所述目标聚类簇的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以及,根据所述中心点的经纬度信息、所述目标聚类簇的半径、所述中心点的行进方向以及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行进方向的极限范围确定出入口信息;以及,将所述入口信息与所述目标楼栋对应的入口绑定;
以及,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在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目标聚类簇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的方式具体为: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可穿戴设备从楼栋外切换至楼栋内的实时临界点处于所述入口信息绑定的入口内时,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进入所述目标楼栋。
CN201911154211.XA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1753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4211.XA CN111753864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4211.XA CN111753864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3864A CN111753864A (zh) 2020-10-09
CN111753864B true CN111753864B (zh) 2024-04-19

Family

ID=7267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4211.XA Active CN111753864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386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6064A (zh) * 2009-10-12 2012-07-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标识预定义区域内的兴趣点的方法和装置
KR101549155B1 (ko) * 2014-12-18 2015-10-06 주식회사 누리공간산업 라이다 자료를 활용한 구조물의 직선경계 추출방법
CN105718465A (zh) * 2014-12-02 2016-06-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地理围栏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668233A (zh) * 2017-03-31 2018-10-16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入口检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41404B2 (en) * 2014-08-29 2017-0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entrances and areas of interes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6064A (zh) * 2009-10-12 2012-07-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标识预定义区域内的兴趣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18465A (zh) * 2014-12-02 2016-06-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地理围栏生成方法及装置
KR101549155B1 (ko) * 2014-12-18 2015-10-06 주식회사 누리공간산업 라이다 자료를 활용한 구조물의 직선경계 추출방법
CN108668233A (zh) * 2017-03-31 2018-10-16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入口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3864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8389B (zh) 基于多粒子群优化的室内行人组合位姿估计方法
Abdelnasser et al. SemanticSLAM: Using environment landmarks for unsupervised indoor localization
Alzantot et al. Crowdinside: Automatic construction of indoor floorplans
US102643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wireless tracking device
CN108919177B (zh) 一种基于虚拟信源估计与轨迹校正的定位地图构建方法
CN111174778B (zh) 一种基于行人航迹推算的建筑入口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759835B (zh)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859125B (zh) 出入口位置检测方法、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068742A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рминала внутри зданий
CN106028280A (zh)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和儿童手表
CN103200667A (zh) 进行定位的方法、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及其定位系统
CN115150739B (zh) 楼栋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37978B (zh) 智能终端设备室内定位方法及设备
CN202770447U (zh) 室内智能定位导航系统
CN111753864B (zh) 一种适用于楼栋间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493716A (zh) 通信节点自动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5635958A (zh) 一种定位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6233755A (zh) 室内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0038785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1148016B (zh) 一种室内环境下的移动设备定位方法及系统、移动设备
Ying et al. On automated map selection problem in indoor navigation for smart devices
CN10940712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50740B (zh) 室内指纹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06478B (zh) 定位漂移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89983A (zh) 一种高精度ap定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