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2414A -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2414A
CN111752414A CN202010575612.9A CN202010575612A CN111752414A CN 111752414 A CN111752414 A CN 111752414A CN 202010575612 A CN202010575612 A CN 202010575612A CN 111752414 A CN111752414 A CN 111752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infrared
touch
light control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56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2414B (zh
Inventor
胡忠
孟晨
肖月磊
刘佳荣
刘彬彬
胡大海
唐玉涛
王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56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2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2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4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3435 priority patent/WO2021258896A1/zh
Priority to US17/778,226 priority patent/US2022041067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2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4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transpar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2Display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6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ation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8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instruments
    • B60K35/81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instrument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43Touch sensitive instrument inpu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27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using semi-transparent optic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33Illumination features
    • B60K2360/332Light emitting di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77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 B60K2360/785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on or in relation to the windshield or 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窗帘对显示屏形成遮挡的问题。该触控显示系统,包括:调光玻璃;设置在所述调光玻璃一侧的透明的显示屏;红外触摸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调光玻璃、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红外触摸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红外触摸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调光玻璃的一侧形成红外线探测网。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红外触摸装置感测用户的触摸动作,获取所述红外触摸装置感测到的触摸信号,并根据所述触摸信号调整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和/或,调整所述调光玻璃的透光率。本公开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用于进行图像显示和/或光线调节。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车辆的窗口上设置透明的显示屏成为一种可能。这样在用户(例如包括乘客、车辆的所属人等)乘坐车辆的路途中,既能够通过在窗口上设置的显示屏看新闻、看视频或者逛网店等,又能够透过透明的显示屏观看车室外的景象。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用于解决窗帘对显示屏形成遮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系统。所述触控显示系统,包括:调光玻璃;设置在所述调光玻璃一侧的透明的显示屏;红外触摸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调光玻璃、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红外触摸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红外触摸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调光玻璃的一侧形成红外线探测网。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红外触摸装置感测用户的触摸动作,获取所述红外触摸装置感测到的触摸信号,并根据所述触摸信号调整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和/或,调整所述调光玻璃的透光率。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通过设置显示屏、红外触摸装置和控制器,可以将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集成在一起,也即通过触摸显示屏即可实现对显示屏所显示的画面的调整。而且,通过在显示屏的一侧设置调光玻璃,并将该调光玻璃与控制器电连接,可以在不需要对射向显示屏的光线进行遮挡时,可以将调光玻璃调整为透明的状态,以使得光线能够透过调光玻璃射向显示屏;而在需要对射向显示屏的光线(该光线由调光玻璃指向显示屏的方向传播)进行遮挡时,将调光玻璃调整为不透明的状态,以利用调光玻璃对射向显示屏的光线形成遮挡。
此外,在将触控显示系统应用于车辆的窗口内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调光玻璃代替传统的窗帘,减少传统窗帘的设置,降低车辆的车室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车室内部结构出现异常的概率;而且,在利用调光玻璃对外界光线进行遮挡的过程中,还可以避免因调光玻璃的设置而对用户观看显示屏所显示的画面产生障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子调光玻璃。每个子调光玻璃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透明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玻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子调光玻璃。所述多个子调光玻璃中,至少两个子调光玻璃的染料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长轴互相垂直或大致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子调光玻璃中,至少两个子调光玻璃的染料液晶层中染料的颜色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子调光玻璃相互靠近的一侧共用同一个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玻璃具有多个调光区。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分别独立地调整所述调光玻璃中各调光区的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光区呈条形,所述调光区的长度延伸方向沿第二方向,且所述多个调光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子调光玻璃、且每个子调光玻璃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染料液晶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一电极位于一个调光区内。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一个第二电极位于所述调光区内;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层覆盖所述多个调光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触摸装置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包括两组子边框,每组子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边框;以及,设置在每个子边框的内壁上的多个红外器件;所述多个红外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调光玻璃的一侧。其中,相对设置的两个子边框中,其中一者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为红外发射器,另外一者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为红外探测器,且一个红外发射器与一个红外探测器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边框呈直线状,每相邻的两个子边框的端部相接。各所述子边框的内壁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设置在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同一平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弧线状,所述过渡部连接于相邻两个子边框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与所述过渡部相连的两个子边框分别为第一子边框和第二子边框。所述过渡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组红外器件和第二组红外器件。所述第一组红外器件与所述第一子边框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类型相同,且处于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二组红外器件与所述第二子边框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类型相同,且处于第二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不同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子边框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过渡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围设在所述调光玻璃和所述显示屏的周围。
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控制器控制红外触摸装置感测用户的触摸动作;红外触摸装置根据所述触摸动作,生成触摸信号,并将所述触摸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触摸信号,调整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和/或,调整调光玻璃的透光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的驱动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多个窗口;以及,至少一个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至少一个窗口处设置有所述触控显示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系统的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调光玻璃的结构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调光玻璃的结构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又一种调光玻璃的结构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又一种调光玻璃的结构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又一种调光玻璃的结构图;
图8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调光玻璃在透明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9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调光玻璃在不透明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10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调光玻璃的俯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调光玻璃的俯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红外触摸装置的结构图;
图13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红外触摸装置的结构图;
图14为图13所示红外触摸装置中的一部分红外器件的一种分布图;
图15为图13所示红外触摸装置中的另一部分红外器件的一种分布图;
图16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红外触摸装置的一部分红外器件的一种分布图;
图17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红外触摸装置的另一部分红外器件的一种分布图;
图18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19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如本文中所使用,根据上下文,术语“如果”任选地被解释为意思是“当……时”或“在……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任选地被解释为是指“在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此处,在车室外较亮进而使得车室内较亮的情况下,用户可能会具有展开窗帘以对从车室外经窗口射向车室内光线进行遮挡的需求。此时,如果将窗帘展开,则会对设置在窗口内的显示屏形成遮挡,难以再通过显示屏看新闻、看视频或者逛网店等。
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系统100。如图1和图2所示,该触控显示系统100,包括:调光玻璃1,显示屏2,红外触摸装置3,以及分别与调光玻璃1、显示屏2和红外触摸装置3电连接的控制器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屏2为透明的显示屏2。这样在显示屏2进行画面显示的情况下,可以供用户浏览画面;在显示屏2停止画面显示的情况下,显示屏2在外观上则类似于透明的玻璃,使得用户能够透过显示屏2观看车窗外的景象。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屏2的结构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例如,显示屏2可以为透明的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又如,显示屏2可以为透明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
上述调光玻璃1的类型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示例性的,上述调光玻璃1可以为电控型的调光玻璃、温控的调光玻璃、光控的调光玻璃、或者压控的调光玻璃。
下面以上述上述调光玻璃1为电控型的调光玻璃为例,对调光玻璃1的结构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8所示,调光玻璃1包括至少一个子调光玻璃11,每个子调光玻璃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之间的染料液晶层113。
此处,以调光玻璃1包括一个子调光玻璃11为例,对调光玻璃1的结构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图6所示,第一基板111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11,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11靠近第二基板112一侧的第一电极层1112,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层1112靠近第二基板112一侧的第一取向层1113。第二基板112包括第二衬底基板1121,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1121靠近第一基板111一侧的第二电极层1122,以及设置在第二电极层1122靠近第一基板111一侧的第二取向层1123。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图6所示,上述染料液晶层113包括液晶分子1131,以及能够吸收光线的染料1132。在染料液晶层113中,染料1132的长轴与液晶分子1131的长轴相互平行或者基本相互平行。在液晶分子1131发生偏转的情况下,染料1132会在液晶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下,与液晶分子1131产生同位相的转动。染料1132的旋转角度不同,则染料1132对光线的吸收率不同。
示例性的,上述子调光玻璃11为常白模式的调光玻璃。
基于此,在未给第一电极层1112和第二电极层1122中传输驱动电压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染料液晶层113中,液晶分子1131的长轴和染料1132的长轴均垂直或者大致垂直于第一取向层1113(或第二取向层1123)。此时,在光线射向子调光玻璃11时,由于染料1132基本未对光线进行吸收,或者仅仅吸收较小部分的光线,且染料1132在子调光玻璃11所在平面占据的面积较小,可以使得较大部分的光线透过子调光玻璃11,进而使得子调光玻璃11基本处于透明的状态。
在给第一电极层1112和第二电极层1122中传输驱动电压的情况下(例如传输至第一电极层1112的电压为正电压,传输至第二电极层1122的电压为负电压),如图4所示,第一电极层1112和第二电极层1122可以产生电场,该电场能够驱动染料液晶层113中的液晶分子1131偏转,液晶分子1131在偏转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染料1132发生旋转。例如,如图4所示,液晶分子31偏转至其长轴平行或大致平行于第一取向层1113(或第二取向层1123)的方向,并带动染料1132旋转至其长轴平行或大致平行于第一取向层1113(或第二取向层1123)的方向。此时,在光线射向子调光玻璃11时,由于染料1132能够吸收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光线,且染料1132在子调光玻璃11所在平面占据的面积较大,可以使得光线难以透过子调光玻璃11(不排除会有小部分光线透过子调光玻璃11的情况),进而使得子调光玻璃11基本处于不透明的状态。
这样在将上述触控显示系统100设置在车辆的窗口的情况下,可以使得调光玻璃1(也即上述子调光玻璃11)具有传统窗帘的功能,也即,在给调光玻璃1施加驱动电压时,可以利用调光玻璃1对外界射向车室内的光线进行吸收(相当于拉展开的窗帘对光线形成遮挡),降低车室内的亮度;在停止给调光玻璃1施加驱动电压时,可以避免对外界射向车室内的光线进行吸收(相当于合拢的窗帘未对光线形成遮挡),使得车室内具有较高的亮度。而且,将触控显示系统100设置在车辆的窗口,可以利用调光玻璃1代替传统窗帘,避免额外设置传统窗帘,降低车室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车室内部结构出现异常的概率。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显示屏2设置在调光玻璃1的一侧。示例性的,该调光玻璃1的一侧可以为调光玻璃1的靠近车室内的一侧。这样在调光玻璃1处于不透明的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影响用户对显示屏2所显示的画面的浏览。
在一些示例中,在将上述触控显示系统100设置在车辆的窗口的情况下,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例如,第一基板111可以相对于第二基板112靠近车室内,第二基板112相对于第一基板111靠近车室外。又如,第二基板112可以相对于第一基板111靠近车室内,第一基板111相对于第二基板112靠近车室外。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均为透明的基板。也即,第一基板111所包括的各种结构的材料和第二基板112所包括的各种结构的材料为透明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对光线的传播过程产生不良影响,使得子调光玻璃11在透明状态下具有较好的透光率。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衬底基板1111和第二衬底基板1121可以为玻璃衬底基板。这样可以确保子调光玻璃11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且,在子调光玻璃11处于透明状态时,可以避免影响子调光玻璃11的透光率。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层1112和第二电极层1122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电极层1112和第二电极层1122的材料相同,该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Oxide,简称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简称IZO)或者氧化铟镓锌(IndiumGallium Zinc Oxide,简称IGZO)等。这样可以使得子调光玻璃11具有较好的透光率,避免因第一电极层1112和第二电极层1122的设置而对子调光玻璃11的透光率产生不良影响。
示例性的,第一取向层1113和第二取向层1123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取向层1113和第二取向层1123的材料相同,该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乙二醇丁醚的混合物,或者,可以为丙烯酸羟乙酯、3-异氰酸酯基亚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异氰酸酯、双酚基丙烷或1,4-环己二醇的聚合物。这样在子调光玻璃11处于透明状态时,可以避免影响子调光玻璃11的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上述红外触摸装置3被配置为,在显示屏2远离调光玻璃1的一侧(也即靠近车室内的一侧)形成红外线探测网。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所示,该红外线探测网例如可以为由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条红外线以及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红外线构成的红外线矩阵。在用户触摸显示屏2的情况下,会挡住触摸位置处对应的红外线(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红外线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红外线),通过确定被阻挡的红外线的坐标,即可感测出用户的触摸动作。
此处,用户可以使用例如笔、手指或任何可阻挡光线的物体触摸显示屏2。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叉。
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例如,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可以相互垂直,也即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又如。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可以不垂直,也即两者之间的夹角可以不等于90°。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例如可以为89°、85°或84°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4被配置为,控制红外触摸装置3感测用户的触摸动作,获取红外触摸装置3感测到的触摸信号,并根据触摸信号3调整显示屏2的显示画面,和/或,调整调光玻璃1的透光率。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触摸动作包括多种。示例性的,该触摸动作例如可以包括单击、双击、沿第一方向X滑动、沿第二方向Y滑动、或画圈等。当然,上述触摸动作并不局限于示例出的几种。
此处,可以对上述触摸动作分为至少两个类型。示例性的,将上述触摸动作分为三个类型,其中一个类型的触摸动作(例如单击、向第二方向Y滑动等)与显示屏2相对应,另一个类型的触摸动作(例如画圈、沿第一方向X滑动等)与调光玻璃1相对应,又一个类型的触摸动作(例如双击等)既与显示屏2相对应,又与调光玻璃1相对应。这样控制器4可以根据触摸动作的类型,调整显示屏2和/或调光玻璃1。
下面对控制器4调整显示屏和/或调整调光玻璃1的过程进行示意性说明。例如,控制器4中存储有与各种触摸动作相对应的协议。
示例性的,用户单击显示屏2。此时,控制器4控制红外触控装置3确定红外线探测网中被挡住的红外线的坐标,并根据该坐标感测出用户的触摸动作为单击。之后红外触控装置3可以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然后控制器4可以获取该触摸信号,并在判断出该触摸信号与显示屏2相对应之后,调整显示屏2的显示画面。例如,用户单击显示屏2之前,显示屏2所显示的画面为一件衣服的图像;用户在单击显示屏2(例如用户单击显示屏2的位置与该衣服的图像的位置相同)之后,控制器4控制显示屏2更换显示画面为该衣服的简介(例如该衣服的品牌、价格等)。
示例性的,用户沿第一方向X滑动显示屏2。此时,控制器4控制红外触控装置3确定红外线探测网中被挡住的红外线的坐标,并根据该坐标感测出用户的触摸动作为沿第一方向X滑动。之后红外触控装置3可以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然后控制器4可以获取该触摸信号,并在判断出该触摸信号与调光玻璃1相对应之后,调整调光玻璃1的透光率。例如,用户沿第一方向X滑动显示屏2之前,调光玻璃1处于透明的状态;用户在沿第一方向X滑动显示屏2之后,控制器4调整调光玻璃1中驱动电压的传输状态(例如向调光玻璃1中传输驱动电压),使得调光玻璃1调整为不透明的状态。
示例性的,用户双击显示屏2。控制器4控制红外触控装置3确定红外线探测网中被挡住的红外线的坐标,并根据该坐标感测出用户的触摸动作为双击。之后红外触控装置3可以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然后控制器4可以获取该触摸信号,并在判断出该触摸信号与显示屏2和调光玻璃1相对应之后,调整显示屏2的显示画面以及调光玻璃1的透光率。例如,用户双击显示屏2之前,显示屏2所显示的画面为一件衣服的图像,调光玻璃1处于透明的状态;用户在双击显示屏2(例如用户单击显示屏2的位置与该衣服的图像的位置相同)之后,控制器4控制显示屏2更换显示画面为该衣服的简介(例如该衣服的品牌、价格等),并调整调光玻璃1调整为不透明的状态。
由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100,通过设置显示屏2、红外触摸装置3和控制器4,可以将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集成在一起,也即通过触摸显示屏2即可实现对显示屏2所显示的画面的调整。而且,通过在显示屏2的一侧设置调光玻璃1,并将该调光玻璃1与控制器4电连接,可以在不需要对射向显示屏2的光线进行遮挡时,可以将调光玻璃1调整为透明的状态,以使得光线能够透过调光玻璃1射向显示屏2;而在需要对射向显示屏2的光线(该光线由调光玻璃1指向显示屏2的方向传播)进行遮挡时,将调光玻璃1调整为不透明的状态,以利用调光玻璃1对射向显示屏2的光线形成遮挡。
此外,在将触控显示系统100应用于车辆的窗口内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调光玻璃1代替传统的窗帘,减少传统窗帘的设置,降低车辆的车室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车室内部结构出现异常的概率;而且,在利用调光玻璃1对外界光线进行遮挡的过程中,还可以避免因调光玻璃1的设置而对用户观看显示屏2所显示的画面产生障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调光玻璃1具有多个调光区A。上述控制器4被配置为,分别独立地调整调光玻璃1中各调光区A的透光率。例如,如图11所示,自左向右,仅调整第一个调光区A、第二个调光区A、第八个调光区A和第十个调光区A为不透明的状态,其余的调光区A为透明的状态。
通过在调光玻璃1中划分多个调光区A,可以实现分区域独立调整透光率,使得各调光区A的透光效果互不影响。在将触控显示系统100应用于车辆的窗口内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的窗帘,可以满足乘坐在不同位置处的不同用户对光线的不同需求。
上述多个调光区A的排列方式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多个调光区A可以呈块状,并呈阵列式排布。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上述多个调光区A可以呈条状,该多个调光区A的长度延伸方向沿第二方向Y,且该多个调光区A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光玻璃1具有多个调光区A的情况下,调光玻璃1所包括的至少一个子调光玻璃11中,每个子调光玻璃11可以具有多个子调光区。在调光玻璃1包括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情况下,该多个子调光区则为上述多个调光区A;在调光玻璃1包括多个子调光玻璃11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一个子调光区,可以和其他子调光玻璃11相应位置处的子调光区相对应(例如尺寸大小相等、且在各自子调光玻璃11中的位置相同),共同形成一个调光区A。
此处,以调光玻璃1具有多个调光区A、且调光玻璃1包括一个子调光玻璃11为例,对调光玻璃1的结构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调光玻璃1中的第一基板111所包括的第一电极层1112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121,一个第一电极11121位于一个调光区A内。例如,第一电极11121和调光区A可以一一对应设置。
此处,调光玻璃1中的第二基板112所包括的第二电极层1122,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第二电极层1122包括多个第二电极11221,一个第二电极11221位于一个调光区A内。例如,第二电极11221和调光区A可以一一对应设置。
这样在调整某个调光区A的透光率时,可以仅在该调光区A内设置的第一电极11121和第二电极11221中传输驱动电压,或者停止向该调光区A内设置的第一电极11121和第二电极11221中传输驱动电压,实现对该调光区A的透光率的独立控制,避免影响其他调光区A的光线透过率。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二电极层1122覆盖上述多个调光区A。此时,第二电极层1122可以为面状电极。
这样在需要将某个调光区A调整为不透明的状态时,可以对第二电极层1122和该调光区A内设置的第一电极11121传输驱动电压,在该第一电极11121和第二电极层1122相对的区域(也即该调光区A)内产生电场,而在其他的第一电极11121和第二电极层1122相对的区域(也即其他的调光区A)内未产生电场,实现对该调光区A的透光率的独立控制,避免影响其他调光区A的光线透过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调光玻璃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子调光玻璃11。
这样在给调光玻璃1施加驱动电压,以利用调光玻璃1降低车室内的亮度的情况下,可以在光线向车室内传播的过程中,利用各调光玻璃11依次对光线进行吸收,有利于对外界射向车室内的光线进行较为完全的阻挡,确保调光玻璃1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
上述多个子调光玻璃11之间的设置方式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调光玻璃1还包括:设置在每相邻的两个子调光玻璃11之间的粘接层12。该粘接层12被配置为,粘接每相邻的两个子调光玻璃11。
这样可以在独立制备形成多个子调光玻璃11之后,再将多个调光玻璃11依次层叠设置并粘接,可以避免增加制备调光玻璃1的工艺难度。
此处,其中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第一基板111可以与相邻的子调光玻璃11的第二基板112粘接;或者,其中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第一基板111可以与相邻的子调光玻璃11的第一基板111粘接;或者,如图7所示,其中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第二基板112可以与相邻的子调光玻璃11的第二基板112粘接。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每相邻的两个子调光玻璃11相互靠近的一侧共用同一个基板。
如图8所示,以上方的子调光玻璃11的第二基板112与下方的子调光玻璃11的第二基板112为同一个基板为例。该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1121,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1121的相对两侧的第二电极层1122,以及设置在每个第二电极层1122远离第二衬底基板1121一侧的第二取向层1123。在向调光玻璃1传输驱动电压的过程中,可以向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1121的相对两侧的第二电极层1122传输相同的驱动电压。
通过将每相邻的两个子调光玻璃11相互靠近的一侧共用同一个基板,可以简化调光玻璃1的结构,有效减小调光玻璃1的厚度,进而减小触控显示系统100的整体厚度。并且,还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调光玻璃1的成本。
此处,如图8所示,以调光玻璃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两个子调光玻璃11、且该两个子调光玻璃11相互靠近的一侧共用同一个基板为例,对制备调光玻璃1的过程进行示意性说明。
示例性的,可以采用溅射沉积工艺或者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Deposition,简称PVD)工艺在第二衬底基板1121的相对两侧形成第二电极层1122,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在第一衬底基板1111的一侧形成第一电极层1112;然后可以采用涂覆工艺及紫外固化工艺在每个第二电极层1122远离第二衬底基板1121的一侧形成第二取向层1123,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在第一电极层1112远离第一衬底基板1111的一侧形成第一取向层1113;然后将其中一个第一取向层1113与一个第二取向层1123相对,在两者之间形成封框胶,在第一取向层1113、第二取向层1123及封框胶构成的空腔内填充液晶分子1131和染料1132,并在填充完成后进行密封,形成一个子调光玻璃11,之后可以采用相同的步骤形成另外一个子调光玻璃11。此外,在形成子调光玻璃11之后,可以在子调光玻璃的边缘处涂覆密封胶,对子调光玻璃11形成保护。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多个子调光玻璃11中,至少两个子调光玻璃11的染料液晶层113中的液晶分子1131的长轴互相垂直或大致相互垂直。
基于此,在制备该多个子调光玻璃11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中至少两个子调光玻璃11的取向层进行配向处理。
示例性的,该配向处理包括摩擦配向处理。其中,至少两个子调光玻璃11的取向层的摩擦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
此处,以上述多个子调光玻璃11中的两个子调光玻璃11为例。例如,其中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第一取向层1113和第二取向层1123的摩擦方向与第一方向X之间可以呈夹角45°,此时,该子调光玻璃11中的液晶分子1131便可以沿着该摩擦方向依次排列,并形成一定的预倾角;另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第一取向层1113和第二取向层1123的摩擦方向与第一方向X之间可以呈夹角-45°,此时,该子调光玻璃11中的液晶分子1131便可以沿着该摩擦方向依次排列,并形成一定的预倾角。
这样,在未给上述两个子调光玻璃11传输驱动电压的情况下,便可以使得两个子调光玻璃11的染料液晶层113中的液晶分子1131的长轴互相垂直或大致相互垂直。
在给上述两个子调光玻璃11传输驱动电压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两个子调光玻璃11中的液晶分子1131在发生偏转后,仍可以基本保持长轴互相垂直或大致相互垂直。此时,在车室外的光线射向调光玻璃1时,该两个子调光玻璃11中的液晶分子1131可以相当于两个吸光轴相互垂直的偏光片,能够对光线进行较为完全的吸收(例如可以使得调光玻璃1在不透明的状态下的透光率在1%及以下),对光线形成良好的遮挡效果。
以上述多个子调光玻璃11中的三个子调光玻璃11为例。例如,其中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第一取向层1113和第二取向层1123的摩擦方向与第一方向X之间可以呈夹角45°(当然,该夹角不局限于45°);另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第一取向层1113和第二取向层1123的摩擦方向与第一方向X之间可以呈夹角-45°(当然,该夹角不局限于-45°);又一个子调光玻璃11的第一取向层1113和第二取向层1123的摩擦方向与第一方向X之间可以呈夹角22.5°(当然,该夹角不局限于22.5°)。
此时,可以利用第一取向层1113和第二取向层1123的摩擦方向与第一方向X之间呈夹角22.5°的子调光玻璃11对光线进行调配,进一步提升对光线的吸收效果,进一步提升调光玻璃1对光线的遮挡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多个子调光玻璃11中,至少两个子调光玻璃11的染料液晶层113中染料1132的颜色不同。
这样可以利用不同子调光玻璃11的染料液晶层113中的染料1132,改变透过调光玻璃1的光线的颜色。例如,可以使得自车室外透过调光玻璃1射向车室内的光线,由白色转变为黄色,使得车室内的环境更为温和。
示例性的,以调光玻璃1包括两个子调光玻璃11为例。其中一个子调光玻璃11中的染料1132的颜色可以为玫红色,另一个子调光玻璃11中的染料1132的颜色可以为黄色。这样透过调光玻璃1光线可以转变为橙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12和图13所示,触控显示系统100中的红外触摸装置3包括:边框31。
上述边框31的形状可以与触控显示系统100中的显示屏2的形状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其中,调光玻璃1的形状与显示屏2的形状相同或者大致相同。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显示屏2的形状和边框31的形状可以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矩形。示例性的,显示屏2的形状和边框31的形状可以为如图13所示的形状。
上述边框31的设置包括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例如,如图1所示,边框31可以设置在显示屏2远离调光玻璃1的一侧。这样在制备触控显示系统100的过程中,将调光玻璃1、显示屏2及红外触摸装置3依次层叠即可,有利于降低触控显示系统100的组装难度,提高触控显示系统100的生产效率。
又如,如图2所示,边框31可以围设在调光玻璃1和显示屏2的周围。这样可以将调光玻璃1、显示屏2及红外触摸装置3紧密地组装在一起,提高调光玻璃1、显示屏2及红外触摸装置3的紧凑程度,进而提高触控显示系统100的结构稳定性。此外,还有利于降低触控显示系统100的厚度。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边框31包括两组子边框311,每组子边框3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边框311。
示例性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以B1、B2、B3及B4分别表示边框31所包括的各子边框311。上述两组子边框311中,其中一组子边框311包括相对设置的B1和B2,该组子边框311沿第一方向X延伸;另一组子边框311包括相对设置的B3和B4,该组子边框311沿第二方向Y延伸。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红外触摸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子边框311的内壁上的多个红外器件32。
示例性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相对设置的两个子边框311中,其中一者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32为红外发射器321,另外一者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32为红外探测器322,且一个红外发射器321与一个红外探测器322相对设置。
示例性的,B1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32可以为红外发射器321,则B2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32可以为红外探测器322,此时,每个红外发射器321能够发射出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红外线,该红外线能够被相应的红外探测器322探测到。B3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32可以为红外发射器321,则B4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32可以为红外探测器322,此时,每个红外发射器321能够发射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红外线,该红外线能够被相应的红外探测器322探测到。
这样两组子边框311的内壁上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32便能够形成红外线探测网。
在一些示例中,各边框311上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32位于显示屏2远离调光玻璃1的一侧。这样可以确保各红外器件32形成的红外线探测网位于显示屏2远离调光玻璃1的一侧,进而确保能够通过触摸显示屏2实现对显示屏2所显示画面的调整,和/或,对透光玻璃1的透光率的调整。
上述多个红外器件32在相应的子边框311内壁上的设置位置包括多种。其中,该设置位置和边框31的形状相关。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所示,边框31所包括的各子边框311呈直线状,每相邻的两个子边框311的端部相接。也即,边框31的形状呈矩形。
此时,各子边框311的内壁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32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这样既可以确保所形成的红外线探测网的有效探测区能够覆盖显示屏2,又可以使得红外触摸装置3具有较小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效探测区指的是,同时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红外线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红外线的区域。
示例性的,各子边框311的内壁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3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显示屏2。
这样可以使得每条红外线与显示屏2之间的间距相等或大致相等,提高触摸显示系统100的精准度。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3所示,边框31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渡部312。也即,边框31包括一个过渡部312,或者多个过渡部312。其中,每个过渡部312呈弧线状,并连接于相邻两个子边框311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
此处,如图13所示,以边框31包括一个过渡部312为例。与过渡部312相连的两个子边框311分别为第一子边框(可以为B1)和第二子边框(可以为B3)。
示例性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过渡部31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组红外器件32和第二组红外器件32。第一组红外器件32与B1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32类型相同,且处于第一平面内。也即,第一组红外器件32为红外发射器321。第二组红外器件32与B3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32类型相同,且处于第二平面内。也即,第二组红外器件32为红外发射器321。
示例性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为平行于显示屏2的不同平面。如图13所示,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组红外器件32和第二组红外器件32可能会出现重叠的情况。通过将第一组红外器件32和第二组红外器件32设置在不同的平面,可以避免出现第一组红外器件32或第二组红外器件32中的某个红外器件32无空间安放的情况,进而确保边框31内设置的红外器件32所形成的红外线探测网的有效探测区能够覆盖显示屏2。
上述过渡部312的设置数量,与显示屏2的形状相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每相邻两个子边框311之间均连接有一个过渡部32。在此情况下,红外器件32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设置方式,以便确保每个红外器件32均有空间安放,且所形成的红外线探测网的有效探测区能够覆盖显示屏2。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100。如图18所示,该驱动方法包括:S100~S300。
S100,控制器控制红外触摸装置感测用户的触摸动作。
S200,红外触摸装置根据触摸动作,生成触摸信号,并将触摸信号传输至控制器。
在用户触摸显示屏的情况下,触摸位置处对应的红外线会被遮挡。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红外触摸装置确定被遮挡的红外线的坐标,进而感测出用户的触摸动作。
红外触摸装置在感测出用户的触摸动作之后,可以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并将该触摸信号传输至控制器。
S300,控制器根据触摸信号,调整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和/或,调整调光玻璃的透光率。
控制器在接收到触摸信号后,可以对该触摸信号做出判断。例如,判断该触摸信号所对应的调整对象,以及该触摸信号所对应的调整内容。
在对触摸信号做出判断之后,可以控制显示屏和/或调光玻璃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的驱动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100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1000。如图19所示,该车辆1000包括:车体200以及至少一个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100。其中,车体200具有多个窗口5。至少一个窗口5处设置有触控显示系统100。
在一些示例中,窗口5的形状及尺寸大小,可以与触控显示系统100中的调光玻璃1或者显示屏2等的形状及尺寸大小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在将触控显示系统100设置在窗口5中后,调光玻璃1靠近车室外侧,显示屏2靠近车室内侧。触控显示系统100的控制器4可以设置在车体200内部,并位于靠近显示屏2、调光玻璃1等的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车辆1000可以是汽车、火车、动车或高铁等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系统包括:
调光玻璃;
设置在所述调光玻璃一侧的透明的显示屏;
红外触摸装置,所述红外触摸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调光玻璃的一侧形成红外线探测网;以及,
分别与所述调光玻璃、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红外触摸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红外触摸装置感测用户的触摸动作,获取所述红外触摸装置感测到的触摸信号,并根据所述触摸信号调整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和/或,调整所述调光玻璃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子调光玻璃;每个子调光玻璃包括:
透明的第一基板;
透明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玻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子调光玻璃;
所述多个子调光玻璃中,至少两个子调光玻璃的染料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长轴互相垂直或大致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调光玻璃中,至少两个子调光玻璃的染料液晶层中染料的颜色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子调光玻璃相互靠近的一侧共用同一个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玻璃具有多个调光区;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分别独立地调整所述调光玻璃中各调光区的透光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区呈条形,所述调光区的长度延伸方向沿第二方向,且所述多个调光区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子调光玻璃、且每个子调光玻璃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染料液晶层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一电极位于一个调光区内;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一个第二电极位于所述调光区内;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层覆盖所述多个调光区。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触摸装置包括:
边框;所述边框包括两组子边框,每组子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子边框;以及,
设置在每个子边框的内壁上的多个红外器件;所述多个红外器件位于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调光玻璃的一侧;
其中,相对设置的两个子边框中,其中一者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为红外发射器,另外一者的内壁上所设置的红外器件为红外探测器,且一个红外发射器与一个红外探测器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边框呈直线状,每相邻的两个子边框的端部相接;
各所述子边框的内壁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设置在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同一平面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弧线状,所述过渡部连接于相邻两个子边框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
与所述过渡部相连的两个子边框分别为第一子边框和第二子边框;
所述过渡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组红外器件和第二组红外器件;
所述第一组红外器件与所述第一子边框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类型相同,且处于第一平面内;
所述第二组红外器件与所述第二子边框上所设置的多个红外器件类型相同,且处于第二平面内;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为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不同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子边框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过渡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围设在所述调光玻璃和所述显示屏的周围。
14.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控制器控制红外触摸装置感测用户的触摸动作;
红外触摸装置根据所述触摸动作,生成触摸信号,并将所述触摸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触摸信号,调整显示屏的显示画面,和/或,调整调光玻璃的透光率。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具有多个窗口;以及,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系统,至少一个窗口处设置有所述触控显示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系统的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
CN202010575612.9A 2020-06-22 2020-06-22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Active CN111752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612.9A CN111752414B (zh) 2020-06-22 2020-06-22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PCT/CN2021/093435 WO2021258896A1 (zh) 2020-06-22 2021-05-12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US17/778,226 US20220410672A1 (en) 2020-06-22 2021-05-12 Touch display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612.9A CN111752414B (zh) 2020-06-22 2020-06-22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2414A true CN111752414A (zh) 2020-10-09
CN111752414B CN111752414B (zh) 2024-03-19

Family

ID=72675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5612.9A Active CN111752414B (zh) 2020-06-22 2020-06-22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0672A1 (zh)
CN (1) CN111752414B (zh)
WO (1) WO202125889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9470A (zh) * 2021-03-08 2021-05-28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电致变色的调光玻璃、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WO2021258896A1 (zh) * 2020-06-22 2021-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CN114089560A (zh) * 2021-11-23 2022-0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光窗体及其制备方法、交通设备
CN114291125A (zh) * 2021-12-03 2022-04-08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及会议车厢
WO2022111077A1 (zh) * 2020-11-26 2022-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光玻璃窗及交通工具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1676Y (zh) * 2004-12-21 2006-06-28 北京汇冠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的液晶开关光路结构
CN102073417A (zh) * 2010-12-24 2011-05-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红外触摸识别功能的电子装置
JP2011136592A (ja) * 2009-12-25 2011-07-14 Toyota Motor Corp 調光ガラス装置
CN104484080A (zh) * 2014-12-30 2015-04-01 湖南巨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Led多点触控显示设备
TW201523391A (zh) * 2013-12-02 2015-06-16 Univ Nat Kaohsiung Applied Sci 光線式觸控調光玻璃
CN106200187A (zh) * 2016-07-07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光玻璃、可控遮光装置、方法和车辆
CN206133523U (zh) * 2016-10-12 2017-04-26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弧边红外触摸屏
CN206942527U (zh) * 2017-05-23 2018-01-30 重庆森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触摸型智能汽车调光玻璃
CN210514886U (zh) * 2019-05-24 2020-05-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
CN210666729U (zh) * 2019-10-15 2020-06-02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式面板、触摸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2588A1 (zh) * 2009-12-16 2011-06-23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触摸屏
CN102338954A (zh) * 2011-10-26 2012-02-01 合肥工业大学 电控彩色滤色液晶光阀
US9778639B2 (en) * 2014-12-22 2017-10-0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ly updating equipment models
JP6679807B1 (ja) * 2016-12-23 2020-04-15 ニュートノイド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Newtonoid Technologies, Llc 多層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ガラス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DE102017205920A1 (de) * 2017-04-06 2018-10-1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Innenraumklimatisierung von Fahrzeugen
DE102018212445A1 (de) * 2018-07-25 2020-03-0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nzeige- und Bedien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10090881U (zh) * 2019-05-24 2020-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
CN209640654U (zh) * 2019-05-24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
CN111752414B (zh) * 2020-06-22 2024-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1676Y (zh) * 2004-12-21 2006-06-28 北京汇冠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的液晶开关光路结构
JP2011136592A (ja) * 2009-12-25 2011-07-14 Toyota Motor Corp 調光ガラス装置
CN102073417A (zh) * 2010-12-24 2011-05-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红外触摸识别功能的电子装置
TW201523391A (zh) * 2013-12-02 2015-06-16 Univ Nat Kaohsiung Applied Sci 光線式觸控調光玻璃
CN104484080A (zh) * 2014-12-30 2015-04-01 湖南巨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Led多点触控显示设备
CN106200187A (zh) * 2016-07-07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光玻璃、可控遮光装置、方法和车辆
CN206133523U (zh) * 2016-10-12 2017-04-26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弧边红外触摸屏
CN206942527U (zh) * 2017-05-23 2018-01-30 重庆森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触摸型智能汽车调光玻璃
CN210514886U (zh) * 2019-05-24 2020-05-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
CN210666729U (zh) * 2019-10-15 2020-06-02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式面板、触摸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8896A1 (zh) * 2020-06-22 2021-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WO2022111077A1 (zh) * 2020-11-26 2022-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光玻璃窗及交通工具
US11846843B2 (en) 2020-11-26 2023-12-19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mming glass window and vehicle
CN112859470A (zh) * 2021-03-08 2021-05-28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电致变色的调光玻璃、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4089560A (zh) * 2021-11-23 2022-0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光窗体及其制备方法、交通设备
CN114089560B (zh) * 2021-11-23 2023-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光窗体及其制备方法、交通设备
CN114291125A (zh) * 2021-12-03 2022-04-08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及会议车厢
CN114291125B (zh) * 2021-12-03 2023-07-21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及会议车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10672A1 (en) 2022-12-29
WO2021258896A1 (zh) 2021-12-30
CN111752414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2414A (zh) 触控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车辆
US10690948B2 (en) Device for the regulation of light transmission
EP2983040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based on a guest-host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9772538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EP2960714B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light controlling apparatus
EP2963488A1 (en) Light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121100A (zh) 光阻挡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其的透明显示装置
US20210318563A1 (en) Light adjusting glass
US20040150768A1 (en)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551544B (zh) 具触控功能的彩色滤光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0488184U (zh) 调光玻璃
CN109414979A (zh) 可变透射率窗户的热控制
CN104656294A (zh) 后视镜
US2015004289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6339950U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4880843B (zh) 一种基于电响应液晶材料的智能玻璃及其光调节方法
CN11059694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173039A1 (en) Light control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1868714B1 (ko) 화소 구조
CN113759605B (zh) 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US11505041B2 (en) Vehicle light-adjusting window and vehicle light-adjusting window system
CN107479294A (zh) 一种智能可变色玻璃
CN110265453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US2023041812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139698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