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1869B -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1869B
CN111751869B CN201910247383.5A CN201910247383A CN111751869B CN 111751869 B CN111751869 B CN 111751869B CN 201910247383 A CN201910247383 A CN 201910247383A CN 111751869 B CN111751869 B CN 1117518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eismic
report information
receiving
fiel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73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1869A (zh
Inventor
刘卫平
夏颖
解渭红
周建新
李铮铮
韦根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2473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1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1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1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1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1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2Transmitting seismic signals to recording or processing apparatus
    • G01V1/223Radioseismic system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方法包括:以第一频率接收地震仪器发送的触发指令;将所述触发指令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预存储的第二频率,该第二频率的值与所述第一频率的值不同;以及,将所述触发指令以所述第二频率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所述现场设备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多个现场设备中的一个,各个现场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地震仪器。本申请无需对现场设备同时设置主中继器和备用中继器,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绿色勘探一直是石油物探领域中的目标之一。伴随着可控震源的更新换代,由于能够摆脱长时间采购和维修不便等问题的特性,使得低频震源成为当今勘探的一大贡献,因此,如何借助现有在用的可控震源提高生产效率,是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由于地震勘探施工逐步向地表条件复杂的区域推进,当激发设备如可控震源、爆炸机等处于沟壑、丛林等环境时,电台通讯效果极为不佳,因此,需要使用中继器完成现场的激发源与地震仪器主机之间的通讯,然而,由于现场设备必须与中继器采用一个相同的通讯频率,在同时工作的中继器的数量包含两台以上、甚至每一个现场的激发源均设有一个主中继器和备用中继器时,各个中继器之间就会产生同频干扰,进而导致通讯失败。
现有技术中,处理各个中继器之间的同频干扰的方式通常为:由人工移动的方式来寻找中继器的最佳放置位置,以避免中继器之间出现的同频干扰。
然而,由于人为移动的方式费时费力,且需要多次尝试,因此导致现有的处理各个中继器之间的同频干扰的方式存在处理效率低及可靠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采用现场设备与中继器之间的独立通信方式,无需对现场设备同时设置主中继器和备用中继器,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包括:
以第一频率接收地震仪器发送的触发指令;
将所述触发指令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预存储的第二频率,该第二频率的值与所述第一频率的值不同;
以及,将所述触发指令以所述第二频率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其中,所述现场设备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多个现场设备中的一个,各个所述现场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
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并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进一步地,所述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并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包括:
以所述第二频率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为该现场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将所述报告信息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一频率;
以及,将所述报告信息以所述第一频率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进一步地,所述现场设备包括地震激发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激发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地震激发动作后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现场设备包括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数据采集动作后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以第一频率接收地震仪器发送的触发指令,包括:
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电台,接收所述地震仪器发送的所述触发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触发指令以所述第二频率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包括:
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电台,将所述触发指令转发至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以所述第二频率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包括:
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电台,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报告信息以所述第一频率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包括:
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电台,将所述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中继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以第一频率接收地震仪器发送的触发指令;
频率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触发指令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预存储的第二频率,该第二频率的值与所述第一频率的值不同;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触发指令以所述第二频率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其中,所述现场设备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多个现场设备中的一个,各个所述现场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
所述中继器还用于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并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二频率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为该现场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报告信息以所述第一频率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其中,所述频率转换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报告信息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一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现场设备包括地震激发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激发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地震激发动作后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现场设备包括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数据采集动作后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器还包括:第一电台,该第一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且所述第一电台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器还包括:第二电台,该第二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且所述第二电台包括所述第二发送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器还包括:第二电台,该第二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且所述第二电台包括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器还包括:第一电台,该第一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且所述第一电台包括所述第一发送模块。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仪器,包括:
指令发送模块,该指令发送模块的收发频率为第一频率,用于向所述的中继器发送所述触发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地震仪器还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该信息接收模块的收发频率为第二频率,用于接收由所述中继器转发的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为所述现场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现场设备,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该指令接收模块的收发频率为第二频率,用于接收所述的中继器转发的所述触发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现场设备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该信息发送模块的收发频率为第二频率,用于向所述中继器发送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根据地震设备发送的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所述的地震仪器、多个所述的中继器和多个所述的现场设备;
所述地震仪器经由所述第一频率分别与各个所述中继器通信;
各个所述中继器与地震勘探现场的各个所述现场设备一一对应,且每组一一对应的所述中继器和现场设备的第二频率的值相同;
各个所述中继器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且各个所述中继器对应的所述第一频率的值均相同。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方法包括:以第一频率接收地震仪器发送的触发指令;将所述触发指令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预存储的第二频率,该第二频率的值与所述第一频率的值不同;以及,将所述触发指令以所述第二频率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其中,所述现场设备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多个现场设备中的一个,各个所述现场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并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采用现场设备与中继器之间的独立通信方式,无需对现场设备同时设置主中继器和备用中继器,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且不再受地震勘探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够满足远距离及大范围通讯需求,不依赖任何的3G或4G等网络在野外地表环境和设备通讯能力的影响下实现正常的数指令、数据传输,进而能够提高地震仪器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传输效率,能够保证现场设备无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任何位置,均可以准确并及时地根据地震仪器的指令执行动作,以提高地震勘探过程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步骤400至步骤600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仪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仪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场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场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具体应用实例提供的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的举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石油勘探市场的施工面积和采集日效均不可同日而语,每天的施工消耗平均在百万以上甚至更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将决定着是否盈利,同时高效的生产能力也能够体现市场竞争力。
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地震仪器的主机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指令、数据传输一般使用无线通讯设备实现,而受野外地表环境和设备通讯能力的影响,施工中地震仪器主机与激发设备通讯经常出现通讯困难的问题,为此,生产中一般使用中继通讯设备来满足通讯的需求。但是,在对通讯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施工条件下,如复杂山地、扩频通信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施工等,需要架设多个中继通讯设备以保障通讯畅通。在多中继通讯设备同时工作的情况下,当激发设备进入多个中继通讯设备信号交叉覆盖区域时,激发设备会同时收到多个中继通讯设备传来的信号。同时,激发设备发出的信号会经过多个中继通讯设备传回仪器主机。
由于现有的中继通讯设备只能使用单一频率通讯(收、发各一个唯一频率),否则不能实现全局通讯,多个中继通讯设备信号覆盖交叉区的设备接收信号会受到同频信号的干扰,仪器接受到该区域设备的信号时,通过多个中继通讯设备信号同样被干扰。这样就会导致激发失败(放不响炮)和激发信息返回失败(无验证信息或信息回传失败)。这个问题在近年来的野外施工中的反映越来越突出,一般采取中继通讯设备交替工作的方式解决,但在野外现场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同时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震数据采集生产效率,尤其在扩频通信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施工时表现尤为突出。为克服现有地震勘探施工过程中,传统方法为了满足远距离、大范围通讯需求,采用两套中继电台施工,但是,当震源作业到能同时收到两套中继电台信号时便会产生同频干扰冲突,导致无法启动采集或使得PSS现场试验报告无法回传,这也成为了制约高效采集的瓶颈。
基于此,考虑到现有的处理各个中继器之间的同频干扰的方式存在处理效率低及可靠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地震仪器、现场设备和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通过以第一频率接收地震仪器发送的触发指令;将所述触发指令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预存储的第二频率,该第二频率的值与所述第一频率的值不同;以及将所述触发指令以所述第二频率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其中,所述现场设备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多个现场设备中的一个,各个所述现场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且不再受地震勘探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够满足远距离及大范围通讯需求,进而能够提高地震仪器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传输效率,能够保证现场设备无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任何位置,均可以准确并及时地根据地震仪器的指令执行动作,以提高地震勘探过程的生产效率。具体通过下述多个实施例和应用实例来分别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现场设备包含有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相关设备,其中不包含有中继器,例如,所述现场设备可以包含有检波器和地震激发设备等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地震仪器也可以称之为地震勘探仪器,所述地震仪器用于检波器传感的地震信号,并对其进行采集和记录;所述地震仪器也用于控制地震勘探现场的地震激发设备冲激震源,并接收该地震激发设备在冲击震源后发送的报告。
为了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执行主体可以为中继器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1,所述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100:以第一频率接收地震仪器发送的触发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所述中继器均设有两个数值不同的频率,分别为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其中,各个所述中继器的第一频率的数值均相同,且与地震仪器的第一频率的值也相同,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第一频率的值唯一,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形进行预先设置。
步骤200:将所述触发指令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预存储的第二频率,该第二频率的值与所述第一频率的值不同。
步骤300:将所述触发指令以所述第二频率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其中,所述现场设备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多个现场设备中的一个,各个所述现场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所述中继器唯一对应的第二频率的数值均不相同,但每个所述中继器与其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的第二频率的数值相同,也就是说,各个所述中继器均可以以相同频率值与所述地震仪器之间进行信息传输,但每个所述中继器仅能够以特定的频率值与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
例如,若当前有三台现场设备,三台分别对应各个现场设备的中继器和一台地震仪器,其中,现场设备X1唯一对应中继器Z1,现场设备X2唯一对应中继器Z2,现场设备X3唯一对应中继器Z3,中继器Z1至Z3均与地震仪器D1通信连接,则各个设备的频率举例参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011426770000081
步骤400: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并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且不再受地震勘探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够满足远距离及大范围通讯需求,进而能够提高地震仪器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传输效率,能够保证现场设备无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任何位置,均可以准确并及时地根据地震仪器的指令执行动作,以提高地震勘探过程的生产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中继器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还可以包含有步骤400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述步骤400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401:以所述第二频率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为该现场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报告信息可以为数据采集结果或PSS现场试验报告。
步骤402:将所述报告信息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一频率。
步骤403:将所述报告信息以所述第一频率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现场设备可以为地震激发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激发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地震激发动作后生成。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现场设备可以为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数据采集动作后生成。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中继器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的步骤100具体可以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101: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电台,接收所述地震仪器发送的所述触发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中继器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的步骤300具体可以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301: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电台,将所述触发指令转发至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中继器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的步骤401具体可以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401a: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电台,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中继器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的步骤403具体可以包含有如下内容:
步骤403a: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电台,将所述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无需借助移动网络,利用中继分频技术旨在克服在近距离采集时避免同频干扰,使得无论在施工区域内的任何位置,都能实现动态的滑动扫描,提高野外生产效率。借助分频中继设备完成仪器发出指令信息的接受和发送既避免同频干扰又可以完成高效采集。以及,无需增加设备,但对中继设备的一致性要求较高(同一型号产品或同一频段双工器),能满足两组以上激发组同时采用中继模式施工。
为了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所述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中继器的实施例,参见图3,所述中继器2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以第一频率接收地震仪器1发送的触发指令;
频率转换模块20,用于将所述触发指令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预存储的第二频率,该第二频率的值与所述第一频率的值不同;
第二发送模块30,用于将所述触发指令以所述第二频率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3,其中,所述现场设备3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多个现场设备3中的一个,各个所述现场设备3各自对应的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
所述中继器还用于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并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器2,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且不再受地震勘探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够满足远距离及大范围通讯需求,进而能够提高地震仪器1与现场设备3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传输效率,能够保证现场设备3无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任何位置,均可以准确并及时地根据地震仪器1的指令执行动作,以提高地震勘探过程的生产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继器2还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第二接收模块40,用于以所述第二频率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3发送的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为该现场设备3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第一发送模块50,用于将所述报告信息以所述第一频率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1;
其中,所述频率转换模块20还用于将所述报告信息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一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现场设备3可以为地震激发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激发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地震激发动作后生成。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现场设备3可以为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数据采集动作后生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继器2还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第一电台,该第一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且所述第一电台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0和所述第一发送模块40。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继器2还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第二电台,该第二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且所述第二电台包括所述第二发送模块30和第二接收模块50。
为了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仪器的实施例,参见图7,所述地震仪器1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指令发送模块01,该指令发送模块01的收发频率为第一频率,用于向所述中继器2发送所述触发指令。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仪器的实施例,参见图8,所述地震仪器1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信息接收模块02,该信息接收模块02的收发频率为第二频率,用于接收由所述中继器2转发的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为所述现场设备3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仪器1,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且不再受地震勘探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够满足远距离及大范围通讯需求,进而能够提高地震仪器1与现场设备3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传输效率,能够保证现场设备3无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任何位置,均可以准确并及时地根据地震仪器1的指令执行动作,以提高地震勘探过程的生产效率。
为了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现场设备的实施例,参见图9,所述现场设备3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指令接收模块03,该指令接收模块03的收发频率为第二频率,用于接收所述中继器2转发的所述触发指令。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现场设备的实施例,参见图10,所述现场设备3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信息发送模块04,该信息发送模块04的收发频率为第二频率,用于向所述中继器2发送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根据地震设备发送的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场设备3,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且不再受地震勘探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够满足远距离及大范围通讯需求,进而能够提高地震仪器1与现场设备3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传输效率,能够保证现场设备3无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任何位置,均可以准确并及时地根据地震仪器1的指令执行动作,以提高地震勘探过程的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内容,为了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的实施例,参见图11,所述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地震仪器1、多个中继器2和多个现场设备3;所述地震仪器1经由所述第一频率分别与各个所述中继器2通信;各个所述中继器2与地震勘探现场的各个所述现场设备3一一对应,且每组一一对应的所述中继器2和现场设备3的第二频率的值相同;各个所述中继器2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且各个所述中继器2对应的所述第一频率的值均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中继器2和地震仪器1之间还可以设有编码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能够可靠且有效地避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同频干扰,并能够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且不再受地震勘探现场环境的限制,能够满足远距离及大范围通讯需求,进而能够提高地震仪器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传输效率,能够保证现场设备无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任何位置,均可以准确并及时地根据地震仪器的指令执行动作,以提高地震勘探过程的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实现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的具体应用实例,该应用实例涉及一种用于地震勘探中无线通讯设备的分频中继通讯技术。旨在克服多台中继设备在同一区域同时工作时的同频干扰问题,在地表条件复杂的通讯困难区域,通过多台中继分频中继技术实现地震仪器主机与激发系统的稳定通讯,提高野外生产效率,参见图12,所述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实现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的具体应用实例具体包含有如下内容:
在不增加设备的前提下改进中继设备通讯逻辑,实现分频通讯管理,分频通讯的核心是通过仪器车的电台、一一对应的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一激发设备、一一对应的第二中继设备和第二激发设备完成。
所述仪器车的电台A1为一单频模拟电台,通过频率F1与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器通讯。
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由两个单频模拟电台组成,两个电台使用不同的频率,其中电台A2通过频率F1与仪器电台通讯,电台B1通过频率F2与第一激发设备电台C1通讯。第一中继设备中的两个电台之间控制输入与输出互相对接,完成数据信息的转发,实现激发设备组的启动和信息回传。
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由两个单频模拟电台组成,两个电台使用不同的频率,其中电台A3通过频率F1与仪器电台通讯,电台B2通过频率F3与第二激发设备电台C2通讯。第二中继设备中的两个电台之间控制输入与输出互相对接,完成数据信息的转发,实现激发设备组的启动和信息回传。
通过使用上述分频中继通讯技术,可以实现复杂条件下的多组激发设备同时正常工作,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本申请应用实例能够在不增加设备的前提下改进中继设备通讯逻辑,实现分频通讯管理,各设备电台与中继设备之间采用单频通讯,各中继设备与仪器之间采用频率F1,第一中继设备的两个电台之间频率不同,完成数据信息之间的收发和控制,与对应的第一激发设备之间采用频率F2,第二中继设备与对应的第二激发设备组采用频率F3。同时,需要将各个中继设备中两个电台跳线连接为互转模式。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应用实例提供的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实现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地震勘探的分频中继通讯技术不借助任何移动通讯方式,利用电台完成数据信息的收发;地震勘探的分频中继通讯技术旨在克服在近距离采集时避免同频干扰,使得无论在施工区域内的任何位置,都能实现动态的滑动扫描,提高野外生产效率;在不增加设备的前提下改进中继设备通讯逻辑,实现分频通讯管理。该方案无需增加设备,对中继设备的一致要求较高(同一型号产品或同一频段双工器),能满足两组以上激发组同时采用中继模式施工,使得本申请应用实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1、分频中继通讯技术不依赖任何的3G或4G等网络在野外地表环境和设备通讯能力的影响下实现正常的数指令、数据传输。
2、分频中继通讯方案无需增加设备,对中继设备的一致性要求较高(同一型号产品或同一频段双工器),能满足两组以上激发组同时采用中继模式施工。
3、分频中继通讯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现有的中继通讯设备只能使用单一频率通讯(收、发各一个唯一频率)通讯,而使用多个中继通讯设备时信号覆盖交叉区的设备接收信号会受到同频信号的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收发频率为第一频率的第一电台,接收地震仪器发送的触发指令;
将所述触发指令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预存储的第二频率,该第二频率的值与所述第一频率的值不同;
以及,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电台,将所述触发指令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其中,所述现场设备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多个现场设备中的一个,各个所述现场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所述第一电台和所述第二电台之间跳线连接为互转模式;
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并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并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包括:
以所述第二频率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为该现场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将所述报告信息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一频率;
以及,将所述报告信息以所述第一频率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设备包括地震激发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激发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地震激发动作后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设备包括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数据采集动作后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第二频率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包括:
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电台,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报告信息以所述第一频率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包括:
通过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电台,将所述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7.一种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以第一频率接收地震仪器发送的触发指令;
频率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触发指令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预存储的第二频率,该第二频率的值与所述第一频率的值不同;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触发指令以所述第二频率转发至唯一对应的现场设备,其中,所述现场设备为设置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多个现场设备中的一个,各个所述现场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
所述中继器还用于将接收自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进行频率转换,并将频率转换后的报告信息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第一电台,该第一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且所述第一电台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模块;
第二电台,该第二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且所述第二电台包括所述第二发送模块;
所述第一电台和第二电台之间跳线连接为互转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二频率接收唯一对应的所述现场设备发送的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为该现场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报告信息以所述第一频率转发至所述地震仪器;
其中,所述频率转换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报告信息对应的转发频率转换为所述第一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设备包括地震激发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激发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地震激发动作后生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中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设备包括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相对应的,所述报告信息为该地震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的数据采集动作后生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台,该第二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且所述第二电台包括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台,该第一电台的收发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且所述第一电台包括所述第一发送模块。
13.一种地震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发送模块,该指令发送模块的收发频率为第一频率,用于向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中继器发送所述触发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震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该信息接收模块的收发频率为第二频率,用于接收由所述中继器转发的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为所述现场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15.一种现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该指令接收模块的收发频率为第二频率,用于接收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中继器转发的所述触发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现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该信息发送模块的收发频率为第二频率,用于向所述中继器发送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根据地震设备发送的所述触发指令执行对应动作后生成。
17.一种地震勘探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地震仪器、多个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中继器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现场设备;
所述地震仪器经由所述第一频率分别与各个所述中继器通信;
各个所述中继器与地震勘探现场的各个所述现场设备一一对应,且每组一一对应的所述中继器和现场设备的第二频率的值相同;
各个所述中继器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二频率的值均不相同,且各个所述中继器对应的所述第一频率的值均相同。
CN201910247383.5A 2019-03-29 2019-03-29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Active CN111751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7383.5A CN111751869B (zh) 2019-03-29 2019-03-29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7383.5A CN111751869B (zh) 2019-03-29 2019-03-29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1869A CN111751869A (zh) 2020-10-09
CN111751869B true CN111751869B (zh) 2023-06-30

Family

ID=7267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7383.5A Active CN111751869B (zh) 2019-03-29 2019-03-29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186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381A (zh) * 2005-10-07 2009-08-19 无线测震仪公司 无线探测地震的系统
CN205829632U (zh) * 2016-07-07 2016-12-21 长沙凌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双向中继系统
CN109511104A (zh) * 2018-12-03 2019-03-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6839B1 (fr) * 1992-10-12 1994-12-09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Méthode et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sismique utilisant des unités de concentration.
WO1998018022A1 (en) * 1996-10-23 1998-04-30 Vibration Technology Limited Seismic acquisition system using wireless telemetry
GB2330985A (en) * 1997-11-03 1999-05-05 Wireless Systems Int Ltd A radio repeater comprising two transceivers connected by a data link
WO2004034677A2 (en) * 2002-10-04 2004-04-22 Input/Output,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937767A (zh) * 2006-08-29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系统
CN101909270B (zh) * 2010-08-20 2013-09-18 北京中运人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应急救援现场无线通信指挥系统
CN205195705U (zh) * 2015-11-05 2016-04-27 安徽大学 一种无线双向传输中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381A (zh) * 2005-10-07 2009-08-19 无线测震仪公司 无线探测地震的系统
CN205829632U (zh) * 2016-07-07 2016-12-21 长沙凌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双向中继系统
CN109511104A (zh) * 2018-12-03 2019-03-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1869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0849B (zh) 一种多雷达自组织协同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4982058B (zh) 通信控制设备、通信控制方法、程序和终端设备
CN106341177B (zh) 双超卫星舱间数据传输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4571131A (zh) 无人机编队分布式协作系统及其抗干扰方法
US9363718B2 (en)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03725B2 (en) Decentralized distributed database consistency
US20200110403A1 (en) Agricultural data center systems, networks, and methods
CN110537335A (zh) 无线设备的波束训练
CN105122902B (zh) 在室内分布系统中抑制上行底噪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1751869B (zh)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CN114980147A (zh) 一种卫星物联网上行干扰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324957B (zh) 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天线探测方法和设备
CN109039524B (zh) 全频段全自动反无人机系统
CN111132197B (zh) 一种无线mesh双频回传性能优化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677191A (zh) 一种基于空间信道状态信息的无人机中继选择优化方法
CN102904803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140349693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millimeter wave band-based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service
CN113641186A (zh) 一种无人机编队射频兼容性设计方法
CN109348488B (zh) 一种移动网用户感知保障方法和装置
CN113824486A (zh) 无人机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34738A (zh) 一种基站建设方案指导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192256B (zh) 基于升空平台的多节点业务信息处理方法
WO2024022265A1 (zh) 测量结果上报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介质
CN104936198B (zh) 一种确定邻区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17861B (zh) 基于自组织网络的多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