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1104A -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1104A
CN109511104A CN201811464626.2A CN201811464626A CN109511104A CN 109511104 A CN109511104 A CN 109511104A CN 201811464626 A CN201811464626 A CN 201811464626A CN 109511104 A CN109511104 A CN 109511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ismic
mobil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odule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46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11104B (zh
Inventor
刘卫平
易昌华
解渭红
刘帆
刘一帆
刘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GP Inc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GP Inc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GP Inc,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GP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4646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1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1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1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11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1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其中,数据传输设备包括:数字电台,与地震仪器相连,用于与所述地震仪器进行数据交互;通信模块,通过近场通信的方式与移动终端相连,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处理器,与所述数字电台和所述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将接受的来自数字电台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所述通信模块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将接受的来自所述通信模块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所述数字电台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通讯模块通过近场通信的方式与移动终端相连,使得数据传输设备与移动终端间的通讯不依赖于移动通讯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从而保证了通讯的实时性,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地震勘探逐步深入至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区域,并且随着地震勘探采集工作量的增大,地震勘探的效率要求也逐步提高。在地震勘探过程中地震勘探仪器与现场人员间的实时通讯,可以让现场人员实时的了解并分析在地震勘探仪器在勘探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和出现的问题,并根据现场情况将分析结果反馈至地震勘探仪器,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地震勘探方案,有效的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率。因此,实现地震勘探仪器与现场人员间的实时通讯,对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方案中,现场技术人员通常使用电脑,依赖于移动通讯网络或者无线网络,实现电脑与地震勘探仪器间的通讯。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区域移动通讯网络的信号较差甚至没有信号,这使得电脑与地震勘探仪器间的通讯受到移动通讯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信号强弱的限制,无法保证通讯的实时性;并且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区域电脑不易携带,使得地震勘探现场的通讯无法高效地进行。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地震勘探无法保证地震仪器与现场技术人员间通讯的实时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数字电台,与地震仪器相连,用于与所述地震仪器进行数据交互;通信模块,通过近场通信的方式与移动终端相连,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处理器,与所述数字电台和所述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将接受的来自数字电台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所述通信模块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将接受的来自所述通信模块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所述数字电台的传输协议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蓝牙模块、红外模块、NFC模块。
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地震仪器,用于采集地震数据,并通过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将所述地震数据传送至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将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地震仪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地震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地震仪器的预设范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设备,其中,移动终端和数据传输设备是一一对应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地震仪器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送至数字电台;所述数字电台将接收到的所述地震数据传送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地震数据转换为符合通信模块的传输协议的地震数据,并将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目标移动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震仪器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送至数字电台,包括:所述地震仪器确定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在确定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地震仪器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送至位于预设范围内的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数字电台;相应的,在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对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至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处理结果传送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处理结果转换为符合数字电台的传输协议的处理结果,并将转换后的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数字电台;所述数字电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转换后的处理结果传送至地震仪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数字电台、通信模块和处理器,其中,通信模块通过近场通信的方式与移动终端相连,使得数据传输设备与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交互不依赖于移动通讯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从而保证了地震仪器与现场技术人员间通讯的实时性,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回传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考虑到现有的地震勘探现场地震仪器与现场技术人员间的通讯通常使用电脑,并依赖于移动通讯网络或者无线网络,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区域移动通讯网络、无线网络的信号较差甚至没有信号,无法保证地震仪器与现场技术人员间通讯的实时性。此外,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区域电脑不易携带,这使得地震仪器与移动终端间的通讯受地形、环境、区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地震勘探过程中无法确保地震勘探生产项目的顺利进行。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数字电台11、通信模块12以及处理器13,下面对该数据传输设备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相应的描述。
1)数字电台11,与地震仪器相连,用于与地震仪器进行数据交互。
上述数字电台11也可以称作是数字数传电台,是指借助DSP技术和无线电技术实现的高性能专业数据传输电台,可以理解的是任何其它可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技术均可以替代上述数字电台1模块,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数字电台11与地震仪器进行数据交互时,两者需要保持在第二预设距离内,一般情况下数字电台11与地震仪器间第二预设距离可以设置为8公里。
2)通信模块12,通过近场通信的方式与移动终端相连,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上述通信模块12与上述移动终端间可以通过蓝牙、红外或者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使用蓝牙技术时需要保证上述通信模块与上述移动终端间的距离在10米以内;红外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技术,使用红外技术时需要保证上述通信模块与上述移动终端间无遮挡物,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用NFC技术时可以设置数据传输设备与移动终端的位置关系为背靠背的。其中,采用个上述方式时,通信模块12与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交互无需依赖移动通讯网络或者无线网络。
3)处理器13,与数字电台和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将接受的来自数字电台的数据转换为符合通信模块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将接受的来自通信模块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数字电台的传输协议的数据。
上述处理器13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实现通信模块12与数字电台11间的数据互通,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采用具有AD采样功能的单片机主控模块实现相应的功能。其中,上述处理器13还可以包括数字万用表,上述数据传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连接万用表笔对数据传输设备的电压、电阻进行实时的检测,从而可以对数据传输设备进行必要的检修。
进一步的,上述数据传输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其中,上述电源可以是化学电源(比如: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锂离子电池等)、线性稳定电源或者开关型直流稳压电源等,此外,上述电源可以采用可充电式电源或者采用不可充电式电池,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地震仪器21、无线数据传输设备22以及移动终端23,下面对该数据传输系统的上述三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相应的描述:
地震仪器21,用于采集地震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设备22将地震数据传送至移动终端。
上述地震仪器21分布在地震勘探现场,并且地震勘探现场可以有不止一台地震仪器,上述地震仪器21采集地震勘探所需的地震数据,地震仪器需要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传送给地震勘探现场的技术人员,对地震勘探的质量进行实时的控制。上述地震仪器21也可以接受现场技术人员发送的反馈信息或操作指令,并根据现场技术人员的反馈信息或操作指令调整地震勘探方案。
其中,上述地震仪器21与数据传输设备22间的数据交互需要在第二预设距离内实现,在实际应用时该第二预设距离可以是8公里。
数据传输设备22,用于实现地震仪器21与移动终端23间的数据交互。
上述数据传输设备可以如图1所示,在第二预设距离内与地震仪器21实现数据交互,在第一预设距离内与移动终端23实现数据交互。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可以设置为10米,在实际应用时数据传输设备22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的背面,为背夹式;也可以设置为腕带式或者脖挂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移动终端23,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将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地震仪器。
上述移动终端23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显示器,其中,处理模块可以对接收到的地震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显示器可以将接收到的地震数据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显示,方便持有上述移动终端23的现场技术人员对接收到的地震数据进行直观的分析。
具体的,上述移动终端23可以是手机、pad等具有数据显示、处理功能的终端设备,上述移动终端23还可以包括应用程序,使用相应的应用程序接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地震数据,并将接收到的地震数据按照预定的排列方式进行显示,并且可以根据持有移动终端的现场技术人员下发的指令对接收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发送出去。
其中,持有移动终端的现场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地震数据查看发送该地震数据对应的地震仪器的位置、地震数据的完整性、地震仪器是否安全等信息,本根据接收到的相应信息下发指令。
进一步的,在地震勘探现场的地震仪器的第二预设距离内分布有至少一个传输设备和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其中,每一个移动终端配置有一个相应的数据传输设备,即,移动终端与数据传输设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地震仪器在进行地震数据的传输时仅将数据传输至对应的移动终端,该对应的移动终端即为该地震仪器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目标移动终端。
基于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以及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方法步骤进行数据传输,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301:地震仪器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送至数字电台。
在地震勘探过程中,为了使现场技术人员可以实时的对地震勘探的进展进行观察和分析,地震仪器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实时地发送出去,在地震仪器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送至数字电台前,地震仪器可以先确定目标移动终端是否在可通信范围内,或者可以确定与目标移动终端相匹配的数据传输设备是否在可通信范围内。
如果确定目标移动终端或者与目标移动终端相匹配的数据传输设备在可通讯范围内,则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传送至相应的数字电台;如果目标移动终端或者与目标移动终端相匹配的数据传输设备不在可通讯范围内,则可以先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传输至在可通讯范围内的第一移动终端,其中,还可以包括将目标移动终端的相关信息(比如:位置坐标、移动终端型号编码等),发送给上述在可通讯范围内的第一移动终端,在可通讯范围内的第一移动终端再根据得到的目标移动终端的相关信息找到目标移动终端,并将地震数据传输至目标移动终端。
进一步的,上述在可通讯范围内的第一移动终端与目标移动终端间的通讯,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内的应用程序进行,具体的地震仪器可以在传输地震数据的同时将目标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的用户号发送给上述在可通讯范围内的第一移动终端。
步骤302:数字电台将接收到的地震数据传送至处理器。
步骤303:处理器将地震数据转换为符合通信模块的传输协议的地震数据,并将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给通信模块。
上述处理器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将地震数据转换为通信模块可识别的数据形式,或,将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转换为数字电台可识别的数据形式,从而实现通信模块与数字电台间的数据互通。
步骤304:通信模块将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目标移动终端。
为确保数据的正常传输,在进行通讯前需要确认数据传输设备与移动终端间的距离在第一预设距离内,并确认通信模块与目标移动终端已通过近场通信方式进行连接。其中,以采用2.4GHz无线蓝牙技术为例,在进行地震数据传输前,确保通信模块与目标移动终端间的距离在10米内,并打开目标移动终端的蓝牙功能,在移动终端进行搜索,可以搜索到通信模块的蓝牙装置编码,并将两者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就可以实现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
进一步的,目标移动终端内相应的应用程序,对传输至目标移动终端的转换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接收,并将接收到的数据按照预设的排列方式进行展示,持有该目标移动终端的现场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展示的数据下发相应的数据处理指令,应用程序后台根据现场技术人员下发的数据处理指令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到对地震数据处理的结果。
基于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设备以及图2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法步骤进行数据回传,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401:目标移动终端将对转换后的地震数据的处理结果发送至通信模块。
其中,上述处理结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对地震勘探方案的调整、暂停地震勘探的指令、进行下一步地震勘探的指令、采集数据异常的提示、对某区域数据重新进行采集的指令等。
步骤402: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处理结果传送至处理器。
步骤403:处理器将处理结果转换为符合数字电台的传输协议的处理结果,并将转换后的处理结果发送给数字电台。
上述处理器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将地震数据转换为通信模块可识别的数据形式,或,将移动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转换为数字电台可识别的数据形式,从而实现通信模块与数字电台间的数据互通。
步骤404:数字电台将接收到的转换后的处理结果传送至地震仪器。
其中,地震仪器接收转换后的处理结果,并根据接收到的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下一步该进行什么操作,或,对正在进行的地震勘探方案进行调整,保证地震勘探生产项目的顺利开展。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使用数据传输设备实现了地震仪器与现场技术人员间的数据交互无需依赖于移动通讯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从而保证了地震数据的实时传输,使得地震勘探生产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顺利进行,并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移动终端相较于电脑更加小巧、便于携带,使得地震仪器与现场技术人员间的数据交互可以不受地形、环境、区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参阅图5所示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输入设备51、处理器52、存储器53。其中,所述输入设备51具体可以用于采集的地震数据。所述处理器52具体可以用于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送至数字电台;数字电台将接收到的地震数据传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将地震数据转换为符合通信模块的传输协议的地震数据,并将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给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将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目标移动终端。存储器53具体可以用于存储采集的地震数据、目标移动终端的处理结果等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设备具体可以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所述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语音输入装置等;输入设备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所述输入设备还可以获取接收其他模块、单元、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处理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所述存储器具体可以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地震仪器与目标移动终端间数据的实时交互。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所述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网络通信单元可以是依照通信协议规定的标准设置的,用于进行网络连接通信的接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申请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字电台,与地震仪器相连,用于与所述地震仪器进行数据交互;
通信模块,通过近场通信连接的方式与移动终端相连,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处理器,与所述数字电台和所述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将接受的来自数字电台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所述通信模块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将接受的来自所述通信模块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所述数字电台的传输协议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蓝牙模块、红外模块、NFC模块。
3.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震仪器,用于采集地震数据,并通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设备将所述地震数据传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将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地震仪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地震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震仪器的预设范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设备,其中,移动终端和数据传输设备是一一对应的。
7.一种通过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震仪器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送至数字电台;
所述数字电台将接收到的所述地震数据传送至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地震数据转换为符合通信模块的传输协议的地震数据,并将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目标移动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震仪器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送至数字电台,包括:
所述地震仪器确定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在确定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地震仪器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送至位于预设范围内的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数字电台;
相应的,在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将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发送至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对所述转换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目标移动终端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至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处理结果传送至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处理结果转换为符合数字电台的传输协议的处理结果,并将转换后的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数字电台;
所述数字电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转换后的处理结果传送至地震仪器。
10.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64626.2A 2018-12-03 2018-12-03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Active CN109511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4626.2A CN109511104B (zh) 2018-12-03 2018-12-03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4626.2A CN109511104B (zh) 2018-12-03 2018-12-03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1104A true CN109511104A (zh) 2019-03-22
CN109511104B CN109511104B (zh) 2022-06-03

Family

ID=6574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4626.2A Active CN109511104B (zh) 2018-12-03 2018-12-03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110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6211A (zh) * 2019-03-25 2020-1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和地震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设备
CN111751869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CN113640868A (zh) * 2021-08-06 2021-11-12 吉林大学 一种无缆地震仪辅助建排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365A (zh) * 2010-10-22 2011-03-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机电数字地震检波器通讯系统和方法
CN203204791U (zh) * 2013-04-02 2013-09-18 成都市西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参数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
CN105158793A (zh) * 2015-07-15 2015-12-16 安徽吉思勘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CN107015269A (zh) * 2017-06-07 2017-08-04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微地震压裂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7146393A (zh) * 2017-06-07 2017-09-08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节点地震仪工作状态现场监控方法
CN108111572A (zh) * 2017-11-16 2018-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US10111069B1 (en) * 2017-10-09 2018-10-23 Building Robotic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transmitting occupancy data from sensors to a remote server
CN108824409A (zh) * 2018-07-28 2018-11-1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08900503A (zh) * 2018-06-27 2018-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通信处理设备、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365A (zh) * 2010-10-22 2011-03-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机电数字地震检波器通讯系统和方法
CN203204791U (zh) * 2013-04-02 2013-09-18 成都市西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参数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
CN105158793A (zh) * 2015-07-15 2015-12-16 安徽吉思勘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CN107015269A (zh) * 2017-06-07 2017-08-04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微地震压裂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7146393A (zh) * 2017-06-07 2017-09-08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节点地震仪工作状态现场监控方法
US10111069B1 (en) * 2017-10-09 2018-10-23 Building Robotic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transmitting occupancy data from sensors to a remote server
CN108111572A (zh) * 2017-11-16 2018-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8900503A (zh) * 2018-06-27 2018-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通信处理设备、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24409A (zh) * 2018-07-28 2018-11-1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6211A (zh) * 2019-03-25 2020-1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和地震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设备
CN111751869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CN111751869B (zh) * 2019-03-29 2023-06-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数据转发方法、中继器、相关设备及传输系统
CN113640868A (zh) * 2021-08-06 2021-11-12 吉林大学 一种无缆地震仪辅助建排方法及系统
CN113640868B (zh) * 2021-08-06 2022-07-08 吉林大学 一种无缆地震仪辅助建排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1104B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94841A1 (en) Method Applied to Signal Synchronization System, System, Styl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511104A (zh)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CN105144757B (zh) 通信模式下的通信服务
KR20220137739A (ko) 빔 지시 방법, 장치, 장비 및 매체
EP2264990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having communication function
CN109643516A (zh) 处理图像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8353265A (zh) 使用近场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KR20210000265A (ko) 동시 활성 데이터 스트림들을 갖는 무선 전력 시스템들
CN106412067B (zh) 基于工控协议模糊测试的数据分层生成方法
CN106877528A (zh) 无线电力接收器和用于控制该无线电力接收器的方法
KR102513732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제어 방법
CN110518707A (zh) 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JP2009065666A (ja) 情報処理装置、電子機器、通信システム
CN110278587A (zh) 小区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节点
JP2015204708A (ja) 端末装置及び送電制御方法
ES2950409T3 (es) Carga y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on dispositivos de fuente de alimentación y dispositivos de carga de potenci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CN109739300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267125A (zh) 智能抄表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062416A (zh) 资源关系的通知、确定方法、基站及终端
US9965411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enabled peripheral device
US20200118420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systems having variable interactions based on device orientation
US20190109906A1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a far end
CN104077108B (zh) 具有分离的运算单元的系统
CN206992768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6401997U (zh) 一种基于无线供电方式的手势姿态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