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8793A -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8793A
CN105158793A CN201510458608.3A CN201510458608A CN105158793A CN 105158793 A CN105158793 A CN 105158793A CN 201510458608 A CN201510458608 A CN 201510458608A CN 105158793 A CN105158793 A CN 105158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ble
communication
capture card
data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86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毅
丁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SIKAN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SIKAN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SIKAN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SIKAN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86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8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8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8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分布式无缆地震数据采集卡或采集站,高速现场数据收集设备,无线状态监测网络和高精度GPS定位系统,监控中心和/或中央控制记录设备等,其特征在于: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利用近场通讯transferjet技术实现与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的高速无线通讯,完成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地震数据的现场高速收集和对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的配置和控制。因为本发明采用的transferjet近场通讯是超过400Mbps的高速通讯,现场数据收集耗时很少,解决了大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海量数据的传输困难,同时可以使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实现低功耗设计。

Description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缆地震勘探仪器技术。
背景技术
因为无线传输的速度有限,目前无缆地震系统利用无线网络只能传输状态数据和部分地震数据,需要定期将无缆采集卡/站收回营地利用有线接口下载地震数据,对于大型无缆仪器系统,这样的方法需要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对于大型监测系统和采集卡/站埋置的情况特别不适应,甚至不可能。
发明一种可以不收回采集卡/站,甚至不接触采集卡/站就能快速收集地震数据的技术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无缆地震系统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现场快速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术,利用特殊的现场数据收集器靠近无缆采集卡/站,可以快速下载地震数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监测数据和地震数据用不同的通讯方式传输。监测数据(包含状态数据,定位数据和小部分地震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局域网或广域网)传输到监控中心,由于这部分数据量不大,现有的无线通讯技术可以做到实时或准实时的监测要求。海量的地震数据通过现场数据收集设备靠近无缆采集卡/站,利用近场通讯transferjet技术,现场高速下载,因为transferjet技术的数据通讯速度很高(大于400Mbps),使用一定数量的现场数据收集器可以快速完成大型无缆地震勘探系统或大型无缆长期监测系统的数据收集。
Transferjet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近场通讯,2个transferjet的搭载设备相互靠近时就能实现高速数据通讯。将无缆采集卡/站和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分别搭载transferjet,就可以将地震数据从采集卡/站高速收集,或者将现场数据收集设备中将配置参数和控制命令传输到采集卡/站。
现场数据收集设备收集的地震数据可以通过2种方案发送或下载到中央记录设备:1)经过有线高速下载,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具有高速数据接口,例如USB2.0,USB3.0,100M或1000M以太网接口;2)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数据中心,例如局域网通讯,广域网通讯或者蜂窝移动通讯网;但一般以有线下载方式为主。
现场数据收集设备需要快速收集众多无缆采集卡/站的海量数据,实现方案是连接CPU高速接口的大容量固态存储器,选择稳定,可靠,读写寿命长的固态flash存储介质,如SSD,emmc,容量可以做到TB级。
现场数据收集设备是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配备高速CPU或GPU,除了完成高速数据通讯以外,可以实现部分地震数据处理,例如原始地震数据转换成标准地震数据格式,数据滤波,数据叠加处理,数据动静校正等;同时现场数据收集器还配备高清晰显示屏,显示地震子波,实现现场地震数据的监控。
为了实时监控无缆采集卡/站的工作状态,无缆采集卡/站设计有无线通讯终端器件,这些无线终端设备通过其他无线中继设备与监控中心,中央记录设备组成无线局域网或广域网,实现本地或远程实时状态监控,使用的无线通讯技术包括:基于802.11类协议的WIFI通讯,蓝牙通讯,ZigBee通讯,UWB,各种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等。
无缆采集卡/站的高精度定位采用GPS差分定位,有3种方案。
方案1:GPS定位系统由基站流动站以及数据通讯系统组成,基站通过专用的数据通讯系统向流动站传输差分改正数据,这个专用通讯系统可以采用数传通讯电台,只要将流动站置于无缆采集卡/站位置,就可以实现伪距差分定位或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定位(RTK),定位坐标数据通过无线短距离通讯存入无缆采集卡/站或现场数据收集设备。
方案2:定位系统由GPS基站和无缆采集卡/站内嵌的GPS模块组成,基站的无线终端设备接入权利要求1和10所述的无线监测网络并向无缆采集卡/站发送差分改正数据,无缆采集卡/站的微处理器将GPS模块观察记录的星历数据与该差分改正数据进行差分定位解算获得伪距差分定位或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定位(RTK)数据并记录在无缆采集卡/站。
方案3:定位系统由GPS基站和无缆采集卡/站内嵌的GPS模块以及监测中心的计算机组成,基站的无线终端设备向监测中心发送差分改正数据,无缆采集卡/站内嵌的GPS模块将观察记录的星历数据通过权利要求1和10所述的无线监测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的计算机,计算机将基站差分改正数据分别与每个无缆采集卡/站GPS模块的星历数据进行差分定位解算获得该无缆采集卡/站的伪距差分定位或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定位(RTK)数据,实现准实时的高精度定位,定位数据存储在监测中心的计算机内。对于大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道数很多,差分解算计算量大,监控中心可以配备多个CPU并行处理完成差分定位解算。
本发明解决了大型无缆地震采集系统数据传输速度的瓶颈问题,可以不通过收回无缆采集卡/站而快速下载地震数据,同时因为可以不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或者仅需要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很少的状态数据,可以采用智能电源管理使无缆采集卡/站的功耗做得很小,极大增加电池的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整个无缆地震勘探系统的数据传输被分成2个渠道: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状态监测数据和通过现场数据收集设备下载的有效地震数据;系统则由无缆采集卡/站,无线监测网络,现场数据收集设备,监控中心/中央记录设备,GPS定位系统等组成。
图2为嵌入了transferjet器件的设备以及近场通讯示意图,在本发明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所有无缆采集卡/站和现场数据收集器嵌入了transferjet模块或芯片。
图3是无缆采集卡/站是无缆采集卡/站的一种实现方案,是我们根据本发明开发的一款产品。
图4是现场数据收集器的一种实现方案,是我们根据本发明开发的一款产品。
图5是对应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数据下载和录入存储设备的方案,可以同时从多个现场数据收集设备以1000Mbps的速度下载地震数据并录入存储设备。
图7是无线监控网络。
图8是GPS定位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我们开发的一款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产品,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整个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无缆地震数据采集卡/站通过检波器实现地震信号的采集,数字化和本地存储,WIFI无线网络将状态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实时质量监控,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定期在现场收集有效地震数据,完成现场数据收集后将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带回营地使用有线高速下载设备将数据录入存储设备,GPS定位系统(基站,流动站和无线数传网络)实现无缆采集卡/站的实时差分高精度定位。
无缆采集卡/站的硬件结构如图3,是一个嵌入式系统,处理器采用Atmel的ARM9产品AT9SAM9X35,嵌入式软件平台是LINUX,AD转换和滤波以后的地震数据存入本地EMMC大容量flash,考虑到高速采集和长期采集的需要,选用32GB的大容量EMMC,EMMC的高速读写速度可以匹配transferjet的通讯速度,与9X35的接口采用SDIOV2.0,接口速度可达200Mbps以上;transferjet器件选用东芝的TJM35420XLQ模块,同轴电缆外接专用耦合器,通讯速度最高可达522Mbps,东芝提供完整的LINUX平台下transferjet通讯底层驱动程序可以直接移植到9X35上;传输状态监测数据的无线终端器件是Gainspan的GS2011M,符合802.11b/g/nWIFI协议,低功耗,最大速度可达72Mbps,当高宽带传输干扰严重时自动降低传输带宽,抗干扰性能好,与9X35通过SPI接口;同步采集需要的UTC时间标准采用GPS模块u-blox的Neo-M8提供;10M/100M/1000M以太网接口预留为需要直接从无缆采集卡/站有线下载数据时使用;整个采集卡/站系统设计了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保证无缆采集卡/站的低功耗工作模式。
现场数据收集器的实现框图如图4,是根据本发明开发的一款产品方案。嵌入式系统采用Freescale的Cortex-A94核处理器I.Mx6Q,主频高达1G,加上8GB的emmcFLASH和2G的DDR3,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处理和图形处理;I.Mx6Q具有OTG功能的SDIO接口搭载transferjet模块TJM35420XLQ,通过0.5米-1米的同轴电缆外接耦合器,实现与无缆采集卡/站的数据通讯;SATAII硬盘接口连接SSD模块,支持高达1TGB的大容量,SSD读写速度极高(实际速度取决于SATAII的传输速度,极限300MB/S),读写寿命长(具有平衡存储管理,基本无限制),超大存储能力适应收集更多无缆地震采集卡/站的海量数据;3个无线终端设备:SPI接口WIFI无线模块GS2011M,符合802.11b/g/nWIFI协议,低功耗,最大速度可达72Mbps,当高宽带传输干扰严重时自动降低传输带宽,抗干扰性能好,可以(通过中继设备)将现场数据收集设备与监控中心组成无线局域网,实现地震数据部分或全部无线传输,USB口接口3G/4G通讯模块,利用蜂窝无线通讯网络实现现场数据收集设备与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蓝牙通讯模块实现近距离无线通讯,用于与GPS流动站通讯获得无缆采集卡/站的高精度实时定位数据;现场数据收集器APP软件具有现场地震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的4核A9处理器可以保证高速数据处理和图像显示,这些数据处理包括原始数据转换成地震数据专用格式,地震子波波形显示,数字滤波等所有地震数据前期处理能力;图5是现场数据收集器的外形示意图,0.5米到1米的操作杆是为了方便人工操作(对于埋置在地面的无缆采集卡/站,操作人员不必弯腰去接近),杆头部安装了transferjet耦合器,通过同轴电缆与transferjet模块相连,PDA部分设计有防逆光反射的显示屏,通过显示屏操作人员可以回放地震数据,现场监测地震数据质量,也可以查看无缆采集卡/站的其他状态数据,通过键盘可以完成对无缆采集卡/站的各种配置和操作。
如图7所示是地震状态监测无线网络,局部WIFI的AP设备与无缆采集卡/站组成AD-HOL子网,这些子网通过网桥(或者如果距离远,网桥多,需要再增加一级或几级中继/数据汇聚)与监控中心通讯,AP与无缆采集卡/站的通讯是2.4G频段,网桥与监控中心的通讯采用5.8G频段。
如图6所示是现场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下载设备,当现场数据收集完成后,现场数据收集器集中到勘探营地,通过收集器上的以太网接口,集中将其中的地震数据下载并录入存储设备,这个数据下载设备的速度是1000Mbps,可以使用多个下载设备并行工作快速完成数据下载。
GPS高精度定位的一个方案如图8所示,基站采用双频(GPSL1,L2)接收机,例如我们产品采用的HemesphereP306基站板卡是三星七频的(GPS的L1,L2,北斗的B1,B2,B3,GLONASS的G1,G2);流动站采用单频或双频,例如我们产品采用的Hemesphere的P206板卡。基站串口信号通过GPS专用数传电台将差分改正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是电台接收和GPS接收一体机,流动站放置在无缆采集卡/站位置就可以实现实时差分定位,并通过蓝牙短距离通讯将定位数据保存在现场数据收集器或无缆采集卡/站中。

Claims (12)

1.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分布式无缆地震数据采集卡或采集站,高速现场数据收集设备,无线状态监测网络和高精度GPS定位系统,监控中心和/或中央控制记录设备等,其特征在于: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利用近场通讯transferjet技术实现与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的近距离高速无线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数据收集设备是一个嵌入式系统,搭载transferjet近场通讯模块,当接近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时完成采集卡或采集站数据的高速收集,或者传输配置命令或其他控制命令给采集卡或采集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具有高速大容量存储器件,实现多道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海量数据的快速收集和存储,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完成部分地震数据处理,例如转换地震专用数据格式,数据叠加,数据校正等,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具有显示功能,实现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各种状态的显示,具有显示界面,通过地震数据波形显示完成采集数据的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其特征是使用各种无线网络通讯将收集的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的数据和信息传输到其他现场数据收集设备,或者监控中心或者中央控制记录设备,也可以反向接受其他现场数据收集设备或中央控制记录设备的信息和命令,这些无线网络通讯包括:基于802.11类协议的WIFI通讯,蓝牙通讯,ZigBee通讯,UWB,各种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卫星移动通讯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讯网络,其特征在于: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所有现场数据收集设备,监控中心和/或中央记录设备组成无线局域网,实现网络内数据共享,或者连接到广域网成为广域网的一部分,实现与系统外更多网络终端的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讯网络,其特征在于: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所有现场数据收集设备,监控中心和/或中央记录设备通过基于单移动基站或多移动基站覆盖勘探区域的蜂窝通讯网络进行通讯,或者将这些设备接入公用蜂窝移动通讯网络,实现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内设备之间,或者与系统外移动通讯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利用无线通讯方式接收高精度GPS定位系统的流动站设备的定位信息,实现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以及定位数据的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数据收集设备具有快速有线数据接口,可以将其中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快速下载到电脑主机和/或录入存储介质保存,这些接口包括USB2.0,USB3.0接口,以太网接口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卡或采集站是一个嵌入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搭载transferjet近场通讯模块,实现与现场数据收集设备的近距离高速双向数据通讯,无缆采集卡或采集站具有无线网络通讯设备,可以将采集卡或采集站的状态数据和部分或全部地震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和/或中央控制记录设备,也可以将监控中心的配置信息和控制命令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所有的采集卡或采集站,无线网络由采集卡或采集站的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或器件,监控中心和/或中央控制记录设备的无线网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中继和传输设备组成,使用的无线通讯技术包括:基于802.11类协议的WIFI通讯,蓝牙通讯,ZigBee通讯,UWB,各种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GPS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系统由GPS基站和流动站组成,基站通过专用的数据通讯系统向流动站传输差分改正数据,实现伪距差分定位或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定位(RTK),定位坐标数据通过无线短距离通讯存入无缆采集卡/站或现场数据收集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GPS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系统由GPS基站和无缆采集卡/站内嵌的GPS模块组成,基站的无线终端设备接入权利要求1和9所述的无线监测网络并向无缆采集卡/站发送差分改正数据,将GPS模块观测的星历数据与该差分改正数据进行差分定位解算获得伪距差分定位或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定位(RTK)数据并记录在无缆采集卡/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GPS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系统由GPS基站和无缆采集卡/站内嵌的GPS模块以及监测中心的计算机组成,基站的无线终端设备向监测中心发送差分改正数据,无缆采集卡/站内嵌的GPS模块将观察记录的星历数据通过权利要求1和9所述的无线监测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的计算机,计算机将基站差分改正数据分别与每个无缆采集卡/站GPS模块的星历数据进行差分定位解算获得该无缆采集卡/站的伪距差分定位或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定位(RTK)数据,实现准实时的高精度定位,定位数据存储在监测中心的计算机内。
CN201510458608.3A 2015-07-15 2015-07-28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Pending CN105158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8608.3A CN105158793A (zh) 2015-07-15 2015-07-28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35458 2015-07-15
CN201510423545 2015-07-15
CN201510458608.3A CN105158793A (zh) 2015-07-15 2015-07-28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8793A true CN105158793A (zh) 2015-12-16

Family

ID=5479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8608.3A Pending CN105158793A (zh) 2015-07-15 2015-07-28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8793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9924A (zh) * 2016-03-09 2016-07-27 吉林大学 一种微地震压裂监测实时传输系统
CN106802429A (zh) * 2017-03-14 2017-06-06 朱培民 一种基于超宽带无线模块的准实时无缆网络地震仪系统
CN107248267A (zh) * 2017-04-26 2017-10-13 太仓鸿策锐达认证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讯方法
CN108008872A (zh) * 2017-10-26 2018-05-08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Rtk测量装置及其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601096A (zh) * 2017-10-16 2018-09-28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卫星设备的地震采集装备的混合通信系统
CN108761526A (zh) * 2018-07-20 2018-11-06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abview无缆地震仪器及其测试方法
CN108828654A (zh) * 2018-07-20 2018-11-16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abview的节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CN108931810A (zh) * 2018-05-16 2018-12-0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自主差分定位的无缆地震采集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CN109511104A (zh) * 2018-12-03 2019-03-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CN111142154A (zh) * 2020-01-03 2020-05-12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采集系统
WO2021226777A1 (zh) * 2020-05-11 2021-11-1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地震数据流的嵌入式文件网络服务器
CN113805223A (zh) * 2021-08-16 2021-12-17 南京天巡遥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勘探系统及其采集数据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21404U (zh) * 2009-07-13 2011-05-04 索尼株式会社 应用超宽带无线技术的多媒体手持终端
CN102077566A (zh) * 2008-06-30 2011-05-25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输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输出系统
CN102230972A (zh) * 2011-03-30 2011-11-02 吉林大学 无缆数字存储式地震仪工作状态的无线监测方法
CN102466813A (zh) * 2010-11-12 2012-05-2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无线遥测存储式地震仪系统
CN102628958A (zh) * 2011-10-17 2012-08-0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有线、无线和无缆三合一数字地震仪
CN102768364A (zh) * 2012-07-20 2012-11-0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组合了无线和无缆功能的地震采集站
CN103529459A (zh) * 2012-07-05 2014-01-22 上海映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单频gps和glonass组合精准定位的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566A (zh) * 2008-06-30 2011-05-25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输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输出系统
CN201821404U (zh) * 2009-07-13 2011-05-04 索尼株式会社 应用超宽带无线技术的多媒体手持终端
CN102466813A (zh) * 2010-11-12 2012-05-2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无线遥测存储式地震仪系统
CN102230972A (zh) * 2011-03-30 2011-11-02 吉林大学 无缆数字存储式地震仪工作状态的无线监测方法
CN102628958A (zh) * 2011-10-17 2012-08-0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有线、无线和无缆三合一数字地震仪
CN103529459A (zh) * 2012-07-05 2014-01-22 上海映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单频gps和glonass组合精准定位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2768364A (zh) * 2012-07-20 2012-11-0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组合了无线和无缆功能的地震采集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婷婷: "关于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的精度比较研究", 《科技视界》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9924A (zh) * 2016-03-09 2016-07-27 吉林大学 一种微地震压裂监测实时传输系统
CN106802429A (zh) * 2017-03-14 2017-06-06 朱培民 一种基于超宽带无线模块的准实时无缆网络地震仪系统
CN107248267A (zh) * 2017-04-26 2017-10-13 太仓鸿策锐达认证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讯方法
CN108601096A (zh) * 2017-10-16 2018-09-28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卫星设备的地震采集装备的混合通信系统
CN108601096B (zh) * 2017-10-16 2021-10-29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卫星设备的地震采集装备的混合通信系统
CN108008872B (zh) * 2017-10-26 2021-06-25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Rtk测量装置及其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008872A (zh) * 2017-10-26 2018-05-08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Rtk测量装置及其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31810A (zh) * 2018-05-16 2018-12-0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自主差分定位的无缆地震采集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CN108761526A (zh) * 2018-07-20 2018-11-06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abview无缆地震仪器及其测试方法
CN108828654A (zh) * 2018-07-20 2018-11-16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abview的节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CN109511104A (zh) * 2018-12-03 2019-03-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CN109511104B (zh) * 2018-12-03 2022-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系统、方法
CN111142154A (zh) * 2020-01-03 2020-05-12 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采集系统
WO2021226777A1 (zh) * 2020-05-11 2021-11-1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地震数据流的嵌入式文件网络服务器
US11334518B2 (en) 2020-05-11 2022-05-17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mbedded file network server based on seismic data stream
CN113805223A (zh) * 2021-08-16 2021-12-17 南京天巡遥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勘探系统及其采集数据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8793A (zh) 基于高速现场数据收集的无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CN106802429B (zh) 一种基于超宽带无线模块的准实时无缆网络地震仪系统
CN102230972A (zh) 无缆数字存储式地震仪工作状态的无线监测方法
CN101872018A (zh) 无线探地雷达系统
CN103297915A (zh) 一种收集位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46272B (zh) 一种基于通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分离式光测试设备
CN203825207U (zh) 无线检波器组
CN102957473A (zh) 城市电网电缆环流监测数据管理中继装置
CN202535544U (zh) 一种用于监控系统的手持监控器
CN106707299B (zh) Gnss地质勘探自动定位与授时系统
CN107454609A (zh) 通过移动网络与无人机进行远距离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CN103220011A (zh)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的无线数据收发单元
CN202841130U (zh) 电梯安全数据监控中继器
CN203482399U (zh) 单基站中央差分位置服务系统
CN201757788U (zh) 无线探地雷达系统
CN105488995A (zh) 智能手机蓝牙转红外抄表装置
CN107864191A (zh) 一种施工期安全监测实时共享监测系统
CN204101736U (zh) 用于定位的外接装置
CN104254124A (zh)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5425279A (zh) 一种实时无线逐级上传式地震仪采集系统
CN217332883U (zh) 一种节点地震仪存储数据下载系统
Casciati et al. Collecting data from a sensor network in a single-board computer
CN203177915U (zh) 支持无线自组网的超低功耗摄像直读燃气表
CN217985417U (zh) 新型低功耗形变监测装置及系统
KR20120062204A (ko) 자기장 통신 기반 하에 지중 센싱 데이터를 원격지에 전달하기 위한 이동형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