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8445B - 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48445B CN111748445B CN202010409034.1A CN202010409034A CN111748445B CN 111748445 B CN111748445 B CN 111748445B CN 202010409034 A CN202010409034 A CN 202010409034A CN 111748445 B CN111748445 B CN 1117484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microfluidic chip
- mounting
- cell detection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04—Determining presence or kind of microorganism; Use of selective media for testing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d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chemical indicator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01L7/52—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 B01L7/525—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with physical movement of samples between temperature zones
- B01L7/5255—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with provision for submitting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for treating nucleic acid samples with physical movement of samples between temperature zones by moving sample contai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8—Geometry, shape and general structure
- B01L2300/0861—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and/or chambers in a single dev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包括安装架、微流控芯片、扫描拍照单元、液体输送单元和控制器。扫描拍照单元包括扫描仪和圆盘,扫描仪与安装架滑动连接,圆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的多个芯片安装工位。液体输送单元包括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第一分液阀、第二分液阀、多个第三分液阀、多个加液针、多个第一输液泵和多个第二输液泵。扫描仪能够覆盖微流控芯片的反应腔的整个区域,实现原位扫描功能;圆盘上可以同时放置多片微流控芯片,并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多种病原同时联合检测,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通过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进液、液路切换、芯片切换、扫描等功能,从而实现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呼吸道感染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儿童群体更为明显。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极高,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而上呼吸道感染基本上都是病毒感染,细菌性感染非常少。目前,多数诊疗机构对呼吸道的感染未进行病毒检测,而直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抗生素无法治疗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造成抗生素滥用,同时造成相关细菌的抗药性增强。虽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频率较少,但是这些感染对人体危害更加严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RSV(Respiratory Syncytial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均有可能成为医生接触传染的病原体,因此,呼吸道病毒检测是非常必要的。现有的检测方法是采集到样本之后要先制片(涂片、固化等步骤),之后进行染色(即免疫组化实验的流程),染色完成后将样本移至扫描仪进行观测扫描,最后病理医师根据扫描结果给出诊断报告。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检测整个过程是敞开的且分散的,从样本固定于载玻片开始,一直到扫描完成,样本始终处于开放环境,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使操作人员感染,并且需要根据实验流程将检测片移动到不同的功能位置,操作过程繁琐,自动化程度低,从而导致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解决了细胞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包括安装架、微流控芯片、扫描拍照单元、液体输送单元和控制器;
所述扫描拍照单元包括扫描仪和圆盘,所述扫描仪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圆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多个芯片安装工位,所述圆盘能够旋转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以使任意一个所述微流控芯片能够移动到所述扫描仪的正下方,每个所述微流控芯片上均开设有多个加液口;
所述液体输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分液阀、第二分液阀、多个第三分液阀、多个加液针、多个第一输液泵和多个第二输液泵,所述第一分液阀设置有多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述第二分液阀设置有一个入口和多个出口,所述第三分液阀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述第一分液阀的多个入口与多个第一输液泵的出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分液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分液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分液阀的多个出口与多个所述第三分液阀的第一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输液泵的出口与多个所述第三分液阀的第二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分液阀的出口与多个所述加液针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加液针一一对应给所述加液口加液;
所述扫描仪、所述第一分液阀、所述第二分液阀、所述第三分液阀、所述第一输液泵以及所述第二输液泵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平台、底板以及多个立柱,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底板均水平设置,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和底板之间;
所述扫描仪、所述圆盘以及多个所述加液针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一分液阀、所述第二分液阀、多个所述第三分液阀、多个所述第一输液泵以及多个所述第二输液泵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可选地,所述液体输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清洗液瓶、多个试剂瓶和多个反应液瓶;
所述清洗液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输液泵的入口连接,多个所述试剂瓶与其余多个所述第一输液泵的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反应液瓶与多个所述第二输液泵的入口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地,所述扫描拍照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十字模组,所述十字模组包括第一丝杠组件和第二丝杠组件,所述第一丝杠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二丝杠组件与所述第一丝杠组件的滑动块连接,所述扫描仪与所述第二丝杠组件的滑动块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组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丝杠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扫描拍照单元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圆盘的转轴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圆盘运动,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液体输送单元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一安装臂与所述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臂与所述第一安装臂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臂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加液针与多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还包括收集瓶,所述收集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可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还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加热单元能够对所述芯片安装工位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安装架、所述微流控芯片、所述扫描拍照单元、所述液体输送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内的多个微流通道,多个所述微流通道依次间隔分布,所述微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所述加液口和反应腔,所述加液口设置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表面,所述加液口呈漏斗状;
当所述加液口位于所述加液针的正下方时,所述加液针能够向所述加液口中滴加试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将扫描仪与安装架滑动连接,圆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的多个芯片安装工位,液体输送单元包括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第一分液阀、第二分液阀、多个第三分液阀、多个加液针、多个第一输液泵和多个第二输液泵,扫描仪、第一分液阀、第二分液阀、第三分液阀、第一输液泵以及第二输液泵均与控制器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扫描仪能够覆盖微流控芯片的反应腔的整个区域,实现原位扫描功能;圆盘上可以同时放置多片微流控芯片,并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多种病原同时联合检测,达到快速准确诊断,节省了检测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导向性帮助;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通过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进液、液路切换、芯片切换、扫描等功能,从而实现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的管路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的实施例1中微流控芯片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的实施例2中微流控芯片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安装平台;12:底板;13:立柱;
2:微流控芯片;21:第一加液口;22:第一反应腔;23:排液口;24:第二加液口;25:第二反应口;26:废液腔;27:透气口;
31:扫描仪;32:圆盘;33:十字模组;
41:第一分液阀;42:第二分液阀;43:第三分液阀;44:加液针;45:第一输液泵;46:第二输液泵;47:清洗液瓶;48:试剂瓶;49:反应液瓶;
5:控制器;6:收集瓶;7:加热单元;8:壳体;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解决了细胞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架、微流控芯片2、扫描拍照单元、液体输送单元和控制器5。扫描拍照单元包括扫描仪31和圆盘32,扫描仪31与安装架滑动连接,圆盘3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2的多个芯片安装工位,圆盘32能够旋转安装于安装架上以使任意一个微流控芯片2能够移动到扫描仪31的正下方,每个微流控芯片2上均开设有多个加液口21。液体输送单元包括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第一分液阀41、第二分液阀42、多个第三分液阀43、多个加液针44、多个第一输液泵45和多个第二输液泵46,扫描仪31、第一分液阀41、第二分液阀42、第三分液阀43、第一输液泵45以及第二输液泵46均与控制器5连接。扫描仪31能够覆盖微流控芯片2的反应腔22的整个区域,实现原位扫描功能;圆盘32上可以同时放置多片微流控芯片2,并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多种病原同时联合检测,达到快速准确诊断,节省了检测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导向性帮助;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通过控制器5控制实现自动进液、液路切换、芯片切换、扫描等功能,从而实现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架和设置于安装架上的微流控芯片2、扫描拍照单元、液体输送单元和控制器5。扫描拍照单元包括扫描仪31和圆盘32,扫描仪31与安装架滑动连接,扫描仪31能够在安装架上滑动;圆盘32的径向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2的多个芯片安装工位,圆盘32能够旋转安装于安装架上以使任意一个微流控芯片2能够移动到扫描仪31的正下方,每个微流控芯片2上均开设有多个加液口21,加液口21用于向微流控芯片2内滴加试剂。液体输送单元包括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第一分液阀41、第二分液阀42、多个第三分液阀43、多个加液针44、多个第一输液泵45和多个第二输液泵46,第一分液阀41、第二分液阀42和第三分液阀43均采用有多个分流口和一个公共口的分液阀,第一输液泵45和第二输液泵46优选为柱塞泵或注射泵等具备精准进液功能的元件,提高液体输送的精准性和可控性。
进一步地,第一分液阀41设置有多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第二分液阀42设置有一个入口和多个出口,第三分液阀43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一个出口,第一分液阀41的多个入口与多个第一输液泵45的出口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分液阀41的出口与第二分液阀42的入口连接,第二分液阀42的多个出口与多个第三分液阀43的第一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输液泵46的出口与多个第三分液阀43的第二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三分液阀43的出口与多个加液针44一一对应连接,加液针44一一对应给加液口21加液。扫描仪31、第一分液阀41、第二分液阀42、第三分液阀43、第一输液泵45以及第二输液泵46均与控制器5连接,控制器5实时控制扫描仪31、第一分液阀41、第二分液阀42、第三分液阀43、第一输液泵45以及第二输液泵46状态,从而实现自动检测功能。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分液阀41采用具有五个分流口的分液阀,五个分流口均作为入口,公共口作为出口;第二分液阀42采用具有七个分流口的分液阀,公共口作为入口,七个分流口均作为出口;第三分液阀43采用均有两个分流口的分液阀,两个分流口均作为入口,公共口作为出口。分液阀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其中一个分流口能够与公共口接通,当分流口被接通时,与分流口连接的输液泵也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启动,为分液阀输送液体。
如图1所示,安装架包括安装平台11、底板12以及多个立柱13,安装平台11和底板12均水平设置,立柱13竖直设置于安装平台11和底板12之间,安装平台11和底板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扫描仪31、圆盘32以及多个加液针44均设置于安装平台11上,便于人工干预操作和观察检测过程的运行状态。第一分液阀41、第二分液阀42、多个第三分液阀43、多个第一输液泵45以及多个第二输液泵46均设置于底板12上,有效地利用的安装平台11和底板12之间的容置空间,减小了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占用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如图1所示,液体输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平台11上的清洗液瓶47、多个试剂瓶48和多个反应液瓶49,清洗液瓶47与其中一个第一输液泵45的入口连接,多个试剂瓶48与其余多个第一输液泵45的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反应液瓶49与多个第二输液泵46的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多个试剂瓶48包括细胞液瓶、反应液A试剂瓶、反应液B试剂瓶、反应液C试剂瓶,多个反应液瓶49包括反应液1试剂瓶、反应液2试剂瓶、反应液3试剂瓶、反应液4试剂瓶、反应液5试剂瓶、反应液6试剂瓶、反应液7试剂瓶。具体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细胞液瓶、反应液A试剂瓶、反应液B试剂瓶、反应液C试剂瓶以及清洗液瓶47分别对应连接第一分液阀41的一个入口,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输液泵45。第一分液阀41的出口连接第二分液阀42的入口,第二分液阀42的每个出口均与第三分液阀43的一个入口连接,第三分液阀43的另外一个入口通过第二输液泵46连接一个反应液瓶49。第三分液阀43的出口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加液针44,在向微流控芯片2的加液口21滴加试剂时,每个加液针44能够分别对应一个加液口21进行准确加液。
进一步地,扫描拍照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平台11上的十字模组33,十字模组33包括第一丝杠组件和第二丝杠组件,第一丝杠组件设置于安装平台11上,第二丝杠组件与第一丝杠组件的滑动块固定连接连接,扫描仪31与第二丝杠组件的滑动块连接,第一丝杠组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丝杠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扫描仪31实现了四个方向的运动,以精准定位待扫描拍照的微流控芯片2,以使扫描仪31的扫描拍照范围覆盖微流控芯片2的所有反应腔22,对整个反应腔22室进行扫描观测,提高了扫描拍照的效率。
更进一步地,扫描拍照单元还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设置于安装平台11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圆盘32的转轴连接以用于驱动圆盘32运动,伺服电机与控制器5连接。控制器5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停和旋转角度,从而带动圆盘32运动以使每一个微流控芯片2均能通过圆盘32的旋转而置于扫描仪31的正下方,实现了多芯片之间的切换,提高了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如图1所示,液体输送单元还包括支架,支架包括底座、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底座设置于安装平台11上,第一安装臂与底座垂直连接,第二安装臂与第一安装臂垂直连接,第二安装臂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加液针44与多个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第二安装臂上设置有与加液针44数量相同的安装孔,安装孔依次间隔分布,加液针44竖直安装于安装孔内,加液针44的出液口朝下,并且加液针44的出液口与微流控芯片2的加液口21相匹配,使置于加液针44下方的微流控芯片2的每一个加液口21的正上方均一一对应设置有一个加液针44,有效地保证加液的准确性。
接着,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还包括收集瓶6,收集瓶6设置于安装架上。当放置于芯片安装工位上的微流控芯片2内未设置有用于收集废液的腔室时,收集瓶6能够连接微流控芯片2的排液口23,收集瓶6用于收集微流控芯片2上产生的废液,对废液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废液外泄而污染环境;当放置于芯片安装工位上的微流控芯片2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废液的腔室时,收集瓶6可以用于盛放清洗液,增加了清洗液的体积,从而提高微流控芯片2的清洗效果。
然后,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还包括加热单元7,加热单元7设置于安装架上,加热单元7能够对芯片安装工位进行加热。加热单元7的发热元件叠置于微流控芯片2的下方,为微流控芯片2的反应腔22提供一个恒温的环境。
如图3所示,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还包括壳体8,壳体8上设置有盖板9,盖板9与壳体8铰接,盖板9能在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间切换,安装架、微流控芯片2、扫描拍照单元、液体输送单元均设置于壳体8内,壳体8为细胞检测提供一个封闭的空间,并有效地保护了检测设备,可开启的盖板9方便操作人员实施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并进行有效地人工干预。
最后,微流控芯片2包括芯片本体和设置于芯片本体内的多个微流通道,多个微流通道依次间隔分布,微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加液口和反应腔。其中,加液口设置于微流控芯片2的上表面,加液口呈漏斗状。当加液口位于加液针44的正下方时,加液针44能够向加液口中滴加试剂。
实施例1:如图4所示,微流控芯片2的多个微流通道均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加液口21、第一反应腔22以及排液口23,第一加液口21用于向微流通道内滴加试剂,第一反应腔22用于多种试剂的混合和反应,排液口23用于连接收集瓶6并对第一反应腔22中的废液进行收集;
实施例2:如图5所示,微流控芯片2的多个微流通道均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加液口24、第二反应腔25以及废液腔26,废液腔26上开设有透气孔27,第二加液口24和第二反应腔25的作用与实施例1中第一加液口21和第一反应腔22的作用相同,废液腔26用于收第二反应腔25中产生的废液,收集瓶6并不与微流控芯片2连接,而用于盛放清洗剂。
微流控芯片2将检测过程中的进样、混合、反应等步骤整合到一个芯片上,全封闭式流程,避免病毒扩散到空气中而污染环境。整个病毒检测过程中,样本液、检测用试剂和废液均封闭保留在芯片内,极大减少了生物废物污染。微流控芯片2内部的多个流道可实现多路样本的进液、反应、检测等流程的同时进行,各流道之间互相独立,不会交叉影响,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通过各个输液泵、各个分液阀以及微流控芯片2的巧妙配合,实现了样本与不同试剂进行反应却可以做到同时检测,通过扫描仪31对不同反应腔22内的反应情况进行实时扫描跟踪,在同一微流控芯片2内呈现多种反应状态,让检测比对结果更加直观,从而可以实现高效且高精度的样本检测。
本发明针对一种样本同时进行多种不同的检测,样本及多种通用型的反应液均通过各自的输液泵经过分配阀组合被分配到各路独立的管路中;独立管路的数量可根据需要检测的种类数决定;每条独立管路都有对应的独立型反应液,通过分配阀汇入各个独立管路;微流控芯片2上设计有与独立管路一一对应的加液口21、反应腔22体、排液口23;微流控芯片2处于加热平台之上,可为微流控芯片2内样本的反应提供恒温的环境;扫描仪31布置在微流控芯片2的上方,镜头观测范围覆盖整个反应腔22室,即可对结果进行实时扫描。而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圆盘32又可以同时对多个微流控芯片2进行检测,大幅提升了检测通量,以适应与日俱增的检测需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架、微流控芯片、扫描拍照单元、液体输送单元和控制器;
所述扫描拍照单元包括扫描仪和圆盘,所述扫描仪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圆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多个芯片安装工位,所述圆盘能够旋转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以使任意一个所述微流控芯片能够移动到所述扫描仪的正下方,每个所述微流控芯片上均开设有多个加液口;
所述液体输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分液阀、第二分液阀、多个第三分液阀、多个加液针、多个第一输液泵和多个第二输液泵,所述第一分液阀设置有多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述第二分液阀设置有一个入口和多个出口,所述第三分液阀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述第一分液阀的多个入口与多个第一输液泵的出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分液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分液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分液阀的多个出口与多个所述第三分液阀的第一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输液泵的出口与多个所述第三分液阀的第二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分液阀的出口与多个所述加液针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加液针一一对应给所述加液口加液;
所述扫描仪、所述第一分液阀、所述第二分液阀、所述第三分液阀、所述第一输液泵以及所述第二输液泵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平台、底板以及多个立柱,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底板均水平设置,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和底板之间;
所述扫描仪、所述圆盘以及多个所述加液针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一分液阀、所述第二分液阀、多个所述第三分液阀、多个所述第一输液泵以及多个所述第二输液泵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清洗液瓶、多个试剂瓶和多个反应液瓶;
所述清洗液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输液泵的入口连接,多个所述试剂瓶与其余多个所述第一输液泵的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反应液瓶与多个所述第二输液泵的入口一一对应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拍照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十字模组,所述十字模组包括第一丝杠组件和第二丝杠组件,所述第一丝杠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二丝杠组件与所述第一丝杠组件的滑动块连接,所述扫描仪与所述第二丝杠组件的滑动块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组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丝杠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拍照单元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圆盘的转轴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圆盘运动,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单元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一安装臂与所述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臂与所述第一安装臂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臂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加液针与多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还包括收集瓶,所述收集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还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加热单元能够对所述芯片安装工位进行加热。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安装架、所述微流控芯片、所述扫描拍照单元、所述液体输送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芯片本体内的多个微流通道,多个所述微流通道依次间隔分布,所述微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所述加液口和反应腔,所述加液口设置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表面,所述加液口呈漏斗状;
当所述加液口位于所述加液针的正下方时,所述加液针能够向所述加液口中滴加试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09034.1A CN111748445B (zh) | 2020-05-14 | 2020-05-14 | 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09034.1A CN111748445B (zh) | 2020-05-14 | 2020-05-14 | 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48445A CN111748445A (zh) | 2020-10-09 |
CN111748445B true CN111748445B (zh) | 2023-01-10 |
Family
ID=72673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09034.1A Active CN111748445B (zh) | 2020-05-14 | 2020-05-14 | 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484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3039A (zh) * | 2021-06-25 | 2021-09-24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纳米颗粒合成检测一体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134027B (zh) * | 2021-12-01 | 2022-09-20 | 马晟利 | 便携式快速新冠病毒检测仪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28088A (ja) * | 2000-02-18 | 2001-08-24 | Nippon Laser & Electronics Lab | 生体試料光学的走査装置 |
CN103901189A (zh) * | 2014-04-16 | 2014-07-02 | 北京化工大学 | 免疫检测微流控芯片荧光定量自动检测装置 |
CN106085842A (zh) * | 2016-06-16 | 2016-11-09 | 清华大学 | 一种高通量微流控芯片核酸扩增分析检测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91530A1 (ja) * | 2006-02-07 | 2007-08-16 |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 光検出装置及び測定対象読取装置 |
-
2020
- 2020-05-14 CN CN202010409034.1A patent/CN1117484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28088A (ja) * | 2000-02-18 | 2001-08-24 | Nippon Laser & Electronics Lab | 生体試料光学的走査装置 |
CN103901189A (zh) * | 2014-04-16 | 2014-07-02 | 北京化工大学 | 免疫检测微流控芯片荧光定量自动检测装置 |
CN106085842A (zh) * | 2016-06-16 | 2016-11-09 | 清华大学 | 一种高通量微流控芯片核酸扩增分析检测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48445A (zh) | 2020-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2399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production of cells and cell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 |
ES2589782T3 (es) | Conjunto colector | |
CN111748445B (zh) | 一种微流控芯片细胞检测设备 | |
US6783733B2 (en) | Random access slide stainer with independent slide heating regulation | |
JP6854767B2 (ja) | 切替バルブ、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吸入吐出装置 | |
CN110186737B (zh) | 一种液基标本制片染色一体机 | |
CN108641902A (zh) | 杂交仪及分子检测系统 | |
CN208485868U (zh) | 杂交仪及分子检测系统 | |
US6149871A (en) | System for processing multiple specimens of biological fluid | |
US5562812A (en) | Free flow electrophoresis device for biomolecule pur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in zero and one G | |
CN105910962A (zh) | 全自动体外透皮立式扩散试验装置 | |
CN108359639A (zh) |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系统 | |
CN109238811A (zh) | 一种全自动组织细胞染色系统 | |
JP2004520594A (ja) | 微生物アナライザにおける抗生物質感受性読み取り中の光学干渉を最小限にする方法 | |
CN209296421U (zh) | 一种全自动组织细胞染色系统 | |
US20110120214A1 (en) | Transdermal diffusion cell testing vessel and methods using same | |
CN217809381U (zh) | 一体式提取试剂盒 | |
CN112781962B (zh) | 一种具有一体机结构的自动化滴染封片设备 | |
CN112730000B (zh) | 一种自动化滴染封片设备 | |
CN112226358B (zh) | 一种核酸分析卡盒和核酸分析设备 | |
CN112834766B (zh) | 免疫印迹仪及控制方法 | |
CN214991514U (zh) | 一种核酸提取仪 | |
CN112763294B (zh) | 热处理模块和具有该热处理模块的自动化滴染封片设备 | |
CN115992049B (zh) | 一种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 |
US20110171725A1 (en) |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preventing suction air from leaking during filtration of capturing carrier solu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