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6617B -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6617B
CN111736617B CN202010526631.2A CN202010526631A CN111736617B CN 111736617 B CN111736617 B CN 111736617B CN 202010526631 A CN202010526631 A CN 202010526631A CN 111736617 B CN111736617 B CN 111736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thonic
underwater robot
speed
matrix
repres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66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6617A (zh
Inventor
吴哲远
曹禹
秦洪德
孙延超
杜雨桐
夏光庆
王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266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6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6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6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6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6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4Control of altitude or depth
    • G05D1/06Rate of change of altitude or depth
    • G05D1/0692Rate of change of altitude or depth specially adapted for under-wate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属于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AUV控制方法没有比较全面的考虑影响控制精度的因素导致控制精度比较低的问题,以及现有的预设性能控制方法很难通过搭载的传感器设备测量所需的状态信息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设计控制器与状态观测器使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存在建模不确定性、海流扰动与推进器故障的情况下,其位置与姿态量仍然能够跟踪期望值,并使跟踪误差具有预先给定的动态性能及稳态响应情况;本发明还引入一种可预设收敛时间的性能函数,利用该性能函数可以在预期时间内实现预定的轨迹跟踪性能。主要用于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 踪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属于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的进展,以海底油气资源勘探、海底油气管线监测和失事飞机及轮船搜救等为代表的海洋工程作业与应急搜寻任务,对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及其配套的水下定位、导航和自动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海底油气资源勘探、定点数据传输、军事侦察等应用需求刺激下,催生出一类可长期部署于深海海底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一种全驱动式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模型,如图1所示,该方案采用了6个推进器的全驱动模型,用于抵抗海流实现动力定位以及精确降落于海床表面。
由于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通常需要大规模自主布放在海底指定位置,因此,不仅需要克服复杂海洋环境造成扰动,跟踪期望的轨迹完成部署,还需要控制轨迹跟踪误差的收敛过程,避免在部署中出现与海床碰撞的情况。
建模不确定性、海流扰动和推进器故障是AUV控制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特殊的AUV,在为其设计轨迹跟踪控制策略时,也需要考虑上述因素对控制精度造成的影响。现有的AUV轨迹跟踪方面的文献的研究思路对海流扰动、建模不确定性和推进器故障等影响控制精度的因素没有考虑或是考虑的不全面,而且仅针对单一影响因素给出了独立的解决方法,例如为推进器故障单独设计故障诊断处理模型,再设计其他的控制算法处理AUV的建模不确定性和海洋环境的扰动影响,其处理过程过于复杂。
现有的预设性能控制方法在应用中,通常依赖于系统全状态可测的假设条件。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通过搭载的传感器设备测量所需的状态信息。所以现有的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AUV控制方法没有比较全面的考虑影响控制精度的因素导致控制精度比较低的问题,以及现有的预设性能控制方法很难通过搭载的传感器设备测量所需的状态信息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Fossen大纲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作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采用推力分配矩阵形式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推进器的故障影响,定义为ΔB;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实际的控制力与力矩τ改写为τ+Δτ:
τ+Δτ=(B0-KB)u=(B0+ΔB)u
式中:B0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力分配矩阵的标称值,B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推力分配矩阵,u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进器的控制输出,K是一个对角矩阵,其元素kii∈[0,1],表示相应的推进器故障程度,其中1代表故障程度最高,推进器完全失效;
根据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有: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21
式中:Mη=MJ-1,M为质量惯性矩阵,J是大地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η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六自由度位置与姿态;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22
CRB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刚体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C=CA(vr)J-1,CA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附加质量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Dη=D(vr)J-1,gη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重力和浮力产生的力和力矩向量;下标0表示对应变量的标称值,CRBη0即代表CRBη的标称值,其他含有下标0的参数定义方式相同;
F表示系统的总不确定度,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23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24
表示海流扰动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造成的影响;符号Δ表示对应的变量的不确定值,ΔM即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质量惯性矩阵M的不确定值,其他含有Δ的参数定义相同;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25
代表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则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对应的紧凑形式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26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27
H=[In 0],In为n阶单位矩阵;
S2、引入性能函数: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1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2
ρ0和ρ分别为性能函数在初始时刻和终点时刻的值,T0代表性能函数到达终点时刻的值所需的时间;l1、l2和k为预先给定的正常数,且l1<l2
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六个自由度分别被性能函数约束,如下所示:
i(t)<ei(t)<ρi(t)
式中:ei(t)=xi-xdi=ηidi,xdi=ηdi表示第i个自由度下期望的运动轨迹,ei(t)表示第i个自由度下实际运动轨迹与期望值的偏差;
S3、采用误差变换方式将约束下的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稳定控制问题;令zi(t)=ei(t)/ρi(t),在区间(-∞,+∞)上定义一种变换误差εi(t):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3
S4、引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逼近由海流扰动、建模不确定性和推进器故障组成的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
S5、系统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针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的系统,设计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并将观测器写成一种更紧凑的形式: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4
式中,L=[L1,L2]T,L1和L2为对角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5
表示状态变量x和输出变量y的观测值;令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6
代表状态观测误差,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7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8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9
代表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的估计值;
S6、设计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与权重矩阵的自适应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10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311
式中:K2是增益矩阵,β是常数;ε=[ε123456]T为变换误差;xe1表示x1的观测误差;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1
代表已知项,K1是增益矩阵;V=diag[v1,v2,v3,v4,v5,v6],v1至v6表示六个自由度下的v;R=diag[r1,r2,r3,r4,r5,r6],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2
所有带下标i的参数均表示第i个自由度下对应的参数;
根据设计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与权重矩阵的自适应律实现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益矩阵L、K1、K2和β需要满足: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3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4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5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6
其中,λmin(·)、λmax(·)分别表示最小特征值、最大特征值,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7
表示最大的正定特征值;
Q=-(A-LH)>0,σ1、σ2、σ3、σ4为正常数;
从而保证相应的变换误差ε一致最终有界,且跟踪误差ei限制在预设性能边界内。
进一步地,所述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8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9
式中:Mη=MJ-1,M为质量惯性矩阵;J是大地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η=[xE,yE,zE,φ,θ,ψ]T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六自由度位置与姿态,xE、yE、zE分别为Eξ、Eη、Eζ轴方向位移,φ、θ、ψ分别为横倾角度、纵倾角度、摇首角度;v=[u,a,w,p,q,r]T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运动坐标系下的速度与角速度,u、a、w分别为纵荡速度、横荡速度、垂荡速度,p、q、r分别为横倾角速度、纵倾角速度、摇首角速度;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410
CRB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刚体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C=CA(vr)J-1,CA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附加质量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vr=v-vc,vc为运动坐标系下海流的速度;Dη=D(vr)J-1,gη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重力和浮力产生的力和力矩向量,τ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进系统产生的控制力和力矩。
进一步地,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对应的紧凑形式的确定过程如下:
基于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1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2
代表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则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3
将上式改写为紧凑的形式,得到: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4
进一步地,针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的系统,设计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并将观测器写成一种更紧凑形式的过程如下:
针对改用状态变量表示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5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被设计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6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7
分别代表状态变量xs1、xs2和输出变量y的观测值,L1和L2为对角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8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9
代表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10
表示状态变量x和输出变量y的观测值;
将上述观测器写成紧凑的形式,得到: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511
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海流扰动、建模不确定性与推进器故障等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海底飞行节点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并且在观测器中引入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用于处理系统总不确定性产生的影响,用于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一类的AUV轨迹跟踪控制器设计。此外,本发明还引入一种可预设收敛时间的性能函数,利用该性能函数可以在预期时间内实现预定的轨迹跟踪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全驱动式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模型;
图2全驱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推进器配置图;
图3推进器间歇故障下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曲线(平动自由度);
图4推进器间歇故障下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曲线(转动自由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为设计控制器与状态观测器使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存在建模不确定性、海流扰动与推进器故障的情况下,其位置与姿态量η仍然能够跟踪期望值ηd,并使跟踪误差e=η-ηd具有预先给定的动态性能及稳态响应情况。状态观测器是根据系统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测量值得出状态变量估计值的一类动态系统。
本发明的核心还包括了利用到预设性能控制,预设性能控制是一种通过引入性能函数与误差变换,将原始的“约束”系统转换为等效的“无约束”系统,并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该“无约束”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使收敛速度、超调以及跟踪误差获得预先设定的性能的方法。
在说明本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对参数定义进行一下说明:
η=[xE,yE,zE,φ,θ,ψ]T——固定坐标系下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六自由度位置与姿态值;J——固定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v=[u,a,w,p,q,r]T——运动坐标系下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速度与角速度量;M——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质量惯性矩阵;C(v)——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D(v)——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水动力阻尼矩阵;gη——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重力和浮力产生的力和力矩向量;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进系统产生的控制力和力矩;B——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推力分配矩阵;B0——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力分配矩阵的标称值;u——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进器的控制输出。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为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变换:
运动坐标系G-xyz:原点G取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重心处,x轴、y轴和z轴分别为经过原点的水线面、横剖面和中纵剖面的交线。
大地坐标系(惯性坐标系)E-ξηζ:原点E可选在海面的某一点,Eξ轴和Eη轴置于水平面内且互相垂直,Eξ轴正向指向正北方向。Eζ垂直于Eξη平面,正向指向地心。
采用Fossen大纲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71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72
式中:Mη=MJ-1,M为质量惯性矩阵,J(η)简记为J,是大地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η=[xE,yE,zE,φ,θ,ψ]T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六自由度位置与姿态,xE、yE、zE分别为Eξ、Eη、Eζ轴方向位移,φ、θ、ψ分别为横倾角度、纵倾角度、摇首角度;v=[u,a,w,p,q,r]T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运动坐标系下的速度与角速度,u、a、w分别为纵荡速度、横荡速度、垂荡速度,p、q、r分别为横倾角速度、纵倾角速度、摇首角速度;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73
CRB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刚体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C=CA(vr)J-1,CA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附加质量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vr=v-vc,vc为运动坐标系下海流的速度;Dη=D(vr)J-1,gη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重力和浮力产生的力和力矩向量,τ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进系统产生的控制力和力矩。
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推进器的故障影响可以采用推力分配矩阵形式表示,定义为ΔB。因此,实际的控制力与力矩可以改写为τ+Δτ:
τ+Δτ=(B0-KB)u=(B0+ΔB)u (3)
式中:B0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力分配矩阵的标称值,B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推力分配矩阵,u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进器的控制输出,K是一个对角矩阵,其元素kii∈[0,1],表示相应的推进器故障程度,其中1代表故障程度最高,推进器完全失效。因此,式(2)可改写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74
式中:下标0表示对应变量的标称值,CRBη0即代表CRBη的标称值,以此类推;F表示系统的总不确定度,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75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81
表示海流扰动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造成的影响;符号Δ表示对应的变量的不确定值,ΔM即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质量惯性矩阵M的不确定值,其他含有Δ的参数定义相同。
为了有效控制轨迹跟踪的误差收敛,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4)的基础上,令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82
代表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则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可以改用状态变量表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83
将式(6)改写为一种紧凑的形式: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84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85
H=[In 0],In为n阶单位矩阵。
步骤二、定义性能函数:
一种性能函数的定义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86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87
ρ0和ρ分别为性能函数在初始时刻和终点时刻的值,T0代表性能函数到达终点时刻的值所需的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人为调整。l1、l2和k为预先给定的正常数,且l1<l2
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六个自由度分别被式(8)所代表的性能函数约束,不等式如下所示:
i(t)<ei(t)<ρi(t) (9)
式中:ei(t)=xi-xdi=ηidi,xdi=ηdi定义了第i个自由度下期望的运动轨迹,ei(t)定义了第i个自由度下实际运动轨迹与期望值的偏差。如果误差变量ei(t)的初始值满足-ρi(0)<ei(0)<ρi(0),则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六自由度运动轨迹向量η则被严格限制在性能边界±ρi(t)内。此外,参数ki限制了跟踪误差的最小收敛速率,而ρi∞给定了允许的稳态跟踪误差的上界。
步骤三、误差变换:
本发明采用一种误差变换方式将约束下的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稳定控制问题。令zi(t)=ei(t)/ρi(t),在区间(-∞,+∞)上定义一种变换误差εi(t):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91
通过等式(10)可知,当变换误差εi(t)在区间(-∞,+∞)内,则zi(t)满足-1<zi(t)<1,即变换误差εi(t)有界时,不等式(9)也同时被满足。此时,控制目标可等价表示为设计控制器u使得变换误差εi(t)有界。注意到误差变量ei(t)的响应不能受到变换误差εi(t)的边界造成的影响。
步骤四、引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逼近系统:
引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逼近由海流扰动、建模不确定性和推进器故障组成的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在区间Ω上,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的RBFNN估计值可以表述为:
F=W*Th(xN)+μ (11)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98
为神经网络输入向量,h(xN)=[h1(xN),h2(xN),...,hj(xN),...hm(xN)]T∈Rm,m为网络隐层节点数。hj(x)可采用高斯基函数的形式。
步骤五、系统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针对系统(6),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被设计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92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93
分别代表状态变量和输出变量的观测值,L1和L2∈Rn为待设计的对角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94
代表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的估计值,神经网络的输入xN可以被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95
将观测器写成一种更紧凑的形式: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96
式中,A,C,H的定义与等式(7)中相同,L=[L1,L2]T。令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097
代表状态观测误差,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01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02
步骤六、设计轨迹跟踪控制器:
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与权重矩阵的自适应律可以设计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03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04
式中:K2是增益矩阵,β是常数。
选择合适的增益矩阵L,K1,K2和参数β满足: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05
则相应的变换误差ε一致最终有界,且跟踪误差ei限制在预设性能边界内。
能够利用的本发明的方案及控制器进行实际控制的证明过程如下:
1.1、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可以采用Fossen大纲六自由度非线性AUV动力学模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06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07
式中:Mη=MJ-1,M为质量惯性矩阵,J是大地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η=[xE,yE,zE,φ,θ,ψ]T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大地坐标系下的位置与姿态向量,v=[u,v,w,p,q,r]T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运动坐标系下的速度与角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08
CRB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刚体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C=CA(vr)J-1,CA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附加质量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Dη=D(vr)J-1,D为水动力阻尼矩阵,gη为重力和浮力产生的力和力矩向量,τ为推进系统产生的控制力和力矩。
推进器是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故障问题的主要来源。推进器的故障影响可以采用推力分配矩阵形式表示,定义为ΔB。因此,实际的控制力与力矩可以改写为τ+Δτ:
τ+Δτ=(B0-KB)u=(B0+ΔB)u (20)
式中:B0代表推力分配矩阵的标称值,u代表推进器的控制输出,K是一个对角矩阵,其元素kii∈[0,1],表示相应的推进器故障程度。因此,等式(19)可改写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1
式中:下标0表示标称值;F表示系统的总不确定度,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2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3
表示海流扰动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造成的影响;符号Δ表示对应的变量的不确定值,ΔMη即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质量惯性矩阵Mη的不确定值,以此类推。
为了有效控制轨迹跟踪的误差收敛,令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4
代表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则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可以改用状态变量表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5
这里的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6
就是公式(6)对应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7
证明过程中为了书写和表达的方便,直接用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8
进行表示,所以证明过程中涉及到x中元素对应的x1、x2时,就表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9
涉及到六个自由度对应的xi时,就表示每个自由度下对应x。
将等式(23)改写为一种紧凑的形式: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10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111
H=[In 0]。
为了实现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还需要结合下述假设条件:
假设1:系统的集总不确定度有界,即||D||≤χ,其中,χ为未知正常数。
假设2: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位置与姿态角η可测。
假设3:期望的位置与姿态角ηd与其一阶、二阶导数均已知而且有界。
本发明的控制目标可以表述为:设计控制器u使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存在海流扰动、建模不确定性与推进器故障的情况下,其位置与姿态量η仍然能够跟踪期望值ηd,并使跟踪误差e=η-ηd具有预先给定的动态性能及稳态响应情况。
1.2、性能函数与误差变换
若一种平滑的函数ρ(t):R+→R满足单调递减且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21
的条件,则这种函数可被定义为一种性能函数。一种具有有限时间收敛形式的性能函数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22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23
ρ0和ρ分别为性能函数在初始时刻和终点时刻的值,T0代表性能函数到达终点时刻的值所需的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人为调整。l1、l2和k为预先给定的正常数,且l1<l2
证明:考虑Lyapunov备选函数,表达式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24
式中:eρ=ρ(t)-ρ。在t≤T0时,基于性能函数表达式(25),对Vρ求导,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25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26
由于l1<l2,故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27
此外,当eρ≠0时,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28
因此,基于有限时间理论,eρ将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零域。
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六个自由度分别被性能函数(25)约束,如下不等式所示:
i(t)<ei(t)<ρi(t) (28)
式中:ei(t)=xi-xdi=ηidi,xdi=ηdi定义了第i个自由度下期望的运动轨迹,ei(t)定义了第i个自由度下实际运动轨迹与期望值的偏差。如果误差变量ei(t)的初始值满足-ρi(0)<ei(0)<ρi(0),则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六自由度运动轨迹向量η则被严格限制在性能边界±ρi(t)内。此外,参数ki限制了跟踪误差的最小收敛速率,而ρi∞给定了允许的稳态跟踪误差的上界。因此,设计适当的性能函数ρi(t)即可获得期望的系统误差响应。
令zi(t)=ei(t)/ρi(t),在区间(-∞,+∞)上定义一种变换误差εi(t):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31
通过等式(29)可知,当变换误差εi(t)在区间(-∞,+∞)内,则zi(t)满足-1<zi(t)<1,即变换误差εi(t)有界时,不等式(28)也同时被满足。此时,控制目标可等价表示为设计控制器u使得变换误差εi(t)有界。注意到误差变量ei(t)的响应不能受到变换误差εi(t)的边界造成的影响。所有带下标i的参数均表示第i个自由度下对应的参数。
1.3、神经网络逼近系统
本发明引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逼近由海流扰动、建模不确定性和推进器故障组成的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在区间Ω上,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的RBFNN估计值可以表述为:
F=W*Th(xN)+μ (30)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35
为神经网络输入向量,h(xN)=[h1(xN),h2(xN),...,hj(xN),...hm(xN)]T∈Rm,m为网络隐层节点数。hj(xN)通常采用高斯基函数的形式,有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32
式中:cj为网络中第j个节点的中心向量,cj=[cj1,cj2,...,cjq]T,bj>0为节点j的基宽值。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33
是网络的理想权值阵,μ∈Rn为逼近误差,且满足||μ||≤μ**为未知的正常数。对于权值矩阵W∈Rm×n,理想情况的W*定义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34
假设4:存在理想的权重矩阵W*使得||μ|≤μ*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36
式中μ*为未知的正常数。
1.4、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在设计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中,大地坐标系下的位置与姿态向量η与其一阶导数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1
都是所需的状态信息。然而,由于复杂海洋环境的影响,位置与姿态向量的一阶导数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2
难以被直接测量。因此,引入观测器技术用于估计该变量。由于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控制策略设计中包含外部扰动与不确定性,在一种LSO观测器中加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用于逼近外部扰动与不确定性。针对系统(23),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被设计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3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4
分别代表状态变量和输出变量的观测值,L1和L2∈Rn为待设计的对角增益矩阵,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5
代表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的估计值,神经网络的输入xN可以被表示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6
将观测器写成一种更紧凑的形式: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7
式中,A,C,H的定义与等式(24)中相同,L=[L1,L2]T。令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8
代表了状态观测误差,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9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10
考虑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动力学系统(24)与RBFNN状态观测器(33)估计系统状态变量x,当观测器增益矩阵L满足下式:
λmin(Q)-σ1>0 (36)
式中:Q=-(A-LH)>0,σ1>0为一常数,且权重估计矩阵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11
是有界的,则观测误差xe将会收敛至初始值的邻域内。
证明:考虑Lyapunov备选函数,表达式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12
对V0求导并代入等式(35),我们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413
依据假设4的内容与高斯函数的特性可得||h(xN)||≤1,对任意给定的常数σ1>0,都存在下列不等式: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1
其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2
我们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3
因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4
有界,故观测误差xe会收敛到集合: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5
易知权重估计矩阵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6
在t→∞时会等于理想权重矩阵Wi *,则有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7
1.5、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本发明基于前述的RBFNN状态观测器(34)、反步法和预设性能方法,构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器。
首先,定义误差变量e1=[e11,e12,...,e16]T和e2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8
式中:xd=ηd定义了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期望的轨迹,α1是待设计的虚拟控制变量。通过1.2中的性能函数与误差变换,可以得到等式(29)中的变换误差εi。对变换误差εi求导,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9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10
令ε=[ε123456]T,R=diag[r1,r2,r3,r4,r5,r6],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511
V=diag[v1,v2,v3,v4,v5,v6],为了表示方便将各自由度i对应的e直接表示为ei,如果按照公式(43)定义的误差变量e1和e2(并非i=1、2时对应的ei)进行区分表示,自由度i对应的e1可以表示为e1i,即e1=[e11,e12,...,e16]T;这里不对公式(43)定义的误差变量e1、e2与ei进行具体参数形式上的区分,是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每个公式对应表示能够毫无疑义的确定对应公式中e1、e2,或ei的形式以及具体的含义。
我们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61
下述步骤给出具体的分析与推导过程。
Step 1:选择Lyapunov备选函数,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62
式中:p=R-1,求取V1关于时间的导数并代入等式(45),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63
设计虚拟控制变量α1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64
式中:K1是正定的增益矩阵。将式(48)代入式(47),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65
应用Young不等式: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66
式中:σ2是一个正常数。将式(40)和(50)代入式(49),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67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68
代表了最大的正定特征值。
Step 2:为了进一步证明,定义新的Lyapunov函数V2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69
计算V2关于时间的一阶导数,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71
式中:Γ=diag[τ12,...,τn]为增益矩阵。因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72
式中: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73
代表已知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与权重矩阵的自适应律可以设计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74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75
式中:K2是增益矩阵,β是常数。将式(55)和(54)代入式(53),我们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76
与式(50)相似,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77
式中:σ3,σ4为正常数。将式(50)和(58)代入式(57),可得: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81
当我们选择合适的增益矩阵L,K1,K2和参数β满足: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82
则观测误差xe,变换误差ε,误差e2以及权重估计误差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83
均有界,且分别收敛于集合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84
结合1.2中性能函数与误差变换的定义,可知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六自由度轨迹跟踪误差都被严格限制在了由性能函数定义的边界内,即控制系统获得了期望的动态性能及稳态响应。
实施例
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内容进行仿真实验。
仿真准备:
一种全驱动模式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模型被引入作为仿真对象用于证明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上述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外形如图1所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推进器布置如图2所示,图中的6个推进器(T-1至T-6)型号相同且独立工作,可输出正反双向的推力。针对推进器的输出饱和限制,本发明假设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单个推进器可输出的推力临界值为±85N。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固定坐标系下的初始位置与姿态向量η(0)=[-1.5;-1.5;1.5;1.5;1.5;1.5],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运动坐标系下的初始速度与角速度向量v(0)=[0;0;0;0;0;0]。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对应的水动力系数和惯性系数分别如表1和2所示。
表1全驱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水动力系数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91
表2全驱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惯性系数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92
本实施例假设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轨迹跟踪的局部区域内,海流的方向是固定的,与地球坐标系下与x轴正方向相同,海流流速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93
与海流扰动的处理过程相似,本发明将建模不确定性量化处理。考虑将模型标称值的20%作为建模误差,并将其作为扰动的一部分并入仿真模块。
为了展示本发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对推进器故障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本发明引入一种推进器间歇故障的形式用于仿真分析,对应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194
本发明在仿真分析引入一种螺旋线作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期望轨迹,其表达式如下所示:
ηd=[2sin(0.1t);2cos(0.1t)+2;-0.5144t;0;0;0] (64)
针对每一个控制自由度,本发明所期望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性能设计为:(1)稳态跟踪误差不超过0.001;(2)最大收敛时间不超过40s;(3)系统响应无超调。据此可以确定性能函数ρi(t)和δi的取值,如表3所示。
表3性能函数的参数值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201
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状态观测器(33),轨迹跟踪控制器(55)和自适应律(56)的增益分别如下所示:L1=diag[50;50;50;50;50;50]、L2=[800;800;800;800;800;800]、K1=[0.1;0.1;0.1;0.1;0.1;0.1]、K2=[1;1;1;1;1;1]。RBFNN的隐藏层节点数为m=7,高斯基函数的基宽bj=50,中心c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3843413340000202
仿真结果:
在这一部分仿真分析中,期望的轨迹基于等式(64),在考虑建模不确定性、海流扰动、推进器输出饱和推进器故障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影响下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曲线。
仿真结果中,应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器(55)、状态观测器(33)和自适应律(56)共同作用下的轨迹跟踪误差曲线对应说明如图3至图4所示。
从图3至图4可以看出,在期望的跟踪轨迹为螺旋线时,本发明所提出的预设性能控制器可以使轨迹跟踪误差保持在由性能函数预先设定的边界内,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敛到预设的稳态控制精度。实施例验证了本发明算法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解释和说明,不能以此限定权利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做的仅仅是局部改变的,仍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Fossen大纲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作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采用推力分配矩阵形式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推进器的故障影响,定义为ΔB;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实际的控制力与力矩τ改写为τ+Δτ:
τ+Δτ=(B0-KB)u=(B0+ΔB)u
式中:B0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力分配矩阵的标称值,B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推力分配矩阵,u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进器的控制输出,K是一个对角矩阵,其元素kii∈[0,1],表示相应的推进器故障程度,其中1代表故障程度最高,推进器完全失效;
根据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有: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11
式中:Mη=MJ-1,M为质量惯性矩阵,J是大地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η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六自由度位置与姿态;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12
CRB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刚体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C=CA(vr)J-1,CA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附加质量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Dη=D(vr)J-1,gη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重力和浮力产生的力和力矩向量;下标0表示对应变量的标称值,CRBη0即代表CRBη的标称值,其他含有下标0的参数定义方式相同,v=[u,a,w,p,q,r]T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运动坐标系下的速度与角速度,u、a、w分别为纵荡速度、横荡速度、垂荡速度,p、q、r分别为横倾角速度、纵倾角速度、摇首角速度,vr=v-vc,vc为运动坐标系下海流的速度;
F表示系统的总不确定度,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13
式中: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14
表示海流扰动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造成的影响;符号Δ表示对应的变量的不确定值,ΔM即代表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质量惯性矩阵M的不确定值,其他含有Δ的参数定义相同;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15
代表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则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对应的紧凑形式如下: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1
式中: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2
H=[In 0],In为n阶单位矩阵;
S2、引入性能函数: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3
式中: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4
ρ0和ρ分别为性能函数在初始时刻和终点时刻的值,T0代表性能函数到达终点时刻的值所需的时间;l1、l2为预先给定的正常数,且l1<l2
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六个自由度分别被性能函数约束,如下所示:
i(t)<ei(t)<ρi(t)
式中:ei(t)=xi-xdi=ηidi,xdi=ηdi表示第i个自由度下期望的运动轨迹,ei(t)表示第i个自由度下实际运动轨迹与期望值的偏差;
S3、采用误差变换方式将约束下的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稳定控制问题;令zi(t)=ei(t)/ρi(t),在区间(-∞,+∞)上定义一种变换误差εi(t):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5
S4、引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逼近由海流扰动、建模不确定性和推进器故障组成的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
S5、系统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针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的系统,设计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并将观测器写成一种更紧凑的形式: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6
式中,L=[L1,L2]T,L1和L2为对角增益矩阵;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7
表示状态变量x和输出变量y的观测值;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8
代表状态观测误差,可得: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9
式中: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10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211
代表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的估计值;
S6、设计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与权重矩阵的自适应律: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1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2
式中:K2是增益矩阵,β是常数;ε=[ε123456]T为变换误差;xe1表示x1的观测误差;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3
代表已知项,K1是增益矩阵;V=diag[v1,v2,v3,v4,v5,v6],v1至v6表示六个自由度下的v;R=diag[r1,r2,r3,r4,r5,r6],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4
所有带下标i的参数均表示第i个自由度下对应的参数,e1=[e11,e12,...,e16]T和e2是误差变量,xd是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期望的轨迹,τi是第i个自由度下推进系统产生的控制力和力矩;
根据设计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与权重矩阵的自适应律实现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益矩阵L、K1、K2和β需要满足: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5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6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7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8
其中,λmin(·)、λmax(·)分别表示最小特征值、最大特征值,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9
表示最大的正定特征值;Q=-(A-LH)>0,σ1、σ2、σ3、σ4为正常数;
从而保证相应的变换误差ε一致最终有界,且跟踪误差ei限制在预设性能边界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如下: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10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311
式中:Mη=MJ-1,M为质量惯性矩阵;J是大地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η=[xE,yE,zE,φ,θ,ψ]T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六自由度位置与姿态,xE、yE、zE分别为Eξ、Eη、Eζ轴方向位移,φ、θ、ψ分别为横倾角度、纵倾角度、摇首角度;v=[u,a,w,p,q,r]T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在运动坐标系下的速度与角速度,u、a、w分别为纵荡速度、横荡速度、垂荡速度,p、q、r分别为横倾角速度、纵倾角速度、摇首角速度;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41
CRB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刚体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C=CA(vr)J-1,CA表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附加质量的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vr=v-vc,vc为运动坐标系下海流的速度;Dη=D(vr)J-1,gη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重力和浮力产生的力和力矩向量,τ为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推进系统产生的控制力和力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对应的紧凑形式的确定过程如下:
基于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42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43
代表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则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44
将上式改写为紧凑的形式,得到: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改用状态变量表示的系统,设计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并将观测器写成一种更紧凑形式的过程如下:
针对改用状态变量表示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46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被设计如下: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47
式中: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51
分别代表状态变量xs1、xs2和输出变量y的观测值,L1和L2为对角增益矩阵;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52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53
代表系统集总不确定性F的估计值;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54
表示状态变量x和输出变量y的观测值;
将上述观测器写成紧凑的形式,得到:
Figure FDA0003817041350000055
CN202010526631.2A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736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6631.2A CN111736617B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6631.2A CN111736617B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6617A CN111736617A (zh) 2020-10-02
CN111736617B true CN111736617B (zh) 2022-11-04

Family

ID=72648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6631.2A Active CN111736617B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66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6227B (zh) * 2020-11-03 2022-03-18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微分跟踪器和扰动观测器的水下机器人轨迹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666983B (zh) * 2021-01-13 2024-07-19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流场速度分解方法的auv稳定悬停装置
CN112965371B (zh) * 2021-01-29 2021-09-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固定时间观测器的水面无人艇轨迹快速跟踪控制方法
CN112947077B (zh) * 2021-01-29 2021-10-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切换性能函数技术的auv鲁棒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3009826B (zh) * 2021-02-08 2021-11-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新型误差变换的auv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3132905B (zh) * 2021-04-21 2022-05-31 湖南国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动态节点的自主水下机器人无线传感器网络
CN113110512B (zh) * 2021-05-19 2022-08-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减弱未知干扰与抖振影响的可底栖式auv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3985868B (zh) * 2021-10-09 2023-08-0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分层路径跟踪控制实现方法
CN114035550B (zh) * 2021-11-15 2023-11-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eso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执行机构故障诊断方法
CN115576335A (zh) * 2022-09-23 2023-01-06 浙江大学 一种自主水下直升机自适应神经网络轨迹跟踪方法
CN115617056A (zh) * 2022-09-23 2023-01-17 浙江大学 一种考虑推进器异常的水下直升机预设性能循迹控制方法
CN115686034B (zh) * 2022-11-21 2023-07-25 哈尔滨理工大学 考虑速度传感器失效的无人潜航器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7234092B (zh) * 2023-11-16 2024-01-26 广州大学 水下潜航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2572A (en) * 1995-05-08 2000-09-19 State Of Israel Autonomous command and control unit for mobile platform
CN105843233A (zh) * 2016-04-11 2016-08-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非线性观测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运动控制方法
CN107065569A (zh) * 2017-05-31 2017-08-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rbf神经网络补偿的船舶动力定位滑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809113A (zh) * 2017-10-11 2018-03-16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互补滑模面反演自适应rbf神经网络观测器设计方法
CN108427414A (zh) * 2018-03-31 2018-08-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水平面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8803321A (zh) * 2018-05-30 2018-11-13 清华大学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189103A (zh) * 2018-11-09 2019-01-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暂态性能约束的欠驱动auv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240316A (zh) * 2018-11-15 2019-01-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考虑推进器输出饱和的海底飞行节点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583144A (zh) * 2019-01-08 2019-04-05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无人海洋航行器的动力学优化控制器结构及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6546B2 (en) * 2012-06-04 2015-09-29 Brai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ask-specific learning using spiking neuron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2572A (en) * 1995-05-08 2000-09-19 State Of Israel Autonomous command and control unit for mobile platform
CN105843233A (zh) * 2016-04-11 2016-08-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非线性观测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运动控制方法
CN107065569A (zh) * 2017-05-31 2017-08-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rbf神经网络补偿的船舶动力定位滑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809113A (zh) * 2017-10-11 2018-03-16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互补滑模面反演自适应rbf神经网络观测器设计方法
CN108427414A (zh) * 2018-03-31 2018-08-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水平面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8803321A (zh) * 2018-05-30 2018-11-13 清华大学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189103A (zh) * 2018-11-09 2019-01-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暂态性能约束的欠驱动auv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240316A (zh) * 2018-11-15 2019-01-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考虑推进器输出饱和的海底飞行节点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583144A (zh) * 2019-01-08 2019-04-05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无人海洋航行器的动力学优化控制器结构及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aptive Sliding Mode Disturbance Observer-Based Composite Control With Prescribed Performance of Space Manipulators for Target Capturing;Yukai Zhu等;《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90331;第66卷(第3期);第1973-1983页 *
CMGs驱动型水下航行器饱和跟踪控制方法研究;徐瑞昆;《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工程科技Ⅱ辑》;20200115(第1期);第C036-44页 *
Dynamic positioning and way-point tracking of underactuated AUVs in the presence of ocean currents;Antonio Pedro Aguiar等;《Proceedings of the 41st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20021231;第2105-2110页 *
Horizontal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UV Using a Two-way Channel High Gain Observer;ZhepingYan等;《Proceedings of the 37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20180727;第418-422页 *
具有预设性能的自适应容错控制研究及其在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高吉成;《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20180215(第02期);第I140-1202页 *
挠性航天器预设性能自适应姿态跟踪控制;张超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80430;第50卷(第4期);第1-7页 *
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轨迹跟踪及编队控制;高振宇;《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工程科技Ⅱ辑》;20200615(第06期);第C036-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6617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6617B (zh)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可底栖式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240316B (zh) 考虑推进器输出饱和的海底飞行节点预设性能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283941B (zh)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预设性能海底飞行节点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8803632B (zh) 基于饱和补偿技术的水面无人艇全状态约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343347B (zh) 一种海底飞行节点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7168312B (zh) 一种补偿uuv运动学和动力学干扰的空间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Roberts et al. Advances in unmanned marine vehicles
Sarkar et al. Fault-accommodating thruster force allocation of an AUV considering thruster redundancy and saturation
Vervoort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n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CN109583144B (zh) 一种无人海洋航行器的动力学优化控制器结构及设计方法
CN108829099A (zh) 一种基于受限反步法控制的欠驱动无人船轨迹跟踪方法
Hegrenaes et al. Comparis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HUGIN 4500 AUV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Bell et al. Global exponential tracking control for an autonomous surface vessel: An integral concurrent learning approach
CN111857165B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2965371B (zh) 基于固定时间观测器的水面无人艇轨迹快速跟踪控制方法
CN112558477B (zh) 一种基于加速度信息的无人船状态和扰动观测器
Barisic et al. Sigma-point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sed for AUV navigation
CN114442640B (zh) 一种水面无人艇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hoi et al. On fault-tolerant control of a hovering AUV with four horizontal and two vertical thrusters
Fossen et al. Nonlinear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UUVs
Vuilmet High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 applied to a heavyweight torpedo
CN111538242B (zh) 一种不确定性估计和饱和补偿的动力定位t-s模糊抗饱和控制方法
CN116088309B (zh) 一种基于故障辨识的水面船复合学习容错控制方法
Harris et al.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null-space dynamic process model identific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cooperative navigation of underwater vehicles
CN115576335A (zh) 一种自主水下直升机自适应神经网络轨迹跟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