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5050A -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5050A
CN111735050A CN202010673039.5A CN202010673039A CN111735050A CN 111735050 A CN111735050 A CN 111735050A CN 202010673039 A CN202010673039 A CN 202010673039A CN 111735050 A CN111735050 A CN 111735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ring
wall
outer ring
air inlet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30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随晶侠
张炳卫
朱运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730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5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5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5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F23D14/64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with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其中,所述炉头包括炉头座,所述炉头座形成有内环燃气腔和外环燃气腔,所述内环燃气腔和外环燃气腔分别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环燃气腔环绕所述内环燃气腔设置,所述内环燃气腔和所述外环燃气腔的轴向与所述炉头座的轴向相平行;第一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外环燃气腔相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二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内环燃气腔相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形成的气流通道的进气方向与所述炉头座的轴向相垂直。本发明通过内环燃气腔和外环燃气腔均呈环形腔室,气流沿着环形的腔室流动,气流呈较平滑的转向,减少气流由于剧烈转向而导致的脱落涡,减小气流的风阻。

Description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燃烧器上的炉头用于连接燃气管道和火盖,以将气流输送至火盖的火孔。现有的炉头一般包括外环进气管和内环进气管,其中,外环进气管从炉头的底面连通炉头内部,气流垂直向上进入炉头之后再向上输送至火盖;内环进气管设置在炉头的中部下方,气流自进气管水平输送至炉头下方之后,垂直向上转向并输送至中环火孔。气流经过多次转向,导致炉头内容易产生涡流,导致气流风阻增大,影响炉头的气流输送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旨在改善现有炉头风阻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炉头,包括:
炉头座,所述炉头座形成有内环燃气腔和外环燃气腔,所述内环燃气腔和外环燃气腔分别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环燃气腔环绕所述内环燃气腔设置,所述内环燃气腔和所述外环燃气腔的轴向与所述炉头座的轴向相平行;
第一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外环燃气腔相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一进气口;以及
第二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内环燃气腔相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形成的气流通道的进气方向与所述炉头座的轴向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炉头座包括底壁及与所述底壁相连接的第一内环壁、第一中环壁和第一外环壁,所述第一内环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第一中环壁围合形成所述内环燃气腔,所述第一中环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第一外环壁围合形成所述外环燃气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壁并与所述外环燃气腔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流壁,所述第一导流壁与所述底壁相连接;
所述第一导流壁朝向所述外环燃气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用于将所述第一进气管内的气流向所述外环燃气腔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导引。
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气管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壁并与所述内环燃气腔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气管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流壁,所述第二导流壁与所述底壁相连接;
所述第二导流壁朝向所述内环燃气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用于将所述第二进气管内的气流向所述内环燃气腔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导引。
本发明在上述炉头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以及如上述所述的炉头;
所述燃烧器主体装设于所述炉头上,所述燃烧器主体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炉头的外环燃气腔的外环通道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炉头的内环燃气腔的内环通道。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主体包括:
火盖;以及
分气盘;所述分气盘装设于所述炉头上,所述火盖设于所述分气盘远离所述炉头的一侧,所述分气盘形成有所述外环通道和所述内环通道,所述火盖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通道的外环火孔和连通所述内环通道的内环火孔。
可选地,所述分气盘包括:
第一盘体,设于所述炉头上,所述第一盘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燃气腔的外环进气口和连通所述内环燃气腔的内环进气口;
第二盘体,所述火盖设于所述第二盘体远离所述第一盘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盘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火孔的外环出气口和连通所述内环火孔的内环出气口;
第一导气管,设于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所述第一导气管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外环进气口和所述外环出气口的所述外环通道;以及
第二导气管,设于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所述第二导气管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内环进气口和所述内环出气口的所述内环通道。
可选地,所述火盖包括顶壁及与所述顶壁相连接的第二外环壁、第二中环壁和第二内环壁;所述第二外环壁、所述顶壁、所述第二中环壁以及所述第二盘体围合形成外环腔室,所述外环火孔和所述外环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外环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中环壁、所述顶壁、所述第二内环壁以及所述第二盘体围合形成内环腔室,所述内环火孔和所述内环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内环腔室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内环壁围合形成有中心腔,所述内环火孔设于所述第二内环壁上,所述内环火孔远离所述内环腔室的一端朝向所述中心腔设置;和/或
所述顶壁、所述第二外环壁、所述第二中环壁以及所述第二内环壁为一体设置。
本发明在上述燃烧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燃气灶具,所述燃气灶具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燃烧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在炉头内的内环燃气腔和外环燃气腔,使内环燃气腔和外环燃气腔均呈环形腔室,气流进入内环燃气腔或外环燃气腔之后,沿着呈环形的腔室流动,气流输出过程中,其能够呈较平滑的转向,减少气流由于剧烈转向而导致的脱落涡,进而可以减小气流的风阻,提升燃气的输送效率;通过采用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形成与炉头座轴向相垂直的气流方向,使气流能够从侧面水平输入,气流输入时能够沿着内环燃气腔或外环燃气腔形成的环形轨迹流动,不产生剧烈转向,进而可以降低气流的风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炉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炉头底部视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燃烧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炉头与分气盘配合状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A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分气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分气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盘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盘朝向炉头的一侧视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盘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分气盘与火盖配合状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中B-B向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582380620000041
Figure BDA000258238062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炉头,包括:炉头座10,所述炉头座10形成有内环燃气腔16和外环燃气腔14,所述内环燃气腔16和外环燃气腔14分别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环燃气腔14环绕所述内环燃气腔16设置,所述内环燃气腔16和所述外环燃气腔14的轴向与所述炉头座10的轴向相平行;第一进气管20,一端与所述外环燃气腔14相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一进气口21;以及第二进气管30,一端与所述内环燃气腔16相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进气口31,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形成的气流通道的进气方向与所述炉头座10的轴向相垂直。
所述内环燃气腔16和所述外环燃气腔14为中空的环形腔体,所述内环燃气腔16和所述外环燃气腔14的轴向与所述炉头座10的轴向相一致。自所述第一进气管20进入所述外环燃气腔14的气流沿所述外环燃气腔14形成的环形轨迹流动;自所述第二进气管30进入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气流沿所述内环燃气腔16形成的环形轨迹流动。
以所述炉头水平放置为例,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形成水平方向上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一进气管20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21的一端直接连通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部,气流沿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外周切向流动,以使自所述第一进气管20输入的气流不会被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外周面阻挡。自所述第二进气口31进入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气流沿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内壁面的切向流动,以使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内壁面形成沿其内壁面延伸的环形轨迹,气流仅能够沿着所述环形轨迹流动,气流不产生垂直方向上的转向。
由于所述外环燃气腔14为环形腔室,气流进入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部之后,沿着所述外环燃气腔14形成的环形通道流动,气流沿着内环燃气腔16形成的环形的内壁面流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垂直方向上的剧烈转向,进而使得气流不容易产生脱落涡。脱落涡为气流受到障碍物阻挡时沿着气流流动方向的延伸方向上,在障碍物的旁侧产生的涡流,当气流出现剧烈转向时,气流容易在造成转向的障碍物旁侧产生脱落涡,在产生脱落涡的部位,气流不能正常连续输送,造成气流的有效过风面积减小;其中,由于障碍物阻挡导致气流的产生的脱落涡越大,对气流造成的风阻也越大,气流转向的转向角越大,气流所产生的脱落涡的范围也越大。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气流呈垂直于炉头座10的轴向的方向输入到外环燃气腔14内,使外环燃气腔14的内壁面形成平滑的弧形导向面,使气流在外环燃气腔14内沿着平滑的弧形导向面流动,进而不容易产生脱落涡,使气流在炉头内的风阻降低,有助于提升气流的输送效率。所述第二进气管30与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气流输入方式与所述第一进气管20的气流输入方式相一致,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布置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取平行于所述炉头座10的轴向的截面,该截面与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的进气方向相平行,可以将所述外环燃气腔14和所述内环燃气腔16形成流向相反的环形通道,以使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能够被分布在所述截面的两侧。在制作所述炉头时,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与所述炉头座10的连接部位的体积可以更大。在所述炉头座10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相连通的进气口时,可以相应地增大进气口的截面积,以减小第一进气管20和第二进气管30与炉头座10连接部位的风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的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在平行于所述炉头座10的轴向的截面的投影中,所述第一进气管20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2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进气管30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31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进气口31远离所述第二进气管30的一端对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的气流不产生遮挡,以使气流沿着所述外环燃气腔14流动时,不会由于所述第二进气管30的遮挡而产生较大的风阻。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的使用状态下,所述外环燃气腔14和所述内环燃气腔16在平行于所述炉头座10的轴向的截面的投影中,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外环燃气腔14的下端面,以使所述第一进气管20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21的一端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进气管30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31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进气管30对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部空间不产生阻挡,进而减小所述外环燃气腔14的风阻。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布置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可以将所述第一进气管20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2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进气管30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炉头座10的底部端面相连接,使气流自所述炉头座10的底部向所述炉头座10内部输送,所述炉头座10远离其底部端面的一端用于安装燃烧器的火盖50。在制作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时,可以防止所述第二进气管30对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的气流造成阻挡,进而可以减小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的风阻。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座10包括底壁18及与所述底壁18相连接的第一内环壁13、第一中环壁12和第一外环壁12,所述第一内环壁13、所述底壁18以及所述第一中环壁12围合形成所述内环燃气腔16,所述第一中环壁12、所述底壁18以及所述第一外环壁12围合形成所述外环燃气腔14。所述第一内环壁13、第一中环壁12以及所述第一外环壁12同轴设置并由内向外依次环设,所述底壁18作为所述炉头座10的底部端面。
在制作燃烧器时,将所述燃烧器的火盖50设置在所述炉头座10远离所述底壁18的一端。气流沿着所述内环燃气腔16和所述外环燃气腔14形成的环形通道输送至所述火盖50的火孔。所述第一内环壁13、所述第一中环壁12、所述第一外环壁12可以与所述底壁18一体设置。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20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21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壁18并与所述外环燃气腔14相连通。以使所述第一进气管20从所述底壁18方向逐渐向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输入气流。
在制作所述炉头座10时,可以使所述第一进气管20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21的一端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底壁18靠近所述外环燃气腔14的一侧端面,在所述底壁18上设置沿所述第一进气管20轴向延伸的长条形的贯通孔,所述第一进气管20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21的一端与所述贯通孔相适配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进气管20靠近所述底壁18的一端形成长条形的出气口。气流自所述第一进气管20输送至所述外环燃气腔14时,靠近所述底壁18的一端可以逐渐由下向上输入气流,以使气流有向所述火盖50的方向流动的趋势。
请参阅图2和图3,为了减小所述第一进气管20与所述底壁18之间的阻力,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20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21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流壁15,所述第一导流壁15与所述底壁18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流壁15朝向所述外环燃气腔14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流面151,所述第一导流面151用于将所述第一进气管20内的气流向所述外环燃气腔14远离所述底壁18的方向导引。
所述第一进气管20与所述第一导流壁15、所述底壁18可以一体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进气管20的气流沿着所述第一导流壁15形成的第一导流面151向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流动,进而可以减小所述第一进气管20与所述底壁18的连接部位的风阻。
所述第一导流面151可以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壁15上朝向所述外环燃气腔14一侧的斜面,也可以为弧面。气流自所述第一进气管20输出时,沿所述第一导流面151呈倾斜地向远离所述底壁18的方向流动。由于气流沿着所述外环燃气腔14形成的环形通道流动,使气流能够逐渐呈环形的路径向火盖50方向运动,以实现气流的连续输出。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管30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21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壁18并与所述内环燃气腔16相连通。以使所述第二进气管30从所述底壁18方向逐渐向所述内环燃气腔16内输入气流。
所述第二进气管30与所述底壁18的配合方式可以与所述第一进气管20与所述底壁18的配合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取平行于所述炉头座10的轴向的截面,所述炉头座10的轴线位于该所述截面上,该截面与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的进气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分别位于该所述截面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进气管20和所述第二进气管30能够在所述底壁18上具有充分的连接空间。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气管30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31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流壁17,所述第二导流壁17与所述底壁18相连接;所述第二导流壁17朝向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流面171,所述第二导流面171用于将所述第二进气管30内的气流向所述内环燃气腔16远离所述底壁18的方向导引。气流沿着所述第二进气管30形成的气流通道流动至所述第二导流壁17时,在所述第二导流面171的作用下,向所述内环燃气腔16远离所述底壁18的方向流动,由于所述内环燃气腔16为环形腔室,气流在所述内环燃气腔16内沿着环形轨迹向与所述炉头座10相适配的火盖50方向流动。所述第二导流壁17与所述第一导流壁15的安装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本发明在上述炉头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燃烧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4,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炉头;所述燃烧器主体装设于所述炉头的炉头座10上,所述燃烧器主体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炉头的外环燃气腔14的外环通道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炉头的内环燃气腔16的内环通道。
所述燃烧器主体用于形成与所述炉头相适配的火盖50等功能部件。所述燃烧器主体上设有内环火孔56和外环火孔53,所述内环火孔56形成内环火焰,所述外环火孔53形成外环火焰。所述内环火孔56和所述外环火孔53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所述燃烧器主体上形成有供气流向所述内环火孔56和所述外环火孔53流动的通道。其中,连通所述内环火孔56和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通道为内环通道,连通所述外环火孔53和外环燃气腔14的通道为外环通道。
所述燃烧器主体上设置有火孔,因此,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相对所述内环燃气腔16和所述外环燃气腔14会存在一定负压,由于所述外环燃气腔14和所述内环燃气腔16为环形的气流通道,气流自所述内环燃气腔16进入所述内环通道,或自所述外环燃气腔14进入所述外环通道时,由于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为相对负压状态,所述内环燃气腔16和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的气流在靠近所述燃烧器主体的一端的风阻相对较小。当气流流经靠近所述燃烧器主体的一端时,会由于负压作用被吸入所述内环通道或所述外环通道,进而实现气流输出。
当设置有所述第一导流壁15或所述第二导流壁17时,以所述第一导流壁15为例,进入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的气流会被向所述燃烧器主体方向导引,气流沿所述第一导流面151向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部流动时,会产生向所述燃烧器主体方向流动的趋势,使得气流在所述外环燃气腔14形成的环形通道内逐渐向所述燃烧器主体方向输出。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主体包括:火盖50;以及分气盘40;所述分气盘40装设于所述炉头上,所述火盖50设于所述分气盘40远离所述炉头的一侧,所述分气盘40形成有所述外环通道和所述内环通道,所述火盖50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通道的外环火孔53和连通所述内环通道的内环火孔56。所述火盖50用于形成所述内环火孔56和所述外环火孔53,所述分气盘40用于形成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
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可以为设于所述分气盘40上的多个,以从多个方位向所述火盖50输送气流。所述分气盘40盖设于所述炉头上,所述火盖50盖设于所述分气盘40上,也可以使所述分气盘40与所述火盖50呈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8和图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气盘40包括:第一盘体41,设于所述炉头上,所述第一盘体41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燃气腔14的外环进气口42和连通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内环进气口43;第二盘体44,所述火盖50设于所述第二盘体44远离所述第一盘体41的一侧,所述第二盘体44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火孔53的外环出气口45和连通所述内环火孔56的内环出气口46;第一导气管47,设于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4之间,所述第一导气管47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外环进气口42和所述外环出气口45的所述外环通道;以及第二导气管48,设于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4之间,所述第二导气管48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内环进气口43和所述内环出气口46的所述内环通道。所述第一盘体41与所述第二盘体4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气管47和所述第二导气管48设于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4之间,以形成所述内环通道和所述外环通道。
请参阅图10、图11以及图12,所述外环进气口42和所述内环进气口43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盘体41上的通孔。所述外环出气口45和所述内环出气口46为设置在所述第二盘体44上的通孔。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的气流自所述外环进气口42进入所述外环通道,经由所述第一盘体41的外环出气口45输送至所述外环火孔53。
在制作所述分气盘40时,可以将所述第一导气管47和所述第二导气管48与所述第一盘体41或第二盘体一体设置,以方便对位和安装。所述第一导气管47和所述第二导气管48可以均为多个,以从多个位置进行气体的导流。
请参阅13、图14和图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所述火盖50与所述分气盘40的配合方式,所述火盖50包括顶壁51及与所述顶壁51相连接的第二外环壁52、第二中环壁54和第二内环壁55;所述第二外环壁52、所述顶壁51、所述第二中环壁54以及所述第二盘体44围合形成外环腔室58,所述外环火孔53和所述外环出气口45分别与所述外环腔室58相连通;所述第二中环壁54、所述顶壁51、所述第二内环壁55以及所述第二盘体44围合形成内环腔室59,所述内环火孔56和所述内环出气口46分别与所述内环腔室59相连通。
所述外环腔室58形成向所述火盖50的外环火孔53输送气流的腔室,气流进入所述外环腔室58内之后,能够在所述外环腔室58内进行充分地混合,以使气流中的燃气和空气能够混合均匀并喷射燃烧。
所述第一导气管47和所述第二导气管48的出风截面大小小于外环腔室58和内环腔室59内部截面大小。以所述第一导气管47与所述外环腔室58为例,气流自所述第一导气管47进入所述外环腔室58时,能够形成类似射流状态,通过射流作用,能够带动更多的气流从所述外环燃气腔14进入所述外环进气口42,以增大气流输出的速度,进一步减小所述外环燃气腔14内的风阻。当气流以一定的射流速度进入所述外环腔室58时,能够使气流具有较大流速,气流在所述外环腔室58内能够快速混合,进一步提升燃气混合效率。
在制作所述第二盘体44时,可以在所述第二盘体44上设置与所述火盖50相适配的环状立壁,以使所述第二盘体44与所述顶盖能够组合形成所述外环腔室58和所述内环腔室59。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顶壁51、所述第二外环壁52、所述第二中环壁54以及所述第二内环壁55为一体设置。通过使所述顶壁51与所述第二内环壁55和所述第二外环壁52一体设置,所述火盖50不需要进行二次组装,能够方便对其进行安装。由于所述顶壁51与所述第二内环壁55和所述第二外环壁52一体设置,所述火盖50的外部表面不具有缝隙,在所述火盖50使用过程中,锅具中溢出的汤汁不会大量附着在所述顶壁51与所述第二内环壁55或所述第二外环壁52的连接部位,进而方便进行清洗。
通过采用一体设置的方式,所述火盖50的形状相对确定,所述内环火孔56和所述外环火孔53的位置保持恒定状态,使得所述火盖50内部及外周的气体流场保持在预设的状态,进而可以使所述火盖50的燃烧效率保持在预设状态,进一步提升燃气的利用效率。同时,由于流场保持稳定状态,能够方便与其他功能部件的配合,提升所述火盖50的适应性。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内环壁55围合形成有中心腔57,所述内环火孔56设于所述第二内环壁55上,所述内环火孔56远离所述内环腔室59的一端朝向所述中心腔57设置。本实施例中,自所述内环火孔56喷射出来的气流沿斜向上方向向所述中心腔57的中部上方喷射。在所述火盖50使用状态下,所述中心腔57会形成热量集中区域,使得热量能够集中作用于锅具的底部。当煮食少量食物时,能够使热量集中作用于食物集中的区域,进而提升煮食效率。
由于所述内环火孔56能够形成向锅具的底部集中小面积加热的效果,使得所述火盖50能够在小火或极小火使用状态下,燃气在所述中心腔57的上方集中燃烧,进而提高燃气的利用效率。
在所述火盖50使用过程中,当煮食过程中有汤汁溢出时,由于所述内环火孔56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环壁55的周向,所述内环火孔56向所述中心腔57开设,能够避免汤汁进入所述内环火孔56,进而防止所述内环火孔56堵塞。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环火孔53远离所述外环燃气腔14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外环壁52的外周方向设置。所述外环火孔53形成将气流向所述第二外环壁52的外部导引的气流通道。在所述火盖50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汤汁进入所述外环火孔53,进而防止所述外环火孔53堵塞。
当朝向所述中心腔57设置的内环火孔56与朝向所述外环壁的外周设置的第一外环火孔53相配合时,所述内环火孔56能够用于对锅具底部中心喷射加热,所述外环火孔53能够用于向锅具的底部边缘喷射加热,使得锅具的加热更加均匀,有助于提升煮食效率。
由于所述内环火孔56朝向所述中心腔57喷射加热,所述外环火孔53朝向所述火盖50的外周喷射加热,所述火盖50外周形成稳定的流场,使所述火盖50形成均匀的加热区域,进而实现均匀加热。通过形成均匀的加热区域,可以方便与其他功能部件相配合,以提升燃气的利用效率。由于所述内环火孔56和所述外环火孔53具有相对稳定的气流流场,使得所述火盖50具有更好的稳焰效果。
所述内环火孔56沿所述第二内环壁55的周向等间隔分布,所述外环火孔53沿所述第二外环壁52的周向间隔分布,以使所述内环火孔56和所述外环火孔53的喷射燃烧位置相对恒定。用户在进行清洗之后重新安装,所述内环火孔56和所述外环火孔53的位置也相对恒定,进而使得所述火盖50的燃烧状态保持恒定,能够减少由于组装不符合预设标准而出现的燃烧状态不稳定的问题,进而降低燃气损耗。
请参阅图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盘体44中部形成有连通所述中心腔57的进气通道,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4之间形成有供二次空气进入所述进气通道的二次空气补入口49。
所述第一导气管47和所述第二导气管48设置在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4之间,以使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4可以形成相对悬空的状态。由于所述外环燃气腔14环设于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外部,所述第一导气管47和所述第二导气管48分别与所述外环燃气腔14、所述内环燃气腔16的位置相对应,此时,所述第一导气管47和所述第二导气管48将所述第二盘体44架空设置在所述第一盘体41上。气流自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4之间形成的二次空气补入口49向所述进气通道流动,以用于补充所述内环火孔56形成的火焰的燃烧。
本发明在上述燃烧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燃气灶具的实施例。
所述燃气灶具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燃烧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头座,所述炉头座形成有内环燃气腔和外环燃气腔,所述内环燃气腔和外环燃气腔分别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环燃气腔环绕所述内环燃气腔设置,所述内环燃气腔和所述外环燃气腔的轴向与所述炉头座的轴向相平行;
第一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外环燃气腔相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一进气口;以及
第二进气管,一端与所述内环燃气腔相连通,另一端形成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形成的气流通道的进气方向与所述炉头座的轴向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包括底壁及与所述底壁相连接的第一内环壁、第一中环壁和第一外环壁,所述第一内环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第一中环壁围合形成所述内环燃气腔,所述第一中环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第一外环壁围合形成所述外环燃气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壁并与所述外环燃气腔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流壁,所述第一导流壁与所述底壁相连接;
所述第一导流壁朝向所述外环燃气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用于将所述第一进气管内的气流向所述外环燃气腔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导引。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壁并与所述内环燃气腔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远离所述第二进气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流壁,所述第二导流壁与所述底壁相连接;
所述第二导流壁朝向所述内环燃气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用于将所述第二进气管内的气流向所述内环燃气腔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导引。
7.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炉头;
所述燃烧器主体装设于所述炉头上,所述燃烧器主体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炉头的外环燃气腔的外环通道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炉头的内环燃气腔的内环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主体包括:
火盖;以及
分气盘;所述分气盘装设于所述炉头上,所述火盖设于所述分气盘远离所述炉头的一侧,所述分气盘形成有所述外环通道和所述内环通道,所述火盖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通道的外环火孔和连通所述内环通道的内环火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包括:
第一盘体,设于所述炉头上,所述第一盘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燃气腔的外环进气口和连通所述内环燃气腔的内环进气口;
第二盘体,所述火盖设于所述第二盘体远离所述第一盘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盘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环火孔的外环出气口和连通所述内环火孔的内环出气口;
第一导气管,设于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所述第一导气管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外环进气口和所述外环出气口的所述外环通道;以及
第二导气管,设于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所述第二导气管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内环进气口和所述内环出气口的所述内环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包括顶壁及与所述顶壁相连接的第二外环壁、第二中环壁和第二内环壁;所述第二外环壁、所述顶壁、所述第二中环壁以及所述第二盘体围合形成外环腔室,所述外环火孔和所述外环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外环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中环壁、所述顶壁、所述第二内环壁以及所述第二盘体围合形成内环腔室,所述内环火孔和所述内环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内环腔室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内环壁围合形成有中心腔,所述内环火孔设于所述第二内环壁上,所述内环火孔远离所述内环腔室的一端朝向所述中心腔设置;和/或
所述顶壁、所述第二外环壁、所述第二中环壁以及所述第二内环壁为一体设置。
11.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具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CN202010673039.5A 2020-07-13 2020-07-13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Pending CN111735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3039.5A CN111735050A (zh) 2020-07-13 2020-07-13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3039.5A CN111735050A (zh) 2020-07-13 2020-07-13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5050A true CN111735050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5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3039.5A Pending CN111735050A (zh) 2020-07-13 2020-07-13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50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1714B2 (en) Burner for cooking appliances
US11441781B2 (en) System of gas burners, in particular for a cooking top for household use
US10393386B2 (en) System of gas burners, in particular for a cooking top for household use
CN106949466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10864292B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111735051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1735049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2319710U (zh)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1735052B (zh)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1735050A (zh)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EP2505917B1 (en) Gas burner unit and cooking top
CN109959008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112240549A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2319711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0017481B (zh) 灶具火盖
CN21240865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US10655846B2 (en) Gas burner assembly for a cooktop appliance
CN109539262B (zh) 火盖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611403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544432U (zh)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KR101816527B1 (ko) 회오리 화염형 헤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가스레인지
CN213810621U (zh)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2511139U (zh) 内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JP2002333109A (ja) バーナ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ロ
CN220229154U (zh) 钣金火盖、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