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5677B -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5677B
CN111725677B CN201910526381.XA CN201910526381A CN111725677B CN 111725677 B CN111725677 B CN 111725677B CN 201910526381 A CN201910526381 A CN 201910526381A CN 111725677 B CN111725677 B CN 111725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hell
plugging
housing
plugg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63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5677A (zh
Inventor
廖生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5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5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5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5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32End pieces with two or more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01R31/065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with built-in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56Details of interchangeable modules or 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tridge mechanisms
    • H05K5/026Details of interchangeable modules or 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tridge mechanisms having standardized interfaces
    • H05K5/0278Details of interchangeable modules or 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tridge mechanisms having standardized interfaces of USB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8Covers sliding or withdrawing in the direction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0Means for supporting coupling part when not engag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二连接器及一外壳组,外壳组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分别套设于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外,外壳组能在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上移动,用以选择单一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其中之一)使用。由此,将多个连接器整合为一体,以便于用户弹性的选择使用,且限制一次只能单独使用一个连接器,可有效的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

Description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电气领域中,连接器有着广泛的应用,电缆连接器一般都是单独的进行搭配连接使用,在一些连接器类型多的环境下,过于分散的连接器会显得布局杂乱,影响产品质量。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多接头(连接器)的连接装置,以便于用户弹性的选择使用,且将多个连接器整合为一体,不会显得布局杂乱。
然而,现有多接头的连接装置,若是在同一时间使用插接多个电子装置进行电力或信号的传输,则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同时插接多个电子装置(如手机)进行充电时,有可能造成过载;又例如同时插接多个电子装置(如手机)进行信号传输时,有可能造成彼此之间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将多个连接器整合为一体,以便于用户弹性的选择使用,且限制一次只能单独使用一个连接器,可有效的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插接端及一第一连接端;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插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相互连接;以及一外壳组,该外壳组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相互抵触或连接一体,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分别套设于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外,该外壳组能在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上移动;其中当该外壳组朝向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包覆于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使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外,使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得以使用;当该外壳组朝向该第一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包覆于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外,使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外,使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得以使用。
优选地,该第一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位于同一直线。
优选地,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及该外壳组之间设置导引机构,用以导引及限制该外壳组在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上的移动。
优选地,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上分别设置第一导块及第二导块,且该外壳组上设置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该第一导块及该第二导块分别滑动的配合于该第一导槽及该第二导槽中,用以组成该导引机构。
优选地,该外壳组的内部形成一第一挡止端及一第二挡止端,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上分别设置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当该外壳组朝向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一挡止端相互抵触而定位;当该外壳组朝向第一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二凸部及该第二挡止端相互抵触而定位。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插接端及一第一连接端;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插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一第三连接器,该第三连接器具有一第三插接端及一第三连接端,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连接端与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相互连接;以及一外壳组,该外壳组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第三壳体,该第一壳体、该第二壳体及该第三壳体分别套设于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及该第三连接器外,该外壳组能在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及该第三连接器上移动;其中该第一壳体、该第二壳体及该第三壳体相邻接的一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动端、一第二连动端及一第三连动端,该第一连动端、第二连动端及该第三连动端相互抵触;当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朝向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三壳体及该第二壳体被推动分别包覆于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使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外,使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得以使用;当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朝向该第一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三壳体及该第一壳体被推动分别包覆于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外,使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外,使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得以使用;当该外壳组的第三壳体朝向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被推动分别包覆于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使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三壳体外,使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得以使用。
优选地,该第一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位于同一直线,该第三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与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插拔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地,该第一连动端具有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一平面,该第二连动端具有一第二斜面及一第二平面,该第三连动端具有一第三斜面及一第四斜面,该第一连动端的第一平面能与该第二连动端的第二平面相互抵触,该第一连动端的第一斜面及该第二连动端的第二斜面能分别与该第三连动端的第三斜面及第四斜面相互抵触,当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朝向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壳体利用该第一斜面及该第一平面分别抵推该第三壳体的第三斜面及该第二壳体的第二平面,使该第三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分别包覆于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当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朝向该第一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二壳体利用该第二斜面及该第二平面分别抵推该第三壳体的第四斜面及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平面,使该第三壳体及该第一壳体分别包覆于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外;当该外壳组的第三壳体朝向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三壳体利用该第三斜面及该第四斜面分别抵推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斜面及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斜面,使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分别包覆于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将多个连接器整合为一体,以便于用户弹性的选择使用,且利用该外壳组的移动,可用以限制一次只能单独使用一个连接器,可有效的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图1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一第二连接器2及一外壳组3,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可为各种形式的连接器,并不予以限制,可以是USB连接器、IEEE1394连接器、HDMI连接器、AV端子或DC端子等各种型式及规格的电连接器。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大致包含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等构件。所述端子可用以传输电力、信号等,由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的构造为现有技术,且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的形式及构造,故不予以赘述。
该第一连接器1具有一第一插接端11及一第一连接端12,第一插接端11及第一连接端1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器1相对的两端。该第一插接端11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前端,亦即第一插接端11位于第一连接器1靠近对接连接器的一端,也就是说,第一插接端11位于第一连接器1面向插接方向的一端。该第一连接端12位于第一连接器1的后端,亦即第一连接端12位于第一连接器1远离对接连接器的一端,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端12位于第一连接器1背向插接方向的一端。
该第二连接器2具有一第二插接端21及一第二连接端22,第二插接端21及第二连接端22分别位于第二连接器2相对的两端。该第二插接端21位于第二连接器2的前端,亦即第二插接端21位于第二连接器2靠近对接连接器的一端,也就是说,第二插接端21位于第二连接器2面向插接方向的一端。该第二连接端22位于第二连接器2的后端,亦即第二连接端22位于第二连接器2远离对接连接器的一端,也就是说,第二连接端22位于第二连接器2背向插接方向的一端。
该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连接端12及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连接端22相互连接,使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连接为一体,第一连接器1的插拔方向及第二连接器2的插拔方向可位于同一直线。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可电性连接于一缆线4,亦即缆线4可电性连接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的端子,以便于电力及信号的传输。
该外壳组3为一中空体,该外壳组3可为一体成型或分离式的壳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组3为分离式的壳体。该外壳组3包含一第一壳体31及一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相互抵触或连接一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相邻接的一端相互抵触。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分别套设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外,使得外壳组3套设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外,该外壳组3可在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上移动,用以选择单一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其中之一)使用。
如图2所示,当该外壳组3朝向第二连接器2的方向移动时,该外壳组3的第二壳体32包覆于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外,使得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无法使用,电子装置无法顺利的插接于第二连接器2上。此时,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伸出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外,使得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得以使用,电子装置能顺利的插接于第一连接器1上。
如图3所示,当该外壳组3朝向第一连接器1的方向移动时,该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包覆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外,使得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无法使用,电子装置无法顺利的插接于第一连接器1上。此时,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伸出外壳组3的第二壳体32外,使得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得以使用,亦即电子装置能顺利的插接于第二连接器2上。是以,使用者可以利用外壳组3的移动,弹性的选择使用第一连接器1或第二连接器2,一次只能单独使用一个连接器。
优选的,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外壳组3之间设置有导引机构,可用以导引及限制外壳组3在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上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上分别设置第一导块13及第二导块23,该第一导块13及第二导块23可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的两面,且于外壳组3上设置第一导槽33及第二导槽34,第一导槽33、第二导槽34沿着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的插拔方向延伸,第一导槽33、第二导槽34的长度大于第一导块13、第二导块23的长度,第一导块13及第二导块23分别滑动的配合于第一导槽33及第二导槽34中,用以组成该导引机构,可导引外壳组3在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上的移动,且第一导块13、第二导块23可抵触于第一导槽33、第二导槽34的两端而定位。所述第一导槽33及第二导槽34可为穿孔或盲孔型式。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可通过一电路板5电性连接于缆线4。该外壳组3为一中空体,该外壳组3为一体成型的壳体,该外壳组3包含一第一壳体31及一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连接一体,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分别套设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外,该外壳组3可在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上移动,用以选择单一的连接器使用。该外壳组3的内部形成一第一挡止端35及一第二挡止端36,第一挡止端35及第二挡止端36分别位于外壳组3的内部靠近两端处。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上分别设置一第一凸部14及一第二凸部24。
如图6所示,当该外壳组3朝向第二连接器2的方向移动时,该外壳组3的第二壳体32包覆于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外,使得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无法使用,且第一凸部14及第一挡止端35可相互抵触而定位。此时,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伸出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外,使得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得以使用。
如图7所示,当该外壳组3朝向第一连接器1的方向移动时,该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包覆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外,使得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无法使用,且第二凸部24及第二挡止端36可相互抵触而定位。此时,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伸出外壳组3的第二壳体32外,使得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得以使用。是以,使用者可以利用外壳组3的移动,弹性的选择使用第一连接器1或第二连接器2,一次只能单独使用一个连接器。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8及图9,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一第二连接器2、一外壳组3及一第三连接器6,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的构造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予以赘述。所述的第三连接器6可为各种形式的连接器,并不予以限制,可以是USB连接器、IEEE1394连接器、HDMI连接器、AV端子或DC端子等各种型式及规格的电连接器。该第三连接器6具有一第三插接端61及一第三连接端62,第三插接端61及第三连接端62分别位于第三连接器6相对的两端。该第三插接端61位于第三连接器6的前端,亦即第三插接端61位于第三连接器6靠近对接连接器的一端,也就是说,第三插接端61位于第三连接器6面向插接方向的一端。该第三连接端62位于第三连接器6的后端,亦即第三连接端62位于第三连接器6远离对接连接器的一端,也就是说,第三连接端62位于第三连接器6背向插接方向的一端。
该第三连接器6的第三连接端62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连接端12及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连接端22相互连接,使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连接为一体,第三连接器6的插拔方向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的插拔方向相互垂直。第三连接器6可电性连接于缆线4。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组3为分离式的壳体,该外壳组3包含一第一壳体31、一第二壳体32及一第三壳体37,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三壳体37个别成型,该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三壳体37呈中空体,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三壳体37分别设置(套设)于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外,使得外壳组3套设于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外,该外壳组3可在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上移动,用以选择单一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其中之一)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三壳体37相邻接的一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动端311、一第二连动端321及一第三连动端371,第一连动端311、第二连动端321及第三连动端371相互抵触,使得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三壳体37之间得以连动。第一连动端311可具有一第一斜面312及一第一平面313,第一斜面312及第一平面313之间的夹角可为135度。第二连动端321可具有一第二斜面322及一第二平面323,第二斜面322及第二平面323之间的夹角可为135度。第三连动端371可具有一第三斜面372及一第四斜面373,第三斜面372及第四斜面373之间的夹角可为90度。第一连动端311的第一平面313能与第二连动端321的第二平面323相互抵触,第一连动端311的第一斜面312及第二连动端321的第二斜面322能分别与第三连动端371的第三斜面372及第四斜面373相互抵触。
第三连接器6上可设置第三导块63,该第三导块63可设置于第三连接器6的两面,且于外壳组3设置第三导槽38,第三导槽38沿着第三连接器6的插拔方向延伸,第三导槽38的长度大于第三导块63的长度,第三导块63滑动的配合于第三导槽38中,可导引外壳组3的第三壳体37在第三连接器6上的移动,且第三导块63可抵触于第三导槽38的两端而定位。所述第三导槽38可为穿孔或盲孔型式。
如图10所示,当该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朝向第二连接器2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壳体31可利用第一斜面312及第一平面313分别抵推第三壳体37的第三斜面372及第二壳体32的第二平面323,使第三壳体37及第二壳体32被推动分别包覆于第三连接器6的第三插接端61及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外,使得第三连接器6的第三插接端61及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无法使用。此时,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伸出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外,使得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得以使用。
如图11所示,当该外壳组3的第二壳体32朝向第一连接器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壳体32可利用第二斜面322及第二平面323分别抵推第三壳体37的第四斜面373及第一壳体31的第一平面313,使第三壳体37及第一壳体31被推动分别包覆于第三连接器6的第三插接端61及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外,使得第三连接器6的第三插接端61及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无法使用。此时,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伸出外壳组3的第二壳体32外,使得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得以使用。
如图12所示,当该外壳组3的第三壳体37朝向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的方向移动时,第三壳体37可利用第三斜面372及第四斜面373分别抵推第一壳体31的第一斜面312及第二壳体32的第二斜面322,使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被推动分别包覆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及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外,使得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插接端11及第二连接器2的第二插接端21无法使用。此时,第三连接器6的第三插接端61伸出外壳组3的第三壳体37外,使得第三连接器6的第三插接端61得以使用。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亦可在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上分别设置导槽15、25及64,且在该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三壳体37内分别导块39、40及41,所述导块39、40及41分别与所述导槽15、25及64滑动配合,用以组成该导引机构。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14及图15,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及操作大致相同,其差异仅在于,该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三壳体37呈片体,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及第三壳体37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外,使得外壳组3紧靠于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外,该外壳组3可在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上移动,用以选择单一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其中之一)使用。由于其操作与第三实施例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组3外进一步套设一外包覆壳7,用以定位外壳组3,且外壳组3及外包覆壳7之间亦可设置导引机构(未标示),用以导引及限制该外壳组3在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及第三连接器6上的移动。
[第六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及操作大致相同,其差异仅在于,该外壳组3的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呈片体,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外,使得外壳组3紧靠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该外壳组3可在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上移动,用以选择单一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其中之一)使用。由于其操作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组3外进一步套设一外包覆壳7,用以定位外壳组3,且外壳组3及外包覆壳7之间亦可设置导引机构,用以导引及限制该外壳组3在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上的移动。该导引机构可包含设置于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之间的第四导块16,以及设置于外壳组3上的第四导槽42,第四导槽42沿着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的插拔方向延伸,第四导槽42的长度大于第四导块16的长度,第四导块16滑动的配合于第四导槽42中,用以组成该导引机构,可导引外壳组3在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上的移动。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将多个连接器整合为一体,以便于用户弹性的选择使用,且利用该外壳组的移动,可用以限制一次只能单独使用一个连接器,可有效的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8)

1.一种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插接端及一第一连接端;
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插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相互连接;以及
一外壳组,该外壳组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相互抵触或连接一体,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分别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外,该外壳组能在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上移动;
其中,当该外壳组朝向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包覆于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使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外,使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得以使用;当该外壳组朝向该第一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包覆于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外,使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外,使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得以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位于同一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及该外壳组之间设置导引机构,用以导引及限制该外壳组在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上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上分别设置第一导块及第二导块,且该外壳组上设置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该第一导块及该第二导块分别滑动的配合于该第一导槽及该第二导槽中,用以组成该导引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组的内部形成一第一挡止端及一第二挡止端,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上分别设置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当该外壳组朝向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凸部及该第一挡止端相互抵触而定位;当该外壳组朝向第一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二凸部及该第二挡止端相互抵触而定位。
6.一种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插接端及一第一连接端;
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插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
一第三连接器,该第三连接器具有一第三插接端及一第三连接端,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连接端与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相互连接;以及
一外壳组,该外壳组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第三壳体,该第一壳体、该第二壳体及该第三壳体分别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及该第三连接器外,该外壳组能在该第一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及该第三连接器上移动;
其中该第一壳体、该第二壳体及该第三壳体相邻接的一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动端、一第二连动端及一第三连动端,该第一连动端、第二连动端及该第三连动端相互抵触;当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朝向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三壳体及该第二壳体被推动分别包覆于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使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外,使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得以使用;当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朝向该第一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三壳体及该第一壳体被推动分别包覆于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外,使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外,使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得以使用;当该外壳组的第三壳体朝向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被推动分别包覆于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使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无法使用,且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伸出该外壳组的第三壳体外,使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得以使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位于同一直线,该第三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与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插拔方向相互垂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动端具有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一平面,该第二连动端具有一第二斜面及一第二平面,该第三连动端具有一第三斜面及一第四斜面,该第一连动端的第一平面能与该第二连动端的第二平面相互抵触,该第一连动端的第一斜面及该第二连动端的第二斜面能分别与该第三连动端的第三斜面及第四斜面相互抵触,当该外壳组的第一壳体朝向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一壳体利用该第一斜面及该第一平面分别抵推该第三壳体的第三斜面及该第二壳体的第二平面,使该第三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分别包覆于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当该外壳组的第二壳体朝向该第一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二壳体利用该第二斜面及该第二平面分别抵推该第三壳体的第四斜面及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平面,使该第三壳体及该第一壳体分别包覆于该第三连接器的第三插接端及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外;当该外壳组的第三壳体朝向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三壳体利用该第三斜面及该第四斜面分别抵推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斜面及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斜面,使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分别包覆于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插接端外。
CN201910526381.XA 2019-03-18 2019-06-18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Active CN111725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9145 2019-03-18
TW108109145A TWI705630B (zh) 2019-03-18 2019-03-18 多工型可切換單一連接器的連接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5677A CN111725677A (zh) 2020-09-29
CN111725677B true CN111725677B (zh) 2021-12-28

Family

ID=693483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6381.XA Active CN111725677B (zh) 2019-03-18 2019-06-18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CN20192091882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40800U (zh) 2019-03-18 2019-06-18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882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40800U (zh) 2019-03-18 2019-06-18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0996B2 (zh)
CN (2) CN111725677B (zh)
TW (1) TWI7056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935B (zh) * 2016-03-14 2020-08-11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 用於可攜裝置之折疊裝置架
TWI705630B (zh) * 2019-03-18 2020-09-21 廖生興 多工型可切換單一連接器的連接裝置
USD999870S1 (en) * 2020-04-06 2023-09-26 Trent Zimmer Modular switch assembly
USD992507S1 (en) * 2021-03-10 2023-07-18 Trent Zimmer Switch assembly
US11990713B2 (en) * 2021-10-25 2024-05-21 Nvidia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D981965S1 (en) * 2021-10-27 2023-03-28 Trent Zimmer Modular switch assembly
CN116613602A (zh) * 2023-06-16 2023-08-18 四川大学 一种带自保护的助力式多输出信号转换连接器
CN116799578A (zh) * 2023-08-29 2023-09-22 深圳市威通电子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3632A (zh) * 2011-01-06 2012-07-18 廖文镛 通用串行总线插头连接器
CN204118430U (zh) * 2014-11-18 2015-01-21 张廷洪 一种可旋转式手机充电插头数据线
CN208157798U (zh) * 2017-12-25 2018-11-27 深圳市配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旋转充电线
CN210040800U (zh) * 2019-03-18 2020-02-07 廖生兴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470499S1 (en) * 2002-04-26 2003-02-18 San Disk Corporation Memory card adapter
US7092256B1 (en) * 2002-04-26 2006-08-15 Sandisk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card adapter
US6908038B1 (en) * 2004-02-27 2005-06-21 Imotion Corp. Multi-connector memory card with retractable sheath to protect the connectors
TW200612221A (en) * 2004-10-08 2006-04-16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with multiple interfaces
CN201584578U (zh) * 2009-12-09 2010-09-15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用反卡口连接方式设有机械开关装置的电连接器
CN101859940B (zh) * 2010-04-29 2012-10-1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插头以及设有该插头的电子设备
US9215820B2 (en) * 2011-07-27 2015-12-15 Antony-Euclid C. Villa-Real Practical multi-purpose color-coded flash drive organizer with compartmentalized separate memory sectors for enhanced efficiency and better effective anti-confusion performances in global personal,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 business and organizational works
US20130201622A1 (en) * 2012-02-03 2013-08-08 Wei-Ting Liu Flash Drive
TWI452783B (zh) * 2012-02-13 2014-09-11 Advanced Connection Tech Inc 具機械式切換功能之電連接器
USD759661S1 (en) * 2015-03-04 2016-06-21 ZhuoWen Liao Flash memory storage device
US10331596B2 (en) * 2016-09-07 2019-06-2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USB type-C connector with a secondary por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3632A (zh) * 2011-01-06 2012-07-18 廖文镛 通用串行总线插头连接器
CN204118430U (zh) * 2014-11-18 2015-01-21 张廷洪 一种可旋转式手机充电插头数据线
CN208157798U (zh) * 2017-12-25 2018-11-27 深圳市配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旋转充电线
CN210040800U (zh) * 2019-03-18 2020-02-07 廖生兴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0800U (zh) 2020-02-07
US10950996B2 (en) 2021-03-16
US20200303885A1 (en) 2020-09-24
CN111725677A (zh) 2020-09-29
TW202037017A (zh) 2020-10-01
TWI705630B (zh) 2020-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5677B (zh) 多工型可切换单一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US9614310B2 (en) Standing-type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9461424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9478923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9419390B2 (en) USB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USB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ssembly
US817257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ust-proof shutter driven by magnetic force
US20170194745A1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722929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grounding path
US630925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wer contacts for providing high electrical power
US7094103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hield members
US6106338A (en) Cable end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a device preventing excess molten material from flowing into the connector
EP2704265A2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electromagnetic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US20090186503A1 (en) Xlr cable connector
US8007320B1 (en) Com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92636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function
US11316297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9991652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7988460B1 (en) Electrical engagement structure of connection device
US20050130496A1 (en) High-speed cable assembly
TWI398993B (zh) 電連接器組件
US11545792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members having integrated first and second curved contact portions for effective ground connections
EP3926763A1 (en) Coaxi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adapter
US6705899B1 (en) Cable end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ell structure
US11205876B1 (en) Lock structure of connector assembly
US20230099327A1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