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5014A -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5014A
CN111725014A CN202010712619.0A CN202010712619A CN111725014A CN 111725014 A CN111725014 A CN 111725014A CN 202010712619 A CN202010712619 A CN 202010712619A CN 111725014 A CN111725014 A CN 111725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rc
arc extinguishing
dual
extingu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26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乐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Dongh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Dongh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Dongh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Dongh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26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50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5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5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60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2Insulating body insertable between contact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通过在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和第三静触头之间的接合路径上分别转动设置灭弧隔板结构,切断动、静触头分离产生电弧以及引起的拉弧,且在动触头经过灭弧片组件时将电弧快速熄灭,从而防止动触头在第二静触头或第三静触头之间转动切换时因电弧窜接第二静触头或第三静触头而引起短接事故,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灭弧隔板结构对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或第三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进行阻隔和切断,防止发生窜弧及拉弧现象,减少电弧对动、静触头造成灼烧伤害,降低双电源开关内部温升,大幅提升灭弧装置的灭弧能力和灭弧效率,从而提高双电源开关的分断能力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双电源开关的触头结构直接影响开关温升以及接通、分断能力,触头结构在大气中开断电路时,只要电压超过12—20V,被开断的电流超过0.25—1A,在触头间隙(也称弧隙)中通常会产生电弧保持电流接通,直到电弧熄灭触头间隙成为绝缘介质电流才被开断,电弧的高温会烧伤触头,且电弧熄灭后会在触头表面留下铜离子。
中国专利文献CN203070945U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开关的触头装置,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静触头包括两个接触片,所述的动触头包括两个动触头片,两个动触头片形成V形状,所述的动触头固定在由传动机构控制的绝缘转轴上,所述的静触头包括主电源进线用静触头a、备用电源进线用静触头b和出线用静触头c,所述的静触头a和静触头b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所述的静触头c固定在双电源开关的绝缘盖板的内侧上,但是这种触头装置在切换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时,动触头的两端与静触头分断时会有电弧产生,在快速切换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拉弧现象,易使动触头两端在切换两个静触头时同时出现电弧而导致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发生短接故障,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现有灭弧室只是吸收灭弧,却不足以快速将拉弧熄灭,这样会对动、静触头造成灼烧伤害,使双电源开关内部温升提高,灭弧能力差,影响双电源开关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源开关在切换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时,因动触头两端同时产生电弧而导致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发生短接故障,灭弧能力较差,产生的电弧及拉弧会对动、静触头造成灼烧伤害,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快速熄灭电弧,有效避免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因电弧窜接导致的短接故障,减少动、静触头被电弧灼烧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包括壳体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动触头,以及环绕所述动触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三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受力转动时可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接合或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三静触头接合,还包括:
灭弧片组件,环绕所述动触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三静触头之间,所述动触头转动穿过所述灭弧片组件;
灭弧隔板结构,分别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和所述第三静触头之间的接合路径上,所述灭弧隔板结构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或所述第三静触头分离时正向转动遮挡在所述接合路径上,以及其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或所述第三静触头接合时被所述动触头抵推反向转动以解除对所述接合路径的遮挡。
在上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中,所述灭弧隔板结构对应所述第二静触头和所述第三静触头设有两组,所述灭弧片组件与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中设有一组所述灭弧隔板结构,所述灭弧片组件和所述第三静触头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中设有另一组所述灭弧隔板结构。
在上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中,每组所述灭弧隔板结构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灭弧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灭弧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灭弧挡板施加靠近所述接合路径一侧转动的偏压力。
在上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中,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所述灭弧挡板转动路径上的限位块,所述灭弧挡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配合抵接于所述限位块。
在上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中,所述灭弧挡板包括转轴部以及与所述转轴部相连的挡板本体,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转轴部上的扭簧,其一端抵接在所述挡板本体上,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成型的限位槽中。
在上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中,所述挡板本体包括受所述动触头抵推的驱动面板,以及连接在所述驱动面板背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轴部侧壁一体相连,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配合相抵。
在上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中,所述驱动面板为S型的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包括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相抵的弧形凹面,和受所述动触头抵推的弧形凸面。
在上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中,所述第一静触头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与所述动触头配合接触的第一过渡触头,所述第二静触头和所述第三静触头在与所述动触头接合的一侧分别向外延伸出第二过渡触头和第三过渡触头。
在上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中,所述灭弧片组件包括由多个呈U型结构的灭弧栅片组成,所述第一过渡触头设置在所述灭弧栅片的开口处。
在上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中,所述动触头偏心设置在绝缘转轴上,所述动触头两端为弯曲成型的折弯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在动触头转动连接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时则与第三静触头断开,反之,在动触头转动连接第一静触头和第三静触头时则与第二静触头断开,从而实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切换,通过在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和第三静触头之间的接合路径上分别转动设置灭弧隔板结构,灭弧隔板结构在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或第三静触头分离时转动遮挡二者之间的结合路径上,从而能够切断动、静触头分离产生电弧以及引起的拉弧,且在动触头经过灭弧片组件时将电弧快速熄灭,从而防止动触头在第二静触头或第三静触头之间转动切换时因电弧窜接第二静触头或第三静触头而引起短接事故,同时,动触头在与第三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接合时会推开遮挡在接合路径上的灭弧隔板结构,并不会影响动触头合闸运动,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灭弧隔板结构对所述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或第三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进行阻隔和切断,防止发生窜弧及拉弧现象,减少电弧对动、静触头造成灼烧伤害,降低双电源开关内部温升,大幅提升灭弧装置的灭弧能力和灭弧效率,从而提高双电源开关的分断能力和使用寿命。
2.本发明提供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在所述动触头转动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或所述第三静触头接合时,会抵推所述灭弧挡板挤压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弹性件发生形变作用,以及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或所述第三静触头分离时,所述弹性件弹性复位并对所述灭弧挡板施加靠近所述接合路径一侧转动的偏压力,使灭弧挡板快速转动遮挡在所述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或所述第三静触头之间,转动反应速度快,从而实现灭弧挡板自动复位功能,起到切断电弧,保护触头的作用。
3.本发明提供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所述挡板本体包括受所述动触头抵推的驱动面板,以及连接在所述驱动面板背面的支撑架,利用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驱动面板与所述转动轴,所述支撑架一体成型在所述驱动面板背面的两个三角板,有效分担所述驱动面板受到的冲击力,增加了所述挡板本体的整体强度,使所述驱动面板与所述动触头碰撞接触时不易发生变形,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提供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所述弧面结构包括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相抵的弧形凹面,和受所述动触头抵推的弧形凸面,利用所述弧形凹面和所述弧形凸面分别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动触头配合相抵,使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动触头分别接触所述挡板本体的不同部位,使二者在使用过程中互不干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间隙;12-第二间隙;13-限位块;14-限位槽;
2-动触头;21-绝缘转轴;22-折弯端;
3-第一静触头;31-第一过渡触头;
4-第二静触头;41-第二过渡触头;
5-第三静触头;51-第三过渡触头;
6-灭弧片组件;61-灭弧栅片;62-开口处;
7-灭弧隔板结构;71-灭弧挡板;72-弹性件;73-转轴部;74-驱动面板;75-支撑架;76-弧形凹面;77-弧形凸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包括壳体1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动触头2,以及环绕所述动触头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静触头3、第二静触头4、第三静触头5,所述动触头2受力转动时具有与所述第一静触头3和所述第二静触头4接合的主电源接通状态;和与所述第一静触头3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接合的备用电源接通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静触头3、所述第二静触头4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都断开的断电状态,所述动触头2在“主电源接通状态-断电状态-备用电源接通状态”之间来回切换,还包括:
灭弧片组件6,环绕所述动触头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静触头3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静触头3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之间,所述动触头2转动穿过所述灭弧片组件6;
灭弧隔板结构7,分别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之间的接合路径上,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在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或所述第三静触头5分离时正向转动遮挡在所述接合路径上,以及其在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或所述第三静触头5接合时被所述动触头2抵推反向转动以解除对所述接合路径的遮挡。在本文中,上述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是指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两次转动方向相反,不代表其转动的实际方向。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在动触头2转动连接第一静触头3和第二静触头4时则与第三静触头5断开,反之,在动触头2转动连接第一静触头3和第三静触头5时则与第二静触头4断开,从而实现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切换,通过在动触头2与第二静触头4和第三静触头5之间的接合路径上分别转动设置灭弧隔板结构7,灭弧隔板结构7在动触头2与第二静触头4或第三静触头5分离时转动遮挡二者之间的结合路径上,从而能够切断动、静触头分离产生电弧以及引起的拉弧,且在动触头2经过灭弧片组件6时将电弧快速熄灭,从而防止动触头2在第二静触头4或第三静触头5之间转动切换时因电弧窜接第二静触头4或第三静触头5而引起短接事故,同时,动触头2在与第三静触头5或第二静触头4接合时会推开遮挡在接合路径上的灭弧隔板结构7,并不会影响动触头2合闸运动,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对所述动触头2与第二静触头4或第三静触头5分断时产生的电弧进行阻隔和切断,防止发生窜弧及拉弧现象,减少电弧对动、静触头造成灼烧伤害,降低双电源开关内部温升,大幅提升灭弧装置的灭弧能力和灭弧效率,从而提高双电源开关的分断能力和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对应所述第二静触头4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设有两组,所述灭弧片组件6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11中设有一组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所述灭弧片组件6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12中设有另一组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通过设置两组灭弧隔板结构7使所述动触头2在主电源接通状态和备用电源接通状态之间切换时,始终有一组灭弧隔板结构7处于所述动触头2的接合路径上,起到切断电弧作用,确保所述动触头2在所述第二静触头4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之间转动切换时不会因电弧窜接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短接,使用安全可靠,同时又保障了双电源开关的灭弧性能。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每组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灭弧挡板71,以及设置在所述灭弧挡板71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弹性件72,在所述动触头2转动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或所述第三静触头5接合时,会抵推所述灭弧挡板71挤压所述弹性件72使所述弹性件72发生形变作用,以及在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或所述第三静触头5分离时,所述弹性件72弹性复位并对所述灭弧挡板71施加靠近所述接合路径一侧转动的偏压力,使灭弧挡板71快速转动遮挡在所述动触头2与第二静触头4或所述第三静触头5之间,转动反应速度快,从而实现灭弧挡板71自动复位功能,起到切断电弧,保护触头的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上设有位于所述灭弧挡板71转动路径上的限位块13,所述灭弧挡板71在弹性件72的作用下配合转动抵接于所述限位块13,利用所述限位块13阻挡所述灭弧挡板71继续转动,防止所述灭弧挡板71过度转动与所述灭弧片组件6发生碰撞,提高产品使用时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灭弧挡板71包括转轴部73以及与所述转轴部73相连的挡板本体,参考图4,所述弹性件72为套设在所述转轴部73上的扭簧,其一端抵接在所述挡板本体上,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成型的限位槽14中,所述挡板本体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环绕所述转轴部73转动,且所述限位槽14为成型于所述壳体1上的凸起块与所述壳体1侧壁之间的开槽口。
下面结合图4对所述挡板本体的具体结构做详细说明:
所述挡板本体包括受所述动触头2抵推的驱动面板74,以及连接在所述驱动面板74背面的支撑架75,所述支撑架75与所述转轴部73侧壁一体相连,所述弹性件7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75配合相抵,利用所述支撑架75连接所述驱动面板74与所述转动轴,所述支撑架75一体成型在所述驱动面板74背面的两个三角板,有效分担所述驱动面板74受到的冲击力,增加了所述挡板本体的整体强度,使所述驱动面板74与所述动触头2碰撞接触时不易发生变形,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驱动面板74为S型的弧面结构,通过设置弧面结构避免所述动触头2直接冲撞所述驱动面板74,起到受力缓冲作用,所述弧面结构包括与所述限位块13配合相抵的弧形凹面76,和受所述动触头2抵推的弧形凸面77,利用所述弧形凹面76和所述弧形凸面77分别与所述限位块13和所述动触头2配合相抵,使所述限位块13和所述动触头2分别接触所述挡板本体的不同部位,使二者在使用过程中互不干涉。
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静触头3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与所述动触头2配合接触的第一过渡触头31,所述第二静触头4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在与所述动触头2接合的一侧分别向外延伸出第二过渡触头41和第三过渡触头51,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过渡触头31、所述第二过渡触头41和所述第三过渡触头51,使所述动触头2与静触头分断时电弧集中产生在过渡触头上,减少电弧对静触头灼烧伤害,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所述灭弧片组件6包括由多个呈U型结构的灭弧栅片61组成,所述第一过渡触头31设置在所述灭弧栅片61的开口处62,这样确保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一静触头3分断时产生的电弧,都能通过所述第一过渡触头31的侧壁传递到所述灭弧栅片61组件上,同时使所述电弧冷却后产生的铜离子都集中在所述第一过渡触头31的侧壁上,可以避免铜离子产生在所述第一静触头3表面,对动触头2和所述第一静触头3的分合闸造成干扰的问题。
如图3所示,所述动触头2偏心设置在绝缘转轴21上,所述动触头2两端为弯曲成型的折弯端22,使所述动触头2先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或所述第三静触头5分离,再与所述第一静触头3分离,使电弧优先在产生所述第二静触头4或所述第三静触头5一侧,然后被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所隔断,灭弧速度更快,更便捷。
下面结合图1对所述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例如在所述动触头2主电源接通状态切换到备用电源接通状态时,所述动触头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分离产生电弧并解除对所述第一间隙11内的灭弧隔板结构7的阻挡,该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正向转动至所述动触头2的接合路径上,切断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之间的电弧,利用所述灭弧片组件6使所述电弧快速熄灭,所述动触头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静触头3接合,同时所述动触头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静触头3分离产生电弧,所述第二间隙12内的灭弧隔板结构7正处于所述动触头2的接合路径上,所述电弧被该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所阻挡使其不会窜接到所述第三静触头5上,在利用所述灭弧片组件6快速熄灭电弧,然后在所述动触头2转动过程中会抵推该侧的灭弧隔板结构7使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反向转动远离所述接合路径,从而使所述动触头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静触头5接合,从而完成主电源接通状态与备用电源接通状态切换工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包括壳体(1)和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动触头(2),以及环绕所述动触头(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静触头(3)、第二静触头(4)、第三静触头(5),所述动触头(2)受力转动时可与所述第一静触头(3)和所述第二静触头(4)接合或与所述第一静触头(3)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接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灭弧片组件(6),环绕所述动触头(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静触头(3)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静触头(3)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之间,所述动触头(2)转动穿过所述灭弧片组件(6);
灭弧隔板结构(7),分别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之间的接合路径上,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在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或所述第三静触头(5)分离时正向转动遮挡在所述接合路径上,以及其在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或所述第三静触头(5)接合时被所述动触头(2)抵推反向转动以解除对所述接合路径的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对应所述第二静触头(4)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设有两组,所述灭弧片组件(6)与所述第二静触头(4)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11)中设有一组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所述灭弧片组件(6)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12)中设有另一组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灭弧隔板结构(7)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灭弧挡板(71),以及设置在所述灭弧挡板(71)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弹性件(72),所述弹性件(72)对所述灭弧挡板(71)施加靠近所述接合路径一侧转动的偏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位于所述灭弧挡板(71)转动路径上的限位块(13),所述灭弧挡板(71)在弹性件(72)的作用下配合抵接于所述限位块(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挡板(71)包括转轴部(73)以及与所述转轴部(73)相连的挡板本体,所述弹性件(72)为套设在所述转轴部(73)上的扭簧,其一端抵接在所述挡板本体上,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成型的限位槽(14)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本体包括受所述动触头(2)抵推的驱动面板(74),以及连接在所述驱动面板(74)背面的支撑架(75),所述支撑架(75)与所述转轴部(73)侧壁一体相连,所述弹性件(7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75)配合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板(74)为S型的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包括与所述限位块(13)配合相抵的弧形凹面(76),和受所述动触头(2)抵推的弧形凸面(77)。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3)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与所述动触头(2)配合接触的第一过渡触头(31),所述第二静触头(4)和所述第三静触头(5)在与所述动触头(2)接合的一侧分别向外延伸出第二过渡触头(41)和第三过渡触头(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片组件(6)包括由多个呈U型结构的灭弧栅片(61)组成,所述第一过渡触头(31)设置在所述灭弧栅片(61)的开口处(6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2)偏心设置在绝缘转轴(21)上,所述动触头(2)两端为弯曲成型的折弯端(22)。
CN202010712619.0A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Pending CN1117250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2619.0A CN111725014A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2619.0A CN111725014A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5014A true CN111725014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3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2619.0A Pending CN111725014A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50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988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苏州飞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切灭弧的自动转换开关
CN114300319A (zh) * 2021-12-29 2022-04-08 宁波公牛低压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988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苏州飞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切灭弧的自动转换开关
CN114300319A (zh) * 2021-12-29 2022-04-08 宁波公牛低压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
CN114300319B (zh) * 2021-12-29 2024-05-24 宁波公牛低压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62752B1 (ko) 다극 배선용 차단기
CN111725014A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EP1079409B1 (en) Rotary contact assembly for high ampere-rated circuit breakers
ITMI20012325A1 (it) Interruttore di bassa tensione
CN105575740A (zh) 断路器
EP3358594B1 (en) Single-stage circuit breaker
CN212277053U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灭弧装置
CN107275163B (zh) 断路器及配电系统
US6262384B1 (en) Switching device having an arc extinguishing device
CN111640633A (zh) 一种液压电磁式断路器
EP2107588B1 (en) Circuit breaker
CN215933475U (zh) 一种双断点触头电开关
KR101752300B1 (ko) 배선용 차단기의 가동접촉자 어셈블리
CN210535524U (zh) 一种负荷开关的触头缓冲结构
CA3117243C (en) Arc-extinguishing device and circuit breaker provided with arc-extinguishing device
CN220651928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断弧结构
CN108666164B (zh) 旋转式电气开关接触系统及旋转式电气开关
CN217485323U (zh) 一种引弧装置和断路器
CN218769179U (zh)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机构
CN212648165U (zh) 一种液压电磁式断路器
CN220439510U (zh) 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18160243U (zh) 接触系统及断路器
CN211604978U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触头结构
KR101704989B1 (ko) 회로차단기의 가동접촉자
CN215955213U (zh) 一种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