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4288A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4288A
CN111724288A CN202010558409.0A CN202010558409A CN111724288A CN 111724288 A CN111724288 A CN 111724288A CN 202010558409 A CN202010558409 A CN 202010558409A CN 111724288 A CN111724288 A CN 111724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k
borrowing
returning
white list
book borr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84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4288B (zh
Inventor
刘国峰
彭为楚
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aev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aev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aev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aev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84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4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4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4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4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4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移动客户端发送的借书指令;发送借书指令至图书馆管理系统执行借书操作;借书成功后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写入白名单,并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中;当安全门模块检测到对应图书时,读取图书的标签数据并发送至借还书服务系统;根据读取结果判断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若不在馆则检测通过;若在馆则查询图书的标签数据是否在白名单数据库,若在则检测通过;若不在则检测不通过并进行报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需要借阅的图书的图书信息保存在白名单中,从而使用户可以携书通过安全门不触发报警,无需考虑自助借书机被占用的情况,读者借阅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书馆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目前,图书馆多数采用自助借还书机来完成读者借书和还书的职能,相比于人工服务,采用自助借还书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读者使用自助借还书机进行借阅,自助借还书机通过修改目标图书的标签防盗位,使读者在携书通过安全门时安全门不会发出报警。但由于图书馆的自助借还机数量有限,在人流量高峰期特别是闭馆前,会出现大量读者排队等待借阅的情况,导致读者借书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人流量高峰期使用自助借还书机需要排队借书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其包括:
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借书指令;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判断是否已绑定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若已绑定则将所述借书指令发送至图书馆管理系统,使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执行借书操作;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返回的借书成功的信息后,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写入白名单,并将所述白名单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当安全门模块检测到对应图书时,读取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将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发送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根据读取结果判断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若不在馆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
若在馆则根据图书的标签数据在所述白名单数据库进行查询,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存在于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
优选的,所述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发送查询指令至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并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查询到的图书信息;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将所述图书信息发送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显示。
优选的,还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到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优选的,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到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还书指令或者接收自助还书装置发送的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优选的,所述标签数据为RFID标签数据。
优选的,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借书指令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对图书的扫码结果,并根据所述扫码结果生成借书指令。
优选的,所述扫码结果为二维码扫码结果或者条形码扫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系统,其包括移动客户端、借还书服务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白名单数据库和安全门模块:
所述移动客户端用于发送借书指令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借书指令;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判断是否已绑定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若已绑定则将所述借书指令发送至图书馆管理系统,使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执行借书操作;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返回的借书成功的信息后,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写入白名单,并将所述白名单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接收安全门模块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并根据读取结果判断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若不在馆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
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发送的借书指令,并执行借书操作;
所述白名单数据库用于保存所述白名单;
所述安全门模块用于当安全门模块检测到对应图书时,读取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将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发送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
所述安全门模块还用于若在馆则根据图书的标签数据在所述白名单数据库进行查询,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存在于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
优选的,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在接收到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优选的,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还书指令或者接收自助还书装置发送的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借书指令;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判断是否已绑定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若已绑定则将所述借书指令发送至图书馆管理系统,使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执行借书操作;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返回的借书成功的信息后,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写入白名单,并将所述白名单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中;当安全门模块检测到对应图书时,读取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将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发送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根据读取结果判断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若不在馆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若在馆则根据图书的标签数据在所述白名单数据库进行查询,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存在于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建立图书借阅白名单数据库,将读者需要借阅的图书的图书信息保存在所述白名单数据库中,从而使读者携书出馆时安全门不会触发报警,无需考虑自助借书机被占用的情况,读者借阅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S106:
S101、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借书指令;
在本步骤中,用户需要借阅图书,可通过用户的移动客户端向借还书服务系统发送借书指令。在用户拿到需要借阅的图书时,根据图书上的图书信息(如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等),在移动客户端进行借阅,所述移动客户端发送借书指令至借还书服务系统,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到借书指令后,根据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执行后续的借阅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S101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对图书的扫码结果,并根据所述扫码结果生成借书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客户端通过对图书进行扫码,获得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并根据扫码结果生成借书指令发送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中。所述移动客户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连接,通过智能手机微信进行扫码,获得对应图书的扫码结果并生成对应的借书指令,通过微信小程序向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发起连接,并发送对应图书的借书指令。所述移动客户端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同样可以完成扫码的设备。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也可通过app连接,所述app具有扫码功能,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镜头进行扫码,获取对应图书的扫码结果,并通过app连接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扫码结果为二维码扫码结果或者条形码扫码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书具有特定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扫码,获得对应图书的扫码结果。
S102、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判断是否已绑定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若已绑定则将所述借书指令发送至图书馆管理系统,使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执行借书操作;
在本步骤中,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到用户的借书指令后,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已经绑定在系统内,只有已经绑定的用户,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才会执行所述用户发送的借书指令,发送所述借书指令至图书馆管理系统,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的借书指令后,执行借书操作。每一个需借书的用户均需将用户自身的信息(如个人照、电话、住址等)绑定在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这就相当于一个用户的读者证,只有拥有读者证的用户才可以在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进行借书操作,若是一个没有读者证的用户需要借书,则需先进行绑定读者证,否则拒绝用户的借书请求,并提示进行绑定。在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接收到借书指令后,将调动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借阅子系统执行借书指令,完成借书操作。
S103、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返回的借书成功的信息后,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写入白名单,并将所述白名单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在本步骤中,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完成借书后,将完成借阅(借书成功)的信息返回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调取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并写入白名单内,将更新后的白名单保存至所述白名单数据库中。所述白名单即为受信任的名单,通过将借书成功的图书的图书信息添加进白名单内,使该图书成为可信图书,从而使该图书通过安全门模块而不报警,这就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借还书机通过修改图书的标签防盗位从而使图书通过安全门模块不会报警。通过添加白名单的方式,可以实现图书过安全门不报警的功能,从而代替自动借还书机的修改图书的标签防盗位功能。同时,将所述白名单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可更好的进行管理。
S104、当安全门模块检测到对应图书时,读取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将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发送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
在本步骤中,当用户携带图书经过安全门时,安全门模块将对该图书进行检测,查询所述图书是否为馆内图书,若查询结果为所述图书为馆内图书,则对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进行读取,并将读取结果发送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
S105、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根据读取结果判断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若不在馆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
在本步骤中,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安全门模块发送的标签数据后,根据所述标签数据判断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若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不在馆,则向所述安全门模块返回检测通过指令。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根据所述标签数据判断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实际上就是判断所述图书是否已经由自动借还书机借出,所述自动借还书机通过修改图书的标签防盗位,从而使图书在经过安全门模块时,所述安全门模块不会报警。本步骤先对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进行判断,当检测发现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不在馆,则说明该图书已经由所述自动借还书机借出,可直接携带出馆。因为安全门模块对标签防盗位的检测速度更快,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先对标签防盗位进行检测,若检测通过则可直接放行,若检测不通过(标签防盗位为在馆)在后面的步骤S106中再进行白名单的检测,这样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检测时间。
S106、若在馆则根据图书的标签数据在所述白名单数据库进行查询,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存在于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
在本步骤中,若标签防盗位为在馆,则根据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在白名单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图书的图书信息是否存在于所述白名单数据库中的某一白名单中,若查询到所述图书的图书信息存在于对应的白名单,则说明用户已完成借书操作,向所述安全门模块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若未查询到对应的白名单,则说明所述图书未被借出,向所述安全门模块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使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
具体的,当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判定标签防盗位仍然在馆,则说明所述图书未经所述自动借还书机借出,此时需要对所述图书的图书信息是否存在白名单进行判断。根据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在白名单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查看是否有某一白名单具有所述图书的图书信息。若查找到对应的白名单,则说明所述图书已经由图书馆管理系统借出,所述图书可被携带通过所述安全门模块且不会触发报警;若未查找到对应的白名单,则说明所述图书既没有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借出,也没有通过所述自动借还书机借出,所述用户属于私自携带图书馆内的图书,此时所述安全门模块将会向外发出警报,以表示当前经过安全门的用户携带了未完成外借的图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发送查询指令至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并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查询到的图书信息;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将所述图书信息发送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说明所述图书未被借出,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将对所述图书进行查询,向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发送查询指令,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在接收到查询指令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将调用查询子系统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返回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将查询结果发送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在安全门模块进行显示。在检测到所述图书未被借出后,需要对所述图书进行查询,检测所述图书的具体信息,并将查询到的具体信息显示在所述安全门模块,以便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准确地找出未被借出的图书,避免损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还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到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在本步骤中,当用户需要还书时,向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发送还书指令,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到还书指令后,在白名单数据库中找到保存有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的白名单,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所述白名单中删除,并将所述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区别于所述自动借还书机,所述自动借还书机是通过修改图书的标签防盗位,从而实现图书的借还;本实施例通过删除白名单中的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而达到还书的目的,使所述图书重新通过安全门模块时,所述安全门模块无法从所述白名单数据库中检测到所述图书的图书信息,从而进行报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到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还书指令或者接收自助还书装置发送的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或者自动还书装置,向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发送还书指令,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通过将储存在白名单中的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删除,从而完成还书操作,并把更新后的白名单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中。本实施例的还书操作是基于白名单内的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完成的,所述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存在于白名单中,所述图书可被借出,所述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删除,所述图书被视为归还。
所述移动客户端通过再一次扫码,可选择进行还书操作,当用户进行还书操作时,所述移动客户端将发送还书指令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将调取出储存有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的白名单,将所述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删除。同理,所述自助借还书机也可通过扫码完成上述操作。
在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还书操作时,为了确认用户是在图书馆内进行上述还书操作,可以由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对图书馆内的还书二维码进行扫码操作,以便进入到还书界面,在所述还书界面中可显示该用户所借出的图书,此时用户可以点击其上的还书按钮进行还书操作。具体地,可以在每一图书打勾选项,用户可选择需要操作的图书并进行打勾,然后通过一个还书按钮对所勾选的一本或多本图书进行还书操作,也可以设置一个全选按钮,同时选择所有图书,然后进行批量还书操作。在还书操作完成后,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将从白名单中删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标签数据为RFID标签数据。所述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可以创建一用户信用名单,所述用户信用名单可用于记录每一位用户的借阅情况,并根据用户的借阅情况进行信用评级,为遵守按期还书的用户设置高信用等级,为经常延期还书的用户设置低信用等级。当高信用等级的用户通过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进行借阅时,增加每次可借阅图书的数量,当低信用等级的用户通过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进行借阅时,减少每次可借阅图书的数量。若在后续借书过程中,低信用等级的用户每次按时归还书籍,则可相应恢复信用等级。所述安全门模块还可设置有人脸识别系统,在用户忘记携带移动客户端却需要借阅图书时,所述安全门模块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根据用户绑定的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发送至用户信用名单,判断用户的信用等级,若用户为高信用等级用户,则用户可在一定时间内后补扫码借阅过程,先行携带所需图书离馆。所述用户在携书离馆时,所述安全门模块将会对所述用户携带的图书进行扫描,记录所携带图书的图书信息及图书数量发送至借还书服务系统,然后再由借还书服务系统发送至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借书操作,或者可以由所述安全门模块直接发送至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借书操作。若用户在规定时间内扫码登记,则维持高信用等级评分;若所述用户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扫码登记,则进行降级处理;若所述用户没有将图书进行归还,则将该用户拉入黑名单内,不予借书。
具体的,将每一用户的初始信用等级均设置为3级信用等级,在该信用等级下,允许用户可同时借阅5本图书。在3级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当用户连续在图书馆内借书且按时归还的次数达到10次时,可提升至4级信用等级,此时用户可同时借阅的图书数量可增加至8本,同时延长可借阅时间;在4级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当用户在图书馆内借书总次数达到50次,但是其中出现未按时归还图书的情况且这种情况仅出现不超过2次,则可将用户的信用等级提升至5级,此时用户可同时借阅图书数量增加至10本,同时再延长可借阅时间;当用户连续在图书馆内借书且按时归还的次数达到50次时,可将用户的信用等级提升至最高级信用等级,此时用户可同时借阅的图书数量增加至15本,同时再延长可借阅时间且用户可先借阅图书后补扫码;在最高级信用等级的基础上,若用户在后续借阅过程中,出现未按时归还的情况,则不可享受先借阅图书后补扫码的权限,直至该用户连续20次借阅图书且按时归还,才可重新拥有该权限。
相应的,在3级信用等级的基础上,若用户在连续10次借阅图书的过程中出现有2次未按时归还图书的情况,则将该用户的信用等级降为2级信用等级,此时用户可同时借阅图书数量减少至3本;在2级信用等级的基础上,若该用户在后续的借阅过程中未按时归还图书的次数达到总借阅次数的60%,则将该用户每次可借阅图书缩减至1本,同时限制可借阅的时间;在1或2级信用等级的基础上,若该用户连续在图书馆内借书且按时归还的次数达到10次时,则可将该用户的信用等级恢复至初始信用等级,并根据后续的归还情况判断是否提升该用户的信用等级。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系统的示意性框图,该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系统包括:
移动客户端201,所述移动客户端201用于发送借书指令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202;
借还书服务系统202,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202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201发送的借书指令;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202还用于判断是否已绑定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若已绑定则将所述借书指令发送至图书馆管理系统203,使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203执行借书操作;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202还用于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203返回的借书成功的信息后,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写入白名单,并将所述白名单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中204;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202还用于接收安全门模块205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并根据读取结果判断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若不在馆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205;
图书馆管理系203,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203用于接收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202发送的借书指令,并执行借书操作;
白名单数据库204,所述白名单数据库204用于保存所述白名单;
安全门模块205,所述安全门模块205用于当安全门模块205检测到对应图书时,读取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将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发送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202;
所述安全门模块还用于若在馆则根据图书的标签数据在所述白名单数据库204进行查询,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存在于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205;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205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205进行报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系统,其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202还用于在接收到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204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系统,其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202还用于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201发送的还书指令或者接收自助还书装置发送的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204中。
关于上述系统实施例的技术细节,与前面方法实施例的内容对应,故此处不再赘述。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借书指令;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判断是否已绑定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若已绑定则将所述借书指令发送至图书馆管理系统,使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执行借书操作;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返回的借书成功的信息后,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写入白名单,并将所述白名单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当安全门模块检测到对应图书时,读取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将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发送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根据读取结果判断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若不在馆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
若在馆则根据图书的标签数据在所述白名单数据库进行查询,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存在于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发送查询指令至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并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查询到的图书信息;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将所述图书信息发送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到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到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还书指令或者接收自助还书装置发送的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数据为RFID标签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借书指令,包括: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对图书的扫码结果,并根据所述扫码结果生成借书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结果为二维码扫码结果或者条形码扫码结果。
8.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客户端、借还书服务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白名单数据库和安全门模块:
所述移动客户端用于发送借书指令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借书指令;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判断是否已绑定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若已绑定则将所述借书指令发送至图书馆管理系统,使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执行借书操作;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接收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返回的借书成功的信息后,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写入白名单,并将所述白名单保存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接收安全门模块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并根据读取结果判断所述图书的标签防盗位是否为在馆,若不在馆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
所述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发送的借书指令,并执行借书操作;
所述白名单数据库用于保存所述白名单;
所述安全门模块用于当安全门模块检测到对应图书时,读取所述图书的标签数据,将读取到的标签数据发送至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
所述安全门模块还用于若在馆则根据图书的标签数据在所述白名单数据库进行查询,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存在于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若查询到对应的图书信息未在白名单中,则返回检测不通过的指令至所述安全门模块并使所述安全门模块进行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在接收到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借还书服务系统还用于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还书指令或者接收自助还书装置发送的还书指令时,将对应图书的图书信息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将白名单更新至白名单数据库中。
CN202010558409.0A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724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8409.0A CN111724288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8409.0A CN111724288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4288A true CN111724288A (zh) 2020-09-29
CN111724288B CN111724288B (zh) 2022-03-22

Family

ID=72567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8409.0A Active CN111724288B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42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1341A (zh) * 2020-12-24 2021-03-30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图书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6839A (zh) * 2021-02-22 2021-06-04 厦门熵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资产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03449A1 (en) * 2012-06-05 2017-04-13 Bibliotheca Rfid Library Systems Ag In-library lending activation
CN107230290A (zh) * 2017-05-27 2017-10-03 王朝东 一种回转式智能定位书柜及自助公共阅览系统
CN107492210A (zh) * 2017-09-18 2017-12-19 大连交通大学 图书馆自助借阅书架及其自助借阅方法
CN107609153A (zh) * 2017-09-23 2018-01-19 武汉笑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管理系统
CN107844845A (zh) * 2017-11-20 2018-03-27 孙庆玲 具有联网预约借购的大型图书馆系统
CN207409031U (zh) * 2017-11-24 2018-05-25 乐山师范学院 具有防盗警示功能的图书馆门禁系统
CN108230571A (zh) * 2018-01-29 2018-06-29 山东亿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图书借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7587039U (zh) * 2017-12-11 2018-07-06 乐山师范学院 一种图书馆出口门禁系统
CN110210839A (zh) * 2019-06-05 2019-09-06 马慧萍 一种基于信用的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0555593A (zh) * 2019-07-31 2019-12-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用合约体系下的发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827479A (zh) * 2019-11-18 2020-02-21 深圳市海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借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10211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用更新方法以及装置
CN111145457A (zh) * 2019-12-24 2020-05-12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自助借书系统
CN210721710U (zh) * 2020-01-16 2020-06-09 广西葡萄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馆无感借还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03449A1 (en) * 2012-06-05 2017-04-13 Bibliotheca Rfid Library Systems Ag In-library lending activation
CN107230290A (zh) * 2017-05-27 2017-10-03 王朝东 一种回转式智能定位书柜及自助公共阅览系统
CN107492210A (zh) * 2017-09-18 2017-12-19 大连交通大学 图书馆自助借阅书架及其自助借阅方法
CN107609153A (zh) * 2017-09-23 2018-01-19 武汉笑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管理系统
CN107844845A (zh) * 2017-11-20 2018-03-27 孙庆玲 具有联网预约借购的大型图书馆系统
CN207409031U (zh) * 2017-11-24 2018-05-25 乐山师范学院 具有防盗警示功能的图书馆门禁系统
CN207587039U (zh) * 2017-12-11 2018-07-06 乐山师范学院 一种图书馆出口门禁系统
CN108230571A (zh) * 2018-01-29 2018-06-29 山东亿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图书借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10839A (zh) * 2019-06-05 2019-09-06 马慧萍 一种基于信用的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0555593A (zh) * 2019-07-31 2019-12-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用合约体系下的发约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827479A (zh) * 2019-11-18 2020-02-21 深圳市海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借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10211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用更新方法以及装置
CN111145457A (zh) * 2019-12-24 2020-05-12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自助借书系统
CN210721710U (zh) * 2020-01-16 2020-06-09 广西葡萄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馆无感借还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亢琦等: ""手机自助图书流通服务在国内图书馆的实践进展"", 《高校图书馆工作》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1341A (zh) * 2020-12-24 2021-03-30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图书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6839A (zh) * 2021-02-22 2021-06-04 厦门熵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资产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4288B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21828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и личности
US87444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control of a smart card
CN111724288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借书方法及系统
JP2022516550A (ja) 情報処理
KR20040008088A (ko) 기록매체의 비인가 사용을 방지하는 시스템
CN1531714A (zh) 交易验证
CN104364794A (zh)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基于位置的访问控制
US20110187508A1 (en) Tag for rfid,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rge scale multimedia contents using the same
CN111784943A (zh) 一种快速借还书方法及系统
CN10997811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8281150B2 (en) Smart card and access method thereof
JP2005122266A (ja) カード利用取引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カード利用取引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KR20070042029A (ko)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의 판매 방법 및 상기 판매 방법이채용된 관리 서버
CN1936981A (zh) 交易处理系统
CN102081820A (zh) 非接触式ic卡的防拔处理方法及ic卡终端
CN115795544A (zh) 文件安全属性存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1044777B (zh) 检测智能卡是否正在与手机对话的方法
CN110414971B (zh) 一种实体ic卡余额转移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637830B (zh) 终端找回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1552534B (zh) 交易菜单的更新方法、装置、可读介质以及设备
CN111932785A (zh) 在指定环境中自动借出归还折叠床的方法
CN113095844A (zh) 防伪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9447629B (zh) 一种标识卡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34550B (zh) 一种智能卡及其保护隐私数据的方法
CN113038480B (zh) 一种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02, 04 / F, building 10,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o. 10, Gaoxin South ninth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eaev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2, 04 / F, building 10,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o. 10, Gaoxin South ninth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EAEV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