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2122B -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2122B
CN111722122B CN202010484610.9A CN202010484610A CN111722122B CN 111722122 B CN111722122 B CN 111722122B CN 202010484610 A CN202010484610 A CN 202010484610A CN 111722122 B CN111722122 B CN 111722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harging
battery module
detection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46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22122A (zh
Inventor
李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46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2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2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2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22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2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3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involving only voltag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33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01R19/16538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in AC or DC supplies
    • G01R19/16542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in AC or DC supplies for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当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基于所述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所述用电状态包括:漏电状态和安全状态。本申请通过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模拟出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卡槽内与充电模块连接的瞬间状态,通过检测与充电模块连接的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来判断电池模组是否漏电。

Description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移动电子设备通信技术,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模组和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和电池模组连接,用于控制电池模组的充放电过程。当将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内与充电模块连接的瞬间,电池模组往往会出现漏电现象。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电池模组的漏电现象进行检测的过程繁琐,操作复杂,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简化测试过程,提升测试效率。
一种检测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当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
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
基于所述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
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所述用电状态包括:漏电状态和安全状态。
一种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
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所述用电状态包括:漏电状态和安全状态。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所述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当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基于所述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所述用电状态包括:漏电状态和安全状态。本申请通过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模拟出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卡槽内与充电模块连接的瞬间状态,基于测试通路检测与充电模块连接的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来判断电池模组是否漏电。也即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简单高效的检测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确定出电池模组是否漏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1b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电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的流程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预设条件称为第二预设条件,且类似地,可将第二预设条件称为第一预设条件。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两者都是预设条件,但其不是同一预设条件。
图1a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电子设备10,电子设备10包括中央处理器100、充电模块200和电池模组300。电子设备10通过当检测到电池模组300与充电模块200连接时,进入工厂测试模式;控制充电模块200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500,基于测试通路500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400上的检测电压,USB接口400与充电模块200连接;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300的用电状态,用电状态包括漏电状态和安全状态。本申请通过控制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并控制充电模块200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模拟出电池模组300安装在电池卡槽内与充电模块200连接的瞬间状态,通过检测与充电模块200连接的USB接口400上的检测电压,来判断电池模组300是否漏电,从而对电子设备的质量进行评估。也即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的漏电检测方法,简化了测试过程,提升了测试效率。
图1b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电路图,图中箭头指示从电池模组经充电模块至USB接口的测试通路。当电池模组安装的瞬间存在漏电现象时,会生成漏电信号。漏电信号经Vbat管脚传输充电模块的sys节点,会冲击充电模块内部MOS控制逻辑状态,导致充电模块内部控制逻辑出错,从将漏电信号反灌到USB接口400的VBUS引脚上。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以运行于图1a中的电子设备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测试方法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8。
步骤202、当检测到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
其中,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电芯,电芯可以是可充电电芯。充电模块分别与CPU和电池模组连接,充电模块用于控制电池模组的充放电过程。举例来说,充电模块能够用于当检测到电池模组电量充满时,断开电池模组与供电源之间的连接;还可以用于当监测到电池模组的输出电压下降超过变化阈值时,重启充电过程等。工厂测试模式(Factory TestMode,FTM)指的是手机等终端产品出厂前的测试模式。
具体的,当检测到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内即可认为检测到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检测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内可以通过在电池槽内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电池模组安装的瞬间状态;还可以检测电池模组向充电模块传输输出信号的变化来检测电池模组安装的瞬间状态,具体检测方式不做限定。当检测到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内的瞬间,控制电子设备进入FTM。在FTM下,对电池模组在安装在电池槽内的瞬间是否漏电进行测试。其中,通过输入adb reboot控制命令,可以控制电子设备进入FTM模式,进入到FTM模式后,FTM层会发送检测指令给Linux kernel层,以使kernel层进行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
步骤204、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
其中,OTG是On-The-Go的缩写,充电模块开启OTG功能后充电模块可以与电池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测试通路指的是从电池模组经充电模块至USB接口的通路。
具体的,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当电池模组安装的瞬间存在漏电现象时,会生成漏电信号。电池模组对应的漏电信号会传输至连接的充电模块,对充电模块的内部器件造成冲击,进一步的会影响充电模块的输出信号,如输出电压或者输出电流等。控制充电模块上控制充电功能对应的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均开启,并启用充电模块的OTG功能,使得当电池模组出现漏电现象时能够将漏电信号传输至充电模块。另外,关闭充电模块的充电功能,避免充电模块执行充放电控制操作过程中对电池模组漏电现象的检测造成干扰。其中,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可以是kernel层来执行,FTM层等待kernel层当执行完成后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
步骤206、基于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USB接口与充电模块连接。
具体的,电池模组在安装瞬间若出现漏电现象,生成的漏电信号会冲击充电模块的内部器件,进一步的,会影响与充电模块的输出信号。由于USB接口与充电模块连接,当充电模块的输出信号受到影响时,USB接口接收到的信号也将受到影响。采集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能够通过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来判断电池模组是否漏电。需要说明的是,采集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可是可以只采集一次,也可以采集多次。
步骤208、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用电状态包括:漏电状态和安全状态。
具体的,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即根据从USB接口处获取的检测电压来判断电池模组是否漏电。若获取的检测电压满足预设条件,如单次获取的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或者检测电压与预设电压值的差值大于阈值,或多次获取的检测电压中存在预设比例的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等,则标识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的瞬间存在漏电现象,进一步地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若获取的检测电压不满足预设条件,如单次获取的检测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或检测电压与预设电压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阈值,或多次获取的检测电压中存在很小比例的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等,或者多次获取的检测电压均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等,则标识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的瞬间不存在漏电现象,进一步地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上述检测方法通过当检测到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基于所述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所述用电状态包括:漏电状态和安全状态。本申请通过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模拟出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卡槽内与充电模块连接的瞬间状态,基于测试通路检测与充电模块连接的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来判断电池模组是否漏电。也即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漏电检测方法,简化了测试过程,提升了测试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包括:步骤302至步骤304。
步骤302、当检测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的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
具体的,第一预设电压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电池模组无漏电现象对应的USB接口处对应的电压。当从USB接口处获取的检测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的关系满足预设条件时,如获取的检测电压的幅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的幅值,或者检测电压的幅值与第一预设电压的幅值的差值大于差值阈值,则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
步骤304、当检测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的关系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具体的,当从USB接口处获取的检测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的关系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如获取的检测电压的幅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的幅值,则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或者检测电压的幅值与第一预设电压的幅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标识电池模组漏电较少或者电子设备其余器件干扰导致的细微影响,此时认为USB接口处的检测电压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亦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为检测电压的幅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的幅值。
具体的,第一预设电压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电池模组无漏电现象对应的USB接口处对应的电压,第一预设条件为检测电压的幅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的幅值。当检测电压的幅值大于第一预设电压的幅值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当检测电压的幅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的幅值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包括:多次采集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
具体的,电池模组在安装瞬间若出现漏电现象,生成的漏电信号会冲击充电模块的内部器件,进一步的会影响与充电模块的输出信号。由于USB接口与充电模块连接,当充电模块的输出信号受到影响时,USB接口接收到的信号也将受到影响。多次检测USB接口上检测电压,可以是与预设间隔连续多次采集USB接口上检测电压,预设间隔可以是50ms、100ms、200ms等,具体有电子设备的处理性能决定。对采集的多个检测电压进行分析,能够降低由于检测电压的误测导致电池模组用电状态的误判,从而提升检测电池模组漏电现象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包括:步骤402至步骤404。
步骤402、当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漏电电压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漏电电压为幅值大于第二预设电压的幅值的检测电压。
具体的,将采集的多个检测电压均与第二预设电压进行比较,从多个检测电压中确定出漏电电压,漏电电压指的是幅值大于第二预设电压的检测电压。第二预设电压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电池模组无漏电现象时USB接口处对应的电压。当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漏电电压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漏电电压的数量的差值大于第一设定值;如漏电电压的数量和检测电压的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二设定值,则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由工程师根据需求进行设定,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4、当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漏电电压的数量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具体的,当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漏电电压的数量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漏电电压的数量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漏电电压的数量和检测电压的数量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则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即当多次采集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中多次出现大于第二预设电压的漏电电压,则将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若出现漏电电压的概率较小,此时可以认为USB接口处的检测电压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此时亦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条件为漏电电压的数量和检测电压的数量的比值大于比值阈值。
具体的,第二预设电压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电池模组无漏电现象时USB接口处对应的电压,第二预设电压可以和第一预设电压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设置第一预设电压的精度应大于第二预设电压的精度。第二预设条件为漏电电压的数量和检测电压的数量的比值大于比值阈值。举例来说,如将比值阈值设置为0.5,当检测电压的数量为6,漏电电压的数量大于3,即漏电电压的数量占比大于50%,则此时视为该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当检测电压的数量为6,漏电电压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3,即漏电电压的数量占比小于等于50%,则此时视为该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如将比值阈值设置为0.1,当检测电压的数量为10且漏电电压的数量大于1,即漏电电压的数量占比大于10%,则判定该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当检测电压的数量为10且漏电电压的数量等于1或0时,则判定该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包括: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延时第一时长后开启OTG功能;步骤基于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包括:从充电模块开启关闭充电功能起延时第二时长后,基于测试通路采集检测电压;其中,第一时长小于第二时长。
具体的,当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后,延时第一时长如100ms、120ms后待内核层充电功能相关的程序运行完成后,再开启OTG功能。开启OTG功能是为了导通测试通路,即当电池模组存在漏电时,会经测试通路传输至USB接口。从充电模块开启关闭充电功能开始计时,延时第二时长如1s、1.1s、1.5s后,待OTG功能相关的程序运行完成后,FTM层基于测试通路采集检测电压。第一时长小于第二时长,如第一时长为100ms,第二时长如1s,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视应用程序的运行速率和处理器的性能而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之后,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还包括:控制充电模块开启充电功能并关闭OTG功能。
具体的,当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判定电池模组是否漏电之后,开启充电模块的充电功能。其中,控制充电模块开启充电功能并关闭OTG功能可以是kernel层来执行,FTM层检测完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后,kernel层开启充电模块的充电功能并关闭OTG功能。以使充电模块能够对电池模组进行充放电控制。且关闭充电模块的OTG功能,防止由于充电模块OTG功能导致充电模块与电池模组之间交换干扰信号。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502、控制模块504、采集模块506和获取模块508。
检测模块502,用于当检测到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
具体的,检测模块502用于当检测到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内即可认为检测到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检测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内可以通过在电池槽内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电池模组安装的瞬间状态;还可以检测电池模组向充电模块传输输出信号的变化来检测电池模组安装的瞬间状态,具体检测方式不做限定。当检测到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内的瞬间,控制电子设备进入FTM。在FTM下,对电池模组在安装在电池槽内的瞬间是否漏电进行测试。其中,通过输入adb reboot控制命令,可以控制电子设备进入FTM模式,进入到FTM模式后,FTM层会发送检测指令给Linux kernel层,以使kernel层进行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
控制模块504,用于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
具体的,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当电池模组安装的瞬间存在漏电现象时,会生成漏电信号。电池模组对应的漏电信号会传输至连接的充电模块,对充电模块的内部器件造成冲击,进一步的会影响充电模块的输出信号,如输出电压或者输出电流等。控制模块504用于控制充电模块上控制充电功能对应的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均开启,并启用充电模块的OTG功能,使得当电池模组出现漏电现象时能够将漏电信号传输至充电模块。另外,关闭充电模块的充电功能,避免充电模块执行充放电控制操作过程中对电池模组漏电现象的检测造成干扰。其中,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可以是kernel层来执行,FTM层等待kernel层当执行完成后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
采集模块506,用于基于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USB接口与充电模块连接。
具体的,电池模组在安装瞬间若出现漏电现象,生成的漏电信号会冲击充电模块的内部器件,进一步的,会影响与充电模块的输出信号。由于USB接口与充电模块连接,当充电模块的输出信号受到影响时,USB接口接收到的信号也将受到影响。采集模块506用于采集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能够通过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来判断电池模组是否漏电。需要说明的是,采集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可是可以只采集一次,也可以采集多次。
获取模块508,用于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
具体的,获取模块508用于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即根据从USB接口处获取的检测电压来判断电池模组是否漏电。若获取的检测电压满足预设条件,如单次获取的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或者检测电压与预设电压值的差值大于阈值,或多次获取的检测电压中存在预设比例的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等,则标识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的瞬间存在漏电现象,进一步地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若获取的检测电压不满足预设条件,如单次获取的检测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或检测电压与预设电压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阈值,或多次获取的检测电压中存在很小比例的检测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值等,或者多次获取的检测电压均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等,则标识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槽的瞬间不存在漏电现象,进一步地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上述检测装置利用检测模块502当检测到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利用控制模块504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利用采集模块506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USB接口与充电模块连接;利用获取模块508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本申请通过控制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并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模拟出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卡槽内与充电模块连接的瞬间状态,通过检测与充电模块连接的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来判断电池模组是否漏电。也即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能够简单高效地检测电池模组是否漏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的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当检测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的关系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集模块用于多次采集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漏电电压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漏电状态,漏电电压为检测电压中的幅值大于第二预设电压的幅值的检测电压;当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漏电电压的数量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定电池模组处于安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比较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各个检测电压分别与第二预设电压进行比较,从检测电压中确定出漏电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之后,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充电模块开启充电功能并关闭OTG功能。
上述检测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检测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检测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关于检测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电子设备的运行。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下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境。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检测方法的步骤:
当检测到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
控制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
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USB接口与充电模块连接;
根据检测电压获取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检测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当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
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其中,所述测试通路是电池模组经充电模块至USB接口的通路;
基于所述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
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所述用电状态包括:漏电状态和安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包括:
当所述检测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的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判定所述电池模组处于所述漏电状态;
当所述检测电压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的关系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判定所述电池模组处于所述安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检测电压的幅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的幅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包括:
多次采集所述USB接口上的所述检测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包括:
当所述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漏电电压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判定所述电池模组处于所述漏电状态,所述漏电电压为幅值大于第二预设电压的幅值的所述检测电压;
当所述检测电压的数量和所述漏电电压的数量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判定所述电池模组处于所述安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漏电电压的数量和所述检测电压的数量的比值大于比值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包括: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所述充电功能,延时第一时长后开启所述OTG功能;
所述基于所述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包括:从所述充电模块开启关闭所述充电功能起延时第二时长后,基于所述测试通路采集所述检测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开启所述充电功能并关闭所述OTG功能。
9.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电池模组与充电模块电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工厂测试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关闭充电功能并开启OTG功能以导通测试通路,其中,所述测试通路是电池模组经充电模块至USB接口的通路;
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试通路采集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的检测电压,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电压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用电状态,所述用电状态包括:漏电状态和安全状态。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84610.9A 2020-06-01 2020-06-01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22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4610.9A CN111722122B (zh) 2020-06-01 2020-06-01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4610.9A CN111722122B (zh) 2020-06-01 2020-06-01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2122A CN111722122A (zh) 2020-09-29
CN111722122B true CN111722122B (zh) 2023-01-03

Family

ID=7256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4610.9A Active CN111722122B (zh) 2020-06-01 2020-06-01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212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8001C (zh) * 2006-03-15 2009-05-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对过放电锂电池充电的方法及电路
CN101663634B (zh) * 2007-03-29 2012-05-23 诺基亚公司 Usb设备的连接
US20080265838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Saurabh Garg Battery charging using a USB-ID pin of a USB interface
CN106797414B (zh) * 2015-03-11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漏电流检测电路及终端
WO2018113128A1 (zh) * 2016-12-20 2018-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即插即用设备的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647539A (zh) * 2017-02-14 2017-05-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电路的电子设备
CN107878243A (zh) * 2017-11-27 2018-04-06 安徽特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942125B (zh) * 2018-01-03 2024-04-16 英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内置电池式电子产品的用电测试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45244B (zh) * 2018-11-13 2021-03-0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充电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55997B (zh) * 2018-12-17 2021-05-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29523B (zh) * 2019-10-31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2122A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9790B (zh) 充电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存储介质
EP3677925B1 (en) Adapter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633709A (zh) 一种充电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CN109633458B (zh) 车辆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2345944A (zh) 电池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27590A (zh) 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66071A (zh) 一种智能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579716A (zh) 一种电池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204626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375544A (zh) 一种低电量电池充电方法及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CN112240960A (zh) 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22026A (zh) 充电桩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2122B (zh)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3629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器插入拔出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0068409B (zh) 锂电池应力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1697670A (zh) 自动分配功率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48448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耳机、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97085B (zh) 一种功耗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12561B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098138A (zh) 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311032B (zh)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86778A (zh) 功耗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70164A (zh) 检测通信模块状态的系统、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6667472B (zh) 一种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2858894A (zh) 接触器工作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