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6507A -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6507A
CN111716507A CN202010584952.8A CN202010584952A CN111716507A CN 111716507 A CN111716507 A CN 111716507A CN 202010584952 A CN202010584952 A CN 202010584952A CN 111716507 A CN111716507 A CN 111716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water
concrete prefabricated
prefabricated part
b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49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6507B (zh
Inventor
付程辉
李盼
章浙棋
付铨
梁舒豪
林华显
章佳栋
徐旻
施月红
陶乾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zhu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zhu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zhu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zhu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49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6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6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6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6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6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2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uring, setting or hardening
    • B28B11/245Curing concrete 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4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 C04B41/5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C04B41/5007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with salts or salty compositions, e.g. for salt glaz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6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of only artificial stone
    • C04B41/61Coating or impregnation
    • C04B41/65Coating or impregnation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第一步、制作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第二步、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悬空放置,从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相对的两侧定期浇石灰水进行养护,浇石灰水的同时朝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的表面吹二氧化碳而使得石灰水形成粘接在混凝土预制件坯件表面上的钛酸钙层。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预制件各处质量的和使得预制件同装饰时的粉刷层之间能够可靠地进行粘接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方法制作出的混凝土预制件各处的品质一致性差且同粉刷层之间容易产生脱落现象的问题。

Description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道路桥洞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制作混凝土预制件去现场进行组装为桥梁涵洞等。混凝土预制件生产运输过程中会用到拖车进行运输材料和产品。拖车由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载物抬(车斗或托架)和支撑车架的行走轮构成。由于使用环境的变化,常常在不同宽度的路面上需要用不同轮距的拖车进行运输,从而导致运车的品种多,更为不利的是、当同一批货物经过不同的路宽的路面时还需要进行转运、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和成本的上升。预制件的生产为先制作出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然后对混凝土预制件坯件进行养护(即定期排水一段时间)而形成最终的混凝土预制件成品。现有的混凝土预制件养护过程中为一侧平置在地面上来进行的,该方式由于预制件底面喷不到水而导致同一块预制件各处质量的一致性差;现有的预制件还存在进行表面装修时腻子粉等粉刷层容易产生脱落现象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预制件各处质量的和使得预制件同装饰时的粉刷层之间能够可靠地进行粘接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方法制作出的混凝土预制件各处的品质一致性差且同粉刷层之间容易产生脱落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的每一个车轮距离车身中心的轮距能够独立进行调整的拖车,解决了现有混凝土生产用拖车不能够适应不同路宽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第一步、制作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第二步、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悬空放置,从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相对的两侧定期浇石灰水进行养护,浇石灰水的同时朝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的表面吹二氧化碳而使得石灰水形成粘接在混凝土预制件坯件表面上的钛酸钙层。该方法能够使得预制件的整个周面都喷淋到水,故不会产生因喷不到水而导致的品质一致性差的问题。水位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从而能够在养护的过程中于预制件表面形成钛酸钙层,且该层为点状不平整的,从而收到货后续粉刷时腻子粉等容易黏连。
作为优选,第二步在喷淋棚内完成;所述喷淋棚包括棚体、输水泵和石灰水储存池,所述棚体内设有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保持在悬空状态的预制件支撑架、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上方的上输水管网、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下方的下输水管网、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上方的上输气管网和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下方的下输气管网,所述上输水管网设有若干朝下喷的上喷水嘴,所述下输水管网设有若干朝下喷的下喷水嘴,所述输水泵的进口端连接有伸入所述石灰水储存池内的进水管,所述输水泵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同所述上输水管网和下输水管网连通,所述上输气管网设有若干朝下喷的上喷气嘴,所述下输气管网设有若干朝上喷的下喷气嘴;混凝土预制件坯件支撑在所述预制件支撑架上,通过输水泵抽取石灰水储存池内的石灰水后从上下喷水嘴喷出而给混凝土预制件坯件喷石灰水,二氧化碳气源通过上下喷气嘴喷出而给混凝土预制件喷二氧化碳。上喷气嘴距离预制件支撑架的距离小于上喷水嘴距离预制件的距离,下喷气嘴距离预制件支撑架的距离小于下喷水嘴距离预制件的距离。提供了实现第二步的一种具体的设备结构。
作为优选,上输气管网和下输气管网都同进气总管连接在一起;二氧化碳气源同进气总管连接在一起而实现同竖向输气管网的连通。能够提高同二氧化碳气源进行连接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石灰水储存池位于所述管棚内且位于所述下输水管网的下方,所述上喷水嘴和下喷水嘴排出的水掉落后收集在所述石灰水储存池内。能够节约石灰水,降低环境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石灰水储存池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为中间向下凹陷的凹面,所述盖板上表面的最低点处设有回收孔。既能够保证喷出的石灰水可靠地回收,有能够避免石灰水储存池内的石灰水过于暴露而产生较大的沉淀。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设有过滤头,进入输水泵的石灰水先经所述过滤头过滤。能够防止输水泵产生堵塞。
作为优选,所述预制件支撑架包括动托架、定托架和驱动动托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动托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分布的两根横杆和将两个横杆连接在一起的两根纵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和横杆构成四方形框架,定托架位于四方形框架内;当升降机构驱动所述两根横杆到高于定托架的位置时,所有的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的两端都一一对应地支撑在所述两根横杆上;当升降机构驱动所述两根横杆到低于定托架的位置时,所有的混凝土预制件坯件都搁置在所述定托架上;混凝土预制件以单层平铺的方式搁置在所述定托架上;第二步中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被所述定托架和动托架交替托持。能够进一步防止预制件局部没有喷淋到,使得品质一致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定托架包括若干纵托杆,一块混凝土预制件坯件仅被相邻的两根所述纵托杆托持住。能够降低预制件被托持架增大的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一一对应地驱动所述两个横杆,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左定滑轮、一端同横杆的左端连接在一起的左吊索、右定滑轮和一端同横杆的右端连接在一起的右吊索,所述左吊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左定滑轮后同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在一起,所述右吊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右定滑轮后同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在一起。提供了升降机构的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限位槽,所述升降气缸上设有叉子,所述叉子叉在所述限位槽内支撑住所述限位块,所述左吊索的另一端和右吊索的另一端都固定在所述限位块上。能够防止受理不均匀而导致动架产生偏心现象。
作为优选,混凝土预制件坯件通过拖车转移到所述棚体,所述拖车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载物架,所述车架包括四个车架主体和连接在车架主体上的4个半轴总成,所述半轴总成包括双向泵、活动轴、驱动杆和沿拖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内设有沿固定轴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腔,所述滑腔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将所述滑腔分割为内侧腔和外侧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同所述活动轴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穿过所述外侧腔后同所述滑块连接在一起,所述内侧腔和外侧腔内都填充满液压油,所述双向泵用于使液压油在内侧腔和外侧腔内之间往复流动从而使得活动轴相对于固定轴伸缩,所述活动轴上连接有行走轮。使用时,需要调节能够车轮的距离车身中心的距离(以下称为轮距)时,通过双向泵驱动液压油在内侧腔和外侧腔之间流动即可,液压油有外侧腔转移到内侧腔则轮距增加、从内侧腔转移到外侧腔则轮距变小。本技术方案每一个车轮的轮距能够独立地进行调节,能够满足调节多样化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设有连通所述内侧腔和外侧腔的通道,所述双向泵密封连接在所述通道内而封闭住所述通道,所述双向泵的一个端口同内侧腔连通、另一个端口同外侧腔连通。能够使得液压油位于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减少了油路接口,从而不容易产生接头处的滴漏现象。
本发明还包括控制车轮沿拖车宽度方向伸缩的距离的车轮伸缩距离控制单元,所述双向泵为计量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根据公式V= L*S对车轮伸缩距离进行控制,其中L为车轮伸缩的距离,V为流过计量泵的液压油的体积,S为滑腔的开口面积;具体地:当需要驱动车轮朝外侧移动距离L时、车轮伸缩距离控制单元使双向泵将外侧腔内的液压油抽取体积V输送到内侧腔内,当需要驱动车轮朝内侧移动距离L时、车轮伸缩距离控制单元使双向泵将内侧腔内的液压油抽取体积V输送到外侧腔内。能够方便地实现调节距离的控制,提高了控制轮距调节距离的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轴的外侧端面上设有沿固定轴延伸方向延伸的滑孔,所述活动轴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孔内。能够提高活动轴和固定轴之间的连接平稳性。
作为优选,所述滑孔和所述滑腔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同所述固定轴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在一起。密封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轮通过悬挂架连接在所述活动轴上,所述固定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辅助支撑轮,当需要沿固定轴轴向调节行走轮的位置时、升降机构驱动辅助支撑轮下降而使得辅助支撑轮对固定轴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行走轮悬空;行走轮被调整到需要的位置时、升降机构驱动辅助支撑轮上升而将辅助支撑轮悬空从而使得固定轴通过行走轮进行支撑。能够使得轮距在行进中也可以调节,而且调节时行走轮为抬起的、磨损小,调节省力,调节省力使得双向泵集成在滑块内更加容易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竖止转滑杆和套设在竖止转滑杆上的止转滑环,所述升降气缸的一端同固定轴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辅助支撑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竖止转滑杆和止转滑环二者,一者同辅助支撑轮连接在一起、另一者同固定轴连接在一起。能够防止升降机构产生转动而影响拖车的正常行驶。
作为优选,所述竖止转滑杆同所述辅助支撑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竖止转滑杆上设有位于止转滑环下方的限位托块;当止转滑环支撑在所述限位托块上时,所述行走轮的最下侧比辅助支撑轮的最下侧低5厘米以下。运输过程中即使行走轮爆胎而且升降结构损坏,也不会产生侧翻现象,提高了拖车的安全性。
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制作出的预制件的品质一致性好;养护过程中能够在预制件表面形成钛酸钙层,且该钛酸钙层表面为不平整的,从而使得粉刷式腻子粉等不容易脱落;每一个车轮的轮距能够独立地进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路宽的变化,使得不同宽度的路面能够共用拖车,降低了拖车的型号;同一批货物经过不同的路宽时无需转运,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在行走中调整轮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喷淋棚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拖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半轴单元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车架主体1、半轴总成2、双向泵3、活动轴4、驱动杆5、固定轴6、滑块7、内侧腔8、外侧腔9、通道10、一个端口11、另一个端口12、滑孔13、隔板14、悬挂架15、辅助支撑轮16、升降气缸17、竖止转滑杆18、止转滑环19、轮架20、限位托块21、行走轮22、棚体31、输水泵32、输气泵33、石灰水储存池34、上输水管网35、下输水管网36、上输气管网37、下输气管网38、上喷水嘴39、下喷水嘴40、进水管41、过滤头42、出水管43、上喷气嘴44、下喷气嘴45、进气总管46、混凝土预制件坯件47、盖板48、回收孔49、纵托杆50、横杆51、纵向连接杆52、升降气缸53、限位块54、左定滑轮55、左吊索56、右定滑轮57、右吊索58、限位槽58、叉子5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第一步、制作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第二步、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悬空放置,从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相对的两侧定期浇石灰水进行养护,浇石灰水的同时朝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的表面吹二氧化碳而使得石灰水形成粘接在混凝土预制件坯件表面上的钛酸钙层。具体地,第二步在喷淋棚内完成,混凝土预制件坯件通过拖车转移到喷淋棚。
参见图1,喷淋棚包括棚体31、输水泵32、输气泵33和石灰水储存池34。棚体内设有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保持在悬空状态的预制件支撑架、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上方的上输水管网35、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下方的下输水管网36、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上方的上输气管网37和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下方的下输气管网38。上输水管网设有若干朝下喷的上喷水嘴39。下输水管网设有若干朝下喷的下喷水嘴40。输水泵的进口端连接有伸入石灰水储存池内的进水管41。进水管设有过滤头42。进入输水泵的石灰水先经过滤头过滤。输水泵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43同上输水管网和下输水管网同时连通。上输气管网设有若干朝下喷的上喷气嘴44。下输气管网设有若干朝上喷的下喷气嘴45。上输气管网和下输气管网都同进气总管46连接在一起;二氧化碳气源通过输气泵同进气总管连接在一起而实现同竖向输气管网的连通。混凝土预制件坯件47支撑在预制件支撑架上,通过输水泵抽取石灰水储存池内的石灰水后从上下喷水嘴喷出而给混凝土预制件坯件喷石灰水,二氧化碳气源通过上下喷气嘴喷出而给混凝土预制件喷二氧化碳。上喷气嘴距离预制件支撑架的距离小于上喷水嘴距离预制件的距离,下喷气嘴距离预制件支撑架的距离小于下喷水嘴距离预制件的距离。石灰水储存池位于管棚内且位于下输水管网的下方。上喷水嘴和下喷水嘴排出的水掉落后收集在石灰水储存池内。石灰水储存池设有盖板48。盖板的上表面为中间向下凹陷的凹面。盖板上表面的最低点处设有回收孔49。预制件支撑架包括动托架、定托架和驱动动托架升降的升降机构。定托架包括若干纵托杆50,一块混凝土预制件坯件仅被相邻的两根纵托杆托持住。动托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分布的两根横杆51和将两个横杆连接在一起的两根纵向连接杆52。纵向连接杆和横杆构成四方形框架,定托架位于四方形框架内;当升降机构驱动所述两根横杆到高于定托架的位置时,所有的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的两端都一一对应地支撑在两根横杆上(即图1中的状态);当升降机构驱动两根横杆到低于定托架的位置时,所有的混凝土预制件坯件都搁置在定托架上;混凝土预制件以单层平铺的方式搁置在定托架上;第二步中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被定托架和动托架交替托持。升降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一一对应地驱动两个横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53、限位块54、左定滑轮55、一端同横杆的左端连接在一起的左吊索56、右定滑轮57和一端同横杆的右端连接在一起的右吊索58。左吊索的另一端绕过左定滑轮后同限位块的左端连接在一起。右吊索的另一端绕过右定滑轮后同限位块的右端连接在一起。限位块设有限位槽58。升降气缸上设有叉子59。叉子叉在限位槽内支撑住限位块。
参见图2到图4,拖车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载物架。车架包括四个车架主体1和连接在车架主体上的4个半轴总成2。半轴总成包括双向泵3、活动轴4、驱动杆5和沿拖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固定轴6。固定轴内设有沿固定轴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腔。滑腔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滑块7。滑块将所述滑腔分割为内侧腔8和外侧腔9。驱动杆的一端同活动轴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穿过外侧腔后同滑块连接在一起。内侧腔和外侧腔内都填充满液压油。滑块设有连通内侧腔和外侧腔的通道10。双向泵密封连接在通道内而封闭住通道。双向泵的一个端口11同内侧腔连通、另一个端口12同外侧腔连通。双向泵为流量泵。固定轴的外侧端面上设有沿固定轴延伸方向延伸的滑孔13。活动轴滑动连接在滑孔内。滑孔和滑腔通过隔板14隔开。隔板同所述固定轴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在一起。行走轮22通过悬挂架15连接在活动轴上。固定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辅助支撑轮16。当需要沿固定轴轴向调节行走轮的位置(即调节轮距)时、升降机构驱动辅助支撑轮下降而使得辅助支撑轮对固定轴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行走轮悬空;行走轮被调整到需要的位置时、升降机构驱动辅助支撑轮上。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17、竖止转滑杆18和套设在竖止转滑杆上的止转滑环19。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同固定轴连接在一起、升降气缸的缸体同辅助支撑轮连接在一起。竖止转滑杆同辅助支撑轮连接在一起(具体为连接在辅助支撑轮的轮架20上)、止转滑环同固定轴连接在一起。竖止转滑杆上设有位于止转滑环下方的限位托块21;当止转滑环支撑在限位托块上时,行走轮的最下侧比辅助支撑轮的最下侧低5厘米以下(即行走轮支撑在地平面上时,辅助支撑轮同地平面之间的间隙为5厘米以下)。双向泵用于使液压油在内侧腔和外侧腔内之间往复流动从而使得活动轴相对于固定轴伸缩。本发明还包括控制车轮沿拖车宽度方向伸缩的距离的车轮伸缩距离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根据公式V= L*S对车轮伸缩距离进行控制,其中L为车轮伸缩的距离,V为流过计量泵的液压油的体积,S为滑腔的开口面积;具体地:当需要驱动车轮朝外侧移动距离L时、车轮伸缩距离控制单元使双向泵将外侧腔内的液压油抽取体积V输送到内侧腔内,当需要驱动车轮朝内侧移动距离L时、车轮伸缩距离控制单元使双向泵将内侧腔内的液压油抽取体积V输送到外侧腔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制作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第二步、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悬空放置,从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相对的两侧定期浇石灰水进行养护,浇石灰水的同时朝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的表面吹二氧化碳而使得石灰水形成粘接在混凝土预制件坯件表面上的钛酸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在喷淋棚内完成;所述喷淋棚包括棚体、输水泵和石灰水储存池,所述棚体内设有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保持在悬空状态的预制件支撑架、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上方的上输水管网、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下方的下输水管网、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上方的上输气管网和位于预制件支撑架下方的下输气管网,所述上输水管网设有若干朝下喷的上喷水嘴,所述下输水管网设有若干朝下喷的下喷水嘴,所述输水泵的进口端连接有伸入所述石灰水储存池内的进水管,所述输水泵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同所述上输水管网和下输水管网连通,所述上输气管网设有若干朝下喷的上喷气嘴,所述下输气管网设有若干朝上喷的下喷气嘴;混凝土预制件坯件支撑在所述预制件支撑架上,通过输水泵抽取石灰水储存池内的石灰水后从上下喷水嘴喷出而给混凝土预制件坯件喷石灰水,二氧化碳气源通过上下喷气嘴喷出而给混凝土预制件喷二氧化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水储存池位于所述管棚内且位于所述下输水管网的下方,所述上喷水嘴和下喷水嘴排出的水掉落后收集在所述石灰水储存池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水储存池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为中间向下凹陷的凹面,所述盖板上表面的最低点处设有回收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有过滤头,进入输水泵的石灰水先经所述过滤头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支撑架包括动托架、定托架和驱动动托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动托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分布的两根横杆;当升降机构驱动所述两根横杆到高于定托架的位置时,所有的混凝土预制件坯件的两端都一一对应地支撑在所述两根横杆上;当升降机构驱动所述两根横杆到低于定托架的位置时,所有的混凝土预制件坯件都搁置在所述定托架上;混凝土预制件以单层平铺的方式搁置在所述定托架上;第二步中使混凝土预制件坯件被所述定托架和动托架交替托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托架包括若干纵托杆,一块混凝土预制件坯件仅被相邻的两根所述纵托杆托持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一一对应地驱动所述两个横杆,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左定滑轮、一端同横杆的左端连接在一起的左吊索、右定滑轮和一端同横杆的右端连接在一起的右吊索,所述左吊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左定滑轮后同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在一起,所述右吊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右定滑轮后同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限位槽,所述升降气缸上设有叉子,所述叉子叉在所述限位槽内支撑住所述限位块,所述左吊索的另一端和右吊索的另一端都固定在所述限位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预制件坯件通过拖车转移到所述棚体,所述拖车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载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四个车架主体和连接在车架主体上的4个半轴总成,所述半轴总成包括双向泵、活动轴、驱动杆和沿拖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内设有沿固定轴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腔,所述滑腔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将所述滑腔分割为内侧腔和外侧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同所述活动轴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穿过所述外侧腔后同所述滑块连接在一起,所述内侧腔和外侧腔内都填充满液压油,所述双向泵用于使液压油在内侧腔和外侧腔内之间往复流动从而使得活动轴相对于固定轴伸缩,所述活动轴上连接有行走轮。
CN202010584952.8A 2020-06-24 2020-06-24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 Active CN111716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4952.8A CN111716507B (zh) 2020-06-24 2020-06-24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4952.8A CN111716507B (zh) 2020-06-24 2020-06-24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6507A true CN111716507A (zh) 2020-09-29
CN111716507B CN111716507B (zh) 2022-01-18

Family

ID=7256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4952.8A Active CN111716507B (zh) 2020-06-24 2020-06-24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65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3506A (zh) * 2021-08-10 2021-11-05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多层丝网印刷多色调转印混凝土碳化制品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9337A (en) * 1976-12-13 1978-07-11 Wauhop Jr Billy Joe Method of curing concrete articles by water vaporization
CN201626035U (zh) * 2010-01-22 2010-11-10 厦门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混凝土试件养护装置
CN204506350U (zh) * 2015-03-17 2015-07-29 周泓宇 横向轮距伸缩式机构
CN204808086U (zh) * 2015-08-10 2015-11-25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喷淋养护装置
CN207077600U (zh) * 2017-07-11 2018-03-09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件生产及养护棚
CN108789800A (zh) * 2018-06-30 2018-11-13 南宁学院 一种混凝土砌块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
CN208148156U (zh) * 2018-05-02 2018-11-27 巴彦淖尔市蒙强科技节能有限公司 发泡混凝土保温板成品养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9337A (en) * 1976-12-13 1978-07-11 Wauhop Jr Billy Joe Method of curing concrete articles by water vaporization
CN201626035U (zh) * 2010-01-22 2010-11-10 厦门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混凝土试件养护装置
CN204506350U (zh) * 2015-03-17 2015-07-29 周泓宇 横向轮距伸缩式机构
CN204808086U (zh) * 2015-08-10 2015-11-25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喷淋养护装置
CN207077600U (zh) * 2017-07-11 2018-03-09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预制件生产及养护棚
CN208148156U (zh) * 2018-05-02 2018-11-27 巴彦淖尔市蒙强科技节能有限公司 发泡混凝土保温板成品养护装置
CN108789800A (zh) * 2018-06-30 2018-11-13 南宁学院 一种混凝土砌块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3506A (zh) * 2021-08-10 2021-11-05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多层丝网印刷多色调转印混凝土碳化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13603506B (zh) * 2021-08-10 2022-04-12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多层丝网印刷多色调转印混凝土碳化制品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6507B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1981B (zh) 一种路缘石滑模机
CN202807805U (zh) 一种悬挂式喷漆流水线
CN207498755U (zh) 一种带有水平伸缩和竖向支撑调节的走行小车
CN111716507B (zh)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方法
CN108678800B (zh) 一种隧道养生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WO2020224543A1 (zh) 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搬运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89810A (zh) 建筑物混凝土墙板预制构件生产线
CN113005861A (zh) 一种摊铺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9491929U (zh) 建筑物混凝土墙板预制构件生产线
CN111219197A (zh) 一种模喷设备及模喷工艺
CN21308671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铺设施工装置
CN110685715B (zh) 一种自动化隧道二次衬砌喷淋养护台车
CN205739198U (zh) 一种预制件生产运输系统
CN111706364A (zh) 隧道二衬混凝土养生台车
CN205934660U (zh) 一种市政建设用沥青摊铺设备
CN111605366B (zh)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用拖车
CN210948715U (zh) 一种带有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隧道养护检测台车
CN210363811U (zh) 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搬运机
CN212888200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洒水棚
CN211616039U (zh) 隧道养护设备
CN210509215U (zh) 一种二衬浇筑养生一体式台车
CN208991175U (zh) 自提升装置
CN113605190A (zh) 一种道路施工养护用喷淋机架
CN207077597U (zh) 一种陶瓷砖压机快速换模系统
CN206797397U (zh) 一种自动化立式混凝土管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u Chenghui

Inventor after: Tao Qiankun

Inventor after: Li Pa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eqi

Inventor after: Fu Quan

Inventor after: Liang Shuhao

Inventor after: Lin Huaxian

Inventor after: Zhang Jiadong

Inventor after: Xu Min

Inventor after: Shi Yuehong

Inventor before: Fuchenghui

Inventor before: Tao Qiankun

Inventor before: Li P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eqi

Inventor before: Fu Quan

Inventor before: Liang Shuhao

Inventor before: Lin Huaxi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adong

Inventor before: Xu Min

Inventor before: Shi Yueh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