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4716B - 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4716B
CN111704716B CN202010637395.1A CN202010637395A CN111704716B CN 111704716 B CN111704716 B CN 111704716B CN 202010637395 A CN202010637395 A CN 202010637395A CN 111704716 B CN111704716 B CN 111704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t
polylysine dendrimer
amino
dendrimer
fluorescent polylys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73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04716A (zh
Inventor
周珠贤
王楷淇
杨佳佳
申有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0106373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4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4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4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04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4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40Polyamide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9/00Preparations for testing in vivo
    • A61K49/001Preparation for luminescence or biological staining
    • A61K49/0013Luminescence
    • A61K49/0017Fluorescence in vivo
    • A61K49/0019Fluorescence in vivo characterised by the fluorescent group, e.g. oligomeric, polymeric or dendritic molecu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2/00 - C08G81/00
    • C08G83/002Dendritic macromolecules
    • C08G83/003Dend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amid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载体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具有如下:
Figure DDA0002569389720000011
其以带氨基的荧光分子A为核心,通过酰胺键形式连接赖氨酸R,通过发散逐级的方法获得迭代次数为n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该荧光大分子结构精准,荧光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良好,体内循环时间长,可用于细胞水平和动物组织水平的成像分析、靶向定位分析等,在肿瘤成像诊断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载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 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荧光成像技术由于其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过程的可视 化监测。理想的荧光探针应具备如高荧光量子效率、耐光漂白以及长寿命等 优异的荧光性能。目前,商业用荧光成像探针大多数为小分子化合物,其发 展受到稳定性差、体内清除快、特异性低、可修饰基团少和毒性大等缺点的 限制。树枝状大分子是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三维大分子,具有单一的分子量 分布,结构精准可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成像探针载体。开发基于树枝状大 分子的生物荧光探针可以克服传统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缺陷,更适用于荧光生物成像。
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种典型的树枝状大分子,其选择赖氨酸作为支 链单体,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毒副作用,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 景。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表面含有大量丰富的活性基团,可通过共价连接 的方式将染料连接在树枝状大分子表面,但这种结合方式使得探针结构更为 复杂,空间上相近的多色体系会导致复杂的光物理学性质。此外,疏水性染 料位于表面还可降低溶解性及生物相容性。将染料嵌入树枝状大分子内部核 心,可以保证结构的精准,还可通过抑制染料分子的π-π聚合而增强荧光团的 稳定性及荧光量子产率。
专利CN 103509552A公开了一种功能性近红外荧光纳米微粒的制备方 法,以所装载的近红外荧光染料作为发光中心,以壳聚糖、聚赖氨酸为基本 骨架,经海藻酸钠自组装包裹成壳制备而成;该纳米微粒平均粒径在15nm左 右,可显著增强近红外荧光纳米粒相较于荧光染料分子的光稳定性,该纳米 微粒在体内成像时间长,同时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
专利CN103513026A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放大型免疫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该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缩合剂的存在下,对苯二胺和均苯三甲酸经缩合 反应得到多羧基大分子,多羧基大分子经活化后,依次加入抗体、聚赖氨酸 进行反应,再用荧光标记物标记制得所述的探针。该探针标记有较多荧光标 记物,结构稳定,可用于荧光免疫检测,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 成本低等特点。
CN104146964A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聚赖氨酸荧光自组装纳米微球载体及 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发明采用纳米自组装技术制备了罗丹明标记的聚赖氨 酸荧光纳米微球,并修饰了带有二硫键的叠氮基团侧链,进一步采用点击化 学方法将炔基修饰的药物连接在荧光纳米微球上。该纳米微球载体可用于被 修饰药物在动物以及细胞水平的示踪成像分析。还可以用于捕获被修饰药物 的结合蛋白、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
然而,这些大分子合成步骤繁琐,结构存在缺陷,在体内的应用也受到诸 如以下原因的限制:1)被网状内皮系统(RES)快速清除和肾脏过滤;2)与 正常组织非特异性结合,肿瘤特异性低;3)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对比度低; 4)荧光淬灭导致较短的成像时间窗。因此,发明一种简单高效、结构精准、 光学性质优异、生物相容性良好、体内循环时间长且肿瘤富集效果好的荧光 树枝状大分子的方法,对于其在肿瘤成像诊断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精准,荧光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良好,体内循 环时间长的荧光大分子,在肿瘤成像诊断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所述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具有如 式(I)所示的结构式:
Figure BDA0002569389700000031
其中,A为带氨基的荧光分子,R为赖氨酸,n表示赖氨酸的迭代次数, n选自1~8的自然数;所述带氨基的荧光分子与赖氨酸通过酰胺键形式连接。
本发明中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以荧光分子为核心,赖氨酸为支化单 元并发散性聚合多代聚赖氨酸,形成聚赖氨酸包裹荧光分子的整体结构。该 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荧光量 子效率、荧光寿命及光稳定性光呈现出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 克服了小分子有机荧光染料易发生光漂白、光稳定性差的缺陷。
本发明的荧光分子可以为任意带氨基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染料,结构可为多 种,优选地,所述带氨基的荧光分子包括苝酰亚胺衍生物、罗丹明、花菁染 料等染料中任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含有双氨基保护的赖氨酸单体的羧基活化,得到活化赖氨酸单体;
(2)将带氨基的荧光分子和活化赖氨酸单体于溶剂中发生酰胺反应,经 提纯得到第0.5代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再经脱保护得到第1代的荧 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
(3)将上一步得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加入缚酸剂后,与步骤 (1)的活化赖氨酸单体在溶剂中发生酰胺反应,经提纯得到第1.5代的荧光 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再经脱保护得到第2代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 子;
(4)重复步骤(3),将上一步得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加入缚 酸剂后,与步骤(1)的活化赖氨酸单体在溶剂中发生酰胺反应,经提纯得到 第n-0.5代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再经脱保护得到第n代的荧光聚赖 氨酸树枝状大分子;所述n选自1~8的自然数。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逐级发散的制备过程,这样得到的荧光聚赖 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制备高代数大分子,结构准确、单 分散性良好、纯度较高,合成效率高。
步骤(1)中所述活化赖氨酸单体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Figure BDA0002569389700000041
其中R1和R2为氨基的保护基团,R3为羧基的活化基团;R1、R2独自为叔 丁氧羰基、N-芴甲氧羰酰基、苄氧羰基中的任意一种;R3选自五氟苯酚基或 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
步骤(1)中,活化采用的活化剂为五氟苯酚或N-羟基琥珀酰亚胺。
优选地,R1和R2为叔丁氧羰基,R3为五氟苯酚基。步骤(1)中所述活 化赖氨酸单体的结构式如式(III)所示:
Figure BDA0002569389700000042
步骤(2)中,所述活化赖氨酸单体与带氨基的荧光分子中氨基的摩尔比为 2~3:1;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活化赖氨酸单体与上一步得到的荧光 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中氨基的摩尔比为2~3:1。
所述脱保护是加入脱保护剂,其中脱保护剂与第n-0.5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 状大分子中氨基的摩尔比为2~3:1。
所述脱保护剂包括三氟乙酸或盐酸,所述缚酸剂包括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或三乙胺。
步骤(3)中,所述缚酸剂与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中氨基的摩尔比为 1.5~2:1。以吸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脱保护后的酸,裸露出氨基,以 进行下一步反应。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THF)、N,N-二甲基甲酰胺(DMF)、 甲苯、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n为1或2时,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采用柱层析分离提纯;当n 为大于2的自然数时,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在乙醚中溶解性差,而未 反应的赖氨酸单体可溶于乙醚,故可采用更为简单的沉淀方式提纯。
其中沉淀方式具体是将粗产物去除溶剂后,滴加至乙醚中洗涤,反复多次, 洗涤时粗产物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3~6。
本发明所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表面含有丰富的反应基团,可修 饰肿瘤特异性靶向配体,制备成荧光探针,可用于示踪成像分析、靶向定位 分析,应用于肿瘤成像、手术导航等领域中。
当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迭代次数n小于5时,荧光聚赖氨酸树枝 状大分子修饰肿瘤特异性靶向配体的荧光探针可用于细胞水平的示踪成像分 析或靶点定位分析研究等;
当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迭代次数不小于5时,荧光聚赖氨酸树枝 状大分子修饰肿瘤特异性靶向配体的荧光探针可用于动物组织水平的成像分 析或靶向定位分析等。
本发明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具有随着代数增加 而增强的趋势,相较于第1代分子,更高代数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增大约2~5 倍,优异的光学性能使得染料为核的树枝状大分子在细胞成像及标记方面表 现出极佳的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赖氨酸上氨基和羧基发生酰胺反应的方法来实现每一代 支化单元的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重复酰胺反应步骤,制备得到不同代数的 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如可制备1~8代不同分子量的荧光聚赖氨酸树 枝状大分子。节省合成及分离纯化高代数树枝状大分子所需的大量时间,步 骤简单,合成效率高,适于工业化大量生产。此外,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 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结构准确、单分散性良好、纯度较高。
(2)本发明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质,荧光量 子效率、荧光寿命及光稳定性光呈现出随着尺寸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克服了 小分子有机荧光染料易发生光漂白、光稳定性差的缺陷。
(3)本发明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表面含有丰富的反应基团,可 用于修饰肿瘤特异性靶向配体,因此,它可以作为荧光探针广泛的用于特异 性肿瘤识别,手术导航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部分荧光分子的结构式。其中m表示次甲基数量,当m=1、 2、3时,分别为三、五、七甲川花菁染料;Y表示氮杂环种类,当Y为C、 S、N元素时,分别为吲哚、噻唑、噁唑类花菁染料;R4和R5为带氨基官能 团的侧链。
图2为实施例1~8制备第1~8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反应原理示 意图。
图3为实施例1~8制备第1~8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 MALDI-TOF-MS图。
图4为实施例1~8制备第0.5~7.5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GPC图 谱。
图5为实施例1~8制备第1~8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紫外和荧光 图谱。
图6为实施例1~8制备第1~8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荧光量子产 率和荧光寿命变化图。
图7为实施例1~8制备第1~8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经不同时间光 照后吸光度值变化图。
图8为实施例9中制备生物素靶向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反应示意 图。
图9为应用例1中荷瘤小鼠注射生物素靶向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后 不同时间点的活体成像图。
图10为应用例2中在生物素靶向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荧光指导下 的淋巴结转移瘤摘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 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基础上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理论上,本发明使用的荧光分子可以为任意带氨基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染 料,结构可为多种,结构式可参见图1。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均采用苝酰亚胺 衍生物(PDI)作为荧光分子,参考文献中所述的方法制得,具体的合成路线 如下:
Figure BDA0002569389700000081
具体实验步骤参照文献:“星形荧光多肽”(Harm-Anton Klok,Juan RodríguezHernández,Stefan Becker,etal.Star-shaped fluorescent polypeptides[J]. 2001,39(10):1572-1583.)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活化赖氨酸单体采用氨基带有叔丁基氧羰基保护的 赖氨酸单体,加入五氟苯酚活化羧基基团,脱水剂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DCC),室温下反应,活化反应过程如下,活化赖氨酸单体命名为Boc-Lys (Boc)-OPfp:
Figure BDA0002569389700000082
实施例1:第一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PDI-PLL-G1)的合成:
以PDI和Boc-Lys(Boc)-OPfp摩尔比为1:8投料。
将1.00g的PDI溶于30mL的DMF中,随后滴加0.45g的DIPEA(PDI 氨基的1.5倍当量,以吸附PDI中氨基脱保护后的酸)。将2.4g的五氟苯酚 活化的赖氨酸(Boc-Lys(Boc)-OPfp)溶于20mL的二氯甲烷中,加入上述溶 液中,氮气氛围下室温反应24h。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干燥。柱色谱(SiO2, 正己烷:乙酸乙酯,v:v=4:1)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干燥后得第0.5代荧光聚 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PDI-PLL-G0.5)。再称取1.00g的PDI-PLL-G0.5,加 入30mL二氯甲烷:三氟乙酸(v:v=1:1),室温搅拌反应2h。旋蒸浓缩溶 液,将残余物滴加至50mL冰乙醚中,沉淀洗涤三次。干燥得到PDI-PLL-G1, 紫色固体,产率91%。
实施例2:第二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PDI-PLL-G2)的合成:
以PDI-PLL-G1的氨基和Boc-Lys(Boc)-OPfp摩尔比为1:2投料。
将1.00g的PDI-PLL-G1溶于30mL的DMF,随后滴加0.58g的DIPEA。 将3g的Boc-Lys(Boc)-OPfp溶于20mL的二氯甲烷中,加入上述溶液中,氮 气氛围下室温反应24h。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干燥。柱色谱(SiO2,正己烷: 乙酸乙酯,v:v=4:1)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第1.5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 大分子(PDI-PLL-G1.5)。取1.00g的PDI-PLL-G1.5,加入30mL二氯甲烷: 三氟乙酸(v:v=1:1),室温搅拌反应2h。旋蒸浓缩溶剂,将残余物滴加至 50mL冰乙醚中,沉淀洗涤三次。干燥得到PDI-PLL-G2,深红色固体,产率 94.5%。
实施例3:第三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PDI-PLL-G3)的合成:
以PDI-PLL-G2的氨基和Boc-Lys(Boc)-OPfp摩尔比为1:2投料;
将1.00g的PDI-PLL-G2溶于30mL的DMF中,充分溶解,随后滴加0.67g 的DIPEA。将7.2g的Boc-Lys(Boc)-OPfp溶于20mL的DMF中,加入上述 溶液中,氮气氛围下室温反应24h,旋蒸浓缩。将浓缩液滴加至冰乙醚中(浓 缩液与冰乙醚体积比为1:5),沉淀洗涤3次,干燥得到第2.5代荧光聚赖氨 酸树枝状大分子(PDI-PLL-G2.5)。取1.00g的PDI-PLL-G2.5,加入30mL 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6h。浓缩溶液后滴加至50mL冰乙醚中,沉淀洗涤 三次。干燥得PDI-PLL-G3,深红色固体,产率93%。
实施例4-8:第四代~第八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PDI-PLL-G4~8)的 合成:
制备工艺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将原料替换为上一个实施例制备的荧光聚 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以Boc-Lys(Boc)-OPfp与上一实施例制备的荧光赖氨 酸树枝状大分子中的氨基的摩尔比为2:1投料,制得的PDI-PLL-G4~8。
实施例1-8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PDI-PLL-G1~8的反应示意图如 图2所示,将PDI-PLL-G1~8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由于上万分子量的大分子难电 离等原因导致质谱检测困难,G6和G8的结果并未测出。
实施例1-8制备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PDI-PLL-G0.5~7.5的凝胶 渗透色谱(GPC)图如图4所示。由于PDI-PLL-G1~8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 大分子均含丰富氨基,氨基会吸附色谱柱,不适用于GPC测试。故采用脱保 护前的半代(G0.5-G7.5)进行测试,同样能够代表PDI-PLL-G1~8的分子量 分布情况,从图中可见各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分子量分布均较窄。
性能测试:
(1)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PDI-PLL-G1~G8配制成浓度为88μM的水溶液,测试它们的紫外吸收 和荧光发射图。如图5所示,随着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代数增加,紫 外吸收峰无明显变化,荧光强度整体表现为增加的趋势。
(2)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与荧光寿命测试
以罗丹明在乙醇溶液的量子产率(
Figure BDA0002569389700000101
λ=554nm)为参比,测试了 PDI-PLL-G1~G8在水溶液中的荧光量子产率。借助瞬态荧光光谱仪,对 PDI-PLL-G1~G8水溶液的荧光寿命进行测试。如图6所示,随着代数增加, 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均明显提高。 PDI-PLL-G8的荧光量子产率相较于PDI-PLL-G1增加了约20倍,平均荧光寿 命增加了近5倍;
(3)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水溶液光稳定性测试
将小分子荧光染料Cy5和PDI-PLL-G1~G8水溶液置于日光灯(3W/cm2) 下接受持续光照,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试最大激发波长处的紫外吸光度。如 图7所示,随着代数升高,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光稳定逐渐增强, 明显强于常见的染料Cy5。
实施例9:第五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PDI-PLL-G5)的靶向修饰
PDI-PLL-G5和活性酯聚乙二醇生物素(PEG-Biotin-NHS)(Mw=2000) 按照摩尔比为1:5投料;
将500mg的PDI-PLL-G5溶解于5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加 入145μg的PEG-Biotin-NHS室温避光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透析冻干。取 200mg冻干产物溶于10mL无水甲醇中,缓慢滴加醋酸酐(氨基个数1.2倍 当量)和三乙胺(醋酸酐的1.25倍当量)。氮气氛围下,室温下搅拌反应24 h。蒸发、透析、冻干后得到经生物素(Biotin)靶向修饰的产物G5-PEG-5Biotin。 合成路线示意图如图8所示。
应用例1:
将4T1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腿皮下。待肿瘤长至100mm3左右时, 尾静脉注射G5-PEG-5Biotin,给药剂量为50nmol/只。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 进行全身活体荧光拍摄,实时观察材料在体内的分布。如图9所示,注射24 h内小鼠右腿肿瘤部位荧光强度在逐渐增强。
应用例2:
将4T1细胞注射至BALB/c小鼠左心室,建立全身转移模型。接种2周后, 尾静脉注射G5-PEG-5Biotin,给药剂量为50nmol/只。8h后,利用小动物活 体成像仪进行活体荧光图像拍摄,在荧光成像引导下对小鼠的肿瘤进行摘除。 如图10所示,肿瘤呈现明亮荧光,与正常组织边界清晰,在荧光指导下可对 淋巴结肿瘤结节进行精准摘除。

Claims (5)

1.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
Figure FDA0003056527470000011
其中,A为带氨基的荧光分子,R为赖氨酸,n表示赖氨酸的迭代次数,n选自1~8的自然数;所述带氨基的荧光分子与赖氨酸通过酰胺键形式连接;
所述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含有双氨基保护的赖氨酸单体的羧基活化,得到活化赖氨酸单体;
(2)将带氨基的荧光分子和活化赖氨酸单体于溶剂中发生酰胺反应,经提纯得到第0.5代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再经脱保护得到第1代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
(3)将上一步得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加入缚酸剂后,与步骤(1)的活化赖氨酸单体在溶剂中发生酰胺反应,经提纯得到第1.5代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再经脱保护得到第2代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
(4)重复步骤(3),将上一步得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加入缚酸剂后,与步骤(1)的活化赖氨酸单体在溶剂中发生酰胺反应,经提纯得到第n-0.5代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再经脱保护得到第n代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所述n选自1~8的自然数;
步骤(1)中所述活化赖氨酸单体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Figure FDA0003056527470000012
其中R1和R2为氨基的保护基团,R3为羧基的活化基团;R1、R2独自为叔丁氧羰基、N-芴甲氧羰酰基、苄氧羰基中的任意一种;R3选自五氟苯酚基、或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
步骤(2)中,所述活化赖氨酸单体与带氨基的荧光分子中氨基的摩尔比为2~3:1;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活化赖氨酸单体与上一步得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中氨基的摩尔比为2~3:1;
所述脱保护是加入脱保护剂,其中脱保护剂与第n-0.5代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中氨基的摩尔比为2~3:1;
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缚酸剂与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中氨基的摩尔比为1.5~2:1;
所述脱保护剂包括三氟乙酸或盐酸,所述缚酸剂包括N,N'-二异丙基乙胺或三乙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氨基的荧光分子包括苝酰亚胺衍生物、罗丹明、花菁染料中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R1和R2为叔丁氧羰基,R3为五氟苯酚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为1或2时,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采用柱层析分离提纯;当n为大于2的自然数时,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采用沉淀方式提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在细胞水平或动物组织水平的示踪成像分析、靶向定位分析中的应用。
CN202010637395.1A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1704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7395.1A CN111704716B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7395.1A CN111704716B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4716A CN111704716A (zh) 2020-09-25
CN111704716B true CN111704716B (zh) 2021-07-13

Family

ID=7254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7395.1A Active CN111704716B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4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6120A (zh) * 2021-11-29 2022-03-25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n抗原的背景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3486A (en) * 1998-05-14 2000-07-04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Intramolecularly-quenched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s
US20050036947A1 (en) * 2003-08-12 2005-02-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arget-specific activatable polymeric imaging agents
US20050273947A1 (en) * 2004-05-28 2005-12-15 Gaelle Brun Composition for dyeing keratin fiber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ompound bearing at least one amine function, at least one pigment and at least one chemical coupling agent
CN103204999B (zh) * 2013-03-22 2014-12-31 北京化工大学 水溶性荧光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4146964B (zh) * 2014-08-11 2017-01-18 南开大学 一种多用途聚赖氨酸荧光自组装纳米微球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474248B (zh) * 2017-08-25 2020-02-28 青岛大学 一种荧光性大粒径树枝状大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8678A (zh) * 2019-04-03 2019-07-19 同济大学 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4716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4038378A2 (en) Phthalocyanine dyes
BRPI0014652B1 (pt) fabricação de conjugados de agente terapêutico-poliglutamato
JPH09500365A (ja) 磁気共鳴映像法に用いる巨大分子造影剤
CN110845572B (zh) 肿瘤靶向的grp类似物及其应用
CN108473505B (zh) 聚芴并[4,5-cde]氧杂环庚三烯偶联物及其在分析物检测方法中的用途
CN111704716B (zh) 一种荧光聚赖氨酸树枝状大分子、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u et al. Porphyrin and galactosyl conjugated micelles for targeting photodynamic therapy
CN104650194A (zh) 一种肽类树状大分子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48169B (zh) 一种光/温度双响应的共聚物修饰的荧光碳纳米颗粒
CN116854713A (zh) 一种氟硼二吡咯类光热纳米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14588277B (zh) 装载有替莫唑胺和Pep-1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构建方法
CN106117525B (zh) pH敏感嵌段聚合物、FRET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100221749A1 (en) Three-functional pseudo-peptidic reagent, and us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15154419B (zh) 一种纳米胶束前体和纳米胶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JP6700750B2 (ja) 化合物、および、前記化合物を有する光学イメージング用造影剤
CN106929004A (zh) 一种信号增强型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36041B (zh) 多价靶向蛋白降解前药和形成的纳米粒、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Wang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ell imaging of a new polythiophene derivative
CN116041225B (zh) 一种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的aie荧光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3512022B (zh) 一种基于pH响应的多功能荧光链接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81983B (zh) 一种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845471B (zh) 一种基于bsa的吡啶盐光敏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2138550A1 (ja) 血管のイメージング試薬
CN112028898B (zh) 不同连接链偶联的叶酸靶向卟吩类光敏剂及其合成和应用
US8476462B2 (en) Sulfonyl cyanine dyes and derivati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